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忧国读后感(哈佛问学录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2-20 11:51:5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0

感时忧国,什么意思“感时忧国”是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

感时忧国读后感(哈佛问学录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感时忧国 什么意思

“感时忧国”是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句诗里的“感时”是指在感受到时代变化的同时对于国家的未来产生担忧和忧虑;“忧国”则是表达对国家状况的忧虑。整句的意思是,在时代变迁的背景下,年轻人如果不努力奋斗,老了只会悔恨,同时还要感叹时代的变迁和对于国家的忧虑。

《春望》读后感

  《春望》读后感 篇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贱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是出自唐朝大诗人杜甫之手—《春望》。读完这首诗,我感慨万千。我仿佛看到了诗人的忧愁。春日明媚。山河依旧。可国都却已沦陷,乱草丛生。国破家亡,生死离别,诗人感觉到连花儿都在伤心的落眼泪,鸟儿也被惊吓得心慌意乱。战争连绵不断至今已长达三个月了,这时候诗人如果能收到一封家信,真比金子还珍贵啊!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十分思念家里的人。焦虑无奈之中,诗人使劲的搔首解愁,突然间他觉得自己的头发在一天天的变少,几乎都不能插发簪了。簪是一种用来绾住头发的首饰,古时候,也用他把帽子别在头发上。

  我从题目中的“春”字感觉到写这首诗的时间应该是在春天。诗人在诗中到底望见了什么呢?诗人看见了春天的明媚。可却看不到国家的兴旺。现在正是战乱期间,也不知亲人们是否健在,他多么想看见自己的亲人。从这首诗中我感受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诗人忧愁得连白发都快掉光了。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诗当中,我更加体会到了诗人浓浓的思念之情,和他的担忧。一封简简单单的家书却比万两黄金都珍!

  全诗体现了诗人的无奈加悲伤。

  《春望》读后感 篇2

  《春望》选自杜甫写的《全唐诗》,杜甫是宋朝的一位现实主义的爱国诗人,字子美,字号是少陵野老。

  这首诗写于公元757年3月,当时正是安史之乱,诗人在景色明媚的暮春三月,目睹百姓被叛军屠杀、抢劫的各种悲惨的场面,由此感慨万千。于是作者就写出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诗歌《春望》开始两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出了当时山河依旧,物事人非,虽然是草木欣欣,但印入诗人眼中的却是满目凄凉。因此,诗人不禁发出了:“祖国的大好山河一片凄凉的叹息。”

  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出了诗人在极度伤感的情况下,看到花都想流泪,听见了鸟的叫声都会心惊。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地描绘出了战火纷飞连绵,已经打了三个月还不停,在这时想要得到一封家书比得到万金还难,头发变白了还很稀疏,就是白发也所剩无几了,连簪子也插不上去。这几句诗把国事和家事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和诗人憎恶战争、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精神。

  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我生在和平年代,有好的教育和好的条件,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如果我生在战争年代,没有好的教育和好的条件,我会变得怎样?所以我应该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

  《春望》读后感 篇3

  今天我在网上看见了我要写的作文主题,其中一个便是引用杜甫的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泪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是让我非常的感动。

  以前我也知道去多杜甫的诗句,但只是背不是很了解。但这次暑假我和妈妈去了杜甫草堂,在导游的解说下是我对杜甫的诗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中在杜甫草堂的一个展厅—大雅堂里面就有杜甫的《春望》。今天回想起导游对这首是诗句的解说时仍旧让我激动不已,在当时的唐朝正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眼见山河依旧在,但却是过破而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不禁触景生情,发出热爱祖国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而写下的诗句。

  今天的我生活在美好的和平年代虽然体会不了当时,作者那样的心情,但是我却更加的感激让我们幸福。生活的先辈们,正是因为无数先辈们用自己的血水和泪水才换得了我们今天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先辈们的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就不会有我们每天坐在教室里听老师给我们讲生动的课程......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一个身体健康,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好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练就一身本领,长大以后为祖国贡献自己的所有历量,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让中华民族傲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春望》读后感 篇4

  杜甫,唐朝伟大诗人,一生经历坎坷。青年时代在盛唐中度过,游历了中国许多地方。参加科举,落榜。和许多盛唐时期诗人一样,杜甫怀有巨大抱负,入仕治国。但一次次世事的经历,使他真正看清了这个社会。

  当唐朝由盛走向衰落时,杜甫深刻的感受到了社会的变迁,人生的辛酸,同时也看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疾苦。

  杜甫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忠君、仁爱、入仕思想深深影响着杜甫。但当安史之乱爆发的八年间,唐朝社会的急转直下,百姓深受磨难,杜甫深刻的认识到了世事的变迁,他用诗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记录了这场战乱给社会给百姓带来的巨大影响。

  杜甫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深刻的记录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状况。底层百姓生活艰辛,战乱给整个国家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春望》就是杜甫写于这个时期,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后,作者回到长安所见所闻。

  在叛军的劫掠后,长安已是满目荒凉,往日繁华的长安,现在已是不堪目睹。诗人杜甫看到这样的场景,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对于一个忠君爱国、对贫困百姓有仁爱之心的人,内心的伤感是可以理解的`。

  诗歌的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人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战乱后再次回到长安的所见,叛军攻陷长安,虽然山河依旧,但已满目疮痍。春天草木茂盛,但人烟稀少,与往日的繁华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之情。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借助花、鸟美好的事物表达一种感伤悲凉之情。感慨世事的变迁,对花而伤感流泪,因为恨别而听到鸟儿的鸣叫也感到惊心难过。颔联运用对偶的手法,加强了诗人对长安沦陷的伤感之情。景随诗人的情感而变化,花鸟美好的事物也因为诗人内心的感伤而变得凄凉。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描绘了当时战乱持续时间长,同时也表明了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长期的战乱,在外打仗的士兵,故乡家人对他们多么牵挂,一封家书抵万金,思念亲人。在战乱的年代,年轻人都被抓去打仗,家里只剩下老弱,百姓在战乱中承受苦难,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诗人想到这里更是感到痛苦,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对国家社会、底层百姓的忧愁,白发脱落的更加稀疏短少,发簪几乎不能夹住。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国家破落,百姓处在苦难之中的忧伤之情。诗人把个人之情寄予到国家百姓,关心国家安危,关心百姓疾苦。

  在那个动乱的时代,诗人把个人的坎坷遭遇与社会世事紧密联系,在细微之处见真实,寄予感情与诗中,客观叙述描写与主观的抒情相结合。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给人一种悲伤之感。《春望》把作者内心的伤感忧伤之情与现实景物恰到好处的联系在了一起。

  杜甫晚年穷困潦倒,疾病缠身,国家的衰落,百姓的苦难,诗人杜甫深深感受到了世间的桑海。沉郁顿挫的风格表现了杜甫一种倔强的性格,感情的深厚表达的真挚。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品质,忧国忧民、仁爱之心等等。朴实无华的语言,世事的描写,对底层百姓生活的感触,对国家安危的关心被历代仁人志士所敬仰。

  《春望》读后感 篇5

  全诗以“望”字贯穿始终。诗题“ 春望 ”,就是望春。作者面对大地回春的自然季节而触景生情,企盼恢复国家安定繁荣的局面。

  开头两句承接题目,写春日远望所见的总印象。国都沦陷,山河依旧,人事全非。“城春”,承“山河在”,都城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天。“草木深”则接“国破”而言,人民逃难离散,草木任其疯长,一片荒凉。这两句都用了转折法,但上句是逆折,下句是顺折,章法显出变化。“国破”的断垣残壁与“城春”的生机蓬勃构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突出勾画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宋朝司马光十分欣赏这一联:“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此言‘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见《温公续诗话》)

  颔联由远望收到眼前,把全景推向特写镜头。各注本对这两句的理解有分歧。焦点在于,究竟是谁“溅泪”,谁“惊心”。一种解释是诗人自己对花而溅泪,闻鸟而惊心。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句中的主语是“花”,是“鸟”。花因“感时”在溅泪,鸟为“恨别”而惊心。这看似不合理,其实是用了移情法。花、鸟本是自然物,现在由于诗人的特殊心境,把自己的感受移加到它们身上,觉得它们也通人情。花朵含露,是感伤时局在落泪,鸟儿跳跃,是因为生死别离而心绪不宁。这样写,比直抒自己内心如何如何,意味更浓郁,效果更强烈。如同说“天地含愁,草木同悲”那样,写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而是表现当时遭受战乱之苦的许多人的共同感受。不采用特殊的表现手法,就难以恰切形容。

  颈联又因远观、近察,从翘首望转低头思,感情也自然地从伤悼国破过渡到思念亲人。表现手法上,也就从寓情于景,转为直抒胸臆了。“连三月”指战祸延续到三月,即写本诗的时间。事实上,安史叛乱是前年的十一月开始的,杜甫受困长安也有七八个月了。他说过:“去年潼关破,妻儿隔绝久”(《述怀》),“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对雪》)。诗人身陷长安,妻儿、弟妹的生死不明,才发出“家书抵万金”的慨叹。 本诗先是分头写了国破和春来两种景,接着写了“感时”和“恨别”两种情。这里又以“烽火”承接“感时”,“家书”承接“恨别”,而亲人的“别”,正是由于战乱的“时”造成的。这样一环扣一环,章法非常严密。杜甫在诗中把家愁同国忧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

  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终至烦躁不安,频频抓挠头发。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从章法上看,这一联是把前面分别抒写的“感时”、“恨别”两种感情统一起来,收结全篇。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春望》读后感 篇6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感时恨别、忧国思家

  春望

  唐?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主要写春望之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主要抒春望之情)

  【注释】

  国破:指都城长安被攻陷,一说指国家残破。城:长安城。草木深:草木丛生,极言荒凉。

  感时:感伤时局动荡。花溅泪:是说诗人见花而流泪,同时觉得花也像人一样流泪。恨别:怅恨与家人离别。鸟惊心:是说诗人闻鸟鸣而惊心,同时觉得鸟也像人一样惊心。

  烽火:战火。连三月:据史书记载,这年春季的三个月,安史叛军与唐军之间的战争一直未断。

  浑欲:简直要。不胜:比不上。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冬,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改元至德,是为肃宗。杜甫自鄜周羌村只身北上,前往投奔。但途中为安史叛军所俘,押回沦陷后的长安。公元757年3月,大自然的美好春光又降临到这座历经洗劫、繁华销尽的都城。杜甫忧伤地徘徊于曲江一带,他感时念乱、睹物神伤,吟成了这首名作。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通过眺望沦陷后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望”是全篇的贯穿线索,从所望的景色开始,以望者的情态作结。抒写主人公形象鲜明突出,是这首诗的重要艺术特色,它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善于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是这首诗的又一成功之处。它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利用大自然的和谐景象(“花”、“鸟”)和诗人内心的不和谐情绪(“感时”、“恨别”)之间的矛盾,使所要表现的忧思更加突出,从而增强了艺术效果。

  首联从大处落笔,总写望中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上句蕴含山河依旧、世事全非的深沉感慨,下句极写城池残破、人烟稀少的荒芜景象。“国”、“破”、“春”分别点明地点、背景、节令。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颔联由大到小,由总览转为具体抒写自己在这特殊的春天里的感受。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颈联分别从“感时”、“恨别”转出,但下句又因上句而生。战火不断,是写国忧;消息隔绝,是说家愁。这联深一层写春日所感,直抒胸臆,自然深挚。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尾联以正面描绘诗人的自我形象作为全篇的收束。通过白发日稀、频频搔首的外在形态,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出征》)的深广忧思。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论述现代中国文学精神感时忧国的精神

中国人自古多愁善感。
古时的中国又是个多灾多难,多战乱之国家。
流离失所的民众,必然有不少多愁善感的文人。
文人心中肯定是蕴藏着满腔的忧愁,忧愁世间事。
世间事之最愁,莫过于丧国。
故,
自古以来文人忧国。
把他们的感情写进诗文。
最后,便成:
文学精神之---感时忧国

为什么说《登岳阳楼》是感时忧国之作

1、自身漂泊不定的悲凉

《登岳阳楼》写于杜甫晚年,此时的他居无定所,饱受流离之苦,在这首诗中,也通过景物“洞庭”到“岳阳楼”的变迁,表现出了作者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一生蹉跎的悲凉之感。

2、感怀时事的忧虑

《登岳阳楼》的尾联借对“戎马”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关怀,对生民的忧虑与担忧,表现了诗人虽老病孤身,却心怀天下的情怀。

本文标题: 感时忧国读后感(哈佛问学录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005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忠爰无言读后感(《忠爱无言》观后感)读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300字(《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300字十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