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让中学生养成好品德》(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良好品德)

发布时间: 2024-01-21 14:24:2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5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良好品德,中学的年龄是培养良好品德的关键时期,那么该如何培养呢?在这篇,文章,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读后感《让中学生养成好品德》(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良好品德)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良好品德

  中学的年龄是培养良好品德的关键时期,那么该如何培养呢?在这篇 文章 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良好品德

  1、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有许多道德品质可以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以后再给予意义。从行为习惯入手,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 教育 ,不失为一条科学的途径。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透过一个细微的习惯,往往能分析一个人的思想、作风、道德或文明的程度。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

  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道德习惯是道德行动自动化的过程,是由不经常的道德行动转化为个人品德的突破点,是品德发展的质变的指标。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形成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

  2、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在平时的学校教育中,家风体现在孩子的言行之中,家教也是一个家风的体现,它是通过孩子的言行表现出来。在为人处事方面,对别人要做到宽容、和善、认真地对待;在生活上,做到细心,对每件事都坚持认真地去处理。

  在道德方面,我时常提醒自己绝不做任何破坏、违反社会规则的事情,我会尽力地做好道德上的小事情,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不要做得最好,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对待它们。

  3、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爱国主义是几千年来巩固其祖国的最深切感受。这是一个永久性的问题,但在第一次教育和第一次研究的影响下,我们经常忽略这一主题。引导学生从小就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真正了解一个人与国家的密切关系,真正把自己视为祖国的未来,有远大的理想,并发挥主人的作用。

  4、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在这个混乱的社会中,让学生区分是非,知道什么是守法,什么是非法,教育学生有关 法律知识 ,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许多学生都是法律知识的宣传者,他们通过法律等活动进入课堂,使学生从小就能树立法律意识,成为守法的好学生。

  百年规划,教育导向,作为教育者,教师的任务不仅要教导和混淆,更重要的是要教育人,学生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祖国的支柱。

  5、加强人情教育。

  应该加强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教育。在“朋友之间”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解释朋友之间的良好帮助外,学生还会背诵朋友的诗,加深他们对朋友的了解,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家庭,老师,学生,友谊。

  社会的文明与和谐是每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人都应该给予一点爱,以实现我爱每一个人的美好未来,每个人都爱我,并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家庭培养品德的关键

  1、让孩子爱上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在学校或家里,都要勤加学习。从小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小孩子的记忆是非常好的,可以快速的学习并记忆。让孩子拓展思维,重视学习的 方法 ,提高效率。解题时注意找规律、找方法。让孩子在趣味的环境中爱上学习!!

  2、学会分享

  学会分享,有助于孩子的心胸开拓。爱和别人分享食物、玩具的孩子,从小就有广阔的胸襟,人缘也会比不爱分享的孩子好。爱分享可以结交很多朋友,让孩子的周围充满和谐。让孩子从小懂得“舍得”的意义,对于长大也很有帮助!!

  3、从小勤加锻炼

  适当锻炼是有益的,可以放松身心,强身健体。另外健身可以让人保持冷静,思维放松。孩子上课压力大,课外可以进行适当的 户外运动 ,比如跳绳、踢毽等运动。

  4、带孩子经常散心

  带孩子散心,可以拓展孩子的见识。在充满学习的闲暇时间,不妨多到外面走走,见见外面的世界。让孩子也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样可以放松身心,让孩子调节心理。还能认识新的伙伴,当孩子跟同龄人聊天的时候,会让别的小朋友羡慕哦!!

  5、让孩子学会尊敬老师

  老师们都喜欢“听话”的孩子,这里的听话,并不是平时唯唯诺诺,很少发言的孩子。比如能替老师考虑班级秩序,为老师分忧的孩子。从小培养孩子“尊师”的品德,会让老师更喜欢你的孩子哦!!

  6、懂得孝敬长辈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人就很注重培养孩子的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的品德。尊敬长辈,也是父母教育的体现。好的家教,孩子基本都会尊敬长辈。从小培训孩子美德,会让孩子拥有善意的心灵,让孩子人见人夸哦!!

教育子女德为先读后感中学生

教育子女德为先读后感

今天我读完了《教育子女德为先》我想古往今来,教育在国家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孔子创办私塾到汉代“官学”再到宋代书院的盛行。历朝历代无不重视教育的发展,所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在我看来,育人德为先,方是上上策!

正如孔子所言“富润屋,德润身”,富裕可以解决物质问题,但人除了物质生活还应该有丰富的心理世界和精神生活,内心得到滋润变得不干瘪,就需要修养自己的德行。因此一个有德润身的人,才能从低级的物质享受中超脱出来,发现更多的价值,从而有所成就。

一个人的道德养成,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曾子杀猪”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日,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而儿子哭闹着要去,妻子哄骗孩子回来杀猪给你吃,结果曾子言而有信,就把猪杀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潜移默化间,孩子自然就形成了良好的品德。

还有孟子母亲注重环境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为了让孟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更是“孟母三迁”;岳飞母亲对岳飞的忠心爱国教育而来的“岳母刺字”等等,无不告诉我们,父母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警示为人父母在在孩子面前要做好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孩子言行一致,养成良好的品质。

同样地,学校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通过学校学习,受教育者有了最起码的道德观念,学会如何做人,得到品德的提升,成为君子。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说:烟体有害,要戒掉它!学生不服气,问道,难道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于是,张伯苓身体力行,当众销烟,并折断了心爱的烟袋杆,与同学们一起戒烟。

孔子教育他的学生们“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养成好的德行,要有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好学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心,有“见贤思齐焉”的上进心,“不迁怒,不二过”的善心;还有“见义勇为”的勇敢之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大计,育德为本。人只有拥有良好的品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在历史书卷上镌刻下名字的伟人无不是品德卓著的,而德行有失、劣迹斑斑的人即使取得了一时的利益,最后也还是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及习惯

  道德教育是社会对个人的品德培养,是社会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德,从而使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社会对个人品德的培养,说到底,也就是人们相互间的品德培养,是他人对自己和自己对他人的品德培养。

因此我带来以下关于培养良好品德的一些习惯与知识。

  一、 好品德的培养

  (一) 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课堂礼仪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品质。要求学生在老师宣布上课时要迅速地起立,并鞠躬行礼,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并说“同学们坐下”时再坐下。但学生迟到时,要求学生应该轻敲教室的前门,并立正喊“报告”,待老师允许时进入教室。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发言时要先举手。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小动作,更不能取笑别的同学。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应端正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适时地穿插一些有利于学生形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品质的内容。告诉他们一个好孩子、好学生见到老师、长辈应该主动打招呼。当在公交车上碰到老年人时应该主动让座。当别人帮助自己后应该道谢等等。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 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好信手涂鸦,因此应教育学生应该爱护公物,不得乱涂、抹、画、刻课桌、墙壁等公共设施。开门、关门时要轻。一旦不小心损坏东西,主动承认,在走廊、教室不玩球等,以免弄坏玻璃。 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的意识也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小学生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钱,不懂得节约。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能向父母经常要钱来买零食。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在使用的时候要节约,不要浪费。

  (三) 遵规守纪,热爱劳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该告诉学生,学校作为一个集体要有它的规矩,学生是学校的一分子就应该遵守其规定制度。 例如要求学生预备铃响,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并端坐在教室里安静等待,上课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认真做好课堂的笔记。在参加升旗仪式时,要立正脱帽,肃穆庄重,目视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时要声音洪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但不允许大声喧哗。 现在的家庭里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和长辈都比较溺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的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可能使他们养成自私、懒惰等毛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自己穿衣、盛饭,主动帮父母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洗涮餐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学校里要轮流值日,值日生应该认真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优美。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等良好品德,同时也需要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 好习惯的培养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的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其良好的习惯,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是好习惯,则会让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一辈子。

  (一)社会公德的培养 社会公德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间的道德,就是人们为了维护我们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关于个人修养的研究从古代社会就开始了。古人曾经提出过“修身养性”;近代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时,革除了许多社会陋习,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把思想品德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学校是培养人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小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弱,需要对其进行培养。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着重培养其以下方面的社会公德。

  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当过马路的时候要首先看一下是否是绿灯,再看一下是否有车辆通过,不追逐打闹,保证自己的安全,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在乘坐公交车时,要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妇及师长让座,不争抢座位。 遵守公共秩序,购票、购物、乘车时要按顺序,不插队,不拥挤。对营业人员要礼貌。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数木,保护动物。不要踩踏花草,不要伤害动物。当观看演出时要做文明的观众,结束时要鼓掌致意。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鼓励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地伸出援手。比方自己的同学遇到不会计算的问题时,自己可以主动上前热心地解答等。

  (二)注重仪容仪表、仪态的培养 小学生年龄较小,不太注意个人卫生,在仪容仪容方面主要要求其保持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能当着客人面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使其明白人们都喜欢跟干净的人在一起工作、学习都讨厌邋遢的人。 对于小学生来说,仪态主要指坐、立、行走、读书、写字的姿势。“站如松,行细风,坐如钟,卧如弓。” 坐姿要求端正挺直而不死板僵硬,不能半躺半坐,两腿间距与肩同宽,不能叉开,双手自然放在膝或扶手上,大方得体;走路要求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坦捏碎步。这对塑造小学生挺拔的身姿很有益处,特别是坐的姿势会影响他们的脊髓的生长和视力的情况。

  (三)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使自己终身受益,同时也是自己社会责任心的体现。现代社会由于父母一般都去工作,跟子女交流的时间较少,经常会忽视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在农村,由于目前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家长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小学生卫生习惯形成较晚,卫生习惯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乱丢纸屑、瓜皮果壳,随地吐痰;乱吃零食以及吃零食后随手乱扔包装袋;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环保意识薄弱等等。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利用家长会进行卫生防疫知识讲座,使家长明确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和家长协议:在学校里,学生的教育学习是老师的责任;在家里,孩子的个人卫生是家长的责任。要求家长要注意给孩子讲究个人卫生,防止疾病。在学校,老师针对个别严重的单独进行教育。教育时要耐心、细致,对进步的同学要及时地当众表扬,促进更多的同学向其学习。家长、学校配合教育抓个人卫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环保意识的培养。结合品德课《环保》一课,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开展《爱护环境》主题班会,加强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反思自己无视校园卫生的不文明行为,提高学生保护环境和保持校园卫生的认识,动员学生做到弯弯腰捡出一个洁净的校园;要求学生将零食的包装袋、废纸、铅笔屑等东西要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避免乱扔垃圾,保持整洁的校园。 小学生年龄小,正在学习阶段,什么东西都会向大人学,特别是自己比较信任的老师。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首先要是个讲卫生、爱清洁的老师,那么,他的学生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在个人卫生方面一定会做得很好。

  (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学习起来也不会太吃力,以免形成厌学的情绪。如果形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其受益终身,同时坏的学习习惯到中学后也不太容易改进,所以在小学期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要向学生说明应该怎样学习。首先在上课新课之前应该预习,大致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做好标记,看自己那些已经理解了,那些还不是很清楚,那些完全不理解,这样在听课的时候就有了目的性。当上课的时候课时,准备好必需的文具。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带到学校来,上课时不摆弄文具。专心听讲,不小声说话。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动脑思考,积极举手发言,积极思考老师提到的问题,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要适时地向老师提出,认真做好上课时的笔记以便课下复习时使用。课后要认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同时及时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学生有时可能在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要认真辅导、耐心指导,对预习、认真听课、作业完成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也可适当地给予物质的奖励,促进更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维习惯、礼仪教育、读书习惯等方面老师也应该适当地引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好品德、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其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只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和好习惯,就一定可以培育出一棵棵参天大树,一位位国之栋梁。

  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是并不是一个很难的任务,只要抓紧时间,从小培养就可以将孩子塑造成一个优秀的、有良好品德的人。

美德少年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美德少年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德少年读后感1

  美德,是当今社会最需要也最缺少的,有一群人就拥有这高尚的美德——美德少年。

  《美德少年》这本书讲述了二十位美德少年的真实故事,其中给我影响最深刻的要数王思源。

  王思源有个与他人截然不同的业余爱好——捡拾废瓶子。上学或者放学路上,甚至外出旅行时,王思源都会随身带一个塑料袋,把人们丢弃的饮料瓶、易拉罐,一个一个捡起来,装进塑料袋,带回家去。为此,还有同学戏称王思源为“拾荒佬”,可王思源照例捡拾废瓶子。几年下来,王思源靠捡废瓶子攒了几百元,并在汶川地震后将钱捐了出去。甚至连班上的同学也被王思源感染,纷纷开始捡废瓶子。

  读了他的事例后,我不禁感慨万千。王思源的年纪比我还小,但他却会早早地自己赚钱,并一直坚持,不怕别人的嘲笑。若是我的话,可能早就因为不好意思而放弃,或者因为没有恒心而放弃。

  “美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必须具备的基本品德,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不仅要有这种品德意识,更重要的是要付之于行动上面。

  美德体现在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当我们走过马路的时候,多扶一下身边的老人;当我们付出租车费的时候,多说一声谢谢;当我们听完演出的时候,多给一点掌声……

  美德是自身的修养,它就如同一棵小树,只要你注重它,从点点滴滴的事去表现它,它就会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长。虽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

  美德是甘霖,滋润干涸的大地;美德是灯塔,照亮黑暗的道路;美德是花朵;装点善良的心灵。美德需要弘扬,需要肯定,更需要传承。

  美德是文化,是修养,让我们传承美德,做美德少年。

美德少年读后感2

  我读了济川中学初一(25)班同学程可馨的事迹后,我觉得她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她班上的同学生病了,她会帮他(她)做课堂笔记、抄作业,还给同学讲解题目。有不会就先去问老师,怕把同学教错了。

  程可馨对于她朝夕相处的同学,她会尽力去帮助他们,做老师的小助手,是同学的好榜样。

  在家里,她经常帮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妈妈做事的时候,她会站在一旁看,并试着做一下,所以她很小就会自己做饭了。

  在20xx年,程可馨荣获“襟江小学十佳少先队员”的称号,20xx年12月24日,在《少年日报》上刊登了她的故事。

  读了她的故事,我觉得她在各个方面发展都很好,在慈善方面受妈妈的影响,她给得白血病的同学捐款,做得非常难得。程可馨在动手方面也挺强的,还发明过两样小东西呢,分别是“三通皮条“和电热鞋垫”,还荣获了二、三等奖!我要向程可欣学习,在不足的方面要好好改正,争得第一!

美德少年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很多美德少年的事迹,他们都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榜样。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好少年--刘洪帆。

  他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他的美好品德经常得到老师的一致好评。有一次他在公共汽车上,他让座给别人。还有一次他捡拾垃圾。这使我非常的感动。

  我们也应该去帮助别人。休息日,我和奶奶去玩,过马路的时侯看见一位老奶奶右手拄着拐杖,左手带着她的孙子往回家的方向慢慢走去。斑白色的头发显得非常苍老,她的头上已经渗出了汗珠。仔细一看,好像是一个半盲的老奶奶。我跑了过去帮助她。那会儿,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有一次我去看电影,我上车后发现只有很少的人,我坐了下来,过了一会人越来越多,这时一个老奶奶上了车,发现没人让座,这时我站了起来,让座给她。

  每个人都得养成美德少年的好习惯。

美德少年读后感4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著的追求,一次慰籍人心的宽容,融会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

  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素以“文明古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国劳动人民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具有悠久的传统美德。而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文明礼仪处处可见,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所以我们要把文明美德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

  有一次,我们家来了许多客人,而我却没有向那些叔叔阿姨们问好,对他们不理不睬,好像他们不存在似的。妈妈一看我这个样子,赶忙对我说:“快向叔叔阿姨问好呀!”我含含糊糊地叫了一声“叔叔阿姨好”便回到了阳台,继续干我自己的事情。妈妈见我不甘情愿,就过来数落我。我一开始觉得自己并没有错,所以还和妈妈顶了几句嘴,不过没一会儿便落了下风。我被妈妈训得有些委屈泪珠在眼眶里打着转,仿佛一眨眼,眼泪就掉了下来,所以我赶紧出去招待他们。从这件事当中,我明白了:要讲文明,懂礼貌,见到客人要问好。同时也知道了:文明就在我们身边,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我认为,谦让是最大的美德。谦让这个词语对人们即陌生又熟悉,早在很多年以前,我们的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学会谦让,随着时间的流失,在我们的记忆里谦让这个词已渐渐淡忘了有些人认为只是表面上谈谈“纸上谈兵”,实际也不用去做的,但他们错了,生活中你不一定就要做大事,而小事却置之不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你都能做。

  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美德少年读后感5

  最近,我从网页上看到了许多关于美德少年先进事迹的介绍。他们中间有小学生,有初中生。看了他们的先进事迹,让我感动万分,心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他们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叫彭钊的十三岁男孩,他是初一班的班长,他把“为集体尽职,为伙伴服务”作为他的工作宗旨,在学习上他总是勤学善思,喜欢博览群书。在生活中,他乐于助人、活泼开朗。上课时总能专心听讲,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对老师所讲内容及时理解、消化和吸收。下课当别的同学玩耍时,他就默默地伏案阅读,独立地完成作业,帮助同学解决疑难杂症。他平时还喜欢多带些学习用品,借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当邻居家的小女孩生病时,他都能积极参与捐款,帮助她人渡过难关。放学回到家里主动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照顾生病的妈妈。

  读了他的先进事迹,从彭钊的身上我看到了当代少年儿童应具备的美德,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过去我一直以为只要自己学习成绩好就行了,其他并不重要。记得有一次,我的同桌向我借橡皮,我还十分不情愿。还有平时妈妈劳累了一天让我帮她做些家务事,我还要根据自己的心情好坏,才决定到底做是不做。

  今天,通过阅读他们的先进事迹,我终于明白自己以前太过自私,在家中不懂得去感恩父母,想到这里我感到十分惭愧。但我坚信,我以后一定会以彭钊为榜样,在学校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处处关心集体,帮助他人,认真学习。回到家里,多帮助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减轻妈妈的劳累,做一名新时代的美德少年,请相信我吧!

美德少年读后感6

  读了许多美德少年的事迹,包括我们的书本上也学过一些,有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有愿做人们螺丝钉雷锋,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刘洪帆。

  我知道他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优秀队员。他的品德修养深受老师、同学和周围人的一致好评。教师的扫把坏了,他便拿自己攒的零花钱买了一个扫把,同学的钢笔没有了,他拿自己的钱买了几瓶墨水放在教师里,方便同学们使用。

  在公共汽车上,他都是抢着让座,学校里的活动,他都是很积极的参加活动每逢节假日,在社区的各个角落,经常能看到他捡拾垃圾的身影。低保老人的庭院门前,擦窗扫地更是习以为常。这让我十分的感动。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美德少年,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现实生活中妈妈也常对我说乐于助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妈妈是热心帮助别人的人,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她经常教育我要尊老爱幼,懂事听话,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我都谨记着妈妈的教导。

  休息日,我和妈妈去菜场买菜。过马路的时候,看见对面有一位老奶奶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拎着许多菜在往回家的路上慢慢地走着。

美德少年读后感7

  轻轻翻过一页页,脑海中一个个少年的顿时身形鲜活起来,他们或开朗,或宽容,或勤奋,或乐于助人,又或孝敬长辈……他们是美德的孩子,书中的文字清晰而又生动的记录了他们的种种事迹,当最后一页悄然翻过,才发觉心灵受到的震撼如此之深,少年们用他们纯洁美好的心灵,给了这个已然缺乏“真情”的社会重又增添了一股生动的活力,让我们明白,原来美德就在我们身边!

  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拾荒佬”—王思源的故事,与别的小学生不同,他有一个特殊的爱好——捡废瓶子,为此他没少遭到其他同学的戏弄,但是他依旧“我行我素”继续捡瓶子,王思源的家境不差,为何还要捡瓶子呢?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他的老师由其他一位同学嘴里得知,王思源捡瓶子是为了攒钱帮助希望小学同学和家境不好的同学。其实这一习惯在王思源上小学一年级就已经养成了,在平时,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他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塑料袋,把人们丢弃的饮料罐,塑料瓶一个一个收集起来,带回家中。于是,人们常常看到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弯腰捡着瓶子。王思源还是一个特别有毅力的孩子,哪怕夏天皮肤晒得炭黑,冬天手制动的通红,他的咬牙坚持了下来,如此年复一年如复一日,到了小学毕业,已经足足有八百多元,王思源也没有忘记他的承诺,在学校组织“爱心捐助”他从事毫不犹豫的30、50地捐,四川地震时,他也他又拿出所有剩下的钱汇给了中国红十字会……

  王思源的故事让我懂得了很多,倘若换做是我,会用自己辛辛苦苦捡瓶子换的钱无私的捐给平生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吗?可是读到这篇故事后,才让我知道人间有真情,不论贫穷,不论富贵,我们都要充满爱心,为别人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

  像王思源这样的故事或许还不止一个,只要你愿意,用你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善良的心灵,你就会发现美德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美德少年读后感8

  今天我看了《美德少年伴我成长》这本书,其中有一篇深深地感动了我。

  这篇是――天堂里,你还是老师,20xx年5月12日,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李佳萍老师立刻把门拉开,指挥学生逃生,就这样,她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的宝贵的生命。可就在这时,教室坍塌了,李老师和六个学生一下子陷入了黑暗的世界,她的头上流了很多血,但他们在黑暗中坚持了整整30个小时,李老师的声音也越来越弱,感到自己快不行了,但她仍艰难地、一字一句地叮嘱孩子们:“你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最后,五个学生获救5个,而李老师和一个可爱的学生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了。李佳萍老师用她的生命讲完了她的最后一课。

  看完了这篇,我眼睛湿润了,在生死关头,李老师用用勇敢和无私的心救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筑起了一座爱的丰碑,而自己却牺牲了,虽然她走了,但我相信在天堂里她还是老师。

美德少年读后感9

  明星,对我们来说肯定是望尘莫及。而美德明星,只要有一颗愿意去行动的心,我相信每人都能做到。

  看完这篇报道,我愣住了。一个个“小明星”把我的眼睛都闪花了。他们的事迹不算大,都是小事,可伟大的事迹,都是从小事开始的,我真的自愧不如。虽然我做过一些小事,但比起他们,差远了!张一凡、王露雨、夏倩倩……他们有的关心父母,非常孝顺他们;有的关心班级体,热心服务;还有的见同学有困难热心帮助。他们做到了自己分内的事,还时刻想着帮助其他人。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从小事做起,慢慢地养成好习惯,渐渐做出更大的好事,也成为一个美德明星。其实美德很简单,你只要行动起来,见老师打招呼、见人遇到困难就帮助,这就是美德。

  只要我们努力起来,行动起来,我们也能像报道中的明星一样,成为一个美德新星。

美德少年读后感10

  我读了《美德少年故事》之后,让我很感动。有乐于助人的赵予倩、王思源和华灵等。其中让我最感动的是《天堂里多了一个小天使》这篇文章。

  文章里讲的是一位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单一鸣和她的爸爸。虽然生活很贫穷,但是她对生活充满了快乐。每天上学,她和爸爸一边踩着三轮车,一边唱着歌,小女孩每次都自豪的唱着:“我有一个好爸爸,打起屁股叭叭叭…”虽然我很想知道还有几句是什么,但是上面没有写。

  单一鸣的家里除了她和爸爸以外,还有爷爷奶奶和一个妈妈。不幸的是,在单一鸣幼小的时候,母亲因为父亲身体有了残疾,便离开了他们。但单一鸣很坚强,很懂事,从来不向爸爸问妈妈去了哪里,俗话说:在逆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比同龄的孩子更懂事、坚强,更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看到这儿,我和妈妈的'眼中闪烁着泪花。我的妈妈从小也经历过这样的生活,所以她哭的比我更厉害。

  在二零一一年的早晨,不幸的事在次降临到她的身上,这天早晨上学的路上,她整个人都无精打采,病恹恹的样子,爸爸问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而她却笑着说没事,让爸爸不要担心。可是,要到中午的时候,老师打电话给单一鸣的爸爸,说单一鸣不舒服。爸爸到学校的时候,发现单一鸣已经脸颊通红,还发着烧,整个人软绵绵的。而她还是努力的笑着说没事,没事,没事。而单一鸣的爸爸却哭了。而我和妈妈,也是满脸的泪水。

  单一鸣的爸爸带着她看了一个又一个医院,可每个医生都摇头,而单一鸣的爸爸仍带着她去了另一个大医院——扬州苏北医院,而医生仍是摇着头说:“她得了白血病,治病至少要四五十万,而且不一定能彻底治好。”单一鸣却仍是笑着对爸爸说:“爸爸,我们回家吧,我没事。”而她的爸爸却泪流满面。

  最后,单一鸣走了,永远的走了。人间少了一位阳光女孩,天堂里多了一位可爱的小天使。我想:单一鸣这种坚强、懂事的精神一直留在我们的心中,也一定会发扬光大。

美德少年读后感11

  今天,我读了《美德少年故事》这本书,一个个真实的美德少年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通过这些事迹让我对这些美德少年充满了敬佩。其中我最感动的是《我想和你做同桌》这个故事,它讲的是一位名叫徐梦诗的女孩三年如一日地关心和帮助班里一位患有先天疾病的同学,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在放学后,她都真诚无私地鼓励和照顾这位同学。

  看完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这学期班主任老师安排我们班级里的调皮大王和我同桌,希望我能在学习上帮助他。起初我心里暗暗叫苦,他会不会影响我的学习呀?我该用什么方法能让他听我的话呢?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渐渐地了解了我的这位新同桌,在学习上经常帮助他,给他加油鼓劲。同桌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班级纪律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真是为他感到高兴,同时,我自己也感到充实快乐,感到自己长大了许多,懂得了更多! 帮助别人,一天一月不算什么,徐梦诗长年累月地帮助同学才是不容易的,我一定要向她学习,发扬我们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做一个美德好少年!

美德少年读后感12

  美德,在生活中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的。怎样才能认识美德,并拥有它?这个问题不简单,《美德少年》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答案。《美德少年》这本书教导我们如何去培养美德,书总共分15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一个主题。内容有“我有好习惯”、“我们爱学习”、“尊重每一个人”、“微笑面对每一天”等。这本书从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等方面,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美德,怎样才算拥有美德。

  读了这本书,我真正感受到了美德的重要性。一个人,不论是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只要他拥有美德,他就不会失败,美德会帮助他。别人愿意跟有美德的人交朋友,也愿意帮助他。而且美德会感染人。美德能帮助你取得成功,能让你得到别人的喜欢,美德会感染身边的人。

  在生活中,好习惯就是美德,有了美德,才有好朋友;有朋友帮忙,你一定成功。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从小养成好习惯,长大派上用场。

  漫长的路,好的美德就是一盏指路明灯,灯光亮一些,黑暗就少一些,有了这盏灯,你就不再害怕旅途中的黑暗。

美德少年读后感13

  暑假里,我读了很多关于美德少年事迹的文章。在这些文章里,主人公大多数都是家境贫寒或父母身体不好的学生,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深深打动了我。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今年刚满10岁的李春玲。

  李春玲住在重庆市渝北区古路镇百步梯村里。虽然今年已经10岁,但体重仅仅20公斤,身高才12厘米。每天清晨6点整,李春玲就起床了。这个时候,其他孩子还在温暖的被窝里呢!烧好饭,端上桌,便开始喂鸡、喂鹅。做完这些事情,李春玲便翻山越岭,走几公里山路,徒步上学。下课铃声一响,她就早早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如今,10岁的李春玲已经承担起了家庭的担子,不仅要上学,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奶奶。

  多么感人啊!

  看了那么多人的事迹,我有许许多多的感想:不管怎样的家庭,我们的父母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把我们养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孝敬父母!我们可以以很多方式报答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洗碗、洗衣、端饭、洗晒收衣服……听父母的话,做懂事的孩子,不管怎么样,一定不要让父母太操心。

  最后,我要对李春玲说:“李春玲,你真棒!10岁就撑起一个家!你是我学习的榜样!”

美德少年读后感14

  《美德少年伴我成长》这本书,其中有一篇深深地感动了我。

  这篇是的名字叫做:天堂里,你还是老师。

  20xx年5月12日,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李佳萍老师立刻把门拉开,指挥学生逃生,就这样,她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的宝贵的生命。可就在这时,教室坍塌了,李老师和六个学生一下子陷入了黑暗的世界,她的头上流了很多血,但他们在黑暗中坚持了整整30个小时,李老师的声音也越来越弱,感到自己快不行了,但她仍艰难地、一字一句地叮嘱孩子们:“你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最后,五个学生获救5个,而李老师和一个可爱的学生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了。李佳萍老师用她的生命讲完了她的最后一课。

  看完了这篇,我眼睛湿润了,在生死关头,李老师用用勇敢和无私的心救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筑起了一座爱的丰碑,而自己却牺牲了,虽然她走了,但我相信在天堂里她还是老师。

美德少年读后感15

  《美德少年》这本书,让我真正感到了美德的重要性,一个人,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只要他有美德,就等于他有了一切。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品学兼优,乐于助人,拥有好习惯的美德少年。一进校门她就通风开窗,课前总是预习好功课,上课认真听讲,课间总会围着教室转一圈,看有没有垃圾,下课喜欢和同学交流,帮助同学削铅笔,整理铅笔盒,这些事迹都感染者周围的人,不但能让大家受益还让同学们很喜欢她。同时,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她爱好广泛,舞蹈、琴、书法、绘画她都会,每次参加活动都能获奖,她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学生心中的好同学。

  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我们应该像主人公一样,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乐与助人,应该记住,每个人都应有一个好习惯,好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美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一个拥有像《美德少年》一样的人,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一个故事就讲了一个道理,美德就像看书,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论文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希望,每位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每位教师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但是,是不是现实中的孩子都如我们所想,答案是否定的,有部分孩子没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在家里让家长头疼,在学校里让教师操碎了心。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当前中学生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
1、外表上 改革开放了三十多年,国家富裕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部分学生的艰苦朴素观念淡薄,聚在一起比吃、比穿、比阔成了他们的共同话题,盲目的追求高消费、高享受。衣着怪异,佩戴首饰,染着彩发涂着指甲,就这部分影响着全体。有一个同学给耳朵上打一个洞,就有另一个同学比着打两个洞,接着还有第三个同学给一个耳朵上打三个洞,这些同学把艰苦、朴素、勤俭等中华传统美德置于脑后,他们只注重自己的外表而内心空虚。
2、礼仪上 部分学生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而无视文明礼仪,可以说有才无德,还有一些同学可以说无才也无德,在公共场所无所顾忌地大声喧哗、吹口哨、起哄、喝倒彩等;他们随手乱丢垃圾,哪怕垃圾桶就在身边也不会把垃圾丢到垃圾桶里,随地吐痰,甚至随手将剩饭倒到饭桌上;这些同学常常在公共场合追逐撵打,甚至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大动干戈;有时他们还会在公共场合讲别人的隐私羞辱他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3、行为上 思想决定行为,思想不纯的一些同学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公共意识,没有集体主义观念,没有责任心,他们在教室内称王称霸,拉帮结派,不参加班级的劳动,让其他同学给自己服务,好像自己就是班级的老大。殊不知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越走越偏。在学校,他们耗去了教师的大部分精力,在家了,家长跟在他们后面替他们收拾烂摊子。 第二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越来越强,许多事情他都应该信任他自己的行动去应付,因为他不能永远受人监护;只有给他良好的原则与牢固的习惯,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所以也是最应该注重的,因为一切告诫和规则,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确实形成了习惯,会是不中用的。”习惯一经养成,就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不需意志努力,不需外界压力,不需别人提醒、督促,也就是习惯成自然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经过教育或兴趣的激发,是可以培养的。习惯的培养主要靠训练。只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就可以使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
中学生的道德行为有两种表现:一种道德行为是不稳定的,有条件的;另一种道德行为,或是良好的,或是不良的,但它是一种无条件的、自动的、带感情色彩的行为。前一种未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后一种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的境界;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会给改造不良品德的工作带来困难。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者不仅常常有必要使一些习惯牢固地扎下根来,而且也常常有必要去根除一些已经形成的习惯。后者比前者更困难,因此,它需要更加周密地思考,也需要更大的耐心。”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要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学生成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而且对他们一生的生活、工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因素:
1、家庭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为了孩子的发展,家长要舍弃好多不好的习惯,在孩子面前不吸烟、少喝酒、少吵架,做到爱家、爱孩子,让孩子感到家的温暖,但是由于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或二个孩子,家长都比较疼爱甚至溺爱自己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无意识的错误教育,比如:给孩子最好的吃、穿,让孩子抛弃了朴素;对孩子期望过高, 经常询问孩子在班级的名次,给孩子增加了虚荣心或是孩子丧失了上进心;攀比严重,常拿别人孩子的优秀之处来对比自己的孩子;包办现象,除了学习,孩子任何家务也不做------这些错误教育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非常不利,导致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孩子不是主动去做某些事,而是被动的为了家长的期望而不得不做。
2、学校 学校的学生来自各种家庭,他们的生活习惯不一致,接收到的家庭教育也不一样。我们知道孩子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我们还知道好习惯形成的比较慢且坚持着更难,“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时的孩子如果教师或家长引导的出现失误,孩子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再去纠正它们的不良习惯会花费很多时间。
3、网络 前几天,许建国专家来偃师讲学,说网瘾少年不能救药,家长同志,你别着急,你更别骂,我们的孩子爱好上网但还没有达到网瘾这一步。在这个信息时代,孩子离不开网络,像今年,洛阳地区中招成绩计算机占15分,但是,我们孩子的手指在键盘或者手机上如飞行走,看了不该看的内容,更成了“低头族”、 “痴狂组”。
第四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事情,其间还要和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作斗争,因此在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应坚持渐进性、持久性和严格性。中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通过一系列的模仿、无数次的重复、有意识的练习及与坏习惯作斗争等过程和教育过程形成与培养起来的。叶圣陶说:“„„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到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
1.诱发动机
积极性是学习诸因素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能动因素。积极性的源泉是需要。当需要的强度达到某种水平,它就成为愿望。在一定的诱因条件下,即需要和适应的客体出现时,愿望变成了动机,在提出和行动相适应的目标的情况下,动机才唤起人们的行动。一般说来,有了明确的动机,行为就有了动力和方向,就能自觉地主动去做。 要诱发学生的动机,就必须使学生明确培养行为习惯的目的,认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实现远大理想联系起来。
教师可以通过动员报告、个别交谈、先进模范事迹的宣传、竞赛活动的开展等方法对学生加强教育,使之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从而产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欲望。
2.激发兴趣
兴趣是行为的自觉性的起点,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不能自已。”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形式可分为三种:直觉的情绪体验、道德形象所引起的情绪体验和伦理道德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的发展既决定于外界刺激强度,又决定于主观状态。实践证明,兴趣是行为自觉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兴趣来辅助和支撑。
(1)优化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教育科学早已证实。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创设有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环境。 中学生道德意志的控制能力一般受到集体影响和个体差异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提高自觉纪律性、发展道德意识与自我意识的重要条件。在正确的教育下,集体成员能获得良好的集体性陶冶、相互制约。因此,加强班集体建设,对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
(2)积极开展集体活动。中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喜欢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能够不断地满足并不断地引起行为需要和行为兴趣,使学生的道德观念在集体的影响下发展变化。
(3)捕捉成功点。成功是兴趣的支柱。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的成功感、自豪感是产生学习兴趣的根本源泉。”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就能增强信心,就会兴致勃勃、干劲十足。 (4)坚持激励因素的主导作用
适当的表扬或鼓励,可以培养学生的行为动机。要建立评比制度,经常督促检查,及时总结,表扬先进,奖励模范。建立“三好学生”评奖制度,经过层层评比,选出优秀的学生,学校给予奖励。这样做,对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学生无疑是一种激励,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教育作用。 3.培养意志
习惯是一种随意动作,即人们在实践中学会的、有一定目的的动作。而意志行动正是由一系列随意动作构成的。意志调节人们的行为。人的意志可以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强化对意志的培养和锻炼。 (1)严格要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对学生有必要通过规章制度、批评教育、组织舆论等方法进行硬性要求,常抓不懈,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决不随便找理由原谅自己而随随便便。这样从每件小事做起,长期坚持,逐渐养成习惯。 (2)经常督促检查。认真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经常督促检查,进行科学的评估,该表扬的要表扬,该批评的要批评,及时适度,兑现奖惩。教育学生经常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经常和周围的同学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奋力追赶,养成习惯。
(3)开展学伟人活动。积极开展“学伟人,做健全的现代人”的活动。要求学生以伟人的事迹作借鉴,并以他们的箴言、格言作为座右铭来督促自己,养成习惯。
四、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因素对于成才有着重大作用,过去一直被人们所忽视。自我教育是指人通过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调控自我和评价自我,自己教育自己。自我教育是在一定的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和他人教育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但它一旦形成,就积极地反过来发生作用,极大地影响着个人的成长,而且随着人的成长,它的作用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最终,它在人的成才的各种因素中,成为重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对于这一理论的理解,我们应清晰的认识到,我们应结合初中生心理特点,注重对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不断创造德育情境,让学生针对具体行为习惯问题,通过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希望在他们身上。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中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要尽一切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教师应养成良好的习惯
“身教重于言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教师有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习惯,就会产生一股潜移默化的巨大教育力量。“正人先正己”。教师应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中成为学生的表率,名副其实地为人师表,用模范的行为、良好的习惯表现影响、教育学生。
本文标题: 读后感《让中学生养成好品德》(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良好品德)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655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执行就是有结果的行动读后感(什么叫执行力读后感)影响思考 读后感(影响力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