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漫长岁月鲁宾斯坦读后感(与音乐相关的书籍推荐)

发布时间: 2024-05-07 06:46:1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7

阿图尔·鲁宾斯坦的个人作品除了肖邦的作品之外,贝多芬、舒曼和布拉姆斯的键盘作品大量地出现在阿图尔·鲁宾斯坦的节目单上。阿图尔·鲁宾斯坦演奏为数众...

我的漫长岁月鲁宾斯坦读后感(与音乐相关的书籍推荐)

阿图尔·鲁宾斯坦的个人作品

除了肖邦的作品之外,贝多芬、舒曼和布拉姆斯的键盘作品大量地出现在阿图尔·鲁宾斯坦的节目单上。阿图尔·鲁宾斯坦演奏为数众多的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在他漫长的职业演奏生涯中,有两首特别地是他的最爱。其一为《热情》奏鸣曲(作品五十七);另一为降E大调奏鸣曲作品三十一之三。阿图尔·鲁宾斯坦录制了三次的降E大调奏鸣曲,这里所收录的是第二次、于1964年的录音。这首生气蓬勃、热情洋溢的作品之所以强烈吸引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它需要如歌的音色、钢琴的优雅和旋律的激荡(特别是其第二和第四乐章)的独特结合一种阿图尔·鲁宾斯坦富有的特质。阿图尔·鲁宾斯坦诠释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是相当有说服力的,他演奏这位作曲家的方式也许曾受过已被遗忘的法国钢琴家艾杜瓦·里斯勒(Edouard Risler)的影响,年轻的阿图尔·鲁宾斯坦曾经听过他演奏全本的贝多芬奏鸣曲。“直到现在,”阿图尔·鲁宾斯坦在自传中回忆到:“我再也没有听过任何人能演奏这些奏鸣曲如同黎斯勒一般美丽而动人,他忠实的演奏它们,就好像它们对他说话一样,显现了这些钜作的高度浪漫本质。人们似乎忘记贝多芬是第一位可被称为“浪漫派”的作曲家,简而言之,他利用自己的创作天分,在他的音乐中刻画出他的绝望、他的欢乐、他对自然的感受、他的愤怒的爆发,最重要地,他的爱。他利用他那无与伦比的才华,完美地展现这些情绪。谈论贝多芬时,再也没有比“古典”这样的字眼更令我陌生的了。”
阿图尔·鲁宾斯坦对布拉姆斯的音乐的终身奉献斑斑可考。事宾上,他在1971年表示:“布拉姆斯的音乐和我关系紧密尤甚于我那伟大的同胞肖邦。早年我有幸成为约瑟夫·约阿希姆——传奇的布拉姆斯的诠释者、建言者和友人--的门生,经由他我一阅始就浸淫在布拉姆斯的音乐中。记住,我十岁那年布拉姆斯才过世,所以对我来说他是在世的作曲家,而非“老大师”。现在我仍然以这样的感觉来接近他的音乐,以我自己的方式,尝试演奏出早年成长时所喜爱的那位布拉姆斯的本质。”另外一位阿图尔·鲁宾斯坦年少时的人物在培养他对布拉姆斯的喜爱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爱玛·英格曼是阿图尔·鲁宾斯坦在柏林求学时的同学的母亲。被阿图尔·鲁宾斯坦称为“一位杰出的钢琴家”的她曾是克拉拉·舒曼的门徒,而她和她的夫婿是布拉姆斯第三号弦乐四重奏的受献者。“她以一种全然的单纯和内在的强度来演奏,”根据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回忆录:“我们曾经为对方演奏过许多的布拉姆斯和舒曼,而因为她和他们有直接的接触,她能和我分享一些两位大师鲜为人知的事情。”
阿图尔·鲁宾斯坦宣称到了他十来岁时,他已经对布拉姆斯的作品相当熟稔,而且不仅限于钢琴作品。他成为第一位录制布拉姆斯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的钢琴家,后来也灌录了许多室内乐和独奏作品。在独奏作品的领域中,我们很幸运的有两次f小调第三号奏鸣曲的录音;其中录制于1959年的第二次演出,收录于这份选集中。完成于1853年、于翌年付梓的这阙奏鸣曲描绘了作曲家人格中粗犷的、宏伟的、英雄的面相,它也包含了一些阿图尔·鲁宾斯坦设法以他典型的沉着掩饰的窒碍钢琴曲法。奇怪地,在廿岁完成这首作品后,布拉姆斯再也没回到钢琴奏鸣曲此一乐种,然而,在晚年布拉姆斯以无与伦比的一系列主要是间奏曲、随想曲和狂想曲的三十首短曲丰富了钢琴的文献。阿图尔·鲁宾斯坦自其中选取录制了一些有趣的曲目,虽然这些较安静、情感较深刻的作品甚少出现在他的节目表上。在情感的表达上,他视它们为过于个人而私密、而无法在演奏厅的开放空间中准确传达的,这儿所收录的三首曲子清楚地显现了阿图尔·鲁宾斯坦表现作曲家这一方面的独特才能。
创作于1837年的这些短曲有时被个别或以更小的曲集形式演奏,但是以舒曼精心安排的序列整体演出时更能收其效。对于《幻想小品》此一标题存在着一些猜测,但大部分的猜测都反应了如梦般的心理状况,这个作品集是沉思的、热情的、怪异的,其中有相当多的层次存在。阿图尔·鲁宾斯坦的钢琴美学独到的特质之一是他能以最优雅的方式,自一种情绪或织法移转到另一种,而这些在他的录音诠释中又最为明显。事实上,可以说阿图尔·鲁宾斯坦在舒曼的音乐中找到能够完全发挥他的独有资产的天地。
就阿图尔·鲁宾斯坦的性情而言,法商茨·舒伯特是一位较有问题的作曲家,舒伯特最后的奏鸣曲收录在这里的1828年的降B大调是阿图尔·鲁宾斯坦唯一会公开演奏或录音的作品。1960年接受美国评论家艾文·科洛丁访问时,阿图尔·鲁宾斯坦坦言道舒伯特的音乐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我总是弹奏他的奏鸣曲给自己,因为它们是如此的富有音乐性和悲悯的感觉。但在演奏厅就没有这么好了(太长、太重复),所以比起要求人们以施舍的耐心接受“令人欣喜的,但太长了”我宁愿不要公开演奏它们。”
阿图尔·鲁宾斯坦在1963-1964乐季终于改变了他的立场,在一些节目单上加入降B大调奏鸣曲,而且在接下来几年偶尔也会演奏这首曲子。按着他着手对这曲目四次不同的录音尝试,前两次由于演奏本身就无法令人满意,马上被放弃,这里收录的1965年版本原本已准备发行,但是阿图尔·鲁宾斯坦最后一刻决定要做另一次尝试(1965年版在阿图尔·鲁宾斯坦过世后才面世,这要感谢制作人马克思·威考斯(Max Wilcox)的努力),最后,1969年阿图尔·鲁宾斯坦核准了一份录音,而且被大众所认可为标准的。但和1965年版比较起来,这份录音似乎有着较不一气呵成的流动,也引起了演奏者到底能多客观地审视他们自己成果的迷人问题。当然,阿图尔·鲁宾斯坦对这首奏鸣曲的情感投入,在1965年这份演奏中不计其数的细节中一览无遗。
曾在许多场合受教于阿图尔·鲁宾斯坦的美国钢琴家安·雪茵(在哈维·萨赫所着阿图尔·鲁宾斯坦自传中)回想阿图尔·鲁宾斯坦对这首乐曲情感的深刻。雪茵带着这首奏鸣曲到她的一堂课中,演奏完第二乐章,然后她说:“(阿图尔·鲁宾斯坦)看起来非常庄严,对我说‘这个乐章就像死亡,再也没有比这段音乐更能告诉我们死亡的感觉像什么的了’。”(舒伯特在完成这首奏鸣曲两个月后过世)。另外有一次,阿图尔·鲁宾斯坦表示在他人生最后一刻想要聆听舒伯特C大调弦乐五重奏那庄严的慢板乐章的愿望——这个乐章和降B大调奏鸣曲的延长的行板有着清楚的情感关联。
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常备曲目中,位于浪漫时期巅峰的是塞札尔·法朗克的“前奏曲、圣咏与赋格”。阿图尔·鲁宾斯坦常以其为演奏会的开场曲。它包括了三个连接的、互相关联的乐段,同时透露了巴哈和李斯特的影响,然而法朗克个性化的惯用语法部分来自于他任职教堂风琴手多年的历练在整阙作品中随处明显易见,同样显著的是他那“主题变形”的特殊技巧,这在赋格的部分特别的值得注目,在此全部三个乐段的主题成功地融合在一起。阿图尔·鲁宾斯坦以郑重庄严的态度处理法朗克这份创作,赋予其织法一种清晰透彻的感觉,并在主题开展上添加了不少的戏剧效果。
他的演奏曲目非常广泛,在演奏风格上,对于古典乐曲倾向华丽而不炫耀,弹奏肖邦作品则充满诗意和乡土气息,是20世纪权威的钢琴演奏家。晚年写了一部自传,共分3卷,分别叙述他的青年、中年和晚年3个时期的演奏生涯。他录制了很多唱片,尤其是肖邦全部作品的唱片,已成为珍贵的文献资料;他录制的L.van贝多芬的5首钢琴协奏曲,也是一份贵重的遗产。
主要唱片集:
1.肖邦19首夜曲,编号:RCA5613-2-RC(2CD)
2.肖邦51首玛祖卡(全集),编号:RCA5614-2-RC(2CD)
3.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芝加哥交响乐团协奏,赖纳指挥)编号:RCA60822-2-RG

阿图尔·鲁宾斯坦的个人轶事

从第一次在柏林登台(1900年12月1日)到伦敦的告别音乐会(1976年5月31日),阿图尔·鲁宾斯坦让本世纪钢琴乐坛为之着迷。这位弹起琴来不慌不忙的矮胖男人身上有欧洲波西米亚人白发、宽下巴的外表及神似犹太人的侧影(毕加索把他的神韵抓得恰如其分),挺直的背部往前微倾他由黑檀木与象牙所构筑的王国。他的左腿在琴凳下曲弯成相当优雅的角度,右腿则放在乐器的“灵魂”上。他和阿劳都是音乐舞台上的绅士,都是举止优雅的大师。有些钢琴家以个人化的风格横扫键盘,阿图尔·鲁宾斯坦却只是弹奏钢琴;有些钢琴家很勉强或如预期中的把乐曲推向高潮,阿图尔·鲁宾斯坦却只是持绩不断地在琴键上演奏,他让音乐里的每一刻都更加悦耳、更有说服力。他的触键坚实,音符正确无误,不论是热情或抒情的乐句都不至于过分夸大。他的音乐是典型的优雅风格,他的生命因研究与体验音乐而丰富。有人只专精于某些乐曲,他的曲目包罗万象。
他和女人间的风流韵事也是个传奇故事。“伦敦的荷兰街(1911年)……当阿图尔·鲁宾斯坦走进房间,屋内一下子变窄了。他的个子矮小但是年轻、宽肩,两条手臂下是一双我从没见过像它那么细腻的手(指幅很宽,和拉赫曼尼诺夫一样都有十二度)。肩膀以上是一张不脱稚气、古怪丑陋的脸,但是头型非常好看。这张脸的上方有一头不甚美观的浓密暗金色短卷发。淡色的眼睛闪耀着智能的光芒,犹太人般的大鼻子以及波兰人的优雅也是他的特点之一。色浅而坚定的嘴唇在紧张的微笑着,看来只有从下巴才能看出他的活力,而这个已经足够让人多看他一眼。”茉麓儿·德拉伯(Muriel Draper)这样形容阿图(《午夜的音乐》,1929)。“(她)有一双罕见的美丽玉手,但是她的脸孔却让人不敢领教:狭长的头部覆了一头用发网扣牢的金色长发,高颧骨、短而稍嫌平坦的鼻子与饱满的大嘴厚唇让她看起来很像有白皮肤的黑人。她有女性的魅力,我爱上她了。”这是阿图尔·鲁宾斯坦所形容的茉丽儿(《我的青春岁月》,1973,阿图尔·鲁宾斯坦回忆录上半部)。而在他的独奏会上,黑色史坦威周围满是崇拜者送的鲜花,他的眼睛看来总是盯蓄美丽的女人瞧,从音乐会上半场的古典乐派曲目到肖邦安可曲(升c小调圆舞曲、D大调马祖卡作品33,可能还有夏布里耶的诙谐圆舞曲),任何欣赏鲁宾斯现场音乐会的人,都会被他的音乐所折服。对于胡洛克(SolHurok)来说,阿图尔·鲁宾斯坦是最后浪漫派的第一人,黄金时期的伟大君王,也像有个直觉力、带有贵族气质的即兴诗人,他让自己与艺术更具感染力并合于大众的品味,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演奏必须要有情感,他时常抱怨战后这一代“少用头脑,也不行动,他们害怕感受,害怕犯错。钢琴演奏的生涯并不安全,但是这个不安全是必要的,掌握机会、掌握发生的每一件事,这个世界不喜欢胆怯的人。把自己全心投入艺术与听众当中,没有人能抵抗这个。如果你还没有瘦了五磅、流失十滴血,你就不能在音乐会上演出。”(亚伯拉罕·查辛,《钢琴家的话》1957)“音乐要避免毫无情感。没有人能说服我去听一场不能让我产生情感共鸣的音乐会或演出。我宁愿到咖啡店喝一杯上好的咖啡再点上一支烟,对我而言,这才有真正让人快乐的情感。音乐必须有感染力。”(亨利·布莱登的访谈,1962年2月11日伦敦星期时报)
阿图尔·鲁宾斯坦年轻的时候经常周旋在欧洲皇室的王公贵族间,他们都喜欢他,因此阿图尔·鲁宾斯坦在法国或拉丁美洲等地的演出都非常顺利;由于和俄国钢琴家安东·阿图尔·鲁宾斯坦同姓(但是没有亲戚关系),阿图尔·鲁宾斯坦与俄国人间的往来也没有困难。尽管一丝不苟的德国人地出了像达贝尔、布梭尼这样的钢琴家,他们仍旧无法接受阿图尔·鲁宾斯坦“不标准”的弹琴手势;英国人与美国人则在听完弹错百分之三十的音乐(阿图尔·鲁宾斯坦自己也承认)后希望能退还票款。阿图尔·鲁宾斯坦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他从一个生活放荡的纨裤子(喜爱美食、上好雪茄、美酒、女人更甚于工作)蜕变成真正的艺术家,1932年结婚。“我改变自己的原因是不希望自己死后,有人见着我太太时对她说‘你丈夫是个懒惰的家伙,从没在钢琴前做个一件正经事’。”*着天赋,阿图尔·鲁宾斯坦成为一位真正伟大的钢琴家。“这对我来说很重要(虽然要重新大量练习彻尔尼、克来门第的练习曲),我开始勤于练习。不过,两小时、三小时到四小时,这已经是极限。我从来不说自己练琴练了一整天或一个晚上。不,不,不,别去夸大。我重新成为一个有实力的钢琴家。”

《人与事:自传体随笔 [俄罗斯]帕斯捷尔纳克》读后感

【作品提要】

我出身在莫斯科一个艺术家庭,幼年生活充满童话般的绚烂色彩。3岁时全家搬到了绘画雕塑建筑学校,在一次音乐会上,被母亲抱着见到了托尔斯泰,自那时起,我就有了成人一样的记忆和意识。我日夜沐浴在艺术氛围之中,童年时表现出音乐方面的才华和兴趣,也受到音乐家斯克里亚宾的赞赏和指点。后来我发现了自己的缺点,毅然放弃了音乐,转而学习哲学,而最终选择了文学。1913年,我完成第一部诗集。一战爆发,我因腿疾获得免役证,此后创作多部诗集和小说。我曾参加“谢尔达尔达”文学艺术小组,也结识了众多的艺术家和作家。俄国诗人勃洛克、德国诗人里尔克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雅可夫斯基和我因敌对而相识,最终还是分道扬镳。茨维塔耶娃是我钦佩的诗人与朋友,和马雅可夫斯基一样,她也死于自杀。让我不能忘怀的还有两位格鲁吉亚诗人: 亚什维里和塔比泽。

【作品选录】

罗季昂诺夫记述的那个夜晚,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夜晚,我被一种甜蜜的、骚人的痛苦弄醒,在这之前,我从未尝过这种滋味。我在苦闷和恐惧中叫了起来,哭了。可是我的泪水被音乐给淹没。当把我惊醒的那段三重奏演奏完了时,我的哭声才被人听见。把房间隔成两半的帷幔拉开了,我躺在帷幔的后边。妈妈来了,她俯身在我的头上,很快就把我哄好。大概是把我抱到外边去见客人,也许是我隔着开着的门看见了客厅。客厅里烟雾缥缈,蜡烛闪动着睫毛,好像是烟雾刺痛了它们的眼睛。烛光把小提琴和大提琴漆红的木板照得通亮。大钢琴显得乌黑。男人们的常礼服也显得乌黑。妇女们穿着连衣裙,露着肩膀,如同命名日时赠送的花篮里探出头来的花朵。有两三位老人的白发和团团的烟雾混搅在一起了。其中一位,我后来跟他很熟,而且经常见面。他是画家尼·尼·尼盖。另一位老人的形象,伴随我一生,如同伴随大多数人一样,特别是因为我父亲为他的作品绘过插图,到他家去做过客,衷心景仰他,以至于我们全家上下都渗透了他的精神。他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即托尔斯泰)。

为什么我会那么痛哭,为什么直到今天我还会记得当时的痛苦?那时我在家中已经习惯于大钢琴的声音了,我妈妈弹得一手好钢琴。我觉得大钢琴的声音是音乐本身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弦乐的声音,特别是室内演奏时的组合,对我来说十分刺耳,弄得心神不宁,仿佛真的从通风窗口传来了呼救的声音和送来的噩耗一般。

那年冬天,大概有两个人离世——安东·鲁宾斯坦和柴可夫斯基。他们演奏的好像就是柴可夫斯基的著名的三重奏。

这个夜晚像一道分界线横在我没有记忆能力的幼年时期和我后来的少年时期之间。从那时起,我能记忆了,我的意识也像成年人的意识一样,起作用了,再也没有发生过长久的间隔或失误。

但,躺在角落里的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位满脸皱纹的小老头,托尔斯泰笔下的小老头,他描绘过几十个这样的小老头,并把他们散布在自己的书页里。这块地方到处插着不高的小枞树。下沉的太阳把四束倾斜的光柱抛入室内,在停放遗体的角落投下窗棂的巨大十字影子和一些小枞树的细碎的、孩子般的小十字。

那一天,阿斯塔波沃站前小镇变成了世界新闻界人士的屯集地,人声嘈杂不齐。火车站里的小吃部生意兴隆,服务员们忙得不可开交,来不及满足顾客的要求,他们一溜小跑分送嫩得带血的牛肉排。啤酒像河水在流。

托尔斯泰的两个儿子伊里亚和安德列都在火车站里。谢尔盖·里沃维奇是乘迎灵的火车来的。托尔斯泰的遗体将从这里运往雅斯纳亚·波良纳。

大学生和青年人唱着《永远怀念》的歌,抬着灵柩穿过车站的院落和花园,走向站台前的火车,把它安放在货车车厢里。聚集在站台上的人群脱了帽,歌声再起,火车徐徐朝着土拉方向开去。

托尔斯泰自然而然地安静下来了,他像一个浪人,在那个时代的俄罗斯交通要道旁安静下来了,可是他的男女主人公们至今还在这条要道上继续飞奔与旋转,他们扒着车窗窥视这座无足轻重的中途小站,他们并不晓得那双观察了他们一生的眼睛,用目光拥抱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永存芳史的眼睛,就是在这儿永远地阖上了。

如果从每一位作家身上采摘一种品质,比方说: 莱蒙托夫的强烈的 *** ,丘特切夫的多层次的内涵,契诃夫的诗意,果戈理的光彩夺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想象力,——那么关于托尔斯泰,只限于一个特点的话,应该选用什么定语呢?

这位大谈道德、主张平均、鼓吹法制的人的主要品质,是他那种与众不同的人、达到荒诞程度的新奇。而他所鼓吹的法制,是针对所有人,不纵容任何人,也不允许任何人有破例。

他一生中随时都具有一种本领,善于在彻底割断的瞬息中、在包罗万象的突出的随笔中,观察各种现象,而我们只有少年时代,或复苏一切的幸福 *** 时,或心灵获得巨大胜利的凯旋时分,才能偶然有此观察能力。

若想如此观察,我们的眼睛就需要由 *** 来控制。正是这种 *** 才能以自己的闪光照亮物体,从而加强它的清晰度。

托尔斯泰一直胸怀这种 *** ,创造性直观的 *** 。正是在它的这种光照中,他看到的一切都具有原始的新鲜感,重新审视,而且如同初次观察。他所看到的真实性和我们的习惯是如此相悖,甚至会使我们觉得奇怪。然而托尔斯泰寻找的并非这种奇异,他也不作为目的去追求它,更不作为作家的手段在自己的作品中予以透露。

我不打算描述我跟马雅可夫斯基的关系。我们二人从不是莫逆之交。他的表白被夸大了。他对我的作品的看法被歪曲了。

他不喜欢《1905年》和《施密特中尉》,认为我写这两部作品是个错误。他喜欢两本书,即《超越障碍》和《生活呵,我的姊妹》。

我不准备陈述我们每次会晤的经过和发生分歧的原因。我想尽自己所能,给马雅可夫斯基做个总的评价,同时谈谈他的意义。当然,这两个问题都会带有我个人主观的色彩和偏见。

拣主要的事先谈。我们不理解他自杀前心灵的苦痛。肉体的折磨过甚,人们随时可能丧失理智,虐待的苦恼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无法忍受,这种感情本身也会逼人走向末日。但,一个人受尽刽子手的摧残,还不等于他已被消灭,他由于痛苦而狂乱时,他还存在于自己的末日,他的过去还属于他,他还能够回忆往事,如果他愿意的话,可以利用回忆,回忆能在死神面前助他一臂之力。

当一个人决定自杀时,就是对自己表示绝望,抛弃了过去,宣布自己破产,认为自己的回忆已经无用。这些回忆已经不能接近这个人,不能拯救他,也不能支持他。内在的连续性遭到了破坏,个人结束了。也许,不是出于恪守决定,而是由于忍受不了那不知属于何人的烦恼,忍受不了没人感到痛苦的苦痛,忍受不了这徒然的、令人绝望的期待,而最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觉得马雅可夫斯基是由于孤傲而开枪自杀的,由于他谴责了自身中的某些事或周围的某些事,而这些事是和他的自尊心水火不相容的。叶赛宁自缢而死,他没有认真考虑后果,他心灵深处还以为——谁晓得,也许这还不是结局,还有个万一,情况模棱两可的。马丽娜·茨维塔耶娃一生中都用工作来规避日常琐事,当她发现这样做下去是不能容忍的侈靡之举时,为了儿子她必须暂时放弃这种心甘情愿的活动,并用清醒的目光环视周围,这时她发现眼前是一片混乱,这是创作所对付不了的、停滞不动的、不习惯的、毫无生气的混乱,她在惊恐中躲避起来,在恐怖面前她不知所措,便仓皇躲进死亡,她把头伸进绳套,如同把头埋在枕头下一样。我觉得帕奥洛·亚什维里什么也弄不清楚了,好像是被1937年的希加廖夫勾当,弄昏了头脑。夜里,他望着酣睡的女儿,想象自己再没脸看她,第二天一清早他便去找几位朋友,并用双管猎枪的霰弹打碎了自己的颅骨。我觉得法捷耶夫带着他那内疚的微笑,从种种政治诡谲之中走了过来,在开枪之前的最后一刹那,又带着这种微笑,跟自己告别,可能说出类似的话来:“喏,一切都已终结。永别了,沙沙。”

不过,他们的痛苦是笔墨难以描绘的,他们的痛苦使忧愁变成一种心病。他们的才能是值得钦佩的,他们的为人是值得纪念的,除此之外,让我们怀着同情的心,再在他们所蒙受的苦难面前低下头颅吧!

言归正传。1914年,在阿尔巴特街一家咖啡馆里,两个文学小组应当发生一场冲突。我们这一方有我和包勃罗夫。对方原计划是特列季亚可夫和舍尔舍涅维奇,可是他们把马雅可夫斯基也带来了。

出乎我的意料,在第五中学的走廊里我见过这位青年人的外貌,上学时比我低两班,在交响乐厅的休息室里也见过面,幕间休息时他常出现在我的眼前。

在那次见面前不久,有一个他后来的盲目崇拜者,曾把报刊上发表的一篇马雅可夫斯基的早期作品拿给我看。那时,那个人不仅不理解自己未来的上帝,而且是以嘲笑的口吻,愤慨地把他的东西给我看的,认为这显然是一篇庸才的无稽之谈。可我却非常喜欢那些诗。那是他最早的闪光之作,后来收入《平凡得如同牛叫》集中。

如今我们坐在咖啡馆里,诗的作者惹我喜爱不亚于其诗。我眼前是个漂亮的小伙子,脸色阴沉,说话声音如同大辅祭唱经,长着一双拳击运动员的拳头,机灵过人,他是个介乎亚历山大·格林的神话英雄和西班牙斗牛士之间的人物。

一眼就可以看出,他漂亮、机灵、有才气,也许有超人的才气——这都不是他身上的主要品质,而主要的品质是铁一般的内在自制力,是高尚气度的某种遗风或基础,是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使他不允许自己是另一种样子,不能不如此漂亮、不如此机灵、不如此有才气。

他的果断精神和他用五指拂弄的蓬松长发,使我一下子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青年恐怖分子——地下工作者和外省比他年小的人物的综合形象。

外县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落后于首都而不利于自己。当几个主要城市都走下坡路时,偏僻的角落有时反而被那里保持着的乐善好施的古风拯救了。正是如此,马雅可夫斯基从偏僻的南高加索林区,即他的出生地,把一种信念带到了探戈舞和溜冰场的世界。这种信念即认为俄国的教育只能是革命的,在穷乡僻壤中仍然根深蒂固。

不修边幅的艺术风度,恰到好处地点缀了这位年轻人的天然外表的特征。他津津有味地佯装那种样子,扮演着那种角色,使自己巨大的心灵和体态显得有些粗犷和散漫,使自己有一种捣乱的、放荡不羁的艺术家派头。

马雅可夫斯基生平最后几年,那时什么人的诗都不存在了,他本人的诗不存在了,别人的诗也不存在了;那时叶赛宁自缢而死;那时,一句话,文学停滞了,因为《静静的顿河》的开端也是诗,还有皮利尼亚克和巴别尔,费定和弗谢沃洛德·伊凡诺夫的写作初期也是诗,在那几年里,阿谢耶夫——一位聪明的、有天才的出色同志,内心自由的和不为任何事物所迷惑的人,曾在志向上是他的朋友和主要支柱。

至于我嘛,已经彻底跟他分道扬镳。我和马雅可夫斯基断绝关系是由于下述原因。我已声明退出《列夫》编辑部,不再是他们中间的一员,可是我的姓名还印在同人的名单中,为此,我给马雅可夫斯基写了一封措词激烈的信,这封信准把他气炸了。

更早一些时候,当我还受他的炽烈的感情、他内在力量的魔力的支配,当我还处于他那巨大的创作权力和能力的影响之下,而他同时对我报以温暖时,我在赠给他的《生活呵,我的姊妹》一书上的题词中有这么几句话:

您潜心研究我国的收支平衡,

处理经委会的场场悲剧,

您,像个飞行的荷兰歌手,

可以在任何诗的领域上空歌唱!

我晓得,您走过的道路无法效仿,

但怎么竟然会从您那真诚的路程上

把您引到

养尊处优的地方。

关于时代,有两句名言。生活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愉快,还有马雅可夫斯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时代最优秀的最天才的诗人。第二句话使我亲自写了信,感谢这句话的作者,因为这两句话使我摆脱了对我的作用的吹捧,而这吹捧出现在30年代,出现在作家代表大会召开前的时期。我爱我的生活,并满足于这种生活。我不需要为它贴金。我不能设想没有秘密的生活,不为人所注意的生活,我也不能设想展览橱窗的玻璃后的生活。

马雅可夫斯基的作品被强行推广,如同叶卡捷琳娜时代推广马铃薯。这是他的第二次死亡。这次死,责任不在于他。

1917年7月,爱伦堡受勃留索夫之托,找到了我。于是我认识了这位聪明的作家,他的气质跟我完全相反——他能干、开朗。

那时,政治流亡者们像潮水一般,开始大批拥向国内,当年这些人,还有其他一些人,在国外赶上了战争,因而被禁止离境。安德烈·别雷从瑞士归国。爱伦堡也回来了。

爱伦堡对我谈起茨维塔耶娃,赞不绝口。他还把她的诗拿给我看。革命初期,在一次募捐晚会上,我听过她和别人一起朗诵诗歌。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有一年冬天,我为了什么事情去找她,我讲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她在回答中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那时我不习惯于茨维塔耶娃的声音。

那时,我的听觉为稀奇古怪的遁词和对周围惯用语的破坏所糟蹋。正常话我全听不入耳。我常常忘记,语言本身,即使不附加给它以花哨成分,也是有一定内容,有一定意义的。

正因为茨维塔耶娃的诗写得十分和谐,诗的意思清晰明确,正因为她的诗只有优点而无缺陷,反而成了我接受时的阻力,妨碍我理解它的实质。我处处寻找的不是实质,而是不相干的俏皮。

我对茨维塔耶娃长期估计不足,同样,由于不同的原因,我对其他许多人——巴格里茨基、赫列勃尼科夫、曼杰利什塔姆、古米廖夫也都估计不足。

我已经说过,不善于有见识地表达思想并把胡言乱语视为美德和迫不得已的独出心裁的青年人当中,只有两个人。即阿谢耶夫和茨维塔耶娃,还像个正常人在讲话,并用古典的语言与风格写作。

突然,这两个人都放弃了自己的擅长。阿谢耶夫被赫列勃尼科夫的榜样所迷惑。而茨维塔耶娃,在她的内心中发生了变化。不过,我早已被变化前的、原来的、继承传统的茨维塔耶娃征服了。

她的诗必须精读。当我如此做了之后,展现在我面前的是无限的纯洁和力量,使我为之哑然。周围从未见过类似的东西。还是让我讲得简练一些吧!除了安年斯基和勃洛克,还有稍加限制的安德烈·别雷之外,早期的茨维塔耶娃是所有其他象征主义者,甚至他们的总和,所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物。我这么说并没有违心之意。当那些人的语汇在臆造的公式和没有生命的古体文的世界里徒劳无益地挣扎时,茨维塔耶娃已冲破重重的困难正在真正创作的上空自由翱翔,她以不可比拟的高超技术轻易地完成了创作任务。

1922年春,那时她已经在国外了,我在莫斯科买了一本《里程》——她的小小的诗集。茨维塔耶娃抒情诗的形式有一种威力,立刻把我制服了。这是她呕心沥血摸索出来的形式,它不是软绵绵的,而是浓缩精练的。读她的诗不会在每一行上有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而是让你不间断节奏,一气读完下面的诗句,这些诗句又根据各自阶段而有所发展。

这些特点使我感到亲切,也许是我们受过相同的影响,或者在性格形成方面有一致的动力,或家庭与音乐起了同样的作用,还有相同的出发点、目的和爱好。

我往布拉格给茨维塔耶娃写了一封信,满篇赞美和惊讶,因为我是这么长久地忽略了她,又是如此迟晚才认识了她。她给我回了信。我们开始通信,到了二十年代中期来往书信尤为频繁,那时她的《手艺》一书已问世,莫斯科人也晓得了她那几部规模宏伟、内涵博大、新颖夺目、不同凡响的长诗: 《末了之诗》、《山峦之诗》、《捕鼠者》的手抄本。我们成了朋友。

茨维塔耶娃是女人,但她有一颗男性的能干的心,她办事果断、雷厉风行、难以遏制。她在生活中、在创作中都一往直前,贪婪地,甚至像野兽般凶猛地追捕完整性和明确性,在这种追捕中她前进得很远,走在众人的前头。

除了我们所晓得的、为数不多的作品以外,她还写了大量我们尚且不晓得的作品,这是一些气势磅礴的鸿篇巨著,有的采用俄罗斯民间故事的风格,有的利用众所周知的历史传说和神话的主题。

这些作品如能发表,对祖国的诗歌来说将是一桩大喜事,一个大贡献,一下子就会以这些迟到的和及时的馈赠装点祖国的诗坛。

我认为,茨维塔耶娃有待于彻底的重新认识,等待她的将是最高的认同。

我们是朋友。我保存过她近一百封回信。我早已说过,损耗与遗失在我一生中曾占有何等地位,但,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竟会把这些细心保存的珍贵书信失掉。它们的消逝是由于过分细心地保管所致。

战争期间,我经常要去看望疏散到外地的家属。斯克里亚宾博物馆有一位工作人员,她对茨维塔耶娃崇拜得五体投地,是我的好朋友,她建议由她来保管这些信,同时还有我双亲的信,还有高尔基与罗曼·罗兰的几封信。她把这些书信都锁在博物馆的保险柜里,至于茨维塔耶娃的信——她不肯撒手让它离开自己,她甚至不相信不怕火烧的保险柜的牢靠的柜壁。

她全年住在郊外,每天晚上回到自己的住地时,随身总是带着装有这些书信的手提箱,第二天,天一亮,她又带着它进城去上班。那一年冬天,她下班要回别墅的家时已经是筋疲力尽的了。走到半路,在树林里,她忽然想起装有书信的手提箱忘在电气火车车厢里了。茨维塔耶娃的信就这样乘车走了,一去未归。

(乌兰汗译)

注释:

“希加廖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群魔》中的反面人物,此处暗喻1937年叶若夫迫害无辜知识分子的罪行。

沙沙: 法捷耶夫(1901—1956)的名字亚历山大的爱称。

【赏析】

帕斯捷尔纳克在不同时期曾先后创作了两部自传性作品。一部是作于1920年代的《安全保护证》,而《人与事: 自传体随笔》则创作于1956年,作者时年已66岁。在经历了大半生的坎坷艰辛和磨难之后,他变得成熟稳重,文风也更加简洁。但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不久之后自己将面临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遭遇的种种打击和屈辱,正如《日瓦戈医生》中所表现的个人在时代中的悲剧遭遇一样,他将成为这次悲剧的主角。此时他尚可以平静而安详地追述往事,以诗人的敏感重新体验一生的经历,捡拾起记忆中的碎片。

《人与事: 自传体随笔》虽说是自传,但正如作者在《安全保护证》中所说的,“我不是在写自己的传记。写别人而涉及到自己的时候,我才写自己”。这部随笔式自传也正符合这样的特点。作者基本以时间和活动为线索,随着行文的进展,在记述自己的教育经历、社会活动与思想发展的时候,他渐渐将自己隐在幕后,而主要记述跟他交往或他所了解的作家,分析他们的性格,对他们予以评价。同时,他回顾的也并不是自己完整的生活经历,而是截取了其中的若干片断,描写那些对他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和事,帕斯捷尔纳克将其称为“人与事”随笔,可以说非常恰切。

帕斯捷尔纳克用这篇自传搭建了一座思想舞台,里面呈现的是一大批时代精英的精彩演出,他不是导演,倒像报幕员,在其中穿针引线。他从小就被包围在众多作家和艺术家之中,这些名人可以开列一长串的名单。凭着敏锐的感觉,怀着无限的深情,他用俭省的笔法为我们描绘了这些人物,音乐家斯克里亚宾,奥地利诗人里尔克,俄国作家勃洛克、高尔基、别雷、爱伦堡,还有令他不能忘怀的格鲁吉亚诗人亚什维里和塔比泽。通过简洁的追述,这些人物都在他的笔下鲜活起来。当然,为了避免重复,有些在第一部自传中谈到的,在此都是简略地提及。但是有三位作家在他的生活和记忆中占有极重的分量,对他们的回忆构成了这部自传的精彩篇章。那就是列夫·托尔斯泰、马雅可夫斯基和茨维塔耶娃。

帕斯捷尔纳克追述了和他们的交往,记录了一些珍贵的细节和事件,而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对他们的准确把握与评价。他有一种洞察人性的能力,善于观察和体验,能够透过琐事和现象捕捉人精神的本质层面。托尔斯泰无疑在他的生命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三岁的时候,他就见到了托尔斯泰,那次事件促成了作者自我意识的觉醒,之后他的意识脱离了幼年而进入了少年时代。从自传的角度看,这是他真实记忆的开始。此后,托尔斯泰的形象伴随着作者的成长。当托尔斯泰逝世之后,他赶到了现场,怀着深情的眷恋眼睁睁地送走了这位俄罗斯的“灵魂”,记述了当时为托尔斯泰运送灵柩的情形。他对托尔斯泰之死的真实记录,使当时的情景得以永存,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托尔斯泰精神的高度把握: 这是一个不停地挣扎着的灵魂,他的困惑和矛盾依然在俄罗斯的大地上蔓延;还有他那“与众不同的、达到荒诞程度的新奇”,这是他的 *** 与独特视角的来源。如果说他对托尔斯泰更多的是敬仰的话,他对马雅可夫斯基的评价则带有一种平等的姿态。对比了马雅可夫斯基前后期诗风的变化之后,他指出,诗人后期的悲剧性在于,他被当成了革命的马雅可夫斯基,他的诗被强行推广,“如同叶卡捷琳娜时代推广马铃薯。这是他的第二次死亡。”诗歌被当成了宣传工具和革命口号,诗人因此丧失了自我和独立精神,这构成了马雅可夫斯基悲剧性死亡的根本因素。而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才可以理解帕斯捷尔纳克对茨维塔耶娃的特别喜爱与推崇。他最初并不欣赏她的诗作,但后来被她“无限的纯洁和力量”所征服,因为她代表了艺术家的独立精神和艺术的纯粹性,这种独特性、完整性和明确性是他所崇尚的,也正是他毕生追求的艺术理念。最后,和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亚什维里、法捷耶夫一样,茨维塔耶娃也出于绝望,不堪痛苦而自杀,帕斯捷尔纳克将他们并置在一起,集中演出了一幕自杀悲剧,不能不令人震撼,背后的含蕴不言自明。

帕斯捷尔纳克虽然没有像《安全保护证》那样直接、细致地描述自己的生命经历和思想发展,但是透过他描述的人物和事件,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触他的情感寄托和思想脉络。在这个充满悲剧的时代,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之后,他不再沉溺于个人的体验,而是将个人的命运和时代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这些人的身上凸显时代的特征,那正是造成人物悲剧结局的根本成因。身为其中的一员,帕斯捷尔纳克在回忆这些思想界的精英时,清晰地看到了一种对自由的渴求和独立的精神;同时通过他们的生命经历,也深切体会了一种被压抑和扭曲的力量。他对马雅可夫斯基“第二次死亡”的遗憾,正是对丧失独立精神的批判。显而易见,在这些足以让人怀恋的人物身上,体现的正是作者自身的性格和思想,那就是独立的人格、纯粹的艺术追求和宽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他是在借别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思想的魔力同时又透过优美的文字弥散开来,二者结合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作品的魅力空间。写这部自传的时候,帕斯捷尔纳克颇有悔其少作之意,承认当初在写作《安全保护证》时犯下了“毫无必要的做作”的流行通病,有些地方曲折深隐,显得晦涩难懂。《人与事》则试图改变前书的风格,力求更加浓缩和精练。这部自传虽然写了众多人物,却没有太多的故事性和细节化描写,在很多地方他只是用粗线条来进行简笔勾勒,剔除了冗杂繁复的枝节。他追求的不是细节的真实,而是生活中实质性的东西,那才是给人以巨大震撼力的存在,而这主要靠的是一种思想的强力,是时代的悲剧对灵魂的冲击。大半生的磨砺使帕斯捷尔纳克更加沉稳、含蓄,语言也更富有力量和冲击性。但是追求简洁并不意味着把生活抽象化,作为一位才华横溢而终生挚爱诗歌的诗人,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情又常常通过细腻、形象的语言流溢出来,他对诗歌的独特感悟,对生命热情的体验,都充满着诗人的敏锐和直觉意象,优美的比喻和睿智的话语不时出现在字里行间,使人处处感觉到诗意的灵光闪现。浓郁的悲剧气氛也使得作品的语调在舒缓与平静中透露着沉重与压抑。帕斯捷尔纳克想摆脱千篇一律的老套,追求打动人心的效果,要“使心脏停止跳动”,这是他对思想和艺术完美结合的追求。作品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就交由读者来评判吧。

(梁庆标)

关于写读书的作文的标题,急急急急急急急

作品的题目要简洁,明了,生动,具有概括性。你选的题目都比较的长,可以适当删节一下。如:书=阶梯;彼岸之帆;这样的题目,不一定要完全引用的,要是怕老师看不懂,在标题后面加一个题记,把真正的名言引用一次就是了。
这样短小精炼的题目才容易使人眼睛一亮
题目用《书海泛舟》
我还有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书籍——举世之宝——梭罗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基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放悔读书迟。----颜真卿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书籍陶冶情操——博维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遭遇和寿命。有的书毁于一旦, 有的书却能流芳百世——马尔夏克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兽性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高尔基 我需要三件东西:爱情、友谊和图书。然而这三者之间何其相通!炽热的爱情可以充实图书的内容,图书又是人们最忠实的朋友——蒙田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没有书籍,就不能打赢思想之战,正如没有舰就不能打赢海战一样——罗斯福 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鲁宾斯坦 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图书包含着整个生活……——巴尔扎克 图书出版业是思想重炮——布埃斯特 漫长的岁月,既毁坏了坟墓,又损坏了墓碑,可是光阴对于书却无能为力——瓦鲁阿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阿尔考特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任何一本书的影响莫过于使读者开始作内心的反省——卡菜尔 书是思想的产儿——斯威夫特 在我看来,最好的书是那些能够提供最丰富的思考材料的书——法朗

与音乐相关的书籍推荐

暑假到了,大一的也军训差不多了,前段时间忙期末的事也忙差不多了。思前想后似乎暂时不知道公众号该更新一些什么内容,不过既然在暑假了,许多时候闲来无事,不如推荐几本音乐相关的书给大家~
  一、音乐普及与入门类
  1.《首演》 [美] 托马斯·F·凯利 著,商务印书馆
这本书主要是描述五部音乐史上的代表作的首演情况。这五部代表作是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同时也可以算作是那些时期中最脱颖而出的作品,而最重要的是,这几部作品都几乎是改变了音乐的发展。这五部分别是巴洛克早期音乐家蒙特威尔第的歌剧作品《奥菲欧》,巴洛克时期代表人物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古典主义时期的巨匠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合唱”》,浪漫主义时期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以及现代乐中偏向于新古典主义、表现主义的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
这本书比较推荐对古典音乐有一定了解的乐迷阅读,书中的作者不仅细致描绘了这几部作品产生的文学背景、社会背景,并且大量引用了首演时的海报、评论文章、音乐家的通信等原始材料,对首演历史的还原是非常有意义的。
2.《聆听音乐》(第五版) [美]克雷格·莱特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这本书相对门槛不高,内容主要分三个部分:音乐元素、音乐史和美国通俗音乐。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不少音乐相关的概念,并且附有一些图表作为辅助资料,这本书除阅读外,还需要一定的欣赏聆听,因此可以说是一本需要边读边听的书,能够帮助大家了解音乐史及掌握音乐知识,同时对古典音乐入门有较好的作用。
  3.《乐之本事》 焦元溥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与前面一本不同,它并没有很系统的介绍古典音乐的相关知识,但是与其它古典音乐书籍不同的是,它介绍了很多除开音乐本身之外的知识。这些内容看似与音乐本身无关,但实际上对每个人欣赏音乐有非常巨大的帮助,比如书中介绍了不少“如何欣赏音乐”的技巧,包括对对音乐的理解等,又比如书中还谈了一些音乐会等相关知识。总之这也是一本不错的书。
 二、音乐知识技巧相关类
其实这类书我看的并不多,而且内容也相对比较难以自学,但对于没有音乐相关知识的同学们也可以入门学起来,知识会比较困难。总体来说这类书我只能简要推荐一下,并不能给予较好的学习建议。
  1.《音乐理论基础》 李崇光 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这本书真的非常难通过自学的方法学完并学好,我自己也没看完。而且这本书中的章节内容有一些混乱,按照顺序阅读学习是行不通的,有些章节可能需要提前先学习,然后再回头学习前面的章节。不过这本书中的知识点可以说是比较权威而且讲的比较清晰的,只能推荐给有意向学习乐理知识的同学们了。
  2.《键盘上的乐理知识》李崇光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这本书与前面这本相比内容要精简一些,知识面相对没有那么庞大,同时这本书的语言更加通俗,学习起来更加容易上手一些,阅读顺序也基本没有问题,而且主要针对钢琴键盘来进行乐理知识的介绍。
  3.《西方音乐史》,武汉大学出版社
其实这个类型的书并不一定使用推荐的这个出版社版本,大部分西方音乐史的书籍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包括前面所提到的《聆听音乐》中关于西方音乐史的介绍也与这本书有较多的重叠部分。这个书读起来比较枯燥,很多东西仅靠读也是记不住的,所以同样也需要边读边听。
 三、人物传记与其它类
其实我个人最喜欢读的是这类书籍,因为读起来要轻松很多,既没有需要记的知识点去记忆,又有许多有趣的音乐家之间的故事。不过这类书我只推荐古典音乐相关的音乐家的书,因为其它音乐家的书籍我了解并不多,也没有仔细阅读过。
 1.《我的漫长岁月》[美] 阿图尔·鲁宾斯坦 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鲁宾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这本书比较厚,但内容非常丰富。鲁宾斯坦在九十多岁的耄耋之年回首自己一生并写下了这本自传。这是鲁宾斯坦的第二本自传,前一部名为《我的青年时代》,但《我的漫长岁月》读者的数量更多。
这本书从一战开始记录,回忆了自己几十年的艺术生涯,我们可以看到他从一位青年蜕变为大师的过程。我个人觉得非常有趣的是,书中记录了很多鲁宾斯坦的故事,也记录了很多他与其他著名音乐家之间的故事,有些故事读起来令人捧腹,我们可以看见许多平时看不见的音乐家的幕后故事。
 2.《生活在音乐中》 [阿]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巴伦博伊姆是我开始听古典音乐时最早接触的一批音乐家,他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指挥家和钢琴家之一。当然,他还广为乐迷们所熟知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他是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的徒弟,曾是已故女大提琴家杜普雷的丈夫,同时还是钢琴家郎朗的老师。
这本书并没有介绍巴伦博伊姆对音乐的评价,他本人说:“我不打算在这本书里道出隐私或个人性的问题,也没有狂傲地认为,从事舞台演艺五十多年后,我可以对音乐和音乐家做出权威性的评述。我只是试图写下我对音乐的执着,以及对这种执着的好奇的探究。”
不过我个人倒没有读出很多的“执着”的内容……倒是读到了很多他早年时期学习音乐的路途以及成名后如何从钢琴家转为指挥家的经历等,当然也有很多他的舞台表演经历。这本书中我们也依然可以看到很多音乐家之间的故事。
 3.《千里之行:我的故事》郎朗、[美]里兹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前段时间没注意,今天上网搜索的时候发现这本书好像已经改版了,封面已经换掉了。新的封面不是上图这个样子,虽然出版社没变,但不知道改版后的内容与上图这个版本是否有变化。
这本书非常有意思,因为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前两本书所说的那些音乐家的故事,还看到很多教育上的故事。这本书记录了郎朗从小时候开始学琴到成长为一名职业钢琴家的故事。其中我个人觉得书中郎朗小时候学琴的经历是最打动人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家长的一些教育问题,家长们虽是望子成龙,但对孩子的压力却是无比巨大的,而郎朗正是在这种压力下长大的。
不过由于郎朗本身没有太多时间写书,所以这本书是在他世界各地演出旅途中的口述,再由跟踪采访的美国记者里兹记录下来的,因此该书原本是一本英语语言的书,后来再翻译回中文的。所以,书中有一些故事读上去似乎像是外国人的说话方式,比如在爆发矛盾时郎朗父亲所说的“你必须去死才行”这样中文看上去很别扭的话。不过并不妨碍整体内容的阅读。
 4.《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日]村上春树 著,南海出版社
这本书是我接触的最早一批关于古典音乐的书,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前段时间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身患癌症,他在治愈之后处于康复期,而村上春树与康复期的小泽征尔开展了一系列关于音乐的对话。这本书与其它书不同的是,它完全是以对话的形式记录的,读起来非常通俗易懂。
但问题在于这本书有些内容只靠阅读会让人感到“不知所云”,因为书中很多内容不仅是村上春树与小泽征尔关于音乐的讨论,还有很多内容是关于不同音乐专辑唱片演绎内容的讨论。比如在第一章中两人就贝多芬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的许多演绎版本进行了讨论,两人一边听一边交谈曲子中的内容,这就会让没有接触过这些演绎版本的读者们在阅读时产生极大的阅读障碍。
但书中也有不少内容是不需要听唱片也能阅读的,比如两人关于 *** 的音乐、歌剧指挥的讨论以及室内乐演奏的理解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内容。
今天就先推荐这些书吧,以上所推荐的书我基本都读过或了解过,虽然不保证自己有很高的知识水平来推荐好书,但是这些书我大部分都是比较喜欢的,尤其是人物传记类的。至于这些书哪儿找呢?淘宝上是都搜得到的,很好找。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了~

本文标题: 我的漫长岁月鲁宾斯坦读后感(与音乐相关的书籍推荐)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7296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光之香读后感(光之四书读后感)写水浒传的读后感500(水浒传读后感5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