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美学史大纲,读后感对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这种看法,我以为太狭窄了。这涉及对美学对象的看法。美学不限于研究“美”。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
求 中国美学史大纲 读后感
这涉及对美学对象的看法。美学不限于研究“美”。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学的范围日益扩大,美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现代美学的体系,不仅包括哲学美学(基础科学),而且包括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发生学、审美文艺学以及审美应用科学。美学的这些分支学科,有的在古代就已得到相当的发展,有的在古代仅仅有某种萌芽。我们研究美学史,应该站在现代的高度,把自己的视野放宽一些。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它也包含有哲学美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文艺学、审美教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以审美文艺学(文艺美学)的内容占的比重最大。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美”并不是中心的范畴,也不是最高层次的范畴。“美”这个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地位远不如在西方美学中那样重要。如果仅仅抓住“美”字来研究中国美学史,或者以“美”这个范畴为中心来研究中国美学史,那么一部中国美学史就将变得十分单调、贫乏,索然无味。
关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另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美学史是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因此,中国美学史不仅要研究历史上那些美学理论著作,而且要研究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等)。
后记 在结束本书的时候,我想对本书的体例以及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一些说明。
中国美学史上下两千多年,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极为丰富。但是一本书的篇幅终究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对每个时代的每一个美学思想家(或每一本有关美学的著作),不分大小主次地排列起来,一一加以简略的介绍。这种方法容易把历史变成流水账。我觉得不很可取。另一种方法是突出重点,。抓住每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和美学著作,尽量把它们讲充分一点。对于那些次要的、二三流的思想家,或者略去,或者附在重点人物的前后作简略的介绍,或者作为背景材料来处理。这就是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的“略小而存大,举重以明轻”的方法。我决定采用这种方法。我觉得这种处理方法,比那种不分轻重主次,把大大小小的人物、著作并列起来介绍的方法,更能显示中国美学遗产的精华和价值,也更便于我们把握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和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规律。因为如本书《绪论》所说的,每个时代的美学思潮,总是集中地反映在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的著作当中。
当然,采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处理好点和面、点和线的关系。所谓点和面的关系,就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代表性著作)和这个时代的美学思潮的关系。
美学是什么读后感?
首先看第一章,解释了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重点解释了康德的哲学体系,提出了美学在当代的任务和意义在于“技术的高度发达导致了工具理性在日常生活中的霸权,美学则担当了反思现代性和恢复感性的作用”。——往小说,当代艺术的任务便在于此,使人回复为具有人性的人。
第二章重点在于中国美学的历史与特点,也指出了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的不同之处。值得注意的是,学习中国美学,不能不了解中国的哲学、社会学和民俗学(尤其是魏晋哲学),有这些的根基,很容易解释中国美学。但是这些观念中国艺术比西方当代艺术早意识到。所以,中国艺术不是落后,而是过早先进,结果没什么地方可以发挥,中国艺术家追崇西方艺术,却不知道自己追求的实质上源头要追溯到自身。另外我也注意到美学的阶级分野最后超越了地域分野——官方艺术、士人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分野最后取代了南北艺术的分野。不是说南北艺术的分野最后被取代了,而是其分野模糊化了。
第三章则解释西方美学讨论的的两大问题——美的模仿原则和形式原则。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相辅而成,构成了西方文化的精神格局。以及广为人所知的优美与崇高的说法——涉及到日神——酒神精神。这一点,西方美学具有比中国美学更为完整、严密的格局。
第四章笔锋一转,写到了美学最重大的突破——杜尚的质疑,真正将艺术引入到美学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催生了迥异于古典艺术的现代艺术。美学思想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到,美学上出现的种种不同的关于艺术的理论,实际上各有偏重和强调。模仿论关心作品反映世界的关系,修辞论关心作品如何打动读者,表现论集中在作品如何传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而客观论则只关注艺术品本身的形式等等。不同理论所构成的起承转合过程,就是美学思想的历史。”并简单解释了艺术的概念。
第五章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模仿和再现的关系,指出了现代、当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的最大区别之处。
第六章从心理学的角度详细解释了艺术的情感与表现。没有良好的心理学基础,难以理解。周先生这章写得深入浅出,赞。
第七章很好理解,解释形式的涵义和功用。
如果说前面几章都是着眼在艺术品本身的话,那么第八章着眼在作为创造主体的艺术家,分析了艺术家的艺术创造的问题,深入研究的话是一定要有心理学的基础,触类旁通才能有所成果。
第九章写得很好,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作了极其详细的阐述。目前关于欣赏著的美学的研究的确还只是一片空白。
第十章解释了艺术/美学的最主要的作用——诗意化生存。同时也对美学教育提出了不少值得借鉴的观点和思路,弦外之意,在于不要只看那么多人学艺术就觉得整个国家的面貌可追古希腊、盛唐之风韵,而是籍著美学教育(不等于艺术设计教育),培养一种悲天悯人的气度,深厚的美学修养的个体,以美学的精神看待日常生活,改变其平庸而乏味的状态,从而构建诗意的生存。——目前的艺术设计院校学习,应该不仅仅是学习设计技能,而是培养一种大家风范。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了解美学的最好的入门书籍,读透这本书,你就算登堂入室了,接着你可以深入学习美学的历史,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学习哲学和心理学。这样,汤老师所说的真正的艺术家而非制图员的人就是你了。
读书笔记:《美学是什么》
首先看第一章,解释了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重点解释了康德的哲学体系,提出了美学在当代的任务和意义在于“技术的高度发达导致了工具理性在日常生活中的霸权,美学则担当了反思现代性和恢复感性的作用”。——往小说,当代艺术的任务便在于此,使人回复为具有人性的人。
第二章重点在于中国美学的历史与特点,也指出了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的不同之处。值得注意的是,学习中国美学,不能不了解中国的哲学、社会学和民俗学(尤其是魏晋哲学),有这些的根基,很容易解释中国美学。但是这些观念中国艺术比西方当代艺术早意识到。所以,中国艺术不是落后,而是过早先进,结果没什么地方可以发挥,中国艺术家追崇西方艺术,却不知道自己追求的实质上源头要追溯到自身。另外我也注意到美学的阶级分野最后超越了地域分野——官方艺术、士人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分野最后取代了南北艺术的分野。不是说南北艺术的分野最后被取代了,而是其分野模糊化了。
第三章则解释西方美学讨论的的两大问题——美的模仿原则和形式原则。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相辅而成,构成了西方文化的精神格局。以及广为人所知的优美与崇高的说法——涉及到日神——酒神精神。这一点,西方美学具有比中国美学更为完整、严密的格局。
第四章笔锋一转,写到了美学最重大的突破——杜尚的质疑,真正将艺术引入到美学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催生了迥异于古典艺术的现代艺术。美学思想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到,美学上出现的种种不同的关于艺术的理论,实际上各有偏重和强调。模仿论关心作品反映世界的关系,修辞论关心作品如何打动读者,表现论集中在作品如何传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而客观论则只关注艺术品本身的形式等等。不同理论所构成的起承转合过程,就是美学思想的历史。”并简单解释了艺术的概念。
第五章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模仿和再现的关系,指出了现代、当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的最大区别之处。
第六章从心理学的角度详细解释了艺术的情感与表现。没有良好的心理学基础,难以理解。周先生这章写得深入浅出,赞。
第七章很好理解,解释形式的涵义和功用。
如果说前面几章都是着眼在艺术品本身的话,那么第八章着眼在作为创造主体的艺术家,分析了艺术家的艺术创造的问题,深入研究的话是一定要有心理学的基础,触类旁通才能有所成果。
第九章写得很好,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作了极其详细的阐述。目前关于欣赏著的美学的研究的确还只是一片空白。
第十章解释了艺术/美学的最主要的作用——诗意化生存。同时也对美学教育提出了不少值得借鉴的观点和思路,弦外之意,在于不要只看那么多人学艺术就觉得整个国家的面貌可追古希腊、盛唐之风韵,而是籍著美学教育(不等于艺术设计教育),培养一种悲天悯人的气度,深厚的美学修养的个体,以美学的精神看待日常生活,改变其平庸而乏味的状态,从而构建诗意的生存。——目前的艺术设计院校学习,应该不仅仅是学习设计技能,而是培养一种大家风范。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了解美学的最好的入门书籍,读透这本书,你就算登堂入室了,接着你可以深入学习美学的历史,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学习哲学和心理学。这样,汤老师所说的真正的艺术家而非制图员的人就是你了。
美学史读后感
[美学史读后感]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美学史读后感。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写,古文字中的礼字,下面是个豆,也就是盛饮食的器皿。因而作者认为,用饮食器皿作为礼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种意义:首先,中国之礼,一开始就与饮食有关。这一点让我尤其想不通,礼是如何与饮食联系在一起的?难道古人认为最初的礼在饮食方面最先体现出来。还是在饮食上的礼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重要?其次,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样一来,似乎对刚才的论点作了一些解释。《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里就不难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国之礼起源于饮食,而饮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类型,如农作物、动物、饮料等,都是需要器皿来盛的。第三,讲了礼进行中的两大因素:饮食与舞乐。看来古人的礼,还是丰富多彩的,舞乐与饮食一样,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置。第四,讲了礼的功能:致其敬于鬼神。饮食是礼的起源,把最日常的东西作为神圣的东西,现实了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实用性。饮食成了与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圣的礼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从礼的开始上看,中国艺术一开始的辉煌似乎就要与盛饮食的器皿有关,而彩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最神圣的礼器而成为远古礼的象征。之所以称彩陶是神圣的,一方面它的图案是多姿多彩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本身所可有的一些深邃的思想观念,仅从这两方面,又有谁能与彩陶相提并论呢?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存本性就是与吃有关。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调来比喻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也说明了国家的安定与帝王的饮食有关。而从饮食与神的关系上我们发现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世界其他人设文化都无法相比的重要地位,而这样的一种力量也不断的向着各个领域扩张著。 之后作者又谈到:礼字的另一部分结构---玉。正像饮食在礼中的重要地位一样,玉在礼中也同样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王国维《释礼》说: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而玉在中国地位更是可以与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饮食的器皿来说,我觉得玉有一个更加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随身携带,它即在礼器之中,又在仪式之人的身上。而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玉是一种有灵气的东西,与性灵有关,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义。也许这就是古人选字的妙处所在,两种奇妙的事物相叠,形成一种更奇妙的感觉。 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儒家以玉比德,诗人以玉喻心,俗人知玉为宝。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冰清玉洁,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是它具有影响力的最直接体现。而更为重要的是,玉意味着中国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纯洁性追求,中国的艺术,不论是文学,绘画,还是书法园林 都有一种:玉的韵味在其中,读后感《美学史读后感》。礼是一种礼仪,这种仪式构成了文化的核心,而且是一种最重要的实践活动。礼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它包括四大因素:礼器、行礼之人、行礼地点及行礼过程。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只有理解了礼......>>
康德美学读后感
康德提出物自体与现象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的只是现象,我们所有的认知都是以现象为基础,至于物自体那不是我们人类认知的范畴。不知道叔本华、尼采、萨特等人是否在这个意义上认为世界从本质上就是虚无,人关于这个实际上一无所知,我们只是用我们的意识来虚构一个世界,犹如盲人摸象一般。麦克白讲,世界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没有意义。
康德几乎是现代虚无主义的先知。虽然他本想给我们划定一块领域来确保我们认识的可行性,以此来对抗休谟的怀疑主义。怀疑主义把我们从经验中得来的知识打碎,哲学面临着一个这个的挑战者,几乎 全面崩溃。康德提出了先验哲学,用人的先验知性、先验理性、先验判断力来为人类的知识做辩护。先验是指超越于我们的感性,并且在我们的经验之前就已经具备的。康德认为人类的知识之所以可能就在于,人由一些先验的能力作为原则。
先验判断力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判断力,和美关系比较密切的是反思判断力。反思判断力是把一种具体事物归摄到普遍的能力。世界纷繁杂多,人类了解世界的欲望需要这种能力 ,并且人也在经常使用这种能力,所以康德假定这种能力是存在的,虽然我们看不到它。康德把这种能力作为一种先天的原则来规定。我们发现康德的很多前提都是假设型的,或者反证法。邓小芒认为康德是个伟大的人类中心主义者,这点是很正确的,它所有的哲学实际上是围绕着人类的需要而展开。审美判断力作为反思判断力的一种,康德认为这种能力也是先天的,是先天地而立法的的。一般的判断力都要把具体事物连接到一个概念上,但是康德认为这个美这个概念没有具体的内容,只有抽象的形式。只要事物符合这种形式,就可以给人带来情感的愉快。美学教材上经常提的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我觉得就是在讲事物不是因为它有用,而被认为是美,也就是无目的。目的总是伴随着某种符合人的功用色彩。中国人说羊大为美,是从祭祀或者饮食的角度来讲的,所以中国的美学和西方的美学,从表面上看是同一个能指,但实际上所指不同。合目的性,这个目的是先天的,也就是审美判断力中对于形式的关注,这是先天的,是人们的经验层面无法认识的。贝尔后来提了一个观点叫,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我觉得他的观点很好,继承了康德关于形式方面的强调。不过康德始终是从审美的角度来谈美的,他没有直接谈美是
美学读后感600字
美学读后感范文600字(精选7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美学读后感范文600字(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学读后感600字1
近日终于读完了《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非常精彩。尤其为作者芦原义信漫布于全篇的对日本城市街道环境不佳的关注、呼吁的一片拳拳之心所感动,作者又以一个建筑师的专业知识做出有理有据的分析和具体的改善方案,看起来真是过瘾!
作者在内部与外部中说:日本的传统是在家的内部建立起井然的秩序,以家族为中心,在一幢建筑里保持着内部秩序。具有内部秩序,同时也就意味着对建筑的外部不关心,充实城市空间的思想是淡泊的。日本人将家看作‘内’,把街道看作‘外’,不像西欧人那样在空间领域上加以统一。换句话说,‘外’是外部,这就意味着它的整洁漂亮由谁来管是和人们无关的。作者提到的这些日本人的特征和问题,因其源流于中国,也同样是中国人的特征和问题,而在中国建筑学者的文章中,却尚未见到阐述得如此切中要害的观点。不管是所谓大师还是一般的业内人事,多是以个人好恶或人云亦云的观点来肆意谩骂甚至是人身攻击。能够像芦原义信在文中对日比谷公园所做的那样提出具体改善措施的,更是少之又少。
《街道的美学》成书于1978年,当时日本正处于举国上下同心协力,不顾衣着打扮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阶段。作者认为:为了要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光是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不够的,还应该提倡都市的文化和美好。我觉得作者说得很好,现在的中国也正在迈入世界经济大国之列,不能再像改革初三十年那样不顾衣着打扮大力推进经济发展了,也应该在努力发展经济、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创造更美好的都市的文化和景观。
借用作者书中的一句话:只重视‘内眺景观’而对‘外眺景观’不太介意的中国人,作为文化高度发达国家,也该把街道的美学提到日程上来了。
美学读后感600字2手指落在键盘上,却不知道从哪谈起。实不相瞒,写读书笔记完全是因为要完成单位下发的任务,本身是反感的。但当决定落笔之时,不得不说,这样的被迫是坚持写下去的动力。那就从我选的《美学散步》这部书说起吧。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知识的书籍。最早接触美学,源于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就是想增强个人的审美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自己熟知的已经适应了的环境中,对周遭的一切已经习以为常。不管是居住条件、饮食习惯或是生活环境,很少去体会是否有美的存在。有一天,当我们走出这个环境,走到和自己生活环境差异比较大一个城市。我们可能会对那里产生许多的好奇心,或许会对那里的建筑,那里的饮食,那里的山川河流,产生各种美感。
反过来,也许那里的人们来到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因为差异性,也会产生好奇心和许多美感。听起来似乎都和距离有一定的关系。当我们将熟知的事物拉开一定距离欣赏时,往往会产生意外的美感。远方是美景,我们早已熟悉的生活环境其实也是一幅独特的美景。这需要我们去发现,去睁大眼睛寻找美的信息。除了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受力,也需要我们积累一些美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来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
仔细想来,我最早接触美学方面的知识,是从听美学大师蒋勋老师的音频节目《美的沉思》开始。每天上下班坐公交车上的路上,饭后、睡前的空余时间,这档节目都在陪伴着我。从西方艺术文明起源到欧洲文艺复兴,从中国古代美学殷商陶器、雕刻再到唐宋文学的诗词之美,这些都如雨露清泉时刻滋润着我的心田。蒋老师就像一位美的布道者,将我引入这片超越世俗的精神圣地。
美学读后感600字3很早就想读一读关于美学的理论,半辈子过来了,对于“美”的实践可谓不少,也追求美,虽然自己并不美,但对于美总是在向往,也常常在想,“美”究竟是什么?一天,逛书店的时候,买了本《西方美学史》,化了一定的时间,总算囫囵吞枣地把它给读完了。
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我常常被书中精彩的论述而击节赞叹,正如作者所说的,一部美学史并不单一的只是纯粹美学理论的历史,而且还是人类心灵自我展现的历史,犹如我们对于“美”的认识,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我们的思想境界和追求、品格。
在这本书中,我所感受到的是各个时代人类精神脉搏的跳动,是谢林所说的精神还乡的历程,从这里,我看到了东西方文明的相似与不同。早期的西方人精神发展历程与我们东方人有其相似之处,其最早的艺术活动都是与神有关,虽然其表现形式不同,古希腊的神话、史诗、悲剧和喜剧,在我们中国则是对神的膜拜和占卜,西方有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中国也有,只不过过去我们的教科书上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少得可怜,其实这是人类成长的历史,现在想起来,我们欠缺的知识真是太多了。
如果没有美,这个世界就没有意义,人生也没有希望,这里,美的概念非常宏大,它包罗万象,所以又可把它称之为人的心灵,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常常会被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环境所左右,会困惑,读一读美学吧,知道一些人类童年的历史,了解人类是怎样从远古走过来的,你会更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中的人,包括你自己。
苏格拉底如是说: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的灵魂。
迈开这一步,请从认识“美”开始。
美学读后感600字4美学不仅限于学习与吸收,还应运用与再创造。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拿来为人服务的。关于美学的再创造,我认为小说的作者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小说作者在对现实生活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后,再结合自己故事情节的结构,对生活中的美学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再升华。而对于小说的广大读者来说,在接受了小说中的美学价值观以后,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吸收与再创造,也是一个学习美学很好的途径。
华夏美学提倡创作应该从自然真切的审美感受出发,反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之作,小说的结构体系比较完整、系统,更要求作者有较强的审美感受和逻辑思维,否则就只能陷入“为写小说而写小说”困境。这个“自然真切”应如何理解?我认为它的内容包罗万象,可以形式不一,类型万种,但最终其本质只能归结为“自然真切”四个字。
生活是美学成长的土壤,在小说中所展现的生活细节,处处体现了美学的自然真切。就简单的拿小说中人物的价值观、整个故事的价值观来说,都是美学的细节体现,当一个人读完一本小说,他对其中人物的穿衣打扮、言行举止、审美追求必然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他自己的审美概念,古谚总说读书使人明智,其实也正体现了这一点,,一个在刚出生的时候是一张白纸,他在不断地阅读、学习中慢慢塑造个人的价值观、审美概念,而在这当中,小说功不可没。
“美”这个概念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我是一个喜欢看小说的人,我认为小说中的美学是社会生活中美学精神的浓缩,我们通过对小说美学的吸收,进而创造出全新的、带有个人印记的美学思想或者美学观念,从而一步步的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富有“美感”。
美学读后感600字5《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结集出版的美学着作。作者没有建构什么美学理论体系,而是用他行云流水般的抒情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来自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艺术美,待得我散步归来,我发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与净化。对于体味中国艺术至境,宗白华原则的是从“错彩镂金”走向“芙蓉出水”,以他特有的方式将中国美学的各方特色熔铸出来并标举到了极致。
宗白华先生认为,美学的内容,不一定在于哲学的分析、辑的考察,也可以在于个人的行动所启示的美的体会和体验。他的美学研究不重哲学的分析、逻辑的考察,而重趣谈、风度、艺术和审美的体验;不是从逻辑定义和概念辨析出发,而是从美的体会或体验出发;不是纠缠于本质、对象、特征等美学理论的空泛讨论,而是凭借自己深沉的心胸去充分领略、感受大自然、艺术人中的生命美、境界美。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美学读后感600字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从这些古诗中仿佛可以窥见古时候农人们与时间的关系。
这一章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看到是月令时,除了想起汪曾祺的《葡萄月令》以外,还不由得想起了中国古代农民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当然,这在后文也有所提及。“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农人将一年划分出二十四个时间节点,按时令做着相应的农活,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农人们把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前不久还听得奶奶和外婆在聊什么时候种南瓜比较合适。“我家一般在清明前后种,今年打春早,我家要是有大棚的话,最近就可以栽秧了。”老一辈庄稼人总是格外讲究时令。他们掌握着我们不熟悉的自然密码。而当我们离农业社会越来越远时,这些本应融入骨血的密码渐渐成为写在纸上的、孤冷无助的`历史印迹。
现在的我们常溺于节奏加快的生活,已缺了几分耐心去享受平日的诗意。已经很久没有听春雨淅淅沥沥时,昆虫从土里钻出来的声音;没有在夏天的夜晚,躺在藤椅上,轻摇蒲扇,看漫天流萤;没有看秋季的落叶蝶一样蹁跹,到果树下采摘丰收的喜悦;没有待到冬雪烂漫时,与家人围炉团坐,共话桑麻……
我们常羡慕李子柒田园诗意的生活,自身却仍困于钢筋混凝土搭成的囚笼,追名逐利,背井离乡,一面痛不欲生,一面甘之如饴。当乡村变为遥远的往事,当时令不再为人们所重视,我们终于感叹纪伯伦所言的“透过树枝的缝隙,仰望夜空的繁星,就像撒在蓝色地毯上的银币一样,远远地,听得见山涧小溪淙淙的流水声”是一种奢侈,你可曾发觉,雨水已过,楼下的梨花正笑话盈盈呢?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工业机器轰鸣不能以时间的秘密为代价,如果时令密码真的成了无解之谜,那么人类将失去一大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我听见,时间的齿轮轻声呢喃:“请记住我……”
美学读后感600字7《美学散步》是一本不厚、很小的书籍,可是里面的思想却熠熠发光。作者是宗白华先生,因为作者是个诗人,所以整本书的主要风格是诗意浓厚,闲适舒缓,令人读起来非常有趣味,不会失于泛泛而谈,但又不至于过于深奥难懂。
当你翻开这书时,便会想全心全意一气呵成地看完,不希望中间会有任何间断,因为在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令人拍案叫绝的美言好句。完整地研读有助于对这本书里的所有思想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对其中东西方文化碰撞有更为深入的把握。当我真的如饥似渴地将这本书狼吞虎咽般读完之后,还是手不释卷。
于是我又想重新仔仔细细地将其中所有的思想品味一番,咀嚼一番。所以我采用了通读和精读两种方法。通读只让我对这本书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全书风格上讲,文笔优美,行文如云卷云舒,自然而闲适。从其内容来说,交融中西,有很深沉的哲学蕴于其中,不会艰涩难通,但是你也不能马上获得其中真意,要如散步般,逢到一处好景致时,便要驻足细赏。《美学散步》这部书就是这样的,行到思想灵光闪现处,要静下心来思考,比照自身,有何感悟。这一功夫是后来在细读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出来的。
今还记得里面有引用李丽对宗白华《美学散步》的评论,她是这样说的:“‘散步’当中有古老周易演绎我们祖先‘天人合一’观念的直观、感知和体验;有禅宗以净的心去体悟观照万物的境界;有老庄、玄学追求的灵气飞扬的思辨智慧;有亚里士多德的明晰合逻辑的理性色彩;有休姆经验主义哲学中对感官体验的重视;有康德把时空作为人类感知方式,把心灵作为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的真知灼见;有黑格尔否定的思考的辩证思维;还有在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中为人们普遍运用的比较中见同异,同异中辨特征的方法,以及文化溯源的方法。”我非常同意李丽精警的评价,而且她表达的是那样的紧凑。
;中国美学史的内容简介
书中既呈现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精神气质的脉络,令人感受到世界史意识中的中国古典文化的风貌,又体现了当代学人在学术上的高度和气魄。作者功底扎实,会给你一种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信赖感;又像在讲一个优美的故事:这个故事所包蕴的历史秩序和逻辑思路确实带给当代境遇中的人们一种浑厚感和震撼力。中国美学史是民旅游文化的精华。也可以说,它就是我们民族的艺术史、审美史、心灵史,而包含在其中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对读者心理人格的培养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直接而深刻的作用。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从奴隶社会开始,中国思想家就把审美与艺术问题同宇宙、社会、人生的根本问题直接联系起来加以观察和思考,虽在表述和论证上显得不够系统,但在根本上贯穿着自己独特的深刻的哲学观念。在古代文明发达的几个国家中,中国美学自成一个独立的严整的系统。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