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川录46.6-46.13读后感陈九川录46.6-46.13读后感《我的法兰西岁月》主要记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16岁的邓小平在法国历时5年...
陈九川录46.6-46.13读后感
陈九川录46.6-46.13读后感《我的法兰西岁月》主要记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16岁的邓小平在法国历时5年艰辛而辉煌的勤工俭学、寻求救国之道、走上革命道路的真实故事。影片并没有下力气去表现这段历史的过程,而是紧紧抓住主人公成长经历中最令人难忘的艰辛、磨砺、苦难和乐观、坚毅、浪漫的几个“支点”,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导演的高明之处是他并没有去仰视一个领袖和伟人的过去,而是以一个常人的眼光去平视一个16岁的少年,看他是如何在坎坷中走过他的青春,看他的青春步伐是如何从蹒跚踉跄走向坚定沉稳的。由于导演独到的眼光,他没有过多地选择邓希贤参加革命活动的情节,而是将笔力倾注到主人公命运的跌宕起伏上。通过人物命运的变化和主人公对命运的抗争、以至生命的觉醒,凸显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
影片开头展现给观众的是上世纪20年代四川广安的一条老街,这里嘈杂、肮脏、破败,完全是旧中国的一个缩影。而长江边拉纤的纤夫那沉重的步履和呻吟,将人世间的苦难表现得淋漓尽致。转而,一声汽笛,将巍峨雄伟的大油轮和美丽的马赛港推到了人们的眼前。这两组浓墨重彩的镜头,对比鲜明,将主人公所处的生存环境强烈地展现出来,也为他后来的人生道路作好铺垫。这种对比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对人物命运和性格的表现起到了有力的衬托作用。导演很注意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人物跌宕的命运。邓希贤在法国只读了几个月的书就失学了。在主人公失学之前有两场气氛热烈的戏,一场是篝火晚会,一场是足球赛,这两场戏充满了欢乐和美好。而失学后的邓希贤挨饿受冻、流落街头,从幸福的顶峰一下子跌入苦难的深渊。两厢对比,令观众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主人公所承受的精神重压和命运的跌宕。正是这种坎坷不平、瞬息多变的命运,表现了主人公不屈不挠的性格特征,也正是这些生动的情节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为了表现人物的情感,在细节的运用上,导演也独具匠心。邓母送儿子远行时让儿子带走三双布鞋,并含泪说:穿坏了这三双鞋,儿子就回来了。剧中有几次反复表现布鞋的镜头:在赛纳河的桥上露宿时,主人公拿出布鞋抚摸,表现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在法国朋友米歇尔去工地看望邓希贤时,他脚上的布鞋已经破得露出了小脚丫,这个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生活的苦难和艰辛。人类共通的情感,使得每一次布鞋的出现,都轻轻拨动着观众的心扉,也拉近了观众和主人公的心灵。
影片不仅塑造了邓希贤这个感人的青春形象,还塑造了周恩来、李富春、蔡畅等一批年轻革命者的生动形象,他们当时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充满了朝气,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活力,他们在苦难中探索,在黑暗中追求,他们在身上表现出了可爱的不成熟,也表现出了激情中的不沉稳,同时也再现了他们理想中的浪漫,但这一切恰恰表现了人物的真实性情,而这种真性情将青春衬托得无比美丽。
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的心中便被 牵动着,也有所感悟,我被片中邓小平爷爷的那种永不言弃,事事留心,为了共 产事业宁愿牺牲的精神所深深吸引着。 作为一个大学生,在伟人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我要学习邓小平爷爷那样 做个对事有心的人,让自己更加的成熟,做人做事更上一步。邓小平爷爷原名叫 邓希贤,他十六岁去法兰西留学,是当时的中国人留学法兰西中最小的一个。当 抵达法兰西,来到法国学校时,有幸碰到了聂荣臻学长,他当即表示了对这批中 国留学生的热烈欢迎, 同时在不知不觉也向他们提了两个问题——法国的国土面 积是多少?中国四川省的面积是多少?当时只有邓小平爷爷知道, 聂荣臻便露出 了满意的笑容,在身旁的叔叔和表哥也赞叹不已,夸他真是有心,做生活中的有 心人,虽然只是在一些小事上留心,但它可以免除一些不必要的尴尬或别人的耻 笑,甚至它还可以让你赢得大家的敬佩和赞扬。 在这个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邓小平爷爷的一句最经典的话 ——我会长大的,这句话也是贯穿全片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十六岁的邓希 贤来到了法兰西学校留学,条件颇好,可好景不长,她和叔叔表哥最后甚至沦落 为流落街头的流浪汉, 因此也不得不出去找活干, 可是又碰上了法国的金融危机, 法国人自己都难以找到工作,更何况一个未长大的成人,一个又矮又瘦的中国人 呢!打邓小平爷爷并不在乎这些,他还是去了一个搬运码头去找活干,当时就碰 到了“找茬”的法国人,他不仅侮辱邓小平爷爷,甚至侮辱蔑视邓小平的能力和 他挑战扳手腕, 结果可想而知, 邓小平输了, 他当即说出一句话——我会长大的。 不过这位叫米希尔的法国人在邓小平遭遇抢劫时救了邓小平一命并解释了那件 事,从此之后他们变成很长有好的忘年交。 其实,邓小平说的是到法兰西留学,但真正学习的时间也就是赶了过来的在 法国学校的那段时间,其余要么在为生计奔波,到处找活干,以填饱肚子,要么 在沉浸于爱国事业中,寻找爱国前辈们——聂荣臻、周恩来、陈富春、蔡和森等 等,和他们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在那一段时期,他们忍受了饥饿,忍受了 漫漫长夜,忍受了饥寒交迫,但他们的心始终是火热的。 看完这部电影后,让我想起了泰戈尔的一句话——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 才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血的手指,才能弹出时间的绝唱。的确,邓小平他 们在经历过这样一段艰难岁月后,终于成为了一代伟人。
这部电影主要描写邓小平爷爷去法国留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故事。看了这部电影后,我的感想很多,收到的教育也很大。邓小平爷爷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邓小平爷爷12岁去法国留学,才读了五个月的书,钱就不够用了,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坚持在法国找工作,他当搬运工,干苦力挣钱,还被法国人欺负。后来,它又成了流浪汉,在街头流浪……可是他还是坚持不懈。
周恩来对邓小平说:“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是啊!为中华之崛起。邓小平爷爷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进过学堂,而是在社会大学堂里学习各种知识,磨练自己的意志。正是在法兰西的这段艰苦的岁月里,让邓小平爷爷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为今后革命事业有了扎实的基础。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们要向邓小平爷爷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的接班人
今天,学校团委组织我们观看了《我的法兰西岁月》,看了后感触颇深,有不吐不快之感,特来此佳处,一吐为快。
一,艰苦的环境,造就了邓小平不屈的性格。当一个16岁的孩子在异国他乡的码头上背负那沉重的大包,当一个矮小的中国人,在法国的钢铁厂里被累倒,被工头骂为黄狗时,他没有屈服,依旧为了自己的救国梦,在异国他乡艰苦的生活着,依烤土豆充饥,却实现了自己的盗火者的梦。
二,那伟大的同志般的情谊是我深深感动,聂荣臻,周恩来,赵世炎,蔡和森,邓小平,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为了革命的梦想,而在孜孜不倦的追求者。当饥饿难耐的邓小平来到蔡畅,赵世炎(夫妻 )家时,两位革命前辈把自己仅有的两碗面推到了邓小平的面前,后来小平发现了,把自己仅有的两法郎房子了他们的壁橱里,流着泪离开了。这种同志之情是多么的宝贵呀,中国革命的火种在法国得到点燃,与这种伟大的感情是分不开的 。
三,小平同志伟大的人格魅力是我深深折服,他对法国无产阶级那深深的爱,对北洋卖国政府的深深的恨,对同志那无私的爱,对工作的无限忠诚。使我深深地感动。
在影片的结尾,当被法国驱逐的的邓小平说出“总有一天法国人民会铺着红地毯欢迎来自中国的朋友的”,镜头切到小平同志访问法国的录像,我的眼睛湿润了,有哪个人会想到,一个貌不惊人的小个子会成为13亿中国人心目中的勇雄,谁会想到一个没驱逐的外国人会再一次踏上法兰西的土地,而被最为最尊贵的国宾。
一切不可能的事,小平都做到了,这就是伟人的风采。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条件要比小平在法国时好上一百倍,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成功呢,只要我们有目标,有毅力,有追求,有信仰,也一定会成功。
六一节前夕,学校组织党员观看了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到现在,我的脑海里仍荡漾着影院中经久不息的掌声……
二十世纪初时的中国,列强入侵,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年轻的邓小平就怀着一腔救国济事的热忱,告别了父母。与叔叔纪少圣、哥哥纪德铭一道历尽艰辛越过大洋,踏上了赴法兰西勤工俭学之旅,千里迢迢远赴法国,立志学好本事,为国效力。
整部影片情节感人,最令我为之振奋的就是影片对邓小平那种坚忍不拔的完美性格的演绎.影片不仅从一个侧面让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更让大家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我会长大的!”正是这样一句充满自信又坚定的话语,激励着邓小平在艰苦的岁月里获得成长,获得他伟大的人生的原动力。这句话,也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心里。
由于中国政府停止了对留学生的资助,迫使邓希贤他们停止了学业,生活也陷入了困境。交不起学费,求工无望,举目无亲,邓希贤则以自己的毅力和执著,维系着他和伙伴们生存的希望。当我看到邓希贤背着沉重的货物,在码头上一步步艰难的行进时,心里感触很深。比起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这是多么艰苦啊!再看看邓希贤的年龄,只有16岁,正是一个应该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啊!可是,他却独自漂泊异乡,承受着饥饿,思亲的痛苦。特别是他脚上那双鞋子已经破烂不堪了,可他仍没有扔,因为那是爱他的母亲含辛茹苦地为他一针一线地缝起来的。
我们要学习邓前辈身上坚毅的性格,我们的心需要坚强!坚毅的性格是需要慢慢磨练的,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气馁,需要有一种坚毅的信念来支持自己。当你遇挫折而沮丧的时候,当你遇到失败而伤心落泪的时候,当你因诱惑而跨越界限的时候,想一想你的信念,想一想那些在身边支持你的人,想一想那些因为具有坚忍不拔信念而获得成功的人们。相信吧!风雨之后总能见到彩虹,在人生的道路上,向着成功的标靶不断挺进!
就在邓小平最困难的时候,他遇到了周恩来和赵世炎等一批正在做着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大事情的先进青年,改变了他的命运。邓小平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与其他党员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为祖国贡献了自己伟大的一生。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懂得了现在腾飞的新中国靠的就是像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如果没有他们,没有改革开放的实践,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人活着,并非是为了吃穿,为了追求物质享受,更重要的是为了精神文明和人生价值。作为党员教师,我们要珍惜今天,不辜负老一辈革命家对我们的期望,学习邓小平的伟大人格、志向和精神,为中华民族美好灿烂的明天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小平陷入绝境这期间,他经常说着这样一句话——“我会长大的!”。这是这样一句充满自信的话语,激励着小平在艰苦的岁月里获得成长,获得他伟大的人生的原动力。这句话,也被牢记在我们观众的心中,继续鼓励那些力争上游、不凡平凡的灵魂。
导演的高明之处是他并没有去仰视一个领袖和伟人的过去,而是以一个常人的眼光去平视一个16岁的少年,看他是如何在坎坷中走过他的青春,看他的青春步伐是如何从蹒跚踉跄走向坚定沉稳的。由于导演独到的眼光,他没有过多地选择邓希贤参加革命活动的情节,而是将笔力倾注到主人公命运的跌宕起伏上。通过人物命运的变化和主人公对命运的抗争、以至生命的觉醒,凸显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
影片开头展现给观众的是上世纪20年代四川广安的一条老街,这里嘈杂、肮脏、破败,完全是旧中国的一个缩影。而长江边拉纤的纤夫那沉重的步履和呻吟,将人世间的苦难表现得淋漓尽致。转而,一声汽笛,将巍峨雄伟的大油轮和美丽的马赛港推到了人们的眼前。这两组浓墨重彩的镜头,对比鲜明,将主人公所处的生存环境强烈地展现出来,也为他后来的人生道路作好铺垫。这种对比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对人物命运和性格的表现起到了有力的衬托作用。导演很注意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人物跌宕的命运。邓希贤在法国只读了几个月的书就失学了。在主人公失学之前有两场气氛热烈的戏,一场是篝火晚会,一场是足球赛,这两场戏充满了欢乐和美好。而失学后的邓希贤挨饿受冻、流落街头,从幸福的顶峰一下子跌入苦难的深渊。两厢对比,令观众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主人公所承受的精神重压和命运的跌宕。正是这种坎坷不平、瞬息多变的命运,表现了主人公不屈不挠的性格特征,也正是这些生动的情节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为了表现人物的情感,在细节的运用上,导演也独具匠心。邓母送儿子远行时让儿子带走三双布鞋,并含泪说:穿坏了这三双鞋,儿子就回来了。剧中有几次反复表现布鞋的镜头:在赛纳河的桥上露宿时,主人公拿出布鞋抚摸,表现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在法国朋友米歇尔去工地看望邓希贤时,他脚上的布鞋已经破得露出了小脚丫,这个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生活的苦难和艰辛。人类共通的情感,使得每一次布鞋的出现,都轻轻拨动着观众的心扉,也拉近了观众和主人公的心灵。
影片不仅塑造了邓希贤这个感人的青春形象,还塑造了周恩来、李富春、蔡畅等一批年轻革命者的生动形象,他们当时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充满了朝气,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活力,他们在苦难中探索,在黑暗中追求,他们在身上表现出了可爱的不成熟,也表现出了激情中的不沉稳,同时也再现了他们理想中的浪漫,但这一切恰恰表现了人物的真实性情,而这种真性情将青春衬托得无比美丽。
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的心中便被 牵动着,也有所感悟,我被片中邓小平爷爷的那种永不言弃,事事留心,为了共 产事业宁愿牺牲的精神所深深吸引着。 作为一个大学生,在伟人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我要学习邓小平爷爷那样 做个对事有心的人,让自己更加的成熟,做人做事更上一步。邓小平爷爷原名叫 邓希贤,他十六岁去法兰西留学,是当时的中国人留学法兰西中最小的一个。当 抵达法兰西,来到法国学校时,有幸碰到了聂荣臻学长,他当即表示了对这批中 国留学生的热烈欢迎, 同时在不知不觉也向他们提了两个问题——法国的国土面 积是多少?中国四川省的面积是多少?当时只有邓小平爷爷知道, 聂荣臻便露出 了满意的笑容,在身旁的叔叔和表哥也赞叹不已,夸他真是有心,做生活中的有 心人,虽然只是在一些小事上留心,但它可以免除一些不必要的尴尬或别人的耻 笑,甚至它还可以让你赢得大家的敬佩和赞扬。 在这个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邓小平爷爷的一句最经典的话 ——我会长大的,这句话也是贯穿全片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十六岁的邓希 贤来到了法兰西学校留学,条件颇好,可好景不长,她和叔叔表哥最后甚至沦落 为流落街头的流浪汉, 因此也不得不出去找活干, 可是又碰上了法国的金融危机, 法国人自己都难以找到工作,更何况一个未长大的成人,一个又矮又瘦的中国人 呢!打邓小平爷爷并不在乎这些,他还是去了一个搬运码头去找活干,当时就碰 到了“找茬”的法国人,他不仅侮辱邓小平爷爷,甚至侮辱蔑视邓小平的能力和 他挑战扳手腕, 结果可想而知, 邓小平输了, 他当即说出一句话——我会长大的。 不过这位叫米希尔的法国人在邓小平遭遇抢劫时救了邓小平一命并解释了那件 事,从此之后他们变成很长有好的忘年交。 其实,邓小平说的是到法兰西留学,但真正学习的时间也就是赶了过来的在 法国学校的那段时间,其余要么在为生计奔波,到处找活干,以填饱肚子,要么 在沉浸于爱国事业中,寻找爱国前辈们——聂荣臻、周恩来、陈富春、蔡和森等 等,和他们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在那一段时期,他们忍受了饥饿,忍受了 漫漫长夜,忍受了饥寒交迫,但他们的心始终是火热的。 看完这部电影后,让我想起了泰戈尔的一句话——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 才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血的手指,才能弹出时间的绝唱。的确,邓小平他 们在经历过这样一段艰难岁月后,终于成为了一代伟人。
这部电影主要描写邓小平爷爷去法国留学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故事。看了这部电影后,我的感想很多,收到的教育也很大。邓小平爷爷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邓小平爷爷12岁去法国留学,才读了五个月的书,钱就不够用了,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坚持在法国找工作,他当搬运工,干苦力挣钱,还被法国人欺负。后来,它又成了流浪汉,在街头流浪……可是他还是坚持不懈。
周恩来对邓小平说:“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是啊!为中华之崛起。邓小平爷爷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进过学堂,而是在社会大学堂里学习各种知识,磨练自己的意志。正是在法兰西的这段艰苦的岁月里,让邓小平爷爷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为今后革命事业有了扎实的基础。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们要向邓小平爷爷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的接班人
今天,学校团委组织我们观看了《我的法兰西岁月》,看了后感触颇深,有不吐不快之感,特来此佳处,一吐为快。
一,艰苦的环境,造就了邓小平不屈的性格。当一个16岁的孩子在异国他乡的码头上背负那沉重的大包,当一个矮小的中国人,在法国的钢铁厂里被累倒,被工头骂为黄狗时,他没有屈服,依旧为了自己的救国梦,在异国他乡艰苦的生活着,依烤土豆充饥,却实现了自己的盗火者的梦。
二,那伟大的同志般的情谊是我深深感动,聂荣臻,周恩来,赵世炎,蔡和森,邓小平,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为了革命的梦想,而在孜孜不倦的追求者。当饥饿难耐的邓小平来到蔡畅,赵世炎(夫妻 )家时,两位革命前辈把自己仅有的两碗面推到了邓小平的面前,后来小平发现了,把自己仅有的两法郎房子了他们的壁橱里,流着泪离开了。这种同志之情是多么的宝贵呀,中国革命的火种在法国得到点燃,与这种伟大的感情是分不开的 。
三,小平同志伟大的人格魅力是我深深折服,他对法国无产阶级那深深的爱,对北洋卖国政府的深深的恨,对同志那无私的爱,对工作的无限忠诚。使我深深地感动。
在影片的结尾,当被法国驱逐的的邓小平说出“总有一天法国人民会铺着红地毯欢迎来自中国的朋友的”,镜头切到小平同志访问法国的录像,我的眼睛湿润了,有哪个人会想到,一个貌不惊人的小个子会成为13亿中国人心目中的勇雄,谁会想到一个没驱逐的外国人会再一次踏上法兰西的土地,而被最为最尊贵的国宾。
一切不可能的事,小平都做到了,这就是伟人的风采。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条件要比小平在法国时好上一百倍,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成功呢,只要我们有目标,有毅力,有追求,有信仰,也一定会成功。
六一节前夕,学校组织党员观看了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到现在,我的脑海里仍荡漾着影院中经久不息的掌声……
二十世纪初时的中国,列强入侵,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年轻的邓小平就怀着一腔救国济事的热忱,告别了父母。与叔叔纪少圣、哥哥纪德铭一道历尽艰辛越过大洋,踏上了赴法兰西勤工俭学之旅,千里迢迢远赴法国,立志学好本事,为国效力。
整部影片情节感人,最令我为之振奋的就是影片对邓小平那种坚忍不拔的完美性格的演绎.影片不仅从一个侧面让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更让大家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我会长大的!”正是这样一句充满自信又坚定的话语,激励着邓小平在艰苦的岁月里获得成长,获得他伟大的人生的原动力。这句话,也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心里。
由于中国政府停止了对留学生的资助,迫使邓希贤他们停止了学业,生活也陷入了困境。交不起学费,求工无望,举目无亲,邓希贤则以自己的毅力和执著,维系着他和伙伴们生存的希望。当我看到邓希贤背着沉重的货物,在码头上一步步艰难的行进时,心里感触很深。比起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这是多么艰苦啊!再看看邓希贤的年龄,只有16岁,正是一个应该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啊!可是,他却独自漂泊异乡,承受着饥饿,思亲的痛苦。特别是他脚上那双鞋子已经破烂不堪了,可他仍没有扔,因为那是爱他的母亲含辛茹苦地为他一针一线地缝起来的。
我们要学习邓前辈身上坚毅的性格,我们的心需要坚强!坚毅的性格是需要慢慢磨练的,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气馁,需要有一种坚毅的信念来支持自己。当你遇挫折而沮丧的时候,当你遇到失败而伤心落泪的时候,当你因诱惑而跨越界限的时候,想一想你的信念,想一想那些在身边支持你的人,想一想那些因为具有坚忍不拔信念而获得成功的人们。相信吧!风雨之后总能见到彩虹,在人生的道路上,向着成功的标靶不断挺进!
就在邓小平最困难的时候,他遇到了周恩来和赵世炎等一批正在做着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大事情的先进青年,改变了他的命运。邓小平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与其他党员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为祖国贡献了自己伟大的一生。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懂得了现在腾飞的新中国靠的就是像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如果没有他们,没有改革开放的实践,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人活着,并非是为了吃穿,为了追求物质享受,更重要的是为了精神文明和人生价值。作为党员教师,我们要珍惜今天,不辜负老一辈革命家对我们的期望,学习邓小平的伟大人格、志向和精神,为中华民族美好灿烂的明天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小平陷入绝境这期间,他经常说着这样一句话——“我会长大的!”。这是这样一句充满自信的话语,激励着小平在艰苦的岁月里获得成长,获得他伟大的人生的原动力。这句话,也被牢记在我们观众的心中,继续鼓励那些力争上游、不凡平凡的灵魂。
第89天 | 陈九川录46.15-17
【46.15】九川问:“自省念虑,或涉邪妄,或预料理天下事,思到极处,井井有味,便缱绻难屏。觉得早则易,觉迟则难,用力克治,愈觉捍格。惟稍迁念他事,则随两忘。如此廓清,亦似无害。”
先生曰:“何须如此!只要在良知上着功夫。”
九川曰:“正谓那一时不知。”
先生曰:“我这里自有功夫,何缘得他来?只为尔功夫断了,便蔽其知。既断了,则继续旧功便是,何必如此。”
九川曰:“直是难鏖,虽知,丢他不去。”
先生曰:“须是勇。用功久,自有勇。故曰:‘是集义[1]所生者’,胜得容易,便是大贤。”
【46.16】九川问:“此功夫却于心上体验明白,只解书不通。”
先生曰:“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若心上不通,只要书上文义通,却自生意见。”
【46.17】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
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枉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先生曰:“何须如此!只要在良知上着功夫。”
九川曰:“正谓那一时不知。”
先生曰:“我这里自有功夫,何缘得他来?只为尔功夫断了,便蔽其知。既断了,则继续旧功便是,何必如此。”
九川曰:“直是难鏖,虽知,丢他不去。”
先生曰:“须是勇。用功久,自有勇。故曰:‘是集义[1]所生者’,胜得容易,便是大贤。”
【46.16】九川问:“此功夫却于心上体验明白,只解书不通。”
先生曰:“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若心上不通,只要书上文义通,却自生意见。”
【46.17】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
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枉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传习录名句
12句传习录名句:
1、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
2、一念开明,反身而诚——《传习录·卷中·答陆原静书》
3、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传习录·卷上·徐爱录》
4、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传习录·卷下·门人陈九川录》
5、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传习录·卷上·徐爱录》
6、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传习录·卷下·门人陈九川录》
7、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传习录·卷中·答顾东桥书》
8、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传习录·卷下·门人陈九川录》
9、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传习录·卷下·右南大吉录》
10、未有知而不行者。——《传习录·卷上·徐爱录》
11、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传习录·卷上·徐爱录》
12、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传习录·卷上·徐爱录》
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传习录·门人陈九川录(11)》:
先生问:“九川于‘致知’之说体验如何?”
九川曰:“自觉不同。往时操持常不得个恰好处,此乃是恰好处。”
先生曰:“可知是体来与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尽的。”
又曰:“此‘致知’二字,真是个千古圣传之秘。见到这里,‘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大意是:
王阳明问陈九川:“你的‘致知’一说的感觉怎么样?”
陈九川说道:“感觉不同。以前内心总觉得不如意,听了你的‘致知’之说,满意了。”
王阳明说道:“应该是有体会了,和光听我说不同。我开始和你讲‘致知’的时候,晓得你会忽略,会轻视,不能感受到其中奥妙。只是需要再往深处体会,那样就会每天有长进,没有尽头了。”
王阳明还说:“这‘致知’两个字,真是千古传扬的秘诀呀!见地到了这个份上,就能做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就算用一百代的时间来等待圣人的出现,也不会产生困惑。接着这句话的是‘知人也’,这是对人世间有了深入的了解)’了。”
后面这句话说的是致知的作用,也就是“知人”。如此便联想到这几天一直在思考的直接关系的一些问题。如果说:直接关系的存在是必然,其展现和拓展是自由,也就是说静止地看,直接关系是必然;运动地看,直接关系是自由。如此,直接关系本身到底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必然和自由是怎样实现统一,而成为直接关系的呢?
自然界的物体之间通过力来实现统一,直接关系就是力的作用与反作用。人世间呢?答案是:法。
这个法不同于现在我们所说的法律。这个法的内容是社会的基本信任,其目的是促进社会的普遍依赖,实现目的的手段是将人的个体性过渡到社会的普遍性,遵循的原则是自由原则(即尊重人权和人人平等)和理性原则(注重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普遍性的关联,尊重人文精神)。如此,就丰富而具体了。
王阳明那个时代,还没有这样的法的概念,他们讲究的是道德。尽管道德也可以做出自由和理性的解释,但还是小了点,没有法这样宏大。
一时之念,不知对不对,权且记下。
《传习录·门人陈九川录(11)》:
先生问:“九川于‘致知’之说体验如何?”
九川曰:“自觉不同。往时操持常不得个恰好处,此乃是恰好处。”
先生曰:“可知是体来与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尽的。”
又曰:“此‘致知’二字,真是个千古圣传之秘。见到这里,‘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大意是:
王阳明问陈九川:“你的‘致知’一说的感觉怎么样?”
陈九川说道:“感觉不同。以前内心总觉得不如意,听了你的‘致知’之说,满意了。”
王阳明说道:“应该是有体会了,和光听我说不同。我开始和你讲‘致知’的时候,晓得你会忽略,会轻视,不能感受到其中奥妙。只是需要再往深处体会,那样就会每天有长进,没有尽头了。”
王阳明还说:“这‘致知’两个字,真是千古传扬的秘诀呀!见地到了这个份上,就能做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就算用一百代的时间来等待圣人的出现,也不会产生困惑。接着这句话的是‘知人也’,这是对人世间有了深入的了解)’了。”
后面这句话说的是致知的作用,也就是“知人”。如此便联想到这几天一直在思考的直接关系的一些问题。如果说:直接关系的存在是必然,其展现和拓展是自由,也就是说静止地看,直接关系是必然;运动地看,直接关系是自由。如此,直接关系本身到底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必然和自由是怎样实现统一,而成为直接关系的呢?
自然界的物体之间通过力来实现统一,直接关系就是力的作用与反作用。人世间呢?答案是:法。
这个法不同于现在我们所说的法律。这个法的内容是社会的基本信任,其目的是促进社会的普遍依赖,实现目的的手段是将人的个体性过渡到社会的普遍性,遵循的原则是自由原则(即尊重人权和人人平等)和理性原则(注重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普遍性的关联,尊重人文精神)。如此,就丰富而具体了。
王阳明那个时代,还没有这样的法的概念,他们讲究的是道德。尽管道德也可以做出自由和理性的解释,但还是小了点,没有法这样宏大。
一时之念,不知对不对,权且记下。
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
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
《传习录·门人陈九川录(2)》:
九川问:“近年因厌泛滥之学,每要静坐,求屏息念虑。非惟不能,愈觉扰扰,如何?”
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曰:“当自有无念时否?”
先生曰:“实无无念时。”
曰:“如此却如何言静?”
曰:“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戒慎恐惧即是念,何分动静。”
曰:“周子何以言‘定之以中正,仁而主静?’”
曰:“无欲故静,是“静亦定,动亦定’的定字,主其本体也;戒惧之念,是活泼泼地,此是天机不息处,所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一息便是死,非本体之念即是私念。”
大意是:
陈九川问王阳明:“这几年,因为厌烦泛滥成灾的各种学说,总想通过独自静坐,停止思想,来摒弃这些思想杂念。可真坐下来,非但达不到目的,反而越发感觉到各种纷扰不止。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王阳明说道:“思想怎么能够停止呢?不过要做到纯正。”
陈九川再问:“思想中有没有不存在任何观念的时候?”
王阳明说道:“没有,确实没有这样的时候。”
陈九川又问:“这样的话,怎么解释‘静’?”
王阳明说道:“静不是不动,动也不是不能静下来。戒慎恐惧就是观念,怎么能分辨得出动和静来!”
陈九川说道:“周敦颐为什么说‘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呢?”
王阳明说道:“没有私欲能做到静,这就是程颢所说的‘静亦定,动亦静’中的‘定’,在‘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这句话中,‘主’就是指内心这个本体。戒慎恐惧的观念是能动的,所体现的正是事物流动不息的自然法则。也就是《诗经》中所说的‘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一旦停下来也就是死亡。不是本体的观念那就是私心杂念。”
仔细思考一下这段对话,觉得应该是这样:
静是一种无限状态,既然是无限,那就不会有任何规定性,也就不和其他事物有差别,也就是一种空寂状态。这种状态是不能动,也不需要动的。
而,一般看来,动与静相对,是一种有限状态,有规定性,与其他事物有区别,是一种“有”的状态。这时,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下,变化也就在所难免。
任何一种成熟的思想观念,都是此两者的结合体。那就是:其内在是无限的,其外在表现是有限的。
这一说法和我们一般的想象相左。例如,一个球。在球的内部是有限的,而在球的外面则有一个无限的空间。依据这一简单的想象,有人把道,把阴阳,把五行说成是万物的本原。而这些都是有欠缺的。
成熟的观念(或者说概念),在其内部都有一个或多个环节,例如家庭中有父亲、母亲和儿子。对于某某家庭中的某父来说,他同时还是他所在工作单位、所在社区、所在地方、所在社会的环节,甚至作为自然人,他还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这里不说是环节)与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发生着直接联系和直接作用。这样某父就是一个实体性的无限事物。而某父是家庭的环节,观念的环节就是观念本身,某父就是某某家庭。这样,某某家庭内在地就是无限的了。
这种说法并非奇思妙想,我们只要认真想一想,我们很快就能发现,我们日常的所有观念都是这样子的。
然而,成熟观念的外在表现必须是有限的,这样才可以具体化,才有其相符合的实体存在,才可以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发生作用,才可以动起来。当然,一旦动起来,成熟的观念便不再成熟,向着更高级的成熟进展。在进展过程中,因为不再成熟,其内在也会变为有限,从而有了内容。只有再次成熟,才会使内容消失而变为无限。
这就是“动”和“静”的本来面目。
一时之念,不知对不对,权且记下。
《传习录·门人陈九川录(2)》:
九川问:“近年因厌泛滥之学,每要静坐,求屏息念虑。非惟不能,愈觉扰扰,如何?”
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曰:“当自有无念时否?”
先生曰:“实无无念时。”
曰:“如此却如何言静?”
曰:“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戒慎恐惧即是念,何分动静。”
曰:“周子何以言‘定之以中正,仁而主静?’”
曰:“无欲故静,是“静亦定,动亦定’的定字,主其本体也;戒惧之念,是活泼泼地,此是天机不息处,所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一息便是死,非本体之念即是私念。”
大意是:
陈九川问王阳明:“这几年,因为厌烦泛滥成灾的各种学说,总想通过独自静坐,停止思想,来摒弃这些思想杂念。可真坐下来,非但达不到目的,反而越发感觉到各种纷扰不止。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王阳明说道:“思想怎么能够停止呢?不过要做到纯正。”
陈九川再问:“思想中有没有不存在任何观念的时候?”
王阳明说道:“没有,确实没有这样的时候。”
陈九川又问:“这样的话,怎么解释‘静’?”
王阳明说道:“静不是不动,动也不是不能静下来。戒慎恐惧就是观念,怎么能分辨得出动和静来!”
陈九川说道:“周敦颐为什么说‘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呢?”
王阳明说道:“没有私欲能做到静,这就是程颢所说的‘静亦定,动亦静’中的‘定’,在‘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这句话中,‘主’就是指内心这个本体。戒慎恐惧的观念是能动的,所体现的正是事物流动不息的自然法则。也就是《诗经》中所说的‘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一旦停下来也就是死亡。不是本体的观念那就是私心杂念。”
仔细思考一下这段对话,觉得应该是这样:
静是一种无限状态,既然是无限,那就不会有任何规定性,也就不和其他事物有差别,也就是一种空寂状态。这种状态是不能动,也不需要动的。
而,一般看来,动与静相对,是一种有限状态,有规定性,与其他事物有区别,是一种“有”的状态。这时,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下,变化也就在所难免。
任何一种成熟的思想观念,都是此两者的结合体。那就是:其内在是无限的,其外在表现是有限的。
这一说法和我们一般的想象相左。例如,一个球。在球的内部是有限的,而在球的外面则有一个无限的空间。依据这一简单的想象,有人把道,把阴阳,把五行说成是万物的本原。而这些都是有欠缺的。
成熟的观念(或者说概念),在其内部都有一个或多个环节,例如家庭中有父亲、母亲和儿子。对于某某家庭中的某父来说,他同时还是他所在工作单位、所在社区、所在地方、所在社会的环节,甚至作为自然人,他还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这里不说是环节)与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发生着直接联系和直接作用。这样某父就是一个实体性的无限事物。而某父是家庭的环节,观念的环节就是观念本身,某父就是某某家庭。这样,某某家庭内在地就是无限的了。
这种说法并非奇思妙想,我们只要认真想一想,我们很快就能发现,我们日常的所有观念都是这样子的。
然而,成熟观念的外在表现必须是有限的,这样才可以具体化,才有其相符合的实体存在,才可以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发生作用,才可以动起来。当然,一旦动起来,成熟的观念便不再成熟,向着更高级的成熟进展。在进展过程中,因为不再成熟,其内在也会变为有限,从而有了内容。只有再次成熟,才会使内容消失而变为无限。
这就是“动”和“静”的本来面目。
一时之念,不知对不对,权且记下。
本文标题: 陈九川录4613读后感(陈九川录46 6-46 13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9123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