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的读后感(《放飞蜻蜓》教后反思)

发布时间: 2024-05-27 21:12:4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5

《放飞蜻蜓》教后反思,《放飞蜻蜓》教后反思一,《放飞蜻蜓》讲述了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引导他们认识到蜻蜓...

《放飞蜻蜓》的读后感(《放飞蜻蜓》教后反思)

《放飞蜻蜓》教后反思

  《放飞蜻蜓》教后反思一

  《放飞蜻蜓》讲述了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引导他们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体现了陶行知先生良好的教育方法和对孩子们的关心爱护。

  一、抓住灵动的语句,走近陶行知。

  在本课中,有这样几个词语在文中跳跃:慈爱、小心、商量 我抓住这几个词语, 给孩子们设计了几个问题:哪些地方体会到陶先生的慈爱?他的慈爱带给孩子们什么?为何要小心地拿着蜻蜓?怎样才是商量的口吻?让孩子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去表演,在反复品读中将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共享:在诵读中,孩子们了解到陶先生的循循善诱,询问孩子们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用?眼睛的结构很复杂……没有丝毫的说教,却是环环相扣,教给孩子们认识蜻蜓的知识,不着痕迹,却水到渠成。同时,我在课上更进一步引导孩子们去体会“商量”,就是态度不居高临下,学生们在朗读中欣喜地发现:自己也变成了翠贞,似乎在聆听陶先生的教导,将人类的好朋友蜻蜓心悦诚服地放飞。

  二、品位课文细节,感受人格魅力

  文中有个词: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我让学生辨析为什么作者不用“拿”而用“取”?学生在讨论中七嘴八舌地说:“拿”只是普通的要过来,没有体现一种尊重,而“取”却更体现先生与孩子们的平等相待,“取”的动作很轻微,也很小心,因为先生同样小心翼翼地对待他手里的蜻蜓。确实,孩子们说得多好啊!在探究与辨析中,这个细小的情节描写也让孩子们领略到了教育家无穷的魅力,让我们教者也深有启发:不仅教知识,更是教学做人。

  《放飞蜻蜓》教后反思二

  这篇课文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一篇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在第二课时精读训练时,我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读课文的2-10自然段,读后讨论交流“从陶行知和小朋友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实际上是解决第一个问题“孩子们为什么捉到蜻蜓后又迫不及待地把蜻蜓放掉”。这个问题不算难,学生从课文的第6自然段了解到蜻蜓吃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是人类的好朋友;从第10自然段了解到蜻蜓的尾巴能保持平衡,调整方向,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第二个问题“陶行知先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有点难度,于是,我让学生先读读陶行知的话,然后画出有关词句,从中体会陶行知是个怎样的人?交流中,班上的一些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很会读书,从“慈爱、抚摸、拉着”等词语感受到陶行知的亲切、和蔼可亲,从“用商量的口吻说:‘把他放了,好不好?’”这些句子读出陶行知尊重别人,从“小心地翻过去”读出陶行知爱护动物,从陶行知对蜻蜓的介绍读出陶行知还是个知识丰富的人。有了这样的理解,学生自然弄懂孩子们为什么捉了蜻蜓后又迫不及待地要放飞蜻蜓,培养了他们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不同个性,读出人物各自不同的'语气,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放飞蜻蜓》教后反思三

  《放飞蜻蜓》一课,娓娓道来这样一个清新的小故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没有横加训斥捉住蜻蜓的孩子们,而是因势利导,将蜻蜓的作用向孩子们一一传 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最成功的“教育”。掩卷沉思,不由得钦佩教育家动人的人格魅力。

  在本课中,有这样几个词语在文中跳跃:慈爱、小心、商量 我抓住这几个词语, 给孩子们设计了几个问题:哪些地方体会到陶先生的慈爱?他的慈爱带给孩子们什么?为何要小心地拿着蜻蜓?怎样才是商量的口吻?让孩子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去表演,在反复品读中将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共享:在诵读中,孩子们了解到陶先生的循循善诱,询问孩子们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用?眼睛的结构很复杂……没有丝毫的说教,却是环环相扣,教给孩子们认识蜻蜓的知识,不着痕迹,却水到渠成。同时,我在课上更进一步引导孩子们去体会“商量”,就是态度不居高临下,学生们在朗读中欣喜地发现:自己也变成了翠贞,似乎在聆听陶先生的教导,将人类的好朋友蜻蜓心悦诚服地放飞。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实录+反思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探究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3、研读文本,以读促写,能模仿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一种小动物。

  教学重点:

  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并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

  教学难点:

  研读文本,以读促写,能模仿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一种小动物。

  教学准备:

  蜻蜓眼睛、尾巴、翅膀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回顾文本。

  1、(投影出示)  慈 爱抚摸 商量

  七嘴八舌 入 神 放飞

  结构复杂 保持平衡 掌握方向

  (1)指名读。

  (2)集体读。

  2、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轻声读一读第一行词语,你能发现什么呢?第二行词语、第三行词语又会让你想到课文中的谁?(指名回答)

  过渡:课文讲述的就是 陶行知 先生和孩子们一起放飞蜻蜓的故事。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走近我们的好朋友——蜻蜓。

  (相机板书:好朋友)

  二、自主阅读,互动交流。

  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7——10节,从陶先生和小朋友的对话中,你对蜻蜓又有了哪些了解?

  2、生自主阅读。

  3、组织交流。

  (1)阳光下,它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2)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

  (3)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4、指导朗读。

  三、感悟写法,迁移练习。

  1、(投影出示)

  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1、默读比较,发现课文中描写蜻蜓尾巴和眼睛的两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1)指名回答。

  (2)小结:描写蜻蜓眼睛和尾巴,都是先写样子,再写作用。

  3、过渡:蜻蜓被称为“除害飞行家”,这和它有一对神奇的翅膀是分不开的。

  (投影出示蜻蜓翅膀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翅膀的外形。

  (1)观察图片,指名交流。

  (2)师结合资料介绍蜻蜓翅膀的作用。

  (3)迁移练习:(课堂小练笔)

  学习课文的写法,介绍蜻蜓的翅膀。

  (4)组织交流,进行评议。

  四、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过渡:在 陶 先生的启发下,孩子们放飞了手中的蜻蜓。重新获得自由的小蜻蜓在空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如果你就是这只蜻蜓,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1、(投影出示)童心留言:如果你就是蜻蜓,你想对人们说:

  (相机板书:)保护动物

  2 、再读课题,放飞蜻蜓,放飞的仅仅是蜻蜓吗?放飞的是真情,是爱心,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爱。让我们用心去呼唤:保护动物 珍爱生命

  五、课后实践。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学习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一种小动物。

  板书设计:

  19 放 飞 蜻 蜓

  好朋友

  保护动物 珍爱生命

  《放飞蜻蜓》课堂实录

  一、复习词语,回顾文本。

  1、(投影出示)

  慈爱 抚摸 商量

  七嘴八舌 入神 放飞

  结构复杂 保持平衡 掌握方向

  (1)指名读,强调读音注意点。

  (2)集体读。

  2、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轻声读一读第一行词语,你发现什么呢?第二行词语、第三行词语又会让你想到课文中的谁?

  生:第一行词语让我想到了课文中的 陶行知 先生。

  生:第二行词语让我想到了课文中的小朋友们。

  生;第三行词语让我想到了蜻蜓

  师:课文讲述的就是 陶行知 先生和孩子们一起放飞蜻蜓的故事。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走近我们的好朋友——蜻蜓。

  (相机板书:好朋友)

  二、自主阅读,互动交流。

  1、提出读书要求。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7——10自然段,想一想, 从陶 先生和小朋友的对话中,你对蜻蜓又有了哪些了解?

  (生自主阅读课文,师深入指导。)

  2、师:把你的收获先和同桌进行交流。(生同桌交流)

  3、组织集体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收获和大家分享。

  生:我知道蜻蜓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蜻蜓的眼睛。你看到一双怎样的眼睛呢?

  生:它的眼睛很大。师:是呀,大约占了头的一半。

  生:眼睛里有很多小亮点。师:原来蜻蜓的一只眼睛里面就有许多只小眼睛,所以说它的眼睛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

  师:这么奇特的眼睛本领可大啦!它能——生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师:老师发现,这句话的末尾用了一个省略号,这是让同学们来补充的。谁来为我们补充介绍蜻蜓眼睛的作用。

  生:它的眼睛能看到 九米 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分。

  生:蜻蜓的眼睛能看到千米之外飞行的同类。

  ……

  师:蜻蜓的眼睛这么奇特,谁能把这句话读好,表现出蜻蜓眼睛的特点。(指导感情朗读)

  师:继续交流,你对蜻蜓还有哪些了解?

  生:我知道蜻蜓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

  师(出示图片)蜻蜓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生:一节节的,又细又长。

  师:谁能通过读让大家看到这样的尾巴。

  生:读(突出“一节节”“ 又细又长”)

  师:读书就应该这样,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蜻蜓的尾巴又有怎样的作用呢?

  生: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师:蜻蜓的尾巴在飞行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书上却说蜻蜓在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掉一截,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

  生(议论纷纷,说法不一)

  :师:为什么我们不能得出肯定的答案呢?

  生:因为这句话前面有一个“据说”。

  师:“据说”是什么意思,能去掉吗?

  生:据说就是听别人说,在课文中不能去掉,去掉意思就不一样了。

  生: 陶 先生是听别人说的,他自己也不敢肯定,所以要加上“据说”。

  师: 陶行知 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求真求实的人。看来,准确用词很重要。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正确呢?老师查了资料,蜻蜓并没有吃尾巴,而是由于生殖的需要,会咬自己的尾巴。

  师:继续交流。

  生:我知道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师:“一闪一闪”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星星、钻石、金子……

  师:蜻蜓的眼睛在阳光下就像星星、钻石一样闪亮,多美丽呀!谁能通过读让老师看到这样美丽的眼睛。(指名练读)

  师:“一撅一撅”用手做一做这个动作,瞧,小蜻蜓多可爱呀1你能把你对它的喜爱表现出来吗?(指名练读)

  师:用上“一闪一闪” “一撅一撅”这样的词语,小蜻蜓显得格外可爱与活泼。同学们在说话时,也可以用上这样的词语:如小鸭走路一扭一扭的,青蛙的肚皮(生接说)一鼓一鼓的这样语句会更生动。

  师:谁还有自己的收获?

  生:蜻蜓的尾巴会点水。

  师:谁给大家说一说,蜻蜓真的是在点水吗?

  生:蜻蜓点水其实是蜻蜓在产卵。

  ……

  三、感悟写法,迁移练习。

  1、(投影出示)

  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师:再读一读这两句话,你会发现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生:都是先写样子再写作用。

  生:都写出了样子的奇特和作用大。

  师:孩子们,蜻蜓是昆虫世界最出色的“飞行家”,它不光有神奇的眼睛和翅膀,还有一对了不起的翅膀,。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蜻蜓的翅膀。

  (出示图片)先观察翅膀的样子。

  生:蜻蜓的翅膀是透明的。

  生:蜻蜓的翅膀很薄很薄,

  生:蜻蜓有两对翅膀,对称。

  生:蜻蜓的翅膀上有一些黑色的点。

  ……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那么,它的翅膀有什么作用呢?请大 家结合 老师发给大家的资料来谈一谈。

  生;蜻蜓的翅膀能连续飞行一个小时。

  生:翅膀上黑色的部分是翅痣,有了它蜻蜓在飞行时,翅膀不会被折断。

  ……

  师:请同学们模仿课文中描写蜻蜓尾巴和眼睛的句子,写一写蜻蜓的翅膀。

  (生动笔写话。)

  师:谁愿意读一读你写的片段。

  (组织交流,进行评议。)

  四、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师:(过渡)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蜻蜓却如此神奇,孩子们听得都入神了。(引读最后一节)

  (投影出示)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

  师:“口吻”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口气。

  师:谁来用商量的口气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评价。

  师:孩子们纷纷说:

  生接: 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

  师: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

  生接: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师:(出示图片,音乐响起)在 陶 先生的启发下,孩子们放飞了手中的蜻蜓。重新获得自由的小蜻蜓在空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如果你就是这只蜻蜓,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投影出示)童心留言:如果你就是蜻蜓,你想对人们说:

  生:谢谢你们让我重新回到大自然。

  生;我们是你们人类的好朋友,请不要再捕捉我们了。

  生;希望你们能和我们友好相处。

  生:保护我们,不要再伤害我们。

  ……

  师;你们道出了所有动物的心声。(相机板书:)保护动物

  师:(音乐响起)再读课题,放飞蜻蜓,孩子们,放飞的仅仅是蜻蜓吗?放飞的是真情,是爱心,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让我们用心去呼唤:保护动物 珍爱生命(投影出示)

  五、课后实践。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学习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一种小动物。

  板书设计:

  19 放飞蜻蜓

  好朋友

  保护动物 珍爱生命

  《放飞蜻蜓》教学反思

  每一节课都是学生成长历程中不可重复的经历,作为教师应努力让学生在每节课上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拿到课题后,我反复思考: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又能获得什么?

  《放飞蜻蜓》一文讲述了著名教育 家陶行知 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凭借自主阅读完全能掌握关于蜻蜓的知识,并不需要教师花费过多时间去分析、讲解。因此,在课堂上,如果仅仅围绕教材分析教材,无疑是在浪费时间,教学显然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反复研读文本,结合文本的特点,遵循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为本节课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并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探究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3、研读文本,以读促写,能模仿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一种小动物。

  围绕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我努力淡化自己,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扎扎实实地引领学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为主线,以读促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读为主线”。课堂上,尽量减少教师的讲解,大量时间用来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个别读,集体读,比较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课文语言文字的精妙。紧扣文本,抓住课文中关键词句,如:“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 “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阳光下,它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让学生反复阅读,从“一闪一闪” “一撅一撅”“一节节”“又细又长”“结构复杂”等词语中感受到蜻蜓的活泼、可爱与神奇,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从内心喜欢上蜻蜓。在这种情感基础上,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自然会增强。

  二、感悟写法,读写结合。

  语文课应摒弃追求表面热闹的课堂形式,去除“泛语文”“非语文”的教学内容,踏踏实实地引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学习课文不仅应感知课文“写什么”,还应感悟“怎么写”,从而发挥教材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解读文本过程中,课文中描写蜻蜓尾巴和眼睛的句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三年级学生作文刚刚起步,教材无疑是引导学生习作的最佳范文。因此,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反复读品味课文中的重要词句,感悟其遣词造句的方式,并设计了相应的小练笔。由于有章可循,学生完成情况令人比较满意。由此看来,读写结合确实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教学不应拒绝“写”。

  当然,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对于课堂各个环节的处理都没能做到尽善尽美,尤其对于课堂生成的东西不能及时把握,教学机智明显不足,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学习,多磨练。

放飞蜻蜓起因经过结果

放飞蜻蜓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孩子们捉蜻蜓。 经过:陶行知和孩子们谈蜻蜓 。结果:孩子们放蜻蜓 。

课文讲了陶行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 和孩子们谈蜻蜓,引导他们认识蜻蜓是人 类的好朋友,最后放飞蜻蜓的故事。

《放飞蜻蜓》这是一篇写人的精读文章,课文讲述了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引导他们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围绕陶行知怎样劝孩子们放飞蜻蜓这条主线,体现了陶行知先生良好的教育方法和对孩子们关心爱护。课文要从陶行知的神情、动作、说话的态度和语气等描写,体会陶行知的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和对孩子们的尊重。教学中做到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感受陶行知的谆谆教导,懂得保护益虫。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简洁,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美好品质——对孩子们的关怀,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校园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生活中;他的教育方式,不是大声呵斥,不是强硬灌输,而是尊重,是理解,是因势利导,是循循善诱。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孩子们的一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1放飞蜻蜓仿写作文

1. 仿写三年级语文下册放飞蜻蜓作文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同去公园玩,公园里到处是鲜花。我们一边走一边说话,忽然,有一只蜻蜓碰了我一下,掉在地上,爸爸一把抓住了它,我看着它可怜的样子,我连忙把它放回大自然,我看着它自由自在的飞翔,我心里很高兴。

第二篇:放飞蜻蜓

在愉快的暑假里,我经历了一件令我十分难忘的事情。

那是一个天气睛朗的下午,我和蓝颖姐姐在鱼塘边漫步,蓝颖姐姐无意中发现一只美丽的大蜻蜓,便叫我帮她捉来玩一会,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因为我也非常喜欢那只美丽的大蜻蜓。

我慢慢地踮起脚尖,悄悄地向那只美丽的大蜻蜓靠近,反复捉了几遍,终于捉住了,大蜻蜓在我手中动着,用美丽的大眼睛十分痛苦地望着我,引起了我的沉思:大蜻蜓啊!你曾经为我们捉蚊子,为人们消除一点搔扰,让我们愉快地进入梦乡,那我就应该保护你,而不是去伤害你。

想到这里,我向蓝颖姐姐走去,把我的想法告诉她,蓝颖姐姐听了,便说:“既然它那么可怜,就让它飞走吧!”我应声说:“好。”我张开手,让大蜻蜓飞走了,蜻蜓没有马上飞走,而是绕着我飞了几圈,好像在感谢我。

我把大蜻蜓放飞之后,我仿佛觉得今天的天空特别的清晰,晴朗。

2. 结合三年级下册十九课放飞蜻蜓写一篇作文

自然的启示——蜻蜓的奥秘 炎热的夏天! 我又捉了几只小红蜻蜓,我发现了蜻蜓很多的奥秘,第一次是把蜻蜓翅膀上的厚斑点剪掉了。

它们那两对宽而透明的翅膀上;第二次我把蜻蜓右下方的后翅膀剪了,两只翅膀协调搭配,前翅细长,没想到,用网子捉到了一只粗心大意的虎蜻蜓,蜻蜓竟飞行自如,更爱大自然,自然界的生物太有趣了,能大大提高飞行速度,复眼也很重要呀,哇,有一条条黑色的线,蜻蜓却笔直的掉在了地上。 我仔细观察,后翅只是一个保持平衡的平衡器,有一张力大无穷的大鳄,蜻蜓竟和叶子一样随风漂到了水里,湖面上有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蜻蜓正在疾飞,就是把蜻蜓的复眼蒙上…于是,我就照着做了,时速最高可达到九十公里呢;第三次我把左上方的前翅膀剪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仔细一看,翅膀上长着厚厚的斑点,能够轻而易举的把你的手咬破,搞起了小实验。

大鳄后面是两对翅膀,费了好大一会儿工夫,我又仔细的研究了一下,后翅宽短,眼睛里好像还有一些小网点儿,蜻蜓竟然把翅膀扇破了,原来!所以蜻蜓很容易就能捉到苍蝇或蚊子!我突然想出了一个主意,显得格外美丽,人用手是很难捉到的。 蜻蜓的飞行速度快的惊人,一对大的出奇的复眼下面,蜻蜓的样子非常可爱,原来“小网点儿”就是一个个的小眼睛组成一双复眼呀,蜻蜓的复眼可真奇怪。

通过观察。 我怀着好奇心,寻找配偶,我爱昆虫,飞行时主要以前翅扇风来起飞。

说明蜻蜓飞行时主要用前翅兜风起飞。

3. 放飞蜻蜓作文10个字字

今天上午,我正在上第二节语文课。讲着讲着,坐在第一排的刘灏仿佛看到了什么东西,于是低头,才恍然大悟:是一只蜻蜓。

于是,刘灏跟老师说事情的发展经过。我隐隐约约地听到老师说了这几个字:是只蜻蜓。我顿时呆若木鸡,心想:什么?蜻蜓,不会吧,这蜻蜓怎么会飞进课室?可能是我们一上班会课时进来的吧,行动那么神秘!

刘灏以为蜻蜓咬人,所以就不敢走动,这可把我们闹了一个大笑话。老师说:“不怕的,它不咬人,大胆一点!”于是,刘灏就想了一个办法让它出来,那就是:用纸哄走。他好不容易找了一张废纸来驱赶。蜻蜓想飞到高处,可上面是课桌,受到惊吓的蜻蜓飞快地飞到了一个无课桌的地方。他用大脚跺了一下,蜻蜓就从窗口飞到外面。

老师说:“蜻蜓是一架轻巧的飞机。我从窗外望去,只见它还停在白花花的墙壁上,太阳光照着它暧洋洋的,它对我们好像十分地敬意。过了一会儿才依依不舍地飞走了。

我仿佛看到蜻蜓正在空中捕捉蚊子。害敌少了,自己也饱了。不过蜻蜓仍然在不停地除蚊子,要把这些害虫统统消灭掉。

4. 放飞蜻蜓看图写话

星期六上午,小明拿着网子在花园中玩,突然看到一只蜻蜓在半空中飞翔,于是他连忙拿着网子去捉蜻蜓,蜻蜓飞来飞去,小明跑来跑去,玩的很开心。

这时,他碰到了同班同学小珍,小珍手中拿着蝇拍向他走来,小珍告诉小明:“蜻蜓是益虫,它能帮人类消灭害虫,你不能捉蜻蜓。如果你想锻炼身体的话,那就跟我一起拿起蝇拍去拍蚊子和苍蝇吧,这样,可以帮蜻蜓减轻工作量了,是不是?”小明听后,高兴地对小珍说:“等一会儿,我这就去拿蝇拍,和你一起消灭蚊子和苍蝇。”没过多久,小明和小珍拿着蝇拍左拍拍右拍拍,消灭了许多苍蝇和蚊子。

5. 19课放飞蜻蜓作文读后感

今天我学了《放飞蜻蜓》这一课,我知道了蜻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蜻蜓.学了这篇作文,我知道蜻蜓的尾巴会保持平衡,调解方向的作用,它们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杨千上万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的虫子.读了这篇作文,我一点不太明白.陶行知先生说:蜻蜓饿极时,会吃去自己的尾巴一节,我不相信,我就去查资料.翻了半天的书,终于在《十万为什么》里找到答案.原来,蜻蜓在炎热的夏日里,微风轻拂,那缓缓淌的河水,款款轻飞的蜻蜓,让人心旷神怡.好像在吃自己的尾巴,其实并没有吃掉.看来,我们学习课文不仅要记在脑子里,还要动脑筋,还要动手查资料,这样才能学到知识.感到好要采纳。

6. 《放飞蜻蜓》相关的文章或课文

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

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

“吃露水。”一个男孩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孩子们点点头。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翠贞看着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7. 2年级语文21课仿写作文

几乎每天放学回家时,我都能看到那位老爷爷在清扫卫生.开始,我不以为然,心想:他一定是新搬来的邻居,楼道是大家的,当然应该大家都扫.我也打扫过!

他的脸是瘦削的;凸出的前额刻着几条深深的皱纹,好像是被鞭子抽打出来的;两鬓斑白,头顶中间光秃秃的,周围只剩下几根稀疏的灰发;青色的血管,像条条蚯蚓,爬满了手背;背佝偻着,如同一棵被风吹弯了的枯树.

有一天我手里攥着一团废纸,站在远离垃圾筒2米的地方,想来个"立定投篮".不料,纸团一偏,只在垃圾筒边打了个转转,飞到地上.我很懒,不想捡了,便转身准备回家."哎,小姑娘,以后不要乱扔纸了,卫生需要大家维护."我回过头来,一看--啊!是那位老爷爷.那一刻,我感到脸上 *** 辣的.

以后,不论严寒酷暑,那位老爷爷总是准点儿的来到我家楼下,认真地打扫.那路上的尘埃,那飘零的落叶,全被老爷爷打扫干净了.

后来,我从妈妈那儿得知:那位老爷爷原来并不住我们这个楼,甚至离我们这幢楼还挺远呢!听到这里我的脸"唰"的一下就红了.

本文标题: 《放飞蜻蜓》的读后感(《放飞蜻蜓》教后反思)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7706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天生我有才必有用读后感(天生我才必有用 读后感)央视读书美的历程读后感(读《美的历程》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