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我的失恋读后感400字(叶灵凤的我的失恋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1-29 09:19:5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1

鲁迅的《我的初恋》读后感,读鲁迅先生的《我的失恋》,...

鲁迅 我的失恋读后感400字(叶灵凤的我的失恋读后感)

鲁迅的《我的初恋》读后感

   读鲁迅先生的《我的失恋》
   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想去寻她人拥挤,仰头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回她什么:冰糖壶卢。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胡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想去寻她河水深,歪头无法泪沾襟。
   爱人赠我金表索;回她什么:发汗药。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家;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摇头无法泪如麻。
   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拟古的新打油诗
  读罢这段小诗,不知为何,便立刻感觉到自己与之产生了严重的共鸣。再读一遍,共鸣更深,三读之,就深陷其中了!
  这首诗原存于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里。这首诗的后面有注释,注的是鲁迅先生自己对于这首诗产生背景的介绍:“是看见当时‘阿呀阿唷,我要死了’之类的失恋诗盛行,故意做一首用‘由她去吧’收场的东西,开开玩笑的。”
  然而我读了这首诗,也稍稍的了解了鲁迅先生的生平喜好后便感觉这并不只是他的“开开玩笑”,这又只是他的谦虚说法。鲁迅先生虽然在二十六岁便与一位名叫朱安的女子成了亲,但是在先生看来,那只是他的母亲为他的安排,他是迫于母亲才成亲的,实际鲁迅先生一直都不喜欢朱安。他与别人只是说朱安是母亲送与他的礼物,只是母亲的媳妇。鲁迅先生的所爱,那时估计也只是自己一个人刻刻字,抄抄文章,做一些古籍的整理。鲁迅先生是能够把握住孤独的人。譬如诗中所说的猫头鹰。中国人一向认为猫头鹰的叫声很凄厉,况且是在夜晚,所以认为其不祥。但是鲁迅先生却一直认为猫头鹰是真正的勇士,它是敢于在漆黑的夜晚中用锐利的眼神来寻找,捕捉,杀死猎物的,是值得颂扬的。然而其他大多数人却不是这么的想。
  当爱人送给先生那些在大多数人眼中是美好的事物,如百蝶巾、双燕图、金表索、玫瑰花时,先生则“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也把自己的所爱还赠给对方。然而,对方是接受不了先生之所爱的,对方是认为这些都是不值一提,或者是接受不了的。爱人送了四次,先生还赠了四次,但是最终结局都是“从此翻脸不理我”。于是先生也认识到两者的不相合,便“由她去罢”,分手了吧。
  先生并不是不想珍惜这份感情,否则不会有“低头无法泪沾袍”等等表现。俗语“事不过三”,但是这首诗中双方交流竟达四次之多,先生由“心惊”,“胡涂”,“神经衰弱”层层递进,也说明了先生的珍惜。先生愿意把自己的所爱献给对方,更说明了先生的大爱。只是先生是坚持了自己心中的那份爱,那份找寻能够明白自己内心的爱。心中没有大爱和真爱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诗的。但是只是因为两者的不相理解。于是……
  这个也并不是坏事吧。没有了精神间的共鸣,在一起也会经常吵架,闹矛盾的吧?“由她去罢”,才是双方更好的结果,更好的归宿。
  鲁迅先生的这首诗给了我对人与人之间更深的理解,我将在他的指示下,奋往前行。
2021年12月16日

叶灵凤的我的失恋读后感

叶灵凤的我的失恋读后感
  这首诗是鲁迅针对沉溺于个人恋爱的青年人的嘲讽。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
  全诗共四节,作者选取了几个求爱的典型事例,运用排比叠段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概述了“我”失恋的原因和经过。四节诗中,每节诗的前三句都写“我”求爱之难。反复渲染了“我”痛苦的心情和无能为力的苦衷,为下文写“我”在失恋之后所受到的刺激埋下了伏笔。每节诗的后四句都是写“我”失恋的经过,原因和失恋之后的痛苦。
  失恋之后怎么办?是继续沉溺于这种恋爱的纠葛之中永不清醒,贻误一生,还是尽快地斩断牵肠挂肚的情丝,开始新的、更有意义的生活?是每个失恋者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鲁迅反对的只是那种无病呻吟、感情消沉的爱情诗。目测现今社会,也有不少这样装腔作势的文字。没有真情实感而强做感慨的言辞,意在吸引读者的眼球。文章里面你你我我,亲亲爱爱,分分合合与我们的生活确实没有太多的关系,但读者有时确会随着狗血的剧情心情起伏。我们的情绪之所以大起大落,是因为健康的人往往喜欢无病呻吟。看着别人的故事,看着虚构的故事,于是把自己想象成别人,把自己的故事往虚构的框架里面套。你是有故事的人,我也是有故事的人,他更是有故事的人,那么好了,所有人都生活在故事中。其实,哪有这么多的故事好发生。大部分的人,99%的时间里吃该吃的饭,看该看的电影,做该做的事,一切都是这么的循规蹈矩。不要以为恋爱了一次就与众不同了,就可以愤世嫉俗了,就可以对自己撒野了。当然,怎么对待自己是自己的事情,只是,别太把自己当人,别太把别人当真。生活在太现实中的人,成了事会感到空虚,生活在太理想中的人,永远成不了事。
  鲁迅先生的这首小诗,讽刺的那些沉溺个人感情的青年,让我想到了近年来兴起于日本的非生理性病毒“中二病”,这种类似于“发烧”的病状。在我看来,就是那些整天抱怨现实却无所作为的人,不仅局限于中学生,在广大成年人心底也潜藏着,是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以为是的言行,是不成熟也是不理智的。想要真正的成为有目标有能力的有志青年,还需要对自己的勉励“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不做无病呻吟之人,不写无病呻吟之文!

求鲁迅野草里《死后》读后感,2000字

关于《野草》
  《野草》,于我们这类不曾仔细研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人,无疑是个惊喜。
  一直以来,以为先生的作品是“硬”的,铮铮的,大男子主义的。时时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时时在谴责、反思和战斗。然而读了《野草》后,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在愈加了解到先生的“阳刚”的同时,发现先生竟也有“阴柔”的一面。
  有人说,《野草》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最难懂的一部。短时间的研究自然无法完全透析清楚,只能大致了解一些皮毛上的东西。
(一)
  解读《野草》,首先从解“梦”开始。
  在《野草》之前,鲁迅先生曾发表过一首题目为《梦》的诗。
  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去的前梦黑如墨,在的后梦墨一般黑;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颜色许好,暗里不知;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
  暗里不知,身热头痛。你来你来!明日的梦。
  《野草》大概可以算是鲁迅先生梦的影子。下面便来看看先生的梦究竟是怎样的颜色。
  在《野草》的二十四篇文章中,有七篇都是这样开头的:“我梦见自己……”其他的,也多是在或幻象或回忆中延展,或在“睡到不知时候的时候”开启。可见,先生创作《野草》的灵感,来源于埋藏在灵魂深处的、最底层的思想感情。可以想象,在创作过程中,他始终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尽量保持头脑的冷静和内心的平静。这些,我们从《我的失恋》、《好的故事》、《一觉》等文章中不难看出。也有几篇,如《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乍看之下,它们似乎是平淡的,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表达方式也多是直截了当的叙述。然而平淡背后却隐藏着一些激烈的、“蠢蠢欲动”的东西,仍然可以感到一种嘲讽与无奈混杂在一起的感情,并且分明是在肆意地抒情。也有时,先生心底的激情和怒火达到了无法克制的程度,于是也有了《复仇》、《死火》和《死后》。这样,我们大致可把这些“梦”分为三类。
  一、 淡梦。
  《野草》中的大多数“梦”都属于这一种,包括绝对平淡的(如《我的失恋》)、略微悲哀的(如《秋夜》)和略微炽烈的(《如颓败线的颤动》)。
  其中,《我的失恋》是一首打油诗,是我所读过的为数不多的鲁迅作品中,最“波澜不惊”的。“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我的所爱在豪家;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摇头无法泪如麻。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它以一种近乎戏谑的慵懒而淡漠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平庸的青年失恋的全过程。失恋本该是悲哀的,然而它竟给人一种啼笑皆非的异样感觉。但我以为先生确是悲哀的。《野草》中的文章,除此一篇外,其他的几乎都是抑郁且深沉的,大概先生不愿自己和读者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之中,有意想要增添一点快意。虽然可以写出“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然而他真的可以如此轻易地释怀吗?他这样以笑掩悲,使人笑过以后不免又要陷入悲哀中。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
  二、 玄梦。
  这种梦,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后,并不发表任何感想和评论,然而却又引导着读者走近作者的思想。这是一种耐人寻味的梦。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品一下《立论》这篇文章。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那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可以算是对圆滑、世故、庸俗的令人生厌的人们的讨伐。发泄作者的沮丧,发泄他对不可救药的大众的厌恶和蔑视。
  三、 炽梦。
  这些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死后》。《死后》是七篇以“我梦见自己……”为开头的最后一篇,因为已经“死”了,也就不会再有梦了。文章的字句是活泼的。然而活泼中,隐约感到一股逼人的寒气迎面袭来。
  《鲁迅的生命哲学》一书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详尽而透彻的分析:
  1、以死者的眼光最后一瞥人世的丑恶与可怕。
  2、以死人的思想最后表示了对这个无情、无聊、无耻的世界之“愤怒”、“气愤”、“厌烦”。
  3、是死的复仇:影一般死掉,谁也不知道,爱我者不为我伤心,仇我者得不到欢欣。最后,是在这种复仇中快意,“在快意中要哭出来”。
  对于《死后》,《鲁迅传》中这样写道:“一个人总难免有阴郁的念头,只要这是来自他的理智,那就不大要紧,困为它在他头脑中扎得还不深,改变起来也容易。可是,如果这阴郁是来自他的情感深处,来自他的下意识,他的记忆、梦幻和联想,那就说明他的心地是真正黯淡,而且难以改变了。鲁迅在一九二五年夏天会写出《死后》这样的作品,他对自已人生厄运的预感,实在已经是根深蒂固,难以摇动了。”
  《野草》中的梦,无论是平淡的,玄虚的,炽烈的,都溶入了鲁迅先生的人生哲学。在醉生梦死中,感到令人窒息的悲哀。
梦,终是要醒的。
(二)
  关于《野草》,就我本人,已感悟不出别的东西来了。更深层次的体会,来源于相关的评论。这里索性作一些摘录。
  1 《鲁迅的生命哲学》一书中说:“生活告诉他,无知虽然无痛苦,但毕竟是形同动物的可怕的人生。他虽然说过,对于睡着的人最好别叫醒他,但又不愿以愚民相待,所以虽然不能写,无从写,不愿写,但终究还是写。不过这种写不是放笔直书。这些矛盾和顾虑在文体上的表现,便构成了似自语又非自语的呢喃,亦实相亦虚幻的梦。”
  2 鲁迅先生对《野草》的自我评价是:“技术并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 (出处不详)
  3 鲁迅先生对朋友说过他的哲学都在《野草》里,然而他又说,并不希望青年人读他的《野草》,那是“为自己的”。他说“我的思想太黑暗,但究竟是否真确,又不得而知”;而另一些文章是“为别人的”,或可以说为“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以及“也如我青年时候似的正在做着好梦的青年,自觉地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若干亮色”。鲁迅希望青年读的是这些略显亮色的文章,他是要呵护青年正有的那一点好梦。(出处不详)
  4 只有很少作家有勇气、有能力这样赤裸裸地展示灵魂。(出处不详)
  5 《野草》是鲁迅个体生命顽强生长、艰难爬行的记录。而不甘于在沉默中灭亡的生命,苦苦追寻生之意义的生命,在任何时代都将存在。《野草》将因此而不朽。(出处不详)
  最后的一点感受——
  《野草》,是虚幻中彷徨出的真实,是黑暗中触及到的光明,是绝望中呐喊出的希望。
  然而,它仅仅是一丛野草而已。
(三) 结论
  通过以上这篇论文的议论、分析及证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鲁迅先生是一个外刚内柔的人。他有着超乎常人的品性和意志,严峻而冷酷,他的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使他成为一个受万众崇敬甚至信仰的先行者和战士。然而,在这种锋芒的背后,掩藏着一个伟人的柔情。他的彷徨,他的多愁善感,他的偶尔的不自信,他的挥之不去的悲哀,使得他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神,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爱有恨的人。
《死后》就曲折地反映了诗人在新的情势下的种种担心和焦虑。
他写道:“我先前以为人在地上虽没有任意生存的权利,却总有任意死掉的权利
的。现在才知道并不然,也很难适合人们的公意。”在他和许广平的关系没有公
开以前,鲁迅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形式数次说过自己思想的变化。在一封通信
中,他写道:“我本来不大喜欢下地狱,因为不但是满眼只有刀山剑树,看得太
单调,苦痛只怕很难当。现在可又有些怕上天堂了。”(《厦门通信(二)》)
在不久的另一封通信里,他又写道:“我先前只以为要饭碗不容易,现在才知道
不要饭碗也是不容易的。”(《海上通信》)后一句是辞去厦大教职赴穗前说的
怪话。
本文标题: 鲁迅 我的失恋读后感400字(叶灵凤的我的失恋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847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樊登读书《搞定》读后感(《搞定》樊登读后感)沁园春雪读后感50字(读完《沁园春雪》后的感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