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读后感(《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0-18 14:25:4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5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帮...

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读后感(《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1

  米兰.昆德拉是我很早就知道的捷克作家,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曾经盛极一时。我这次偶遇的是他的另外一部小说《生活在别处》。

  这本小说是描写一位天才的拙劣诗人的短暂一生。诗人雅罗米尔并不是爱情的结晶,他父母并非真心相爱,也许只是偶然才有了雅罗米尔的出生。“诗人究竟是在哪里被怀上的呢?”这对于他的父母都是一个难以考证的问题。

  雅罗米尔小时候有点像我们小时候课文里面学到的方仲永,天资聪颖,出口成诗。他的第一句诗是“外公是个大坏蛋,偷吃我的小面包”。这样自私的话语因为语句的押韵而被盛赞。于是就有了“保姆安娜真正丑,就像一只小山鼬”、“妈妈,生命就像是野草”这样延绵不断的拙劣的诗句。这样被宠爱的孩子,他的生活重心只能是他自己,“他总是关注自己,想要审视自我,可是他找到的只是那个全副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审视自我的那个形象……”

  这个被宠爱的孩子长大之后喜欢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具有强烈的自私和占有欲,为了证明自己是革命的,竟然向警察局揭发他女朋友的哥哥要偷渡边境,其实这不过是他女朋友为了博得他喜欢的一句谎言。这让他感觉自己长大了,成熟了,独立了,当然也让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其实故事是很简单的,我真佩服作者竟然写了24.3万字(翻译过来的汉字)。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为什么这篇小说叫“生活在别处”?直到雅罗米尔和女大学生恋爱,希望带女大学生回家,这时候,他感觉那只是妈妈的家,而不是他自己的家。因为他不自由。“诗人挣脱母亲怀抱而奔跑的时刻应该到来了。”为了争取自由,他战胜了妈妈,妈妈辛苦工作一天后只能在外面游荡,为了给儿子和女朋友留出空间。

  生活在别处的意义就在于生活是现实,梦想是别处。生活在别处就是走出家庭去追寻自己的自由和梦想。这种自由应该是有约束的自由,诗人的妈妈也渴望爱情,但由于责任,她只能将自己追求爱情的自由圈囿在心灵深处,这是正常的多数人的“别处”。诗人为了追求自己的自由、自己的革命,不管妈妈的感受,不管是否会伤害爱情,尽管那爱情也是他自己的,毅然决然出卖自己的女朋友。这样的“别处”只能以悲剧而终。诗人不是殉情而死的,而是平庸地病死了,实在是一种讽刺。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2

  看完《生活在别处》,我突然的不想去思考任何的问题,只是放松的去回忆书中的只言片语,回忆那些片段带给我的惊奇。那些毫无掩饰的文字,带给我的仅仅是单纯的思想,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战火硝烟的年代,到处是被法律所迫害的人们。残破的躯体,残破的灵魂,在那些战火里灼烧,焚化。而文人作为那个时代的精神力量,也已经被涂抹了很重的时代墨彩,诗人在短暂的一生中,浓妆艳抹的扮演了各种角色,完全沦为了历史的工具。虽然诗人在努力的挖掘自己的精神价值,燃烧着自己的激情,却并不能掩饰浓重的政治色彩和大背景下的时代气息。诗人的母亲也同样在战火中激情、疯狂、沉默、而后渐渐的麻木、失落,在悲剧中衰老,伴随她的仅仅只有她不愿被人看到的“褶皱的肚皮”和那垂死的激情。诗人的父亲在战火中死亡,而他和母亲却依然遭受着社会的精神压迫,这种压迫让人疯狂,让人窒息,比那些刀枪子弹更让人难以忍受。

  尽管诗人成功的让画家和周围的人刮目相看,却已经失去了原本作为诗人的自由抒情,仅仅是在这个疯狂的文学时期留下点不一样的东西,而那是什么,一点也不重要。

  是么?不重要?那诗人又为什么想留下东西呢?终究是条不过那文化的长河,在河水中肿胀、腐烂、而后消失。

  政治依然在继续,那么留下的东西有什么用?没用,但依然要留下,至少那些曾经令他发狂、出众的东西。或者是一些没有头的女体画像,或者是一些类似“石头的腿,穿上了沙的长袜”的诗句。那些残留着他疯狂思想的东西,遗留。只有这些,才能让他觉得自己有所为了,安心的`倒在历史的黄土里。

  那些如“在手术台上邂逅一把雨伞和一台缝纫机就是美。”以及“睡着了,一只眼里有月亮,一只眼里有太阳。”的晦涩语言,伴随诗人深埋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

  而我们一样,在这个政治的背景下疯狂,死亡,然后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仅此而已。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3

  为什么生命不能有多种可能?让我有充分的选择,并一一实践他们从而挑出比较好的?昆德拉让想象变为现实。人在小说里可以有不同的生活,做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他创造不同的世界,体会他们,分析他们,感悟。他的思想在跳跃不定,像是交响乐有不同的主题,按照一定的节奏或调子在不同章节之间行走。这有时让我迷路。

  《生活在别处》是人寻找伟大的自己的历程。主人公在逃离。从现实中。因为现实的自己是母亲的、父亲的,不是自己的自己。于是挣脱,挣脱别人期望的围城,寻找内心期望的自我。但自己期望的自己需要舞台,需要别人眼光的赞美,期望认同。别人毕竟是别人。不一样的。别人就像一面哈哈镜,在这个镜子里他找不到自己真实的影象。但是“他的视野无法穿越镜墙,他总是处在镜子的包围当中。”

  也许生活当中有的人期望在空间上逃离以达到心灵逃离的目的。但是无论走到哪里,人如昆德拉所说的都是一条栓着皮带的狗, 即使你走的很远,你依然能够感受到这条皮带。这条皮带让我想起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有的皮带是临行密密缝过的,是自己想要的关心和爱护,这束缚是剪不断,理还乱的。

  真实的生活在别处,永远在他不在的地方。梦想是现实,现实是梦想。

  但是也许有时我们经过实验会痛苦的发现自己所寻找和摹仿的理想人物也许根本与自己格格不入。于是贝多芬的《英雄》只能给一个死去的人,一个永远不存在的人。嘲笑别人的时候也许我们就是在嘲笑自己,但我们没有意识到。因为我们思想里的自己不是真实的自己——被自己嘲笑的家伙——我们认为自己是想象中的自己,高贵的家伙。

  我该去哪里生活?最后一位老诗人的感悟也许揭示了真谛:只有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可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死神朝夕相处,而死神是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的,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的话,做他喜欢的事。

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易懂的读后感

生活在别处》是捷克当代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米兰昆德拉,1929年生于捷克。当过工人、爵士乐手,后致力于文学和电影。1968年苏联出兵布拉格后作品被禁。1979年移居法国,多次获国际性文学奖。主要作品有《生命不能承受只轻》等。
小说主要讲述一位天才的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悲剧的一生。玛曼与工程师的相逢是错,结合是错。这错误已经预示了雅罗米尔的未来:他的出生不过是偶然,而终其一生也被玛曼控制。玛曼把儿子的诞生当作与另一个情人的相逢。她要抓牢这一切,因为丈夫已经叛离了。儿子是她的,她的世界。她把他的第一句话记下来,母亲如此的欢欣暗示他以后必须不断重复那些原始的重叠词或无意中的押韵的短句。未来的诗人由此定格。作者有意安排雅罗米尔从小有强烈的自省意识,而他的命运只是对母亲的迎合。他的转折点在于遇见一个画家。玛曼与画家的相逢充满了放荡,而对儿子来说,他又得到了一个人的夸奖和更大更多的展现机会——即迎合。他笔下偶然的狗头人体和无头女人被画家用现代艺术理论加以解释。后来雅罗米尔开始写诗,玛曼一直是第一读者,画家为指导。母亲一直控制着儿子的一切,她因自己的身体自卑,却从与儿子的亲密中找到安慰和自信。诗人成长起来。他偷窥,他自渎,这些都证明了他被压抑的青春激情。但他的所有只不过因了母亲的放纵,而对失去却无能为力。她结束那淫荡的邂逅后,暂时沉寂了。儿子的生活就是梦,“他从一个梦渡到另一个梦,仿佛从一种生活渡到另一种生活。”他想逃避,去只是从一个梦逃到另一个梦。恋爱中的儿子成了真正的诗人,但老年人与死亡是经常的意象,虽然他一无所知。敏感的天才已经被证实,而母亲的畸爱是最大的绊脚石。之后就投身革命了,反抗现实,憧憬战斗,渴望荣誉,他浪漫而充满激情,认为“要么一切,要么全无”。与女人纠缠,与生活纠缠,诗是生活的载体。而他的死亡也缘于普希金式的决斗,卑微的自尊由此得到保护。母亲终于抓不住他了,而他逃避了一生,最终还是在她的怀抱睡着。
作者意欲表现出我们对生活的奢望——我们永远以为生活并不是自己所投入的那种,逃避用语那没有终点。在描述雅罗米尔的心理成长特别是在〈诗人在逃跑〉这一章中,作者穿插描写了诗人雪莱、兰波、来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沃尔克、哈拉斯的故事或诗歌。历史的与虚构的诗人在本质上表现 出令人惊异的一致。“我必须死吗?那就让我死于烈火吧。”他渴望激情,但最后只能死于水,而不是火。作者采用蒙太奇法,同时刻画面交叉,过去与现在穿梭。雅罗米尔追求绝对的高尚,甚至背叛母亲,出卖女友。作者安排他与儿时的朋友,即诗人与警察交好,时代的模式从中凸现出来,一面是美好和浪漫,另一面是暴力与激情。但他不知道蝴蝶与蛹之间在美学上有质的区别,在已经没有诗歌时代,却以为他还可以象兰波、雪莱、来蒙托夫那样扮演一个诗人的角色,结果时代只给了他一个表演残忍而不是表演崇高的机会,最终导致所有的毁灭。然而我以为最重要的是:他生命的激情从来没有停歇。
正如昆德拉在一次授奖会上援引的一句犹太谚语:“人们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自以为是的生活的真谛不过是对某种状态任性的否定和另一种状态毫无缘由的向往。雅罗米尔笔下无意的人顶着狗头正是对我们的绝妙嘲讽。我们一直生活在自以为是和自以为然中,却不曾意识到这一点。据作者所说,书名原为(抒情时代),是对一个特定时代某种生活态度和青春的描写。全书语言如诗,却在轻松中向我们发问:生活的应然是什么?而它自身似已回答:即它的实然。我们站在时光面前,无能为力。不管采取何种态度,时光不曾驻足,生活并不留步。当青春终于随落花埋葬,我们将哪拿什么作形式的祭奠?

读《生活在别处》有感

  《生活在别处》是米兰-昆德拉的其中一部代表作,相对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来说,可能影响力要差一些。但是,整部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却是非常发人深剩就像米兰昆达拉的一贯的写作风格一样,整篇作品的阅读其实并没有很多的难点,但是想要真正读懂总是觉得少了一些什么。

  生活在别处,这句话仔细回味,总是能够引起很大的感慨。因为不论是怎样的生活,我们总是觉得自己的人生体验是不完整的。就好像彼岸花一样,最美的永远是在那个看起来很近但是又很远的地方。那样的美丽是最动人的,同时也是最难得到的。因为这份美丽永远都是停留在那个触手可及但又永远得不到的地方。

  生活在别处其实也是一种人生追求的感悟。正是因为生活还在别的地方,所以我们的人生应该是不能够永远停留在这样的一个地方。想要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完整,对于别处的人生也是应该有一个体验的过程。这份体验不是对于自己人生的消极躲避,而是一种积极面对。

  只有拥有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在不同的地点留下了自己存在的足迹,整个的人生才能够得到最适当的解说词。而且,别处的人生其实有的时候就是别人的人生,在自己的人生当中加入更多的一些作料,自己的人生才会更加的精彩。这样的人生阅历的丰富也是一种荷尔蒙旺盛时期的冲动,让自己的生命能够学会承受更多。

  生活还是要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延续着。人总是在挫折中学着长大,思想也会伴随着忧伤潜滋暗长、慢慢成熟。尽管过去的都已成了永久的回忆,但是,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又何曾远去!茫然、无助、黯然神伤正悄悄得趁虚而入,有时,太多太多的感伤纠结在一起,让人始终无法逃离,连每一次的呼吸都显得异常的无力,就这样沉浸在悲伤中,犹如迷失了方向的羔羊找不到归途。突然感悟到了一些人生的真谛:生命是帆,它带领着人们在穿越险滩的同时,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痛苦和无助;生命是桨,让人们在摇摆中感受到人生的起起落落;生命是船,承载者人们乘风破浪,在浪尖上领略着人间的悲欢离合;生命是歌,唱响了生活中所有的喜怒哀乐。

  但是,回首过往,一切都成了过眼的云烟,也无所谓痛,也无所谓伤,也无所谓喜,也无所谓忧。所有的所有也都成了我们人生的.财富。人生如风,悲欢离合,岁月如风,浮浮沉沉,往事如风,起起落落。时间的演变,承载着记忆的画卷,如冰冻的水晶,轻轻的一碰,碎成了一地的晶莹。行走在红尘,回首已是淡定;笑立在风中,看尽风景。伸出手,想握住眼前的一切,殊不知,手握得越紧,得到的却是满手空;放开手掌,眼前的一切却是那么真实,我们可以和虚空同在,心纳须弥,量周沙界。笑看人间的千年故事,采撷一缕清晨的幽香,给自己一季的芬芳,放下所有的过往,以零状态的心情迎接那即将升起的朝阳。

生活在别处

之前就喜欢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听名字就很诗意。好吧,得承认我是个浮夸的人。

好久不写东西,趁无聊来个总结吧。听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诗和远方。对于只在失恋时才华爆表才能写出小情小调伤春悲秋情诗的我来说,无恋可失只得望诗兴叹。再说,这样未免太消极堕落。所以,能追求的只有远方。

似乎,一直迷恋远方。没什么让我有强烈归属感。多数想逃离。

自实习起就未消停,兜兜转转没久留。若暂停定有我留恋和不舍的地方。

一念之间,到西藏。整一年。看惯秋月春风几度夕阳红。最是迷恋蓝天白云和璀璨星空,永不能忘寂静银河。最开心莫过于认识一群朋友。前半年,吃饭唱歌喝酒游山玩水,醉生梦死夜夜笙歌。后半年与己静处,暗自较劲,自我折磨,感触颇多。未行万里路却识不少人。世间百态,有好有坏,感恩或教训,不多不少正好,依然美好。住过豪华宾馆也睡过没水没电没厕所的破房子近半年。人是能适应和习惯任何环境的,只看是否愿意忍受和坚持。属于极幸运的那种,同住小伙伴都超级好,基本性格合拍,违和处也能迁就。相当照顾我,按我的口味、心情、喜好和时间准备饭菜,我需要的任何时候都会在我身边,无条件帮助我。感谢我的两任室友书缘和龙龙。走的时候还带走了龙龙的核桃。哈哈,我是来坑爹的。所有志愿者里面最喜欢两个姓王的妹子,都各有归属,十分开心。感谢送十字架的朋友,在西藏认识大家,那些我喜欢的人,缘分太奇妙。

住客栈,初体验,相当有趣。老板均很友善,只订到一间房,让我免费借宿一宿。另一家,大家一起准备食材吃火锅,初次十几个陌生人像家人般和谐欢快的吃饭,莫明奇妙成为老板娘。顶着老板娘的外号称霸好久。凌晨一点多排队买布宫的门票,小伙伴们搭帐篷玩游戏打牌吃烧烤,资源共享,听他们讲路上的或自己的故事,和黄牛党撕逼,叫来了警察,差点被拖出去,所幸没被打,一战成名,见证自己的力量和勇气。通宵熬夜都不觉累,见识人的有趣多奇葩,特别的人类。青春就是这样随性而冲动。去纳木错看日出日落,两点半的闹钟穿冲锋衣都快冻死还是起来看银河。看不到的景色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去山顶烧烤,一群人,把酒言欢,用创意和智慧挑战不可能。拉萨市夜景尽收眼底,配上暖暖篝火和自制烤肉,生活的美好不过如此。弹吉他的少年有歌众人喝,夜是欢腾的。意犹未尽,乘兴而归,于客栈席地畅谈。有朋自远方来,乐乎!在别处,人都是善而美的,没有约束愿意分享乐于帮助。

所有的眷恋不舍都化作祝福。诗终归于生活,远方是永不磨灭的梦想。终记得,我经历的一切,我过的生活,我认识的朋友。

没有遗憾没有后悔,认识了自己的狭隘渺小。人有很多种活法,我只是刚好选择了这一种,还有很多种可能,待尝试。

这只是中点,不是终点。继续前行,远方,等我。

生活在别处的点评鉴赏

开玩笑的说,兰波创造了这句话,写在巴黎大学的墙壁上,然后米兰昆德拉把这句话弄得世人皆知了。
米兰·昆德拉1975年流亡法国后创作了《生活在别处》这部充满了现代主义色彩的杰作,在作品中他把主人公一个敏感的年轻诗人雅罗米尔的内心世界刻画的细致入微,在描写手法上也独具个性,尤其是手法写的出神入化,很好的表达了现代派小说的精髓。其中还大量涉及了象征主义诗歌,虽然我们未曾接触到他的先锋电影,但从他作品中,我们无时不刻感到如同摄影机般捕捉着事件的运动感。
“生活在别处”本身就是一个美丽、充满生命活力的句子。兰波以它作为诗句,米兰昆德拉以其作为小说的书名,而我们,则希望把它变为美丽的理想生活。永远的流芳百世!

本文标题: 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读后感(《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3833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一年级小学生读后感(一年级学生读后感)Remnote和Obsidian,哪个好怎么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