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助人为乐的读后感?《100个真情故事>>的读后感咋写?,读后感,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
怎么写助人为乐的读后感?
《100个真情故事>>的读后感咋写?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
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助人为乐的小鸭子读后感
我读了这本书后,让我意识到了人与大自然一定要和谐共处。书中的小鸭子为了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居住的地方,飞了很远很远,最后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住下来。麦克是个热心的人,总是在尽力帮助它们。我要向书中的麦克学习,做一个帮助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人。
助人为乐的感想
助人为乐的感想
助人为乐的感想,助人为乐这一件事情是很好的,而且也是帮助自己形象变得更好的,有一些启发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感兴趣的来看看助人为乐的感想及相关资料。
助人为乐的感想1像七色的玻璃折射出七彩的阳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有的同学天资聪明,学习名列前茅;有的同学心灵手巧,多才多艺;而我呢?我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灵,因为我乐于助人。
记得一年前有一天,我放学回家,这时天已经接近黄昏。正当我急急忙忙赶路的时候,突然,我发现前面有一位白发苍苍、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奶奶,恩?这不是13号楼的杨奶奶吗?她吃力地提着一大筐的蔬菜,走得非常缓慢和艰难,腰都快要弯下去了,而且在她的脸上流淌着一颗又一颗雨点般的汗水。
当我看到这种情景时,我非常同情老奶奶,于是想:“要是帮助老奶奶提菜的话,回到家时天就会黑到伸手不见五指;何况,我今晚还有很多作业要做呢。但是,要是我不帮忙的话,杨奶奶就会很吃力,很累,可能她再走几步就会走不动了。”最后,我下决心要帮助杨奶奶。
于是,我不顾天色已晚,跑到杨奶奶身边,说:“杨奶奶,您提这么重的菜,前面还有很远的路才到家,就让我来帮您提菜吧!”杨奶奶听后,温和而带着微笑地对我说:“佳佳,谢谢你,你太好心了。天快要黑了,你还是快回家吧,妈妈正在等你呢。”“没关系,让我帮您提回去吧!”于是我一边扶着杨奶奶,一边接过菜筐走了起来。过了一会,我感到胳膊开始酸疼,脚好像灌了铅沉沉的,我好想放下菜筐,休息一会,可是为了不让杨奶奶担心,我装作很轻松地继续走起来。
十多分钟后,我提着菜筐终于将杨奶奶送到了家。临走时,杨奶奶留住我说:“等会。”我看见杨奶奶手里拿着一把手电筒,“孩子,路上黑,回家时就用它照路吧,一路小心点。谢谢你,佳佳。”“杨奶奶,再见!”
回家的路上天色已经很黑了,但是,杨奶奶的手电筒发出的光芒让我路上一片光明,她的关怀驱散了周围的黑暗,让我的心里一片温暖;而且,因为感到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我的心里喜滋滋的,像吃了一块糖果。
我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孩子。我喜欢帮助别人,当我看到在自己的协助下,别人很顺利地度过他们的困难的时候,我就会从心地里涌出一股难以言说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因为我感到了自己对他人的价值。而且,帮助人,让我们亲密地走在了一起,让我们变得像一家人一样。助人为乐真好!我愿意继续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七彩的阳光。
我以前不知道助人为乐的意思,但自从做了学校的志愿者后,我对助人为乐深有体会。因为我们学校发现了许多不良情况——两操做不好,所以学校就选出了二十六位志愿者。
十四位领操的,六位护绿的,六位礼仪的,我很幸运的担任了领操的志愿者。老师说做志愿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想想就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可真正做起来确实要比想象中,难好几倍。我们有时为了服务,连作业也写不成。服务时也难免要碰到一些不听话的人,有的'人知错就改,而有的人却屡教不改,还有的人干脆不做了。
做室内操时,他们乘老师不在就一群全都围着我,都要和我做朋友,不让我走,不过我机灵得很,看见有一个空隙,马上冲了出去,他们也不敢去我们三年级的教学楼追我。时间久了,他们都认识我了,每次看见我,就像看见老朋友一样,都情不自禁的边喊着我的名字边追我,而我一见这么多人撒腿就跑。
在我一学期的努力下,一(4)班的小朋友都学会了认认真真的做眼保健操和室内操,而我也很荣幸的被评为“校优秀志愿者”。现在每当我看见志愿者的牌子就会想起我第一次做志愿者的经历,真希望明年我还能光荣的带上这个志愿者的牌子。在这一段时间里,我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得到了快乐,这就是我对助人为乐的体会。
助人为乐的感想2小时候,爸爸常对我说:“快乐来自助人。”可我每次都有疑问:“快乐怎么可能来自助人?助人有时候很累,有时候还要自己破费,这怎么可能是快乐的来源呢?”我嘴里一直唠叨着。爸爸带着笑容,和蔼可亲地说:“你不懂助人为乐,因为你太小了,你长大以后,只要你去帮助别人,就能让那个人感到温暖,让人感到你心地非常善良,非常单纯,同时,你也会为自己所做所为而感到自豪,感到快乐。”我说:“哦!原来如此,我现在还小,不能帮助别人,所以我一定要快快长大,去帮助更多的人。
我现在长大了,这一幕在我的头脑当中仍然记忆犹新,我一定要完成小时候我在爸爸面前许下的承诺。
记得我第一次帮助别人的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我背着书包上学去。这天,初升的太阳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发出了五光十色的光芒,在阳光的照耀下,路边的花儿正在争先恐后开放着,之嫩绿的小草探出了它的脑袋。我正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突然,我听到一声尖叫,我连忙走过去看了一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儿被石头绊倒了,还流了不少血。
这时我又心急又关心地问:“你要不要紧?我把你送到医院包扎一下吧!”说着,我把他背来医院包扎,包扎完了,我又说:“要不你告诉你家电话号码是多少,我打电话,让你家人来接你,我去跟你们老师请假好吗?”那小男孩说:“不,我还是上学去吧!”于是我把他送到教室,然后我就回到我的教室。在回教室的路上,我心里一阵阵乐滋滋的感受,我还情不自禁地在那想:我终于尝到了助人为乐的滋味啦!
记得还有一次是星期四的下午,老师要求我们一定要戴红领巾,因为那是少先队员的象征。那天的下午,我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向学校快步地走去,到班级时,我的好朋友——圣会向我借红领巾,可是我只有一条红领巾,我一想:老师说过的,没戴红领巾是要受罚的。
圣会经常受罚,我不想她再次受罚,于是把红领巾借给了她。在上课时,老师发现我没戴红领巾,便责问我为什么没戴红领巾,我没有说话,老师最后惩罚了我,不过怎么惩罚都无所谓,因为快乐来自助人嘛!
助人为乐的感想3每年暑假,我都要回古田老家小住一段日子。姥姥家的街坊邻居有五六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小孩子,每次一听说我回来了,都会邀请我一起在房屋门前玩耍。我们拍皮球、跳皮筋,欢声笑语荡漾在小巷里。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呆呆地坐在巷尾的台阶上,像一只落单的孤雁,眼睛里闪着羡慕的光芒。
我问小伙伴:“我们叫她一起来玩吧。”可是小伙伴们异口同声地说:“不,她很脏,身上有股难闻的气味。”
回家后我把看到的情形告诉了姥姥,姥姥叹了口气说:“她叫伊平,这孩子够可怜的,从小就没了妈妈,爸爸在外地打工,奶奶又体弱多病,没办法照顾好她,唉,她太需要温暖了。”
我一听,心里好难过。我从小泡在蜜罐里,家里人把我宠得像小公主似的,而她却像一只处处受排挤的丑小鸭。
对,应当给她一点温暖,给她快乐。我在心里对自己说。
于是,我跑到她家门前,看见她正在洗碗,便对她说:”我想邀请你到我家玩,行吗?”她一听,眼睛一亮,我的一句话犹如一道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她。她终于笑了,脸上露出了两个浅浅的小米窝,这时我发觉原来她很漂亮,一双大大的眼睛仿佛会说话。
我和她一起玩大千拼图的游戏,她边玩边兴奋地告诉我:“我从来没玩过,真好玩。”我们头挨着头一起研究拼图。刚开始时最困难,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两块边缘吻合的图片,但每拼接成功一块,剩下的图片就少了一块,难度也就降低了一点,到后来越拼越快。随着桌面上的图案越拼越大,我们之间的友谊桥梁也拼接了起来。
第二天,我对其他几个小伙伴说:“今天我想请伊平来和我们一起玩,让她分享我们的快乐!”刚开始她们都不愿意,但在我的耐心说服下,慢慢地也都同意了。我们手拉着手,脚勾着脚,玩得特别开心,尤其是伊平,她笑起来,两个浅浅的小米窝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特别可爱。
啊,给人一点温暖,她幸福,我也快乐!
回福州后,我还经常给她打电话;在她生日的时候,我还给她寄了生日贺卡。有一次她对我说:“你对我真好,我感到好温暖,我希望我们永远是最好的朋友。”
从此,我常对自己说:给别人一点温暖吧,暖在别人身上,更暖了自己的心窝!
助人为乐的人生感悟
助人为乐的人生感悟
导语: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助人为乐的红十字精神。他们都体现了人道、博爱和奉献。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助人为乐的人生感悟,欢迎借鉴!
感悟一:
助人为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闪光点,亦是做人的道德。
助人为乐,是正直善良的人怀着道德义务感,主动去给他人以无私的帮忙,并从中感到快乐愉快的一种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我国古代先贤们有许多关于助人为乐、成人之美的处世格言,如“忽已之慢,成人之美”,“贵人而贱已,先人而后已”,“趋人之急,甚于已私”,“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言皆为良药”。两千年前墨子就倡导:“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其意思是说,对别人有利的事,即使从头顶到脚跟都受到损伤,也要干。这种精神发扬到此刻,就是我们所提倡的“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
助人为乐要有一种忘我的奉献精神,并要把它贯穿在自己的生活中,作为为人处世的一种准则。当见人遇风险时,要先人后已。《三国志·蜀书》中有句名言:“每有患急,先人后已。”它要求人们,临危不惧,见义勇为,这是助人为乐最高思想境界的体现。《世说新语》上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华歆、王朗二人一齐乘船避难。半途遇有一人想要搭乘便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幸而船上还有空余,为什么不许可呢?我们要多做帮忙人的好事才对。”这个人上船后不久,就听到后面杀气四起,原来是盗贼追来了。只见盗贼离船越来越近,在这事态险恶之时,王朗想抛弃之后的这个人,但是华歆说:“我原先之因此犹豫,正是正因思考到这种状况,既然已经理解他的请托,怎样能够正因形势危急而见死不救呢!”最后,他们最后使那被盗贼追赶的人获救。
见人遇到灾难时,要排他人之忧。我国古代名医华佗,不仅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他的助人为乐精神感动了许多人。华佗行医不像当时其他医生那样,必须要病家寻上门来才给医治。他经常是主动去给病人治玻为减轻病人的痛苦,他常常跋山涉水,餐风宿露,到几千里、上百里以外去给人医伤治玻有一次外出看病回来,天已经很晚,途中碰到一个人蹲在路边呻吟,他就主动走上前去询问。路人说:“肚子突然痛得厉害,什么东西也不想吃。”华佗就在路旁为他诊断,告诉他说:“你肚子里有虫,可向附近小店要三小杯醋酸,喝下去就会好了。”那人照办,果然肚子不疼了。当这位病人要感谢时华佗时,华佗却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就走了。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华佗的`一生中不知有过多少次,经他抢救而生存下来的病人不计其数。
一个人,在助人为乐的道德实践中,会自然地使思想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一个人给予别人的东西越少,而自己要求的越多,他就越坏。”世界是个展览。我们从人品的“展览”中看到:世间的助人为乐者都不是庸庸碌碌、自私自利之徒。
要做到助人为乐,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快乐观,把为他人谋福利当作自己的义务和快乐;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处事观,遇事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再有,要树立正确的知行观,要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锻炼、去实践,在千百次的实践中去铸造自已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个人的潜质有大小,但是有了助人为乐的品德,就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感悟二:
“助人为乐”顾名思义,意思就是:帮忙人就是快乐。虽然这句话听起来、看起来、写起来都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并非易事。助人为乐的模范有很多,数不胜数。如果我为大家说雷峰等人们,大家肯定不用我说都知道吧?!那我就为大家说几位我们身边的“活雷锋”吧!
他,长相不出众,学习却很好。他,永远微笑应对生活,总是那么乐观,那么幽默。他,总是不走寻常路,总是干一些别人不会做的事情!他很个性,在路上遇见老师就会像好朋友一样打招呼。跟学弟学妹们见面似乎很合得来。他经常在食堂里帮忙在食堂工作的老师们端碗,干这干那。这在我们学校就应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看到别人遇到挫折,会像离了弦的箭般第一个冲上去。看到一点纸屑就会捡起来乖乖地放进垃圾桶。有些人或许会以为他像个傻瓜,但我却觉得他值得我敬佩,正因他和别人不一样,有着一颗乐助于人的心。
如果你经常在我们班,你肯定会知道接下来我要说的是谁了。在乱哄哄的教室里,她总是第一个帮忙做值日。即使这天不是她的值日。在嬉笑打闹无人管理的教室里,第一个站起来训诫我们的是她。即使她不是我们的班干部。在有人感到无聊到都能睡着的课堂上,最专心听讲的也是她。即使有的知识她可能听不懂。她的学习成绩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我肯定她肯定是最发奋的那一个。他永远铭记着:“学文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格言。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他会尽自己所能帮忙她、他。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周围有许多类似这样的“活雷锋”,他们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好榜样。在此我想对你们说:“帮忙只是举手之劳,或许正因我们的举手之劳,人们会顺利地度过难关,过上快乐的生活!如果你遇上一个需要帮忙的人,就请给他一点帮忙吧!
感悟三:
助人为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闪光点,亦是做人的道德。
助人为乐,是正直善良的人怀着道德义务感,主动去给他人以无私的帮忙,并从中感到快乐愉快的一种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我国古代先贤们有许多关于助人为乐、成人之美的处世格言,如“忽已之慢,成人之美”,“贵人而贱已,先人而后已”,“趋人之急,甚于已私”,“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言皆为良药”。两千年前墨子就倡导:“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其意思是说,对别人有利的事,即使从头顶到脚跟都受到损伤,也要干。这种精神发扬到此刻,就是我们所提倡的“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
助人为乐要有一种忘我的奉献精神,并要把它贯穿在自己的生活中,作为为人处世的一种准则。当见人遇风险时,要先人后已。《三国志·蜀书》中有句名言:“每有患急,先人后已。”它要求人们,临危不惧,见义勇为,这是助人为乐最高思想境界的体现。《世说新语》上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华歆、王朗二人一齐乘船避难。半途遇有一人想要搭乘便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幸而船上还有空余,为什么不许可呢?我们要多做帮忙人的好事才对。”这个人上船后不久,就听到后面杀气四起,原来是盗贼追来了。只见盗贼离船越来越近,在这事态险恶之时,王朗想抛弃之后的这个人,但是华歆说:“我原先之因此犹豫,正是正因思考到这种状况,既然已经理解他的请托,怎样能够正因形势危急而见死不救呢!”最后,他们最后使那被盗贼追赶的人获救。
见人遇到灾难时,要排他人之忧。我国古代名医华佗,不仅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他的助人为乐精神感动了许多人。华佗行医不像当时其他医生那样,必须要病家寻上门来才给医治。他经常是主动去给病人治病。为减轻病人的痛苦,他常常跋山涉水,餐风宿露,到几千里、上百里以外去给人医伤治病。有一次外出看病回来,天已经很晚,途中碰到一个人蹲在路边呻吟,他就主动走上前去询问。路人说:“肚子突然痛得厉害,什么东西也不想吃。”华佗就在路旁为他诊断,告诉他说:“你肚子里有虫,可向附近小店要三小杯醋酸,喝下去就会好了。”那人照办,果然肚子不疼了。当这位病人要感谢时华佗时,华佗却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就走了。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华佗的一生中不知有过多少次,经他抢救而生存下来的病人不计其数。
一个人,在助人为乐的道德实践中,会自然地使思想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一个人给予别人的东西越少,而自己要求的越多,他就越坏。”世界是个展览。我们从人品的“展览”中看到:世间的助人为乐者都不是庸庸碌碌、自私自利之徒。
要做到助人为乐,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快乐观,把为他人谋福利当作自己的义务和快乐;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处事观,遇事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再有,要树立正确的知行观,要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锻炼、去实践,在千百次的实践中去铸造自已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个人的潜质有大小,但是有了助人为乐的品德,就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