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人格读后感前三章800(动机与人格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1-21 04:13:1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0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动机与人格读后感(一),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刚刚读完,合书之时突然有个疑问:本书哪个地方提到人格?又将目录重...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前三章800(动机与人格读后感)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一)

  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刚刚读完,合书之时突然有个疑问:本书哪个地方提到人格?又将目录重看一遍,目录里面没有找到相关章节,又翻翻不同颜色划过的地方,也没有找到,估计是翻译者(许金声)的问题。已将书放回书架,但仍不甘心,最后在附录中发现译者提到:我最初想给本书起的书名是《人性的高境界》。试图通过深入探索人性的高级层次来扩展我们对人格的理解。是这样的一句说明使我稍稍释然地将书重又放回。

  马斯洛的高境界

  高级层次的人性人格是怎样的呢?那一定是健康的人格: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开放的,对所承担的学习、工作、活动有胜任感,对父母、朋友、自然界有爱的能力,有安全感,有创造性,有自由感,以问题为中心、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高级层次的人在本书中也就是自我实现者:基本需要(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得到满足再加上最起码的天才和丰富的人性。马斯洛临终前四个月在日记中写道:既然我的一生已经如此丰富,再抓住生命不放则是贪恋的和不知感恩的尽管他享年仅62岁,足以看到他的满足感、不贪恋、不畏惧死亡。

  这种高境界是自我实现者的情怀。

  马斯洛的以人为本

  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并称为三大思潮或三大势力。其人本心理学和以人为本在字面上有些接近,其实际上也有着内在的密切关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幸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而马斯洛人本心理学强调心理学研究要以人为中心,强调不仅要研究人的低级本能,还要研究更高的本性,强调自我实现是人的高级需要。

  无论是高级需要还是低级需要都具有类本能的性质。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一切活动的动机或驱使。以人为本就是以人需要本性为本、为根、为目的。

  马斯洛在本书中提出了类本能的概念,批评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与传统的本能理论的绝对两分法,即:不是本能的,就是学习的。

  质疑马斯洛

  马斯洛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健康或自我实现者人群,所以他的感情世界里没有悲观,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专注于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症者、精神变态者、罪犯、违法者、意志薄弱者,他对于人类的希望会越来越有限制,越来越目光短浅,越来越退缩。针对研究者他提出一个简单积极的措施:就是淘汰精神病人、精神变态者、神经症患者只选择相对完善的人类代表作为试验对象。他称这是积极心理学。

  淘汰是一种丢弃、回避,不负责任,是一种知难而退。选择是一种明智,是成功的保障。那么未被选择和被淘汰者要被社会弃绝吗?由此,我更加赞叹以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弗洛伊德代表者们,他们对那些不被理解、被边缘化的人不离不弃。

  也许这正是马斯洛自我实现的表现:敢于说实话?!

  一个全面的心理学应该涉及到善与恶两方面,而马斯洛在本书的研究中只看到善的一面,邪恶和人性黑暗的一面的心理状况是如何的,他并没有提及。也许他以后的研究中会涉及到这方面,但最起码在本书发表以先没有看到。

  人本心理学,既然以人为本,那自我实现者的男性和女性的匮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会不会有差异呢,我作为一名女性,目前不是一个自我实现者,但心理是健康的,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路途中,感觉对被爱的需要、依附和亲密关系的重视会更强烈一些,这方面在人本心理学中也值得关注。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二)

  马斯洛是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人本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有人本心理学之父之称,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心理学遗产。

  《动机与人格》是他最重要的着作之一,奠定了马斯洛的学术地位。在这本着作中,他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至今仍在多个学科领域和实际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作者总结了16年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整体的、动态的和文化的整合,从而提出一种多重动机和多层次需要的学说。作者认为任何动机均由多种因素组成,并不是单一的,满足了某一需要之后,立即会有新的动机。每种动机又都有最深层的原因,这种原因往往是无意识的。心理学要研究健康的人,以致最后达到自我实现的人。完备的自我实现者,虽属少数,但毕竟存在。这种人超越国界,是道德情操最高的人;一般人达不到如此高级的水平,但只要顺应人性的需要层次发展,大体上能成为健康人。神经官能症患者就因为他的自我实现通路堵塞了。

  他呼吁要进行社会改革和变革,他说,这种完整的人生哲学是新的时代精神的一个侧面,它可以应用于人类知识的全部领域,人类工作的一切行业和社会、教育、法律的一切机构。评论家认为,这部着作有一贯的乐观主义,信赖未来的人性和真正价值,它的缺点是主观唯心论,甚至连作者也承认关于完善的自我实现理论近于乌托邦。

  之所以会看心理学,是因为这个世界的经济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发生的。如果不考虑到人生最远大的抱负,便永远不会理解人生本身退化、恐惧、自我萎缩的趋势也并非不存在,成长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而有人会逃避成长;我们不光会热爱自己最好的机会,同时也会对这些机会感到恐惧,我们毫无例外地对真理、美、美德怀有一种及其矛盾的心理,对他们既爱又怕。人们在达到了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后,自然会以为能带来幸福,单随之而来的竟可能是病态的结果。

  在本书的第十四章,详细讨论了这种与现实的优越关系的一个特别突出和富有启发的方面。过去发现自我实现者可以比大多数人更为轻而易举地辨别新颖的、具体的和独特的东西。其结果是,他们更多地生活在自然的真实世界中而非生活在一堆人造的概念、抽象物、期望、信仰和陈规当中。大多数人都将这些东西与真实的世界混淆起来。因此,自我实现者更倾向于领悟实际的存在而不是他们自己或他们所属文化群的愿望、希望、恐惧、焦虑以及理论或者信仰。赫伯特米德非常透彻地将此称为明净的眼睛。

  对于健康人来说,既然未知事物并不可怕,他们就不必劳神去降鬼,吹口哨壮胆走过墓地,或者抵御想象的危险。他们并不忽视或者否认未知事物,不回避它们或自欺欺人地把它们看成是已知的。他们也不急于整理未知的事物,过早地将它们分类和成规化。他们不固守熟悉的事物,他们对真理的追求也不象处于灾难中对确定、安全、明确以及秩序的需要那样。作为相反的例子,我们可在戈尔德斯坦的脑损伤或强迫性的病例中看到突出的例子。当整个客观情况要求时,自我实现者可以在杂乱、也遇、混乱、散漫、含糊、怀疑、不肯定、不明确或者不精确的状态中感到惬意(在某些情况下,这一切在科学、艺术或一般生活中是完全合乎需要的)。

  这样,怀疑、试验、不确定,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延迟作决定的必要虽然对大多数人是种折磨,但对某些人却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富有刺激性挑战,是生活中的一种高境界而不是低境界。

  马斯洛认为,人类动机生活组织的主要原则是基本需要按优势或力量的强弱排列等级,优势需要一经满足,相对弱势的需要便会出现。但这并不是说:一个需要必须百分之百地得到满足,下面的'需要才会出现,只是说在这个优势层次序列中,各类需要满足的百分比逐渐减小。此外,不同需要的满足具有不同作用,高级需要的满足会使人产生幸福感或内部生活的丰富感。如果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都得到满足,人们往往认为高级需要的满足具有更大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讲,需要的层次越高,其社会价值也越大,越少自私。求知和理解是用来解决问题,克服障碍,从而获得基本需要满足的工具。为全面正确理解这一理论,马斯洛还强调行为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动机不过是其中一种决定因素,而动机也往往是由几个或全部基本需要同时决定的。

  马斯洛的学说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诸多评价。读了这本书,虽然对一些专业术语还是不太理解,但通过这本书,更让我感觉到了心理学是一门多么有趣的学科,对于我们的成长来说,心理学便是一位良师益友。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三)

  读了这本是美国当代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着作《动机与人格》,让我有很大感触,坚信健康人格对当代学生有效地避免心理疾病并促进其心理卫生,让我坚信从人格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作为学生的成长能力和生活质量。以前,我对健康人格的认识是错误的,我认为从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的角度看待一个人的人格。现在,我发现自己以前的观点是错误有偏差。从《动机与人格》里让我逐渐明白、认识到一个人的人格与动机是有密切的联系。

  《动机与人格》是马斯洛学说的奠基作,书中内容丰富,我主要是围绕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来阐述其基本观点来谈谈我的感受:

   (一)需要层次论:

  动机理论是马斯洛学说的精髓。我认为动机理论的基点是需要,而人类价值体系中有两类似本能的需要:一是沿着生物系谱上升的逐渐变弱的本能需求,称低级需要或生理需要;一是随生物的进化逐渐显示出来的潜能,称高级需要或心理需要。这两类需要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它们一个比一个层次更高。

   (二)自我实现论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结构中最高层的需要,自我实现论是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多年潜心研究的经验总结,它在马斯洛的人格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有人甚至把马斯洛人格理论等同于自我实现理论。正是出自对人性高级层次孜孜探索的浓厚兴趣,才使马斯洛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大量结果。

  马斯洛以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48位历史和现代人物作为研究自我实现者的对象,通过对这些人物的人格和成就进行非正规的观察、整体论分析,发现了自我实现者的一些特征:

  (1)他们能准确充分地认识现实。

  (2)他们表现出对自己、对别人以及整个自然的最大认可。

  (3)他们表现出自然、朴实和纯真的美德。

  (4)他们常常关注各种社会疑难问题,而不是他们自己。

  (5)他们具有喜欢独处和隐静的品质。

  (6)他们独立自主,不受文化和环境的约束。

  (7)他们呈现出一种清新不逊的鉴赏力。

  (8)他们较常感受到神秘和高峰体验。

  (9)他们较易具有一种全人类的同一性。

  (10)他们建立了仅与少数人深厚久远的人际关系。

  (11)他们易于接受民主的价值观。

  (12)他们具有很强的伦理观念。

  (13)他们具有完善的、非敌意的幽默感。

  (14)他们具有创造性。

  (15)他们抵制文化适应。

  最残暴自私的人往往也是心灵最脆弱卑怯的人。我并不信奉弗洛伊德的本能说,我相信马斯洛的人本主义人性本善。一个真正自我实现的人才是心灵最平静的人,他擅于内省,懂得快乐的源泉并不产生自财富与名望的累积,而是对知识的追求,对善的信仰。

  真正符合人性发展的道德标准不是对个人的束缚,而是解放。细细回味自己的人生,到底有哪些事是真正令自己刻骨铭心的呢?我想大部分的回答不会偏离爱情,亲情和友谊。而这一切的一切终归离不脱两个字得失。热恋的情侣们,将付出视为最高尚最美好的快乐,并从爱人的每一次付出汲取最摄人心魄的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来自于代代人无私的关爱与付出,孩子的茁壮成长与饮水思源的孝顺便是父母乐透心脾的灵丹妙药。生死之交的友谊又何尝不是如此,当他或她甘愿将最宝贵的生命都付托与那位知己的时候,我们如何不应赞美这份伟大的信任信任便是付出。反观失恋,亲人的逝去,友谊的破裂,这种种令人撕心裂肺噩梦般的过程,便是失去的极端。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邪恶,它给生存在这个世界的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困难与无奈。而每一次的过错便是每一次噩梦的素材,作恶多端阴险狡诈的人为什么害怕睡眠?因为内心的折磨会化作梦魇将他吞没,在梦中的他无论现实生活中有多么权力熏天,多么富可敌国终究抵挡不住良心幻化成梦境的谴责。宽容是自信的表现,而残暴源自于自卑。

  人类的艺术,制度,道德以及他所创造的种种无不在追求对称,追求和谐的完满。心灵的安宁源自于和谐,高尚的生命敢于面对一切丑恶。朋友们,当我们享受着锦衣玉食,享受着暖床高枕之时是不是应该思索着回馈于他人?得到的终究会失去,人生不过是一个过程,谁都曾希望轰轰烈烈地走完它,然而最炙热的火焰也有熄灭的一天,恶人在世也许一切顺利最终颐养天年,但是历史和后世的评价会让他付出代价,反之善良的人终会得到历史最公正的报答。你知道吗,当你秉着一颗平静的心灵走完你的一生,你的事迹必然是轰轰烈烈的!

  宗教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早已经贴上了神秘主义的标签,然而当我们能已超越自我的心态对待世间的种种之时,我们又何需那个时刻注视着你我的神灵呢?心灵便是人类永恒的上帝!自从一个生命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他便不停地经历着得与失的交替,在伴随着悲伤与快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始终没有学会如何取舍,最终便会为失去而笼罩余生。须知,这个世界永远是平衡的,有得必有失!你的得到便是他人失去的结果,反之亦然。盈则溢,当一个人志得意满而目中无人之时,也往往是他将要失去一切之刻。朋友们,细细地深究过往的所作所为吧!我无意让每个人永远无私地付出自己而不索回报,因为这显然也有悖自然的运转。因为真正的快乐是在内心付出与获得和谐持平的时候才会出现的!

  我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和动机要一致、向好的方向发展,在遇到不如意的事中,要有积极态度对待,要用科学方法、明智方法处理问题,让自己的人格向上健康发展,动机要积极向上,让我们作为大学生有健康的人格和纯洁的动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这书本对我来说是很好的心理学书,值得要推荐给我的朋友阅读。

《动机与人格》读书心得

动机理论

人类的动机层次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来分,分为五个层次,即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社会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也是我读完以后感触较深的一部分。
基本需要

作为动机理论基本的需要就是的生理驱力(生理需要),例如人对食物、空气、水分、睡眠的需要等。它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任何生理需要以及包括在内的、完成行为的同时起着疏导其他种种需要的作用。书中例子是:当一个人认为自己饿了,也许他寻找事物更多的是寻求安慰或者依赖,而不并非是蛋白质或维生素。

所以我认为生理需要是所有需要中最占优势的需要,没有之一,试想一下一人如果连最基础的食物需求都满足不了的话,那么他对其他的需求会有要求吗?不会,我平日走在街道上经常会看到有乞丐在问路人要钱,他们风餐露宿,只住在天桥底下,连像样的地方也没有,就更加别提上面更高的四种需求了。
安全需要

如果生理需要得到了满足的话,接着就会出现新的需要,那就是安全需要,例如如安全、稳定、依赖、免受恐吓、对于保护者实力的需求等等。

对安全的需要马斯洛在书中说可以透过观察幼儿和儿童来有效的获得对成年人安全需要的理解,在幼儿或儿童身上表现的明显、简单。对于很危险的情景或者威胁生命的情景他们反应的更明显,因为他们根本不会抑制这个反应,而许多成年人有这个自制力,观察他们看不出效果。

我认为安全需求,其实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更多的是一个人在面临不确定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感,恐惧感会比较多一点。比如说:一个平时不怎么上课学习的人,快到期末考试

的时候会有焦虑感和恐惧感,因为平时没怎么上课,所以在短时间内很难把以前的内容补上,即使补上了,也不一定记得牢固,还有就是不知道考试会出现什么样的题型,自己有会不会做,然而我觉得大多数人对于种需求很多时候并不是很重视,原因可能更多是因为人性的懒惰所造成的。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安全需求其实就是为了消除焦虑和恐惧带来的不确定性。
归属与爱的需要

假如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的得到了满足,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在当今世界,几乎每个人都都渴望朋友,因为从朋友那里会得到归属感,不会感到孤单。成年人归属与爱的需要表现的更明显,他们拥有亲人、孩子、朋友,他们之间有一种充满深情的关系,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一日失去了这种关系,他们就会感到落寞孤寂、无家可归、遭到拒绝的感觉,会很痛苦。

对于归属与爱的需要,在我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大家在大学中已经满足了前两个需求之后,会开始想要有自己的交际圈子以及异性伴侣,因此大家都选择加入学生会和社团想要认识更多的人,并渴望找到一个异性伴侣来满足自己这一方面的需求。当我读完以后,我开始理解到他们的动机,虽是合乎人性的需求,但我却认为那些刻意去加入组织还有盲目找异性伴侣的人是愚蠢的,理由:他们搞反了主次关系,加入组织不是因为会认识更多的人,而是你期望能够在组织里面学到什么东西,锻炼到自己的能力,离开以后自己能够带走些什么,而不是一天到晚只顾着出去玩,说着客套至极的话,学会一套恭维,怕马屁的本领。

盲目交异性朋友,在我看来那只不过是一件浪费时间且愚不可及的事情,两个还没有独立经济基础的小朋友拿着家里人辛苦赚来的钱,说着一生一世不分离之类话,然后第二天觉得不合适就分手了,如果这都不算浪费时间的话,那我真是无话可说了。

总结来说,我们对于归属与爱的需求的判断,是否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这是一个非常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自尊需要

除了少数病态的人之外,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对于他们的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常高的评价的需要或欲望,有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重视的需要或欲望。

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一种自信的感情,使人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然而这些需要一但受到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弱小以及无能的感觉。这些感觉又让人丧失信心,使人要求补偿或者产生神经病的倾向。

在以前读过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过自尊水平其实就是自信和自律水平,那么如何提升自尊水平呢?其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里面,方法有多种,例如:在中国唐朝时期,诗歌写得好,就会受人尊敬;在一个原始部落,打猎技术就代表着他在部落里地位。

其实本质上来讲,大家追求的不过是“成就感”(通过做成什么事情,以获取社会的认可),只不过大家的追求不同,所以方式不同,所做出来的事情也不同罢了。

于我自己而言,我在很长的时间里面思考过这一个问题,究竟我如何才能够获得自尊水平的提升呢,最后我得出了结论:我的第一步是消除焦虑感和恐惧感,把自己的绩点提升上去,自己多参加校内活动并得到经历(当然我也顺便得了奖,例如:在校本部的国际厨王争霸校里面,得到了第一名),有着绩点和活动经历作为保证之后,第二步就要提升自己的思考质量了,我通过写文章,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过去,无论是成功抑或是失败,我都会在回忆中得到新的启发,同时,我也非常重视自己的输出,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电影,过后会带给自己一些新的思想提升,第三部在说服人上面的进步,一个人脑子里面如果没有清晰且有关联的概念的话,是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的,而且也更不可能说服别人。

最稳定和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敬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外在的名声、声望以及无根据的奉承之上。我们要利用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别人对我们的尊重,而不是虚伪的恭维,也不是表面的假象。
自我实现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体会到自己存在的用处,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对于不同的人,自我实现的方式是不同的,例如作家写出脍炙人口的文章,音乐家创造出娓娓动听的音乐…这些是他们自我实现的方式。

对于我来说,我现阶段的自我实现其实很简单,(1)就是在大学结束前读够一百本书,并且自己对于这本书有自己理解,能够从中学到什么东西,给自己的带来什么改变(2)通过不断地写文章,来提升自己的思想深度,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3)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达到在交谈中就有着直达人心的效果,而不是肤浅表面的无效沟通。
健康人的思维

“由某个打乱均衡的问题或者麻烦所刺激,问题解决后即消失,思维同时也是自发的,娱乐性的,愉快的,并且常常自动地,毫不费力地产生出来,就象肝脏分泌胆汁一样。对这样的人来说,做思维动物是享受,他们用不着在受折磨或烦恼时才产生思维。

健康者的许多结论和决定都是借助于这些方法做出的,它们在传统上与理性对立,但实际上与理性是合作的。客观的概念。无偏见。被动地对现实的本质做出反应,不掺杂任何个人或自我的成分。问题中心而不是自我中心的认识。”(书中摘取部分)

这个观点告诉我,其实大部分人的思维都是属于不健康或者是亚健康的,对于问题与思维的产生,与他们而言其实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为何看待问题时的心态一定就是要是痛苦的呢,“带来痛苦的其实并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我们看待问题时的态度”。

总结

然而想要作为一个健康的人,且满足自己的“自我实现需求”,其实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系列的打击与挫折,遭遇不断的诱惑与陷阱,但是只要执拗地去做,既然路是对的,方向也正确,就一定会有有满足自己“需求”的一天到来,不过也正是人心是永远无法被满足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那么人才会为了满足“需求”而不断地努力奋斗,这才是为人之道。

《动机与人格》读书笔记

《动机与人格》读书笔记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动机与人格》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动机与人格》读书笔记 篇1

  看完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一书,我对于其着重论述的自我实现者颇感兴趣,进而陷入思索,试图将其理论与东方的文化作一下比对,看看两者能否融合贯通起来,且共同点与差异又在哪里,这些问题背后的答案着实让人兴奋!

  根据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特征的描述,我试着对东方历史上以及现如今的著名人物作一番粗放性的筛选,看看有哪些人的人格类型吻合这些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而筛选的结果诸如尧、舜、孔子、管仲、包拯、王守仁、周恩来、稻田和夫等人的人格特征都符合了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的特征的描述。

  由此试想,东方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圣(人)贤,不就是马斯洛所描述的自我实现者吗?一个被马斯洛称之为真正健康的人、全面得到发展的人,实现了人的最高级需求的人。

  深入透析后我们会发现中西方的文化其实是互为交融、相互联系着的。

  让我尤为深刻的观点还有一个: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的这部分极少数的人是真正的健康人,而绝大多数人是病态的、发展不健全的,正是由于这一点,因此,社会才呈现出一副病态的样子,而人与人之间也在不休止地上演着矛盾、争执、冲突、怨恨、痛苦、悲剧……

  另外让人感到兴奋的一点是,不管是东方的儒家学说,还是西方马斯洛学说,都明确的认为,通过自身的'努力,每个人都可能达到自我实现者的高度——在这个高度的个体,体验着作为健康自由人的所有的美好与幸福。

  《动机与人格》读书笔记 篇2

  "正是由于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一起分享。"毋庸置疑,在心理学研究的舞台上,马斯洛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他是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突出的贡献即为“需求层次论”,即《动机与人格》中体现的人类动机理论。以下即为我对本书的主要理解和思考。

  首先,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他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同时,在本书附录中他还强调心理学还是一门较为积极乐观的学科,并提供了一些心理研究的方法(如整体分析等)。

  在第一、二章,马斯洛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科学(家)的特点,以及传统科学以方法中心的态度来解释科学的局限性(危险)。为了避免认识世界的单一化,每个人同样需要容忍和接受个体的差异;方法中心导致一种科学上的正统,进一步对科学范围加以限制,阻止新技术的发展。

  第三、四章便进入正题,介绍人类动机理论。存在几个背景:首先,受到促动的是一个完整的个人并非个人的某个部分;其次,一个行动或者有意识的愿望有多个连续而复杂的动机;再者,动机理论不仅包括有机体本身,而且包括具体某人的环境和文化;最后,并非所有行为或反应都是有动机的。马斯洛的整体动机理论强调基本的需要满足后,又有新的(更高级的)需要出现了,顺序为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基本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包含公平、正义、公平、诚实、秩序等。并且他还发展了奥尔波特的“动机的机能自主”,达到目的的手段可能最终成为满足本身,那时,虽然它们与最初的起源具有历史的联系,但人们可能最终会需要它们本身。

  第五章讨论心理学理论中基本需要满足的作用,如高级需要一般在低级基本需要的满足后出现,且人们会对已满足的需求产生轻视。一个健康者的机体需要被满足,摆脱束缚,即拥有了心理上的自由。

  第六章介绍基本需要的似本能性质:新的(更高级的)欲望是另一种本能,它在本质上是似本能的,即在强弱程度上由机体结构和作用所决定的。第七章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论述被称为“高级的”与“低级的”需要之间存在前真正心理上以及作用上的差异,证实规定了价值的不同等级。第八章为精神病病因与威胁理论,第九章讨论研究破环性是否是似本能,他提出基本需要受到阻碍后人就感受到威胁,应该将此作为反应性的行为来加以接受。

  第十章行为的表现部分:自我实现的人的行为和创造具有高度的自发性和开放性,具有很高程度的表现性,换句话说,最高级的动机就是达到非动机,即纯粹的表现性行为,而非应对性行为,并且他可以控制自如,“既有能力表现出酒神的狂欢,也有能力表现上出日神的庄重”。

  接下来的第十一至十六章,围绕自我实现的人及其爱情、对于个体和种类的认识、无动机和无目的的反应、心理治疗、健康与动机、正常、健康与价值,更为细致地分析了自我实现者与动机活动的相关问题,例如十三章讨论的“标签化”,它将一些相似的事物抽象并归纳为一类标签,再次见到后直接归类再做出简单迅速的反应,这在注意、感觉、学习和思想等中都存在,很类似当今人们批判的“定势思维”,以及陈规化结论的诞生。

  《动机与人格》这本著作,不仅仅完整而立体地构建了人格动机理论,更在证明过程中涉及了很多其他心理学理论、心理学家的专业内容,旁征博引,内容多样,给人的收获远远超过了一种理论建构的方法与细节。读这本书,就像在观察马斯洛攀登自我实现的道路,并反思琢磨着自己的步履,从金字塔底逐渐爬到顶端。

  但是,就像马斯诺自己提到的,高级需求的层级的晋升可能并不是按照该理论的顺序的,并且可能不是由低级需求满足后自然产生的(比如升职对尊重需求的加强),尽管存在修正,但对理论的普适性仍然有所消减,毕竟个体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而社会文化对该层级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如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个人实现便有所不同)此外,虽然完善的自我实现有些主观唯心(或理想化),但它的确能激发一个人追求更高级需求的信念,最终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动机与人格》,与马斯诺的这场对话,着实别样精彩!

;

动机剖析读后感

  书中内容丰富,我主要是围绕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来阐述其基本观点来谈谈我的感受:
(一)需要层次论:
动机理论是马斯洛学说的精髓.我认为动机理论的基点是需要,而人类价值体系中有两类似本能的需要:一是沿着生物系谱上升的逐渐变弱的本能需求,称低级需要或生理需
要;一是随生物的进化逐渐显示出来的潜能,称高级需要或心理需要.这两类需要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它们一个比一个层次更高.
(二) 自我实现论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结构中最高层的需要,自我实现论是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多年潜心研究的经验总结,它在马斯洛的人格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有人甚至把马斯洛人格理论等同于“自我实现理论”.正是出自对人性高级层次孜孜探索的浓厚兴趣,才使马斯洛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大量结果.
马斯洛以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48位历史和现代人物作为研究自我实现者的对象,通过对这些人物的人格和成就进行非正规的观察、整体论分析,发现了自我实现者的一些特征:(1)他们能准确充分地认识现实.(2)他们表现出对自己、对别人以及整个自然的最大认可.(3)他们表现出自然、朴实和纯真的美德.(4)他们常常关注各种社会疑难问题,而不是他们自己.(5)他们具有喜欢独处和隐静的品质.(6)他们独立自主,不受文化和环境的约束.(7)他们呈现出一种清新不逊的鉴赏力.(8)他们较常感受到神秘和高峰体验.(9)他们较易具有一种全人类的同一性.(10)他们建立了仅与少数人深厚久远的人际关系.(11)他们易于接受民主的价值观.(12)他们具有很强的伦理观念.(13)他们具有完善的、非敌意的幽默感.(14)他们具有创造性.(15)他们抵制文化适应.
最残暴自私的人往往也是心灵最脆弱卑怯的人.我并不信奉弗洛伊德的本能说,我相信马斯洛的人本主义——人性本善.一个真正自我实现的人才是心灵最平静的人,他擅于内省,懂得快乐的源泉并不产生自财富与名望的累积,而是对知识的追求,对善的信仰.
真正符合人性发展的道德标准不是对个人的束缚,而是解放,读后感《《动机与人格》读后感》.细细回味自己的人生,到底有哪些事是真正令自己刻骨铭心的呢?我想大部分的回答不会偏离爱情,亲情和友谊.而这一切的一切终归离不脱两个字“得失”.热恋的情侣们,将付出视为最高尚最美好的快乐,并从爱人的每一次付出汲取最摄人心魄的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来自于代代人无私的关爱与付出,孩子的茁壮成长与饮水思源的孝顺便是父母乐透心脾的灵丹妙药.生死之交的友谊又何尝不是如此,当他或她甘愿将最宝贵的生命都付托与那位知己的时候,我们如何不应赞美这份伟大的信任——信任便是付出.反观失恋,亲人的逝去,友谊的破裂,这种种令人撕心裂肺噩梦般的过程,便是失去的极端.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邪恶,它给生存在这个世界的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困难与无奈.而每一次的过错便是每一次噩梦的素材,作恶多端阴险狡诈的人为什么害怕睡眠?因为内心的折磨会化作梦魇将他吞没,在梦中的他无论现实生活中有多么权力熏天,多么富可敌国终究抵挡不住良心幻化成梦境的谴责.宽容是自信的表现,而残暴源自于自卑.
人类的艺术,制度,道德以及他所创造的种种无不在追求对称,追求和谐的完满.心灵的安宁源自于和谐,高尚的生命敢于面对一切丑恶.朋友们,当我们享受着锦衣玉食,享受着暖床高枕之时是不是应该思索着回馈于他人?!得到的终究会失去,人生不过是一个过程,谁都曾希望轰轰烈烈地走完它,然而最炙热的火焰也有熄灭的一天,恶人在世也许一切顺利最终颐养天年,但是历史和后世的评价会让他付出代价,反之善良的人终会得到历史最公正的报答.你知道吗,当你秉着一颗平静的心灵走完你的一生,你的事迹必然是轰轰烈烈的!
宗教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早已经贴上了神秘主义的标签,然而当我们能已超越自我的心态对待世间的种种之时,我们又何需那个时刻注视着你我的神灵呢?心灵便是人类永恒的上帝!自从一个生命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他便不停地经历着得与失的交替,在伴随着悲伤与快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始终没有学会如何取舍,最终便会为失去而笼罩余生.须知,这个世界永远是平衡的,有得必有失!你的得到便是他人失去的结果,反之亦然.盈则溢,当一个人志得意满而目中无人之时,也往往是他将要失去一切之刻.朋友们,细细地深究过往的所作所为吧!我无意让每个人永远无私地付出自己而不索回报,因为这显然也有悖自然的运转.因为真正的快乐是在内心付出与获得和谐持平的时候才会出现的!
我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和动机要一致、向好的方向发展,在遇到不如意的事中,要有积极态度对待,要用科学方法、明智方法处理问题,让自己的人格向上健康发展,动机要积极向上,让我们作为大学生有健康的人格和纯洁的动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这书本对我来说是很好的心理学书,值得要推荐给我的朋友阅读.

简读26-《动机与人格》

动机与人格(第3版,[美] 亚伯拉罕·马斯洛),414千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马斯洛的名字往往是与“人本主义”“需要层次论”特别是“自我实现”等字眼相勾连。本书是他的主要代表作,该书第一部分就是对动机理论(核心就是“需要层次论”)非常明确细致的阐述,而目下大部分教科书或者引述文献中关于马斯洛动机理论的“熟知识”,是剔除了血肉乃至筋膜的空骨架子。读罢发现,马斯洛理论大厦更为根基也更开脑洞的部分,是“非动机行为”的发现、“类本能”的提出、关于人的整体论思想以及对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问题意识。

一、整体论

在第一章“动机理论引言”中所提出的关于动机的17个命题中,首当其冲的就是 “作为一个整体的个人”, 可以看出这一命题在马斯洛思想当中的重要性。从生理、心理现象,到个体行为观察,再到心理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书中处处体现出一以贯之的整体论思想主旨。

需要 :是“约翰·史密斯”而不是他的肚子要吃东西。在饥饿感状态下,“约翰·史密斯”是一个不同于其他时刻的人。与“其他时刻”相比,不仅肠胃功能方面有变化,其他大部分功能都会有所变化,如:感知(关注、容易看到食物);记忆(更容易想到美餐);情绪(焦虑、紧张);思想内容(找吃的而不是解数学题)。食物平息了他整个人的饥饿感,而不仅仅是他的肚子(一部分)的饥饿感。

行为 :人的行为是内部(动机)与外部(文化与情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需要的表现、满足需要的路径都会有所不同。而具体情境也是考查具体行为发生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研究对象 :精神分析研究病人,行为主义研究动物,整体论的研究应该研究健康人。

研究方法 :整体动力学方法。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也非时序的“由A到B”或者“因A而B”,而更可能具有“互换性”“互为因果”“包含在内”等特征。相互联系的行为不是作为行为本身的行为,而是行为的意义。

——同一外显行为的背后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动机驱使(e.g.定期去教堂不代表有虔诚心,页272)。

——单个具体行为的改变,带来的往往是整个人的系统性改变(e.g.口吃,页275)。

心理学整体论方法的运用 :第18章用“人格症候群”研究来说明。

二、类本能

马斯洛对“基本需要”的思考是建立在对传统本能理论的批判基础上的,进而提出“基本需要是类本能”。通常意义上“本能”是生物性、生理性的,马斯洛用“类本能”来界定基本需要,是一个创见。

按照笔者对“类”的理解,它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类似”,属于形容词界定,基本需要具有本能所具有的一些特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当基本需要(本能)受到挫折的威胁时,会导致心理疾患,“基本需要必需满足,否则我们就要得病”(页68);第二层含义是“类属”,属于名词性界定,基本需要,尤其是更高层次的基本需要,是“弱”本能,只为“人”这一类属所独有。

作为类本能的基本需要,无关善恶,它是一个中性概念;基本需要揭示的是个人内在的生物性,体验到自己的内在需要就是对这种内在生物性的真实把握,或者说是深入到那个“更基本、更真实、更实在的人格”,马斯洛把这种内在的生物性称为“主观生物性”“内省生物性”或者“体验到的生物性”。

三、非动机行为

马斯洛区分了“应对性行为”与“表达性行为”。 表达性行为 是一种非动机行为,概言之,就是无目的或非目的。表达性行为“并不试图做什么,它只是人格的反映。”

被认为属于表达性行为的典例包括:(1)存在(自己随意呆着);(2)艺术创造(非交流的、非任务型的);(3)欣赏;游戏(随便瞎玩型);(4)思考(自发的、自然的、自得其乐的,也许可以用“自嗨”来形容)。非动机行为与基本需要的满足以及个体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在马斯洛的理论框架中,非动机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需要的满足。根据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人”观察结果的概括,这类人的19个“总体印象”(页161)中有不少都是“非动机”或“非应对性”的。比如,“自发”(不是为了需要的满足);“自主”(场独立性);“自足”(不需要外部褒奖,也不在乎外部批评)“不费力”(欣赏‘前往’本身的愉快,不借助意志力的支撑)”等。马斯洛认为, 最高的动机就是达到非动机。

也许可以这么说,整体论、类本能、非动机行为是马斯洛为他的动机理论准备的三个基石。微观层面的“非动机行为”来自于对健康人(尤其是自我实现者)的行为层面的观察。中观层面的“类本能”概念揭示了基本需要(尤其是高层次的基本需要)在人的心理构造和心理机能中的核心地位:生理意义上,本能决定着生存与繁衍;心理意义上,基本需要决定着健康与发展。宏观层面的“人的整体论”既是他在对动机与人格的心理机制进行探究的过程中秉持的方法论,也是他从研究工作中不断获得经验与实证支持的认知,更成为他的学术自觉。
句摘

2021-02-22
本文标题: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前三章800(动机与人格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4563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写字汪曾祺读后感(汪曾祺散文读后感)上帝的礼物读后感(读了《上帝的食物》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