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伍子列传读后感(《伍子胥列传》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11-07 12:42:3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1

读《史记》之伍子胥列传一.人物介绍及分析,伍子胥,是楚国人,名字叫做员。他的父亲叫做伍奢,哥哥叫做伍尚,先祖叫做伍举。他的先祖作为直谏的大臣辅佐...

史记伍子列传读后感(《伍子胥列传》读后感)

读《史记》之伍子胥列传

一.人物介绍及分析
伍子胥,是楚国人,名字叫做员。他的父亲叫做伍奢,哥哥叫做伍尚,先祖叫做伍举。他的先祖作为直谏的大臣辅佐楚庄王,在当时混的名声很好,所以他们伍家在楚国还是很有地位的。

伍子胥非常的贤能,性格比较好强,但是却很能隐忍,是一个能成就大事的人。如文中所述:

好像历史上具有这种性格的人,绝大部分都能成就一番功业。想来,是不是因为这种人才在碰到逆境的时候,都不会被压垮的缘故,而一旦来了机会,他们便能抓住。像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苏秦落魄之后的锥刺股。如此看来贤能,好强,隐忍是遭遇困苦打击之后,崛起的三个重要因素。

二.历史介绍

关于伍子胥与楚国的恩怨,缘起于一个秦国女子。

(一)起因

当时是楚平王当政,太子叫做建,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和一个叫做费无忌的大臣作为太子的老师,来辅佐和教育太子。

但是费无忌对太子并不忠心,在楚平王让费无忌给太子找个太子妃的时候。费无忌找到了一个秦国女子,发现这个女子非常的漂亮,于是便对楚平王说,这个女子非常的漂亮,要不楚王你自己娶了她算了,大不了再给太子找一个太子妃。

而楚平王竟然答应了,并且非常的宠爱这个女子,后来还生了个儿子,叫做轸。这也足可以说明一来这个女子真的非常漂亮,二来楚平王也是个好色之人。

费无忌自然也就和太子闹掰了,但是费无忌又担心一旦楚平王死了,太子继承王位后会对自己不利。便对楚平王不停的说太子的坏话,太子就被楚平王下放出去守城,上战场。如此还不够,费无忌继续说太子的坏话,想来是抱着斩草除根来的,看来费无忌当真是一个有谋虑,却又阴险毒辣的小人。

这次费无忌比较阴毒,他对楚平王说,因为上次夺走了太子妃那件事,太子怀恨在心,正在勾结外敌,意图夺取王位。而楚平王也是知道自己做的事不对,所以心里也害怕,便信以为真。

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于是找到伍奢,问他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而伍奢一个正人君子,并且明知道是费无忌搞的鬼,再加上本就是谏臣之后,便劝谏楚平王要相信自己的儿子,不要信小人的谗言。楚平王听完后,却大怒,将伍奢下了大狱,并派人去杀太子。

读到这里,本读者觉得,楚平王已经有了斩草除根的打算。找伍奢只是希望他配合自己,好名正言顺的杀死太子,了却自己的心病,可是伍奢不识趣,平王自然觉得伍奢是跟太子一伙的,所以才要杀他,以绝后患。这也就有了后面楚平王听从费无忌的建议,用伍奢作为诱饵来顺便杀死伍尚和伍子胥的事了。

(二)离楚

好在伍子胥是一个能隐忍的人,不然就没有后面的复仇楚平王了。在楚平王的使者到了伍子胥家里以后,告诉伍尚和伍子胥,要是他们能去的话,楚平王就不杀伍奢,要不然就杀死他。伍子胥劝解他的哥哥伍尚说,这是楚平王的诡计,他只是想着斩草除根而已。

伍尚对伍子胥说,我去赴死,你出逃,以方便后面报仇雪恨;如果我们两个都舍弃我们的父亲逃走的话,对我们伍家的名声不好。果然,伍尚见到他的父亲之后,便一起被楚平王给杀掉了。

伍子胥听说太子建逃亡到了宋国,便跟着逃亡到了宋国。结果运气不好,正好赶上宋国内乱,没有办法只能与太子建逃亡到晋国。晋国国君想攻郑,便于太子建商量里应外合取下郑国,但是不想计谋败露,太子建被郑国人杀死。伍子胥只能与太子建的儿子胜,一起逃亡到吴国。

(三)辅吴

到了吴国,伍子胥见到了他的贵人,也就是公子光,他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公子光将伍子胥引荐给吴王僚。

伍子胥到吴国后没多久,吴国与楚国便打了一仗,打仗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两国边界的妇女在采桑时相互争抢导致的。想想也是有点意思,从侧面可以看出当时的资源是多么的匮乏。不过倒也说明了,养蚕技术在当时非常重视。这一仗吴国大胜,而出征大将正是公子光。在公子光班师回国之后,伍子胥就劝谏吴王僚让公子光再战灭楚。公子光知道后,告知吴王僚说时机未到,而伍子胥是报仇心切才这样说的。不过伍子胥到没有因此嫉恨公子光,而且看出来公子光想杀掉吴王僚,自己做吴王,于是便一心一意辅佐公子光。

果不其然,过了五年,楚平王死的时候,公子光的机会来了。在吴国的军队去攻打楚国的时候,遇见天灾回不来。而公子光趁机谋事,他派自己的死士去刺死了吴王僚,自己做起了吴王,号称吴王阖闾。

至于被道路阻断回不了国的吴国二公子,得知此时之后,便投降了楚国。吴王阖闾当政之后,便重用伍子胥和孙武等人伐楚,好不容易灭掉了吴国的两位反将,打到了楚国的国都郢城。好不容易可以灭楚了,但是因为军队元气已伤,便退回了吴国,这让伍子胥很是遗憾。不过伍子胥并没有灰心,而是继续等待时机。

(四)报仇

又过了六年,吴国通过伐楚,伐越,地盘已经扩张的很大了。终于在第九个年头,联合唐、蔡一并伐楚,在打了几场打仗后,终于攻下楚国都城。而楚昭王却逃走了,楚昭王便是那个叫轸的孩子。

伍子胥因为找不到楚昭王报仇,便将楚平王从墓里挖出了,鞭尸三百下才肯罢休。这件事让他的好友包胥知道了,他对伍子胥的做法很不认同,便写信责备了伍子胥。而伍子胥回答说,自己能报仇就好,管不了自己符不符合道义了。至此,伍子胥算是报了自己的大仇。

包胥一听,这个伍子胥疯了,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便去秦国求援,在哭了七日之后,终于感动了秦哀公,秦出兵救楚,正好赶上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造反,吴国便撤兵回国,楚昭王则趁机回到了郢城。

(五)身死

后来伍子胥辅佐吴王夫差,前几年都挺好的,败楚,又败越国,甚至把越王勾践弄到吴国来当马夫。

可是好景不长,吴王夫差听信谗言,最终将伍子胥杀死。伍子胥临死之时,交待他的下人说,你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东门之上,我要眼睁睁看着吴国被越国灭亡。果不其然,最终吴国真的被越国所灭。

三.灰子总结

伍子胥是一个非常贤能,坚韧不拔,极能隐忍的有识之士。他能以一个被迫害的臣子,而最终成功的将一个楚国击败,并且报了私仇,绝对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在逃亡的过程中,甚至当过乞丐,不过这都没让他屈服,确实厉害。

不过他因一己之私,而让自己的母国灭亡,并且鞭尸楚平王三百下,这个本读者觉得确实也有点过火。反过来想想,他要是不做这些事的话,也就不会有前面灭掉楚国的大成就了。可见是仇恨支撑他完成了这个壮举。

后来在屡次劝谏吴王夫差不听的时候,也没有适可而止,最终导致了他的被杀。

从中本读者学到几点:一,凡成大事者,一定要有坚韧不拔的决心,和忍辱负重的耐力,这样的话,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

二,仇恨可以让一个人丧失理智,当然也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功业。

三,劝谏君王是一个苦差事,并且非常危险,如果过于刚强的话,往往会不得善终。放到现实社会更是如此,劝谏的时候不妨适可而止。

灰子,作于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

《史记》之相篇

《史记·伍子胥列传》——小人的危害

伍子胥,春秋时楚国人。他本是楚将,父亲为太子太傅,但后来却被迫离楚,辗转宋国、郑国后入吴国。入吴后辅佐吴王阖闾,助其击败楚国,攻占楚国国都。而伍子胥也成功报了父兄之仇。伍子胥一生坎坷,可说是拜以个小人所赐,这个小人是费无忌。

伍子胥的父亲是楚国太子的太傅,而费无忌是太子少傅。楚平王派费无忌去秦国为太子迎娶秦国公主。费无忌到秦国后发现公主非常漂亮。因为楚平王非常好色,于是费无忌立刻赶回楚国告诉楚平王,出主意让楚平王自己娶秦国公主,然后再去齐国求娶齐国公主为太子妃。费无忌的想法和做法实在是惊世骇俗,但奇怪的是这件事居然做成了。做了这么无耻的事之后,费无忌得到了楚平王的宠信,但同时他也得罪了太子。对于费无忌的做法我难以理解,以他当时的身份地位,实在犯不着做这样风险很高的事。也许个中另有隐情(比如他已经得罪了太子),不然费无忌就是个聪明但短视的人。

不该做的事已经做了,不该得罪的人也已经得罪了。对于费无忌这样的人来说,没有后悔和回头,他选择继续作恶:想办法把太子除掉!

费无忌首先撺掇楚平王让太子去边境驻守,之后跟楚平王说太子因为娶亲之事怀恨在心,现在又与别国的人来往密切,想来是要谋反。楚平王于是召来太子太傅伍奢——伍子胥的父亲,问他太子是否认为有谋反之心。伍奢直言太子没有这样的心思,大王不要被小人欺骗,以致父子离心。费无忌于是乘机诬陷说伍奢跟太子是一伙的。于是楚平王将伍奢下狱,然后派人去杀太子。(《琅琊榜》中梁帝杀太子,屠赤焰军的情节也许就是借鉴了这个故事。)

将伍奢下狱后,费无忌仍然担心自己的安危,因为伍奢有两个非常贤能的儿子。于是费无忌向楚平王献计,以伍奢为饵,召他的两个儿子前来,然后一网打尽。楚平王于是派人去找伍奢的两个儿子,告诉他们,如果回去就放了你们的父亲,否则就杀了他。大儿子伍尚明知是计,仍然选择回去跟父亲一起赴死,走之前嘱托弟弟伍子胥将来为父兄报仇。于是伍子胥就这样被费无忌害得走上了亡命天涯的复仇之路。

离开楚国,伍子胥先去宋国找到了楚国前太子——建。但宋国有内乱,于是去到郑国,郑国善待他们。后来太子建去晋国,晋国国君跟太子建密谋利用郑国对太子建的信任来个里应外合,灭了郑国。太子建答应了,结果事情败露,太子建被郑国国君杀了。于是伍子胥带着太子建的儿子继续逃亡。

伍子胥想到吴国去,但经过楚国的昭关时差点被抓。后面幸亏得一渔夫仗义相助才逃过一劫。但伍子胥却病倒了,后来甚至开始要饭。想伍子胥出身楚国名门世家,却被小人陷害,搞到家破人亡,亡命天涯,最后居然到要饭的地步!

伍子胥后来终于到了吴国,并将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助其登上王位。伍子胥被吴王阖闾重用,他帮助吴国击败楚国,攻占楚国国都。而此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于是掘其墓鞭尸三百下以报父兄被杀之仇。

这一切故事都源于最初费无忌因一己私欲而做的无耻之事,后来变本加厉,以致后患无穷。哎!一个小人的危害真是大到难以想象啊!难怪吴军老师在《态度》一书中以这个故事告诫他女儿,一定要远离小人。

伍子胥列传原文翻译注释

伍子胥列传原文翻译注释:

1、原文: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

更为太子取妇。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因去太子而事平王。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杀己,乃因谗太子建。建母,蔡女也,无宠于平王。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顷之,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愿王少自备也。自太子居城父,将兵,外交诸侯,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

伍奢知无忌谗太子于平王,因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无忌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见禽。”于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行未至,奋扬使人先告太子:“太子急去,不然将诛。”太子建亡奔宋。

2、译文:

伍子胥,楚国人,名员。他的父亲叫伍奢,哥哥叫伍尚。其祖先名伍举,因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因此其后代子孙在楚国很有名气。楚平王有个太子叫建,楚平王让伍奢做太子太傅,费无忌做少傅。费无忌不忠心于太子。平王派无忌到秦国为大子建娶亲。秦女长得姣美,无忌就忙赶回来报告平王道:“这是个绝色美女,大王可自己娶他,再给太子另找一个。”平王就娶了秦女,宠爱至极,生了个儿子叫轸,又另给太子建娶了媳妇。

费无忌用秦国美女讨好了楚平王后,就趁机离开太子去侍奉平王。可是他又担心有一天平王死了,太子建继位会给自己招致祸患,于是诋毁太子建。太子建的`母亲为蔡国人,不被楚平王宠爱。平王对太子建也逐渐疏远起来,派太子建驻守城父,防守边疆。

不久,无忌又不停地在平王面前说太子建的坏话,他说:“太子由于秦女的缘故,不无怨恨情绪,请大王自己稍微防备。自太子驻守城父后,因其统率队伍,对外与诸侯交往,将要进入都城作乱。”楚平王就将太子太傅伍奢召回审问。

伍奢知道无忌在平王面前诬陷了太子,因此说:“大王怎么可以仅凭拨弄事非的小人的谗言就疏远骨肉至亲呢?”无忌说:“大王现在不制止,他们的阴谋就会得逞,则大王将被捉!”于是平王怒,囚禁伍奢,同时命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建。还没走到,奋扬派人提前告诉太子:“请快离开,不然将被杀。”于是太子建逃到了宋国。

文章由来:

《伍子胥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伍子胥,春秋末期的吴国大夫、军事家,名员,字子胥,楚国人。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楚平王怀疑太子作乱,于是迁怒于伍子胥之父伍奢和兄长伍尚,将他们骗到郢都杀害,伍子胥只身逃往吴国。

伍子胥到吴国后受到阖闾重用,发兵击败楚国,破楚首都郢;子胥掘楚王墓,鞭尸三百,报父兄之仇。人物刻画,多神来之笔。尤其是伍子胥的形象。作者饱蘸笔墨,略貌取神,立体化地突出了他的精神风貌。

很多段落成为后来故事、小说和戏曲的传统题材,家喻户晓,为人乐道。伍子胥过昭关,前临大江,后有追兵,与太子胜各自只身徒步逃跑的慌恐,危急之中偶遇渔父的紧张场面,都很富于戏剧性,简直像小说的情节描写。

军事家伍子胥人物生平列传

伍子胥列传

《伍子胥列传》是《史记》中的一部人物大传,出自《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作者当然是司马迁了,这是毋庸置疑的。

《伍子胥列传》原文

这是一部人物大传,何为大传。大传就是除了些主要的人物,还包含了对于周边人物的描写以及对于他所在国家的描述,甚至还会涉及到对天下大势的解读。《伍子胥列传》中不仅是对于伍子胥一个人生平的描写,其中还涉及到了很多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写。《伍子胥列传》中就包括了楚国太子公子建、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吴王阖闾之弟夫概等人物生平的描述介绍,不仅如此,该列传还涉及到了吴王夫差很越王勾践之间的恩怨纠葛。

整部列传总共被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为父兄之祸、伍子逃亡、使刺王僚、鞭尸复仇、相吴争霸、身死吴亡、白公胜传、史迁评论这些部分。

前两个部分是伍子胥写的是伍子胥没有到达吴国之前的人生经历,包括他的父兄被杀,以及楚国太子建和伍子胥父兄的人物传记。中间的四个部分,描述的是伍子胥到达吴国之后发生的事情。伍子胥到达吴国被当时的吴国公子姬光看中,收为门客,后来又帮助姬光除掉篡位的姬僚。

伍子胥被阖闾所重用,后来又帮助吴国攻破强楚的国都,鞭尸楚平王,报了父兄之仇。吴国在伍子胥和孙武的帮助下,开始逐渐有了争霸中原的本钱,最终,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最后,伍子胥在谗臣的挑拨之下,被吴王夫差赐死。白公胜传是对白公胜的描写,是一部一笔带过的传记。

史迁评论是司马迁对于伍子胥的人物评价,司马迁对伍子胥的人物评价是非常的公正的。他说伍子胥的怨毒对于平常人来说是很厉害的了,但是他的才华和忠心也不是一般人所不能比拟的。

伍子胥与孙武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也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伍子胥本来是楚国人,家族世代是楚国的高官,因为受到小人的设计陷害,他的父亲兄弟都被楚平王所杀。最开始伍子胥逃到了郑国,后来投靠了吴国,见当时还是吴国公子的阖闾有大志,便帮助阖闾夺得了王位,并尽心尽力的辅佐吴王阖闾。

伍子胥像

孙武,字长卿,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孙武能够得到吴王阖闾的赏识以及重用,伍子胥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公元前512年,吴王准备向西进兵,是伍子胥向吴王“七荐孙子”,才使得吴王阖闾同意接见孙武,孙武从而闻名天下。孙武是在离开了齐国之后,到了吴国后结识了因避难而来的伍子胥,两人十分投机,自此成为了至交好友。

在孙武、伍子胥的直接指挥下,经过五次战役,仅仅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攻下了楚国都城。二人用各自的谋略帮助吴王阖闾完成了兼并战争,在吴王阖闾因不听孙武劝阻,非要攻打新即位的越王勾践,结果吴国大败,阖闾气愤病死后,二人便帮助阖闾之子夫差治国练兵、打败勾践,为其父阖闾报仇雪恨。在孙武晚年的时候,伍子胥被夫差杀死,孙武便退隐乡间,在伍子胥死后不久,孙武也谢世了。至于孙武谢世的原因,有史料记载说是他与伍子胥一起进谏,激怒了夫差被杀死的,或者是因为其是伍子胥的好友,被夫差迁怒杀害的。

春秋伍子胥

伍子胥,本名伍员,字子胥,生于春秋楚国椒邑,后又逃到吴国生活,并在吴国担任高官,春秋名将之一。

伍子胥影视形象

伍奢之子伍员和伍尚,少有才气,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两人都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两人的才名不仅流传于楚国之内,也流传到了春秋各国之中。后来,伍奢被费无极诬陷,伍奢和伍尚父子二人双双被杀,独留伍员一人逃走。楚平王为了抓住伍员,开出了五万石粮食外加大夫之职的高价,来悬赏伍员的人头,可见楚平王对待此人是多么的重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伍员是非常有才能的。

伍子胥逃到吴国之后,帮助那时还是公子的阖闾夺得王位,后又辅助阖闾争霸春秋。吴国在伍子胥和阖闾的治理之下,渐渐的强大起来,有了争霸春秋天下的资本。吴国强大起来之后,马上开始进攻楚国,春秋大国楚国没能阻挡吴国大军前进的脚步。最终,在伍子胥和孙武的联手之下,楚国国都郢城被攻破。伍子胥鞭尸楚平王三百下,报了父兄大仇。

攻破楚国国都之后,伍子胥又帮助阖闾平定了国内的叛乱,稳定了吴国的局势。之后,阖闾又命令太子夫差领兵攻楚,打败楚国。楚国害怕吴国还会再来攻打他,决定将楚国的国都由郢城迁往e城。阖闾死后,伍子胥继续辅佐吴王夫差,此时的吴国在春秋的地位直追当时的霸主晋国。后来晋吴争霸,吴国失败被灭。

伍子胥以一人之力,改变了整个春秋格局,使得一个本来在春秋大国的夹缝中生存的小国,一跃成为一个争霸的大国,要不是后来的夫差赐死了伍子胥,春秋的格局可能还会被改写。

伍子胥的故事

有关伍子胥的故事,现在广为流传的有三个,分别为伍子胥一夜白头、伍子胥与渔夫和伍子胥与洗衣女。

伍子胥铜像

伍子胥一夜白头,讲的是伍子胥过楚昭关之时,住在东皋公的家中,东皋公答应帮助伍子胥过关。但是,伍子胥苦等好几天之后,没有任何消息,着急的他一夜未眠,醒来后发现自己的头发在一夜之间变得雪白如雪。后来,伍子胥靠着这一头白发,混出了昭关。

伍子胥与渔夫的故事,讲的是伍子胥在过河的时候,被一名渔夫所搭救,来到对岸之后,渔夫看到伍子胥饥肠辘辘的样子于心不忍。渔夫让伍子胥呆在岸边的大树之下,他回去给伍子胥准备饭食。等了渔夫好久的伍子胥开始怀疑渔夫是不是骗自己的,他怕渔夫引来官兵,于是藏进了旁边的芦苇丛中。

过了一会儿,渔夫端着丰盛的饭食来到树下,发现伍子胥不在,他就站在树下呼唤伍子胥,喊了好久,伍子胥才从芦苇丛中出来。吃饱了的伍子胥解下自己的价值百金的佩剑,要送给渔夫,渔夫拒绝了,他说:“楚王的赏金比你这把宝剑值钱了不知道多少倍,我要是贪念财富就不会救你了”。伍子胥听后,感到非常的惭愧,向渔夫道谢之后,他又叮嘱渔夫不要将自己的行踪泄露出去。渔夫为了让他放心,划着自己的小渔船,自沉江底而亡。

伍子胥与洗衣女的故事,讲的是伍子胥逃难到一个山间的一个小水潭旁边,看到潭边洗衣女子的身边有一个饭盒,饥饿难耐的他向洗衣女乞食。洗衣女将自己的饭食送给了他吃,吃完后伍子胥对她说:“你放心,等我发迹之后,会以千金报你的一饭之恩的,但是请你不要将我的行踪泄露出去”。洗衣女对她说:“既然你怀疑我的品行,我就以死明志吧”。最后,洗衣女抱着一块大石跳入潭中淹死了。伍子胥后来在吴国当上大官后,曾携千金在山边的村落中寻找洗衣女的家人,但都没有找到,伍子胥就将千金扔到洗衣女自尽的那个水潭里。

伍子胥是哪国人

伍子胥,本名伍员,字子胥,本是楚国椒邑人,后又逃到吴国,在吴国达到了自己人生的巅峰。

伍子胥塑像

伍子胥的父亲姓伍名奢,是楚国太子建的太傅,后来太子建受到太子少傅费无极的陷害,被牵连处死。伍家兄弟二人只有伍子胥一人逃脱楚兵的追捕,他的兄长和父亲都被楚平王处死。历经艰难逃出楚国的伍子胥来到吴国,刚来吴国的伍子胥苦于没有人引荐,再加上生活艰辛,只能上街头卖艺求生,在卖艺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专诸,两人性情相投,随后结拜为兄弟。

后来,伍子胥被公子姬光收为门客,伍子胥帮助公子姬光夺回了本属于自己的王位,姬光即位后称为阖闾。阖闾当上吴王后,重用伍子胥和孙武二人,励精图治,发愤图强。终于在十几年后,吴国开始强盛起来,随后吴军在孙武和伍子胥的指挥下,攻入楚国的国都。伍子胥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下,报了父兄之仇。

吴国灭越之后,俘虏越王勾践,他和吴王夫差在勾践的处理上发生了分歧,夫差主张留下勾践,伍子胥则极力主张立刻杀掉勾践,君臣之间开始有了间隙。后来两人又在先灭越还是先灭齐的问题上发生了巨大的分歧,夫差认为越国被灭,会一蹶不振,不足为虑。而伍子胥则认为越国离吴国太近,吴国要想灭掉强齐,就必须先扫平周边的障碍。恰巧此时有谗臣诬告伍子胥投齐,夫差听到了大怒,立刻赐死伍子胥。

农历五月初五,伍子胥在吴国自刎而亡,可以说他把自己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吴国大地。

伍子胥父诛于楚

伍子胥的父亲,姓伍名奢,楚平王时期的太子太傅,是楚庄王时的重臣伍举之子,志虑忠纯,才学渊博。

《春秋》里的伍奢

楚平王时期,楚国为了和秦国搞好关系,决定和秦国联姻,当时初定的联姻对象是楚国太子建和后世被称为秦女的美女。但是生性好色的楚平王看到年轻貌美的秦女,就移不开自己的脚步了,想将这个美女据为己有。

当时的太子少傅费无极读懂了楚王的那点小心思,等到太子建和伍奢在下棋的时候,费无极偷偷的去面见楚平王。见到楚平王的费无极劝楚平王自己娶秦女,这样更加有利于秦楚之间的交好。听到此建议的楚平王有点心动了,但是还会顾忌太子建的面子,没有立即答应。费无极又向楚平王建议将太子建和伍奢调去边关,边关的战事会耽误和亲的日期,这样平王就可以放心的迎娶貌美的秦女。

太子建和伍奢一盘棋刚刚下完,就被平王叫去了,平王对他们说:“如今边关战事紧急,太子你去安抚边关将士,太傅你陪太子去,留下少傅费无极打理太子府”。

伍奢和太子建来到边疆没有想太多,努力的为战事做着准备,练兵、征集粮草,一切都进行的有条不紊。此时,宫中的楚平王和秦女正过着逍遥快活的日子,留在楚平王身边的费无极,每天都在担心太子建和伍奢的报复,为了除去这个祸患,他污蔑太子建和伍奢正在密谋叛变。心虚的楚平王不加调查,就相信了费无极的话,立刻将伍奢调回,然后命边关司马调兵围杀太子建,边关司马在调兵之时就派人偷偷的通知太子建,让他先逃。

楚平王又让伍奢写信诱骗伍尚和伍员兄弟去皇宫,准备将兄弟俩一起杀死,伍尚不顾其弟伍员的劝告,坚持入宫赴死,最终伍奢和其长子伍尚被杀,次子伍员逃往吴国。

本文标题: 史记伍子列传读后感(《伍子胥列传》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576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芝麻街系列书籍读后感(陶哲轩:数学界的“莫扎特”)《陋室铭》读后感(陋室铭读后感400字三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