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纪元读后感如题啊对于《超新星纪元》1991年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在1991年版中感受到了非常强烈的现实感——虽然他用的是科幻小说的写法...
超新星纪元读后感
如题啊为什么这么说?这要从刘慈欣在小说中设定的那个“死亡线”——12岁谈起。我看过不少对这本书——无论是1991年版还是2002年版——的书评,但很少有人提及这个年龄。但我认为,理解刘慈欣这部小说,特别是其1991年版的关键,就是这个年龄线的设计。弄清楚了他为什么把这个死亡年龄线定在12岁,我们就能弄清楚,他到底想表达什么。
按照网上流传的txt文本的内容,这本书的完稿日期,是1991年10月2日。这样篇幅的一部小说,创作大概需要一到两年左右的时间。再加上构思所需要的时间,大体上可以认为,刘慈欣是在1989年到1990年开始构思这部小说的。写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有一个规律:在动笔之前,必须先为小说的故事情节设定一个在现实社会中的时间背景,否则无从下手。一般说来,小说作者都是以自己所处的时间点作为小说故事情节的时间起点,无论他在小说中所写的是什么时代、什么世界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刘慈欣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他所描写的孩子群体的原型,就是他开始构思时,也就是1989到1990年间,年纪在12岁左右的中国孩子。
而这个年龄的孩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特征:他们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
仔细读《超新星纪元》,会发现一个现象:所有出场的孩子,特别是比较重要的那些孩子,都没有兄弟姐妹,他们都是独生子女。这是刘慈欣先生留给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此书是一部关于独生子女的文字。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我在1991年版中感受到了非常强烈的现实感的原因:它用科幻的形式表达的,是一个80年代非常时髦的社会热点问题——独生子女焦虑。
所谓“独生子女焦虑”,是一个我创造出来的词,泛指80到90年代——也就是第一代独生子女成长期间——关于独生子女的所有担忧性质的舆论,比如这些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吃不了苦,交往能力差,脱离了父母的保护伞便弱不禁风,等等。
我们不妨来读一段《超新星纪元》1991年版中的文字:
华华抬头看了一下,连接沈阳的那条红线的序号是49682,于是他在键盘上打入R49682,并按了一下回车键。大厅中响起了一个小女孩儿的哭声,听声音她只有三四岁。
“呜呜,喂,呜呜呜呜,喂……”
“我是北京,你怎么了?!”
“我饿,饿,呜呜……”
“你在哪儿?”
“在家……家,呜呜呜……”
“爸爸妈妈没给你留下吃的?”
“呜呜,没有。”
一直没有和外界说过话的小梦像个小阿姨似的对那个看不见的小女孩子说:“好孩子,别哭,你好好找找,啊?”
“找……找不到。”
“胡说!你家电话都有,能没吃的?!”华华大声说。
“天啊,你会吓着她的!”小梦捂住话筒瞪了华华一眼,接着对那小女孩儿说:“好孩子,你到厨房到找找,肯定会有吃的。”
话筒中没有声音了,华华又急着想接通其它序号的通讯口,但小梦坚持要等着。不一会儿,那小女孩儿又哭着回来了。
“呜呜,锁着,呜呜,门锁着……”
“那……你想想,每天早晨去幼儿园以前,妈妈从什么地方给你拿吃的?”
“幼儿园早上吃油饼。”
“嗯……星期天呢?”
“妈妈从厨房中拿吃的,呜呜……”
“真要命!每天都是从厨房中拿吗?”
“有时吃方便面。”
“对了,知道方便面在哪儿吗?”
“知道。”
“好极了,快拿来!”
话筒中又没声了,很快有嘶嘶啦啦的声音,“我拿来了,饿,呜呜……”小女孩儿说。
“吃啊!”华华不耐烦地说。
“袋儿……袋儿开不开。”
“嗨,真笨,咬住一个角儿,用手使往下拉!”
“天啊,她咬得动吗?!她现在可能正换牙呢!”就在小梦正要告诉她怎么开方便面袋时,话筒里嘶啦响了一声,接着是卡崩卡崩咬方便面的声音。
“不,别那样吃,你看看暖瓶在哪儿……”
那小女孩儿对小梦的声音全不理会,只顾自己卡崩卡崩地吃着。
——《超新星纪元》1991年版《接过世界》
在这段文字中,刘慈欣先生仅仅通过对话,就非常传神的塑造了一个在失去父母保护之后无依无靠、不知所措的三岁小女孩的形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当时,也就是20世纪80到90年代时社会上对独生子女的总体印象。而《接过世界》开头《纪元初两小时》中那洪水般涌向信息大厦的电话,则向我们明白的展示:这样的孩子不是一个,而是一批。这个女孩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她自己,而是所有的孩子!
《超新星纪元》1991年版中所表达的对独生子女的担忧并不仅于此。在接下来的故事中,我们读到了中国孩子们在尽情玩乐,而美国、日本的孩子们在刻苦操练,准备入侵的情节。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这样的忧虑并不陌生——还记得2年后的《夏令营里的较量》吗?
不过,当年的刘慈欣先生并不像孙云晓那悲观。他在后面的情节中,告诉了我们中国孩子们是如何醒悟过来,组成军队抵**本、美国、俄国孩子的入侵的。在我看来,这与其说是预计,不如说是期望。
不过,作为一个1989年时12岁的人,以及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中的一员,我可以告慰刘先生的是,我们并没有让您失望。 么么哒! 望采纳。
《超新星纪元》读后感
超新星纪元读后感500字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超新星纪元读后感500字,欢迎大家分享。
超新星纪元读后感500字 篇1仰望苍穹,我们能看到的是什么呢?那数不尽的点点繁星。我们都曾幻想,没有大人的世界该是多么美好,无忧无虑,但《超新星纪元》将给予你为之相反的感受。
读完这本书内,内心只有深深的震撼,一颗超新星的爆炸竟引发了一场空前的人类危机。所有的成年人都因爆炸产生的辐射而死去,整个地球,成为了孩子们的世界。
本在兴奋中的孩子们却被接踵而至的问题,满目皆是泪中人,生存,成了有史以来的最大问题。
我们似乎很难想象出这样的一幅画面,但当接触这本书后,方才感受到孩子对大人从根本上的依赖。当所有的国家都在进行游戏时,根本就没有什么联合国。
孩子的思想和规则意识都不成熟,但刘慈欣写此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不是抒发孩子的无知与无能,而是要告诉人们:世界就是游戏场,场中角色的信念才是维持游戏进行下去的原因。
国家领导的不易,在本书中展露无疑。以梦梦,华华等为首的政府头脑,不得不开始着手处理国家军政大事。我们能够尝试地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也去学习各种先进技术,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岁月与时代的压迫,逼着一切的奇迹成为可能。
我所感到的,即是本书中孩子们的疯狂。不计后果的种种行为属实令我瞠目结舌,而从中,我们亦能学到些关乎人生的感悟。有些事情,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但我们一定要做到心目中的自己。因为我们对自己形象的了解往往是最为深刻的,静等花开更有利于追寻自己。
超新星纪元或许不会来到,但世界游戏不会停止,哪怕至真至幻,它的发展即若世界的前行。
超新星纪元读后感500字 篇2暑假已经两周了,但我可没闲着,在每天按着规划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还阅读了一遍完整的《超新星纪元》,以前买过一本,但那本里面不全,不过它激起了我对这本书浓厚的兴趣。
整本书讲的是一天,距离地球很遥远的地方,有一颗超新星爆炸了,能量冲击到了地球上,辐射是人们的基因改变,不过小孩子基因修复能力强,免于一难,但大人们全都会死,几个月后,世界上就只剩下了小孩子们,以及后面小孩统治世界的故事。
虽然大人们走之前给大家留下了很多好东西,比如说游戏、糖果,但这最终没有满足他们。小孩子们在南极举行了奥运会,不过这次的奥运会并没有运动员,只有来自各国的训练有素的军人。其中有一个项目让我印象很深:中间修一堵墙,两方的坦克营在墙的两面准备好,开始后,两边的坦克都拼命的向前冲,推倒墙,然后向对方开炮。
在这场奥运会中,世界各国都拼光了自己的士兵,武器,最后只好停了下来。
虽然这只是一篇充满想象的科幻小说,但它显示出了我先现在面临的·问题,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小孩子就这么喜欢打仗,喜欢暴力,这是什么导致的?我认为,作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一定在其中的影响最大。让自己的孩子去接触那些东西,当然也不是不能了解,但这些东西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所以我认为家长们应该反思一下这个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超新星纪元读后感500字 篇3暑假里,我阅读了《超新星纪元》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深深地被作者刘慈欣折服了,要写这本书,需要多少想像力呀!
《超新星纪元》这本书讲的是由于宇宙某星系的一颗恒星“死亡”了,它所产生的星云,“玫瑰星云”以每天几百光年的速度向地球奔来。“玫瑰星云”所放射出的能量会破坏人体内的组织,十三岁少年的存活率是97%,十二岁以下的儿童存活率是100%,而十三岁以上的人都必死无疑。所以,为了地球的正常运转,所有大人都要在一年的时间内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掌握这些技能。
同时,中央非常委员会还在一些大城市抽几个班级,进行一个特殊的游戏。这个游戏是让每个班成为一个小国家,在峡谷里各自发展,总有一些资源是不够的,可以通过贸易、生产和战争来获取资源。最终,华华班胜利了,华华等几人成为了领导人。
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大人们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城市,聚集到一起,等待死亡。几天后,这个世界完全由孩子统治。
但是,孩子爱玩的天性逐渐体现了出来,每个国家都一片混乱,各个国家领导人集合开会,举行了南极大战(各个国家制定战争游戏,如坦克战飞机战等)。有这个还不够,中美两国还举行了交换国土游戏(两国将自己国家的国民迁移到对方国家。)
经过一系列折腾,这个世界逐渐走向正轨……
最后人类从地球迁移到了别的星球。多年以后,大家都聚集在一起观看罕见的蓝星星升起,许多人都热泪盈眶,因为那颗蓝星星就是我们最初的家园——地球。
我觉得超新星纪元的孩子们很坚强,很勇敢,我很佩服他们!我想,如果我也在其中,我也一定要像他们那样克服困难,勇于担当,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努力完成工作的同时,争取工作学习两不误。
少年强则国强,现在身处和平时代的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好好学习,将来在国家需要我们时能迎难而上,争取做到最好!
超新星纪元读后感500字 篇4蓝色的玫瑰云仍然那么明亮,这是古老庄严的坟墓和孕育着新恒星的壮丽胚胎。灾难不知不觉来临了,通过一次山谷中的生存游戏选拔出国家领导人,脑洞大开的大刘啊。
记得书中小朋友的.对话,世界是个混沌系统,未来是不可预测的,面对未来,孩子们始终保持一颗至真至纯的童心。希望长大后也能保持至真至纯的天性。
生存挑战游戏中多像现实中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啊,争夺各种资源,甚至为了抢夺有限的资源引发生战争,世界各国间的平衡格局也是一样的,只有面对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威胁时,才是稳定的,面对的威胁太大或太小,联盟都会瓦解。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弱小的依附于大国,像美日,现实就是这样的。
如果展开成一个长篇就更好了,后面感觉有点草草结尾了事。
失去大人保护和庇护的孩子们,都会迎来独立的一天,后续的路怎么走,只能靠自己!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看着你慢慢变老,看着你慢慢长大,珍惜现在,活好当下吧!
超新星纪元读后感500字 篇5这本小说《超新星纪元》,我个人感觉属于“软科幻”,也就是没那么的“硬核”,里面涉及到科幻的地方也就小说刚刚开始的地方:御夫座的一颗恒星能量爆发,强劲的粒子流横扫地球,破坏生物的DNA。每个人的身上,死亡的钟表上满了弦,开始“滴答滴答”走起来。唯独能在大毁灭里幸存下来的,只有十三岁以下的孩童。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全世界的孩子要从大人们的手中接过这个整个世界,把这个世界交给孩子们,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设定,就像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写“假如我是神笔马良”那一样有趣。
在文中:当人类得知所有大人的寿命都将在一年内结束时,人类首先是通过父传子的方法,填鸭式的将自己会的技能传递给下一代;紧接着是孩子有条不紊的按照父母的要求维持着这个世界的稳定,甚至要比父母想象的要好很多;但当所有大人都真的消失后,从所未有的恐惧又涌上了孩子的心头,面对没有遇到的问题,全球的孩子都选择了逃避,地球陷入混乱,而作为精神象征的国家领袖(孩子)也陷入茫然,文明进入悬空时代。
超级计算机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孩子的恐惧,作为精神支柱告诉了孩子所面对的事情该如何解决,但大人时期的社会与孩子们行动的驱动力间出现了很大的偏差,隐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欲望膨胀了出来,孩子没有责任感去担负社会责任也同样厌倦于单调重复的生活,孩子的驱动力在于玩,在于开心,所有的孩子放弃手头的工作,开始消耗现有的社会资源,文明进入糖城时代;最后为了玩得更开心,获取更多玩得机会,孩子们把手伸向了武器点燃了南极洲(设置的战场)的战火,刚刚气候骤变的南极大饼成了各国三百万孩子军队争夺的对象。这场战争完全不同于大人时代,每一场战斗的参战人数和进行方式都是双方统帅事先约定好的,大家都按规则进行所谓的“游戏”。孩子们搏杀在战场上,鲜血染红了南极的永冻土,他们却以此为乐。小到步兵对射,大到空中战争,都充斥着他们瘦小的身影。中美两国的核武器斗争结束了南极的争霸,这块大陆终于又变得宁静。
不可否认,大人们预见到了孩子们生产能力的欠缺。也对孩子们爱玩特性有所准备。在大学习时期做了很多过盈生产,以此来保证超新星纪元初期的孩子们的基本生活。这也让孩子们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一种山中无老虎,猴子成大王”的感觉。即便大人们选择了属于异类的天才孩子作为领导,以此来掌控全局。但是,世界依旧因为少数服从多数的大人惯例而一度失控。田中芳树的银英传里曾经说过,一个超级英雄的出现,并不能改变历史,只能是起到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超新星纪元只中的想象呼应着这样的一个规律。孩子领导再有能力,也没办法改变底层孩子们想法,只能去顺应他们的所谓民意来统御全国。
超新星纪元这样的架空社会的科幻小说,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因为架空世界的一切在现实中几乎不会出现。在道德上是简单的,毕竟孩子们考虑的东西与成人相比依旧相当幼稚。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小说终究是小说,情节取胜。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一个只有孩子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