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丁西林读后感(凌叔华的《酒后》讲的是什么呢)

发布时间: 2024-06-12 01:40:1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7

丁西林《酒后》的主要人物有哪些《酒后》的结构特别富有创意。其人物只有三个,即夫、妻、醉酒后睡在长沙发上的客人(男性)。但这仍然是一个亘古不变的“...

《酒后》丁西林读后感(凌叔华的《酒后》讲的是什么呢)

丁西林《酒后》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酒后》的结构特别富有创意。其人物只有三个,即夫、妻、醉酒后睡在长沙发上的客人(男性)。但这仍然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三元结构”,因为这位客人是妻所暗恋的对象。如果不是这样安排的话,那后面的“一吻之求”也就失去了本质的意义,而变成为一种寻求刺激的胡闹罢了。

2.分析丁西林喜剧酒后的结构特点

丁西林喜剧《酒后》的结构特点:
(1)独特的戏剧观念。着意于对世态人情的含有温情的微讽,追求和谐、互补和相对的合理性。
(2)对“欺骗”、朦胧与多义的嗜爱。
(3)别出心裁的结构。其戏剧的结构通常采用“二元三人”模式。
(4)机智、简洁、幽默的戏剧语言。
《酒后》原本是凌叔华作的一篇小说,丁西林在剧本前言中称受到友人的怂恿,遂改编小说作了这幕剧。

凌叔华的《酒后》讲的是什么呢?

表达了在当时提倡婚姻自主和追求个性解放的年代,而作为女人,女人就应该追求婚姻自主和追求个性解放。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采苕“追求爱情而又羞于流露友情,感情适可而止,没有悲伤与忧愁,没有挣扎与耻辱。一吻之求,充其量不过是五四时期追求个性解放的急波狂澜在一个温饱宅院中泛起的若隐若现的涟漪”。

女主人公采苕在小说当中就像一一个少女一样,她在追求者自己的幸福,但因现实的约束,她又要顾及自己的身份和丈夫的感受。如果采苕并不是一个少妇,她定会敢于主动追求属于自己的婚姻。

这篇小说,它的技巧的熟练,心理描写之细腻,堪称是凌叔华艺术风格的代表。其中语言之精美也令人折服。如“这腮上的酒晕,什么花比得上这可爱的颜色呢?——桃花?我嫌他太俗。牡丹,太艳。菊花?太冷。梅花?太瘦。都比不上。……不用说别的!

就拿这两道眉来说罢,什么东西比得上呢?拿远山比——我嫌她太淡;蛾眉,太弯;柳叶,太直;新月,太寒。都不对。眉的美真不亚于眼的美,为什么平时人总是说不到眉呢?”

自从发表了《酒后》,丁西林又将它改编成剧本《酒后》(刊于《现代评论》十三期,收入戏剧集《一只马蜂》)之后,此类作品一度层出不穷,被人称为"酒后派"。但就凌叔华早期整个创作而言,人们普遍称她是有异于冰心、庐隐、苏雪林等闺秀派和丁玲、冯沅君、白薇等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派之外的"新闺秀派"。

本文标题: 《酒后》丁西林读后感(凌叔华的《酒后》讲的是什么呢)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7998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300字(《苹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杭州豪宅火灾读后感(9 29火灾事故读后感怎么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