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辞高缭读后感200字(晏子逐高缭的启示)

发布时间: 2024-10-07 18:40:3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4

晏子辞高缭详细故事春秋时,齐国人晏子使楚,舌战楚王与群臣,维护了齐国的利益,立下了功劳。一天,晏子把下属幕僚高缭辞退了。高缭从晏子三年,未做过一...

晏子辞高缭读后感200字(晏子逐高缭的启示)

晏子辞高缭

详细故事
春秋时,齐国人晏子使楚,舌战楚王与群臣,维护了齐国的利益,立下了功劳。一天,晏子把下属幕僚高缭辞退了。高缭从晏子三年,未做过一件错事,却遭到辞退,周围的人都觉得奇怪,就去问晏子。晏子答曰:“我年老不中用了,就如弯曲之木,须用规矩定方圆,用斧头削,刨子刨,方能成器。高缭与我相处三年,对我的过失一言不发,这样的人,于我何用?” 晏子确实是一个聪明人,有自知之明,懂得自己并非完人,也有错误和缺点,需要身边的人提醒和监督。当年舌战楚王,思路敏捷,奇招迭出,现年老体迈,尽管有政治经验,但在群雄纷争,形势瞬息万变之中,难免会出昏招,这将给齐国的生存带来极为可怕的后果。作为辅助齐王治理国家的大臣,急需身边的僚客积极参谋,随时指出治国治军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及时予以纠正,以求弱国在强国争雄的环境中得以生存,而不敢对他监督的人确实于己无补。尽管高缭在聪明的晏子身边当幕僚三年,办事从未出差错,也极不容易,不属“滥竽充数”中南郭先生之类的无用之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晏子需要有错能提醒的诤友,还是下决心将他辞退。 高缭从晏子三年,对晏子的过失一言不发,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水平不够,看不出晏子的过错,提不出真知灼见;二是看到了晏子有过错,但是为了保官帽,怕得罪了晏子而不敢提出意见;三是故意不指出,使其过错越犯越大,最后下台,取而代之。这三种情况对想干一番大事业的晏子来讲,都是有害的。不能将“弯曲之木”削、刨成器的斧子、刨子留在身边又有何用?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高缭式的人物在领导身边还是有的。他们对领导的过错保持沉默,认为“沉默是金”,可以得到领导的信任。有的甚至不仅不指出领导的过错,反而为其错误辩解,阿其所好,将“痈疽”誉为“艳若桃红,美如乳酪“。使其有错而不知错,在失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但有些领导喜欢用高缭式的人,认为对领导是缺点和错误不指出,惜情护面,不给自己“难看”,是对领导权威的尊重,维护形象和威信的表现。他们办事不出差错,不会给自己添“麻烦”。只说“YES”不说“NO”,不会“烦心”。在人事部门的考察中,不会数落自己工作中的过错,可以多一张赞成票。而对那些敢于提意见,敢于监督自己的人,却认为是有意与自己过不去,是“麻烦”的制造者。使用这样的用人标准,“宁用不材以败事,不肯劳心而择材“,他们只听到赞扬声,而听不到一丝批评声。“错误在赞扬声中淡化,缺点在阿谀声中优化”,其结果必然走向反面。 晏子把高缭辞退了,辞退的虽然是一个人,得到是却是言路大开。即使“弯曲之木”,有了利斧锋刨,何愁不成器?愿领导们都能像晏子那样,懂得那些不言己过的人于己无补。

晏子逐高缭的启示

春秋时代有一个叫高缭的人,在齐国的宰相晏子那里做了三年官,从来也没有办错过什么事。一天,晏子却突然把他辞退了。晏子左右的人都不理解。晏子说:“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足以逐之也。”用今天的话解释大概意思就是:我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正如一块弯曲的木料,必须用斧子来削,用刨子来刨,才能造成一件器具。可是,到现在为止,高缭在我身边工作足足三年了,从来没有说过一句纠正我办事失误的话,这足以把他辞退了。 晏子逐高缭的这番话,仔细琢磨,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特别是年末岁尾,各单位、各部门、各位领导都在述职评议之时,还是很有一番启示的。 现实工作中,绝大部分领导,对于那些襟怀坦白、踏实能干,又敢于对上级领导提出批评或者不同意见的人,总是给予信任,委以重担的。就像晏子那样严格要求自己,多听不同意见,勇于“弼吾过”。决不会因为某人曾经指出自己的过错,让自己有点“难看”,甚至下不了台,就另眼看待。可惜的是,也有极个别领导偏偏喜爱那些“未尝弼无过”的人,觉得他们听话,不给自己添麻烦,用起来也“得心应手”。往往这些人也会投其所好,你想甜的,他会给你塞块糖;你要辣的,他会给你撒把辣椒粉。本不该委以重任的人却偏偏得到领导的器重。结果,这种领导干部就会因为身边有这些人包围着而整天昏昏然,全然不知自己身上的缺点、工作中的问题。到头来,是害了自己,也无法向上级组织交代。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这种领导干部应该从晏子逐高缭的事情中得到一点教益的。
记得采纳啊

晏子辞高缭看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晏婴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孔子)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君。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从晏子辞高缭这件事中,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一、可以看出是一个赏罚分明,任免有方,同时能够正视自身、保持谦逊的人。
  二、出自《晏子春秋》:
  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高缭在晏子手下做官,晏子把他辞退了。他的随从规劝晏子说:“高缭已侍奉您三年了,而您竟然没有给他职位,还要辞退他,这是道义允许的吗?”晏子说:“我是一个卑微的人。通过各方支持来辅助才能稳固,才能立国。现在高缭这个人侍奉了我三年,却从来没有纠正过我的错误,这就是我辞退他的原因。”
  三、晏子,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烟台莱州市平里店,还有说是德州齐河人,山东菏泽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本文标题: 晏子辞高缭读后感200字(晏子逐高缭的启示)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277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长鼻子大仙读后感50(《西游记》读后感优秀范文五篇)结合工作好写读后感的书(《工作赢在心态》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