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了她》——读后感,《谁杀了她》又是东野圭吾的一本悬疑推理类型的书。是谁杀了园子?是他?还是她?还是他们?从始至终,是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答案的...
《谁杀了她》——读后感
简单的凶杀案,两个嫌疑犯,两个警察,却在层层推理中得出三个可能的结果,令人想笑的是,推出的每一个结果,马上却又被推翻,在被赋予一个新的可能。我第一次看到的这么似懂非懂的书,好似明白凶手是谁,但又好似没有充足的证据去证明!
看过这本书的人,有许多认为是她的好友佳世子所杀。其实,我也是认为佳世子的谋杀可能性大于她的男友佃(园子的前男友)。在这本书中的描述,佳世子和佃后面在一起了,这或许是他们想杀园子的原因,但这也不是最重要的理由,他俩在一起最多也就觉得愧对于园子,但也未能到要杀她的地步,而后又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佳世子的不光彩过去。正因园子知道她这样的过去,佳世子怕她将这件事告诉佃,而破坏她与佃的关系,而更加想去杀害园子如果是站在佃的角度,是很难有充足的理由去杀害园子,何况当他看到园子写的那封信后,而选择相信园子不再因为他和佳世子的事情去报复他们。这其实是他们要杀害园子的主要原因 在书中也很容易看出来的,但这本书的重点并不是倾向于为什么要杀园子,而是两位警察调查园子杀死的细节。大大小小的细节被一点点发现,碎片化证据被不断拼凑,让我们看的很过瘾,就举几个例子来讲,文中写到,桌子上有两袋安眠药,对我们非专业人员来说,园子就是喝了安眠药自杀的,愿因就是她接受不了佃和佳世子的背叛。可对于两位警察来说,却又许多可以研究,如:为何要服下两袋安眠药?是药剂不够吗?从袋子的撕痕来看是左撇子,有进一步判定园子是左撇子还是凶手是左撇子?……这对他们来说,都是十分关键的信息。既然谈到两位警官,那我简单介绍一下。加贺,练马警察局的优秀警员,而康正,是丰桥警察局警员,最重要的是他还是园子的哥哥。本应他是要通过警方来调查了解妹妹的死,当正因他的特殊身份,夹住这么多年的职业习惯,他却想要自己亲自来调查妹妹的死因。他也就是文中最重要的角色,串联起全部的角色和剧情,他是第一个发现妹妹的死的人,但他并没有选择及时报警,而是仔细观察房间每一个角落,去发现每一个可疑的东西,自己偷偷带走许多重要的证据,偷偷破坏房间里的证据。这么多令人不可思议的行为,都让你怀疑他才是凶手可当看到后面便知道他是为了自己找出杀害妹妹凶手,而故意破坏现场,并伪造一种是妹妹自杀的场景,而让警方坚信园子的自杀而不去妨碍他的调查。可往往调查的道路却不是一帆风顺的,而路上的阻碍便是那位优秀警员加贺带来的,加贺在寻找园子自杀证据过程中不断发现园子他杀的可能证据,而且也在渐渐怀疑康正可能在伪造假证据。康正就是在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更加坚定园子是他杀的了,直到慢慢确定凶手是佃和佳世子其中一个之后,便选择把佳世子骗入园子的房子里,逼迫她承认,这也是到了故事的结尾了。佳世子被迫喝了安眠药睡晕了过去,佃一再说明不是他杀的,加贺一味劝说康正不要再报复了。这看似十分冷酷的画面,却在最后出现了转机。康正最后并未选择报复他们俩,而是说了一句:“我之所以没把开关接上……”其实这是他想和加贺再约一起喝酒。
他抬头仰望天空,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这也许是最好的结局吧!
《谁杀了我的牛》读后感1400字
意料之外,这家人却拥有一头奶牛——唯一的使他们不至于限入赤贫并以此博得邻居尊重的财产。第二天,尚为破晓,当这家人尚在梦中之时,老师却与弟子“不告而别”,走时,老师竟将随身携带的匕首突然刺向了奶牛,一刀毙命(不是专业杀手屠牛专家是万万办不到的)……不要说故事中的弟子惊讶万分,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和笔者一样觉得不可思议——毫无疑问,这家人将限入“灭顶之灾”而“家破人亡”,毕竟,奶牛是全家人的.唯一生活来源和精神“依靠”。学生被老师的行为震惊了,质问老师为何这样做?老师不做任何解释,也毫不关心这户可怜的人家失去他们唯一的谋生工具之后命运将如何,撇下这可怕的场景径自走了,学生满腹疑惑、亦步亦趋,也随之灰溜溜溜走了……回到城里开头几天学生还在担心那家人会不会可能已经饿死了,偶尔睡不着觉时也会自责一下,但很快就淡忘这件事了(都没有想过要去证实一下或帮帮他们,看来别人的生存生命对自己太不重要了)。直到一年之后,老师建议再次旧地重游,学生的罪恶感才又被勾出来了,悔恨当初老师的行为毁掉这家人,自己作为帮凶也是难逃其咎,忐忑不安地踏上了旅程……然而,一切又出乎预料,这家人不仅没有遭到“灭顶之灾”,反而旧房换新房,颓废变精神,肮脏、贫穷的主人变成快乐的地主,过上了崭新、健康、富足的生活。难道奇迹发生了?听主人讲述他当初怎样从唯一的谋生工具奶牛意外死亡后,主人天真得以为是被一些嫉妒他们家的稀有财产的坏人杀死的,这样的推理很雷人,这样的善良很感人。他们经历了绝望痛苦,最后为了生存只能另谋生路,开辟空地种菜,谁知种的菜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有多余的可以卖钱,并走上了发财致富之路,学生这时才明白老师传授的课程,惊叹老师当初的举动是多么伟大和有先见之明,简直是先知。
作家这时方一语道破: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奶牛”,我们背负着由我们的偏见、逃避、恐惧和借口所构筑的沉重担子到处行走。不幸的是,所有这些自欺欺人的局限将我们与平庸的生活紧紧拴在了一起!原来,“奶牛”象征了所有阻碍我们实现人生梦想的借口、托词、“合理化”的解释、恐惧及错误信念等等!故事虽简单,其蕴含的道理,却不可谓不深刻。扪心自问:人生短短,谁又甘愿庸碌年年?谁又不想过自己理想的充满希望的生活?可是,又有几个人不是踌躇满志地守着自己披着美丽外衣的“奶牛”,然后,心安理得地开始了新的一天?更可怕的是,我们实际拥有的“奶牛”可能比我们愿意承认的要多得多。我们常常安慰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像我这个年龄,能混到今天这样已经不错了。”“我很想写作,可我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还是算了。”而作家却宣称:“良好”是“杰出”的敌人。成功始于抛弃借口和摆脱平庸。悲观是成功最大的敌人,期望太低和消极的态度必定会导致挫折与失败。成功人士从不找借口去解释事情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的,也不会抱怨事情应该怎样。他们会做的只是肩负起责任,使一切顺利进行。换句话说,“奶牛”其实并不能算作我们的“财富”,亦不是我们真正的依靠,反而是无形的枷锁与束缚。“奶牛”虽易得,并且有的“奶牛”看起来更像是一种美德,具有“理想品质”,但它终于只能让我们画地为牢、固步自封而甘于平庸。所以,趁着春光正好,动手吧,勇敢地杀死你的“牛”!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去做,那就看看这本书吧。
最后,引用全球著名畅销书《心灵鸡汤》丛书的作者——马克汉森,看完此书后的一段推荐语来结束我的这篇读后感:“我相信你们将会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书;我也相信会给自己机会去树立伟大的理想,摆脱平庸的生活;我更相信,你们正准备着成为敢于编织伟大的梦想并勇于为之奋斗的人。”
谁杀了她结局分析
《谁杀了她》是一本小说,并且是一本悬疑小说。这本小说在大结局的时候并没有接小凶手到底是谁,而是让观众去猜测这其中的凶手是谁,所以这也是作者和观众玩的一个游戏。大部分观众推测大结局所揭露的凶手应该佃,因为在小说剧情中有很多的细节,排除了其他角色的嫌疑,留到最后的就只有他了。
在大结局的时候,把观众最关心的问题组成一种互动,这小说中还是比较好玩的一点。因为在这部小说的评论区,大家都是在讨论凶手是谁,以及自己在推理过程中,以为凶手是别人。
这样的结局其实也不是开放式结局,而是用这种方式和观众进行互动,观众自然就会发现其中的凶手到底是谁。只是不同的观众猜测的凶手也会不同,所以也能引发讨论,这样也促进了这本书的传播。
谁杀了她的影响评论
《谁杀了她》汇聚了古典推理小说的要素,让人联想到福尔摩斯与明智小五郎。
——日本网站
每次读到东野圭吾的新作,都会深深感叹其手中的素材之多。
——日本网站
《谁杀了她》让人再次认识到,所谓推理小说,就是要让读者感受到思考的快乐。
——“推理小说的盛典”网站
东野圭吾颠覆了推理小说“结尾处点明凶手”的常识。这是对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读者的挑战,同时也扩展了推理小说的可能性。
——东野圭吾粉丝网站
《谁杀了她》获得1997年版日本本格推理小说最佳十部作品第5名。
——日本本格推理最佳10部作品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