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stem教育读后感(关于STEM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 2023-11-10 04:13:0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6

你认为幼儿园应该如何开展stem教育?到底STEM教育能否融入进学前教育环节,又是否能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做到本土化,而不单单停留在理念的表面?...

学前班stem教育读后感(关于STEM教学的几点思考)

你认为幼儿园应该如何开展stem教育?

到底STEM教育能否融入进学前教育环节,又是否能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做到本土化,而不单单停留在理念的表面?我们在游戏化STEM教育探索与实践中,有几点认识:
1、首先从解决身边的问题开始。这个从3岁开始,不分年龄大小。尽量选取在孩子认知边界的问题,激发好奇心。非要把波粒二象性、海森堡不确定性、波函数讲给孩子,怕是可能都超出某些大学生的认知范畴。华工启明星的课程体系便是从4岁开始的。
2、基础是快乐的解决问题。英国的赫伯特·斯宾塞在一百多年都已经实践证明,快乐教育对幼儿来说是多少重要。当然很多人坚定认为学习一定是痛苦的,新的认知是对已知的否定。但必须承认真正优秀学生都更加快乐学习,或者说,是因为快乐才优秀。
3、重点是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探索/学习各学科知识,少划边界,少讲解,一块发现探索。这个对课程设计和老师教学的要求较高。新《纲要》中强调了“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科学教育应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取材,促进儿童探究能力的培养”。
4、短期目标是开发潜能,开发智力,养成习惯,提高效率,综合提升(包括成绩)。在中国,不能提升成绩的教育课程,都不是受欢迎的好课程。能力再强,创新再好,幼升小、月考季考期末考,是躲不过去的。总不能让孩子和家长等到5年10年之后看课程效果。
5、长期目标是培养锻炼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表达沟通,社会能力等。在短期目标的基础上,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就如同日复一日的跑步、引体向上、俯卧撑,虽然看不到一时的效果,但增强了体质,未来才有用。
6、终极理想是让孩子更好应对未来挑战。这几天055大驱下水,战略忽悠局张召忠局长感慨,中国后来居上,跨越发展,老海军都看花眼了。谁会知道20年之后的中国在世界上会怎么样,将完全无法想象。所以,无论是我们自己在幼儿园、学前机构、游乐场、家庭等初步探索实践,还是上海的24所幼儿园引入STEM课程,都说明STEM教育在中国的学前阶段正在逐步的发展。当然,STEM教育小范围的应用与实践,不能推断出未来一定会在中国进行大范围的推广。

STEM教育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

STEM教育理念最早是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议,其在美国的重要性不亚于中国的素质教育,美国很多高校都有相应的课程体系。那么,STEM教育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
1.注重培养孩子各方面技能和认识能力
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STEM教育绝不能够独立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只有在交互作用中,在相互的碰撞中,才能实现深层次的学习、理解性学习、也才能真正培养儿童各个方面的技能和认识。
2.激发好奇的天性和主动探索能力
好奇不仅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和创造力也是一脉相承的。孩子对事物的好奇是一种迫切认识事物的渴望,有了好奇心才能想到创造一件新的事物。因为孩子对这个事物非常感兴趣,能引起他积极主动去探索其中奥秘。
3.注重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STEM教育要求孩子们动手动脑,使得孩子注重实践、注重动手、注重过程,但提升动手实践能力不等于提升创造力。基于创新意识下,结合动手实践和探索才能真正唤醒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潜能。
4.引导同伴之间的合作和强调解决问题能力
在孩子钻研一个新事物或在事物上做一些创新的改进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孩子在自主思考和探索,也要善于与旁人或同伴交流或交换思想意见,在动手的过程中一起解决问题。

如何给孩子正确的stem教育——写给迷茫跟风的家长们

昨日,一位年长朋友私聊了我,想了解一下我分享出来的实验小游戏。与她聊了几句后得知,她非常喜欢我分享文章里的实验小游戏,想给孙女买些科学小实验的物品作礼物。奶奶说,她非常注重培养孙女的动手能力。意料之外,但倍感欣慰。隔代长辈,在孩子的养育问题上,几乎都侧重于孩子的“吃和穿”,能想到吃穿以外的教育方法的凤毛麟角。

奶奶简单的与我聊天中道出了一个现象:中国孩子的动手能力不强。我认为,动手能力的强弱,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不断练习得到的。大部分中国孩子在幼儿园阶段还是有大量时间玩乐。在玩乐中手脑并用是学龄前儿童学习进步的重要途径。

动手能力,包含了很多元素:探索力,有好奇心,会去发现问题,发现一些科学自然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了规律和问题后要去解决它;创造力,有些问题解决起来不那么直接,需要发挥创造力;抗挫力,问题一时半会没有被解决,是灰心不干了还是总结经验继续完成它。

而我们部分家长和部分幼儿园并不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很多幼儿园打着“双语”的标语来吸引和迎合家长的需求,如果家长认同这样的幼儿园,是否说明了他们非常看重英语的学习。亦或者,部分家长根本没有主见,也就是我经常提到的,内心没有培养孩子的教育体系,是“船长手中无罗盘”的状态,任何方向刮来的“风”都可能是“逆风”。看重英语学习非常好,只是不建议将其在教育排序中排在非常靠前,有更重要的能力需要被放在靠前的位置。

幼儿园是被选择的,不是讨论重点,因为选择权在家长手中。撇开选择权,就要回到关键主题了: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和方法上。那位奶奶说,很多家长根本不知道怎样陪伴孩子长大,不懂得和孩子一起成长。

奶奶说得非常到位。“不知道怎样陪伴孩子”,在我看来,就是因为父母不知道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需要什么,很茫然。如何做到“知道”,去找回那个“罗盘”呢?必须不断读好书,与身边有想法有心得的人交流。接受和输入新思维后,行为就会随着改变。如果我不认同阅读习惯的养成很重要,我就不会陪伴女儿读绘本900多天;如果我不认同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很重要,我就不会列出100个实验&游戏的陪伴计划,不会认真对待女儿提出的无数“为什么”;

学习、思考、观察和总结,这些是家长想明白“如何有效陪伴孩子”这个问题必须要做的事。提炼出来的重要元素,是你的陪伴行为指南,而且它们是融会贯通的。就如奶奶所说的“动手能力”,包含着很多能力,不是一个单一的能力。我给女儿准备的100个实验和游戏的初衷,是强化好奇心。但其过程,不仅强化了她的好奇心,还锻炼了其他上述我所提到的能力。去一个“罗盘”指向的目的地,但沿途看到了意想不到的“风景”,大约就是这样的感觉。

给孙女选择实验产品,奶奶的初衷,或者说奶奶手中的“罗盘”所指向的“目的地”是动手能力,对于孙女来说,沿途的“风景”会是好奇心的激发、创造力的提升、抗挫力的强化。本质上,我的行为和奶奶的行为,都能使我的女儿和她的孙女受益匪浅。

“罗盘”如果大一些,就可以对等上教育孩子的体系了。然而,试想,你手中的“罗盘”所指向的目的地,仅仅是英语学习,或者只是传统教学中为了考试而准备的学校课本“语文、数学等”,那沿途的“风景”不敢奢望,孩子的认知世界会被严重压缩。这就是为什么逸爸不会选定一个领域的内容与大家分享的原因。育儿教育的公众号很多,专注做一个领域的也很多,但导向性太强,容易让家长陷入太过注重某个领域的状态。比如,一个经常关注绘本的家长,会不知不觉地把全部教育的重心放在绘本上,而忘了拿起那个更大的“罗盘”,带着孩子看看更多的“美景”。还是得强调下,不会否定某个教育元素,而是喜欢尽可能地梳理出一个系统,一个大局观,一个顶层设计。

回到动手能力的话题,其实它大约有一个更时髦的描述:STEM教育。“STEM”,是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分别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STEM教育的源点,是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STEM教育进入更多教育人士的视野,已经是2009年后的事了。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给当时的总统奥巴马发了封公开信,其主题是《改善所有美国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明确指出: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安全要求美国保持科学和技术的世界领先和指导地位。大学前的STEM教育是建立领导地位的基础,而且应当是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就是因为美国政府拔高了STEM教育,才让中国教育界也开始重视起来。其实,我们中国高校60%-70%的专业,都集中在STEM领域。可惜的是,在中国大学前的教育中,STEM教育的普及率仍然不高。

那么,STEM教育为什么这么重要呢?换句话说,为什么要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首先,学习科学,在于了解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了解了自然客观规律,就能在此基础上改造世界,解决人类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这是学习技术和工程的作用;最后,数学是前三者的基础工具。

有趣的是,STEM教育,在中国学校内,是有雏形的,那就是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劳技课”。然而,面对着升学考试压力,哪个老师,哪个家长会去重视劳技课?只重视课本知识的积累,不重视动手实操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方式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如此重要的道理,我们教育部当然会明白。是时候将“劳技课”好好升级一番了。

2021年中国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学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特别把STEM教育列为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同时强调,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

中国STEM教育协作联盟创始人邹晓东博士,在2021年上海“首届中国STEM校长圆桌会议”上的讲话值得深思,他说,“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STEM,中国在发展STEM过程中面临着观念、理念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也面临着标准、师资、教材等各方面不足,中国STEM教育协作联盟希望通过建立公益性的行业组织,帮助学校发展基本建设,帮助科学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帮助学生创新、创造,推动STEM在中国持续发展。”

当下看重的“动手能力”这一思维,有了极高的含金量。深刻感悟: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自己再成长的过程。可惜,很多家长没有顿悟到这点,就如奶奶说的——“不懂得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否理解这句话,成了家长群体中的分水岭。分水岭的一边,愿意付出,享受着付出后看到孩子的进步和自己的再成长;分水岭的另一边,或木讷、或抱怨、或放弃、或认为教育都是老师的责任。为了教育好女儿,我需要输入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于是读了数十本教育书籍,拓宽了我对教育的认知边界;为了控制情绪,我读了心理学方面的好书,随后不断练习;情绪控制住了,还要想更多好办法帮助女儿养成各种好习惯、习得各种能力,让我养成了思考的习惯….. 这些就是具体的再成长,它变成了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了我获得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没有理由不去享受它。

幼儿园教育中的STEM初探

        当下STEM是一个十分火热的名词,也不禁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STEM到底是什么?它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运用价值可以发挥在哪些方面?又是通过何种途径来实现的?......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开始试着去学习和了解它,虽然这需要一个由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STEM一词源于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本科的科学、数学和工程教育》报告中,主要是指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但STEM教育并非四门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具备极强的综合性、丰富性和实践性等特点。STEM教育理念旨在打破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的独立性,引导人们追求学科的相互联系,追求跨学科的价值。

它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性:STEM教育的首要特点是整合性。传统教育追求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每一个学科的重要性,而STEM教育不再强调学科的独立性,而是把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这四个学科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四个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跨学科的“整合取向”。“整合取向”关注各个学科或领域之间的联系,通过活动有机地将各学科或领域的知识融合在活动过程中。STEM教育的整合方法主要有两种:多学科方法和跨学科方法。多学科方法仍保留独立学科的内容,注重彼此之间的联系。跨学科方法打破学科界限,试图在学科之间建立连接,使学科知识整合到新的领域。这对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实践性:STEM教育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同时,STEM教育打破传统教师直接传授知识和经验、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中心作用,注重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在师生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学生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经验,强化理解。幼儿园可以借鉴STEM教育理念,强调幼儿的动手探究,鼓励幼儿在体验中通过分析、发现、合作、创造等方式获得结果,收获解决问题的过程性知识。

3、情境性:STEM教育通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还原知识,在解决实际情境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多学科的知识,体现了情境性的特点。幼儿园也强调幼儿通过与真实情境的互动,在现实情境下解决喜闻乐见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为此,我们可以借鉴STEM教育理念,通过还原真实生活情境,帮助幼儿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举一反三迁移知识,辨识问题本质并灵活解决情境性问题,在真实生活体验中获得成长。

4、趣味性:STEM教育因为强调多个学科知识的整合,活动设计时充分考虑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所以具有趣味性的特点。为此,幼儿园可以借鉴STEM教育理念,肯定动机的重要性,将基于实际问题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促使幼儿投入游戏,发挥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分享和创造等方式,学习多学科的概念与内容,促使幼儿获得快乐感和成就感,也培养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获得更理想的教育产出。

那么,作为幼儿园教育如何借鉴STEM教育理念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STEM教育类似的目标意识。

        幼儿园借鉴STEM教育理念,可以将目标聚焦在鼓励幼儿综合运用科学经验、技术经验、工程经验、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应树立类似STEM教育的目标意识。首先,应当明确教学是有目的的教,在进行环境创设、课程设计时,应让幼儿充分地与环境互动,支持不同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比如:在活动“熊宝宝的椅子”中,通过设置小小熊椅子坏了的问题情境,引导幼儿思考椅子由哪几部分组成(针对科学),需要借助哪些材料和工具(针对技术),如何设计使椅子稳固(针对工程),比较设计后各自椅子之间的载重量大小(针对数学),观察设计的椅子与他人的区别(针对技术)。其次,应当重视幼儿的探究,多向幼儿提问,鼓励他们进行探究。幼儿园课程中的科学与数学是我国幼儿园教师所熟悉的领域,但在教育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忽视了其中的教育契机。

2、领会STEM教育课程设计模式。

        由于国内STEM教育相对国外起步较晚,国内STEM教育课程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借鉴国外的STEM教育的课程模式对我国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大有裨益。国外常见的STEM课程教学模式有四种,分别是项目学习、问题学习、设计学习、5E教学模式。基于项目的学习,围绕充满挑战的、需要解决的、源于现实的驱动性问题,通过师生合作彼此学习,使用技术表达想法。基于问题的学习,以问题为核心,针对真实情境,突出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基于设计的学习,通过情景设计,不断调查与探索,学习科学知识,发展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5E教学模式是以建构理论为指导,包含参与、探究、解释、详细说明、评价五个活动。

        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基于问题学习的课程设计模式更加适用于幼儿园。尽管现在的幼儿园课程模式中强调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并以项目活动或者主题活动形式开展,但在落地之时往往过分强调五大领域的界限,将多元的、零散的学习知识贯穿到各个领域的真实情境之中,各个领域之间没有交叉,只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师幼共同探究,开展相关活动。而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设计模式强调在各个领域的基础之上,既突出主题中的核心概念,也强调主概念下跨领域技能的应用,如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的整合。这种交叉、整合是STEM教育的核心,也是幼儿园所应推崇的。

        为此,教师应当具有问题意识,及时发现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的兴趣点,通过具有STEM特征的问题,发展幼儿的相关素养。如在一次户外散步中,幼儿发现操场旁边的孤零零的树,对其产生好奇心,并决定在教室中制作一棵树,教师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开展了“树”的项目活动。第一天,他们计划如何使用不同的材料建造一棵树(针对技术);第二天,幼儿以小组形式设计树,保证树的平衡性和稳定性(针对工程),并观察设计的树存在的问题(针对科学);第三天,幼儿发现树有树洞,于是在班级中的树上剪了一个洞(针对科学);第四到六天,幼儿继续完善他们的树,利用圆柱形积木印出叶脉,测量树干,并注意到树叶的对称性(针对数学)。在今后的日子里,幼儿继续观察操场的树木,发现了蜘蛛网的存在、叶子的变化(针对科学),并利用相机、幻灯片和投影仪等工具记录和分享下与树互动的瞬间。在该活动中,以科学为核心,涵盖了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学科知识概念。

3、借鉴STEM教育实施路径。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儿童中心创办者Susan Wood在采访中提到ECSTEM的概念,实际上正是将STEM教育应用到早期教育的体现,ES即Early Child。她还指出,和中小学STEM课程相比,早期教育中的STEM课程只是使用的方式、道具等不同,目标都是一样的。因此,幼儿园借鉴STEM教育理念时应当考虑学前教育的特殊性,采取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策略。

如:项目活动——STEM教育的特点决定了STEM教育中“真实情境”的重要性。在STEM教育中,教师基于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当地资源选择研究的主题,学生根据研究主题进行设计、操作,制作产品,一个STEM就是一个项目。在项目中,操作过程中包罗着数学和科学的思维,设计的过程蕴含着工程,而制作的产品正是技术的体现。在幼儿园中,可以利用项目活动开展各种探索活动,如在“三只小猪的房子”活动中,基于幼儿所熟悉的三只小猪的故事情境,教师可以提供给幼儿木串、工艺棒、牙签、削尖的铅笔、木片、纸杯、电风扇以及磁带、活页夹、胶水、订书机等材料,引导幼儿使用电风扇研究风力,思考稻草屋和木头屋倒掉的原因(针对科学);支持幼儿收集各种建造房子的材料(针对技术),设计一个比较坚固的房子(针对工程);思考如何改变或者增加材料使得房子既能保证小猪们安全,又能让狼不会通过窗户或烟囱等进入房子(针对技术);引导幼儿观察附近房子的造型,思考盖何种造型的房子是最牢固并能支撑最多的重量(针对数学)。在真实情景中,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合作学习,将知识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实现STEM教育理念的“做中学”本质。

又如:区角活动——幼儿园可以通过区角,为幼儿提供诸多开展类似STEM教育的机会。如在户外活动区中,为幼儿提供水桶和轮轴,通过滑轮带动水桶,实现“提水”的目的,帮助幼儿感知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针对科学),感受到手拉动的绳子长度与水桶上升高度一致(针对数学);正确认识和使用滑轮(针对技术和工程)。在科学区中投放彩色拼贴纸、手电筒探索光与影的关系(针对数学和科学)或者光与色彩的关系(针对科学);投放斜坡与小球,探索小球移动速度与斜坡斜率的关系(针对数学、科学),正确使用斜面并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斜面,如天桥、道路等。在自然角中可以提供各种探索工具(针对技术),幼儿可以通过尺子、量绳测量植物的长度(针对数学),使用天平学习量的相对性(针对数学和技术);幼儿可以使用放大镜观察自然角中的蜘蛛(针对科学),区分蜘蛛这种节肢动物和昆虫的区别(针对数学);幼儿可以使用植物喷雾器观察蛛丝的规律(针对技术)。在音乐区投放长短不一、粗细不一的玻璃瓶,幼儿可以通过改变敲击的玻璃瓶大小来改变音高(针对科学);也可以按照大小、粗细对玻璃瓶进行排序再演奏(针对数学);学习声音的产生与控制(技术与工程)。在建构区中,幼儿可以建造房屋、桥梁,解决颜色搭配、形状组合,摆放空间重心、重力、对称、平衡等问题。

        此外,也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学习区进行结合,如让烹饪区与数学区相结合,让幼儿使用数学区中不同形状的模具以及烹饪区中的烤箱烘焙面包,学习面包在烘焙过程中物理变化的同时,也学习不同的形状。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开设专门的类似STEM教育的学习区,为幼儿园提供丰富多彩的探索材料。

4、借鉴STEM教育理念进行评价。

        我们借鉴STEM教育理念,并整合多领域知识,那么如何知道教育效果呢?这就需要对上述课程进行评价。受到原来的习惯影响,我们经常按照领域进行分门别类的评价,较少做多领域整合的评价。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STEM教育理念进行跨领域评价。跨领域评价需要把握有两条内容:一条是怎么做综合性评价,另外一条是怎么做特征评价。传统观念的幼儿园综合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注重活动过程中幼儿认知思维、社会交流、情感态度、动作技能、学习品质等方面的获得,而借鉴STEM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教育综合评价,应运用多个指标评价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5、借鉴STEM教育理念进行师幼互动。

如:引导提问——要吸引孩子参与讨论,并了解孩子已有的概念和认识;孩子往往会提出很多问题,有的适于探究,有的不适于探究,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经过和孩子的对话,引导孩子将精力集中在适于探究的问题上。

如:大胆假设——常用且有效的几种假设方式:这是一种好方法吗?我们需要做什么实验?还有一些工具,他们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本领?我们能用其他方法吗?搜集我们需要的证据,我们能做什么?

如:实验引导——可以提问的方式做实验引导:怎样证明你的设想是正确的呢?我们需要怎么做?谁能帮助我们?这样做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那可能会好一点吗?我们做这个实验需要按照一定顺序吗?

如:寻求实证——在证实的过程中可以用问题推动探索过程的进展:我们怎么分工?先做什么?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还有什么工具没试过?我们怎样用这些物品和工具?你想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我们应该记录什么?是不是还需要再观察其他现象?

又如:记录发现——用提问的方式配合儿童对实验结果的导出:我们发现了什么?这说明……?它意味着什么?这个发现和我们原来的猜想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证明了我们的猜想吗?这样的结果令你感到惊讶吗?

又如:交流表达——有效的问题诱导儿童对探索过程和结果的表达:我们得到结果了吗?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或想法吗?你觉得使用哪种工具可以更方便地完成这个任务?为什么他们用的也是这个工具却没能完成任务呢?这样的结论和你的想法一样吗?·我们可以怎样展示我们的发现或成果?

6、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拓展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主要包括:物质科学——事物(材料)之间的变化和关系。生命科学——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中找到动物、植物和昆虫的习性。地球科学——为幼儿提供更多安全、丰富的环境,让他们在对自然的探索和发现中学习。技术与工程——技术侧重于工具的使用,简单的机械操作。

        总之,在我看来幼儿园实施STEM教育并非抛弃原有的经验,而是要在理解STEM理念的基础上,对已有经验进行改进和优化,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与收获,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探索,将具体案例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学习。
本文标题: 学前班stem教育读后感(关于STEM教学的几点思考)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4320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表水涉澭读后感(表水涉澭的哲理)儿童的哲学读后感2000字(关于《儿童哲学》的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