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勇气读后感幸福的勇气是被讨厌的勇气姊妹篇,也是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共同著作的阿德勒哲学课之二。,同样一个年轻人和哲人的对话,这次对我最大...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
同样一个年轻人和哲人的对话,这次对我最大启发的有:
第一章:你的现在决定了过去
听上去是不是很奇怪?深入读下去才发现,原来过去发生的事情其实都不是完完全全的坏事也不是完完全全的好事,如果现在你的心境是负面的,就会一遍遍回想那些坏的部分,但是当你抱着“世界很安全,人人都是我的朋友”这样的想法的时候,相应进入你的记忆的都是那些好的回忆。
哲人的三棱柱上其中两个面上写着:可恶的他人和可怜的自己,来进行心理咨询的大多也是这两种情况,但是三棱柱上第三个面上写的字才是人生的关键:以后怎么做。
第二章对我启发最大的是:问题行为的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称赞的要求”,其实他们不是在做“好事”,而是在做“能获得表扬的事”,所以他们的世界观就是“如果没人表扬就不干好事”或者“如果没人惩罚就干坏事”。
第二个阶段“引起关注”
得不到表扬也没关系,反正我要与众不同。是他们的世界观。积极的孩子和消极的孩子又有不同表现,积极的孩子会通过“恶作剧”来博取关注,消极的孩子则企图通过扮演无能来引起关注,获得特别的地位。比起被无视, 被批评要好的多。…哲人说,其实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孩子活的很简单,只需要通过尊重的方式告诉他们,本身就很有价值,不需要特别就好。
第三个阶段“权利争斗”
第四个阶段“复仇”
第五个阶段“证明无能”
后面三个阶段我每看一个都不寒而栗。最后一个阶段的孩子即使专业人员也很难帮助啊。
然后哲人问了一个问题,批评的目的其实不是在*纠正孩子,而是厌烦了用语言个和孩子们交流,继而想通过批评直接了当的令他们屈服。
孩子们会在你使用暴力的时候无意中洞察到其实“这个人很不成熟”,并且发怒是使人和人之间变得疏远的感情。
所以我们不要去执着于@无法改变的事情,而是正视眼前的可以改变的事情。
尊重孩子们自己的决断,并帮助其做出决断。告诉孩子们自己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并在不太近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他们。即使他们自己做出的决断以失败告终 孩子们也学到了“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这个道理。
第三章,阿德勒和其他流派很大的区别是他反对表扬。
为什么呢?因为表扬会带来竞争,更多的孩子会为了表扬而去做一些努力,会把其他人视作敌人,而不利于共同体的进步和发展。阿德勒主张横向关系的民主心理学。
还有一个让我震惊的点,教育者不能教育好孩子的挫败感,其实真正的烦恼是没有“获得幸福的勇气”,想要通过拯救他人使自己获救,通过扮演一种救世主的角色来体会自己的价值,通常被称为“弥赛亚情结”。
高声怒吼也是自卑感的表现。人受到自卑感刺激的时候就会想用愤怒的感情进行解决。
教育不是工作而是交友。
第四章:付出才有收获
人与人之间永远无法互相理解,所以只能选择信赖。如果不能做到真正喜欢自己,所以才无法信赖他人。
能为世界和平做什么贡献呢?
信赖眼前的人 与眼前的人交朋友。
这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啊,不亚于那句三棱柱上的第三句话,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飓风。我们主动迈出的这一步,可能会带来无限的潜能。
第五章 选择爱的人生
这一章看了好几遍啊,不断颠覆自己的认知。
爱,从父母之爱到亲子之爱,很多时候孩子看似叛逆的选择,其实还是被拘束在别人的看法之中…自由其实还是不自由,只有大胆去爱,不去等待有担保的爱,才是真正的自由。哇,醍醐灌顶。
幸福既不是我的幸福,也不是你的幸福,而是我们的幸福。如果要得到幸福,就要抛弃“自我”。
不存在“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如果你一定要想是存在那个人,其实你是在排斥面前有可能的其他一切人,并且觉得自己是不够好遇见那个人。其实只要大胆去爱,不要等待邀请你起舞的那只手,而是主动牵起一个人,尽情起舞。
你的幸福由你创造。
《幸福的勇气》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幸福的勇气》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润万物,雨生百谷,那是播种最好的时节。在谷雨那天读完了《幸福的勇气》,自己也仿佛“久旱逢甘霖”般获得了生长的助力。这本书承接《被讨厌的勇气》,以青年与哲人对话辩论的方式再次为我们展示了先进于时代百年的阿德勒思想,书中对于教育的目标及方式、如何面对和理解工作、交友、爱这三个重要的人生课题以及阿德勒思想中重要的“共同体感觉”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可谓是振聋发聩。读书时,仿佛我也置身于哲人的书房,在听哲人娓娓道来的同时,头脑中和青年一样不解与震撼的想法频频跳动,在真正理解了阿德勒思想的那一刻,也就是真正面对了自己的那一刻,不禁涕泗横流。于是,说什么也要写下这篇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觉醒。
这本书分为五个篇章,我认为无论是从读者阅读的感受还是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来说,都是层层递进逐渐升华的,以下以个人视角分别阐述一下这五章的内容。
第一章 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
这一章主要说明了教育的目标及方式,并阐述了阿德勒思想中“现在决定过去”的“目的论”。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自立”,教育不是“干涉”,而是“帮助”其自立。那么如何帮助呢?“尊重”是教育的唯一入口。何谓尊重?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成长和发展自己。不要试图改变或者操控眼前的他人,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去认可“真实的那个人”,这就是最好的尊重。那么怎样能做到尊重呢?那就是关心“他人兴趣”,设身处地的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假设自己拥有“同样的心灵与人生”。
我们的“现在”决定了过去。人人都是“我”这个故事的编纂者,为了证明“现在的我”的正统性,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无法改变”的真正理由其实是不想改变,因为变化意味着“死亡”,改变自己意味着抛弃、否定、压制“过去的自己”,所以人们不想改变,无论多么痛苦也想“维持现状”。并且,还要为“维持现状”这一选择寻找一些合适的借口。
阿德勒思想本身是基于对人的尊严与潜能的强烈信赖,他认为“人随时可以决定自我”。
有一个心理咨询常用到的工具三棱柱,它有三个面,这三个面代表我们的内心,一个面上写着“可恶的他人”,另一个面上写着“可怜的自己”,来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大多讲的就是这两种情况。但无论我们怎么谴责“可恶的他人”、倾诉“可怜的自己”,也无论能够得到别人多么充分的理解,即使可以获得一时的安慰,也解决不了本质问题。因为更重要的是三棱柱的第三个面“以后怎么做”!
第二章 为何要否定“赏罚”
这一章主要说明了为何要否定赏罚,为什么既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批评和表扬都是站在比他人更高的位置上,对话双方的身份根本就不平等,尊重也无从谈起。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的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来考虑。首先是寻求称赞,接着是引起关注,如果这些都无法实现则挑起权力争斗,然后又发展为恶劣的复仇,最终阶段则是证明自己无能。这一切都根源于一个目的—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的特别地位。
面对这些问题行为,发怒和训斥同义,都是以“暴力”为名的交流。因为诉诸暴力,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推行自己的要求,说的更直接一些,就是能够令对方屈服。暴力始终是成本低、廉价的交流手段。
面对这些问题行为,父母或者教育者应该做什么呢?阿得勒说“要放弃法官的立场,你并未被赋予裁判的特权,维护法律和秩序不是你的工作。”你现在应该守护的既不是法律,也不是秩序,而是眼前的“孩子”,出现了问题行为的孩子。
处于教育者立场上的人以及负责组织运营的领导,必须时时树立起“自立”的目标,不要陷入保全自身。要让被帮助的人知道,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并帮助其做出决断,并且告诉他们自己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并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他们。即使他们自己做出的决断以失败告终,他们也学到了“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这个道理。
第三章 由竞争原理到协作原理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类最具根源性的需求是归属感,归属感也是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它与人的认同需求紧密相连。人类因为身体的.脆弱才创立共同体,并在协作关系中生存。人类最害怕的是孤立,孤立的人不仅仅是身体安全受到威胁,就连心理安全也处于威胁状态之下。因为人类本能的清楚一个人根本无法生存,因此我们常常希望能与他人建立坚固的“联系”,也就是共同体感觉。所以,赏罚带来的致力于同伴之间的竞争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但阿德勒心理学否定他人认同需求。为什么呢?因为认同根本没有尽头。获得他人的表扬和认同,借此也许可以体会到瞬间的价值,但是如此获得的喜悦终归是依赖于外部作用,这无异于带发条装置的玩偶,没人给上发条,自己根本动不了。
拘泥于他人认同需求的人,过于期待他人的认可,不知不觉就会过上“他人期望”的人生,也就是说过“他人”的人生。但是人活着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无论对方是父母也好,老师也好,或者其他什么人也好,我们都不可以选择满足“那个人”期望的生活方式。
只有被表扬才能体会到幸福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也在追求“更多的表扬”,这样的人就被置于了依存的地位,过着永远索求、永不满足的生活。那该怎么做呢?唯有一个办法,不去寻求他人的认同,按照自己的意思自我认同。让他人来决定我的价值,这是“依存”,另一方面,我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这叫“自立”!
第四章 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这一章讲了两个重要的人生课题,一个是工作课题,一个是交友课题。
为什么工作会成为我们的人生课题呢?因为人类不可以单独生存,我们必须劳动、必须分工、必须与他人建立关系。并且,为了与他人进行“分工”,就必须相信别人,因为与不信任的对象,根本无法协作。另外,职业不分贵贱,一切工作都是“共同体中必须有人去做的事情”,只是我们分工不同而已。也就是说,决定人价值的不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是以什么样的态度致力于自己的工作。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而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工作是信任关系,而基于信赖的关系,就是交友关系。我们和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朋友,因为无论什么样的对象,都可以去尊重,去信赖,这并非环境或对象所左右,而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决心。
那么信赖和信任有什么区别呢?信任是有条件的相信对方,而信赖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
信赖并非是盲信,质疑那个人的思想信条或者是他说的话,独立思考,保留自己的想法,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儿,而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做的是即使那个人撒了谎,也依然相信撒了谎的那个人。信赖他人,这并不是盲信一切的被动行为,真正的信赖是彻彻底底的能动行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不是因为喜欢自己才只关注自己。事实恰恰相反,正因为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内心充满不安,所以才只关心自己。如果不能爱自己,也就无法爱他人,如果不能信赖自己,也就无法信赖他人。
阿德勒认为,付出,然后才有收获。无条件的信赖他人,尊重他人,这是给予行为。我们必须保持心灵富裕,并将其中的积蓄给予他人,不是坐等他人的尊重,而是自己主动去尊重、信赖他人,这才是面对交友课题应该有的态度。
第五章 选择爱的人生
这一章讲了人生课题的最终关口,理解阿德勒思想的重要阶梯——爱。
阿德勒认为,爱并非“被动坠入”。爱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在这里必须追求的既不是“我“的幸福也不是”你“的幸福,而是”我们“的幸福。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脱离”自我“,才可以从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来,实现真正的自立。而自立就是脱离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摆脱自我中心性。自立既不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就业方面的问题,而是对待人生的态度、生活方式的问题。爱是自立,是成熟。要想摆脱“被给予的爱”的支配,只能拥有自己的爱。主动去爱,既不是等待被爱也不是等待命运安排,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爱,唯有如此。
在一章内容中,我遇见了这一生中最令我动容的关于“爱”、“婚姻”、“命运”、“分别”和“未来”的描述,这些文字充满了诗意,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以下就是我的摘录。
弗洛姆说:“人在意识上害怕不被爱,但事实是无意识中惧怕爱。爱是明明没有任何保证,却依然会发起行动,抱着自己如果爱的话对方心中也一定会产生爱这样的希望,全心全意的自我奉献。”
弗洛姆说:“爱某个人并非单单出于激烈感情,这是一种决心、决断、约定。”
相遇的形式如何都无所谓,如果下定决心从此建立真正的爱,面对“由两个人完成的课题”,那么我们与任何人之间都有可能产生爱。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一切决定论,排斥命运论,根本不存在“命中注定的人”,我们不可以被动等待那个人出现,被动等待的话,什么都不会改变。这一原则必须坚持。但是,当我们回顾与伴侣一起走过来的漫长岁月时,往往会感觉是命运的安排。这里所说的命运,并不是冥冥中被安排好的东西,也不是偶然降临的东西,而是由两个人的努力慢慢构建起来的东西。命运是靠自己的手创造出来。我们绝不可以成为命运的仆人,必须做命运的主人,不是去追求命中注定的人,而是建立起可以称得上“命运”的关系。
不去想未知的将来,也不去考虑根本不存在的命运,只是与眼前的伴侣一起舞动“现在”。爱情和婚姻正如两个人一起跳的舞蹈,不去想将会走向何处,牵着对方的手,关注今天的幸福与此时此刻的感动,不停旋转,不停律动,你们跳动过来的长长的舞蹈轨迹,人们就会称之为“命运”。
爱的关系中并非全是快乐,必须承担的责任很大,还会有辛苦和无法预料的苦难。即使如此,你依然可以去爱吗?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要爱这个人,并一起走下去,你有这个决心吗?你可以许下这样的诺言吗?爱是一种信念行为,只有一点点信念的人,就只能爱一点点。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但是保持单纯很难,因为这需要不断经受平凡日常的考验。人“最初的一步”很重要,只要跨越了第一步,就没有问题。当然,最大的转折点也是“最初的一步”。但是,实际的人生,平凡日常的考验始于踏出“最初的一步”之后,真正考验的是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我们为了分别而相遇。如果是这样,我们能做的事情也许就只有一件,在所有的相遇与人际关系中,不断朝着“最佳分别”努力,唯有如此。不断付出努力,以便有朝一日分别的时候,可以无憾的说,与这个人相遇一起度过的日子,很对很值得。
创造这种未来的是你,不要迷茫,看不清未来,这说明未来有无限可能。正因为我们看不清未来,所以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深受世俗眼光的困扰,好友向我推荐了这本《被讨厌的勇气》,光看书名就很吸引人。对于这本书并不陌生,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有老师分享过。这本书在前段时间粗略地看完了,但如果不写点什么,总觉得自己好像是没看过一样,为了能写出点什么,再次翻开此书,踏上敢于被讨厌的心灵之旅。
本书是以对话的形式,以一个青年人拜访哲人为主线,以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为基础,一步步明晰一些概念,解答我们的人生疑惑。本书共五章,下面从每一章讲述所得。
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开篇介绍了阿德勒的哲学,关于阿德勒,我们并不陌生,大家都听说过《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件事,为这件事赋予怎样的意义才更重要。
对于第一夜青年人的疑问:“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文中给出了明确的答复: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这让我想起来一句话——我们所跳的坑,都是自己挖的。当我们选择了“不幸”这并不是我们真的生存在不幸的环境中,而是因为我们认为“不幸”对我们自身而言是一种“善”,是一种保护作用,我们找到了借口,从而免于承担责任。
我们能够改变自己吗?
人们常常下足决心不改变。生活方式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因为改变自己充满着不安与恐惧,且面临着风险,也许会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所以说,改变自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
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不幸,不是因为过去所处的环境,而是缺乏“改变自己的勇气”,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察觉自己是不是也下定决心不改变?不愿意改变的背后在恐惧什么?自己有没有“改变的勇气”和“获得幸福的勇气”?
第二夜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无时无刻不处在各种关系之中,这就是人的本质,逃无可逃。人类自诞生以来,所做的一切,无外乎怎样处理好三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而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我们十分渴望得到对方的认可。
在这一章节中主要讲述了自卑感、自卑情结、价值感和优越情结。自卑感与自卑情结的差别是自卑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与进步的契机。例如因为学历低所以更要努力工作,而自卑情结则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成某种借口在使用,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与前者相比,后者则是缺乏改变生活的勇气。
“优越情结”指的是面对自卑情结没有勇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而是采用其他手段去补偿,比如“权势声张”,通过权力或者名牌服饰来证明自己的优秀。
在人际关系中,还存在着“竞争”,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随之就很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结和优越的情结,而正确的想法应该是:“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而不是我的敌人。”这样说来就再把世界当成危险所在,也不用对别人产生敌意,人际关系的烦恼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夜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这一章的标题很犀利。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总是渴望得到被人的认可,比如父母、领导、朋友、同事等。但书中给出了鲜明的观点,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也没有必要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
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要说为谁而活着,那当然是为你自己。过于期待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课题分离是整本书的核心观点。文中提到了把自己和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一般来说,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
“这是谁的课题”应该如何辨别呢?
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谁来承担?
这种观点看似很自私,但实则是充满智慧,像我这种爱操心的命更应该少管闲事,放下别人的人生课题,做好自己的人生课题。关于自己的人生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更要明白“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
第四夜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在上一章提到了课题分离,这是人际关系的起点,而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即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有自己的位置”,这个共同体不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国家等,还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以及时间轴上的过去和未来。
这一章并未涉及如何拥有“被讨厌的勇气”,而是讲述了要想有价值就要对被人有贡献,同事倡导人和人的平等关系,这一章有很多的内容不是特别理解,未对我有启发作业。
但提及“被讨厌”,我们确实缺乏这种勇气。比如某个学生讨厌我,我会因此很难过,而看完此书,我会认为“学生讨厌我”这是学生的课题,而不是我的课题,我不需要为此负责,也不需要去认同这种“因被讨厌而难过的感受”。
第五夜认真的人生“活在的当下”
第五章的章节最多,“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信用和信赖的区别”、“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工作狂是人生谎言'”、“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甘于平凡的勇气”、“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舞动人生”、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我一直很赞成活在当下的观点,过去已经过去,无须悔恨,未来还未来,不必担忧。只有当下的此时此刻属于自己。《当下的力量》这本书就讲到了如何进入当下,感受自己的呼吸,做自己思维的旁观者,不评判,保持察觉。
当下最美好,愿我们都有认真活在当下的能力。
这本书看完了,好像又没有完全看明白,如果时机需要,应该再翻一翻,被讨厌也是人生常态,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也就拥有了人生的自由。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