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书中告诉我们,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我们面临权衡取舍,这才会在生活中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选择。相信大多数人对于其中的道理并不陌生...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其实,我们自己也在被取舍中生活着。无论我们在找工作时,还是与他人合作时,甚至找女朋友时,如果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稀缺性资源,如高学位、良好的口碑、漂亮的相貌……只有这样才可以发送有效的信号,才可以让他人权衡取舍时更多的考虑我们。当然,其信号的成本是昂贵的。
个人行为的取舍或许是简单的,当个人组成社会时,将会面临更多、更难的权衡取舍。对于社会,效率与公平永远是“鱼与熊掌”的关系。效率决定整个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得更均匀时,就减少了人们做大蛋糕的热情,从而这块蛋糕本身也就变小了。这就要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取舍。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读研,对于一个没接触过经济学的人来说,他认为的成本是:“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考试费用”,时间是一个不会计入成本的因素。曼昆却认为:住宿费和生活费是收益,而非成本。想想就会明白,因为这些开支是必不可少的,其他地方会更贵。这样说来,那不如接着读博好了,反正是在收益嘛。
实际的成本却正是我们所忽略了“机会成本”。如果六年的时间用来工作,我们能赚多少?你想过吗?最重要的是六年宝贵的工作经验,提前建立起来的幸福家庭生活,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读书的成本。当然,对于更多继续读书深造的人以后所创造的收益会大于所有付出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最重要的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层:“自我实现”。
引用这样一个例子是为了更好说明“机会成本”。经常用这种想法你会合理安排每一天的生活。曼昆谈到,工作是闲暇的机会成本,正是因为如此,经济条件不充裕的人很愿意选择加班,甚至有人会选择干副业。同样曼昆也认为闲暇是工作的机会成本,这也就是为什么旅游业得以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刚读书时好好学习是为了争当“三好学生”,读到中学挑灯夜战是为了“中考”“高考”,在大学博览众书是为了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到了工作岗位上还得为了职称拼死拼活……也许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奋斗,从一个顶点向另一个顶点攀登,不知疲惫。而这一切完全是符合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原理: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这常常可以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作为一个职业人,能够尽可能考虑你的同事、下属和领导的利益,工作才能更加和谐。
往大的方面说,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准确把握民众的利益所在。曼昆在书中举了一个关于租金控制的有趣案例,就是政府对房屋实行最高限价,长期中会导致住房的很多缺口,因为此时政府限制了潜在房东的激励,谁也不愿做不赚钱的生意,此时房子的质量环境都会大打折扣,反而未达到政策制定的初衷,这也说明政府的任何一个政策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政策制定是一件很艰难的事。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太多由于引进激励机制而提高效率的例子,为什么国有企业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我想应该有一个因素是因为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不高吧。这值得我们深思。
也许我们的专业与经济无关,但我们的生活本身却离不开经济学的知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让我这个经济学门外汉领略到了经济学的魅力。而在写这篇读后感的过程中,也加深了我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促使我学着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身边的一些社会现象。但现实生活中一些经济现象,远非如书中所说那样的简单易懂,而是复杂多变的。也正是如此,让我觉得自己所学只是皮毛。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二)
今天读了一本书《经济学原理》的第一章,虽然还没有完全读完,但是还是从这里面学到一些诶东西。在这里,真想向很多有机会读书的人读一下,这本书看似非常深刻,作者却用了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很多社会上我们习以为常而一旦问起来却很难以回答的问题,想为什么装牛奶的容器多是方的,而那些装软饮料的容器多是圆的的原因,想为什么硬币上的头像多是侧面而纸币上的头像多是正面的原因等等,这些看似很平凡不过的事情,真正解释起来还真是很有意思。所以很高兴读到这么一本非常感兴趣的书。尽管是美国作家所着,有很多的
文化差异和社会差异,但是作为经济学的原理都是一致的,这是伟大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所着,真的很好,希望和我一样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读一下。
现在就像用这种机会成本的原理来解释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现象:为什么国内疯狂追星的多是女歌迷,而极少数是男歌迷?首先,i从机会成本的定义来看,如果女孩子一旦喜欢上了某个明星,她们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在上面,而男孩子则没有这么夸张,从这个程度上来讲,女孩子如果明明知道明星就在附近还是坚持工作的话她们肯定会心不在焉,还不如直接去关注,而男孩子则会比较理智比较容易去控制,这大概是为什么那么多接机的都是女孩子而很少看到男孩子的原因吧;另外,在我们中国这个相对比较传统的社会,对于女孩子来说,人生很有可能在结婚这件事情上有一个很大的突变,而男孩子可能性则很小,像时下的什么凤凰男和麻雀女的故事一样这很容易成为悲剧,还有就是这个社会大男子主义还是非常常见的,所以男性更加务实,更倾向与和与自己情况相似或差的女孩子结为伴侣,而明星给我们的感觉是高高在上,收入颇丰,每天光鲜亮丽,这些让女孩子更加疯狂,让男孩子更加辛苦的工作,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这才是最经济的最现实的。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三)
曼昆教授在《经济学原理》的第一章,即开宗明义的提出经济学的十大原理。这十大原理涵盖经济学的各个方面,从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到人们如何进行贸易,直至整个经济如何运行,层层推进,构成了经济学的整体。
原理一云: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原理二云: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机会成本。原理一和二是相关的,举例来说,甲有5K人民币,他可以选择买一台笔记本电脑或者外出旅游(当然他可能还有其它的选择,比如买股票),那么这个时候他就面临取舍。这种取舍我们几乎天天面对,今天中午吃午饭还是面条?天冷了,用取暖器还是开空调?买国产车还是买进口车?一个国家也类似如一个人,也需要做出取舍:该发展重工业还是轻工业?侧重发展国防还是民用工业?是进口核电设备还是自主研发?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如上例中甲选择买笔记本电脑,那么他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外出旅游(当然,其它的选择也是他的几乎成本)。也就是说甲决定花5K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就不能再用这5K作其它的花费。
机会成本是极其重要的,考虑两个人A和B,他们开个杂货店,假设每天均能盈利200元。而A又是个程序设计人员,他如果在某公司上班,每天可以赚250元,那么他开杂货店的机会成本是较大的;而B是个卡车司机,如果他开车,每天可挣120元,他的机会成本要小。自然,A会关闭杂货店而B会选择继续经营,这也解释了我们这个社会的职业多样性以及人们的选择的差异。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里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所谓理性人就是在机会成本既定的条件下,人们会系统而有目的做可以达到其目的最好的事。在上列子中,同样是一天时间,A会选择做程序员工作,B会选择开杂货店,他们都是理性人。所谓边际量,简单举例说,买9双袜子花费18元,如果再买一双,那就再加2元,那么多买一双袜子就得多花费2元,那么这最后2元就是增加的这双袜子的边际价格。边际量是经济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概念,可以解释喜欢喝可乐的人为什么不会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可乐,可以解释一个工厂不可能无限大。那么所谓的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就很好解释了,一个喜欢喝可乐的人,他花3元买一瓶可乐所得到的满足感是巨大的,但是再花3元买一瓶可乐所得到的满足感可能会降低,显然继续买的话,他的满足感继续下降甚至会到反感可乐的地步。也就说,每多买一瓶,可乐的价格不变,但是他的边际满足感是下降的。
原理三是很具有实用性。假设你回家坐汽车正常的车票是50元,但是在汽车即将启动时如果还有3个空位的话,最后上的一个人可以花40元坐车。因为最后一个人上车对汽车所有者的边际成本是很小的,也就说带上这个人的成本是很小的,但是边际收益却比较大(也就是相对不带这个人,额外赚取了40元)。但是如果有10个人想坐这个车的话,司机可能就需要重新考虑了,他必须考虑其所得和所失,如超载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前面买票的顾客的不满而导致的投诉等等。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所谓激励,就是某种刺激,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一旦外界有激励存在,人们就会做出反应。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超市对商品打折,人们会争先恐后的去买。汽油涨价,更多的人会选择不开车或者购买小排量的车,汽车公司会研发节能汽车,而石油公司会选择提高产量。经济学家甚至宣称,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而所有经济学内容就是对此的解释。
求《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
本书主题思想:表面一件小事,引发诱因,造成一些列行为模式改变。
颠覆传统的思想:
1、交通问题:马车和汽车的作用异曲同工,都是当时经济大发展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都造成社会问题,都有环境污染,汽车是马车替代品,什么又是汽车替代品,过度担忧环境污染是没有必要的,总有新的方案会代替旧的方案。
2、外部效应:实施一种行为,其他人被迫为此行为付出代价,叫外部效应,分正负两方面。为了维护自己利益做出的保护措施,伤害了其他人的利益,就是自我利益的经典案例,比如防盗装了CLUB锁。
3、因人而异的效果:没名气的人,以低成本解决一件棘手难题,不被认可;名人用高成本,费时未必能解决难题的过程,已获得众人拥护。
在选取样本事,尽可能剥离复杂因素和变量。
4、决定薪酬的原因:除了供求关系,还有工作难度、工作不适程度、适合做这份工作的人数等。
5、价格歧视:实施价格歧视时,要做到无转卖可能性、可实施的对象清晰可辨。
6、样本选取:将现实固有的复杂因素剥离,尽可能公平评估试验
7、学会思考不同事情的共性:街头妓女和圣诞老人都是利用特地时间的需求猛增带来短期机遇赚外快。
陪同女郎和企业家的共性:找到合适销售渠道,去掉中间商使成本最低、独特的人格魅力能发现对方优点、质量控制(坚持理念和逆向思维),根据供求市场灵活掌握价格歧视。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二):人之初,本“利己”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著作,一套四本80万字,只有引用了一小部分浅显的经济学词汇;虽然大量引用数据,但一个复杂的数学公式也没有。作者的写作手法,是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被我们忽略甚至完全误解的“经济学原理”,内容通俗、文笔易懂,所以读起来很流畅、很轻松。
第一册是我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本,副标题为“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作者通过几个颠覆性的话题引来热议,比如“教师和相扑选手为何要作弊?”、“毒贩为何还跟母亲住一起”等,每个话题都写得比较深入,数据详实。其中最具争议的话题莫过于“90年代开始美国犯罪率下降,源于70年代的堕胎合法化”。
第二册是“拥有清晰思维的艺术”,全书仍然注重用数据说话,告诉大家:酒后走回家比酒后驾车回家更危险、医生洗手的概率远低于“规定”、妓女减少主要是因为婚前性行为增加、儿童安全座椅并没那么“安全”、死于恐怖袭击的概率是自杀的五百多倍......至于书标题所描述的“清晰思维”,我个人理解是“经济利己主义”,绝大部分的“利他”从本质上都能找到“利己”的根源。
第三册“用反常思维解决问题”,我个人提炼作者所指的“反常思维”就是指“诱因思维”,或者说是“动机导向思维”。英国统治印度时期,为了减少眼镜蛇颁布蛇皮换钱的法令,结果反而催生了一大批养蛇人;很多城市限号以后,汽车保有量反而猛增;在写有保护提示的标志牌前,石化木反而被偷的更多。如何正确利用诱因呢,我想有以下几点:找到人们真正关心什么,而非口头;给对方你能承受的更多价值诱因;注意人们对不同诱因的反应;最重要的一点,永远、永远不要臆测人们会因为“这样做正确”而去做某事。
第四册“用有色眼镜看世界”,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本博客文集,集成了作者在成名后开的博客的各种内容,这是全套书最厚的一本,却也是最没有营养的一本。不仅缺少主题、杂乱无章,内容也缺少深度。
整套书看完,可能不得不承认,书里的许多内容确实都很“新鲜”,但其许多观点我个人并不认同,比如90年代美国犯罪率下降的原因,我个人觉得监控摄像头的普及的影响可能要更大些吧。但我确实要承认,作为一套老百姓看得懂的“经济学”著作,它能帮助大众培养经济学“大脑”,用经济学的视角更清晰的看待世界,用反常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值得为之点个赞。
在中国,其实也有很多学者在做类似的“经济学”大众化推广,我个人最推崇的还是北大的薛兆丰教授,他的许多文章,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胜于本套书的作者列维特。综上,我给这套书打7.8分罢。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三):经济学是你身体里的魔鬼
文/王福重(经济学家)
这是一本“耸人听闻”的书。
在学界,早就有“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说法,意思是经济学跨过自己的范围,蚕食其他学科的固有领地,比如政治学、法学和历史学,而且已经有几位,凭此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大有天下学问,莫不是经济学的架势。
《魔鬼经济学2》,是经济学攻城略地的最新和最有力的证据。
“super”,即超爆,意思是说本书所研究的问题,至少表面看,跟经济学沾不上边。但是,说实话,经济学并非只研究市场、赚钱这等雕虫小技,在更本质的意义上,它关注的是人类的行为,一切行为。包括本书选取的街头妓女、恐怖分子、冷漠的案发现场看客等。
照“狡猾的”作者的本意,“超爆”不是关键词,“魔鬼”才是。中国人用“神出鬼没”来形容神奇的人和事。看了本书,如果你认为经济学就是这样神乎其技,作者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魔鬼经济学的第一层意思是,言人之不敢言。别人避之犹嫌不及的,我也敢蹚浑水。比如观察街头妓女,分析她们的卖淫方式、定价方法,就必须有“魔鬼”的胆量。魔鬼的第二层意思是,事情的背后都有经济学这个“魔鬼”在作祟。第三层意思是“鬼点子”。比如气候变暖,似乎已成定局,令全世界头疼,但是,在作者看来,它也有简单至极而且“经济”的解决方法。
在第1章里,“遏制气候变暖:火山爆发?用烟囱桶破天?还是架一根18英里长的管子?”讨论的是外部性问题。当下最时髦的话题,是全球变暖。显然,作者对是否真的变暖,二氧化碳是否真的是一种“有毒物质”,以及变暖的前景是否真如媒体和一些科学家渲染得那样可怕,持相当冷静和怀疑的态度。实际上,变暖并非言之凿凿,最近几年,全球气候是变冷的。世界末日,不过是唯恐天下不乱的鼓噪。
假如全球变暖是真的威胁,这种外部性的解决需要的是全球的协同合作,但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的碳排放大国,似乎占有道德上的优势,这种协同是不可能的。哥本哈根大会的无果而终,就是不合作的结果。
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少用化石燃料,比如开新能源汽车,过低碳生活,正在成为一种新道德和新光荣。本书作者说这是美国前总统戈尔(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方法。
这种改变,即使能成功,也是杯水车薪。二氧化碳的半衰期是100年,现存的二氧化碳将存在几个世纪。更重要的是,戈尔的思路有逻辑缺陷,因为人类并非不知道如何避免破坏环境,而是不想这么做,因为成本太高(经济原因)。再说,也缺乏激励,没有激励,仅仅是教育,自利的人们怎么会真的采取行动?
但是,如果全球温度真的上升,办法并不是没有,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令人咋舌的“布迪科的毯子”计划,也就是“皮纳图博火山”(火山爆发能让地球变冷)办法,仅仅需要2.5亿美元!科学的实验证明,这是完全可行的。
如果这个法子不行,还有两个替代的办法:“上天的烟囱”,以及“雾气腾腾的镜子”。这些简单的办法,听起来如天方夜谭,这也是作者所说的“魔鬼”。
第2章 “恐怖分子的银行账户有什么特点?”围绕恐怖袭击事件展开,说的是信息经济学,也就是信息不对称下,人们应该如何行为。人的行为,哪怕是荒诞、极端的行为,都严格遵循经济学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从这个原则出发,可以发现事情的本质,包括寻找谁是自杀炸弹。
诚如作者所言,先天的东西,不是恐怖分子之所以成为恐怖分子的东西。恐怖分子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出生于贫困家庭,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相反,恐怖分子一般出生在比较富裕的家庭,受到相对良好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恐怖分子不是为生活所迫,而是相当“有理想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恐怖活动的代价,首先是造成人心惶惶,担心会遭到再次袭击。不过,统计数据表明,人遭到再次袭击的可能性,仅仅是自杀或者他杀的1/575,或者说更大的危害是经济上的。比如,“9•11”恐怖事件后,美国除了两场耗资数千亿美元的战争外,还加强了安保措施。以机场安检为例,假如每人需增加1分钟的安检,美国航空流量每年有5.6亿人次之巨,就是一笔不小的经济代价。
医患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依靠传统手段收集病人信息异常困难。所以,医生的可用时间,60%用于收集信息,纯粹诊病时间不过15%。所以,开发能够收集病人信息的系统,是“9•11” 恐怖事件后的一大发明。这个发明,除了疾病诊断,还可以预防恐怖主义。
与医生了解病人类似,患者也想了解医生的水平。根据治疗效果或者其他看似更实在的标准,往往是很不靠谱的,但是有些基本信息却更加要紧,更加可靠。比如,是否毕业于一流医学院,是否在出色的医院实习等。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招聘单位总是对一流大学毕业生青睐有加,因为文凭可以有效地识别求职者的水平。
但是,作者的出色工作不在于此,而在于他们认为,决定患者在急诊室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是否存活的因素之一是其收入水平(贫穷患者比富裕患者的死亡率要高很多)。而统计也表明,购买了养老金的群体,活得更长;遗产税的征收时点和存废,也影响寿命的长短。
一个很有趣的疑惑是:为什么化疗效果实际上很小,医生还是不遗余力地推荐?原来,医生可以因此赚更多的钱,也会得到政府更多的研究资助。
对于反恐,最重要的恐怕是,迅速找到恐怖分子的所在。有多种办法,而且已经付诸实践。比如,搜集人力情报、监听电子通信、追踪跨国资金走向——也就是为恐怖活动融资的行为。遗憾的是,所有这些都几乎毫无斩获。
这个发现似乎让事情柳暗花明:潜在的恐怖分子不购买人身险。因为保险公司不会为自杀者支付保险金,这个特征正好可以用于识别恐怖分子。令人兴奋的是,实际上,根据这个提示,在一长串可疑名单中确定恐怖分子,变得相对容易,这个工作已经卓有成效!
第3章“难以置信:犯罪率升高是因为电视看多了?”说的是经济学的新分支: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近几年颇为流行,大有撼动传统经济学的架势,特别是,有数位经济学家(也许不是)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经济学找到的突破口,是经济学的基石:经济人假设(每个人都是利己而非利他的)。
《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说,一个妇女受到连续袭击,而38个邻居眼睁睁看着她被杀,却无动于衷。
人们不是有利他主义的倾向吗?比如我们熟悉的好人好事,母亲为儿子捐肾,比如“最后通牒”模型中,当事人给予对方的善意。但是,当此危难时刻,人们的冷漠毫无利他的影子,到底哪个才是人性的真实写照?
本书作者之一的史蒂文•列维特,是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曾荣获约翰•贝茨•克拉克奖,这个奖被认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某种前奏。
史蒂文把“最后通牒”试验进行变种,以便更接近现实世界,发现其结果与之前大相径庭,人们表现出的不再是利他,而依然是“利己主义”的倾向。
道理在于:由于存在“选择性偏差”,以及在“认真观察环境”下,参与实验的人会“主动”地配合实验者,因此那些“标准的实验室实验”结论是很不靠谱的,所谓的利他行为是一种纯粹的乐观想象。
而各种捐献的目的也并不那么单纯,背后或多或少都藏着利己的动机,或者说是伪装之下的利他主义。自愿捐肾的人,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多,很多病人在等待中离世了。以至于诺贝尔奖得主贝克尔都支持成立一个受到良好监管的人体器官市场。很明显,这样的市场可以拯救很多人,但是存在政治和道德上的巨大风险。
后来的调查证实,《纽约时报》的报道过于夸大其词,当时有人阻吓罪犯,也有人报警,是一个很普通的案件。
但是,更重要的是,即使有人做壁上观,也不是不可理喻的。人就是有利己和利人的两面性。危险的是夸大利他,而贬损利己(关于利己的好处,传统经济学已经说得太多)。
传统的“经济人”假设,更普遍,更有说服力。行为经济学的科学性,却很值得怀疑。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将人做了严格区分,而墨子却非同凡响地说“义者,利也”,终结了这个无意义的争论,即所有的人都是“小人”。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更是大胆道出了人性自利的本质。
第4章“疫苗、安全带和飓风:不一样的事情,一样的逻辑”,说的是市场而非政府才是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部门。最好的办法是那些成本低廉且简单的办法,不过它们经常受到指责和怀疑。
匪夷所思的是,出于好意实施的法律,总会产生有违初衷的结果。比如,中国的《劳动合同法》,最终造成了更多非熟练工人的失业,这叫“非预期后果法则”。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治病的医生,为救死扶伤开展的解剖实验,导致了成千上万的人丢命。
历史并非简单重合:最困难的问题,往往是用极其简单的方法解决的。例如,1950年后的50年,世界人口几乎翻了一番,原因居然是硝酸铵化肥的发明和使用。硝酸铵让人类可以依靠动物和水果作为食物。作为能源和动力,跟成本高昂的鲸油相比,石油是一种便宜、便捷得多的能源和动力。
脊髓灰质炎是可怕的疾病,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和健康,包括伟大的罗斯福总统(39岁时罹患此病)。在众多的抵抗方法中,疫苗是最出色的。固然,研发疫苗十分困难,但是从治疗方式和所需费用来说,疫苗是极其简单和低廉的。
心脏病人死亡率的下降,居然不是看似高超的搭桥手术以及昂贵药物,而是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阿司匹林的功劳。
说到交通事故死亡率的下降,必须感谢美国越战时期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是这个古板的统计学家首先提出配置安全带的。安全带极大地降低了汽车事故的死亡率,拯救了几十万人的生命。这个办法通过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来避免生命的悲剧。这个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时至今日,还有多少中国司机和乘客对安全带抱着抵触的态度!
飓风是美国人的噩梦之一。为了减轻飓风的破坏力,各种办法想尽,但效果不佳。但有人想出一个:在海中投放大量带裙摆的轮胎!这个人,是微软的前首席技术官、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霍金的学生梅尔沃德。最妙的是,它简单,花费也出奇的少。
一个著名的案例是:第一批去澳洲的人,是坐船去非洲的奴隶。开始的时候,资本家是按上船人数给人贩子钱。结果发现,上了船,能到澳洲的奴隶,所剩无几。在进行了各种技术改进(例如增加水供应、保安措施、医疗人员等)无明显效果后,一个极简单的想法彻底扭转了局面:按照下船人数给钱。这是从人的自利性出发的举措,自然奏效。
相信市场,相信人们从经济成本–收益比较出发做出的选择更有力,是本章的重点。
在第5章里,“街头妓女与百货商店圣诞老人有何相似之处?”在卫道士看来,题目很有些轻佻。但是,要说的主题却是严肃的劳动力市场如何运行,而即使是看似不耻的卖淫行为也得遵循经济学原理。
女人难找工作,收入比男人低,但不能因此就说社会歧视女性。男女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在经济上也存在差异,是有其合理之处的。女人更顾家,于是有限的精力被分散了,降低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时间;女人的生理特点也不容忽视。所以,在某些劳动力市场上,包括WNBA教练,鲜有女性。但卖淫这个特殊场合,却完全相反,女性一统天下。
男人们好像越来越花心。这不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男人还是那些男人,不同的是,过去卖淫市场小,价格高,光顾的男人就少,没法不忠诚。但是,卖淫市场迅速发展(部分是因为女性收入低),卖淫者间竞争加剧,促使价格下降,男人可以获得更低价的性服务,性道德因此败坏。
购买卖淫服务,满足了生理欲望,更有经济上的好处:不必承担怀孕的成本、承诺结婚的成本等。
卖方肯定想要高价。如果能降低竞争,街头妓女的服务价格就可以提高,但是妓女没有权力攻击同业竞争者,控告别人,或者争取立法,对外来者征收“关税”。但是,她们有别的办法。
街头妓女可以实行“价格歧视”,看人下菜碟,比如黑人低价,白人多要。可以单干,也可以找人看场子,这就形成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代理人可以专门跟警察打交道,搞定警察,驱赶竞争者,双方是互利关系,而且考核代理人是否尽心是相当容易的。代理人的出现,促成了稳定的“市场环境”,增加了妓女的收入。
中国的国有企业,经常发生代理人违背委托人的行为,比如企业投资亏损巨大,而总经理却享受高得离谱的年薪,就是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这一章的名字中有“圣诞老人”,可是压根儿就没说圣诞老人的事。因为圣诞老人的行为模式跟街头妓女是完全一样的,虽然写起来更体面,但是本书作者却不屑于这种体面,他们更热衷于描写魔鬼。
不要以为说妓女的行为就是噱头,作者的真正用意在于,经济学不是好人的学问,也不是坏人的学问,而是关乎一切人的学问。无论是体面的工作、严肃的行为,还是难以启齿的活动,在经济学家看来,都没什么区别,经济学都可以检验、审视它们,廓清背后的决定因素。
结语 “猴子也是人”陈述的一个观点是:无论是食色性也,还是喜欢搭便车、推卸责任,抑或成为恐怖分子,猴子与人毫无二致。经济学这个魔鬼,也附在猴子的身体里。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学不但研究人,也研究动物,“帝国主义”又向外扩张了。
这本书,在形式上,也许有些耸人听闻,甚至哗众取宠,但是如果认真读下来,就会发现作者的写作态度严谨而科学。他们总是依据第一手素材,不厌其烦地利用原始数据,以及可靠当事人,特别是始作俑者的陈述,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小心地运用逻辑推演自己的结论。特别注重运用统计方法,而非传统道德或者政治来分析问题,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我们能从书中大量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亲身实验、与街头妓女的亲密接触等,洞见作者的辛苦和认真。
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作用,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大得多,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都有一个经济学的“魔鬼”潜伏着呢。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四):少一些想当然,多一些思考
在写这篇读后感前,我刻意没有去读或者听其他人对于本书的看法,怕影响自己的思维。当然,别人可能比我理解的更深更透彻,但,在这里,只想写下属于自己的一些感悟。
虽然说这本书的名字中有“经济学”两个字,但作为一名对经济学理论一窍不通的理工科生来说读起来也并不困难。因为作者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事例,经过深度剖析,传达一些信息,一些概念,一些逻辑。这里的“经济学”更多指的是用经济分析的方式描述人类行为决策和各类社会现象。作者希望通过经济分析的方法客观阐释世界的本来面貌,帮助读者更加了解世界。
简单的说说这本书带给我两点收获:
第一,一个关键词“想不到”。想不到酒后步行比酒后驾车还要危险,想不到火山爆发可以降低全球温度,想不到《劳动法》也会损害劳动者,想不到化疗对于多数肿瘤患者的作用微乎其微,书中还有很多例子……
这探讨的其实是思维方式问题,我们掌握的很多所谓的“常识”往往是一种思维惰性,也许是学校教育的,也许是社会舆论的宣传的,也许是自己的经验总结的,当我们接收到一个信息时,尤其是所谓的“权威”发布时,很少去深入思考和辨别一件事情的真伪。这本书给我们提个了醒,当接收信息时,多加思考和辨别,少一些“想当然”。
第二,丰富了知识储备。也许我们对一件事情有好奇心,有探索精神,但我们未必能有去深入研究的条件。本书作者做了大量工作,以翔实的数据和统计分析,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尽量真实的世界。比如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性问题,如何判断医生水平的高低,人是否存在“利他主义”倾向等问题。
《魔鬼经济学2》读后感(五):“成本-收益”的正确算法
首先申明:在本篇书评里,“经济学家”是褒义词。
先抛结论:绝大部分人都是经济人,同时也是坡脚的经济学家。
经济人,简言之,就是人趋利避害的本性,总会对事情的“成本-收益”进行评估,而去决定做或不做。一些很奇怪的宏观现象,往细处分析、思考,归咎到个体层面的本性,其实也就很自然了。比如,那些为保障残疾人劳动权益的法规出台,导致残疾人就业率大大降低(雇了残疾人不能委屈他、辞退他,还不如不招!)。
经济学家当然也是经济人,让他们脱颖而出的,是他们能对“成本-收益”进行更准确地评估。比如这几种思维,考虑外部效应、对未来和现在收益的评估、更纯粹的数字导向。
外部效应,即某人实施某种行为,其他人要被迫付出代价。比如,在公共场合吸烟、随意污染环境,很多时候,外部效应是不易引人注意的,就是这种行为的成本是被低估的。所以,你身边那种损人损己额行为还少吗,很简单的例子,“羊来了”。
未来和现在收益的评估,人们一般不愿为了应对未来的问题、获取未来可能的收益而花费现在大量的精力,就是未来收益往往是被低估的。比如,投一个五年后才能盈利的项目,你愿意吗?那么多企业家拼了命的投资、布局,是为了什么?
更纯粹的数字导向,从统计上说,坐飞机比坐汽车安全,安全座椅并不比安全带安全。这些事实,你信吗?因为对信息的了解不足、也不愿意花多精力思考数字问题,人们往往会被媒体误导,会遵从自己所谓的“常识”去做出错误的判断。
经济学家,是更愿意思考、更遵从理性支配的人。从这点看,“成本-收益”的公式不变,经济人要做的无非是把外部影响纳入成本计算、把未来预期纳入收益计算、整个公式更加量化。拥有清晰地思维艺术,成为自己的经济学家
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感悟
更多关于读书心得的内容请点下方链接↓↓↓
★ 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感悟 ★
★ 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 ★
★ 四世同堂读书感悟范文 ★
★ 边城650字读书心得 ★
★ 马克思传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
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篇一
经济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意为“管理一个家的人”
在一个家庭面临许多决策时,它必需决定哪些家庭成员去做什么,以及回报每个家庭成员得到什么,谁做饭?谁洗衣服?而谁能在晚餐时多得一个甜筒?简而言之,家庭必须考虑每个成员的能力,努力和愿望,在各个成员中配置稀缺资源。
同样,一个社会也面临许多厥词,社会必须要一个人种粮,做衣……一旦社会分配人们去做各种工作,也该分配他们生产的物品与劳动量。
由于资源稀缺,社会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稀缺性(scarcity)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一个社会也不能给每个人他们向往的最高水平生活。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字节的稀缺资源。多数中,资源是由成千上万家庭和企业共同行为来配置的。
因此,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去做出决策,他们工作多少,购买什么,储蓄多少,以及如何将这些储蓄用于投资。经济学家还研究人们互相交易。例如,经济学家探讨一种物众多的买着与卖者如何共同决定这种物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量。最后经济学家的工作就是分析影响整个经济的力量和趋势,包括平均收入的增长,找不到工作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以及价格上升的速度。
而以上这只是经济学所研究的一种方面。
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
1.1.1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样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要我们在一个目标和另一个目标之间取舍。
社会棉铃的另一种权衡取舍是在效率和平等之间的。
效率(efficiency)是指实惠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的东西。平等(equity)是指将这些资源的成功公平的分配给社会成员,换句话说,效率指经济 蛋糕 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分配这块蛋糕。在设计政府政策时,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比如现在我们共同富裕这个目的在于实现更平等的分配经济福利政策。某些此类证词如福利制度或失业保障,是要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而现在我国GDP数据如此好看就是块大蛋糕,而社会在于权衡取舍的天枰上就倾向于了效率,而稍稍忽视了平等。
另一方面,另一政策,如个人所得税,是要求经济上成功人士对政府给予比其他人更多的支持。虽然这些证词对于实现更大的平等有好处,但它一降低效率为代价。当政府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给需要的人时候,就减少了他们对于辛勤工作的奖励;结果,人们的工作少了,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也少了。
换句话说,当政府要把经济蛋糕切得更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的本身也就变小了。
或许,我单纯的认为,我们的社会将这两种政策换个位置,相同的权衡取舍,也许能取到更好的效果?去另一个角度增加蛋糕的大小,而我们不应该由于帮助了穷人扭曲了工作激励而忽视那些成功的人。
所以说,认识到生活中的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在了解了他们所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篇二
曼昆的《微观经济学分册》告诉我们,由于对于市场产品价格的话语权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要高于其边际收益,产生了超额垄断利润,这种利润是以抑制有效需求,减少社会福利、产生无谓损失为代价的,是一种市场不合意的行为。因此,一个讲公平负责任的政府应对于市场垄断进行必要的干预,维护公众利益,增进民众福祉。针对国内垄断行业目前存在的权责不清、企政不分、管理成本过高、名义亏损个人流油、价格听证走过场等种.种怪象,笔者认为政府至少应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有所作为:
一、建立明晰的现代权属关系。针对国内的供水、供电、供气、固话、铁路、航空、石化等垄断行业,由于其一次性建成成本巨大,技术门槛和综合协调要求很高,历史上已形成了国家自然垄断。这些行业机构人员冗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运行效率低下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通病,不从体制权属改革促进市场竞争的根本上入手无法治疗历史顽疾。有效的做法是,将这些行业的固定产权和经营权进行剥离,管线、设备、铁轨、采油井等固定产权归国家独有,经营权全面向社会挂牌出让,扩大民间财富投资途径,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水电气、电信、石油开采、铁路运营等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经营权同产权剥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工,促进市场调节功能的完善,将经营权中的生产权和销售权进一步剥离,两权均交由社会化资本去公开运作。同时,制定国家紧急状态物权征用法,在遭遇战争、重大天灾等突发状况下保留国家紧急征用和托管公共资源和战略物资的权力,以保护国家重大利益和生存安全。
自然垄断行业权属关系的剥离,虽可以较大节约管理成本,更大地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但缺点是由于产权归国家所有,企业往往没有科技发展、升级换代的更新动力,而政府也不会主动去升级设备和更新管网设施等。导致的结果是,由于设备老化,系统可靠性和运营效率降低。为解决这一矛盾,按权属关系,应由各级政府编制相关行业的设施设备更新、升级和发展规划,报送国家审批或备案,设备更新和设施建设严格按批准的规划实施,以上规划内容的调整和修编须立法加以规范。同时,按属地化管理原则,由当地政府成立专门机构或单位负责国有固定资产的全天候日常维(养)护管理。
对于金融、电信(固话除外)等其他非自然垄断行业,进一步扩大政府特许经营范围,允许社会资本兴办私人金融、私人电信业务,逐步破除垄断现象,最终完全实现市场化竞争,对于国有和私有企业在政策上实行同等国民待遇。
二、建立严格的激励、问责和考评机制。作为一名现代自由经济的鼓吹手,曼昆指出政府运营垄断行业的水平低下和无效率,虽然也强调了政府管制的必要性,但其偏重于依靠市场机制解决的意图明显。由此较易得出“国次民优”的一般结论,笔者认为,其易产生一定的误导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国有垄断效率低下除了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机制外,另一关键是没有建立责权明晰的激励、问责和考评机制。
民营之所以效率较高,重要的原因是其责权明晰,管理者的责任是为董事会创造利润,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管理者的任免和收入,责权模式简单而有效。国营之所以效率低下,是因企业责权不明晰,导致没有严格科学的激励和问责机制。首先是没有一个很好的人才选拔制度,在现有的注重裙带和资历的官僚体系下,管理人才很难脱颖而出;其次是管理者只需向上级领导负责,而不需向国家负责。国内人治的特点,企业经营的好坏并不影响管理者的职务和待遇,而在于是否上层领导满意;三是政企职责不分。管理者在决策中需频繁向上请示,政府干扰企业经营现象严重,往往错失市场良机。
针对垄断国企责权弊端,可采取以下 措施 应对:(一)建立国企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度。科学制定管理者选拔标准,用人面向社会,体现公平、公正和公开,对于用人不当,造成国企损失的,从严追究上级用人主管部门领导的责任。(二)制定更加统一的合理科学的量化考评制度。由国务院制定垄断国企的业绩考评纲要,国家各行业部委依纲要和行业特点制定行业考评细则,量化到具 体操 作,考评业绩同 企业管理 者任免和待遇直接挂钩,任何垄断企业和地方部门不得随意放宽考评标准。(三)实施异地考评制度。由国务院专门机构牵头,跨区域甚至独立第三方进行业绩考评。尽管可能会增加一定的行政成本,但可有效杜绝地方利益共生的不良考评现象;(四)规范对企业管理者的日常监管。在赋予企业管理者人、财和物管理权的同时,政府委派精通业务的技术干部负责对于企业管理者行为的日常监督,派驻人员参照公务员实施管理,其收入由财政负担而和企业脱钩,同时,对于企业管理者和监督人员实施个人和家庭财产公示和审计制度。
针对社会资本进入传统垄断行业的民营企业,政府需要加强合同管理,实施日常行为监管,坚决维护公众利益。(一)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由国务院牵头,各行业部门制定企业经营行为准则、合同规范和监督规则,出台细化到数量的考评标准,任何垄断企业和地方部门不得随意放宽标准;(二)实施每半年度监评制度,重点对企业是否损害公众利益行为进行监测和评估,监评结果直接与企业特许经营权和奖罚相挂钩,监评结果向社会定期公开;(三)对于政府监评人员实施严格的个人和家庭财产公示和审计制度。
三、构建科学的垄断价格管制体系。(一)建立精干、高效、快速、客观的垄断行业价格测算机构。由国务院成立这一机构,直属国务院高层管理,成员由精干的物价、统计、财会、审计等专业人员组成,分设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核算三个部门,采集部下设各片区的价格调研队,调研队实施垂直直属,由国库直接拨款运作。分赴各地的调研队第一手现场搜集当地垄断行业的成本数据,这些数据不经地方政府和部门直接汇总至国务院采集部门,交由分析部门进行分析和评估,初步确定各地价格成本,然后初步成本送核算部进行核验,最终确定各地成本,同时,对于信息的详实程度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二)建立将各地成本核算数据信息定期向社会公开披露制度。由国务院专门机构直接确定的成本每月度向社会进行公示,信息实施阳光操作,接受群众和媒体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调查和更正。(三)本着公平、高效、规范、透明的原则,立法制定垄断行业的价格确定、浮动和调节政策,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完善现有的地方价格听证程序,在法律上保障群众的价格话语权。(四)对于金融、电信(非固化)等非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成本核算,在维护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允许企业在法定的范围内有一定的微利空间,以进一步吸纳社会资金,促进行业的竞争发展。(五)《微观经济学分册》表明,自然垄断行业由于边际成本曲线在平均成本曲线的下行,合意的价格均衡点将导致企业的负利润。因此,为维持自然垄断企业的正常生存,国家可以考虑将非自然垄断行业的超额税收用于自然垄断零利润状态的财政补贴。另一种解决途径是,自然垄断行业的定价水平向非自然垄断行业看齐,保持价格水平的微利状态,微利部分的超额税收用于中低收入困难家庭的财政补贴。(注:经济学中的利润是指考虑机会成本影响的利润,而非财务专业所指的利润)
综上所述,国内垄断行业的破冰之旅是一场涉及面广、层次较深的系统改革,以上的权属、权责和定价等重要改革内容之间是互相关联,盘根错节,改革的难度颇为艰巨,需要的是管理层的魄力和智慧。尽管如此,笔者认为,只要我们的管理层心中真正放着民众福祉,真正抱有塑造一个民富国强的大国理念,垄断行业的改革进程是虽任重而道不远。问题是,在现有的上层建筑框架内,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篇三
经济学一直是我感兴趣的学科,大体是因为经济学可以让我清楚地看到一些社会现象的本质。经典的经济学入门教材很多,如斯密的《国富论》,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等,但我想向大家推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曾创造了两次吉尼斯世界记录:一是书还未完稿时,出版商就出价140万美元买下版权,从而创下经济学著作卖价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二是书一出版便很快风行美国,出版仅3个月就被300多所大学采用作为教材,其英文版发行量在1998年出版当年就高达20万册,成为世界上首版最成功的经济学教材,其畅销速度与畅销数量又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本书特点鲜明,简明、有趣味、思路清晰且逻辑严谨,是一本绝对值得去细细品读的书!我是在2007年夏天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读后有种醍醐灌顶的新鲜感。
通常认为,经济学是一门艰深的学科,常常需要运用大量深奥的数学知识,令人望而却步,但在读完本书后,却有了另一番感受。这主要因为曼昆从容易理解的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入手,循序渐进,旁征博引,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向读者展示经济学的无穷魅力。限于本人的专业知识与文字驾驭能力,就书中前三条基本原理浅显地谈谈我的一些读后体会。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书中告诉我们,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我们面临权衡取舍,这才会在生活中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选择。相信大多数人对于其中的道理并不陌生,但能够时时做出正确取舍的人不多。孟子在《告子上》中感叹,“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这充分说明了取舍的痛苦,如何取舍,就得按照理性人的思维模式了。曼昆在提到这个原理时写到:“也许一个人一生中没有一种取舍比工作和闲暇之间的权衡取舍更明显和更重要。”我完全赞同这句话。尤其对于个人来说,时间是最大的稀缺性资源。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要是把时间都用在怨天尤人上,你就放弃了学会改变境遇的奋斗和追求。
其实,我们自己也在被取舍中生活着。无论我们在找工作时,还是与他人合作时,甚至找女朋友时,如果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稀缺性资源,如高学位、良好的口碑、漂亮的相貌……只有这样才可以发送有效的信号,才可以让他人权衡取舍时更多的考虑我们。当然,其信号的成本是昂贵的。
个人行为的取舍或许是简单的,当个人组成社会时,将会面临更多、更难的权衡取舍。对于社会,效率与公平永远是“鱼与熊掌”的关系。效率决定整个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得更均匀时,就减少了人们做大蛋糕的热情,从而这块蛋糕本身也就变小了。这就要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取舍。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读研,对于一个没接触过经济学的人来说,他认为的成本是:“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考试费用”,时间是一个不会计入成本的因素。曼昆却认为:住宿费和生活费是收益,而非成本。想想就会明白,因为这些开支是必不可少的,其他地方会更贵。这样说来,那不如接着读博好了,反正是在收益嘛。
实际的成本却正是我们所忽略了“机会成本”。如果六年的时间用来工作,我们能赚多少?你想过吗?最重要的是六年宝贵的工作 经验 ,提前建立起来的幸福家庭生活,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读书的成本。当然,对于更多继续读书深造的人以后所创造的收益会大于所有付出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最重要的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层:“自我实现”。
引用这样一个例子是为了更好说明“机会成本”。经常用这种想法你会合理安排每一天的生活。曼昆谈到,工作是闲暇的机会成本,正是因为如此,经济条件不充裕的人很愿意选择加班,甚至有人会选择干副业。同样曼昆也认为闲暇是工作的机会成本,这也就是为什么旅游业得以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刚读书时好好学习是为了争当“三好学生”,读到中学挑灯夜战是为了“中考”“高考”,在大学博览众书是为了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到了工作岗位上还得为了职称拼死拼活……也许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奋斗,从一个顶点向另一个顶点攀登,不知疲惫。而这一切完全是符合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原理: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这常常可以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作为一个职业人,能够尽可能考虑你的同事、下属和领导的利益,工作才能更加和谐。
往大的方面说,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准确把握民众的利益所在。曼昆在书中举了一个关于租金控制的有趣案例,就是政府对房屋实行最高限价,长期中会导致住房的很多缺口,因为此时政府限制了潜在房东的激励,谁也不愿做不赚钱的生意,此时房子的质量环境都会大打折扣,反而未达到政策制定的初衷,这也说明政府的任何一个政策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政策制定是一件很艰难的事。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太多由于引进激励机制而提高效率的例子,为什么国有企业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我想应该有一个因素是因为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不高吧。这值得我们深思。
也许我们的专业与经济无关,但我们的生活本身却离不开经济学的知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让我这个经济学门外汉领略到了经济学的魅力。而在写这篇读后感的过程中,也加深了我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促使我学着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身边的一些社会现象。但现实生活中一些经济现象,远非如书中所说那样的简单易懂,而是复杂多变的。也正是如此,让我觉得自己所学只是皮毛。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_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相关 文章 :
★ 经济类书籍读书心得
★ 经济学原理学习心得体会
★ 经济分析书籍读书心得
★ 读经济类书籍心得体会
★ 学习经济学基础的心得
★ 发展经济学学习心得体会
★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总结
★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
★ 有关经济学的研究及体会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cb1587ad6f9e6358c6ab363586b8af79";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六项精进》“超越经济变动,实现企业持续发展”读后感
除了慎重经营的态度,稻盛和夫先生还提出了“怀有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不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以及“明天胜过今天、后天胜过明天,反复钻研创新”的原则,强调了经营者必须具备像格斗士那样“燃烧的斗魂”和洞穿岩石般“坚强的意志”,并不断在企业内宣贯,形成了企业经营精髓和经营哲学。
经营者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除了具备格斗士般“燃烧的斗魂”还要有穿透岩石般“坚强的意志”。另必须掌握的企业经营手法包括要精通实用的企业会计,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管理会计的制度等等。
在创立KDDI(日本第二大电信商)时,稻盛和夫反复问自己“你创立KDDI,参与通信事业,你的动机是善的么?其中没有夹杂私心么?你不是想出风头吧?不是想赚钱吧?”
半年自问自答的结果是“我的动机纯粹,没有什么私心,日本即将迎来信息社会,要降低国民的通信费用,仅此而已”
动机得到企业干部员工内心的共鸣同时获得了客户乃至全社会的一致认同和支持。人、财、物各种资源齐备,被认为必定成功的企业消失了,而只把“为社会,为世人”这种纯粹动机作为最大经营资源的KDDI生存了下来。这里就存在指引企业繁荣最重要的“经营的真谛”,其实,利他是最有利的。让对方高兴,与人为善,这样的行为一定会带来成功。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