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上的公主读后感《豌豆上的公主》是安徒生笔下一个非常有名的童话。是说古时候有个王子,想娶一位真正的公主为妻。他游遍全球,最后失望而归。一日深夜...
豌豆上的公主读后感
初读这个故事,我是想看看王室的公主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怎么可能会感觉到40层垫子下那小小的豆子呢,简直太夸张了。书中有句话说的好“我们不要做豌豆上的公主”。我们拥有美好的生活、有深爱着自己的家人、关心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热爱的并为之奋斗的事业,所有这一切都像一座舒适的皇宫和那上等的鸭绒被。若跟人的美好一生相比,生活中的苦恼就好比那床板上的一粒豌豆。可悲的是,生活中偏有些人,愚蠢地扮演着那豌豆上的公主的角色,无法忽略一粒小小的豌豆,自我折磨,以至于无缘享受生活的舒适与温馨。
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导致了精神生活的贫瘠,最终在酒池肉林纸醉金迷的生活中迷失自我,变得非常奢侈。当然这种情况不是必然的,比如李嘉诚、比尔盖兹这样的世界富豪并没有过上非常奢侈的生活,而是在很大精力上从事了慈善事业。所以这种事情事在人为了。当然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钱了提高一下生活质量可不是一件坏事情,终究还是要看人是否有把握金钱的心态富有的人,不是拥有的最多,而是需要的最少。
豌豆公主读后感50字
豌豆公主读后感50字思路:根据豌豆公主的内容展开,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
今天我读完了《安徒生童话》这本书,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豌豆公主》这一篇文章,这是因为我一直就有一个公主梦。
我想自己头上戴着漂亮的皇冠,身上穿着长长的纱裙,后面还拖曳着长长的裙摆,穿上那一双独一无二的水晶鞋,然后拿着公主的权杖,这样就可以变各种魔法,帮助那些可以帮助的人,看着那些笑的那么开心的人,我觉得自己好伟大。
但是豌豆公主却没有那么幸运,她没有漂亮的皇冠,没有美丽的衣服,甚至没有一双干净的鞋子,她被大雨淋成了落汤鸡,去一个王国那里求救,希望他们能收留她,恰巧这个王国的王子要找一个真正的公主结婚,于是他们就收留了她。
然后在她睡觉的二十层被褥下放了一粒小小的豌豆,就是这一粒小小的豌豆居然让这个公主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这公主的皮肤有多娇嫩啊!如果是我的话,这二十层被褥,就是撒一碗豌豆进去我也感觉不到呀,看来我还是做不了公主的。可是国王他们就认定这绝对是一位真正的公主,然后王子就和她结婚了。
其实我有些无法理解这位王子的想法的,因为在我的认知里,公主要么是智慧的,要么是善良的,总是能和她的国民站在一起的。这公主娇嫩成这样子,一看就是没有吃过苦的公主,她真的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王妃吗。
既然被褥下面有东西,自己动手把它拿出来就是了,可是她却没有这样做,而是翻来覆去的把自己身上弄的`青一块紫一块的,这样的公主如何能体会到民间的疾苦。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认为不管是不是别人把自己当成公主,我们都不能像豌豆公主一样,没有动手能力,不去动手动脑,这样的“公主”只会麻烦别人,给别人带来麻烦。我们要自强自立,做一个对大家有用的人。
豌豆上的公主读后感怎么写两百字
对小学生来说,“读后感”又是最难写的,因为一不小心之下,你的文章就会变成了原文内容讲述,而只能得个安慰分。
“读”,是指在文章开头交代读了何人何文,有何感发点;“感”,是在“读”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谈自己的感受。写读后感,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一是边述读(交代所读内容)边发感;二是先述读后发感。原则上讲,先述读后发感的形式比较好把握,适合初学写读后感的同学选用。要写好读后感,除掌握以上基本的文体知识外,还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写作步骤:
第一,要研读原文
只有研读好原文,才能对原文的内容主旨有较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才能从中有所感悟。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
第二,确立感发点
既是文章的理论基础或中心论点,又是写文章的“入手处”,千万马虎不得。选好了这一“入手处”,文章写起来就会象打开闸门的水,一泻而出,使文章一气呵成,前后贯通。不仅感动自己,也能感动别人。否则,会在文章一开头就给自己人为地设立障碍,使文章不能顺畅表达。一篇文,一本书,一部影视片,一出戏剧,内容有简有繁,线索有多有少,人物有主有次,观点有深有浅,写读后感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怎样确立感发点呢?方法很简单。我们研读某篇作品后,必然会受到启发,有所感悟,而我们受启发最大、感悟最深的那一点(或几点),就可以确立为“感发点”。例如: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感发点往往是人物最突出的.精神、品德等特点、最有价值的言论行动。
第三,述读与发感
述读,包括所读文章的出处、篇名及作者的交代,用简洁的话概括有关文章内容和总体感受,也可提出明确的感发点,也有开头交代一下所读作品写作背景的。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篇读后感的由来,要发什么感。这些交代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让读者不明白你的“感”由何而发。发感,是在述读和感发点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与引申,联系实际进行发挥,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联想与引申的原则是,要围绕感发点,要与原文材料有密切的联系。对联系的内容和实际还要进行必要的分析、议论或抒情,这样“感”才会深刻。这也是展开读后感主体部分最主要的方法。另外,在论证感发点的过程中,要注意把两种论据紧密结合起来,一是所读原文的材料,二是从现实中联想引申到的材料,缺一不可,而且应自然融和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