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的问题论文读后感(《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6-24 05:03:5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5

《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刚过完年,工作比较清闲,闲来没事儿静下心来很认真地阅读了一本书,看完这本书后,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确实家庭教...

不是孩子的问题论文读后感(《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

《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

  刚过完年,工作比较清闲,闲来没事儿静下心来很认真地阅读了一本书,看完这本书后,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确实家庭教育对于我们来说,是不能不去重视的,让我对教育孩子又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不是孩子的错》通过七个方面详细、充分地向我们介绍了欧美最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并且结合现阶段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出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常犯的种种误区,同时也指明了纠正的方法。这是一本必不可少的书,其中书里有几个要点我认为写得非常好,例如:请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成长比分数更重要、让孩子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不要过度表扬孩子,要有适度的表扬和批评、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学会关心,学会感恩及学会生存,培养自信心和竞争力等。每个要点都用了很多实例来说明这一方面的重要性。

  在这本书里我感受最深的应该是:“学会关心、学会感恩”这个话题,因为当今社会不管是中小学甚至大学很多老师都是只管抓质量,家长只管让孩子吃好、穿好、整天忙着学这学那,分数第一,更加认为孔融把大梨让给别人纯属“弱智”,只想着不让自己的孩子吃亏,人与人之间变得自私自我。据日本青少年研究中心曾主持一项调查,问卷对象选择了日本15所高中的1300多名学生,美国13所高中的1000多名学生,中国内地21所高中的1200多名学生。在“谁是你最尊敬的人?”一问中,日本和美国的学生将“父母”作为第一选择,而在中国孩子的心目中,父母位列第十位以后。

  专家分析,这表明代代传递的父母偶像在我国这一代独生子女眼里已经越来越弱。另一份调查说我国约有6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近4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年龄。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母给子女过生日却高达93%。难道这单是孩子的错吗?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就没有责任吗?小学生应该是天真的、可爱的、诚实的,可是现在的小学生为什么都变得那么冷漠、自私呢?究其原因,就是感恩教育的缺失与中国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太爱包办及毫无原则的溺爱有关,它“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且独立意识很差的孩子。很多小学生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家庭的宠儿。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的不正确不科学导致了现代孩子缺乏独立与宽容。所以感恩教育真的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那么,我们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古语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想首先要开发感恩教育的内容。我们要感恩的是自己周围的人,那些帮助过我们,关心过我们,鼓励过我们的人,这里包括我们对父母、对家庭的感恩,对其他亲人的感恩,对老师、同学的感恩,对国家与社会的感谢,对大自然的感恩等。通过课堂德育教育,让孩子了解什么是恩情,形成“知恩”的道德共识。让孩子充分认识到家长、老师及其他人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让孩子知道,无论是父母给于生命,还是老师教给他们知识,这一切都是恩情。古人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古训。感恩是做人应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最后还要让孩子有一颗感激之心,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如果你接受别人的恩惠,不管是礼物、忠告或帮忙,而你也应该向对方表达谢意。让孩子在受到周围的人关爱与帮助时说一声“谢谢”,意义就显得相当重要。因为只有让孩子对社会对周围的人心存感激,他才能幸福愉快,才能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才能在遇到困难时得到更多的帮助,教育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知道回报不光是物质的,还包括感情世界的回报。回报从学会感谢做起,说一句感谢的话,打一个感谢的电话,用一句礼貌用语表达谢意等。日常生活小事是培育感恩的有效途径。例如在生活中,可引导孩子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小事。如帮父母干家务活;在他们累时为他们揉揉肩捶捶背;或者递上一杯热茶。体会和感激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弘扬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传统美德。

  有一首歌里唱到:“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教育孩子,让孩子时时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心存感激;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是我们为人父母者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

    昨天壮着胆子,厚着脸皮在没完成PPT的情况下也去参加了第一次领读《叛逆不是孩子的错》的内部演练,完成了脱稿二十二分钟的演讲。

  老师们的点评都很中肯到位,指出了以下问题点:1,自我介绍的形式及情绪与内容不搭。《叛逆不是孩子的错》的内容以及我讲到的孩子的事情都是比较沉重和严肃的话题,那么自我介绍的时候也要平稳一点,不必追求幽默、轻松、搞笑!

2,讲选择领读这本书的原因的时候插入孩子的故事,并把握好时间,以两三分钟为宜,还要讲出看了这本书给我和孩子带来的转变。

3,10天计划每一天的策略都要全部报出来一下,从中选出几个策略作为重点进行详细讲述!

4,思路要清晰,要搭好大的框架,找到关键点(重点),这也就是做PPT吧。发现问题――给出原因――给出解决方案――结局。

5,要有互动,设置情景演练。

    阿度老师的总结就是:思路要清晰,重点要挑明,要有互动,不要插入旁白!

    只能说,进步的空间确实还很大呀!收获确实很大。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
本书对于成人养育或应对叛逆的孩子而言可谓无价之宝。不但可读性强,而且极具操作性。越早开始执行伯恩斯坦博士的计划,就会越早拥有平和而温馨的家庭。

作者不光告诉父母哪些事情不能做,还告诉父母哪些事情需要做。让父母用冷静、坚定、非控制的方法打破叛逆孩子的恶性循环,从而减少和避免叛逆行为。

十天计划:

第1天 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

第2天 理解你的叛逆孩子

第3天 在大喊大叫陷阱边学做情绪教练

第4天 超越权力之争

第5天 强化孩子的积极转变

第6天 纪律约束并非让人绝望

第7天 调动家人的支持

第8天 如何减少孩子在学校里的叛逆行为

第9天 克服顽固性障碍

第10天 从长远减少叛逆行为

我的儿子曾经就是一个叛逆少年,而且因为我们的无知,又不懂得学习,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2021年,儿子上初二的时候,因为一次考试不理想不敢让家长签名,而自己冒签了他爸爸的名字,被班主任发现,告知了家长,导致他上英语课头脑一片空白,完全不在状态,老师提问回答不上,被罚站走廊,随后跳楼……。九死一生,带着满身伤疤和伤残捡回一条命。

你们以为这就是最悲惨的结局了吗?

还不是!

孩子因为身体的伤,又诱发了心理的疾病。作为父母我们还是没有给予他有效的陪伴和引导,虽然一直在他身边,虽然每天照顾着他的吃喝冷暖,虽然我们心里自始至终都爱着他。甚至都愿意代替他去承受这一切。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给到孩子他需要的和他想要的,所以他对我们关上了心门,也关闭了他的房门。他经常自己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睡觉,看手机,玩游戏。对啥都提不起兴趣,吃饭都要一喊再喊才出来。除了上医院看病,几乎不出门,到后面看到他不认识的人到家里都会感到害怕,目光不敢与别人对视。还出现了幻听,老感觉我在喊他,还有自残的行为发生,虽然在我的要求下去做过几次心理辅导,但都没啥效果。还拒绝去医院,老自己在网站上搜抑郁症相关的消极视频和文章,跟我说这病是看不好的。而我还曾经以为他是因为不想上学故意这样做的!

19年8月底,在即将返校上初三前夕,他终于同意我们带他去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看病,诊断结果是重度抑郁和重度焦虑。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才被迫开始了学习。

通过学习才让我从心底认识到叛逆不是孩子的错,需要看病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和老师。所以这本书不是教我们怎么去对付叛逆的孩子,不是教孩子怎么做,而是教父母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去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我们要检验自己的行为有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去做积极的行为,马上停止消极的行为。我们要去理解我们叛逆的孩子。要学会倾听,不打断、不评论、不指导,不建议。要采用《非暴力沟通》,要懂得《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要超越权力之争,不跟孩子争输赢。不对孩子大喊大叫,做好情绪教练。当我们打骂孩子的时候其实是在仗势欺人,欺负我们的孩子。

今天我很欣慰的告诉大家,通过我的学习成长,已经成功改变了,因为我的改变,孩子自动发生了积极的转变。孩子在今年9月份已经成功复学。状态也越来越好。而且我有信心,不管将来发生什么,我都能勇敢地陪伴在孩子身边,不会像以前那样想要逃避!想要放弃!一定会陪着孩子终生学习成长!
 


️️

如何处理孩子的各种问题观后感

多和孩子沟通交流
沟通是化解障碍最好的方法,想知道熊孩子小小脑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平时的沟通必不可少,还不能搞突然袭击式,这样孩子会有防备心理哦,要在平时就多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学习,说说话谈谈心,培养的共同话题越多,知道孩子心里的事就越多。
2
/7
多观察孩子动态
现在很多爸爸妈妈工作很忙,较少时间和宝宝相处,因此对宝宝的了解甚少,有的孩子甚至都不愿和父母交流。提醒各位家长,无论再忙,平时都要注意观察孩子精神、上学、读书情况,知道孩子看的什么书,有哪些小伙伴等等,慢慢就能发现孩子心中问题,并随时帮助解决,避免孩子走弯路。
3
/7
和孩子小伙伴和学校老师保持良好联系
虽不建议父母过多干涉孩子隐私,但可以和孩子老师和经常在一起玩的小伙伴保持联系,必要时间沟通下,孩子的动态就自然明了了。
4
/7
遇到问题不责骂孩子
经常遇到问题不问清楚就责骂孩子的家长,必然取得不了孩子的真诚交流。教育孩子的理念要更新换代了,出现什么问题,不责骂不错怪,平等交流,正确处理,在这种氛围下成长的孩子会很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心里话。
5
/7
多鼓励孩子问问题
善问的孩子能够更好的表达,更乐于表达,从小就要鼓励孩子多说,不怕错,这样就能更好发现孩子心中问题,从而解决孩子疑惑。
6
/7
以身作则,尽最大努力解决孩子问题
只要问题说出来,父母都要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一方面鼓励孩子和父母的再次交流,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孩子和父母一起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知道有问题不可怕,不说出来不去解决才可怕。
7
/7
讲究方法,灵活解决孩子问题
孩子的问题五花八门,还真是不好解决呢,不过既然当了父母就要有灵活应对的本领,比如奇怪的问题,可以让孩子自己发挥想象力;学习的问题,要善于引导;原则性的问题,要严肃地告知等等,各位爸妈要好好锻炼养育宝宝的技能哦。
本文标题: 不是孩子的问题论文读后感(《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8199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西游记读后感100个字左右(西游记读后感100字)特别女生撒哈拉读后感400字(特别的女生萨哈拉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