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几何研究读后感(学习几何心得体会5篇)

发布时间: 2024-06-12 04:13:4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3

中学几何研究与教学课后答案我们从网上和书中、以及调查中发现了许多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案例,为了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我们整理出来9个例子,希望对你...

中学几何研究读后感(学习几何心得体会5篇)

中学几何研究与教学课后答案

我们从网上和书中、以及调查中发现了许多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案例,为了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我们整理出来9个例子,希望对你的今后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案例1:任静初三以前数学从未及格过,因此他爸让老师辅导她。其实她也没做什么,只是每周到老师家讲一次课,让她把课堂上学的东西讲给老师听,直到老师满意为止。半年下来,他的数学成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高三毕业那年,她参加的二次模拟考试,一次得了148分,一次得了149分。后来保送进北大了。进北大不到一年,又考取了美国的一所大学,去美国念书去了。去年她给老师发E-mail说,她的美国同学说他是数学天才,可是美国同学根本就不知道她在初三以前数学是多么的差啊!
案例2:一个老师带着一个数学成绩很差的初一班,他每周都测验他的学生,而且公开告诉他的学生,考题全部是他上课讲的例题。学生开始一片哗然,但90%的学生却有了信心拿满分,只有班上几个最差的学生不敢这么说,很快第一次测验结果出来了,及格率48%,满分率不到8%,第二次情况有所好转,初一时这个班数学成绩与同年级数学特长班平均分相差12.5分。初二时与数学班只差1.5分,比年级平均分高10分。初三毕业,这个班几乎与数学特长班没有区别。所以,学会例题学好例题才能举一反三,是学好数学的一条捷径。
案例3:马一扬在学习报上看了下列对学生学习数学特点的分类:第一种,优秀型.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力较高,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第二种,松散型.学习能力强,但不能主动发挥,学习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第三种,认真型.学习很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第四种,低劣型.学无兴趣,不下功夫,底子差,方法死,能力弱,学习成绩差,处于“学习脱轨”和“恶性循环”状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要不同.对第一种侧重于帮助优生进行总结并自觉运用学习方法;对第二种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对第三种主要解决方法问题;对第四种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方法问题.马一扬认为自己属于第三种类型,于是请教老师数学学习方法,老师认真地给他指出上课、预习、复习、作业的具体操作方法,他坚持应用了三个月,在一次单元测验中,考得92分。
案例4.马雅萍是一名中等生,她为了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每天严格按数学老师说的反思卡的内容进行学习,这种反思卡按评价指标分为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按时间分为课上课下:认知领域包括:1.听课科目(几何或代数);2.讲课内容;3.课上掌握情况;4.没掌握的内容及原因;5.做作业情况;6.一天中学习数学的时间。情感领域包括:1.听课情绪;2.数学学习感觉;3.对任课教师说几句话;4.对自己说几句话。通过9周的实验过程,马雅萍在进行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中,数学成绩都有很大提高。
案例5.北京的一位数学老师给自己的学生主要传授以下五种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之有效的、适合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 1、培养彻底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与习惯; 2、培养吃透典型例题的方法;3、培养课堂记忆的良好习惯;4、培养运算准确性的自信心;5、培养研究分析的方法和习惯。沙文华同学觉得5种方法中,“计算准确性”最适合自己。在平时,他很容易犯马虎的问题,不是数抄错,就是加号看成减号,期中物理考试就出现了此类问题。于是他让老师将如何解决“计算准确性”的各种措施告诉他,他就按着方法一步一步地做,不但不犯马虎毛病,而且做的时间还缩短,考试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案例6:文智中学为学生设立了数学学习心理咨询办公室,有问题的学生可以来和教师面对面的交谈,教师通过倾听、答疑、交流、疏导来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有一名初二女生叫郭帅,她比较胆小,数学成绩总是不及格,她就给老师写信进行书面咨询。学校在教室里设立了心理咨询信箱,郭帅把问题写在信里,然后投入心理咨询信箱,没想到第二天,她收到了一封没有邮票的信,原来负责咨询的教师,在仔细阅读后对她信中所提问题以书面的形式给以答复。她按老师的嘱托,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并严格用四轮学习方法(第一轮:预习,查出障碍;第二轮:听课,破除障碍;第三论:复习,扫除障碍;第四轮:作业,学会应用)进行学习。半年后,她的数学考了78分。
案例7:高二5班来了一位新的数学老师,这个老师第一节课写下一行字:拓宽数学学习渠道,让我们生活在数学世界里。他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练习,变成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他的每一节课都有强烈的课外延伸性,他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做好以下几点:1、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感悟新知识、新概念产生及应用的过程。 2、复习思考:缜思善想,研究每个例题与所学概念的关系,总结例题中展示和隐含的有关技能与方法,从反面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处理,不这样处理行吗?有无更好的方法? 3、演练操作:独立完成作业,在演算练习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运用自己获取的新知识、新方法。 4、挂链储存:总结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与已经掌握的知识方法间的关系,理解记忆形成知识链、方法链,发现自己认识能力的优点与不足。 5、综合应用:在教师的指导下适量做些课外习题,有条件可参加社会调查,检验自己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半年下来这个班的数学成绩成了全年级的第一名,特别是有5、6个不爱学习数学的同学改变了学习态度,数学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
案例8 吕红鹃同学在新学期开始采用了同学介绍的学习方法:(一)、学会阅读,学会自学。(二)、学会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三)、学会总结。(四)、利用现有教材进行思维能力训练。过去他的学习模式是:听课-作业-复习-考试。现在的学习模式是:自学-有重点地听课-向老师提出问题-分析总结-写论文片段-再看教材反思,对教材产生较深的认识为止。她在自学中采用"尝试法",包括四种形式:(1)、先学后试。(2)、先试后学。(3)、边试边学。(4)、反复尝试。她还自己总结出了进行"学习总结"的一般方法:(1)、知识的梳理和再现;(2)、建立合理的便于记忆的知识系统、网络结构;(3)、归纳题型,归纳解题思路,归纳思想方法;(4)、非常规题的解法。她坚持了一年,数学成绩总在班上的前茅,她感到学习数学是非常轻松的事。
案例9 李文奎同学在读高二时,数学成绩很平常,老师经常强调学习方法,但却并不讲什么是学习方法。一次与朋友上网,他没有像别的同学打游戏,而是在网上查阅数学学习方法的资料,他对《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一篇文章很感兴趣。作者认为数学学习方法就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读、听、讲、写、用”的方法,抓好这六个方面,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就好了。数学学习中的“读”就是读教材(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 读课外书籍。数学学习中的“听”,主要指听课(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发挥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听同学的发言。数学学习中的“讲”是讲体会、讲思路;数学学习中的“写” 有写读后感写小论文;数学学习中的“用”是面对实际问题能自然产生数学的意识进行思考,学会用数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其他学科问题和生活、生产实际问题。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点拨,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只有师生之间的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李文奎同学将这篇文章的重要段落抄了下来,并在学习中认真领会探讨每个学习环节的最佳效果,时间久了总结出了自己一套学习方法,一学期后,他的数学成绩是班上第二名,各门总评成绩是全年级第五名。

几何原本读后感

几何原本读后感
几何原本读后感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一部不朽之作,大约成书于公元前 300 年左右,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是最早用公理法建立起演绎数学体系的 典范。它从少数几个原始假定出发,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一系列的命题, 从而保证了结论的准确可靠。 《几何原本》的原著有 13 卷,共包含有 23 个定义、5 个公设、5 个公理、 286 个命题。是当时整个希腊数学成果、方法、思想和精神的结晶,其内容和形 式对几何学本身和数学逻辑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自它问世之日起,在长达 二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盛行不衰。它历经多次翻译和修订,自 1482 年第一个印 刷本出版后,至今已有一千多种不同的版本。除了《圣经》之外,没有任何其 他著作,其研究、使用和传播之广泛,能够与《几何原本》相比。但《几何原 本》超越民族、种族、宗教信仰、文化意识方面的影响,却是《圣经》所无法 比拟的。 《几何原本》的希腊原始抄本已经流失了,它的所有现代版本都是以希腊 评注家泰奥恩(Theon,约比欧几里得晚七百年)编写的修订本为依据的。《几 何原本》的泰奥恩修订本分 13 卷,总共有 465 个命题, 其内容是阐述平面几何、 立体几何及算术理论的系统化知识。 第一卷首先给出了一些必要的基本定义、解释、公设和公理,还包括一些 关于全等形、平行线和直线形的熟知的定理。该卷的最后两个命题是毕达哥拉 斯定理及其逆定理。这里我们想到了关于英国哲学家 T.霍布斯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霍布斯在偶然翻阅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看到毕达哥拉斯定理, 感到十分惊讶,他说:“上帝啊!这是不可能的。”他由后向前仔细阅读第一 章的每个命题的证明,直到公理和公设,他终于完全信服了。 第二卷篇幅不大,主要讨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几何代数学。 第三卷包括圆、弦、割线、切线以及圆心角和圆周角的一些熟知的定理。 这些定理大多都能在现在的中学数学课本中找到。 第四卷则讨论了给定圆的某些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的尺规作图问题。 第五卷对欧多克斯的比例理论作了精彩的解释,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数学杰 作之一。据说,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位并不出名的数学家和牧师波尔查诺 (Bolzano,1781-1848),在布拉格度假时,恰好生病,为了分散注意力,他 拿起《几何原本》阅读了第五卷的内容。他说,这种高明的方法使他兴奋无比, 以致于从病痛中完全解脱出来。此后,每当他朋友生病时,他总是把这作为一 剂灵丹妙药问病人推荐。 第七、八、九卷讨论的是初等数论,给出了求两个或多个整数的最大公因 子的“欧几里得算法”,讨论了比例、几何级数,还给出了许多关于数论的重 要定理。 第十卷讨论无理量,即不可公度的线段,是很难读懂的一卷。 最后三卷,即第十一、十二和十三卷,论述立体几何。目前中学几何课本 中的内容,绝大多数都可以在《几何原本》中找到。 《几何原本》按照公理化结构,运用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方法,建立了第 一个完整的关于几何学的演绎知识体系。所谓公理化结构就是:选取少量的原 始概念和不需证明的命题,作为定义、公设和公理,使它们成为整个体系的出 发点和逻辑依据,然后运用逻辑推理证明其他命题。《几何原本》成为了两千 多年来运用公理化方法的一个绝好典范。诚然,正如一些现代数学家所指出的 那样,《几何原本》存在着一些结构上的缺陷,但这丝毫无损于这部著作的崇 高价值。它的影响之深远.使得“欧几里得”与“几何学”几乎成了同义语。 它集中体现了希腊数学所奠定的数学思想、数学精神,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一 块瑰宝。

《我的几何人生》读后感

    我想如果我懂微分几何的话我看这本书可能会更畅快些吧。我花了4天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只要跳过对微分几何一些问题具体描述后,全文读起来非常流畅。这确实是一本好书,一本自白书。读这本书你可以读到Yau的个人成长史,从汕头到香港再到伯克利,一颗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诞生了。Yau师从陈省身在伯克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毕业后去了高研院、斯坦福最后去了哈佛。Yau的研究成果很多,文中让他最满意的应该是Calabi-Yau流形以及他在弦理论做的相关工作。我不懂微分几何,但Yau在自己自传中讲的很细,从问题如何提出,到如何从微分方程与几何结合方式来入手去解决Calabi猜想,并且叙述了Calabi-Yau流形的后续研究与发展。其次文中介绍了Yau在弦理论的研究,由于弦理论是物理学提出的概念,Yau在书中谈到他的很多工作都是和物理学博士研究的。书里除了谈论了Yau他自己的成长史,数学工作的研究史,还讲了很多生活、学术圈里的事情。Yau在书中讲了很多事情,也似乎想澄清很多问题。他与老师陈省身的问题、与学生田刚的问题……所以对与一本自传来讲,这本书无疑是看点十足。喜欢Yau的数学研究可能从他系统描述中了解其研究的历程,喜欢八卦的可以从中读出很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解释,而想学习优秀人才思想的亦能从中学到很多科研的思想和方法。

    Yau的人生履历无疑是光彩夺目的,他是哈佛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他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获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克拉福德奖、美国国家科学奖、马塞尔·格罗斯曼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大奖。读他的自传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他在有一次演讲中给学生提出了真知灼见的建议,“我希望你们在做学生的时候至少掌握两门不同的工具,以后做学问的是时候有两”板斧”而且每一门都要精通,才能在真正去解决问题时收放自如。”这让我想到我的两“板斧”,我曾经好好看过两个工具,一个叫“卡尔曼滤波”、一个叫“不变矩”,其实还有个叫“神经网络”的工具我并不算熟悉。卡尔曼滤波是进行最优估计的重要工具,而不变矩是提取信号特征的重要手段。这两个工具我用的其实都并不好,但我期望自己能够熟练的运用他们。神经网络是现在研究的热门问题,尤其是从卷积神经网络引出的一系列深度学习工具,这个工具可以让你的研究工作一下子到发展到了最前沿。

    当然这些东西有点扯远了。读书就像是一面镜子,你可以从镜子中看到你想看到的,如果运气好能看到你曾不曾注意的东西那就说明这本书确实是一本好书。回到这本书,Yau在书尾说到“我曾有幸在河上航行,乘时清理直流上的一两件障碍,从而使水流到以前未到的地方。我会再继续探究一会,然后站在河岸,退后一点,观赏风光,或为别人打气。”这就是Yau的人生总结,让人不由联想到牛顿的自我总结“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大概英雄都是心心相惜的吧。不管这些人做了什么事情,但是感谢他们在学术研究上做出的重要贡献,为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打开了新的天地。

数学名著读后感

求一篇数学名著读后感,初中水平,最后是原创的
今天,我读了《数学家徐利治的故事》,知道了徐老先生在数学上为祖国做出了贡献,他写的许多论文在国际上引起了反响,他还培养出一批成材的学生。
徐老先生为什么能成为数学家?为什么能做出这样大的贡献?原因之一,就是他小时候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文章里写道:“他在读书时常把伯父给他的午饭钱省下来,用来买书和买练习本,为了节省用纸,他常用手指在睡觉的凉席上练字,夜深人静,同学们早已进入甜蜜的梦乡,徐利治却来到走廊,在灯光下认真地学习。白天,他泡在图书馆里用馒头、白开水充饥……”可以看出,徐老先生小时候学习条件很不好,连买书、买练习本的钱都缺乏,只好节省午饭钱,然而,他勤奋学习,并不因学习条件差而气馁。
在我们这时代,家庭生活比较富裕,很多家只有一个孩子,零花钱比较多,这些钱我们不是去打电子游戏,就是去买好吃的。平时,也很浪费,一张纸不是写几个字就扔了,就是折纸飞机玩,一点也不知道节省。
在学习上,现在很多同学都不认真学习,学习目的不明确,我也是这样,做题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就气馁了。
我们的学习态度和徐老先生那种废寝忘食的学习精神相比,真有十万八千里的差距。
从今以后,我要用徐老先生的学习精神来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高斯
印象中曾听过一个故事:高斯是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当然资质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观察,寻求规则,化难为简,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的。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数学家的故事》,讲述了许多数学名人的故事。比如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高斯……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对圆周率的计算得出了非常精确的结果。这篇文章讲的是祖冲之经过很长时间的编写,终于写成了《大明历》,他上书皇帝,请求颁布实行。皇帝命令主管天文历法的宠臣戴法兴进行审查。但是戴法兴思想保守,是个腐朽势力的卫道士,他极力反对新历法。面对戴法兴的刁难、攻击,祖冲之寸步不让,和他唇枪舌剑的辩论。最终,《大明历》没有通过,后来在祖冲之去世后10年,《大明历》才颁布实行。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对祖冲之坚贞不屈的精神非常敬佩。正因为他有这样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是啊,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坚持”两个字。不由地,我想到了许多人,有文化名人、爱国将士,和我身边的同学。记得,妈妈告诉我,她经常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工作到深夜,不顾身体的疲劳,坚持着把事情做好,然后才会安心入睡。
读《数学家的故事》让我更加喜欢数学,更让我懂得了许
读完《三个女数学家》这本书,对她们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但同时也被她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深深感动,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是希帕蒂娅。
公元前370年左右,希帕蒂娅诞生在埃及。她6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她的学习态度十分踏实。她总是不闻窗外的种种迷人的诱惑,而专心致志于面前的书本。街上的吵闹声不时飘进她的书房,她却好像是个聋子坐在桌前纹丝不动,对这一切都无动于衷……当时,她才只有6岁啊!
我不禁惭愧地联想到自己,平时上自习课的时候,校园稍微有个风吹草动,我便坐不住,赶紧向窗外望一眼。怎么能学好功课啊!
当我读到“悲惨的死”这个题目时,心中不禁一惊,不知道希帕蒂娅遭到了什么不幸。我迫不急待的读下去:“一群暴徒奉西尔的命令,撕去她的衣服,尖利的虫毛壳剥去了她的皮,砍去她的手和脚并投入火中……”
读到这里,我热泪盈眶。我憎恨那些穷凶极恶的暴徒,更憎恨反动黑社会。在那样的国家里,闻名一时的学者竞遭到如此非人的残害,没有先进的社会制度不行啊
数学家的故事——苏步青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初中数学的奥秘读后感600字

初中数学的奥秘读后感600字
初中阶段主要研究知识结构、思想方法、能力培养等。
有同学们将初中学习的内容画了一张图,我把它称为知识树,四个板块(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非常地清楚,每个板块包括了哪些内容也一目了然,这就是我们讲的知识结构。
什么是思想方法呢?简单地说,数学上的思想主要指抽象的思想、推理的思想、模型的思想、审美的思想。
能力培养主要是一些关于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等能力的提升。
学好初中数学的奥秘 ——入门、入理、入迷
一、入门——克服畏难心理、养成良好习惯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提到数学,有些人会理解为:数学、数学,就是关于数的一些学问。其实,在初中,数学,不仅仅要研究有关数的学问,如有理数、无理数等,还要学习一些图形的问题,比如研究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图形,以及这些图形的性质、判定等内容,此外还要学习统计概率等相关知识。
(一)你喜欢数学,数学就会喜欢你
(二)想学好数学就要有好的习惯
什么是一个人忘不掉的呢?显然,习惯是忘不掉的,因为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学习习惯是指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我们很多同学从小学到现在,已经养成了一些习惯,有些是好的习惯,有些可能是不好的习惯,好的习惯要保留,不好的习惯到了初中就要改了,想学好数学就要有好的习惯。
1.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学习习惯有自学与预习习惯、独立训练与复习习惯、学后反思与总结习惯(方法归纳)、学后巩固与纠错的习惯(错题整理等)、即时反馈与评价的习惯(测试等)等。如养成预习的习惯就很有必要。预习就是预先学习,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一步。“不打无准备之仗”,此乃兵家之常识,预习是学好数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有助于把自己理解的东西与课堂学习的内容作比较,提高听课效率。预习时先要想一想,以前学习了什么知识,接下来该学习什么了?自己来个“预测”。这样有利于提高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思维习惯。
当然,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有如复习的习惯、反思的习惯、纠错的习惯、做题的习惯等等。
2.养成课堂学习的习惯
课堂学习习惯有专注听课的习惯、课堂记笔记的习惯、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即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反思与质疑的习惯、即时检测学习的习惯等。
课堂学习的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因为课堂学习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要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课、专注倾听老师讲解和同学们讨论交流的习惯,要养成记笔记并积极思考的习惯,同时注重理解和观察,重视自己对数学知识学习,学会反思和质疑,不放过任何问题和疑点,重视老师的规范表达,追求高效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入理——弄懂数学语言、领悟思想方法
数学学习过程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的途径,通过平时学习的各种方法、进行的各种练习,让我们掌握逻辑推理的能力、理性思维的方法等。如,电视上经常大家看到,说某个地方发生了一起盗窃案,说某样东西被偷了,警察看完监控后可能会获得信息:这个小偷身高大概多高,体重大概多重等。我们很多同学就很好奇,警察是怎么知道的呢?难道就从监控里面看,这个监控里面的人很小,他怎么知道身高是多少,体重是多少?其实,就就用到了数学上的逻辑推理。比如,现在这张桌子1米高,在监控录像屏幕上是10cm,而监控里像屏幕上的嫌疑人是17cm,那么可以推断生活中的这个嫌疑人1.7米左右。当然,这个知识等到了初三学完相似以后就非常简单了。
三、入迷——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应用
(一)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
(二)用数学的策略解决问题
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例子:某航班每次约有100名乘客。若飞行中飞机失事的概率为p=0.000 05,一家保险公司要为乘客保险,许诺飞机一旦失事,向每位乘客赔偿40万元人民币。平均来说,保险公司应该如何收取保险费呢?
设保险公司向每位乘客收取保险费x元。在n次飞行中,保险费收入共100nx元,平均失事np次,平均赔偿400 000×100×np,即40 000 000np元。保险公司必须保证收入不小于支出,也就是100nx ≥40 000 000np,即100nx ≥40 000 000×n×0.00 005,100nx≥2 000n,x≥20。所以保险公司向每位乘客收取的保险费应不低于20元。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很多,如果我们通过建立一个方程或不等式的模型来解决问题,就容易得多,这就是用数学的策略解决问题。
(三)用数学家的眼光看世界
生活当中经常有这样的例子:用抽签的方法从3名同学中选1名去参加某音乐会。事先准备3张相同的小纸条,并在1张纸条画上记号,其余2张纸条不画.把3张纸条折叠后放入一个盒子中搅匀,然后让3名同学去摸纸条。抽到有记号的人参加,先抽的人有利还是后抽的人有利呢?
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同学很困惑:如果先抽的人把中奖的这张抽走了,其他人就抽不到了,那么先抽的人合算;如果先抽的人抽不到,那么,能中奖的这张还在这里,那么后抽的人合算。其实到底是先抽的合算,还是后抽的合算,这就是我们数学上的概率。我们不妨列一张表:
把所有的情况都列出来,你会发现,其实不管是第一个人,第二个还是第三个人,他抽到的概率都是,因此先抽后抽一个样。这就是我们用数学家的眼光看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一次对中学生的演讲中也讲过类似的问题,他在演讲中指着讲台上的茶杯问大家:“你们想过吗?为什么茶杯盖不会掉到茶杯里面去呢?”同学们对这个问题都不屑一顾,想都不想,就说:“这还要问吗?盖子比茶杯口大嘛!”“真是这个原因吗?”华先生接下来又问:“有一种长方形的饼干盒,它的盖子也比口大,可是一不小心盖子还是会掉到盒子里去!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回,引起了大家的思考,一会儿,有同学有所发现,说:“这是因为长方形盒子对角线的长度,大于盒盖子的长边的长,当然更大于短边的长度,所以沿着盒子的对角线方向,盖子很容易掉进去。”紧接着就有同学补充说:“问题在于盒子和盖子的形状,而圆形的所有直径相等,盖子的直径一定大于杯口的直径,所以盖子不会掉进茶杯里面去。”可是华先生并不满足于这样的答复。他进一步追问:“那除了做成圆形以外,还有什么形状的盒子,它的盖子不会掉进去呢?你能画出这样的图形吗?”
遇到类似的问题,如果我们都以数学家的眼光来看,那么,我们的数学学习一定会变得轻松自然。
2.初中数学怎么学
学习数学,首先要深刻理解概念。数学的很多概念都是比较抽象的,比如刚上初一就有无理数概念,无限不循环小数就叫无理数。这个概念貌似简单,但学生的理解却是比较困难,比如,对于是不是无理数,由22÷7=3.14……,很多同学就以为是无理数,其实,22÷7=3.142857142857……,这是一个循环小数,所以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就要理解无限不循环小数的意义。当然,这样的例子很多,如菱形的概念、中位线的概念等等,学习时都要对概念深刻理解。
学习数学,还要关注思想方法。三国时,曹操的一位朋友用船给他送来一头大象,曹操很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可大象太重无法直接称量,众大臣冥思苦想仍不得法!这时,聪明的曹冲想到了一个方法,就是先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身刻上水位线,再从船上牵下大象,把石头一块块装上船,直到水位线与大象在船上时刻划的水位线相同,然后卸下石头,称出石头重量。由此间接测出大象的体重,曹冲把不能直接称量的大象体重转化为能直接称量的石头重量,这其实体现了一种数学思想——转化思想。我们在数学上很多问题都是这样,把我们生疏的东西,转化为我们熟悉的,把我们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我们学过的知识等等,这就叫转化。人们在点钱时通常先将钱分类,把相同面值的钱整理在一起;商场里的商品也总是分类摆放……,分类是根据数学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数学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如:我们把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把整式分为单项式和多项式,把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分为相离、相切、相交三类……。通过分类,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易于解决。
学习数学,还要理性对待考试。经常会有听到有同学抱怨:我平时学习也蛮认真的,作业完成的质量也蛮高,为什么一到考试成绩就不太理想呢?这样的困惑说明掌握必要的数学考试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实际上,数学考试方法和数学学习方法一样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了一些数学考试的常见方法,会让同学们的数学考试“如虎添翼”;相反,如果数学考试方法运用不恰当,常常会导致数学考试发挥失常。这要从“数学考试内容”和“数学考试心理”两个角度学会数学考试的一些方法。许多同学在数学考试的过程中感觉试卷很容易,然而完成的正确率低、考试分数低,这是因为他们经常出现审题的错误。科学的审题方法是每个同学所必备的,要能读、思、写、画并举,能找准关键词,善于挖掘隐含条件,能排除干扰条件,能识别题目中的“陷阱”。此外,在考试前要有意识调适考试心理,使自己处于心平气和、情绪饱满的考试状态。拥有足够的自信,保持好适度的紧张,把握好考试的节奏,将较难的问题分步分解,保证会考的题目不丢分,你就一定会成功!
本文标题: 中学几何研究读后感(学习几何心得体会5篇)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8000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伟大的书读后感450字(写一篇450字的爱国书籍读后感)中国历史故事五读后感400字(读中国有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4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