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哲学读后感(项目管理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 2024-06-24 13:33:3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9

项目管理的哲学思考摘要:从认识的辨证运动、主体和客体、系统观三个方面,阐述项目管理的有关哲学思想,认为其本质是辨证的唯物主义思想,从而使人们更深...

项目管理哲学读后感(项目管理的哲学思考)

项目管理的哲学思考

摘要:从认识的辨证运动、主体和客体、系统观三个方面,阐述项目管理的有关哲学思想,认为其本质是辨证的唯物主义思想,从而使人们更深入地理解项目管理。
  关键词:项目管理;辨证运动;主体和客体;系统管理
  一、 项目管理的概念
  广义的“项目”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但笔者论述的对象不是泛指一般项目,而是具有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意义的项目,它具有性、一次性、整体性、多目标性和寿命周期性等特性。项目管理则自古就有,起源于古代的建设工程项目,如中国的古长城、都江堰,埃及的金字塔等。但作为现代意义的项目管理最初开始于国防系统,应用最迅速的是建筑部门,大量存在的建筑工程为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成熟提供了条件。目前,项目管理已广泛地普及到水利、电力、医药、化工、IT等行业和部门。从最新发展趋势看,项目管理已不仅仅是工程项目,现已发展到社会领域。在国外,一个重大法律问题、一项具有创造意义的广告活动甚至一次议员或政府官员的竞选,都可应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国内,如三峡工程已不仅是水利设施,而是包括移民在内的极为复杂的社会工程。结合传统的管理五要素,项目管理可以定义为: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实现项目立项时确立的目标,作为一门学科则是融决策、管理、效益为一体的组织、过程和方法的集合。
  项目是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细胞,加强项目管理则是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的重要因素。美国学者格雷厄姆曾指出“项目是适应环境变化的普遍方式,故而一个组织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项目管理的水平”。美国杂志《财富》也曾预测项目管理工作(尤其是项目经理)将成为21世纪挑战性和竞争力的黄金职业。事实上,项目管理既是一项实践活动,也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是管理学的分支,其间也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二、项目管理具有哲学理念
  (一)现代项目管理的形成体现了认识运动的辨证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认识事物总是开始于实践基础上的感性认识,再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辨证运动首先表现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及二者的统一。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想象、幻想、知觉、灵感等非逻辑方法,也可以与思维逻辑抽象相结合,共同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而后再回到实践中对已有的理论进行检验,实现认识又一次更为重大的飞跃。
  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出现是工程和工程管理实践的结果。人类从事项目实践活动已有几千年前的历史,但由于当时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在完成这些建筑工程和水利工程项目的方法论中,艺术成分多于科学成分,经验性大于理性,项目管理者个人的想象力、艺术创造力和经验判断起着关键作用。现代项目管理萌芽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于60年代后,形成于9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由于政治和军事需要,产生了国防工程需求如“北极星导弹”、“阿波罗登月”等,这些项目技术复杂、耗资巨大,若没有合理的管理方法,项目便容易失败,损失惨重。于是项目所涉及的各种科学家从不同角度开发了相关的理论与方法,这也是人们对项目管理进行理性思考的起点。随着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便产生以欧洲为主的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和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这两个项目管理研究的组织体系,他们不断对项目管理的实践活动及其相应技术方法进行总结,并出版了来源于项目管理实践总结的诸多理论性著作。同时,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迅速在世界各国广为传播,在许多行业取得了颇见效益的应用,并不断被充实。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技术复杂、工作繁重、不确定性因素多的大型项目、复杂的科研项目、军事项目、航天项目和社会项目的出现,新的项目管理思想、理论(系统论、控制论和行为科学)、方法(预测技术、决策技术、网络技术、数理统计方法、线性规划和排队论)与工具(计算机应用、图文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项目管理软件)开始引入,从而使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展。可以说,现代项目管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是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有限趋向于无限的发展过程。
  项目管理来源于实践,并从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原始的粗放的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实现认识对项目管理的第一次飞跃;然后将从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又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并得到补充,这样循环往复,经过差不多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直至现在项目管理已发展成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涉及各行各业的综合性学科,从而实现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质的飞跃并达到二者统一。
  (二)项目管理中主客体辨证统一
  由于主客体总是相对而存在的,项目管理的主客体只有在项目存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进行讨论。项目管理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是由其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而发生和发展的。项目管理主体是项目管理实践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即项目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严格意义上讲,是由管理者群体组成的工作集体———管理机构。项目管理客体是指能够被项目管理主体控制的一个已经立项和实施的项目在生命周期内涉及的全部人员、资源的组织和活动。项目管理的客体可归纳为由人、物质资源和组织机构组成。物资资源是管理客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项目经济活动的必备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又与项目的外部经济环境联系在一起。组织机构是项目管理客体的表现形式,也是项目管理主体的表现形式。
主体与客体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影响的,项目管理中主客体辩证统一。首先,项目管理主体不是的,必须承认有多个不同的主体在项目管理中起作用。对一个个体来说,“自我”是主体,“他我”是客体。如项目部门经理,对于该部门的人员、物资、资金而言是主体,但对于项目总经理而言又成了客体。同时,主客体在其角色变化的互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各自在交往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对方的合理因素,接受对方行为方式的影响。这一点在项目管理中有重要意义,人在项目管理中既是管理主体又是管理客体,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与作为管理主体的人是平等的,在处于被管理的地位的同时,又参与管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对于其他要素如下级人员、物资、资金等又处于主体地位,地位和岗位的不同只是劳动分工的不同。其次,对一个项目而言,主体和客体也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主体是一个“大我”,包括一切与项目有关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客体是项目生命周期内涉及的全部人员、资源的组织和活动。主体对项目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需要获取外部信息,对本项目的人、财、物(即客体)充分调查研究,形成项目管理实施的思路,做出项目整体目标化的管理决策。信息获取—决策—信息反馈—修正决策是主客体互相影响和作用的基本程式,决定了项目管理的基本思路。最后,对客体而言,任何客体都是主体作用中的客体,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它们受主体的作用、影响和改造。一切管理职能都要通过管理主体发挥作用,因此,管理主体是项目管理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要素,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性质、项目管理的发展和项目管理的效益。项目生命周期内涉及的全部人员、资源的组织和活动可能被其主体组织和管理得很好,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也可能被组织和管理的不好,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样或相似的项目,有的所用工期短、资源用得少而且质量好,有的却工期长、资源严重浪费而且质量差。这就是不同主体对相同或相似客体的不同作用结果,也体现了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的统一。
  项目管理过程实际上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项目管理客体通过各种方式和环节作用于其主体,项目管理主体对其客体基本状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又上升到理性,做出整体判断,制定实施战略,付诸实施。而在实施中常常会遇到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必须再调查、再认识,然后再修正决策或补充决策。这是一个项目管理主体接受和认识其客体,又改造其客体的过程,同时也是项目管理客体作用于其主体, 提高其主体认识程度的过程。项目管理主客体的统一是逐步实现的、漫长的过程,所以项目管理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
  (三)项目管理是一种系统管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体,在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中,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每一系统都同其他系统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系统是标志事物整体性的哲学范畴,它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所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性是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而整体性是系统最显著的特性,不提倡系统局部或某一时期化,而是强调系统总体或全局。
  系统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思维,即运用系统哲学开展有效管理的一种方式,它强调系统是一种有组织的或综合的整体,强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系统管理的主要特征是有效性和系统性,有效性即注重整体目标的实现,并不断强调管理系统必须取得客观成就;而系统性,则强调整个系统的化而不是分系统的化。
  项目管理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的特殊任务,并通过特殊形式的横向体系和纵向体系相结合的矩阵运行机制,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充分利用项目投资者的有限资源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系统管理,它把项目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和运作,使项目的各阶段、各部分、各种资源按照系统的要求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运行。
  项目自成系统,又与其他项目相互联系形成更大的系统。项目本身的整体性要求对项目进行系统化管理,现代项目管理依据系统论“整体—分解—综合”的原理,把项目看成一个由概念、开发、实施和结束4个阶段构成的生命周期过程,它是以时间(进度)或资源(预算)来衡量项目完成情况。项目存在生命周期这一客观规律揭示了项目任何一个阶段的欠缺或管理工作的削弱,都会影响其整个目标的实现乃至整体效果,准确地把握四个阶段的特点将有利于更好地控制项目的全部资源,实现既定的目标。因此项目管理的内容多是以生命周期过程为重点展开,寻求各个阶段(子系统)的相互关联、紧密衔接和项目的整体效益优化,由此它充分体现了现代项目管理的系统性。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系统管理,归纳了项目的整体性及其和部分的相互关系,揭示了整个项目管理只是一个由无数子系统构成的庞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任何给定的项目管理形态都是由其要素组成的有机体,项目管理中的一切事物都自成系统或互为系统。对项目的任何管理活动,都要建立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进行系统管理。
  参考文献:
  [1]邱菀华,等.项目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毕星,翟丽.项目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姚凯,陈平平.管理科学发展的哲学观[J].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1998,(4):43-45.
  [4]袁维海.论系统管理[J].池州师专学报,2000,(8):1-2.
  [5]刘莉.论现代项目管理的四大转变[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87-92.
  [6]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7]徐小钦.现代科学技术哲学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京瓷哲学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我整理的京瓷哲学读后感范文(精选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京瓷哲学读后感1

  近日,品读了公司发的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的作品《京瓷哲学》。读书时刻,心里犹如春风拂过,清水潺潺,对灵魂是一次潜心的修炼、对生活是一次真切的回答、对未来是一次美好的冀望!

  《京瓷哲学》带给我的收获是这样——

  积极的心态是实现非凡人生的起点,是生命的阳光和雨露,让人的心灵成为一只翱翔的雄鹰,驰骋于浩瀚的天际,消极的心态是失败的源头;是生命的慢性杀手,使人受制于自我的阴霾里,畏缩在狭隘的角落。随着阅读的深入,胸襟开阔了,心态也变得阳光了,凡是总往好的方面想,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每日的朝阳。

  “思维方式”是我们人生坐标的选择,是正是负还是零,将决定了人生前进的方向和最后的结局,思路决定出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我们要明白未来是由每一个今天组成。没有灿烂的今天,就没有光华的明日,没有今天的点滴累积,哪有未来丰硕的收获?有句歌词如是唱到:“现在才是关键,最重要就在眼前。”所以在工作中,事先我都做好计划与安排,竭力完成当日的工作,今日事今日毕,当天事决不留到明天,当想到一个好“点子”时就立即行动,并用阳光的心态努力将一件件事情办好,完成得漂亮。

  “燃烧自我,照亮他人,点燃激情的火把。”要成就一番大业,就必须能够自我燃烧激情,成事者皆能自我“燃烧”,并能把热量传递给周围的人。这样的人往往能率先行动,用积极的思想和行为为别人树立起榜样,时刻彰显着积极的生活态度。也许我现在还不完全是一个能“自燃”的人,但是当我能“自燃”时,我便充分地点燃激情,表露善意,发挥能力;当我不能“自燃”时我便靠近能“自燃”的人,嫁接火种,燃烧自己,温暖他人。

  褪祛浮华,回归理性,让激情燃烧,用理性护航,用努力去浇灌幸福的花朵,积极健康地生活、工作,让天天快乐,分秒精彩,我们将活出灿烂的未来!

  京瓷哲学读后感2

  三年的研究生生涯马上就要结束了,自己到现在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真的很惭愧。三年来读了很多稻盛先生的书,他的很多哲学思想我都是赞同并且想要去做到的,但是真的如他所说,一定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能做得很好。

  京瓷哲学这本书是京瓷员工内部交流的手册,内容充实,它里面包含了京瓷从创业之初到成为世界领先企业所坚持的一贯作风,它不仅仅是一本经营哲学书,更是一本做人之书。

  我们要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但慢慢才发现我不是真正的乐观开朗,有时候我会在意别人的看法,有时候我会抱怨牢骚满腹、有时候也会嫉妒别人,这些都是我之前不曾意识到的,原来我内心还是很多负面情绪的,但是现在的我慢慢的学习真正的乐观开朗,慢慢的去不理会他人的目光,学着不抱怨、不发牢骚、不妒忌别人,真正的祝福别人,真正为他人着想、懂得去感恩、感谢身边所有的人。人生短暂,我们何苦要为难别人又为难自己呢。

  贯彻完美主义这一点自己做的也不够,一直以来粗枝大叶、毛毛躁躁的,经常只是追求完成工作,而没有对自己更高的要求。以后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争取事事做到最好然后再争取做到完美。

  感谢三年来我的导师林老师能够用稻盛先生的哲学指导我们,让我在课题组这个小家庭里面找到了温暖,得到了友谊。在这个小集体里,我们如兄弟姐妹一样相处,我们一起徒步,一起吃火锅、一起玩游戏等等,这一切都将成为我以后美好的回忆。

  京瓷哲学读后感3

  起初知道稻盛和夫,是他在2021年初以80多岁的高龄临危受命,出任巨额亏损的日航董事长,并在一年的时间内使日航扭亏为盈,这是他继京瓷、第二电信的极大成功后,再次续写经营之神的辉煌篇章。在稻盛看来,日航的成功重建,只是又一次验证了其"以心为本"、"利他主义"经营哲学的正确性,他强调必胜的理由无非是:正确的思想,纯粹的动机,强烈的愿望,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这次我终于有机会拜读了全本的《京瓷哲学》,对稻盛的经营哲学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感觉受益匪浅。因为稻盛的哲学实际上是对 "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正向解答,是在最根本和最广泛意义上的、对人生和经营原点的积极探索和阐述。并且他在书中将这些深奥的道理辅以诸多亲身经历的实例,用平易近人、深入浅出的方式向芸芸大众传递了积极向上、利他主义的正能量,可谓是上善若水、润物无声,善莫大焉!

  私以为,无论是作为原点的判断基准、作为核心的成功方程式、作为根干的经营理念,还是京瓷哲学78条每一条背后的精神实质,道稻的哲学可以适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适用于中国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所有阶段和所有方面。如果我们都能从内心里真正接受并在实践中践行稻盛的哲学,则我们必将可以克服前进中的一切困难,最终走向成功的辉煌。

  简言之,道稻从其50多年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和感悟出来的经验,正印证了诚实、正直、勇敢和友善,对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希望有更多的人们能熟读此书,并从中获益!

  京瓷哲学读后感4

  稻盛和夫先生的《京瓷哲学》讲述了很多哲学道理,其中包括了提高心性、精益求精、完美主义、热爱工作、经营要诀等,学习京瓷哲学之前,感觉哲学是与工作毫无关系的词汇,通过学习才知道京瓷哲学的一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工作的积累。正是因为稻盛和夫把人性和心性放在企业的经营与日常管理工作,才有了今天的京瓷,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他认为:人生工作的结果由“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个方程式决定。刚学习这个方程式时感觉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很远,在学习这个方程式时,发现身边有好多这样的人,他们毕业于名校,又有很高的情商,但工作的业绩就是上不去,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那证明他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人生坐标,决定了人生前进的方向和最后的结果。相反,那些没有很高的学历,不怎么能说会道,但是对工作的态度热情很高,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自己的那份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在自我燃烧的同时带动周围的人一起燃烧,同时也得到了领导和大家的认可,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楷模。这是为什么呢?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但实际上他的人格与思维方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必须始终保持谦虚”也是稻盛和夫先生一直强调的条目,众多事实证明在生活中,工作中真的是这样的,我们只有保持一颗持久的谦虚之心,才能源源不断的吸收更多的养分,给自己不断的增添养分,给自己不断的增加智慧,还要将自己所拥有的才能发挥出来,做到知行合一的目的。以前自己属于慢热型的不善勾通,算不上“不燃型”最多也是个“燃烧型”的人,十分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听取别人的建议。一直感觉不到那是一种骄傲自大的做法,通过读完这篇文章后,认识到了之前那个骄傲自满的自己,需要好好反省!以后要以“谦和之心”来要求自己,只有拥有谦虚之心才能换来幸福,还能净化灵魂,才能在进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对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篇“爱上工作”,人一辈子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有很多种原因,好多人的工作跟自己儿时梦想都有天壤之别,尽管说不清为何,但我觉得一切都是冥冥之中似有安排,我们应该迷恋工作、热爱工作、拥抱工作,只要一心一意埋头工作,自然而然就能获得力量,就一定能做出成果,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并产生自信,进而萌生向下一个目标挑战的欲望,在这样反复过程中,你就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这样的良性循环就开始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只有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去喜欢工作,将工作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融入到自己灵魂中去,你的人生才能硕果累累。

  京瓷哲学读后感5

  有幸读到了稻盛和夫先生被企业界人士推崇的经典之作《京瓷哲学》,浅显地理解了一些老先生的经营哲学思想。尽管日本有很多的情况与中国国情和文化不同,也无法全部照搬书中的经营之道,但是细细品读,仍然能够给我带来很多的启发和感悟。尤其在读到第二章经营要诀中的“重视独创性”部分,确实是颇有感慨。其实,创新并不神秘。

  老先生在书中,强调了关于“重视独创性”的几个要点。

  01、独创性产生于,把“承诺”转变为“现实”的过程

  一个企业,并非原本就具有优秀的技术实力,而是要有勇气面对客户的新要求,敢于尝试别人所不能、敢于承诺别人所不敢,甚至是“撒谎”而取得新订单。之后按照“全员参与经营”的原则,“统一方向,形成合力”发动所有人的力量,以客户的需求倒逼出创新。或许没有现成的技术和设备,没有现成的供应商,但是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建立必胜的信念,全力以赴去做。秉承着“临阵磨枪,临渴掘井”的经营之道,激发潜力就可以大概率地获得成功。

  例如,开关巴承接的永磁开关的业务,对于我们而言,是全新的产品,没有经验,没有技术,但是我们向客户做了交付承诺,倒逼我们全力以赴研发,持续优化,经过整合公司的资源和凝聚集体的智慧,如今我们基本掌握了这款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按时按质交付给客户。

  阿米巴经营思想的原点,如“只在必要时购入必要量”,“杜绝无用库存”等,都是源于这样的思维模式。其实,创新并不高端神秘。置于死地而后生,濒临穷困而思变,都源于内心的坚持和承诺而促发创新。

  02、每天坚持不懈的小创意,促成伟大的技术

  任何一个源于承诺的创新,都会有技术的积累。任何技术的积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技术的积累中,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小创意和小改进。很多的技术创新就是小创意的积累和灵活运用。

  例如,在工作中,开关柜的接地连续性解决方案项目,首先彻底解决了一种柜型TPS6D,那么就可以移植到其它柜型,如,TPS7以及永磁开关。只要坚持不懈地积累小改进和小创新,伟大技术的诞生是水到渠成的事。

  03、自己独立思考,亲身实践

  这一点主要是强调独立思考,亲身实践。我理解稻盛和夫先生的本意是说,既然是创新,那么就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但并不排斥学习和借鉴。哪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要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每一个企业和面对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特点和不同。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有效的。基于稻盛和夫先生最质朴的经营之道“遵循原理原则”,用最朴素的常识,用普遍性的思维去独立思考,我自己该怎样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了方案和计划后,勇于在实际中践行创新的措施方案。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有太多的实例,何尝不是基于实际而制定解决措施。那些可借鉴的经验都要或多或少地做修订后,才能完美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是经过了独立思考而实践的结果。

  在书中稻盛和夫先生说正是基于这些理念,秉着“独立思考,亲身实践,敢于打拼”的思维和习惯,在对电信业一窍不通的情况下,敢于挑战“不可能的任务”,促使了第二电电这个同样伟大的公司的诞生。

  其实,获得创新性的实践方式,并不存在什么高深莫测的秘诀。只要改变一下思维方式,面对困境,建立信心,具有使命感,独立思考,坚持不懈,亲身实践,必将能孕育出创新和伟大的创造。

  京瓷哲学读后感6

  经营要诀,光明正大的追求利润。

  原文摘录:企业如果没有利润就无法生存,不靠投机和不正当手段谋取暴利,而是光明正大的开展事业,追求正当的利润,为社会多做贡献,这就是京瓷的经营之道。

  感受:

  小微企业由于行业都是自由竞争的领域,不可能通过投机取巧获得高额利润,不存在一劳永逸躺着赚大钱的生意,只能通过合理的价格获取合理的利润,小微企业对应的市场由于竞争充分,为了生存,必须追求合理的利润。

  现状:

  28柜对应的市场:由于销售擅长网内销售,2021年有1/3订单来自于国网和南网业务,但由于投标毛利低,执行要求高,制造巴执行下来毛利较低,相当于投了奥拓的价格,提供了奥迪的产品。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成了制造巴的拦路虎。

  对策:

  考虑到大客户的示范效应和扩散影响,2021年和2021年中置柜巴在提供网内产品时,坚持以满足大客户要求至上,确保用户使用没有问题为原则,但是牺牲了中置柜巴这个小团体的利益,保证了合纵这个大团体的利益。接下来,我们会引导销售加强对用户市场的关注,多签用户订单,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产品优化,在满足用户要求的情况下提高自身的毛利。

  京瓷哲学读后感7

  通读完《京瓷哲学》,仿佛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成长,所有条目,点点滴滴汇聚成文,都是京瓷从小到大一步步发展的过程,回顾这个过程,贯穿于字里行间的,都是稻盛先生的创新。

  所有的创新点滴可见。如:因为不懂管理,所以才有了集体决策,有了全体创业人员共同的公司;因为不懂复式记账,才有了经营会计的产生;因为不知如何经营,才有了“作为人,何为正确”的灵魂拷问;为了不让员工犯错和误入歧途,才有了双重确认的原则……。

  这种创新,正因应了稻盛先生的总结,当不行(不懂)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也正是创新的开始。细细思考,在这创新的背后,始终两条主线交叉出现,相辅相成。这就是哲学和经营。

  稻盛先生从哲学的角度,经营人心,提出了心灵终极之问。“作为人,何为正确?”,而不是“作为人,何为成功?”。通过正确的判断,即大是大非的原则界定,发扬人的善意的一面,结合制度,管理人的“恶”的一面,这种哲学思维,贯穿于京瓷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经营方面,稻盛先生在其哲学的指导下,力求简单,化繁为简,充分展现出了大师级的水平,以“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归纳总结了“经营会计”的科目;以市场的供需水平,进行定价和销售,理顺了“利他”和“经营”的关系,将西方经济学与东方哲学完美结合。

  京瓷哲学是京瓷发展的经验总结,是其长盛不衰的法宝,对其他公司的经营与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同时,对我们把握人生,规划未来,也有经典的指导意义。

  稻盛和夫,被尊为经营之圣,确是实至名归,当然,如果他不介意的话,加上“人生导师”的称号,也不为过。

  京瓷哲学读后感8

  稻盛和夫,作为世界公认的成功企业家、经营奇才,能将他毕生的想法、做法汇集成册,无疑是每一个获阅者的幸运和福报。很感谢公司组织的培训学习,让我也成为了幸运者中的'一个。在字字珠玑的阅读中,自然而然地便联想到了自己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不自觉地就进行着对比和分析,契合的地方、不符合的地方以及各自的思想原因,感觉对自己的以往是一种检阅,对自己的现在是一种洗礼,对自己的将来是一种指导。现在,我就以《京瓷哲学》第2章经营要诀的阅读感受为例,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悟。

  01、以心为本的经营:为了公司的发展,每个人都竭尽全力。经营者也不负众望,拼命工作。员工们相互信任,不贪图私利私欲。大家都以在这个公司工作为荣,盼公司发展壮大。用京瓷公司从无到有的事实,阐明“以心为本”让员工齐心协力、团结奋斗,才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

  感受:合纵一直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宣贯,就是异曲同工的“以心为本的经营”。让大家的思想意识,都统一到如何实现工作目标这一大方向来。跟我们平时在工作中所说的要同心同德、风雨兼程,都是契合的。读后更加意识到将这些根植于每一个成员心中的重要性和意义,比人心更坚固的东西并不存在,心在一起才最有战斗力。

  02、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润:追求利润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在自由经济的市场环境中,由竞争结果决定的价格就是合理的价格,以这个价格赚得的利润,就是正当的利润。推进合理化,提高附加值,才能增加利润。不管在什么领域,势必都要面对严酷的竞争,任由市场行使定价权。

  感受:该篇的观点,对以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合纵人来说体会更深。竞争结果决定的价格就是合理的价格,蕴含了多少的内容和必须: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以及材料成本、制造成本、物流成本等的质量管控的PK,就是价格的PK。要想价格合理、有竞争力,各种质量的管控就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因为价格是市场决定的、是竞争对手裁判的。只有我们每一个环节上的人都意识到这一点,并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把好关,才能让我们的产品价格合理,有竞争力、有利润。

  03、遵循原理原则:公司的经营应该合乎情理,遵循道德。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是在遵循原理原则的前提下做出决断的。企业家做判断时,必须遵守普遍性的道德准则,把“作为人,何谓正确?”作为判断基准。

  感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的一个企业要发展,也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矩”,作为员工说话、行事的准则。所以,公司应运而生的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而且合纵人很幸运,因为我们的老板刘泽刚先生就是一个遵循普遍性道德准则的人,老祖先最质朴的真善美观念一直在指引他如何带领我们拼搏,也让客户感受到合纵是一个可靠的、有原则的企业。

  04、贯彻顾客至上主义:经商的根本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取悦客户”,极度重视技术研发,不断创造出客户期待的有价值的产品,全方位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企业持续的盈利和不断的发展,是顾客至上主义的成果,也是努力取悦客户的回报。

  感受:合纵的研发中心是北京市级(省部级)技术中心,每年都重金投入各项研发。产品销售秉承“让利不让市场”的真诚意愿,始终重视售前、售中、售后各个阶段的相关服务,把客户的购买体验及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有力践行了顾客至上的宗旨,这应该就是公司能够不断持续发展壮大的一个根本原因。

  05、以大家族主义开展经营:不要把企业的人际关系视为利益相反的劳资关系,而应该在公司内构建父母孩子、兄弟姐妹般的和谐关系。以大家族主义开展经营,使公司上下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但要注意避免对员工的盲目娇惯。

  感受:合纵互赏、团结的企业文化和传帮带的协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员之间是互帮互助的关系,绩效的考核办法又让大家成了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既推行了大家族主义,又极大程度的避免了盲目娇纵。当然在和谐程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我们都做有心人,把同事当父母孩子、兄弟姐妹来对待,为公司大家族的和谐发展献出自己满满的正能量。

  京瓷哲学读后感9

  这是一本精巧的小书,比我们小时候使用的《新华字典》稍大一些,扎实的厚度,握在手里非常满足,有一种知识的沉淀感。里面的内容同样也是扎实沉淀,现年84岁的稻盛和夫在书里娓娓道来京瓷公司自1959年成立以来的经营哲学。稻盛和夫说,每当公司陷入危机,经过苦苦思索,他得出一个结论,首先要问自己「作为人,何为正确?」,一旦认为正确,就毫不动摇地贯彻到底。这样的判断基准似乎过于单纯,但它正是能够看清事物本质、做出正确判断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日常工作及经营,更适用于人生中的万事万物。

  本书以稻盛和夫从1998年到2000年春季这段时间内,在盛和塾(传授他经营思想的教育组织)的讲话实录,以年轻企业家为对象,讲解了经营企业的方式方法,同时也是一部「人生指南」,适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所有阶段.

  1/ 重视人心,提高心性

  释迦摩尼佛祖曾说:「你的人生即是你心境的反映。」人生的目的在于努力纯化和净化自己的心,从而拥有美好的心灵。心灵清澈则人生平顺,心中若能充满爱地度过每一天,人生及经营便能拨云见日。要不断努力提高心性和反省自身,保持谦虚,拥有坦诚之心和感激之心。要以善意、乐观开朗的视角看待人和事。

  六项精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谦虚戒骄;天天反省;活着就要感谢;积善行、思利他;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2/ 精益求精,坚持创新

  「为伙伴而工作,并不求回报」是阿米巴经营(把事业分成小集团,各个小集团通过独立核算制进行经营)的真髓。通过酒话会、员工旅游构筑信赖关系,强化相互了解的纽带。贯彻完美主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通过劳动造就真正的人格。只要拼命努力,把自己逼至极限,终会得到「神灵的启示」。

  3/ 把利他之心作为判断基准

  以「是否有利于对方」为基准进行思考判断,同时思考「大善之德」和「小善之罪」,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援助。有意识地磨练自己大胆和细心、温情与冷酷、理性与感性兼备。要打造「人人都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企业文化。

  4/ 怀有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

  通过反复思考,将「我想度过这样的人生」「我想打造这样的企业」的念想渗透到潜意识,从早到晚「有意注意」,不断认真思考工作和经营事务,就能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驱动潜意识,从而获得绝妙的创意。相信人的能力是无限的,追求人类的无限可能性。认为不行的时候,正是工作的开始。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5/ 具备真正的勇气,点燃团队的斗志

  真正的勇气,是在贯彻信念的同时,有节度、知畏惧的人,也就是原本谨慎细心的那种人,在经过各种历练之后,所获得的勇气。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激发胆魄和勇气的源泉。要想成功,就必须朝着既定的目标,孜孜以求,坚忍不拔,不成功绝不罢休。

  6/ 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人生的方向是一条具有正负值的直线,要么朝「正值」前进,要么朝「负值」前进,只能两者选其一。思维方式是关键,必须以良好的思维方式行事:拥有乐观向上的态度和富有建设性的思想,具备和他人一起工作的协调性,性格要开朗,待人接物时要抱有肯定的态度,且充满善意、体谅他人、温文尔雅,态度要认真,要正直谦虚、努力奋斗。不自私自利、不贪得无厌,学会知足,懂得感恩。

  看完这本书,会深切的感受到稻盛和夫的人格魅力,他对于「思维方式」的坚持,对于「经营哲学」的理解透彻。他始终认为:「作为经营者,如果我自己缺乏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人生观,就很难吸引大家,带动大家。要想经营企业,要想经营出色,经营者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人生观以及哲学境界。」

  他也倡导年轻人要趁年轻贯彻正义,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他认为:晚节不保的人甚多,而年轻人往往正义感强烈。如果在年轻时经历艰难困苦,并通过努力工作形成了高尚人格,即便到了晚年,也不易动摇和改变,公司应该把经历过这种人生洗礼的人格高尚者选为领导者。

  稻盛和夫最让我佩服的是,他的经营理念始终坚持「善念」,抱纯粹之心,走人生之路。古印度的梵文有一位圣人说过:「伟人的行动之所以成功,与其说凭借其行动的手段,不如说凭借它心灵的纯粹。」所谓纯粹之心,就是做事的动机纯粹,没有私心。

  而怎么样才能解除私心做出正确的判断呢?在问题出现的一瞬间,脑子自然会立即思考「怎么办?」,在得出结论之前,在心中喝止自己「且慢!」,试着深呼吸,接着想:「稻盛和夫说过——试着在思考时把自己归于无」,于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重新思考问题。这样一来,势必能获得最佳答案。

  此书适合经常翻阅,并总结重点字句贴在墙上提醒自己,以此为基础开始建立自己的哲学。

《复盘》读后感

《复盘》读后感范文1

  当我第一眼看到《复盘》这本书的时候,感觉这个名字怪怪的,什么是复盘?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它到底讲的是什么?带着好奇心的我拜读了这本书,原来复盘是围棋术语,主要讲的是对弈之后,还原与对手的对弈过程,并从中研究对手的思路、手段以及与之比较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最后获得启发并最后赢得对手的一种方法论。用到现在的企业管理中就是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总结经验、梳理过程控制的不足,实现个人能力提升最终提升企业综合效益。

  复盘中提到三个关键词:亲身经历、过去、学习,这三个词作为一种基本的方法理论,囊括了复盘的精髓。

  首先是亲身经历,自从我们开始认知这个世界,接触社会,学习的方法途径有很多种,但是亲身经历是能带给我们最牢固记忆的一种方法,无论经历多少岁月变迁、时间过得多么久远,亲身经历过得事情始终会深深的刻在我们的脑海记忆当中,亲身经历是发现事物本质的中心环节。

  第二是过去,用现代汉语讲的就是从前的意思,过去是指现在我们所处时刻的之前的任意时间段或任意时刻,但是大多数是指一个时间段,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个惯性想法,既然已经过去了就无所谓了,其实不然,过去是对现在以及将来某些事情的对比,是我们溯源和反思过去事情的好坏、对错的参照物,以及将来同样事情发生时引起我们重视和提高警惕的风向标,是能够解决类似事情发生的一种方法。

  第三是学习:学习是获得一些启发,见解,提升自己的见识和能力,从而提高个人的有效行动能力,学习让我更加明白应该做什么?继续做什么?停止做什么?什么事情如何做符合规定的标准,怎样做才能减少失败和提高成功率,以谋求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以前的某些措施在现在的项目运营中是否继续有效,怎么做才能更好的更加有效的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

  《复盘》一书的阅读使我学会了在项目管理中如何更加有效的进行整合优化、降本增效、风险管控、提高团队综合智商、提高项目的整体经营核心力,同时让我更善于发现问题,剖析问题,直面过去的一些错误、不全面的做法,做到防微杜渐,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

《复盘》读后感范文2

  读罢《复盘》,心中只想到一个成语——以退为进。简单来说,复盘其实是一种“吾日三省吾身”的工作方法,以退为进,回顾最初制定的目标、回想完成工作的过程,反思没有达到预期的原因,探寻如何能吸取教训获得经验,逐步回归到达成目标的正轨中——或许在完成一个目标的过程中,这其中的环节会不断反复轮回,但因为掌握了复盘的工作方法,我们会离目标越来越近,形成一个复盘—提高—复盘—提高的正向循环。

  在笔者看来,追逐目标,是一个“临渊羡鱼”的过程:方向目标已经设定,当局者迷,仿佛正在前进,实则或许方向和目标已经偏离;复盘的过程,正是一个“退而结网”的过程:柳传志常说“退出画面看画”,盘观者清,随时审视事情的进展,牢牢把握事情发展的方向,在“退”的这段时间中,自我反省自我增值,给“捕鱼”新增更多的“技能”和“工具”,才能最后将“临渊羡鱼”变成“满载而归”。

  在了解了复盘的重要性后,我们应该思考,在“退而结网”这个过程中,最需要给自己新增的技能是什么呢,即是,该如何将“退”转变为“进”。笔者认为有二:一是敢于承认错误,克服错误。二是懂得学习,运用经验。

  敢于承认错误,是一种意识上的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指出,正确的实践要有正确的意识为蓝图。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及时复盘,在复盘中及时发现过程中偏离目标的“无用功’,或者发现即将到时偏离目标的错误,才能及时挽回,让一切回到正轨。

  结合本职工作,笔者更深有体会。公文写作对逻辑有严格的要求,倘若在拟稿过程中某一部分的思路出现偏差,将会一环扣一环给下面部分的写作带来错误的引导,俗称“写偏了”。因此在拟稿过程中一样要懂得运用“复盘”的工作方法,及时“退而思考”,反省是否出现轨迹上的错误,发现错误后及时更改,才能步步为营。

  复盘,能让我们更好地“回头看”,以退为进,总结达成目标过程中的“错误”,找出“弯路”,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找到清晰的思路,对未来的发展有更加明确的预期,并加以指导,才能一路前进。

  懂得学习,运用经验。实则是充分利用“退”转变为“进”的基础,一个收集阳光供氧的.过程,一个能将这次的经验总结起来用于下一次复盘的过程。笔者认为的“学习”有二:一是懂得学习他人正确的想法和方法。二是懂得自我学习从而消化为经验。通过学习他人总结出来的知识和规律,形成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识框架,帮助我们提高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这也是一种复盘——但可能有人会说,他人的想法和方法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正确,是不可一概而论的——这或许是另一个关于价值判断的命题,此处也不再展开议论。

  人们常说,人不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因为在第一次被绊倒之后,大家都有了经验,从而能够防止第二次的发生。这便是一种复盘后的总结,得出的经验。神农尝百草,事后复盘才总结出植物的特性,最终能运用于下一次的复盘中。战后的日本和德国通过复盘自我总结学习,走上的强国的道路,事后总结的经验更能用于下一次的复盘。在学习和总合计中看清问题、发现答案、以备后患才能发现契机。

  举日常工作中活动策划执行为例,小到简单的节日加餐活动,大到全行性的趣味运动会,都需要懂得学习和总结。工作过程中,懂得适当“退”回上一步,思考是否将各项事宜准备得当,懂得学习其他兄弟支行的经验,懂得在活动后总结经验,以免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这些都是“退而织网”的表现,都是为此次活动的执行、下次活动的策划准备“技能”和“工具”的过程。

  “敢”是“勇”,“懂”是“谋”,有勇有谋方能真正运用复盘,成大事。

《复盘》读后感范文3

  《复盘》一书就复盘的定义、重要性、类型、方法、内容、步骤、效果评估等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通读下来,印象较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复盘的重要性

  本书开篇即提出了一个观点:完成一个工作其实事情并没有真的结束,还有另一半,有很大的价值。这另一半,就是复盘。紧接着,作者指出:看书和复盘,就是我们学习提高的两种方式,而且只有这两种方式。这与我先前的想法有所不同。曾经以为,对过去的总结是提升自我的一种方式。而作者却指出,复盘与总结本质上就存在不同。复盘的关键是推演,不仅是对过去的复制呈现,而是对各种可能性进行探讨。

   二、复盘的频次与步骤

  联想集团十几年复盘实践的经验是:小事及时复盘;大事阶段性复盘;事后全面复盘。对照自己的情况,并没有养成复盘的习惯。不管当下工作状态与结果的好坏,很少有意识地进行复盘,对于频次也没有概念。从联想集团的经验来看,每天工作结束都应该及时复盘;案件上遇到困难没有思路,应该及时复盘;周、月度结束,也要及时复盘。PO谈判、大单项目进展、BD等可以阶段性复盘,等有定论后再进行全面的复盘。

  联想集团将复盘划分为4个步骤: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作者指出,失败的原因往往并不是缺少方向或目标,也不是缺少努力,而是在做事过程中,偏离了既定的方向,原先设定的目标不见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在尝试复盘的过程中,会容易出现归因偏差或错误的倾向,进而导致复盘失效或者甚至产生负向影响。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实事求是,自己并不足够地深入,明知道存在问题,但却流于形式、从轻分析。比如:案件没有推荐,自己复盘时容易从外部找原因(如客户口碑不好、职位已经有人搜寻过)或者轻微涉及自身(身体不佳、在操作其他案件等),也就无法正视并分析得出真正的原因并加以改进。

   三、复盘的形式

  除了复盘自己外,复盘他人也是一种很棒的学习形式。这让我想到,团队/公司内做得优秀的同事,如何去从他们身上获得更多的经验。仅凭自己看得到的观察,也许并不充分,可以带着问题与同事交流,进而得出更具体的结论。

  综上,我觉得核心是养成规律性复盘的习惯,并探索习得正确的复盘方法,指导后期的工作生活。

《复盘》读后感范文4

  近段时间开始读《复盘》这本书,里面有一句话我读进去了——每个公司都需要有一个复盘的思维模式,发起这个模式的最好方法就是作为公司的领导人要起到带头作用。所以今天的我开始整理我的复盘计划。

  书中说到人学习有三种途径:一种是从书本学前人的知识;一种是从身边的人身上学其先进之处;一种是向自己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学习。这三种我都认可,都属于复盘。

  在很多年前我就和大家说过:我有每天晚上回想一天的习惯,就像放电影一样把今天做过的事说过的话见过的人重新在自己的脑海里过一遍,这个习惯伴随我从初中时代就开始了,我实实在在从中受益匪浅。我认为我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我的这个习惯。

  我每天都在分析我自己,一件事情处理的好与不好,需要有哪些持续的和改进的我都会每天在自己的脑子里过一遍。不怕大家笑话,我先天条件一点都不好,我是个出去永远分不清东南西北的人,所以我每次自己驾车去外地,首先想到的是哪里有加油站,因为和我们家小芳出去的时候她见识过我的路痴程度,所以小芳每次与我同行都会说李姐你油加满了没有。哈哈。我还是个有点脸盲的人,一般与我交往不深的人,我是无法在脑海里留下痕迹的,出去外地采货特别羡慕小英的那种超强的记忆能力。

  虽然我这两方面极其缺乏,但也没有影响我想闯天下的决心。我经常对身边的人说:“我是一个内心极其强大的人,我不会因为某方面的缺失而害怕。”其实这也是我自己复盘分析过了的:我分不清方向没关系,我有嘴巴,可以问,我有油,可以开。我不认识人也没关系,我见着谁我都微笑,她喊我说明我和她有过交道,我可以和她聊不会尴尬。这属于复盘自己的劣势在哪,我将怎么去弥补,所以我也不会恐惧。

  还有每天都会过一遍自己做过的事和说过的话。如果一件事情做了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或达到了我的预期,我都会分析自己的说话方式和做事的态度上有没有欠妥或还没有完善的地方。才会有很晚的时候去和你聊工作或有时与你道歉或鼓励你的微信出现。所以你也不要见怪,我并不是想你下班了还去工作,而是我刚好想到了你那里而已。这属于复盘自己一天的过往我有需要哪些跟进或需要调整的地方。

  我在遇到自己做选择时,特别是我的事业发展方向是我也会复盘我的初心是什么,我做这件事情有没有违背我的初心。如果有,我调整或选择放弃,读书笔记如果没有我会选择坚持。我也会经常复盘自己的底牌是什么,很多时候做事的过程只要没有动到我的底牌我都会为了我的初心选择妥协。所以这么多年来美嘉的发展历程都来自于我这些思考原则。

  其实我也会经常思考我想过怎样的人生,而我要过这样的人生需要我付出什么。所以每当我很辛苦很难的时候都不会有怨言。我只知道这条路是自己的选择,我无需理解与安慰。

  这些我都认为是我一些好的思维习惯,但我发现我虽然有这样的好习惯,我却没有用文字的形式总结出来,这样让我就无法进行传承与案例分析。所以很多时候我只会讲概念,因为我忘记了用事实案例和数据说话。所以也导致我无法复制我自己。这样对企业而言这是一种无形的伤害与资源浪费。从现在今天开始我会逼自己把每天思考到的东西写用文字或语音的方式存下来。从而用于“复盘”。

《复盘》读后感范文5

  我是一名从事8年的企业安全管理员,单位主要负责皮带输送机的维护保养工作。涉及的主要危险因素就是机械伤害,人员操作不当,违反安全规程,被运转的皮带机卷入造成人身伤害。我们都知道,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安全管理的难题,如何做好现场的安全管理也是我们一直讨论的永恒话题。安全工作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员工的生命安全,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美好幸福,更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繁荣发展。所以如何能确保企业繁荣发展的同时,又能做好现场每个员工的守护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安全管理人员深思?

  最近公司开展复盘工作推进会议,我们才真正了解“复盘”一词的含义。原以为复盘顾名思义就是将之前做的工作重新再来一次,加深印象。但学习了解过后才知道复盘并非将原来的工作重新再来一次那么简单,而是需要讲究方法,对之前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推演,改进,提升。我们安全管理工作更是需要复盘,针对以往每一次血淋淋的事故案例,每一起险肇事故,每一起虚惊事件重新回顾,找出事故本质原因,落实事故责任人,制定防范措施,真正的从本质安全人、本质安全物、本质安全环境和本质安全管理方面来完善和整治,进而达到保护每一个人的生命绽放,每一个企业的蒸蒸日上!

  例如20xx年12月22日上午8时50分,储运公司Q3转运站Q8皮带机负责设备巡查的机修工王某某(23岁),在对皮带机配重滚筒进行检查时,不慎从配重传动滚筒缝隙中坠落,最终导致身亡。这起事故案例,当时也进行了事故分析,采取了预防对策。现如今我们学习了复盘,针对此起事故,我们不禁设问

  1、故者是如何掉下去的?

  2、皮带机运转中怎么去检查的?

  3、当时发现了什么问题?

  4、为什么当时现场没有其他人,只有他一个?

  5、他是接到谁通知去检查皮带机?

  6、当时的设备存在什么样的缺陷?

  7、当时为什么现场没有监控?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去分析总结,跳出以往的分析模式,找出根本的原因所在,从本质安全的角度出发,举一反三,制定全面的预防措施,将所有忽视的,不可控的因素全部变为可控状态。

  改进措施:

  1、故者是接触了运转部位,被皮带卷入,掉入滚筒之间,坠落地面,后被岗位工发现,汇报送医院,我们在制度上及平时的检查中严格要求严禁任何人接触运转设备和运转部位,作为三违中的严重违章处理。

  2、现在制度中明确规定进入现场不管是点检还是处理设备异常,必须2人以上,起到互保联保监督提醒帮助和制约的作用。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施救。

  3、据悉当时冬天,他是穿着大棉袄进入设备运转区域作业,现在制度明确规定严禁穿大棉袄进入生产现场,公司对于冬季棉袄采购一律以加棉背心和短款棉袄为主,要求必须穿在工作服内,不许外穿。

  4、现场皮带机加装了本质安全隔离防护网,将设备和人员有效的隔离,避免工器具及衣物卷入运转皮带,造成人身伤害。

  5、现场使用的工器具铁锹和扫把进行了调整,长度不超过1.2米,扫枝必须修剪平整,严禁在运转部位清扫,擦拭,检修。

  6、现场皮带机的安全装置及急停开关进行定期检查,效验,确保危及时刻正常使用。

  7、对现场的设备进行排查,建议甲方安装有效的监控。发现紧急情况,能够及时发现,组织施救。

  8、针对应急知识,所出现的应急情况,我们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升安全技能,遇到紧急情况,能够有效的实施施救。

  我们只有通过对以往各类事故案例一次又一次的复盘,举一反三的吸取教训,完善措施,追溯根源,才能真正意义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复盘是我们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工具,我们要善用复盘,不断成长,不断进化,越来越强大!

综合应用:项目管理中的矛盾论

“跟着毛委员,天天打胜仗!”,当我们回忆起井岗山革命斗争的那段历史,无不佩服毛泽东那无与伦比的军事斗争艺术,敢于打破权威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他与党内一个又一个派来的“钦差大臣”们的争论,“土”与“洋”的争论,都非常精彩。后来毛泽东写了一部哲学名著《矛盾论》系统的阐述了这一哲学思想。在和平时期的我们,如果把这一哲学思想运用到工作中,运用到软件项目管理中,是不是也能“天天打胜仗”呢?
  现实中一个软件项目能够“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并且能够让客户满意是非常不容易的,为了提高软件项目的成功率,很多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流程,引入诸如”CMMI”等流程标准,不时的变动组织架构,的目标就是确保项目的成功,并且一直能成功下去,“从胜利走向胜利!”
  流程制定当然是必须的,一个军队里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流程守则,比如士兵训练守则,挖战壕流程,冲锋流程等等(猜想)。一个经典例子的是戚继光制定的《鸳鸯阵》,对于防守、攻击;远攻,近攻;平地、巷战等等都有天才的设计。老板、项目经理们梦寐以求的“宝典”也不外乎此类了。然而,幻想一个流程解决所有问题,起码在软件工程领域内的项目中,还很不实际。软件工程中变数太多,因素太多,最基础的工作都需要人来作出思考和判断.这就需要更多的智慧和经验。在保证基本的流程运作顺利基础上,还对“将”的要求很高。如果说流程是“兵法”的话,项目经理要懂得灵活运用,决不可以“纸上谈兵,生搬硬套”。而要学会运用“矛盾论”。
  基于对《矛盾论》的一些粗浅认识, 结合我的一些经验, 于是我有了下面的见解。
  普遍性和特殊性。
  之所以单纯引入一套先进的流程不能解决问题,原因也就是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一套流程在A公司运作的好,未必就在B公司运作的好,苏联革命可以在城市中进行,在中国就必须要“农村保卫城市”。CMMI 所阐述的思想并不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公司的,而是从一个最普遍意义上的软件项目考虑,把它们的共性提炼出来,得出理论上的推理。一个公司完全按照CMMI思想去制定一套流程,不一定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很可能还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在引入CMMI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公司现实,在不能洞察公司特殊性就全面实践CMMI思想,一定会出问题的。
  CMMI中有“Stage”和“continue”两种描述方式,Continue是按照过程类来编排,Stage是按照成熟度来编排的,很多公司热衷于Stage方式,CMMI –3, CMMI-5的评级,当然这样有助于公司的宣传,有助于项目的竟标,然而,对于一些公司来说,这种方式并不适合,这样做反而会得不偿失,Continue方式才是合适的选择。比如有些公司的IT开发部门,他们和专业的软件公司有很大的不同,只需要专心实践有限的几个过程域即可。
  对于每一个项目的开发过程来说,也要对流程进行剪裁,以适合本项目的特殊性要求。A项目中开发人员能力欠缺,我就要对设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B项目需求多变,我就要先做模型开发,C项目技术相对成熟,我就可略过可行性分析评估.
有一个提法叫”光环效应”, 成功的企业凭着耀眼的光环输出自己的管理思想, 然后众人开始热烈追捧, 无数的公司着手引入这些先进理念, 然而少有公司成功。 为什么? 《从优秀到卓越》畅销多年了, 能够做到卓越的公司还是少之又少, 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认识到本公司的特殊性, 没有切合实际, 和烧香拜佛的迷信活动并无本质区别。
  那些名将在战场上可以一眼识别出战争的关键处,从而采取不同的策略。岳武穆曾曰”运用之秒,存乎一心”.可见,很多不能言传的秘诀都有它的哲学根据。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通常我们对项目经理的认识是,他负责项目的定义、设计、构建、测试全过程,日常就是分配任务啊,验收任务啊,开会啊等,就像一个“当官的”。如果这种认识被固定在项目经理心中,那会产生非常消极的后果。
  一个好的项目经理,他应该对项目有清晰的认识,知道当前的主要矛盾,并投入大部分的精力去解决,他没有固定的工作范围,他可以做任何他认为有必要做的工作。历,有在后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军,也有亲临前线冲锋陷阵的将军,将军要不要甘当士卒,冲锋陷阵,完全取决于战场上的形式,也即是当时的主要矛盾,如果士气高涨,士卒个个如狼似虎,将军完全可以安坐于中军大帐中。
  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势能够洞若观火的,才是名将之才,同样,能够对项目每个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也是项目经理必修课。有的项目客户看重的是UI,那么我就要重点监督用户界面的开发并及时拿去找客户,有的项目主要矛盾是性能,那么我就要化大的力气在优化性能上,如果某个项目客户很“刁”,那么项目经理就要找点时间多和客户搞搞关系。当然了,如果某个项目根本就不可行,而是老板为了其他政治目的立项的,那你就要为避免成为受害者而留个心眼。
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化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次要矛盾上,并不是说处理次要矛盾本身错了,而是它占有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从而没留下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处理主要矛盾,这是一个非常频繁并引起很多争论的问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个项目的主要矛盾是需求变化频繁,而且客户的要求还必须做到,有些人就把大量的时间资源用到了需求管理的流程和文档资料的完备,其实如果能做到良好的设计和代码,来支持未来的变化,从而使未来处理需求变化所用的时间和资源更少,这样或许更有效的降低此项目的总成本。
  在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时候, 有些设计者往往花更多的时间去使用工具画图, 而留给思考的时间并不多, 本来设计师在草稿或者画板上工作最惬意, 因为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自由的去更改, 而一旦被工具所束缚, 除了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 却仍不容易做到准确, 而且早早的画到了Rose上, 记住人都有惰性的, 频繁的去*好不容易画好的图形可不容易做到。
  当开发人员的代码质量不高时, 主要矛盾是代码而不是测试, 如果你一味加强测试时间,将使开发者和测试者疲于奔命, 效果却甚少改进. 一段代码, 有经验的人细细审查, 找出可以改进之处并改之, 无数潜在Bug便消失了, 试想如果指望在测试阶段发现这些问题, 要花多少力气?
  静止与发展。
  能够正确地找到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很了不起的,我强调”当前”的意思是说明主要矛盾一直在变化,解决了一个矛盾,会有下一个矛盾等待你,过几天,当前的次要矛盾就可能成为主要矛盾,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所有的变化都不应该引起你的惊讶,都需要你用智慧和技巧去应付。
  需求不是静止的,设计不是静止的,代码更不是静止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却少有人能从心理接受,回想一下,开发者对不断变更的设计是否很愤怒?你对客户一会一个主意是否很反感?你是否认为完成一个功能的代码就可以丢下不管了,除非出现Bug?
  《重构》是和《设计模式》齐名的一部书, 很多人热衷于研究一个一个“模式”, 而对“重构”却缺少兴趣. 在我看来, 《重构》是更重要的一部书,具有更现实的指导意义, 因为它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 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做成优良的软件设计, 根据这个设计直接写出代码, 然后一切OK. 就算《设计模式》作者这样的大师都没这个能力, 相反, 书里面列出的设计模式无一不是在重构的基础上, 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思考而来的!
  迭代开发的思想也来源于此, 如果事物都是静止的, 那就不用一遍又一遍的去修改或者重做你的工作了, 迭代开发让人不适应, 因为我们习惯于开过评审会议后, 长长的舒一口气, 终于可以放下了, 然而你我并不知道, 评审并不能做到全面和深入, 只有你自己心里有数, 同一个工作, 也不可能一遍又一遍的开评审会议, 我们花不起那么多时间, 更多的要依靠工作者自己的责任心和对逐步求精思想的理解。
  理论与实践
  “知行合一”是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提出的主张之一, 他本人也完全实践了这一思想, 作为明代最牛的人物(愚见), 王阳明是中国历屈指可数的几位既“立德”、“立言”又有“立功”的牛人之一。 虽然我对此的理解仍然肤浅, 毛主席的矛盾论也仅知皮毛, 不过还是觉得如果我们能够把一些哲学思想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来, 而不纠缠于”屑小思想”的束缚, 一定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
本文标题: 项目管理哲学读后感(项目管理的哲学思考)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8205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骆驼祥子每章章节读后感(《骆驼祥子》每一章的感悟是什么呢)越绝书读后感(史记里的故事 急需 我要写读后感啦~~~和专门读书的网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