人生的智慧读后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人生...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人生的智慧读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1《人生的智慧》是一本集名篇、字帖于一体的功能性书籍。把具有最高智慧、最真情感、最深领悟的诗词,用具有代表性的钢笔书法形式体现出来,选择的诗词文笔流畅、箴言、赠言有力度、深度、符合时代的潮流,忠告、名言具有厚重的人生哲理;其行书美观大方、自然简洁、平正流畅,适合临摹学习,在学习人生智慧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书写能力。
书中有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理想不是空谈,要能屈而后能伸,要是不肯迁就事实,而只是一味空想,不但不能成功,而且终究会消磨了当初的壮志,向生活低头妥协”。
让我感慨良多,许多人,表面看来,都是在无成绩的状况中:所不同的是,有人在耕耘,有人在无所事事地等待。当过了若干时间之后,耕耘的人有了成绩,等待的人还在等待。如果你看准了一件事,应做可做而不敢做,那是胆小。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该不该开始,那是犹豫。胆小者需要勇气,犹豫者需要知识与担当。人们在最安逸的时候,往往就正是开始不快乐的时候。忙里偷闲,你会快乐;如果你知道自己永远无事可做,或者你不知道今后该做什么事,你就会觉得生活黯然无光。勇于接受考验的人可以随时得到工作的机会,也可以随时接受新的知识,锻炼新的技能,增加应付环境的能力。
他的人生必然鲜明活跃而充实,不会有时间去抱怨人生乏味。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犹豫不前是懦弱,等待时机成熟却是坚定。
当你能做时,该勇往直前地去做:当你不能做时,你必须以静待动地等一等。盲目的乱闯并不能增加你成功的机会。我们要追求更高更远的,但更要珍惜自己手中所掌握的。不珍惜现在,没有未来。好高骛远的人永远两手空空。能有显赫的成就固然值得尊敬,但最重要的还是做一个诚诚实实的人。
脚踏实地的工作,用诚意和爱心去待人,无愧于心地过此一生,也就是显示了生命最大的光辉。我们不可能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因此只有尽量喜欢目前的工作。心理上厌烦减除之后,工作也会显得较为轻松。你只是需要再付出一些辛劳和努力,忍耐和等待,当这一段险阻克服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到了另一新的境界,登上了另一高峰,因而对自己建立起进一步的信心,也增加了对人生积极的信念。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2《人生的智慧》一书中,告诉我们生活中用多角度思维的重要性。我想,如何将这一概念运用在工作中,同样会产生释疑解惑、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效果。
在基层工作多年,我有一种感悟。如果你把工作当作一个成长跳板,你的工作热情不会超过3年,因为多数人很难在3年内成功跳槽;如果把工作当作一份谋生的职业,你的工作积极性不超过5年,因为你的收入始终无法跑赢你的支出;如果你把工作当作个人升迁、平步青云的平台,你的拼搏精神很难持续10年,因为多数人受制度的束缚,要么遇到了职业的“天花板”,要么在“独木桥”上被挤了下去。如果你的初心基于此,结果往往是走不远、即使走得远,也走的非常累。
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把工作当作一种兴趣和乐趣,就像喜欢唱歌、运动、逛街等爱好一样,要我工作变为我要工作,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因为我喜欢、所以我在辛苦劳作中感受快乐;因为我爱好,所以在无数付出后不图回报;因为我愿意,所以我对成功失败无怨无悔;角度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我们唯有保持这样的初心,方能在自己的工作生涯中,始终敬畏工作、珍惜工作、喜欢工作、享受工作。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3《人生的智慧》这本书,从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通过对人性内心关注和探索,深入浅出的诠释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正确引导着我们如何去做一名人生的智者。
做一个简单纯粹的人。我们每天面对工作的繁琐,发现有时会干着这件事,想着那件事,总感觉沉不下心,担心完不成任务。我们每天面对生活的不易,总喜欢与他人的名誉、地位和名声作比较,来衡量自己到底成功与否。
这些杂念难免会使我们产生压力,并总是活在他人的言论之中不能自拔,无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究其原因都是失去了自我内心的本真。
我们不应再他人的眼光中飘摇不定,唯有活在当下,专注于现有的一点一滴,才是取得愉悦的真正秘诀。我们要学会自我减压,在紧张的工作中能够自我缓解疲劳;在追求完美和极致中懂得理性让步;在失落的情绪中能够及时摆正心态。试着做一个“简单纯粹”的人,去不断消除万般忧愁,真正感知生活的乐趣。
做一个知性随和的人。一个知性随和的人,必定拥有较高的个人修养,他的生活是轻松有趣的,但也是谦虚谨慎的。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学习,保持好奇心,对人生哲学有所积累,有所感悟;他需要我们拥有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用宽厚感恩之心去发现世间美好有趣的一面;他需要我们每天“慎独自省”,时刻检讨自己的善与恶、对与错,才能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做起来实属不易,有道是:“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精神富足的人,在困境中也不失其乐;一个冥顽不灵的人,即使坐拥万千财富都难以心满意足。为人处世,应不限于眼前,不困于未来,不过分计较得失,从容不迫,方能走的更远。
做一个勇于创新的人。我们都知道“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当下有的人因为怕担责变得不担当,不作为,出现了“随大流”的从众心理,工作因循守旧。
这种过度的从众行为十分容易导致我们变得盲从和怯懦,如果希望工作有起色、有成绩,就必须具备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创新思维能力,敢于敲响好奇之门,把积极能干的形象展现给他人。
正如文中所说: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皮囊,每个人也同样囿于自己的意识,我们要花一生的时间去琢磨人生,管理人生的智慧,让你与这个世界更好的相处。生活中的美好正在等待着被你发现。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4花了一天的时间,拜读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敬佩不已。现在欣赏到大师级的文字、音乐,常常由衷的发出敬佩的感受。人类的`感情中,嫉妒是很普遍的,罗素说过,女人对世界上所有其他女人都有可能产生嫉妒,男人则通常对同行的男人产生嫉妒;幸好,上帝还赋予了人类另外一种高尚的感情,那就是敬佩。希望自己能够多发展敬佩这种感情,也许将来会有时间和意愿去欣赏艺术、美术、雕塑之类的内容,但就目前而言,书籍、文字可能是最容易得到,内涵也最丰富的艺术形式。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常常被叔本华的比喻引得忍俊不住,虽然这本书完成的时代在叔本华的后半生,但在这本书中,叔本华常常表现的像个自负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异常热烈的表示支持,用自己的哲学思想为个人的生活作了最好的注解。举几个让人非常耳目一新的见解:
痛苦和无聊是人生幸福的两个死敌。每当人们远离其中的一个,就靠近了另外一个;一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与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智力的平庸和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亚里士多德说过,理性的人们追求的不是快乐,而是没有痛苦。亦即:所有的快乐,其本质是否定的;而所有的痛苦,其本质确实肯定的。举个例子,哪怕你平常生活的90%都是顺利的,你很少感受到这些顺利给你带来的快乐,即使有,也只是转瞬即逝;但只要有些微的痛苦,比如说牙疼、损失少许钱财,这个痛苦都会时时的拜会你,给你带来深刻的印象。因此,快乐只是表象,无法持久,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世上人们都去追求快乐,感官上的,情欲上的,权利上的,但殊不知,只有痛苦是持久的。因此,与其追求快乐,不如避开痛苦。
独处的好处,一个人只有感知能力非常丰富,对别人的依赖性很少,才能从独处中自得其乐,而独处对于天才而言,则更是必需的部分。一个无法忍受,无法从独处中获得快乐的人,其思想和智力,都是贫乏的,是这世上大多数庸俗的人的一部分。想想你可以避开的哪些俗不可耐的人,你一定会好好享受独处的好处。
哲学家,是探索人类灵魂的先行者,是人类思想文明的开拓者,他们的思想往往远远领先于他们的时代,不被当时所理解,但最终真理就是真理,即使过了几百年,也会被重新认定;所以也有一种说法,在当代就被大家赞扬的杰出人物,往往死后会被遗忘。因为天才就是引领人类的火把和旗帜,他们永远前行在大多数人的前面!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5最近再次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受益非浅。这本书有点心灵鸡汤的味道,但依旧不影响到它的经典。它所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很接近,如健康、财富、名声等。许多生活中的困惑,经叔本华深刻而透彻的讨论之后变得清晰简明。
近一年来对原先感兴趣的事提不起兴趣,对生活不再积极乐观。对工作也失去热情。不断从外界找原因,却忘记从内部探寻。而今天看到叔本华所写,才恍然大悟。他写道:我们从我们自己那里汲取的快乐远比从我们周遭所获得的要多更多。最高级的、最多样的、最持久的快乐是那些思想上的快乐。而思想上的快乐,主要源于思想的力量。
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是最快乐、幸福的?恋爱时和另一半一起在地里摘西红柿,一边欣赏美丽的晚霞。在泰国时和朋友们一起旅行,坐在皮卡上肆无忌惮的高声唱歌嬉笑。元旦联欢会时和学生们一起跳舞、游戏。大学时,周末在图书馆阅读的一个下午。高一时,在课堂上心无旁骛的听课。还有安静的夜晚写出一篇好文章的时候。
他人会带给我快乐,但并不稳定,也不容易达成,需要天时、地利、人合。但思想上的快乐却相反,不需要别人的配合,独自一人就可以实现。无论你是有钱还是没钱,是身处要职还是处于底层,只要你打开书,静下心来去读,就能有所收获。
他还写道:人类幸福最基本的要素——事实上也是唯一要素——是他的内在的构成,他心灵的构造。因为这是个人感觉、欲望和想法引发的内心的满意或不满的直接源头;从另一方面,他周遭的环境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媒介或者是一种间接的影响。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读后感·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我总认为是环境的改变导致现在的倦怠状态。但仔细分析下来却不是这样的。大概是因为当初所设下的目标大部分达成了,下一个人生阶段又尚未来到。长远目标过于遥远,近期目标没有设立。《人生的智慧》是又一本看得废寝忘食的书。作者叔本华,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书中,作者以优雅的文体和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也是沉寂多年的叔本华在晚年的成名作。这本书涉及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待人接物等与我们世俗生活至为接近的事情,语言很通俗,但却有其难以抗拒的魅力,让人心悦诚服地将自己的思想跟着作者走。同时本书也以形而下的角度向世人阐述了幸福论。
本书开篇即将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分为三类: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人向他人显示的样子。那么何为幸福呢?叔本华的解释是,人的内心快乐抑或内心痛苦首先是人的情感、意欲和思想的产物,而人的身外之物对于幸福只能发挥间接作用。杨绛先生说过,人最可贵的是人自身。人生说短也短,说长也挺长,能否生活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其实取决于人的内心是否强大。然而,现实又是怎样的呢?叔本华对现实进行了剖析: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考虑运气、考虑拥有的财产,或者考虑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可是我们如果能够内在丰富,或许对运气就不会有过多的要求,也不会在对比中产生更多的不甘心。如歌德所说大众,不分贵贱,都总是承认:众生能够得到的最大幸运,只有自身的个性。所以,人的内在拥有,对于人的幸福才是最关键的。然而现实生活中能够真正悟到这一点的又有多少呢?
伊比鸠鲁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三类:天然且迫切的需要、天然的非迫切的需要、非天然非迫切的需要。第一类如食品、衣物,最后一类如奢侈、排场等。然而,让人产生不愉快的或许是排在后面的需要。人性中还有一点,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我们之所以感到不满,是在于我们不断试图提高我们的要求。提高要求本身并没有错,然而,得不到的真的就那么好吗?适当的给欲望做减法,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或许并非坏事。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有句话,扰乱人们的不是客观事情,而是人们对客观事情的见解。眼前的事物无论好坏,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人对它的认识多半取决于自己的主观看法。相比纠结于各种得到的得不到、甘心的不甘心的而导致不快乐,能够拥有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本身就是人一生最大的财富,也是幸福生活的关键。
然而,生活在现实中,人们不可避免的想要争取名声或名誉。叔本华认为,名声和名誉是一对孪生兄弟。名誉是可朽的,但名声是不朽的。名誉尾随别人对我们的了解,而不会超越此界线。但名声却与此相反,它走在别人对我们的了解之前,并把名誉也带到了名声抵达之处。每个人都能获得名誉,但只有少数人能获得名声。因为名声的获得只能通过做出行动业绩或创作思想性的作品。做出行动业绩需要一颗伟大的心,而创作巨著需要拥有非凡的头脑。行动业绩会通过记忆传达给后世,而作品除非缺失了某部分,大多以自身原来的样子留传下来。作品的形成不依赖机会,它们只靠创作者本人。只要作品还存在,它就以原来的样子而存在。然而,我们会发现,很多好的作品都在作者暮年甚至历经数世之后才被人欣赏、开始流传,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只有时间能带给我们为数不多的真正具备能力的评判员。当然,书中也提到,现实中不排除虚假的、名不副实的名声。
关于独处、思想和孤独,书中写道,一个人逃避、忍受或喜欢独处是和这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成比例的。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人才会感受到自己的自身。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受到自己的丰富思想。进一步而言,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促使人们投身于社会交往的,是他们欠缺忍受孤独的能力。因为通过与同一类人的接触,他们才能获得最强烈的刺激。在这种意义上,叔本华把平庸之辈比喻为俄罗斯兽角乐器,而把有丰富思想头脑的人比作钢琴。每只兽角乐器只能发出一个单音,把所需的兽角恰当地凑在一起才能吹奏音乐。而钢琴本身就是一个小型乐队,更适合独奏。即使它真的需要跟别人合作演奏,那它也常作为主音存在。如果一个人自身既伟大又丰富,那么这个人就能享受到在这一贫乏的世上所能寻觅得到的最快活的状态。
书中露骨的写出了一些常人明白但不会轻易表达出来的人性的弱点。如,书中引用歌德的话,优秀人物很少被人发现,他们能够获得人们的承认和赏识就更是稀奇的事情。我们给别人荣誉的同时,也就降低了我们自己。因而叔本华总结为,人们除了智力的不足,还有一种道德上的劣性,那就是嫉妒。一般而言,名誉会得到人们公正的评判,它也不会受到嫉妒的攻击,但获得名声只能经过与嫉妒的一番恶斗,并且,月桂花环是由那些绝非公正的裁判员所组成的裁判庭颁发授予的。如此观点看似悲观,但经受过生活、人性考验的人或许会有共鸣。所以,对此部分的理解见仁见智吧。
对于现在和将来,叔本华认为人生智慧的重要一点就是在关注现在和计划将来这两者之间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永远不要忘记:现在才是唯一真实和确切的;相比之下,将来的发展几乎总是与我们的设想有所不同,甚至过去也与我们对过去的回想有所出入。总的来说,不管将来还是过去,都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么重要。距离相隔远了,物体在人的视觉里就缩小了,但却在头脑思想里放大了。只有现时才是真正的和现实的。不要由于在过去我们的希望落空现在就变得忧郁寡欢,或者为了将来操心伤身以致败坏现时。由于懊恼过去和操劳将来而拒绝美好的现在时光或任意糟蹋它,是彻头彻尾的愚蠢做法。
《人生的智慧》一书不长,但字字玑珠。不知不觉又到深夜,更多体会,还是拿书慢慢领悟吧…
读《人生的智慧》-叔本华
从全书来看,叔本华重视精神轻物质世界,这是一定的。这本书是我最近看的所有书中除了庄子,心灵震撼最多的一本书。可以说,一见如故,看完回味无穷,看完的当下就知道自己一定会再回来看第二遍的一本书。
看这样的书是一种享受,叔本华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我隐约知道自己喜欢看哪一种风格的书了,就是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的这种。
像《情人》完全跟我的脑回路不匹配,所以读了三分之一都云山雾罩。而这一本,第一章就被吸引,读下去简直就是如履平地,酣畅淋漓。我读前一章刚有一个疑问,下一章便得到他的解释。果然,我还是理性思维。
叔本华在这本书里讨论了人生,幸福等等话题。我很认同,他重精神世界,但不是像庄子一样,简直要成仙了,什么都不在意。如果说让我总结,我真的没法总结,因为叔本华本身就写的凝练,我认为整本书没有多余的字,每一段都值得看。强烈推荐,仔细阅读。
摘抄几段感受一下:
闲暇是生命的花朵甚至是果实,它使人有了面对自己的机会,所以内心充实的人才能真正地充分利用闲暇。
我太同意了,一个人要过的幸福一定要有闲暇,没有也应该自己创造出来,大多数忙忙碌碌的人都没有认真思考过,瞎忙。在这个普遍认为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是多么的悲哀,拿时间跟金钱比,这个认识本身就是看低了时间,时间可比金钱贵重的多的多!!!
叔本华归类的三种快乐:
第一种是发挥新陈代谢能力而获得的快乐,来源包括饮食、消化、休息和睡觉。在世界的各处,这种快乐都具有典型性,几乎人人都要得到这种快乐。
第二种是发挥体力而获得的快乐,包括从散步、跑步、摔跤、跳舞、击剑、骑马以及从事其他各种体育运动中得到的快乐,有时甚至包括在军中格斗和战争中消耗体力。
第三种是发挥感悟力而获得的快乐,包括从观察、思考、感觉、鉴赏诗词等文艺作品、听音乐、学习、阅读、冥想、创造、研究哲学中获得的快乐。
没有人否认,发挥感悟力带来的精神快乐,要比其他两种快乐更高等。前两种快乐同时也能被动物所拥有,甚至动物可以获得更多的此类快乐;
前两种快乐,一种是本能,吃喝拉撒睡的快乐。确实,吃个好吃的,喝个酒,是快乐的一种方式。睡个饱觉,整个人会神清气爽,这是一种基础快乐。
但是现如今很多人连这最基础的快乐也不知道珍惜呢,这个熬夜是日常的时代,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有人说熬夜打游戏能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啊,呵呵呵~健康是一切的基础,拿年轻的资本透支生命,将来一定会有还债的时候。写完这一篇,午夜12点,我也是在透支啊~
第二种,健身、跑步为例,让人分泌多巴胺是更快乐的,那猎豹会不会分泌?是不是更快乐?哈哈哈,
“只有感悟力带来的快乐是人类所独有的,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我们的精神力是发挥感悟力呈现出来的种种状态,所以说丰富的感悟力能让我们获得与精神力相关的快乐,这就是所谓的理智的快乐。”
我信,精神快乐更持久更深刻,那是一种漫溢的快乐,不是像放烟花灿烂夺目然后仅一瞬。
简单一点说,第一种,本能快乐,人人都有,不需要付出什么,也是最基础的快乐。
第二种,体力快乐,需要一定的付出,一定的自律得来。
第三种,脑力快乐。区别于人和动物的高级快乐。
所以,本能快乐要保持,人人都有但有可能不珍惜,因为太普遍了,还是想对自己说,不要打碎了这个天赐的快乐。
体力快乐,需要坚持,让自己动起来,哪怕跑个步,跳个舞都需要自律。
脑力快乐,需要寻找,我认为这个并不容易找到,是让人有自己喜爱的精神生活,一个爱好,一个兴趣点。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有自己的嗜好,这太幸运了。有些人比如我,一直以来没什么爱好,三十岁还活得懵懵懂懂。现在我有了,读书写字,乐在其中。
记得自己高中、大学时候是挺喜欢历史的,但没选择,因为父母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在潜意识里已经把学理科当成我唯一的路。选择的时候也就顺理成章的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出走半生发现自己走岔了道路。所幸,现在也不晚~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不得不说,“人生的智慧”这个书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烂大街的鸡汤文。我是慕名来读这本书的,有人评价说“把我们这个世上所有的成功学心灵鸡汤文作者加在一起都不配给叔本华提鞋”并有多人赞同,这勾起了我想一探究竟的心。他到底讲了些什么样的智慧,又与鸡汤文有什么区别呢,阅读之后是否会给我的生活一些启示呢?
正能量的鸡汤往往有这些套路,以一些或真或编造的故事,宣扬世界是美好的,努力会有回报;不满意的地方没关系,大家都这样;我们是与众不同的,我们是好人,好人有好报等等这些观点,充满了唯心主义,忽视外部环境,只强调自己。而毒鸡汤呢,正好相反,通常用来抨击一些不切实际的人,来使人警醒,让人接受现实,忘记初心,容易让人感觉到很丧,变得佛系。这两种类型的鸡汤,都缺乏思辨,看多了人也就容易变得麻木。
而《人生的智慧》没有讲什么浮夸的故事,它是一本哲学书。叔本华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关于我们对人生的关注,他说“ 我们之所以依恋这种生存,只是因为生存本身,而非因为恐惧死亡;而且我们迫切地希望这种生存能够永远地延续下去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明知生命的尽头是死亡却能专注于当下享受生活。( 存在主义 )他还说,“我们生存的真实性就在于当下——无尽的过去和未来都由它连续不断地连接在一起”,于是,把握当下就是把握人生。对于“人生的智慧”的含义,叔本华 是从形而下的角度——也就是从平常的、实用的角度来阐述的——一门如何尽可能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的艺术。
那么,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快乐的不断重复。在书中,叔本华论证最多是人的自身对于获得幸福的重要性。他认为, 一个人的幸福,乃至他的整个生存方式,最根本的就在于他自身的内在素质 。人的自身也就是最广泛的人的个性所具有的东西,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质、精神智力以及潜能,这些对人命运的影响相较于人拥有的身外之物和人对他人所显示出的形象更根本更彻底。他还用了个比喻,将人自身的优势,例如天才的头脑,伟大的思想或心灵,与人的地位或出身(哪怕是王公贵族)、财富等优势比作真正的国王与戏剧扮演的国王。
他把人所处的世界分为两个部分,作为人的主体部分和作为外在事物或境遇的客体部分。认为 同一个外在事物或境遇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哪怕人们所处的环境相同,他们所生活的世界也是不同的 。这一点我极为赞同。任何人只能直接在自己的意识中生活,就像每个人都受限于自己的皮囊一样,人也受限于自己的意识。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意识,这个人的存在将如同行尸走肉,毫无意义。
在这里论述的时候,他还指出了人们的一些错误的思想—— 羡慕别人表现出来的客体,而非主体的优势。 很多人羡慕别人能在生活中遇到有趣的事,而 实际上他们应该羡慕的是后者所具有的理解事物的能力,也就是思想 。头脑浅薄,思想庸俗的人容易气质忧郁,思想麻木,他们看到的世界是平凡,乏味,浅薄无聊,悲剧和无关紧要的。而思想丰富的人往往能够化平凡为伟大,化腐朽为神奇,他们眼中的世界是颇具兴味,丰富多彩的。
于是, 最美好的客体与最愚笨低等的主体相结合只能构成低劣的现实,这就好比在恶劣的天气中欣赏美景一样,又好比用低级,模糊不清的相机来拍摄美景 。 所有趣味盎然的事物,一旦经过愚笨的人的呆滞的意识的反应,都会变得呆板无聊 。因此,一个人的世界是浅薄无聊还是丰富多彩的,都是由他的头脑决定的。同时,人对于他人自身优势的嫉妒也是最难消除的。
智慧人生读后感
《人生的智慧》一书的原作者是德国著名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他是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这本书是叔本华写于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这本书使叔本华成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在这本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暂时撇开了唯意志论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从世俗的角度探讨了人生应遵循的原则。该译本是我国第一部从德文版译出的全译本。
我是20xx年5月份在亚马逊中国买到的这本书,同时买的一本书是《冥想5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书到了之后,先翻看的《人生的智慧》,刚开始的时候看得很迷糊,感觉思想混乱,没有静下心继续阅读,只是心里隐隐约约觉得原作者写得很高明,但是译者水平太烂,有些语句重复罗嗦,句读没做好,以为自己是白买了。于是,在看了不到一章节的内容,就把这本书放下了,转而去看的《冥想5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那本书看的津津有味,看完那本书后,自己的心也平静下来了,于是重新捡起了《人生的智慧》。陆陆续续大概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才看完。《人生的智慧》这本书被装在了自己的背包里,跟随着自己出差,在火车上、地铁上、床上都会被拿出来翻一翻,每当看得投入后,自己的内心都很平静、踏实,深深地为作者渊博的知识所折服,为作者精辟的思想所感染。
在书中,作者主要讲述的是教人怎么平静幸福地过完这一生,它是一本哲学上关于幸福论的著作。作者系统严谨详细的分析了幸福产生的来源、分类以及要如何才能得到幸福。
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以及译者附录的作者生平。
第一章节,作者对决定人的命运的因素进行了划分:人的自身、人所拥有的财产和人所展现的表象。
第二、第三和第四章节分别就这三个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人的自身(即在最广泛意义上属于人的个性的东西,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被作者认为是人幸福与否先天性的决定性因素。
人所拥有的财产和所展现的表象是次要性的。作者认为,人拥有的绝对财产不是人感觉自己富足与否的条件,这个条件是人拥有的'相对财产。因此,如果不跟别人作比较,那我们就会为我们所得到的感到快乐,而如果由于别人比我们更加幸运而内心不安,那我们将永远不会快乐。所以,这一因素还是由人的自身决定。
人所展现的表象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它分为名誉、地位和名声。作者对这三类看法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和广泛的论述。他认为人的名誉是否定的,名声是肯定的。名誉是表明这个人不是例外,而名声却表明这个人是个例外。人们通常过分看重了我们的存在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其实他人的看法就其本身来说,对我们的幸福并非至关重要,它对于我们并不直接存在。如果有人将这种非直接为我们所存在的东西作为直接存在来加以看重的话,那就是这个人虚荣的做法。
第五章节作者讲述了在人生中会遇到的一些具体的情形,以及给人提出遇到这些情形时的抉择建议。这是全书最轻松的一个章节,也是作者传授的最具体的内容。他解答了人的一生中所会遇到的种种情形应该要如何处理的问题: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别人以及如何如何对待命运和世事的发展。作者在这里讲述的内容在任何时代,对绝大部分的人都有着益处,我们能够从其中学到丰富的人生哲理。
第六章节作者纵览了人生的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建议。尤其强调了人年轻时经常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本书中,作者也对人自身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进行了多次强调。读完本书后,我感觉到好好锻炼身体的紧迫性了。
全文通读下来,让人有种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作者在全文持述幸福是否定的,灾祸是肯定的观点。认为幸福的生活是减少了许多不幸的生活,亦即还能勉强忍受的生活。他劝诫读者要珍惜已拥有的现在,这才是人能够真正能够把握的,而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对过去,也和我们想象当中的过去有所出入。
另外,这本书中,作者的语言平实简朴,再加上作者经常性的对观点的注解(作者认为人的后半生更多的是对前半生的注解),因此读起来不觉得费力,能够比较容易的接受作者提出的思想。
读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有感
昨晚读完他的《人生的智慧》,比较好理解的一本书,整本读下来,我个人觉得是在讨论人的幸福感问题。
叔本华认为,人的命运的根本差异大体在于人的自身,也就是本性,第二是人所拥有的东西,也就是财产和占有的东西,最后就是人向外界所展现的样子,也就是名誉权位等等。他认为一个人是否幸福取决于内在素质,也就是人的自身,外在环境只能发挥间接作用, 一个人是不是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和个性如何。
人自身的美好品性和素质,例如高尚的品格,精明的头脑,乐观的心境,愉悦的精神,健壮的体格都是幸福的首要因素。
对于物质和财富,远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带来的幸福感要重要,要持久。比如一个健康的乞丐,他的幸福感一定不会比疾病缠身的国王要低。 物质和财富往往代表着欲望,欲望和满足感都是无底洞,是永远没办法得到满足的。一个永远只会追求外在事物的人,他的幸福感其实很低的 ,因为一个欲望得到了满足,他还会有无数个,这种人最大的特征就是闲下来充满了寂寞空虚和无聊,即使他拥有足够的财富,但是他的精神财富十分匮乏,所以每一秒的闲暇时间,对于这种人来说都是折磨,幸福感自然要低于常人。为了躲避现实中的无聊情绪,他们不断追求现实中的物质,来弥补空虚的心灵。
叔本华还认为,人生总是在痛苦和无聊两者之间徘徊,生活的贫困和不顺会让人痛苦,而太过惬意和安逸,又使人无聊,也就是说一个人离痛苦越近,就离无聊越远,离无聊越近则离痛苦就越远。看到这一观点,我就大概能知道为什么有人评价叔本华的哲学是悲观的,但我又蛮认同的,很真实。
一个人只有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才能避免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徘徊。
影响人的幸福和快乐,除了过于追求物质和财富,其次就是名誉和权位,虚荣和骄傲。
精神富有才是真的富有,没有精神需求就没有精神幸福。
通过成本很低的方式获取快乐,得到的也只是质量非常低的快乐,然后这份快乐持续的时效非常的短,它是没有核心的,是很空虚的快乐,它没有思想在里面,你的快乐应该是由你的精神世界建立起来的。
所有的真正有价值的快乐,它建构在我原来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是有能力的,是有意义的,我是能做出事情来的,并且有我所热爱追求的东西,所以我感觉到快乐,而不是我为了快乐而快乐。现在的人为什么活得不快乐,因为他觉得他活得不踏实,要让自己精神世界充实,才能感到踏实,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