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子瑕失宠读后感200字弥子瑕失宠读后感200字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
弥子瑕失宠读后感200字
弥子瑕失宠读后感200字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
弥子瑕失宠的总结
弥子瑕的行为,虽然与起初的行为没有改变,然而先前被赞美,后来却获罪,其中的原因是卫王的爱憎变化了呀。因此,受到国君宠爱的,那么他的智谋合乎国君的心意就更加亲密、更受宠爱;受到国君憎恶的,他的智谋不合乎国君的心意,就会获罪并被疏远。所以劝谏游说谈论国事的人,不可以不考察人主的爱憎然后再去游说。那龙作为一种动物,其温柔时可以亲近而且可以骑着它玩;然而它的喉部下有倒着长的鳞片有一尺左右,如果有人触犯了这鳞片,那么龙就会杀人。君主也有这样的逆鳞,游说者如果能不触犯君主那倒长的逆鳞,那就快要成功了。
弥子瑕从年轻到年老,始终把卫灵公当成自己的一个朋友看待,在卫王面前无拘无束。可是卫王则不一样。他以年龄和相貌作为宠人、厌人的根据,从而对弥子瑕所做的同样的事情表现了前后截然相反的态度。
寓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故事中的卫灵公则完全是以个人好恶来判断是非,没有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出发,肯定会祸国殃民。
弥子瑕失宠的注释译文
从前弥子瑕曾受到卫国国君的宠信。卫国法令规定,私自驾驭国君车子的,论罪要处以刖刑。弥子瑕母亲病了,有人抄近路连夜通知弥子瑕,弥子瑕假托君命驾驭君车而出。卫君听说后,却认为他德行好,说:“真孝顺啊!为了母亲的缘故,忘了自己会犯刖罪。”另一天,他和卫君在果园游览,吃桃子觉得甜,没有吃完,就把剩下的半个给卫君吃。卫君说:“多么爱我啊!不顾自己口味来给我吃。”等到弥子瑕色衰爱弛时,得罪了卫君,卫君说:“这人本来就曾假托君命私自驾驭我的车子,又曾经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
所以弥子瑕的行为和当初没有什么变化,而以前被认为有德行,后来获罪的原因是,君主的好恶变了。
弥子瑕失宠出自于哪?
弥子瑕很受卫君的宠幸。卫国的法令规定,私下驾驶国君的乘车出去的人,要受刑砍掉腿脚。弥子瑕的母亲生病了,有人得知这一消息,夜间去告诉了弥子瑕,弥子瑕假托卫君的命令,驾驭着国君的车子赶回家去,卫君听说此事后赞扬弥子瑕说:“真是位孝子啊!因为母亲生病的缘故,连砍脚的刑法都忘记了。”另有一天,弥子瑕陪同卫君在果园里游玩,弥子瑕摘了一个桃子吃,觉得很甜,就没有吃完,把剩下的一半留给卫君吃,卫君吃着桃子,说:“弥子瑕太热爱我了!忘记他吃过会在桃子上留有余味,而拿来给我吃。”
等到弥子瑕人老珠黄,不再受宠,得罪了卫君。卫君就说:“弥子瑕这个人曾假传我的命令驾走了我的车,又曾让我吃他啃过的桃子。”
所以说弥子瑕的行为并没有什么改变,但以前因此受宠爱,而后来又因此而被指责,原因是卫君的爱憎感情发生了变化。
弥子瑕失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弥子瑕有宠》选自《韩非子·说难》。《说难》是《韩非子》55篇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作者韩非子认为,游说的真正困难在于所要游说的对象(即君主)的主观好恶,即“知所说之心”,指出为了游说的成功,一要研究人主对于宣传游说的种种逆反心理,二要注意仰承人主的爱憎厚薄,三是断不可撄人主的“逆鳞”。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