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的竞相时代读后感(诸子百家读后感 差不多1000字)

发布时间: 2023-11-02 00:48:5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10

诸子百家散文,读后感,1K原文看不懂,译文看了又搓不出10个字,搜索不到……在写以下文字之前,我需要先来解释一下何谓“诸子百家”,虽然这样做显然...

诸子百家的竞相时代读后感(诸子百家读后感 差不多1000字)

诸子百家散文 读后感 1K

原文看不懂 译文看了又搓不出10个字 搜索不到……
在写以下文字之前,我需要先来解释一下何谓“诸子百家”,虽然这样做显然有点多余,不过为了能更好的表达我的文意,我只好给它下个个论了。
诸子百家应该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士”阶层。所谓“士”,他们的身份尽管各有不同,但活动的基本目的大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者的地位。可是“士”阶层中,大多是统治阶层中下层的知识分子,有的本身也出身贫贱,因此和人民还是保持着一定的联系的。他们对历史的动向、社会的矛盾有比较敏锐的观察力,多多少少看到了人民生活的痛苦和人民的力量的强大,因此在他们的言论和著述中,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进步要求。他们代表着不同统治阶级的利益,提出许多中心问题,例如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把社会引向何方的问题等等,开展了热烈的争辩。他们游说诸侯,提出各种政治主张;著书立说,总结社会斗争经验,相互辩论,形成了一个轰轰烈烈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在相互攻击中,由于不同学术思想的相辅相成、相生相长,共同促成了各种学说的发展。殷周古文再也不能完成记录这样复杂的学术思想的任务了。为了更好的表达这种复杂的学术思想,使她更具有说服力,文学语言在水到渠成下迅速发展……
正是在这样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社会条件下,学术思想勃兴,诸子的散文有了突飞猛进的蜕变。
由于时代久远,现今流传下来的著作似乎不多,远远没有百家之说。就我所知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其中又以《论语》、《孟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具有代表性。(老子的学说《老子》以及以吕不韦为首的《吕氏春秋》我不是很熟悉,不敢妄论。就算以上六部著作,我也仅仅敢对前三部频频乱点,至于后三部只是窥猎而已。)
《论语》的作者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我们尊崇至今的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第一个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仁”。(对此,好象现今的知识份子是褒贬不一的)他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说:“仁者,人也。”樊迟问仁,他答以“爱人”。又说:“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但他又把这“仁”具体化到体现君臣、人伦关系的“礼”上去,因而又有了极大的局限性。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者记录孔子的言行片段。内容几乎无所不涉,包括哲学、政治、教育、时事等各个方面。《论语》当作理论文看,是一种萌芽;作为语录看,又是一种典范。《论语》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语言上。它的风格雍容和顺,简练含蓄,没有战国时代文章的锋芒。这是由于孔子的时候,还没有战国时代那样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著书辩论的风气。所以说,文化与时代背景是紧密相连的。
《论语》的语言特点是多方面的,成功的原因也较复杂。首先,由于孔子丰富的社会实践,多方面的文化修养,使他在《论语》中留下了不少形象而具体的格言。这些格言,含义丰富,概括了很多宝贵的生活经验。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当仁不让于师。”“共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速则不达。”等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确实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所以才使人觉得亲切具体,对生活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次,《论语》语言口语化,有幽默风趣,富于启发性。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长者风范。对于同一个问题,因为问的人不同,时间场合不同,孔子往往从各个角度,作出不同的回答,因人施教,实在是做的很出色的。(这点恐怕不会有很多人否定的)
孔子非常注重语言的修养,最善于运用语气词。《论语》中不少语句,富有诗意。常常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极为复杂丰富的内容,意味深长,能引起人对现实的联想。象“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子罕》),短短一句,正是对坚强性格的颂扬,给人以进取力量和美的感受。后来中国的诗画常取松柏作题材,寄托诗人不向现实妥协的感情,这是多少受了《论语》的影响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更具有诗的意境。读来不免扩大了眼界,开阔了胸襟,引起我们很多对古往今来人生世界的联想,也表达了孔子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另外,《论语》里还有一些极为简单的小故事,以生动的对话和行动,展示了人物的性格,鲜明精确,费笔不多,却耐人寻味。如《子路、会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不过二百多字,描写了五个人物,各人有各人的性格和修养。(很难想象现在要我用不到两百的篇幅来如此生动的描写这样五个截然不同的人物)
至于孔子在文化上的贡献,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因为与文章立意不符,我也不赘言。
接着谈谈《孟子》。孟子名柯,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孔子后的一个儒家大师。由于时代的不同,他的思想主张都比孔子积极鲜明,富于战斗性。《孟子》文章的风格,锋芒毕露,感情强烈,有战国时纵横家的气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仍处于理论文的发展阶段,基本上还是对话语录体。
孟子的时代,正是“秦用商君,富国疆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强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这么一个列国间混战最激烈的时代。当时贫富极为悬殊,所谓“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孟子:梁惠王》),就是当时两种生活的对比。统治阶级完全不顾人民的死活,为达到他们的所谓:“大欲”,进行着连年不断的战争。孟子此时就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了,自比周孔。他说:“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也”。锋芒盛极一时。他从政的热情很高,不苟同世俗,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但在政治上,他和孔子一样是失败的,其原因亦同司马迁所说的“迂阔而远于事情”,所谓“持方柄而欲内圆凿,岂能入乎?”(我个人对孟子其人不是很赞赏,他有很多思想的局限性和落后的成分很明显,如:“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都是。他强调性善,企图从爱出发来建立唯心哲学体系,模糊了阶级对立的实质,后来被统治阶级用来欺骗人民,起了反动作用。)
《孟子》七篇是他政治理想不得实现时,和学生一起写成的,所以文章充满感情,愤世疾俗,嬉笑怒骂,大有山摧河决不可阻挡的气势。《孟子》文章的特点约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感情激烈,有强烈的战斗性和巨大的讽刺力量。对于所厌恶的人,总是不遗余力地挖苦,毫不留情,如:“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梁惠王》)寥寥几句,梁襄王的愚蠢可憎、孟子的厌恶心理都表达的非常真切。
构成《孟子》散文气势的又一特征,是他灵活多样的辩论方法。他往往能根据行文中思想感情及逻辑的发展,揣摩对方情况,控制主动,把握辩论方向。或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或虚设实击,先擒后纵;或先来个小小的迂回,造成蓄势,然后展开攻击,紧迫不已,表现了孟子的机敏和智慧。(也可以理解为孟子其人心胸狭隘,得理不饶人)如“王顾左右而言他”就是被他生逼出来的。常说行文如用兵,孟子的文章,确实体现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
其次,善于运用比喻,巧妙、确切而有趣,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增强读者的印象,加深读者的理解。例如:“缘木求鱼”、“五十步笑百步”,都已经是我们今天经常使用的语句了。
《孟子》中,也有些寓言故事,善于刻画人物,可以看作是后来小说的萌芽。如齐人有一妻一妾、陈仲子哇鹅肉、宋人拨苗助长等,不论是说明一个道理,揭发批判一种现象,都很深刻,有认识价值,也有美学意义。其中,对人物行为,心理的描写很细致传神。
孟子文章对话体较多,但于对话当中,往往顺别写一下人物行动,使文章变的灵活起来,从而加深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而《孟子》的语言,不但有气势磅礴的一面,也有诙谐风趣的一面。
最后一点,是孟子语言的鼓动性,很容易煽动人们的情绪。可以说,孟子是个文人,更是个政治家,纵横家,哲人,但他是用“理”而非“利”去说明问题的。
孟子的社会地位不及孔子,但散文影响却比《论语》大的多,尤其是在气势和战斗性这一点上。唐以后的古文家就我看来,几乎无不喜爱学习《孟子》散文。
庄子名周,宋国人。(我个人最偏爱的古人之一)
《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内篇七篇大体上是庄子的亲笔,外篇,杂篇系庄子的门人或或学所作。整部《庄子》的思想和文章的风格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庄子出生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复杂的时代,他自己是一个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亲身经受了暴君宋康王的统治。庄子愤世疾俗,对现实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抨击。他说:“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备,奚可得邪?”(《山木》)“方今之世,仅免刑焉。”(《人间世》)他还尖锐的指出:“窃钩者诛,而窃国者为诸侯。”(《人间世》)真是一语道破了社会的实质。而他对于世俗之徒,追逐富贵权势之辈,也加以无情的嘲骂。对于趋势应世的学问,庄子也加以讽刺,特别是对于“俗儒”、“贱儒”的揭露,更比比皆是。这些都是我认为都该给予肯定。
但他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他一方面对现实极为不满,另一方面却又极力寻求内心的调和和自我麻醉。他以为以道观之,无所谓生死、存亡、荣辱、是非、善恶之分,幻想一种超原始的“混沌”,和最朴鄙的“同与禽兽居的生活。这些思想虽然为很多人以及世俗所批判,但我个人并不觉得有什么过激,毕竟他这些思想源出己身,回归己身,不会对他人造成什么伤害和影响。说白了,你可以就当他有点书呆子气,或是精神幻想症,但他绝对不值得人民大众对他批判。(呵呵,好象离题了)
《庄子》的论说文学真有“如长江大河,滚滚灌注“之威,其论辩罕以逻辑力量取胜,而是以高妙奇特、汪洋恣肆、变化多端的议论取胜。他的论说文字有巨大的力量,使人读了赞叹不已,就连对手也不得不自惭形秽,屈服在其天才之下。《逍遥游》、《齐物论》、《秋水》等就是最好的例子。庄子是有意用寓言故事来作文章的。他善于把各种事物人格化,使一切东西都成了代他立言的乌有先生。《庄子》寓言的特色是想象的奇幻和无比的丰满。而庄子的寓言故事,幽默、辛辣、有巨大的讽刺力量。
《庄子》中脍炙人口的寓言很多,如西施病心、庖丁解牛、井蛙海龟等等。这些都表现出庄子对事物观察的细致和想象力的丰富。
庄子之驾驭语言,逸笔妙致,姿态横生,可谓无往而不胜。
《庄子》比喻总是十分大胆而富于创造性,如:“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逍遥游》)《庄子》文章流畅、有节奏感、骈句很多,又用的很极好。
后世隐逸诗人,山水田园诗人都颇受他的影响。在我看来,《庄子》实在不亚于当时任何一部散文著作。
以下三人及其作品,因涉猎未深,只好匆匆带过。
墨子,鲁国人,生当孔子之后和孟子之前。主张兼爱,反对战争,反对礼乐而信鬼神,是但是和儒家思想对立的一大学派。墨家重质,而否定了形式的作用,但他们的文章在理论文的发展中,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开辩论文之先河。
《墨子》一书是墨子及其弟子、后学所作。其文章逻辑性及说服力都很强,善于运用具体的事例说理,如《公输》、《兼爱》、《非攻》等篇。他的文章是从实用的争论进而到概括性的辩难,代表了说理文的一个进展,不过墨家学说,汉以后好象就逐渐消失,其影响也不算大。
荀子名况,战国赵人,活了好象有百岁上下,一生从事政治教育活动和著书工作。荀子是战国末年最大的儒者。他也主张尊王道,举贤能,这和孟子相同;但他又兼称霸力,法后王,提倡性恶论,又和孟子相反。他的文章表现了高度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比喻及辞藻丰富多彩,语言简练明确,如《劝学》便是很好的代表。不过从说理文来讲,不论语言、结构都没有什么创造性的发展。
韩非,荀子的学生(为荀子另一个学生秦国的李斯所杀),天生口吃,但善于著书。有爱国思想。曾屡劝韩王行法、术,不听,愤而著书十余万言,结果大受秦王赏识。他的思想集中地反映了统一的要求,摆脱了一切旧思想的束缚,把刑名、法、术、势四种思想结合起来,构成统一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思想体系。
他的文章风格,严崤峻刻,干脆犀利,体现了法家的特点。他是先秦诸子说理文的集大成者,理论文到韩非,可以说是已经完全成熟了。
像《难一》、《难二》、《难三》、《难四》几篇,其辩论的方法,别家倒也有用过的,但是,绝对没有人能像韩非这样有气魄的,你能想象整篇都用这一种形式“或曰”“或曰”地讲下去是什么效果吗?他不但不让人觉得单调,而且说理性很强,这也是说理文的一种发展。
总之,春秋战国的诸子散文不仅本身有着巨大的成就,而且一直影响着后来的历史家、古文家、诗人等,其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渊海。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1

  近一段时间借调省联社工作后,利用午睡和晚上睡觉前的时间,读了易中天先生所着《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在易先生极富逻辑而又幽默风趣的阐述中,对这些中华民族先贤哲人们的思想脉络、争鸣焦点和前因后果等有了大致了解。

  老庄的自由、辨证、无为,墨子的平等、兼爱、非攻,孔孟的仁爱、正义、自强,法家的公平、公正、公开等思想足以闪烁古今,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优秀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但老庄的避世消极,墨子的鬼神专制,孔孟的等级虚伪,法家的残忍苛刻,也是其难以避免的不足和问题。

  同时也深切地体会到任何思想体系都有其独有价值和历史进步性,否则便不会有较多人信服、接受,很难引起反响而成为思想或主义,成名成家;另一方面,任何思想都有其不足和历史局限性,只能如易先生所倡导的除去其时代色彩后,抽象地继承其内核价值并与时俱进地不断建立形成新时代的新思想。顶礼膜拜并着力推行过去或许正确的思想,想要其放之四海皆准和古今中外通行,只能是无知者的.浅薄妄想,或是当惯了奴才者的懒惰行径。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2

  一个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去掉匠气,增加书卷气,就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去教自己理解的历史,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让历史“复活”,让历史走近生活,让历史走近学生。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我认为是易中天教授。20xx年10月易中天教授再次做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用36讲的篇幅,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套文化大餐《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在电视节目热播的同时,配套的图书在全国开始发行,很快成为热销图书。易中天教授以自己高超的讲课艺术,把哲学史、思想史上这个抽象、深奥、复杂的话题,讲解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下面,就易教授的讲课实例,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睿智、他的幽默、他的讲课艺术,让我们跟易中天学讲课!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易中天是高水平的老师,他讲课时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概括起来,我认为他在这方面有四个秘诀:逻辑化、问题化、概括化、对比化。

  复杂的事情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其内容庞杂,线索繁多。而解决它的关键,就是把问题“逻辑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按照严密的逻辑层次,一步步打开思维的闸门,像阅读扣人心弦的侦探小说一样,领略思维解密的魅力。易中天讲百家争鸣,在整体的结构上,他安排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众所周知,人类的问题无非三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前面这四章介绍儒墨道法四家的基本观点,这叫‘是什么’。接下来,就该讨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前因后果,这就是‘为什么’。知道了‘是什么’,又知道了‘为什么’,相信大家也就知道‘怎么办’了。” [1]大的问题要有一个整体严密的结构,而对具体的小问题,易教授又是怎样逻辑化的呢?我们可以看两个例子。第一个,“管仲什么人?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人。为什么能成就霸业?实行霸道,富国强兵。靠什么实行霸道?靠什么富国强兵?军事管制。怎么管制?一是查户口,二是定编制。”第二个,“什么人可以做隐士?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当中,什么人是隐士?不做事的人。他们的不做事,其实是不做官。不做官也不是不会做,或者做不了,而是不愿意。能做,会做,做得了,却偏不做,才叫隐士。”相信大家看了应该会有所启发。

  “问题化”是大家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了,我们经常把思维含量高的问题设计叫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是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无疑,易教授在这方面堪称高手。他设计的问题有两种:第一种,显性问题。如:“这就奇怪!孔子不是主张读书做官吗?子路想做的官最大,孔子为什么要笑他?曾皙不想做官,孔子为什么要赞成?孔子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学生?”;“这就让人生疑:孔子和他的思想,真有那么伟大吗?如果真有那么伟大,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嗤之以鼻。瞎白话吧你!既天下为公,又一毛不拔,怎么可能?”。第二种,隐性问题。如:“这几年,孔子几乎年年都有伤心事”;“孔子甚至还干过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杨朱有什么主张,竟能得到如此多的青睐?说来简单,也只有四个字:一毛不拔”;“我读《老子》这本书,感受有三个字:老、大、难”等等。虽然没有明显的设问,但胃口已经吊足,使人欲罢不能了。

  “概括化”是归纳复杂事情的常用方法,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强调“关键词”,实际上就是把问题概括化。而概括得是否科学有效,关键是看我们对问题是否有透彻的认识,提炼的关键词是否精当。应该说,易教授做到了这一点,比如:“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墨家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道家留下了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法家留下了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儒家流下了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

  “对比化”就是做比较。通过比较,我们不仅会对问题有更加宏观的认识,而且还会对问题的一些关键细节有一个新的发现。所以,在课堂教学和巩固性检测中,我们经常让学生做历史概念的异同比较。下面,让我们看易教授是如何通过比较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的。首先,在体例上,他非常注重比较。一般哲学史讲百家争鸣是一家一家单独地讲,而他却把他们搁一块儿做比较,通过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进行阐释。其次,对大家感觉非常深奥难懂的先秦诸子,他也是通过比较的方法化繁为简的。比如:“孔子精通的是六艺,墨子精通的是工艺;孔子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墨子对物理有很深的研究;孔子同时是艺术家,墨子同时是工程师;孔子代表士人,墨子代表庶民。孔子是士人成功的代表,墨子是庶民失败的代表”;“这大约就是孔孟之别了:孔子宽厚谦和,孟子刚直不阿;孔子温文尔雅,孟子心直口快;孔子为人低调,孟子个性张扬。所以,读孔如饮清泉,读孟如闻战鼓。孔子温柔敦厚,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孟子侠肝义胆,气势磅礴,一洗凡马空”;“老庄之别:首先,老子寡情,庄子善感;第二,老子讲逻辑,庄子重感悟;第三,老子重权谋,庄子多智慧;第四,老子假无为,庄子真无为”;“儒家代表文士,墨家代表武士,道家代表隐士,而法家则代表谋士”。就连中学课本上的“礼乐制度”,让易教授分析起来,都那么简约透彻:“礼,是用来辨别差异、区分等级的;乐,则是用来统一情感、保证和谐的。礼,保证行为符合道德;乐,保证情感符合道德”。高就是高,不服不行!

  把抽象的事情具体化 课程改革以来,中学历史知识按照文明史重新整合成专题类知识,出现了很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抽象概念。受专业知识的限制,我们一般都深感棘手。易教授讲诸子百家,其中抽象的哲学问题更是无法回避。他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有二,一是讲故事,二是打比方。

诸子百家读后感。差不多1000字

380542139 @qq .com发过来蟹蟹
1.先做人而后做事——有感于诸子百家
孔子之仁爱:"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历代君臣民众之间众说纷纭,或被争议,或是尊崇,或是非议.其思想的精髓就是从自己开始,从身边开始,奉献出点点滴滴一颗爱心,是典型的的理想主义.让世界充满爱,是很美好的愿望,但当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太遥远时,这理想不就成了幻想和空想了吗?当这些空想被统治者看明白的时候他们谁还会去信呢?但他们更会把这个空想的紧箍咒套一个个在劳动人民的头上: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弟,麻痹他们,愚弄他们,不也正是那头驴头前边的那一把永远也吃不到的草吗?让我们甘愿做牛马和那头笨驴,如此看来,这东西到底是精华还是糟粕不很值得推敲吗?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另一面让别人去说吧,比如那个于丹,呵呵,挑一把草,你骗谁?还不如那头笨驴,不屑一顾.
感觉自己人生路,在懂事至今一直遵循这个无形的法则,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每十年百分之二十的依次递减.我不以为自己在放弃仁爱的原则,是在逐步成熟.
孟子之义: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激励人生,这是孟子的思想精髓.和孔子之仁有着本质的区别,人是不同于动物的,是有感性和理性的,也就是说应该有原则立场的.尽管很欣赏这个义字,但总觉得还是幼稚的很,和当时所处的时代之昏庸残暴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十四岁后,就开始逐步形成这种思想理念,但这种理念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经验不足,在现实中的失败让我开始怀疑自己,于是不在盲目冲动,可以说自己是在失败中成熟起来.故这种思想理念在三十年的社会经历中也在逐步的淡化,但江山易改,有些天性秉性是不好改的.
墨子之得力行:一腔热血,博爱,行侠仗义.首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墨子的聪明才智,从攻宋就可以看的出墨子不但有德,更有才,试想墨子空有侠肝义胆没有真本领,那他的一腔热血,博爱,行侠仗义有靠什么去实现呢?有怎么能实现呢?"得力行",有"力"才能"行".
十八岁成人之后,知道了知识就是力量,无论做什么,没有知识,任何美好的愿望和努力都是徒劳的,于是开始不断的学习,不管当时是不是有用,但只是不想"老大徒伤悲",二十年过去了,感觉自己真的学到了不少东西,而且学以致用,很是自慰.
韩非子之一双冷眼:直面人生,赤裸裸血淋淋揭露现实,与儒家相反不要仁爱和礼让,靠刑法和权术,但它是一把双刃剑,革命者和阴谋家野心家都用.现在看到了韩非子的思想使我想到了弃医从文的"民族魂"鲁迅先生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他们真的站在很高的位置,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___社会本质,就连革命先驱孙中山都没有看透的东西,在这两个为人面前实现的淋漓尽致,一个用笔杆子令统治者闻风丧胆,一个用枪秆子把统治者打的落花流水.
当今社会不说不是个丰衣足食的好社会,但为什么百姓们对自己的生活仍然没有信心呢?当全民下海经商,全民子弟上大学,全民动员捞钱,全民奔股市的时候,这个全民"全"在哪?"全"了谁?真是"全"了吗?因为他们还没有做到安居乐业,甚至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饮水,污染,疾病,车祸,矿难,假货......那一条能让我们快乐过好每一天呢?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惑如何?不惑又如何?当看到了我的一篇<<高度重视>>之后你就什么也不说了.真的.
老子源于军事辩证法,后逐步引申为政治辩证法哲学辩证法和生活辨证法,讲的是水的哲学,弱可胜强,柔能克刚,无为而治,与世不争,才做到以其不争天下莫与之能争,正稍微福之祸所依,祸之福所伏.
庄子的艺术人生观:真不为,生命的价值在于自由,顺其自然的好,无名无利也无用,比如,树成材了要砍,不成材了长的反倒茂盛;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易老师引的太少了呀,还有很多呢:什么鹤立鸡群;什么假清高装正经;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胳膊扭不过大腿.....
于是庄子的艺术人生观是多么是有人性呀,怎么就没几个人看得懂呢,呵呵,不是不懂,是这世道没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呀,染也的染,不染也的染,要么把你当那个两千年的老龟供起来,呵呵,于是才有了庄子宁愿活着在泥里打滚也不愿意供起来,多么浅显的道理呀,为在泥里打滚庆幸吧.
荀子的解蔽篇说孔孟弊于天而不知人,说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自知者不怨人,自命者不怨天,天行键,君子当自强不息.荀子的辨证真的令人佩服,所以他在最后当了压轴戏了.
呵呵,时也,世也,命也.此一时,彼一时也!
天上看人,是多么的渺小,你敢说比蚂蚁大?
地球这个尘埃.有点风吹草动就风气云涌了!
苍茫宇宙,太阳的光能照几时?
先做人,后做事,为自己把自己的气喘得有点意义,做两件对自己、对别人、对生命、对自然有意义的事吧。

2.《诸子百家》读后感
先秦诸子,是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经典。没有它,我们的文化会黯然失色。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石。没有它,我们的思想会索然无味。几千年来,先秦诸子以其恒久的生命力,“存活”于人间,影响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穿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这些古老的文字,对现代人还管用吗?我们为什么称它为经典?为什么要读经典?这些经典的魅力究竟何在?
--------引子
在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无疑是一个虎气腾腾的时代。其后两千多年,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思想方面,都不曾超越那时的辉煌。
春秋战国时代,正是中国封建文化的发祥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便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础。尤其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内产生的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千秋万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人类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春秋战国时代,也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当时,周王朝丧失了它固有的统治地位,战乱中的诸侯为求自保并进而问鼎天下,无不广求人才以自重,从而出现了人才成长相对宽松的环境。那些欲求一展抱负、从而功成名就的诗人,也无不研精学问,著书立说。以取合诸侯,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等,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思想。个人利害与国家之间的利害交互运用,相互影响,标新立异。各种学说,思想纷纷出现。所谓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学者们周游列国,为诸侯出谋划策,到战国时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诸子”,是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层、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汉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属春秋后才产生的私学。"百家"表明当时思想家较多,但也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孙膑、、苏秦、吕不韦等。百家争鸣,反映出群星璀璨般的各种不同学说流派互相争辩的异常活跃局面,其灿烂、其多彩,在我国学术史上、文化史上、思想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诸子百家中,儒家创始人孔子因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以致儒家学说不仅在诸子百家中地位显著,而且还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核心内容,对中民民族精神形成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儒家学说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华,也是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它已渗透传统文化的每一根毛细血管之中,极大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每一个领域。凡是从中国土壤里产生的学说思想、宗教派别,甚至是外来文化、外来宗教,都不能避免带上儒家文化的痕迹。于今而言,犹不止此。儒家思想亦对世界文化还产生了永久的影响,比如说:日本和“四小龙”推崇儒学也是在它们已实现或者基本现代化后,为解决现代化所带来的信仰危机、道德滑坡问题而采取的补偏救弊措施。所谓“东南亚文化圈”,基本上就是以儒学为主体的文化构成模式。它有力地推动了东南亚的社会文明与进步。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家伦理正在进入西方国家。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各个学派在建立时大都有一定的地域性,如邹鲁是儒、墨的发祥地;三晋是法家的温床;南方是道家的摇蓝;而燕、齐是阴阳家的诞生地。
诸子所以说是政治学派的总称,是因为其各家的基本宗旨大都是为国君提供政治方略。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名家主张去尊偃兵。汉代以后,墨家和名家成为绝学,农家独立成一门技术性学科,阴阳家演化为神秘的方术。因此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影响的只有儒、道、法。
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是那些“诡辩”的名家,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的逻辑学领域。我们可以、也应该鉴借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己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鉴借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己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也鉴借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等等思想。
任何能够影响后世的思想,可能会有它自身的时代局限性,但也必然有它的超前性和真理性。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我们为有对其进行实事求是地科学研究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弘扬这份瑰宝,才能为振兴中华、造福人类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本文标题: 诸子百家的竞相时代读后感(诸子百家读后感 差不多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4161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读后感(《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读后感)写丑小鸭读后感作文(《丑小鸭》读后感范文10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