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篇读后感100字左右含着脉脉深情,我读完了《黄继光》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闭上眼睛,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黄继光那光辉的形象怎么也挥散不去...
爱国篇读后感100字左右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读后感 100字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写《红星照耀中国》主要内容,以及关于作者的背景,再详细述说一下其中的主题思想,最后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等等。
正文: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长大后成为一名著名的记者。
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探寻红色中国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的秘密。并且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城与共产党达成一致搞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
去红都的道路 讲述在进入红区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并讲述了国民党通过“民团”这一组织对地方的统治和镇压政策。介绍了周恩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介绍了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们因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而参加红军、热爱红军的故事。
在保安 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给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谈到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红军大学开展的各项课程以及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本章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变改以及成长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由于有了这一种思想武装,使得一批青年,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诚信中国行动观后感
诚信危机正侵蚀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刺痛着人们的道德神经,拆解着人们对于真善美的向往。两会期间在央视播出的8集大型电视系列
纪录片《诚信中国行动》拷问着人们的良知,试图和观众进行一次有效的心灵对话。
历时四年精心筹备、知名专家倾力策划的我国首部以“信用”为题材的8集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诚信中国行动》于两会期间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强势登陆,直面现实生活中有关信用缺失的问题,探寻治本之策,该片一经问世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
网友们评价说,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能够不回避矛盾,如此深刻地叩问社会尖锐话题,专家们评价说,该片是中国飞速发展时期的一次自我反思,它承载着历史责任,反映出了艺术家们勇于担当的精神。
信用危机:引发对诚信建设的思考
中国在创造一个个世界奇迹的同时,却经历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痛。曾经的信义之邦正在遭受着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诚信中国行动》第一集初始就以“时代呼
唤”的名义向人们描绘了社会生活中与诚信缺失相关的各类现象和问题,“近年来,在生产领域,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大案要案仍然时有发生;在流通领域,拖欠银
行贷款、逃废债务、合同失信等现象并存;在消费领域,价格欺骗、服务欺骗、虚假广告、促销陷阱、形形色色的商业欺诈令人防不胜防;在证券市场,虚增利润、
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一些上市公司的失信行为致使许多股民损失惨重;在发展迅猛的网络世界,盗版侵权、网络水军、钓鱼网站、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严重阻
碍着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凡此种种现象归结为一点,就是信用的缺失。”
该片的总制片人郑富权在谈到影片的创作源起时说:“从改革开放、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国社会已经从一个"熟人社会"演变为"陌生人社会"。经济活动也日趋信用化,银
行信贷、股市和债券融资、消费信贷、信用卡消费等各种信用交易蓬勃发展。但是,与此适应的现代信用制度和信用文化,却没有随之确立起来。另一方面,由于人
们缺乏共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道德约束的弱化也是造成社会诚信严重缺失的原因之一。”他还指出,从上世纪90年代王海打假产品,到今天方舟子打假学
术,诚信缺失如同瘟疫一般,逐渐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严重阻碍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损害着东方大国的国际形象,荼毒着人们的精神家园,侵蚀着和谐
社会的构建根基,这迫使他思考和行动。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直言说,当下中国社会诚信流失严重,一些部门和地区陷入了“塔西佗困境”,即无论政府做什么,甚至做得很好,民众也不信任。其次是社会信任严重缺失,典型的是“仇富”现象。由此可见,加强当代中国的诚信道德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分重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多年精心筹备,以信用制度建设和诚信道德建设为主旨的电视系列纪录片《诚信中国行动》得以问世。伴随着影片中精美的画面和翔实的资料,从信用的独特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的发展轨迹和改革前景,探寻中国社会诚信之道的美好愿景。
四年磨一剑:融汇古今 演绎中国行动
自2009年以来,中央新影集团联合北京大学信用研究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共同策划、筹备拍摄《诚信中国行动》。4年来,摄制
组相继采访了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等有关机构,走访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
人民法院、国家公安部等有关领导,奔赴北京、上海、黑龙江、辽宁、山西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此系列片共8集,分别为《时代呼唤》、《经商之道》、《恒业之
基》、《财富之尺》、《公信之门》、《立信一方》、《信用之城》、《大道为公》。通过回溯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商业原则,介绍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信用机
制,重点梳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国家在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社会诚信建设方面的政策、措施,着力叙述国务院各部门、地方政府以及各行业、机构、企业
和个人在探索信用体系建设,共筑诚信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从而达到普及信用文化、倡导守信意识、弘扬诚信道德的目的。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认为,纪录片《诚信中国行动》涵盖了公民、企业、政府信用和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建设等八方面的内容,是一部全面反映我
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诚信建设取得的成果,思考当前一些领域诚信缺失的原因,探索解决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制的优秀电视作品,对于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实
现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吴晶妹评价说,《诚信中国行动》以鲜明的立场、通俗易
懂的语言、大量的事实说明了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无论是经济交易活动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需要信用。该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把信用常识、信用管理知识
具体地告诉给了人们,把宣传教育做到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做到观众的心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刘宝成也对该片给
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该片凝聚了众多专家的智慧和民众的意见,站在历史和全球化的高度,呈现了我国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种种善举和困境,旨在激发人们对诚
信机制和行为模式的深思。在全面推动诚信建设的大潮中,这无疑是一次负责任的尝试。
无信不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呼之欲出
如何建立和维护信用?为什么要重视信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电视系列纪录片《诚信中国行动》给出了答案。
从我国目前的诚信状况来看,公众对信用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其实,诚信还包括制度建设和评价体系的建设,在更深层面上,信用是人类社会形成的一套与诚信
原则相关的运行方式,只有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管理中真正运用信用体系,信用才能发挥行为约束和价值导向的作用。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胡晟盛分
析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过而立之年,要全面深入攻坚突破,必须确立现代诚信价值观,直面现实生活中的信用缺失,加快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信用体系。
“只有建立起并维护好自身的信用,个人和企业才能够被社会认同,获得长远发展;只有建设好信用体系、加强信用监管和服务,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
正如该片在第四集中介绍的同仁堂、天福号等中华老字号以及辽宁瓦轴集团这样的老企业,依靠传统文化和企业自律延续了诚信经营的良好风范,并通过强化自身的
信用管理,规避信用风险,赢得发展机遇。该片通过具体的事实和例子,以生动的画面教育人们如何建立和维护好自身的信用,向企业宣传真正的经商之道。”吴晶
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涉及经济、文化、价值观、道德与精神追求等方方面面,既抽象又具体,可以很庞大深邃也可以很细小琐碎。《诚信中国行动》结合具体的事例,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娓娓道来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诸多措施和构想,这是一剂开给社会的良药,专家们如是说。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