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君散文集读后感,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为大...
琦君散文集读后感
《琦君散文集》主要写作者对儿时的回忆。文章写了哥哥和我短暂而快乐的时光;写了做错事被妈妈罚跪的'经历;写了邻居家的弟弟心灵受伤害后那敏感的童心;还写了妈妈那秀气的“三寸金莲”小脚。
但让我最有感受的是她写的《秋花远比春花净》。文中写到:作者自幼远离家乡在上海完成了大学教育。他乡游子,十分想念母亲,但回去后才知道母亲逝世已有半年了,悲恸之余回忆起了与母亲的点点滴滴;回忆起母亲最爱的花——桂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闻到了桂花香,想起母亲常读了诗句:秋花远比春花净,春月何如秋月明。于是写下了《故乡的桂花》一文,以寄她对母亲的思念。
看了这本书,让我想到写作的题材选择,我平时写作时都要用半天时间想题材,要么觉得太简单,没什么可以写;要么觉得太平凡,没什么亮点。但看了琦君的文章之后,我发现,她的文章题材都很简单,比如闻到桂花香,就可以想起和母亲一起的点点滴滴。虽然有时我们会觉得生活平淡、无趣,但是生活处处是题材、处处都精彩。
就如妈妈常对我说的:写作不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小事也能写出好文章。重要的是要做到注意观察生活、多积累材料。
琦君散文集读后感800字
但在运动会时,坐在观众席上,撑着透明的伞,看运动场上绿草葱茏,细雨靡靡,云雾缭绕着天际,风凉飕飕的,带着细细的雨丝吹到脸上,在这样的天气里,被迫坐在固定的位子上不能移动时,我翻开了琦君的散文集。
琦君笔下的文字,流露出一股独特的意蕴,沉静,娴美,像昏黄的暖光下母亲的絮絮叨叨,时光中深藏的春酒,年幼桂花的清甜,老寺旁石板缝里钻出来的绿芽,童年纯真的友情,伴着书香笔墨流逝的时光。琦君笔下像是蔓延出一股春水,从初雪刚消的寂静里诞生,静静的流过生命最初的柔软,流过初生的嫩芽,漫过幽静的青苔,托着童话里的金龟子,慢慢的,温柔的,流过杭州水光云影,流过风荷依依,流过三秋桂子,流过十里桃花,再沉沉的,带着对光阴的叹惋,对故乡的怀念,对人世的爱和留念,汇入苍茫的大海
很喜欢琦君温柔的,静静的讲述童年的回忆,淘气不爱读正经书,在花园废弃的轿子里看闲书,带着小伙伴们玩耍,偷偷用筷子蘸着春酒喝,桂花糕的香甜,村里的十二碟酒席。琦君笔下的文字,字里行间难掩其深情,对母亲的爱和怀念,对哥哥和弟弟离去的悲哀和无奈,对姨娘的怜悯和怜惜,对往事,对那些沉淀在时光中的老日子的情感,一丝一缕的被她织尽文字中,化成绵绵的韵味。
在操场的细雨中看琦君,又被她拽入回忆的丝网中。那些温情的时光,深爱的人啊,都渐渐老去,渐渐逝去,渐渐物是人非。
很多作者,都有些这样的文字,温柔的,童趣的,回忆曾经的年少时光。鲁迅的《朝花夕拾》,琦君的散文等等。这些文字有趣又动人。看他们的童年,充满了乡村恬静的快乐,读书,和小伙伴们吵吵闹闹,自然神秘又迷人,再长大些,读诗词,伤四季之景不同。在看现在的孩子,童年充斥着学习和电子产品,被社会肤浅的一面迷的神魂颠倒,有些人有机会能更深入的思考,成长。有些人就迷失在五光十色的浮夸中,在物欲里沉沉浮浮,甚至于一沉到底。考试,成绩,房子,车子,相亲,钱,土豪,一些都像疯了一样的高速旋转
再不记得那烟波浩渺的湖面,杨柳低垂。也再没有冬日白雪皑皑,雪水煮清茶,看本好书的情致了。剩下的,只是做,小清新,非主流之类的吐槽跟风和反讽。
可是生活到底是什么,到底能留下什么,到底什么是爱,也再没人去想了。没有落满桂花的小路,没有清甜的春酒,也没有百草园和读书的小轿子了。
但至少还是有人生活着,就还有很多的选择,和很多还未被发现的美好的生活。也许到了晚年,回忆起逝去的岁月,也能笑着写出些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充满柔情的回忆。
琦君散文集400字读后感
岁月已逝,岁月伊始,物依旧,人却道匆匆。仿佛看见一个神采飞扬的小女孩在绿轿子上说书,仿佛品到那玉兰酥的醇香。我总是在阳光不错的下午看琦君的小说,想一个真正了解生活的人一样,泡上一杯浓浓的绿茶,恬淡而静谧,品味书和茶共有的平淡而香醇。透过平实而温馨的笔触,看到那平实背后着实温柔而又淡然的笔触。却不明白,她如何能用如此淡然的语气描述自己生活中的冷酷和不幸。或许,被记录的只有幸福和快乐,留在现实中的确是冷酷和不幸。
在哥哥死了的悲伤日子里,小小的琦君咽着哥哥送来的饼干,只觉得没有什么味道,却让人感到万分的辛酸和苦楚。她用童稚的眼光去看世界,一切便都成了美好,缺少父亲的关爱不要紧,面对二妈对爱好的阻遏也没事,她的童年有母亲的慈祥与关爱,这就足以让所有的苦化作甜。我想没有人会忘记二妈头上耀武扬威的发髻是如何刺痛着琦君母亲的心的。琦君替她母亲鸣不平,为她母亲立碑作传,忠实地记录下一位菩萨心肠的女人,在情感上被丈夫抛弃后,是如何默默地承受着非人的痛苦与屈辱,却又如何的善良而执着。
琦君始终沉浸在自己与母亲和小伙伴共同度过的快乐时光中,当她忆起母亲的美好,善良,回想起母亲的不易和坚强,以及最后的逝去,还不知会洒落几串泪珠。
人,总是不愿面对没有温度的事实,但事实就在你眼前。希望能像琦君一样,永远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不要醒来,永远是那个不谙世事,永远有天真童稚眼光的孩子。她却已经长大,已走过了那段时光。
轻轻地拂过岁月的脸庞,却听见他那声低沉的叹息。琦君以中国传统的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营造了一个只属于她的艺术世界。我想,在琦君看似欢乐的童年之梦中,定蕴含了不少无奈与辛酸。也许,当回首往事时,会惊奇的发现,有些事,早该看开,早已看开。
琦君散文集读后感600字
曾经读过一本散文,书名叫《琦君散文》。我认为它的美不但在于情感的优美,而且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是作者深厚的语言文字造诣。
我一向很少读现代人的文学作品,他们写的那些离我们太远太远了,没能达到我的欲望。在我们刚刚开始搞这个研究性课题时,我才认识到了琦君散文中所蕴含的美。我被她的作品中所透露出的那种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与生俱来的对母亲的爱深深地感动了,于是便对她以及她的作品系以一种同乡人的情愫了。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实地采访了许多同乡人,问了许多有关于琦君的过去。从中,我发现人的情感一旦置于十分真切的程度便有了不能忘却的记忆,是琦君在寻找家乡的梦,还是家乡的梦在萦绕着琦君,剪不断,离还乱。我所佩服的正是琦君还能记得她的童年,她的家乡,她的亲朋好友。
我们小组在去某中学问卷调查时,一开始虽被他们拒之于门外,但后来他们还是十分认真地填好了卷子。每到一处,我们小组都会带上笔,一遇到问题总会把它记录下来。虽说一路过来很辛苦,也很繁忙,但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课题的研究,为了更好地体验琦君散文中乡土风情及人情美,为了…… 应该是值得的。那不像征虚无缈缈,更不象征幻灭,却给我一种踏踏实实的,永恒的美的感受,美的回忆。
酸、甜、苦、辣这四种人生的调味剂,我在研究琦君散文的过程中都一一的体验到了。虽然这四种调味剂很普通,但我却在普通中尝到了不普通的一面,酸中带着点甜,苦中渗透着些辣。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感到金钱正在迷惑大家的双眼。人们在金钱的世界里任意飞翔,却逐渐失去了人性。朋友们,让我们换用另一种眼光去看世界,借琦君的双眼去看世界吧!相信,我们会看到一个与现实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真、善、美的世界!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