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的气质 实现因材施教读后感(了解孩子个性 因材施教)

发布时间: 2024-10-11 16:07:4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8

了解孩子个性,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以及先天特质不同,因材施教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阅读指导师和家长树...

了解孩子的气质 实现因材施教读后感(了解孩子个性 因材施教)

了解孩子个性,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以及先天特质不同,因材施教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阅读指导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指导理念,承认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接纳孩子的不足,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和信任。

        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重视差异性,扬长孩子才能过上美好的人生。不管作为阅读指导师还是父母,首先了解了孩子的个性,然后根据孩子的个性决定教育方法,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因势利导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通过几天的阅读指导师培训学习,结合自身的育儿心得,总结几点心得感悟。

1.先懂孩子,再谈教育。了解孩子的先天特质因材施教。现每个孩子生来各异。有些孩子可能听觉型的,对语言敏感;有些孩子视觉型的,观察能力比较强。有些孩子体觉型,比较灵活应变。所以每个孩子在不同的领域的能力是不一样的。然而有很多家长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是随波逐流,比如提倡全民阅读,但大部分家长有意识,但还是会忽视孩子真正喜欢哪些书,剥夺孩子的选书权,给孩子选书,听孩子自己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父母平时应该多多观察孩子,看看他对什么最感兴趣,在哪些方面有天赋,重视阅读扩宽孩子的视野,对孩子的未来更有益处。

2.释放绘本的教育力量。作为阅读指导师,任重而道远。杨澜说:“我很爱我的孩子,但我不能照顾他一辈子,不能帮他去听,帮他去看,更不能在20年后帮他竞争。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学习的机会,让他拥有竞争能力,从而更好地去创造机会和财富”。阅读是可以让一个孩子的内心强大的最佳路径。在漫漫成长之路上,积极引导,给孩子学习的机会,犯错的机会,多尝试。

最后我想说,教育孩子不盲从。进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每个孩子,包括他的优势与劣势。正确认识孩子之后,下一步才是定制计划。所有优秀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有计划。只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杰出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家长,了解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挖掘孩子的潜能,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才。作为阅读指导师不要只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应该对每个孩子进行个性化指导。从而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提升学习管道。

了解孩子天生气质『挖掘天赋潜能,实现因材施教』之情绪本质

著名政治军事家拿破仑曾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在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认知情绪、管理情绪不仅影响个人的事业发展,更影响着人际关系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情绪不等于情绪本质,孩子呈现出来的情绪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关键要看到孩子情绪表现背后的本质。作为父母,在和孩子的互动中,不仅要能洞察孩子的表情,更要觉察孩子的心情。

到底什么是情绪本质呢?

情绪本质指的是孩子在一天之中表现出快乐、友善或愉悦的时间比较多,还是表现出不快乐、不友善或不愉悦的时间比较多。情绪本质正向的孩子,我们称之为“开心果”, 负向的孩子叫“冰山脸”。情绪本质与宝宝的内在情绪没有关系,它纯粹就指宝宝外表给人的感觉。情绪本质较为正向的宝宝,看起来总是笑咪咪的,好像心情很好。反过来,情绪本质较为负向的宝宝脸就有点臭臭的,一副闷闷的样子,看起来酷酷的,等到宝宝年龄大一点,可能会给人不友善的感觉。但是,宝宝脸上的表情,并不能代表他们当下的情绪感受。

心理学家讲:情绪没有好坏,只有不同,理解它才是正解。同样,情绪本质正向和负向都有它的正面和负面的效果。父母看到就是好事,进而才能更好调教。

开心果的孩子,有哪些正面的特点了?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见人就笑,心情经常是开心的,遇到什么事都觉得很好玩,这样的孩子通常较有人缘。这种孩子就是属于“开心果”类型。和大人小朋友在一起,总是一副开开心心的样子,很讨老师和家长朋友喜欢,孩子具有满满的正能量,长大后具有很强的正向思维能力,也更容易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过于正向,会让孩子把开心当成一种「面具」,而把真正的问题隐藏起来。家长朋友也容易忽视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内在心理需求,成为家长眼中“懂事的乖孩子”。

但并非每个孩子都是天生一张笑脸,有些孩子个性比较严肃,常摆出一付酷酷的表情,在不熟悉的场合很容易紧张,很难放松。这种宝宝,就是“冰山脸”。

这种孩子很容易引起家长的注意,家长总觉得孩子不开心。

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是个天生的分析家与评论家,他总是可以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问题,发现事情还不够完美的部分。长大之后,他可能是杰出的社会改革者、政治评论家、鉴赏家,有着比别人更锐利的眼光。

从另一个方面看,跟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相处,通常会让父母感觉不太愉快,有时候父母会觉得,孩子把自己遇到的问题看得太严重了,孩子成长中因为父母对孩子的不理解,容易双方出现焦虑、不自信的情况。其实表情严肃的人,心里不见得不开心,只是没有表现出来。内心也会渴望和别人接近,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平常不笑的脸很容易拒人于千里之外。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如果父母觉得累,孩子一定不快乐。面对“开心果”和“冰山脸”的孩子,如何实现父母能够轻松养育呢?开心果的孩子,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真正想法,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不管是快乐还忧伤,敢于讲出真实感受。面对“冰山脸”的孩子,以幽默的方式多鼓励他,请他多笑一笑,培养幽默感。懂孩子,不迁怒孩子。多鼓励孩子正向的情绪表现。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表情的游戏。先教他比较看看笑与不笑时,哪一个表情比较可爱。然后再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和孩子练习经常保持友善的笑容。

《情绪小怪兽》带领孩子去认识情绪,了解情绪。无论孩子属于哪一种类型,爸妈都要帮助宝宝表达他真正的情绪,否则所有人都很容易被宝宝脸部惯有的表情误导。为 了避免他人的误解,等到孩子会说话之后,除了教导他认识自己的情绪,也要鼓励他多使用言语表达情绪。同时,一旦孩子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也就能培养控制情绪的能力。

其实,家长在和孩子互动中,面对内外向的孩子要运用不同的情绪等级。内外向的父母面对内外向的孩子应该用不同的情绪等级进行配对学习。

一切为了孩子,更应做到智慧养育。

SI评量将无形事物有形化,不仅让父母“看见”孩子,还能了解自己,因材施教,育己育人,提供一站式家庭教育解决方案。
“挖掘天赋潜能,实现因材施教”了解孩子天生气质,帮助每一位父母更科学的教养,更轻松的生活。
每个家庭都至少需要一份SI报告!
教育为因,智慧为果;
从现在起,开启SI因材施教的养育智慧

让教育成果能事前已知

而非事后才知的模式

用SI开启孩子的智慧大门

《发现孩子天生气质——揭开天赋密码实现因材施教》

气质是什么
当你带着孩子在公园玩,如果你在旁边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个孩子不只是外表不同,面对相同情况的行为反应也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动个不停,有关的慢条斯理,有的喜欢静静的看别人玩;有的喜欢冒险,有的即便是家长不断鼓励也不敢往上爬。孩子这种与生俱来,对内再或者外在刺激的反应模式,我们称之为“气质”。

检视自己的期待
本书第一部分有个重要环节,就是先回答五个问题:
1、我期望中的孩子是?
2、我的孩子真实的模样是?
3、两者的差别是?
4、我要接受的是什么?
5、我可以改变的是什么?

如何了解气质
我们做父母的,与幼儿相处的时间较长,有可能会正确的描述孩子的情绪与行为,也有可能会扭曲对孩子的观察,将自己的价值观和评价加诸到孩子身上。比如一个活动量较大的家长,可能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活动量偏高。所以在评估和了解孩子的时候可能需要综合父母、带孩子的祖父母、幼儿园老师等长期与孩子相处的人的意见。
为什么要了解气质
由于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所以同一套教养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孩子。用合适的方法来帮助孩子适情适性的发展,欣赏的角度看待孩子与生俱来的特质,才能帮助他们往好的方向发展。当我们明白孩子的许多行为只是他们的特质,不是和我们作对的,我们对这些行为的接纳程度也会相对提高。
什么是“好的气质”
我读这本书第一部分,最为认可的就是下面这段话:
有“好的气质”和“不好的气质”吗?
其实没有!
任何一个气质向度都没有好或者坏的差别,重要的是孩子的气质是否与他所处的环境之间能否和谐配合。

一、活动量:好动小猴还是安静小猫
准备活动:先做个自我测试和思考,从孩子和家长两个角度,看看孩子和家长的活动量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1、孩子的活力和能量往往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和活动量大的孩子相处需要旺盛的精力。作为家长的首先要认识到这点。
2、若是孩子尚未学会自我控制,但又必须带她去安静的场合,要先准备好一些让孩子消耗精力的玩具(这年头常常是手机)。并且在进入场所前约法三章,过程中,随时给孩子鼓励和提醒,并准planB、planC,转换孩子的活动,让孩子的活动量得到满足。
3、在平时日常生活中,找个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制定规范,这样不至于重复出现同样问题,每次都要处理孩子情绪,至少可以减少每次约法三章可能付出的奖励成本。
4、孩子听到的是太多“不可以”,却不知道自己可以做哪些,在制定规定的时候,可以同时提供孩子可以做哪些的选择,让孩子有一定的自主性,更容易主动完成。执行的好要鼓励,出现约定中的不当行为,适当予以惩罚,并让孩子知道惩罚的原因。
5、孩子的活动量大可以变成更多优点,如:帮助孩子培养对运动的兴趣;引导孩子帮忙做家务;上学后请老师让孩子当小帮手等。最重要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让孩子了解到自己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让她学习安排自己生活中的作息内容。
6、如果孩子每晚睡觉都会哭泣、尖叫说梦话,要注意:睡前调整环境,酝酿平静气氛;白天不要太过指责,特别是威胁;避免接触暴力、恐怖节目或故事书;了解她说的什么,白天聊一聊,增强孩子自信心;不要说她是胆小鬼。
二、规律性:定时还是太随性
准备活动:先做个自我测试和思考,从孩子和家长两个角度,看看孩子和家长的规律性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1、规律性高的孩子让父母融仪预测和掌控,比如什么时候饿,什么时候累。但相对的,规律性高的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会差一些,当生活作息规律改变时,他们不太容易调整自己。
2、对于规律性高的孩子,当生活作息有所改变时,要提早提醒孩子,让她做好心理准备。如果孩子对规律要求太高,缺乏弹性,也不要一味配合,偶尔也要适应不规律的情景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对规律性低的孩子,在孩子闹情绪时,要注意孩子的内在需求,是不是饿了累了。请记住,孩子并非故意跟你作对,他只是有一个不规律的生物钟。
4、父母的规律性对孩子的作息有很大影响,整个家庭的规律气氛是对孩子自然培养规律性最好的方法。
5、关于入睡和起床:入睡前要有个仪式,听一个故事、喝一杯牛奶或者抱一个娃娃都可以;起床时创造一个提振精神的气氛,听动画片主题歌,快节奏的流行歌等,把大声的喊叫“起床啦!再不起来就要迟到了!”改为亲亲小脸蛋摸摸小肚子在笑容中清醒。
6、培养孩子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学龄前的孩子可以用贴贴纸、盖一张作为奖励。列出具体行为目标,最多三到五项,说明计划进行的方式,只要做到一项,可以得到一张贴纸或者印章。(我家小苹果现在练钢琴、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都是用这个方法培养的)。
三、趋避性:主动好奇还是害羞退缩
准备活动:先做个自我测试和思考,从孩子和家长两个角度,看看孩子和家长的趋避性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1、趋避性是指孩子面对新鲜的人事物时,第一个出现的反应。趋避性偏趋的孩子对所有新鲜事物感到好奇,偏避的孩子常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接受。
2、主动又好奇的孩子通常胆子比较大,遇到新鲜的事情就想去凑热闹。但父母也要适时提醒孩子,好奇心可能带来危险。
3、主动好奇的孩子喜欢冒险和试验,越是被禁止的事情越想试试。对于那些会引起孩子好奇心但又必须被禁止的事情,最好能在父母的监控下,带着孩子做一次。一方面满足他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让他学习什么才是正确的做法,以及如何避免危险。
4、好奇的孩子如果又加上活动量偏高,可能会有很强的"破坏力" 。这些看似破坏性的活动,其实是孩子创造力的一种展现。他们是想在一般的用法和玩法之外,再创造一点新的花样。如果鼓励孩子发挥创造力,就必须提供更多方法来支持孩子的好奇和创意,当然可以采取一些不影响生活的方法。
5、害羞退缩的孩子在面对新鲜经历时,容易选择逃避或是犹豫。他们并非不想参与,只是比较小心谨慎。他们热身太久,也可能错过机会,没来得及尝试,感到受挫。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提早热身,早到场熟悉,预先做好准备。
6、对好奇的孩子而言,引不起任何感觉,而对害羞退缩的孩子,则可能很受剌激,让他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所以可以用渐进的方式训练孩子的胆量,但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去做超过生理机制能够负荷的事情。
7、七招破解害羞:1)事先暖身;2)循序渐进;3)接纳情绪,不要说“不要怕,有什么好怕的”,可以说“新的环境很陌生,让你有点害怕,是不是?”你也可以告诉她自己小时候也会害羞,他知道别人也会有这种感觉会不那么紧张;4)模仿学习;5)回想成功经验,比如“你上次去参加**活动,一开始也很害羞,后来交到很多朋友不是吗?”;6)练习厚脸皮,让她注意别人都没有注意自己的时候,厚着脸皮上,以及自我解嘲;7)容许孩子自己决定何时开始踏出第一步。
8、在生活中,父母多做正确的示范。
9、讲个我和小苹果的经历。有一段时间小苹果在幼儿园的体育课上有个活动是跳轮胎,就是跳进去再跳出来那种。她奶奶在外面看她的时候发现她是不敢跳的。回到家,我在家里的瑜伽垫上画出个轮胎的轮廓,开始让小苹果空跳,慢慢增加障碍物和高度,直到轮胎圈的高度。后来小苹果可以在幼儿园的体育课上完成了,老师后来也给我们反馈了这个信息,可以说还增加了小苹果在体育课上的胆量。
四、适应度:慢慢摸索还是速速调整
准备活动:先做个自我测试和思考,从孩子和家长两个角度,看看孩子和家长的适应性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1、适应度高的孩子让父母觉得比较轻松,不管外在环境如何改变,他总是能很快适应,没有任何冲突和不满。如果环境不良时,适应度高的孩子也会很快融人,并且被环境同化。父母要特别注意他的同龄人和环境的影响,尤其到青少年阶段,孩子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
比家人还要多,如果交了坏朋友,父母得花更多心力来陪伴和导正。
2、如何帮助孩子适应转变
1.)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可预期的生活规律。规律可以增加孩子的控制感。

2.)减少生活中的改变。尽量让日常生活维持一定的规律性。

3)要开始一件事之前,事先预告,尽可能告诉孩子会出现的情况和进行的步骤,预做准备。

4)要结束一件事情前,提早告知,让他们有时间准备,而不是突然改变,让孩子措手不及。不要突然说"回家了,就是现在。"最好能提早10 分钟告诉孩子"再过10 分钟就要走了,开始准备收拾了。"

5)帮助他们克服失望的情绪。孩子不喜欢意外状况,当事情不如预期时,他们的失落感比一般人更强烈。所以先预设可能发生的情况,想出可能的解决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失望的情绪。

6)平常可以经常和孩子玩"假如发生……事,你该怎么办"的扮演游戏。模拟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变动,让孩子演出当事情发生时的感觉和想法,并且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睡醒时,没有看到爸妈要怎么办?和爸妈出门,走丢了怎么办?不小心被因在电梯里怎么办?等等,帮助孩子学会临机应变。当事情真正发生时,孩子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就会知道自己该怎么面对。孩子逐渐学会了变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面对突发状况就不至于完全措手不及。
五、反应强度:淡定哥还是失控妹
准备活动:先做个自我测试和思考,从孩子和家长两个角度,看看孩子和家长的反应强度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1、首先,父母要先分辨哭闹是真的不舒服还是操控性的情绪。面对孩子的哭闹要先判断原因,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只是宣泄情绪,就让他哭个够,不要阻止他。有些情况下,孩子哭闹不只是代表他有生理或心理的需求,还带有操控别人的目的。他会企图藉由哭闹的方式来胁迫大人妥协,这时候就是操控性的情绪。当孩子用哭闹的方式得到任何形式的奖赏时,就会形成一种同定的模式。
2、面对孩子的情绪反应时,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情绪语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被接纳和了解。因为情绪得到宣泄,身体也会自然得到放松。
3、谈论情绪感受是了解及控制情绪最直接的方法。当孩子生气或难过时,父母不能转头不管,也不要惩罚孩子;相反,要告诉孩子感觉并不可怕,任何感觉都是自然的,也都是可以处理的。
4、谈论情绪感受是了解及控制情绪最直接的方法。当孩子生气或难过时,父母不能转头不管,也不要惩罚孩子;相反,要告诉孩子感觉并不可怕,任何感觉都是自然的,也都是可以处理的。
5、面对孩子操控性的情绪时,家长要学习不为所动,坚持原则,以免受制于孩子的情绪,被牵着鼻子走。当孩子试罔要用情绪操控别人时,父母最好的态度是"温和而坚定",不用生气. 也不必大吼大叫,态度温和,表情坚定。保持心平气和,说话愈小声愈好,只要重复原则即可。例如,"哭也没有用,不可以就是不可以。"当孩子看到父母不为所动的态度,就知道踢到铁饭上了,再哭再闹也没有用。
6、面对操控性情绪的处理方法:不要屈服(或鼓励)这种行为,不要让屈服合理化。重新引导孩子采取正确的行为。"我不会昕你的哭闹,你要有礼貌地说,我才昕。" "你这样问很有礼貌,我喜欢你这样。"鼓励孩子用言语表达,可以告诉孩子"深呼吸"、"平静下来"、"慢慢说" 。前后一致,切忌采用不同的标准。"我知道你现在很不高兴,但你还是得吃饭。"别给孩子贴标签。"你老是这样哭哭啼啼的",大人这样说,孩子就会相信自己是这个样子,从而表现得更彻底。
7、孩子大哭大闹时,父母仍能维持心平气和,这需要功夫修炼。父母平静的情绪,有助于孩子稳定自己。大人平常可以引导孩子学习用正常的语言表达想法和感受,引导他降低音量,不需要哭泣,用语言表达代替哭闹。当孩子做到时,家长要立即给予回应,以加强孩子的正面反应方式。
8、如何教孩子情绪不失控:
1)避免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形。

2)如果孩子的情绪已经失控,无理取闹,从不同的方面来激怒你,父母这时必须保持情绪的稳定。你可以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可以生气,但是不能伤害别人或东西。你要妈妈陪你,还是你自己慢慢恢复平静? "

3)如果孩子经过10 到15 分钟都没有恢复平静,父母可以温和而坚定地告诉他"停止,你已经失去控制了,现在该停了。"

4)在孩子平静下来可以思考时,和他讨论生气的原因,还有以后面对同样问题时的处理方法。

5)平日,可以和孩子定下发脾气的规定。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生气,生气是可以被接受的情绪,但是生气的人不可以为所欲为:不可以打人、踢人或是吐口水、摔东西,不可以伤害别人或是自己。
9、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防止爆炸。平时可以和孩子讨论生气时的感受,如肚子热,手握拳头,头脑涨。告诉孩子发现这些信号时要采取行动,如离开现场,喝杯水,从心里数数、想象自己吹气球等。当孩子身体放松了表明这次任务完成了。每次孩子能成功控制自己要爆炸的愤怒后,要赞许,表示以她为荣。
10、父母也是人,每天要面对的问题和压力也相当多,生气是很自然、符合人性的反应。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时时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可以
1)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我们一定要先知道自己的情绪快要失控了,才有机会可以控制情绪。

2.)告诉孩子自己的情绪状况,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可以对他说"妈妈今天心情不好,如果惹我生气,我很可能对你发脾气。"或是"已经10 点了,妈妈已经累得不行了" 。精明的孩子听懂了这个警告,就会尽量不再惹麻烦。

3)发怒时不要处罚孩子。生气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让人失去理智且力量增强。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手太重,造成孩子严重的伤害。

4)生气时,不要说太多话。尖酸刻薄的责备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不比体罚来得轻。比较敏感的孩子,可能会因父母的一句气话而耿耿于怀,对亲子关系造成长久伤害。

5)暂时离开。

6)忽略孩子的言行,注意到他内在的需要。当孩子顶嘴、摆臭脸,做出一些行为来激怒父母时,父母的心理开始出现一些反应。但是,当我们学会去"听"孩子内在的需要,而不只是注意到表面的攻击行为时,才能够将能量用在寻找正向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用在生气或防卫的反应上。

7)降低你的生活压力。当你觉得生活压力太大时,要立刻照顾自己的需要,用减少工作量、安排休假、练习放松或是听音乐、运动来减轻压力。或者可以将孩子暂时托人照顾,让自己有一个喘息的机会。

六、情绪本质:开心过还是板脸祖。

准备活动:先做个自我测试和思考,从孩子和家长两个角度,看看孩子和家长的情绪本质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1、情绪本质指的是孩子在一天之中表现出快乐、友善或愉悦的时间比较多,还是表现出不快乐、不友善或不愉悦的时间比较多。有些孩子见人就笑,有些孩子个性比较严肃,其实表情严肃的人,心里不见得不开心,他们只是没有表现出来。他们内心也会渴望和别人接近,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平常板着脸,很容易拒人于千里之外。

2、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是个天生的分析家与评论家,他总是可以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问题,发现事情还不够完美的部分。长大之后,他可能是杰出的社会改革者、政治评论家、鉴赏家,有着比别人更锐利的眼光。

3、认识亚斯伯格症。亚斯伯格症的孩子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非常诚实。

2)非常一板一眼,就事论事,不了解双关语或是言外之意。

3)思考方式具有逻辑性,喜爱建构有系统的知识。

4)想法比较僵化同执,不容易变通。

5)对别人的非语言行为理解力较差,不太能解读别人的情绪反应;但又容易过度吸收别人的情绪,让自己变得很混乱。

6)谈论自己有兴趣的主题时,滔滔不绝,不在意别人想不想听。

7)知觉外在世界时,见树不见林,会注意到别人不注意的细节,但却会忽略整体的画面,和一般人的焦点不同。

8)有些孩子的感官非常敏锐,容易被惊吓;有些孩子的手脚则比较笨拙。

这些孩子需要真正能够理解他们的人,真诚了解并接纳、欣赏他们本来的样子,并协助他们适应这个世界、认识自己的独特性,接纳自己的与众不同,并找到存在的价值。
七、坚持度:坚持到底还是墙头小草

准备活动:先做个自我测试和思考,从孩子和家长两个角度,看看孩子和家长的坚持度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1、坚持度是指孩子从事一项活动日才,不会因为遇到阻碍或困难就轻易放弃的程度。坚持度高的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心里会想,"再试一次,说不定就会成功" ,因此阻碍反而会激起他们的斗志,让他们设法解决眼前的困难。同时他们相信自己的努力,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2、这样的特质用在学习上,是一个非常好的特质,所以坚持度高的孩子往往有比较好的学习成绩。他们对自己有兴趣的事情,会不厌其烦地练习,所以也比其他孩子学得快。不过,如果当孩子的坚持度用在和父母对峙时,对父母而言,这个特质就变得不那么轻松。

3、在婴幼儿阶段,最好将家里的环境设计成可以自由探索的安全环境,以免整天都在对孩子说"不行"、"不可以碰",或"不可以去那边" 。这么多的"不"很容易引起坚持度高的孩子和你较起劲来。

4、孩子大一点之后,就要建立清楚的家规,避免天天为了小事和孩子僵持不下、争论不休。如果同样的争论一再出现,就得找一个时间,为这个问题开一次家庭会议,针对这个问题制定规则,以免每次遇到都得花时间讨论商议。制定规则最好是在双方心情平静的时候进行,孩子的意见也要纳入考虑,他必须表示同意,才会愿意遵守。

5、坚持度高的孩子有许多可爱之处。东西坏了,他会努力把它修理好;钢琴弹得不好,他会一再练习。面对孩子固执又说不出原因时,父母可先猜猜他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并且把你的猜想说出来。如果你也想不出来,可以说"我想你这么坚持,一定有你的理由。"这个稍微软化的态度,让孩子失去了对抗的目标,也就无法再固执下去。接下来,父母可以说出自己的担心和考虑,让孩子也表达他的想法,协商出折中的解决办法。

6、坚持度低的孩子很好相处,不太会坚恃自己的想法,很容易妥协。但是,对于自己的功课和学习,他们也很容易向困难妥协,碰到小挫折就投降,不会费力去解决难题或冲破难关。坚持度低的孩子心里最常出现的一句话是"这太难了,太麻烦了,我没有办法! "他们很容易放弃,喜欢选择比较简单的事情做,或是向大人要求协助。

7、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挫折感太大,得不到乐趣和成就感,就不会有兴趣。孩子的学习动机取决于素材的难易度。当学习素材的难度比孩子的能力稍微高一点时,孩子的学习动机最高。所以,家长在陪伴孩子学习时,要安排适合的材料。

8、千万不要将他和其他孩子比较,孩子自己和自己比就可以,让他以自己的程度和步调来进步,也因此给他充分的鼓励。陪伴坚持度低的孩子学习时,最好不要说出令他挫败、打击信心的话,否则孩子会很容易放弃,甚至自暴自弃。当孩子产生排斥感时,就得花更多的工夫,重新建立对学习的兴趣。
八、注意力分散度:专注三小时还是三秒钟

准备活动:先做个自我测试和思考,从孩子和家长两个角度,看看孩子和家长的注意力分散度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1、注意力分散度,指的是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被周围刺激吸引而转移的程度。

2、注意力易分散的孩子,情绪比较容易安抚。但到了学龄阶段,这个特质却会让父母伤脑筋。做功课时,孩子被外部很多事情都可能分散他的注意力,从而没办法持续专注在老师的讲课内容上。

3、所以注意力易分散的孩子在学习时,需要特别的安排来帮助他专注:

1)孩子的学习环境最好能够安静、简单,不要出现太多可能让他分心的杂物。

2)上课时,最好让孩子坐在离老师最近的地方。孩子的注意力不必穿越重重障碍才能到达老师,这样被干扰的概率就会比较小。

3)回家做功课或学习时,尽量少出现易让孩子分心的东西。

4)把作业分成几个部分,每二十分钟让孩子休息一下,然后再写下一部分。

5)最好有人能陪伴孩子做作业,时时提醒他专心。

6)当孩子好不容易专心时,不要打断他,和他说话或聊天,或指正他的错误。

7)当事情开始重复没有变化时,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其他更有趣的事情上。所以孩子的学习情境,最好能安排较多的变化。

8)给孩子指令时,最好简短、明确,一次给一个指令,孩子才会记得。

9)孩子因为注意面广,和小朋友相处时,很容易注意到别人的事。父母要教导孩子区别哪些事情要管,哪些事不要过去凑热闹。

4、有些孩子一旦专注做一件事,旁边发生什么事他都不会注意到,妈妈叫他,他都没有听到。这类小孩很容易专注在自己的世界里,好像把所有的感觉通道都关上了。如果孩子常常这样,不要以为他是故意不理人,可能是他太专注于自己的事情,没有注意到其他的信息。可以试着用触觉或视觉的剌激让他接收信息。
九、反应阈:风吹草动还是不动如山

准备活动:先做个自我测试和思考,从孩子和家长两个角度,看看孩子和家长的反应阈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1、反应阙指的是孩子对外在物理刺激(包括声音、光亮、温度、气味等)的敏锐程度,也包括对人际互动中非语言线索察言观色的能力。反应阔低的孩子感官比较敏感,只要外在的剌激超过他的阔值,就会有感觉。

2、当孩子开始烦躁不安时,要考虑他是不是太热了,流了许多汗不舒服,或是逛街的环境太吵、太亮、太拥挤,孩子的情绪已经不胜负荷了。也要教导孩子学会用描述感觉的同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只要不过分保护孩子,让孩子有机会以渐进的方式暴露在各种声光环境之下,随着孩子的成长,身体会渐渐习惯并适应外在的剌激;反应阔太低的孩子也会在后天的磨炼之下,渐渐提高反应阁。大部分的孩子到了学龄阶段就不会再那么敏感了。

4、反应阔高的孩子很少会因为外界的刺激引起不适而抱怨,他们对很多事情都不太在意。这时父母可能就要敏锐一些,替他多留意。

5、反应阔低的孩子比较会察言观色,看到别人的表情反应,就知道自己该如何应对。不但他们的人际关系会比较融洽,在学校的课业表现也会比较好,因为可以通过对老师表情的观察,觉察到考试的重点。

6、反应阔高的孩子就比较迟钝,常常对别人的状况搞不清楚,不够敏锐。家长可以教导孩子学习观察和解读别人的非语言行为,通过表情和动作来猜测对方

关于教育孩子的读后感

  不少家长经常面对孩子的教育感到束手无策,交谈中总是希望我能给他们一些具体的帮助。关于教育孩子的读后感有什么呢?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关于教育孩子的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育孩子的读后感篇一

  很长的时间没有看书,看关于教育方面的书籍,感触颇深。教育孩子是作为父母的头等大事,如何将孩子教育好,找到一把适合自己孩子的钥匙,是要我们和孩子一同去学习,去摸索的。我很赞成张文志老师说的“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这样的教育。

  父母一日为父,为母,终身为父,为母,也是终身为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现在孩子虽然还很小,但是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你干一件事,她都会牢牢的记下,并且去模仿你做的样子。比如,我拿剪刀剪了一件东西,很快的就会放回原处,剪刀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一件很危险的工具,所以我都放在高处。不知过多久,有一天给孩子买了吃的,她打不开,她就急匆匆的拿着小凳子跑到厨房,站在凳子上将剪刀拿下来,我心里当时很高兴的,虽然剪刀危险,我也没有制止,她自己拿着剪刀有模有样的将袋子剪开一个口,打开开始吃里面的东西,这时候,我们可以夸孩子几句,说她很聪明,而孩子也会感到很有成就感。

  我们陪伴着孩子每天的生活,收集着孩子的点点滴滴,这就是作为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多拥抱我们的孩子,多和孩子互动,有着肢体的接触,特别是对于1-3岁的孩子是很重要的,因为有了和父母的拥抱接触,孩子才会有安全感,因为我读书,看到过“感觉统合失调症”这样一个概念,说是当代儿童的常见病,是身体“触觉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从而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感觉有些可怕,我以前并不知道还会有这样的一种“接触性”的名称,我只知道多亲吻孩子,拥抱孩子,孩子就会感到很幸福,很高兴,看来自己在这一方面还是做对了。

  教育孩子的读后感篇二

  作为一名在教育教学一线从教12年的在职教师,我想把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各位在座的家长共同分享,希望能为你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如何指导孩子做作业

  1,帮孩子端正态度

  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责任感,要让孩子明白,每天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是他必须要做到的,是他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职责,就像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时都要尽心尽职地完成本职工作一样,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家长还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孩子明白做作业是掌握好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习的延续和拓展,是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2,努力提高孩子兴趣

  兴趣是影响人的行动的重要因素,它能促使人喜爱从事某项活动,但有些孩子学习兴趣低落、学习自觉性较差,于是他们每天做作业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老师和家长,能拖就拖,能不做就尽量逃避。对于这类孩子出现的作业问题,父母应当从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要想办法改变孩子对学习是“大人逼我学”的状态,要让孩子能够变成“我爱学”、“我要学”的主动学习。

  3,一心一意做作业

  有的孩子写作业时没有专心投入,“附加动作”太多,一会儿东张张西望望,一会儿摸摸这玩玩那,还有的孩子喜欢几个人凑在一起边聊天边写作业,或者喜欢边听音乐、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边写作业,如此三心二意当然不能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在做作业时集中注意力,不要做与作业无关的事情,孩子的书桌上也不要摆放令孩子分心的东西,在孩子做作业时不要去打扰孩子:“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受老师表扬”,“肚子饿了吗,要不要吃点心”,“做几道了?还有几道?”

  4,安排合理作业

  父母应当教会和督促孩子合理地安排和处理每天的作业,比如,学校里的作业要抓紧,能在学校里完成的就不要都带回家里;放学后不要先去玩个够,等到精力耗的差不多时才去做作业;做作业前要事先准备好学习用具(胶带、水彩笔、白纸、书本等),不要等到用的时候再临时去找;在做作业时要看清题目、审清题意后再动笔,不要做了之后才发现题目搞错了或没有按题目的要求去做;做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题,可以先绕过去,先做其它会做的题,不要就停在那里无谓地消耗时间。

  5,注意劳逸结合

  孩子做作业是要动脑筋的,如果孩子连续思考问题的时间较长而得不到休息,大脑就会疲劳,就会出现大脑运转速度缓慢的现象,这时孩子的学习效率就会下降,错误率也会增高,这时如果让孩子适当的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后其学习效率反而会提高。一般来说,小学生连续做作业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1小时。

  6,加强能力训练

  既好又快地完成作业也是需要一些最基本的能力的,比如小手肌肉的灵活、手和眼的协调一致等,有的孩子作业“慢”就是因为他们的协调能力不足,在做作业时频繁地抬头和低头,从而降低了读写的效率和准确率。对于这类孩子,家长首先应当加强其视知觉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的训练,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课余活动如篮球投篮、打乒乓球、剪纸、走迷宫、跳绳、滑冰等。

  7,先复习后作业

  作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所学的生词、语法、定义、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孩子完成作业的好坏是建立在对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的掌握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课堂知识没掌握、所学的内容没有消化和理解,作业自然就做不好,因此为了顺利地完成作业,可以要求孩子在做作业前先看书和参考资料,复习完了之后再动笔写作业,而不要图省事,回到家抓起笔就写。

  教育孩子的读后感篇三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她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女儿今年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二、逐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

  女儿从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她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比如:给她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知道尊敬长辈的道理;告诉她帮助别人是件很开心的事,让她知道应该助人为乐;在和小伙伴之间嬉戏时要相互谦让等等。闲暇时,常和女儿做连句的游戏,我说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儿连下句:“我马上把她扶起来。”……乐此不疲。

  三、让孩子“自己来”,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理能力

  成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孩子爱劳动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能力。因此,在我女儿很小时,我就开始让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床铺等,当然,孩子干活常常不一定能够干不好,就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长就要充分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让孩子少一点压力,多一份轻松。在学习之余要注意让孩子适当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时进行散步、慢跑,并利用这一时间,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经常和孩子谈心,随时观察其身心的变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开心扉,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将子女与别人的孩子相比,将子女的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纵向看进步,及时发现和肯定自己孩子所获得的任何一点成绩,使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赞美和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果,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因此,我真诚地希望家长们撒下的是美丽、善良、友爱的种子。让美丽、善良、友爱的花开满孩子的心田。不要让“望子成龙”的心理变成孩子的压力,顺其自然,因材施教,让孩子轻轻松松学习,要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读后感

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这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教育学生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为我们教师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所说:儿童学习困难,功课不及格,落后于别人,其原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儿童的家长和教育者所接触的,乃是自然界里所有的东西中最精细、最敏感、最纤弱的一样东西——即儿童的脑。如果儿童感到学习困难,如果别人都能够接受的东西他却不能接受,那就说明,他在童年时期没有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对于他的发展来说应当获得的东西。
明白了一些儿童学习困难的根源,怎么办呢?作为教师,天天和儿童的大脑接触,就必须深入地了解:要了解孩子的表面情况,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人格发展特点,心理状态等等。好动的,文静的;孩子是做事持久,还是做事虎头蛇尾的;考虑问题是全面还是丢三拉四;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意志品质,家庭情况等等。这是改变儿童学习困难要做的第一步。第二步:客观地评价儿童的能力:对孩子的每门功课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弄清困难所在,给孩子的各种能力作一评价。对发育迟滞、特殊学习技能发育障碍、行为问题和其他心境障碍所致学习困难区分清楚。第三步:开展特殊教育:对于各类孩子,可以采取特殊的教学方法:如因材施教,兴趣教学,以勤补拙等方法,使其跟上其他儿童的学习速度。第四步: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及培养:大多数学习困难儿童都表现出学习动机不明确,因而在调动孩子学习主动性的同时,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使这些小孩意志坚强,能够不断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具有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有恒心,有耐心,有毅力的学习精神。第五步: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老师,不要只重视具体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要让儿童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而是让孩子学会联想、对比、融会贯通地学知识,会动脑筋,勤动脑筋。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品质,使其能够专心学习,发展孩子创造性思维及广泛的兴趣和好奇心。第六步和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改善他们的学习困难,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学习气氛,特别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不断地鼓励孩子,创造民主型的教育模式,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学习上很困难的一个学生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成为学者、工程师、哲学思想家、工人或者农民,他都首先要成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民,他有权利享受人生的幸福
无论一个儿童感到如何困难,他都应当学会思考。应当使书籍成为他的欢乐的源泉。语言应当进入他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个人的财富。
当学习困难的儿童跟能力较强的儿童在一起上课学习的时候,需要对他们加以特别的关心和有耐心。
其实,苏霍姆林斯基这些建议,为我们指出了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的问题,要经常自省、自励。“学无止境,教海无涯”,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只能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充实和丰富自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
本文标题: 了解孩子的气质 实现因材施教读后感(了解孩子个性 因材施教)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333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认真的力量读后感500字作文(《认真是一种力量》读后感)钱学森读后感 博客(钱学森转读后感6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