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继续教育用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这本书是冯友兰写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延吉市第十三中学,李柱锡《中国哲学简史》是我至今读...
急求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继续教育用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这本书是冯友兰写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延吉市第十三中学 李柱锡
《中国哲学简史》是我至今读过的最完整的一部思想札记,使我感触深多,受益非浅,所谓读史能够明智,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整个过程,方能对其现状理解的更为透彻.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中国思想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谈一谈本人所体会到的心得.
一,历来国人都是被认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这的确是让人很难否定的事实.可能不少人认为大部分人中国人都很虔诚地去求神拜佛,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仅是迷信而已,譬如说国人很讲风水,很忌讳某些事物(如数字4)等,他们的虔诚里往往是满含功利,每一次的跪拜都带着某一目的达成的祈盼,这与大部分宗教清心寡欲的精神实质无疑产生严重背离,更别枉谈宗教了.对这个问题,冯先生分析认为:"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冯先生把国人实现超越现实世界到达彼岸的途径归结为哲学的体悟,有些牵强,原因有两大点:1,冯先生高估了国人的哲学水平.在西方,90%以上的人都有宗教信仰;如果说把这比例用到国人身上,也即是说"90%以上的中国人通过哲学体悟超越了现实世界到达了彼岸",这与国人一贯的哲学水平,或者说是对哲学的关注程度情况并不相符,因为除了春秋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外,我国哲学从未成为过任何一个时期的主流文化,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倾向于边缘化及消亡化,所以90%的基数无从得来.2,冯先生也高估了国人的素质.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便痛心地体悟出了"性本恶"这一悲哀的事实,两千年后的鲁迅与柏杨对中国人的劣根性更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时至今天又有多少的丑恶令我们心寒 冯先生流连于自己所构筑的象牙塔里,从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中得出了哲学帮助自己实现到达彼岸的结论,却意图把这一外延无限扩大,无疑犯了严重的逻辑性错误.所以我冒昧地以为与其思考"国人如何超越现实世界到达彼岸 ",倒不如调查"有多少国人超越了现实世界到达彼岸 "更具现实意义,因为后者只要去调查一下大部分国人平时的时间是如何度过——又或者说是"如何打发"的,很容易便得出答案,探讨他人以何种方式进行精神活动便不可行了.
有一个挺有趣的现象,西方大部分国家的政府是公开支持宗教的,一些国家领导人还带头参加一些宗教活动,甚至还有些国家定某种宗教为国教,而这在我们国家则显得忌讳莫深,政治上更为敏感.依我看来大可不必,而且我认为,一个共同的宗教信仰将对团结凝聚一个民族,尤其是对常常被批评为"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要远比用那些很"雄伟",很"壮丽"的话更能产生效果.事实上,绝大部分宗教都不会引人向恶,反倒是教人向善,佛教如此,基督教也如此,仁爱都是它们教义的精神实质.西方人的整体素质比国人好,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到底与它们普遍的宗教信仰有没有联系,倒是值得国人好好研究.
二,被遗弃的墨子和墨家精神.墨子曾习儒术,后因觉"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淮南子》),决然反叛,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创立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非乐"等,其中"兼爱"即"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是墨子最核心的主张,这与儒家倡导的"亲亲","尊尊"的"推爱"相对立.汉武帝时,儒术独尊,百家废黜,尚武的帝王与主张"非攻"的墨家的矛盾不难得知,七国之乱时因有墨家弟子参与,汉武帝震怒之下,先后三次重拳出击镇压墨家,墨家从此衰落,直到大唐才又渐渐兴起.不少人批评墨子及墨家的思想在当时不切合实际,但今天的墨子及墨家依然被人遗弃,实质是说今时今日的中华大地依然无法推行"兼爱".有报告指出,我国千万富翁人数总量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但某一次洪灾捐款活动中仅有一人捐了200万."非己不爱","非亲不爱",国人真把孔子"亲亲"的"推爱"推到了极致.为此我常想,如果我们能设法把这"亲"撤掉,即意味着我国特有的强大人情关系网将被消除,那我们的政治是否更加清明,社会是否更加进步 要实现这一理想,墨子及墨家的精神要复活.事实上,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墨子的"兼爱"思想与众多宗教的"博爱"思想是如出一辙的,也正因为有着崇高的道德情操,千百年来墨子一直倍受尊崇,甚至被誉为千古品德第一人,这当是对他莫大的肯定与赞扬.
三,老庄不被理解的"无为而无不为".不少人认为老子,庄子的"无为"是无所作为,这是认识上的极大错误.冯先生的解读是:"老子认为,世事纷繁,种种烦恼,不是因为事情做得太少,而是因为事情做得过多.圣人治国,不是要忙于做事,而是要裁撤废除过去本不应做的事情,以至'无为'."汉初的"无为之治",现时我国实行的废除农业税以及减免各种行政审批手续,实质就是在"裁撤废除过去本不应做的事情",正是老庄"无为"思想的体现.近来高校的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抨击,因为本应是学术科研为中心的高等学府现时却变得越来越行政化,学术气氛越来越弱,"官"味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人怀念以往百家争鸣的北大而痛斥现在如此之多的行政干扰,套用老子的话,那就是"种种烦恼,皆因做事太多",当是"无为"思想积极意义的有力佐证.当然,像那些打击危害社会治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行为的事情非但不可"无为",而且还应 "大为",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才是老庄完整的思想,决不可断章取义.老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主张,那就是"寡欲",这与他们的"无为"思想是必然联系的.按照"无为"的理论,人的活动应限于"必要和顺乎自然"的范围;简单点说就是,人行事为人要力求平易朴实,不可欲望太多,否则将欲壑难填,陷于沉沦.这一思想对日渐浮躁的我们以及我们的社会,无疑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以上是读书所得,讲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以理论指导实践,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成熟,在生活中磨砺.
儒家教育思想的学习与体会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龙井四中 耿秀英 所谓读史能够明智,《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更全 面的认识,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 明,道家重无为,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 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作为一名教师,在学习哲学史中更多的关注哲学思 想对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思想传统与教育之间的联系,儒家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历来备受 推崇,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光彩照人,可鉴后世。在学习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和体会: 一、儒家的思想的精髓及发展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学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 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 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 就是说,我们要有道德勇气,有强烈的正义感,敢于担当道义,甚至不惜杀身以成仁。儒家 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道德人格。只要挺立了道德自我,以良知作主宰,我们就 能超越世间各种境遇,超越本能欲望,以超越的精神,干日常的事业。 儒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其实,“仁就是生命的相互感通, 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仁”又是主体内在的意识,是自己决定 自己的,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内在的仁具有伟大崇高的道德价 值,“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凡是人都有仁性,天生就有恻隐之 心,能对别人的痛苦与欢乐产生共鸣。有仁德的人会用爱心去对待人,既自爱,又爱人;既 自尊,又尊人。“仁”就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要站 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先秦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天地最伟大 的德行是使万物生生不息, 《易》以天地为准则,天地生生不息的功能也就是《易》变化无 穷的功能。天地的根本性质是“生生不息”的,宇宙是一刚健的大化流行,人也应该据此而自 强不息。人有一种刚健自强、生生不已的主体精神,能够开拓创新,穷通变易。先秦儒学的 “天道”、“地道”、“人道”思想,“天”、“地”、“人”三才的思想,都是讲创造的生命精神贯注 于天上、地上、人间;人可以与天地相协调、相鼎立,完成自己的生命理想;并以平等精神 体察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价值,完成其生命;最终通过“正德、利用、厚生”,“立德、立功、 立言”,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先秦儒学在汉唐时期演变为汉唐经学,在宋明时期又演变为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把汉 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 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整个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 重建了人的哲学。理学家的最高理想是“孔颜乐处”,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宋明理学对 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建立主体意志结构方面起 了重要作用,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升到本体 的高度,空前地树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庄严伟大。 二、儒家教育思想的精神与特征 儒家有重视道德教育与修养的传统,注重气节与操守,讲究崇高的精神境界,提倡“奋 发立志”与“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强调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宣扬那种孜孜不倦、临事 不惧、不计成败利钝、不问安危荣辱、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把个人完成的社会责任作 为个人道德的自我完成,逐渐形成了一个长远而深厚的道德教育传统:立志有恒、克己内省、 改过迁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防微杜渐等等,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道德教 育与修养手段。 儒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逻辑、哲理。它内涵丰富的知识,但它超知识;它有自身的逻 辑,但它超逻辑;它有很深的哲理,但它超哲理。它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它是探讨“人生的 方向”,它触及的是人们“心灵”和“心性”的最深层次,它涵盖的是人类的真性情、真生命、真 智慧。对于传统儒学的精华,我们必须以自己的生命去体验,以自己的身心去研究,以自己 的心灵去撞击,以自己的生命去呼应与契接,以安身立命的角度去体会。读圣贤书,所学何 事?应把握好自己的心性,守住心性,守德勿忘,行善为本,助人为乐,弃恶扬善,真正做 到:平心如性,苦苦修炼,从幼到老,从生到死,遇事做到大公无私,为人做到心品纯正, 待物做到问心无愧。这样我们才能抵制欲念,克服软弱,战胜邪魔,达到清静平和的境界, 才能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合拍、沟通、感应。 儒学是研究“生命的学问”, 强调时代的悲情和个人真实修养的感受。 对它的理解与把握, 取决于你对人类、对民族的命运关切所达到的深度。如果你没有“兴慈运悲,不舍众生”的理 解态度,没有很强的历史文化意识,没有长期刻苦的修炼体验,是很难把握其思想义理之真 髓的。只有坚持真实修炼的人,才能逐渐使自身与外界绝对地统一与协调,决不为个人自身 狭隘的利益考虑,与天地同乐,也与天地同悲,而又能积极地参与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伟大潮 流,彻底地超越自我,从而消除了心灵中一切邪恶自私的颠倒妄执,净化了心灵,那么他的 生命才不会徒劳地消耗在欲念和烦恼之中,而是通向宇宙生命的永恒。 三、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今世界的教育 传统和现代化是生生不断的“连续体”。 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都是片 面的。成功的现代化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反相成;失败或不大成 功的现代化则是一个单向运动的过程,现代因素简单摧毁传统因素,或被传统因素所摧毁。 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改革的阻力,尤其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革新的动 力。当前中国正面临外来思想大量涌入的新时期,我们应从世界发展新趋势着眼,清理我们 原有的文化传统中有价值的要素,使之与现代化需要的外来新要素整合,所以我们面临着对 传统文化(包括儒学)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历史任务。 儒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些重要的社会基础与文化土壤,主要是: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 与社会体制,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长期稳定的生活环境,这些前提条件在现代社会已不 具备必然性,但不能由此而否认儒学的现代意义和现代价值。家族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 本的关系,农耕社会可以说是人类最为简单的生产方式,正因为这是最基本、最简单、最原 始的,因此也最接近人的本性,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宇宙之间关系的基 本逻辑,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浓烈的人性气息和人情味的儒学原理也许是以最简朴、最 原始的形式体现了人性的本来面目和人类生活的基本原理。真理往往是朴素的,最基本的东 西往往是最稳定、最具有恒定价值的。在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漫长的社会历史中,儒家探 索并实践了人类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做人”的原理,形成了深邃的人文智慧。人类的人伦秩 序和价值体系虽然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变化之中总还是有某 些不变的基因作为稳定和支撑的力量,因为人类永远不可能远离自己的本性和根基。可以说, 儒学的基本精神与特质就在于发现并体现了这个基因和根本,而且人伦原理与其他文化形态 相比,具有更大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体现了民族精神、民族生命的连绵不断,根本不可能 全盘“化”掉,这说明民族传统事实上是既离不开、又摆不脱的,人伦原理的价值具有相对的 性质。 现在人们有感于道德的滑坡,道德的沉沦,在当今商潮澎湃、人必曰利的氛围中,我们 的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金钱至上、贪污、腐败的挑战。一个人,一 个民族生活在世界上总是要有“家”可归的。然而工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带给当代人的病痛 就是精神上流落街头,无“家”可归。在钱权交易、升官发财、功名利禄、巧取豪夺的追逐中, 人的心灵方寸之地,人的良知良我之所,已告沉沦,失去了心灵的归乡与故园,因此儒学所 讲求的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所提倡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所尊崇的气节操守和道义担当, 所重申的做人原则和治世原则,所阐述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在今天不仅没有过时,而且 还有普遍的价值和永恒的意义。 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道德生命、文化生命,一个民族糟蹋道德生命、文化生命,同时 也就等于糟蹋了民族生命。道德生命、文化生命不可摧残太甚,一个民族是经不起这样摧残 的,真正的有识之士所考虑的是应如何回复人的本位,保持人的尊严,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 挺立自己的道德人品,调治当下的人文环境,孕育出能够托起中国未来现代化所需要的德业 俱健、素质极佳的跨世纪的人才。 就全世界范围的现代化来说,不借重于自己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资源和传统美德,是根 本不可能成功的。西方现代化以古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精神和近代人文主义作为自己的 源头活水,东亚现代化以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和宋明理学作为自己的源头活水,中国的现代 化必定不可能将传统优秀文化弃之如敝屣。否则那就是无本无根的现代化。人们在当今的现 代化建设中,已开始惊呼中国物质资源的匮乏,然而还没有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精神资源由 于近世以来片面地践踏传统所造成的严重匮乏。物质资源的短缺是一个有形的问题,精神资 源的匮乏则是一个无形的问题。无形的问题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所以,当前重新发现、挖 掘、回采儒学丰富的精神资源是有重大意义的。 西方的现代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确实应该 成为其他各国学习的范例。我们之所以对西方教育加以重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 19 世 纪以后,西方教育已成为很多民族、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共性,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 史来看,研究西方教育也是对 19 世纪以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的共性的认识。 然而,西方文化教育的内涵并不仅仅只限于“民主”与“科学”,还有很多现实问题,其中 有过度发展的个人主义,漫无限制的利得精神,日益繁复的诉讼制度,轻老溺幼的社会风气, 紧张冲突的心理状态等等,所有这些不但未必能适合于其他国家,而且也已引起西方人自己 的深刻反省。 从西方国家来看,现代化在某一阶段就需要重新调整人与物、人与人、人的自身与内心 的关系,所以他们要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儒学、道家、佛学学习,追求道德理 性,追求和谐,追求人的价值,也就是说他们要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寻找重新调整 他们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人类与宇宙自然关系的方法原则。比如西方国家普遍存在子女 与父母的沟通问题,青少年犯罪与道德教育问题,老年人的养育和精神上的孤独问题,环境 污染与生态失衡的问题等等,这些西方现代化社会的焦点问题,他们觉得中国的一些社会伦 理和家庭教育原则可能有用,他们从中国家庭伦理教育进而检讨到社会伦理教育和社会人际 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和中国社会形成一个相反的潮流,当代中国青少年刚要肯 定自我,从家庭里面走出来,提出参与社会现代化的要求。一个是从东往西,一个是从西往 东,时间在这里发生了错位。现在西方社会出现的后现代化的要求,又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 统教育可以提供的;在中国社会里出现的现代化的要求刚好又是西方文化和科技教育可以提 供的。这是世界发展的一个很自然的趋势,虽然它是多源头的,但最后总要统合在一起。也 就是说从一个整体来看,要把一个现代化的要求与一个后现代化的要求整体化。 现代社会要关心人的问题,肯定人的生命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西方的“工具理性”不能完 全代替“价值理性”,因此我们应深深挖掘儒学丰富的思想资源,这对于加强现代人文主义思 潮和影响,遏制科学主义片面发展“工具理性”所造成的种种现代弊病,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 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并不是完全没有现实意义的,不是只有观赏价值的博物馆中的 陈列品,而是可以给予现代人以相当重要的启迪。越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儒学的 人文关切和“天人合一”的理想对人类的启迪和警示作用则越大。20 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发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以空前速度提高的时期,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经受到各种各样困扰的时 期。当前世界各国,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不论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如何,都普遍认识到人 如能源大量需求, 资源日益耗竭, 环境加剧污染, 类社会发展到 21 世纪必然会遇到几大难题: 不治之症不断出现,人口恶性膨胀,生态严重失调,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与自然的同盟关 系遭到严重破坏等等。这些难题如不及早重视解决,势必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危害。 依靠现有的科学技术不能根本解决这些难题。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题?为了改善 21 世纪 科学、文化和人类生存发展,要更新思想,更新观念,要展示一个不受机械规律硬性制约的, 具有持续创造力的宇宙形象。于是西方科学界又一次把眼光转向了中国,求助于东方儒学传 统,“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这是最大的生命整体观。 儒学追求的是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这对于 21 世纪完善人的性格、情操、行为和心态,净化心灵,净化社会,以及对于促进现代科学技 术中局部与总体、客体与主体、精神与物质、人与宇宙自然相沟通相统一的新的发展模式和 方法论有重大意义。所以挖掘儒学有价值的观念,对于促进人类、社会和生态得以协调发展, 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几大难题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困惑,是很有帮助的。 儒学以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不应片面地理解为科学技术知识的传递,还更应强调道德 理性和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家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育民族精神,淳化代代人风,提高人的心 灵素质,帮助人们修养身心,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和谐的人格境界。不管现代社会科技、商 业如何发达,不管我们所从事的现代职业如何先进、精密,人性的培育,心灵境界的提扬, 人们从实然的人向应然的人的超越,总是不可代替的。这对于人类、国家与人的自身来说, 都是生命攸关的大问题,因此人类现代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的建设层面是人性的培育、道德境 界的提扬。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未来的教育应当把人的心性建设放到一定的高度,对人类心 性的关怀,才是终极的关怀,最根本的关怀。 当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吸取各国 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中有价值的观念,把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统合起来,为创建现代世 界文明,维护世界和平和生态平衡,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延吉市第十三中学 李柱锡
《中国哲学简史》是我至今读过的最完整的一部思想札记,使我感触深多,受益非浅,所谓读史能够明智,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整个过程,方能对其现状理解的更为透彻.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中国思想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谈一谈本人所体会到的心得.
一,历来国人都是被认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这的确是让人很难否定的事实.可能不少人认为大部分人中国人都很虔诚地去求神拜佛,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仅是迷信而已,譬如说国人很讲风水,很忌讳某些事物(如数字4)等,他们的虔诚里往往是满含功利,每一次的跪拜都带着某一目的达成的祈盼,这与大部分宗教清心寡欲的精神实质无疑产生严重背离,更别枉谈宗教了.对这个问题,冯先生分析认为:"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冯先生把国人实现超越现实世界到达彼岸的途径归结为哲学的体悟,有些牵强,原因有两大点:1,冯先生高估了国人的哲学水平.在西方,90%以上的人都有宗教信仰;如果说把这比例用到国人身上,也即是说"90%以上的中国人通过哲学体悟超越了现实世界到达了彼岸",这与国人一贯的哲学水平,或者说是对哲学的关注程度情况并不相符,因为除了春秋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外,我国哲学从未成为过任何一个时期的主流文化,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倾向于边缘化及消亡化,所以90%的基数无从得来.2,冯先生也高估了国人的素质.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便痛心地体悟出了"性本恶"这一悲哀的事实,两千年后的鲁迅与柏杨对中国人的劣根性更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时至今天又有多少的丑恶令我们心寒 冯先生流连于自己所构筑的象牙塔里,从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中得出了哲学帮助自己实现到达彼岸的结论,却意图把这一外延无限扩大,无疑犯了严重的逻辑性错误.所以我冒昧地以为与其思考"国人如何超越现实世界到达彼岸 ",倒不如调查"有多少国人超越了现实世界到达彼岸 "更具现实意义,因为后者只要去调查一下大部分国人平时的时间是如何度过——又或者说是"如何打发"的,很容易便得出答案,探讨他人以何种方式进行精神活动便不可行了.
有一个挺有趣的现象,西方大部分国家的政府是公开支持宗教的,一些国家领导人还带头参加一些宗教活动,甚至还有些国家定某种宗教为国教,而这在我们国家则显得忌讳莫深,政治上更为敏感.依我看来大可不必,而且我认为,一个共同的宗教信仰将对团结凝聚一个民族,尤其是对常常被批评为"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要远比用那些很"雄伟",很"壮丽"的话更能产生效果.事实上,绝大部分宗教都不会引人向恶,反倒是教人向善,佛教如此,基督教也如此,仁爱都是它们教义的精神实质.西方人的整体素质比国人好,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到底与它们普遍的宗教信仰有没有联系,倒是值得国人好好研究.
二,被遗弃的墨子和墨家精神.墨子曾习儒术,后因觉"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淮南子》),决然反叛,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创立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非乐"等,其中"兼爱"即"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是墨子最核心的主张,这与儒家倡导的"亲亲","尊尊"的"推爱"相对立.汉武帝时,儒术独尊,百家废黜,尚武的帝王与主张"非攻"的墨家的矛盾不难得知,七国之乱时因有墨家弟子参与,汉武帝震怒之下,先后三次重拳出击镇压墨家,墨家从此衰落,直到大唐才又渐渐兴起.不少人批评墨子及墨家的思想在当时不切合实际,但今天的墨子及墨家依然被人遗弃,实质是说今时今日的中华大地依然无法推行"兼爱".有报告指出,我国千万富翁人数总量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但某一次洪灾捐款活动中仅有一人捐了200万."非己不爱","非亲不爱",国人真把孔子"亲亲"的"推爱"推到了极致.为此我常想,如果我们能设法把这"亲"撤掉,即意味着我国特有的强大人情关系网将被消除,那我们的政治是否更加清明,社会是否更加进步 要实现这一理想,墨子及墨家的精神要复活.事实上,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墨子的"兼爱"思想与众多宗教的"博爱"思想是如出一辙的,也正因为有着崇高的道德情操,千百年来墨子一直倍受尊崇,甚至被誉为千古品德第一人,这当是对他莫大的肯定与赞扬.
三,老庄不被理解的"无为而无不为".不少人认为老子,庄子的"无为"是无所作为,这是认识上的极大错误.冯先生的解读是:"老子认为,世事纷繁,种种烦恼,不是因为事情做得太少,而是因为事情做得过多.圣人治国,不是要忙于做事,而是要裁撤废除过去本不应做的事情,以至'无为'."汉初的"无为之治",现时我国实行的废除农业税以及减免各种行政审批手续,实质就是在"裁撤废除过去本不应做的事情",正是老庄"无为"思想的体现.近来高校的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抨击,因为本应是学术科研为中心的高等学府现时却变得越来越行政化,学术气氛越来越弱,"官"味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人怀念以往百家争鸣的北大而痛斥现在如此之多的行政干扰,套用老子的话,那就是"种种烦恼,皆因做事太多",当是"无为"思想积极意义的有力佐证.当然,像那些打击危害社会治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行为的事情非但不可"无为",而且还应 "大为",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才是老庄完整的思想,决不可断章取义.老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主张,那就是"寡欲",这与他们的"无为"思想是必然联系的.按照"无为"的理论,人的活动应限于"必要和顺乎自然"的范围;简单点说就是,人行事为人要力求平易朴实,不可欲望太多,否则将欲壑难填,陷于沉沦.这一思想对日渐浮躁的我们以及我们的社会,无疑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以上是读书所得,讲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以理论指导实践,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成熟,在生活中磨砺.
儒家教育思想的学习与体会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龙井四中 耿秀英 所谓读史能够明智,《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更全 面的认识,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 明,道家重无为,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 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作为一名教师,在学习哲学史中更多的关注哲学思 想对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思想传统与教育之间的联系,儒家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历来备受 推崇,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光彩照人,可鉴后世。在学习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和体会: 一、儒家的思想的精髓及发展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学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 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 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 就是说,我们要有道德勇气,有强烈的正义感,敢于担当道义,甚至不惜杀身以成仁。儒家 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道德人格。只要挺立了道德自我,以良知作主宰,我们就 能超越世间各种境遇,超越本能欲望,以超越的精神,干日常的事业。 儒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其实,“仁就是生命的相互感通, 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仁”又是主体内在的意识,是自己决定 自己的,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内在的仁具有伟大崇高的道德价 值,“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凡是人都有仁性,天生就有恻隐之 心,能对别人的痛苦与欢乐产生共鸣。有仁德的人会用爱心去对待人,既自爱,又爱人;既 自尊,又尊人。“仁”就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要站 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先秦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天地最伟大 的德行是使万物生生不息, 《易》以天地为准则,天地生生不息的功能也就是《易》变化无 穷的功能。天地的根本性质是“生生不息”的,宇宙是一刚健的大化流行,人也应该据此而自 强不息。人有一种刚健自强、生生不已的主体精神,能够开拓创新,穷通变易。先秦儒学的 “天道”、“地道”、“人道”思想,“天”、“地”、“人”三才的思想,都是讲创造的生命精神贯注 于天上、地上、人间;人可以与天地相协调、相鼎立,完成自己的生命理想;并以平等精神 体察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价值,完成其生命;最终通过“正德、利用、厚生”,“立德、立功、 立言”,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先秦儒学在汉唐时期演变为汉唐经学,在宋明时期又演变为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把汉 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 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整个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 重建了人的哲学。理学家的最高理想是“孔颜乐处”,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宋明理学对 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建立主体意志结构方面起 了重要作用,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升到本体 的高度,空前地树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庄严伟大。 二、儒家教育思想的精神与特征 儒家有重视道德教育与修养的传统,注重气节与操守,讲究崇高的精神境界,提倡“奋 发立志”与“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强调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宣扬那种孜孜不倦、临事 不惧、不计成败利钝、不问安危荣辱、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把个人完成的社会责任作 为个人道德的自我完成,逐渐形成了一个长远而深厚的道德教育传统:立志有恒、克己内省、 改过迁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防微杜渐等等,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道德教 育与修养手段。 儒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逻辑、哲理。它内涵丰富的知识,但它超知识;它有自身的逻 辑,但它超逻辑;它有很深的哲理,但它超哲理。它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它是探讨“人生的 方向”,它触及的是人们“心灵”和“心性”的最深层次,它涵盖的是人类的真性情、真生命、真 智慧。对于传统儒学的精华,我们必须以自己的生命去体验,以自己的身心去研究,以自己 的心灵去撞击,以自己的生命去呼应与契接,以安身立命的角度去体会。读圣贤书,所学何 事?应把握好自己的心性,守住心性,守德勿忘,行善为本,助人为乐,弃恶扬善,真正做 到:平心如性,苦苦修炼,从幼到老,从生到死,遇事做到大公无私,为人做到心品纯正, 待物做到问心无愧。这样我们才能抵制欲念,克服软弱,战胜邪魔,达到清静平和的境界, 才能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合拍、沟通、感应。 儒学是研究“生命的学问”, 强调时代的悲情和个人真实修养的感受。 对它的理解与把握, 取决于你对人类、对民族的命运关切所达到的深度。如果你没有“兴慈运悲,不舍众生”的理 解态度,没有很强的历史文化意识,没有长期刻苦的修炼体验,是很难把握其思想义理之真 髓的。只有坚持真实修炼的人,才能逐渐使自身与外界绝对地统一与协调,决不为个人自身 狭隘的利益考虑,与天地同乐,也与天地同悲,而又能积极地参与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伟大潮 流,彻底地超越自我,从而消除了心灵中一切邪恶自私的颠倒妄执,净化了心灵,那么他的 生命才不会徒劳地消耗在欲念和烦恼之中,而是通向宇宙生命的永恒。 三、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今世界的教育 传统和现代化是生生不断的“连续体”。 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都是片 面的。成功的现代化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反相成;失败或不大成 功的现代化则是一个单向运动的过程,现代因素简单摧毁传统因素,或被传统因素所摧毁。 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改革的阻力,尤其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革新的动 力。当前中国正面临外来思想大量涌入的新时期,我们应从世界发展新趋势着眼,清理我们 原有的文化传统中有价值的要素,使之与现代化需要的外来新要素整合,所以我们面临着对 传统文化(包括儒学)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历史任务。 儒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些重要的社会基础与文化土壤,主要是: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 与社会体制,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长期稳定的生活环境,这些前提条件在现代社会已不 具备必然性,但不能由此而否认儒学的现代意义和现代价值。家族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 本的关系,农耕社会可以说是人类最为简单的生产方式,正因为这是最基本、最简单、最原 始的,因此也最接近人的本性,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宇宙之间关系的基 本逻辑,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浓烈的人性气息和人情味的儒学原理也许是以最简朴、最 原始的形式体现了人性的本来面目和人类生活的基本原理。真理往往是朴素的,最基本的东 西往往是最稳定、最具有恒定价值的。在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漫长的社会历史中,儒家探 索并实践了人类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做人”的原理,形成了深邃的人文智慧。人类的人伦秩 序和价值体系虽然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变化之中总还是有某 些不变的基因作为稳定和支撑的力量,因为人类永远不可能远离自己的本性和根基。可以说, 儒学的基本精神与特质就在于发现并体现了这个基因和根本,而且人伦原理与其他文化形态 相比,具有更大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体现了民族精神、民族生命的连绵不断,根本不可能 全盘“化”掉,这说明民族传统事实上是既离不开、又摆不脱的,人伦原理的价值具有相对的 性质。 现在人们有感于道德的滑坡,道德的沉沦,在当今商潮澎湃、人必曰利的氛围中,我们 的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金钱至上、贪污、腐败的挑战。一个人,一 个民族生活在世界上总是要有“家”可归的。然而工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带给当代人的病痛 就是精神上流落街头,无“家”可归。在钱权交易、升官发财、功名利禄、巧取豪夺的追逐中, 人的心灵方寸之地,人的良知良我之所,已告沉沦,失去了心灵的归乡与故园,因此儒学所 讲求的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所提倡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所尊崇的气节操守和道义担当, 所重申的做人原则和治世原则,所阐述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在今天不仅没有过时,而且 还有普遍的价值和永恒的意义。 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道德生命、文化生命,一个民族糟蹋道德生命、文化生命,同时 也就等于糟蹋了民族生命。道德生命、文化生命不可摧残太甚,一个民族是经不起这样摧残 的,真正的有识之士所考虑的是应如何回复人的本位,保持人的尊严,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 挺立自己的道德人品,调治当下的人文环境,孕育出能够托起中国未来现代化所需要的德业 俱健、素质极佳的跨世纪的人才。 就全世界范围的现代化来说,不借重于自己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资源和传统美德,是根 本不可能成功的。西方现代化以古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精神和近代人文主义作为自己的 源头活水,东亚现代化以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和宋明理学作为自己的源头活水,中国的现代 化必定不可能将传统优秀文化弃之如敝屣。否则那就是无本无根的现代化。人们在当今的现 代化建设中,已开始惊呼中国物质资源的匮乏,然而还没有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精神资源由 于近世以来片面地践踏传统所造成的严重匮乏。物质资源的短缺是一个有形的问题,精神资 源的匮乏则是一个无形的问题。无形的问题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所以,当前重新发现、挖 掘、回采儒学丰富的精神资源是有重大意义的。 西方的现代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确实应该 成为其他各国学习的范例。我们之所以对西方教育加以重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 19 世 纪以后,西方教育已成为很多民族、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共性,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 史来看,研究西方教育也是对 19 世纪以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的共性的认识。 然而,西方文化教育的内涵并不仅仅只限于“民主”与“科学”,还有很多现实问题,其中 有过度发展的个人主义,漫无限制的利得精神,日益繁复的诉讼制度,轻老溺幼的社会风气, 紧张冲突的心理状态等等,所有这些不但未必能适合于其他国家,而且也已引起西方人自己 的深刻反省。 从西方国家来看,现代化在某一阶段就需要重新调整人与物、人与人、人的自身与内心 的关系,所以他们要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儒学、道家、佛学学习,追求道德理 性,追求和谐,追求人的价值,也就是说他们要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寻找重新调整 他们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人类与宇宙自然关系的方法原则。比如西方国家普遍存在子女 与父母的沟通问题,青少年犯罪与道德教育问题,老年人的养育和精神上的孤独问题,环境 污染与生态失衡的问题等等,这些西方现代化社会的焦点问题,他们觉得中国的一些社会伦 理和家庭教育原则可能有用,他们从中国家庭伦理教育进而检讨到社会伦理教育和社会人际 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和中国社会形成一个相反的潮流,当代中国青少年刚要肯 定自我,从家庭里面走出来,提出参与社会现代化的要求。一个是从东往西,一个是从西往 东,时间在这里发生了错位。现在西方社会出现的后现代化的要求,又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 统教育可以提供的;在中国社会里出现的现代化的要求刚好又是西方文化和科技教育可以提 供的。这是世界发展的一个很自然的趋势,虽然它是多源头的,但最后总要统合在一起。也 就是说从一个整体来看,要把一个现代化的要求与一个后现代化的要求整体化。 现代社会要关心人的问题,肯定人的生命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西方的“工具理性”不能完 全代替“价值理性”,因此我们应深深挖掘儒学丰富的思想资源,这对于加强现代人文主义思 潮和影响,遏制科学主义片面发展“工具理性”所造成的种种现代弊病,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 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并不是完全没有现实意义的,不是只有观赏价值的博物馆中的 陈列品,而是可以给予现代人以相当重要的启迪。越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儒学的 人文关切和“天人合一”的理想对人类的启迪和警示作用则越大。20 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发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以空前速度提高的时期,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经受到各种各样困扰的时 期。当前世界各国,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不论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如何,都普遍认识到人 如能源大量需求, 资源日益耗竭, 环境加剧污染, 类社会发展到 21 世纪必然会遇到几大难题: 不治之症不断出现,人口恶性膨胀,生态严重失调,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与自然的同盟关 系遭到严重破坏等等。这些难题如不及早重视解决,势必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危害。 依靠现有的科学技术不能根本解决这些难题。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题?为了改善 21 世纪 科学、文化和人类生存发展,要更新思想,更新观念,要展示一个不受机械规律硬性制约的, 具有持续创造力的宇宙形象。于是西方科学界又一次把眼光转向了中国,求助于东方儒学传 统,“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这是最大的生命整体观。 儒学追求的是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的统一与和谐。这对于 21 世纪完善人的性格、情操、行为和心态,净化心灵,净化社会,以及对于促进现代科学技 术中局部与总体、客体与主体、精神与物质、人与宇宙自然相沟通相统一的新的发展模式和 方法论有重大意义。所以挖掘儒学有价值的观念,对于促进人类、社会和生态得以协调发展, 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几大难题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困惑,是很有帮助的。 儒学以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不应片面地理解为科学技术知识的传递,还更应强调道德 理性和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家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育民族精神,淳化代代人风,提高人的心 灵素质,帮助人们修养身心,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和谐的人格境界。不管现代社会科技、商 业如何发达,不管我们所从事的现代职业如何先进、精密,人性的培育,心灵境界的提扬, 人们从实然的人向应然的人的超越,总是不可代替的。这对于人类、国家与人的自身来说, 都是生命攸关的大问题,因此人类现代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的建设层面是人性的培育、道德境 界的提扬。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未来的教育应当把人的心性建设放到一定的高度,对人类心 性的关怀,才是终极的关怀,最根本的关怀。 当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吸取各国 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中有价值的观念,把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统合起来,为创建现代世 界文明,维护世界和平和生态平衡,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中国通史读后感400—500字
别太复杂,浅显易懂。流逝的远古
——读《中国通史》读后感
中国的兴衰成败,五千年沧桑流变.自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勃兴,仡今已有五千年.我们有过沉默,也有过辉煌;当然,也有过上百年的屈辱,沉默使我们奋进,辉煌使我们自信,屈辱使我们清醒。
在我们古中国,有着无数的英雄。
说到秦始皇,无人不说他是一个暴君,但谁又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英雄呢!是他,统一了我们中国,是他修筑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他,建筑了呀是世界八大奇之一的兵马俑,也是他建筑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
这些事,在当时的百姓眼里,是一个苦不堪言的结果,都认为他是暴君,而在我们21世纪人的眼里,则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远古虽然已经逝去已久,而他们所创造的奇迹却留了下来,他们的事迹都记在了人们的心里。虽然他们可能当初并未意识到。
----读《中国通史》有感
宽容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宽容不是胆小怕事,而是海纳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学会宽容。
有句耳熟能详的名句:“天空是广阔的,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请用真挚的手,接过我手中的花。它,将在你心坎儿里散发出爱的芬芳。只要用热情和希望去珍惜,这爱的芬芳就永远在你的心房……宽容,在你身上吗?
翻开《中国通史》,发现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秦穆公的一匹良马被歧下三百多个乡下人偷宰着吃了。秦国官吏捕捉到他们,打算严加惩处。秦穆公说,他不能因一条牲畜就使三百多人受到伤害。听说吃了良马肉,如果不喝酒,对身体会有害。赏他们酒喝,然后把他们全放了吧。后来,秦晋交战,穆公的战车陷入重围,形势十分险恶。这些乡下人争先恐后地冲上去与晋军死战,以报穆公的宽容之德。穆公脱险。
穆公的宽容,让他在危急时刻救了自己。
容忍他人小的过失,他会以一技之长来感谢;释放与你有大仇的人,他会以自己的性命来报答。只因报恩的情意在心底,总有一天会得到报答。由此看来,那些刻意寻找他人过错,追寻仇人的人,岂不是太愚蠢了吗?
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对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世界变得更精彩,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做世上精彩之人。
中国民族有几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在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而有意义的故事,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继承的。
读完这本书,我感受颇深,尤其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一章,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志气是不能用年龄衡量的,秦始皇从小就想统一天下,为了治理国家,他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并逐步把一个贫穷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富强的国家。他不管士兵的身份如何,只要出战立功,就有赏赐。正因如此,秦始皇才训练出了一支强有力的部队。
秦始皇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其六国······最后,在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帝国,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实行皇帝治国家的制度,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绩比三皇五帝还要伟大,所以自称“始皇帝”。他告诉我们从小就要有志气,志向,要向目标去奋斗,才能成功。
《立木建信》写了孙鞅为使秦国强大起来,呕心呖血,想尽各种办法。一天,他下令把一根三丈长的长木送南门搬到北门,赏金10两,可是没人去,后来又改为50两也没人去,他想:难道朝廷真的让天下百姓如此伤心么?这是有一个人站了出来,把木头搬了过去,赏金50两,一文不少。老百姓议论开了:怎么?朝廷开始说话算话了。由此看来,诚信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没有诚信就没有一切。
《中国通史》是一部很好的书,它让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延绵不绝的历史传承,强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历劫不衰,必将复兴的坚实基础,并造就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底蕴。历史蕴含着一个民族世代的兴衰更替,以及透过事件表象所饱藏着的成败之道与内在规律,以历史作为审视现实的一个视角,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营养,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正视的课题,学习历史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然而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浩如烟海,如《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及各类野史可谓多如牛毛。但是宗史著旧式的观念、晦涩的文字以及浩繁的卷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道与历史隔绝的鸿沟。而《中国通史》则突破了古典模式,以“章节体”编纂为代表体裁。叙述内容的重点已由王朝转向国家,由传统“贵族精英”转向社会民众,由政治、制度扩展至文化、经济、社会、宗教、美术,大都不再以“褒贬人物、胪列事状为贵”。章节体裁的逐级分编、分章、分节列题形式,有利于叙述内容自由剪裁、有机编织的灵活优势,较之传统分卷更容易表述作者的意向和内容叙述的内在逻辑联系。
懂得中国的历史,才能使我们无愧为中国人,才能对我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有信心,才能是我们拥有中国人应有的优越感,但是正如先前所说,中国的历史书籍多如牛毛,又多以古文为主,对我们这些对古文向来不怎么“感冒”的人来无疑是一味难咽的苦药。《中国通史》以白话文的形式对中国历史进行阐述,对我们来说无疑是送来了一场及时雨,滋润我们那早已干涸的历史细胞。
我们不是搞历史的,不许对中国的历史有细致入微的理解与独到的见解,然而我们却不能容忍对我国历史的无知,《中国通史》对中国历史进行一简要描述,对于增加我们的历史文化素养还是很有帮助的,就我个人认为还是值得一看的。
——读《中国通史》读后感
中国的兴衰成败,五千年沧桑流变.自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勃兴,仡今已有五千年.我们有过沉默,也有过辉煌;当然,也有过上百年的屈辱,沉默使我们奋进,辉煌使我们自信,屈辱使我们清醒。
在我们古中国,有着无数的英雄。
说到秦始皇,无人不说他是一个暴君,但谁又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英雄呢!是他,统一了我们中国,是他修筑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他,建筑了呀是世界八大奇之一的兵马俑,也是他建筑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
这些事,在当时的百姓眼里,是一个苦不堪言的结果,都认为他是暴君,而在我们21世纪人的眼里,则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远古虽然已经逝去已久,而他们所创造的奇迹却留了下来,他们的事迹都记在了人们的心里。虽然他们可能当初并未意识到。
----读《中国通史》有感
宽容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德。宽容不是胆小怕事,而是海纳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学会宽容。
有句耳熟能详的名句:“天空是广阔的,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请用真挚的手,接过我手中的花。它,将在你心坎儿里散发出爱的芬芳。只要用热情和希望去珍惜,这爱的芬芳就永远在你的心房……宽容,在你身上吗?
翻开《中国通史》,发现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秦穆公的一匹良马被歧下三百多个乡下人偷宰着吃了。秦国官吏捕捉到他们,打算严加惩处。秦穆公说,他不能因一条牲畜就使三百多人受到伤害。听说吃了良马肉,如果不喝酒,对身体会有害。赏他们酒喝,然后把他们全放了吧。后来,秦晋交战,穆公的战车陷入重围,形势十分险恶。这些乡下人争先恐后地冲上去与晋军死战,以报穆公的宽容之德。穆公脱险。
穆公的宽容,让他在危急时刻救了自己。
容忍他人小的过失,他会以一技之长来感谢;释放与你有大仇的人,他会以自己的性命来报答。只因报恩的情意在心底,总有一天会得到报答。由此看来,那些刻意寻找他人过错,追寻仇人的人,岂不是太愚蠢了吗?
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对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世界变得更精彩,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做世上精彩之人。
中国民族有几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在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而有意义的故事,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继承的。
读完这本书,我感受颇深,尤其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一章,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志气是不能用年龄衡量的,秦始皇从小就想统一天下,为了治理国家,他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并逐步把一个贫穷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富强的国家。他不管士兵的身份如何,只要出战立功,就有赏赐。正因如此,秦始皇才训练出了一支强有力的部队。
秦始皇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其六国······最后,在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帝国,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实行皇帝治国家的制度,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绩比三皇五帝还要伟大,所以自称“始皇帝”。他告诉我们从小就要有志气,志向,要向目标去奋斗,才能成功。
《立木建信》写了孙鞅为使秦国强大起来,呕心呖血,想尽各种办法。一天,他下令把一根三丈长的长木送南门搬到北门,赏金10两,可是没人去,后来又改为50两也没人去,他想:难道朝廷真的让天下百姓如此伤心么?这是有一个人站了出来,把木头搬了过去,赏金50两,一文不少。老百姓议论开了:怎么?朝廷开始说话算话了。由此看来,诚信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没有诚信就没有一切。
《中国通史》是一部很好的书,它让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延绵不绝的历史传承,强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历劫不衰,必将复兴的坚实基础,并造就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底蕴。历史蕴含着一个民族世代的兴衰更替,以及透过事件表象所饱藏着的成败之道与内在规律,以历史作为审视现实的一个视角,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营养,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正视的课题,学习历史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然而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浩如烟海,如《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及各类野史可谓多如牛毛。但是宗史著旧式的观念、晦涩的文字以及浩繁的卷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道与历史隔绝的鸿沟。而《中国通史》则突破了古典模式,以“章节体”编纂为代表体裁。叙述内容的重点已由王朝转向国家,由传统“贵族精英”转向社会民众,由政治、制度扩展至文化、经济、社会、宗教、美术,大都不再以“褒贬人物、胪列事状为贵”。章节体裁的逐级分编、分章、分节列题形式,有利于叙述内容自由剪裁、有机编织的灵活优势,较之传统分卷更容易表述作者的意向和内容叙述的内在逻辑联系。
懂得中国的历史,才能使我们无愧为中国人,才能对我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有信心,才能是我们拥有中国人应有的优越感,但是正如先前所说,中国的历史书籍多如牛毛,又多以古文为主,对我们这些对古文向来不怎么“感冒”的人来无疑是一味难咽的苦药。《中国通史》以白话文的形式对中国历史进行阐述,对我们来说无疑是送来了一场及时雨,滋润我们那早已干涸的历史细胞。
我们不是搞历史的,不许对中国的历史有细致入微的理解与独到的见解,然而我们却不能容忍对我国历史的无知,《中国通史》对中国历史进行一简要描述,对于增加我们的历史文化素养还是很有帮助的,就我个人认为还是值得一看的。
本文标题: 中国书论辑要读后感(道德经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426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