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本论的读后感(资本论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8-23 05:54:4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8

资本论读后感,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以...

关于资本论的读后感(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资本论读后感。欢迎阅读。

  资本论读后感篇一:

  偶然的机会,在一个网站里发现了《资本论》的电子书,于是便把它保存到了自己的电脑中。我喜欢这种阅读方式,多读点书总没有什么坏处。

  两周之后,我把它大致读完了,感觉这本书不适合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研读。其间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可以让人不寒而栗。尽管如此,我还是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起码知道了,原来钱可以是那么复杂的东西!以后的几天,我一直试图把我从它那里得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个比较直观、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我不打算专业研究资本和经济,所以只要有个印象就足够了。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怎么办?不知道。

  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但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的再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形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可是,科技的发展不会因此止步,生产效率的升级也是必然,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资本论读后感篇二:

  以后的几天,我一直试图把我从它那里得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个比较直观、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我不打算专业研究资本和经济,所以只要有个印象就足够了。   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   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g_

  怎么办?不知道。 

  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但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的再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形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可是,科技的发展不会因此止步,生产效率的升级也是必然,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hh

  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资本论》为何要写那么长?

  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读了《资本论》。如果不读《资本论》,我就会一直觉的马克思很伟大,很正确,也就可以很顺心地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上生活,没有了那么多的烦恼。

  要读《资本论》的初衷,是觉得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灵魂,马克思的理论一定很伟大,很正确,很严密,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自己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然而读过之后,才觉得马克思这个人很不公平,有许多理论都是很没有道理的,我说他的理论是强盗的哲学,一点都不过分。有了这种思想,对有些事就看不惯,就想说,而说了又有许多本本主义者的反对,就给自己增加了许多烦心的事。

  当然也有人认为《资本论》那么长,很厚重,很严密。这些人或者根本没有看过《资本论》,或者看不出他的欺骗性,或者就是为了自己的即得利益而昧着良心瞎吹捧。

  那么《资本论》为何要写那么长?我的感觉是:因为他的许多理论没有道理,又想把他说成是有道理的,又要让人相信这种没有道理的理论是有道理的,就需要编造许多的理由,就需要编造许多骗人的鬼话,就必然要把文章写长了。

  为了证明我说的正确,就让我们来看看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率”这个理论的论述。

  要说明剩余价值,就要先说明总价值,于是马克思给出一个产品总价值的公式:

  C'=c+v+m

  在这个公式中,Cˊ是在生产过程中完成的产品总价值,c是资本家预付的不变资本即生产资料的价值,v+m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新生产的价值,其中v是工人生产的并用来补偿劳动力耗费的价值,即工资;m是由工人生产而被资本家无偿地占有了的剩余价值。大家应当注意到:这个公式中只包含工人的劳动,而不包含资本家的劳动,是因为马克思不承认资本家也是劳动者,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付出任何的劳动,是完全的不劳而获。请问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吗?

  在平时的辩论中,也有许多马克思的支持者,也是认为资本家是劳动者,而不是完全的不劳动。我也写了《论资本家也是劳动者》这样的文章,但是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人们的争议,就说明绝大多数人对资本家的劳动都是认可的。可是马克思就不认可,所以在这个公式中也不考虑这个因素。这个事实,能够说明马克思这个人是很公正的吗?能够说明马克思这个公式是很严密的吗?显然不是!!

  再来看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率”的理论,他又给出这样一个公式:

  剩余价值率= m÷ 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并且着重说明:“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的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按照马克思的这种说法,因为v+m全部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新增价值,所以应当全部归工人所有,而资本家的所得只能为0,而不能留下任何一点点的剩余,如果留下了,那怕只留下1分钱,那也是对工人的剥削。

  那么资本家预付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呢?马克思说这个部分应当为0,这就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在商品总价值中,马克思已经把资本家的劳动完全否定了,在这里,马克思还要把资本家预付的生产资料在价值增值中的作用完全否定。其理由是:只有人的劳动才创造价值,而包括劳动工具在内的所有的生产资料都不会创造价值,“在价值形成中不起任何作用。”既然如此,那工人为什么还要到资本家那里去工作呢?

  所以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资本家就应当白白地为工人准备好了一切生产条件,然后由工人在这种生产条件下进行生产,而生产的结果全部由工人拿走,不允许资本家留下那怕1分钱的剩余,只要留下了,那就是剥削。请问世界上还有这么不讲道理的理论吗?这不是强盗的哲学,又会是什么样的哲学呢?

  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劳动工具的认识已经逐步地清晰起来,认为使用生产工具的本质就是人对自然力的利用,包括风力、水力等等自然形成的自然力和科学技术这些人造的自然力。所以就是人力与自然力共同创造价值,而且在现代生产活动中利用自然力的比重越来越大,利用人力的比重越来越小。而且这里的人,即包括工人,也包括资本家。所以剩余价值的来源是自然力的结果,而不是对人的剥削。这一事实,更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剥削论是多么的荒谬。

  如若不信,请大家去看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章:剩余价值率。

  在那里,大家可以看到,马克思为了否定生产资料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是多么的费尽心机,竟然为了这个错误的理论而写了12200多字,而其中关于“最后一小时”的论述,更是无聊的扯淡,就难怪他的这部书会是这么长。但是因为理论本身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无论怎么长,怎么论述,都会是漏洞百出,自相矛盾。其实他自己也是做贼心虑,所以自己就说:“乍一看来,假定不变资本等于0是很奇怪的。”“这种方法虽然很简单,但他所依据的看法对读者并不习惯”等等。

《资本论》的读后感

  我今天下午看了《资本论》,感触也是比较多的,他主要的特点是汇集了各家之所长,再加上他理解的东西,通过学习,给我的理解带来了帮助。

   一、劳动价值论

   (1)价值: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量决定的。作者从商品入手,阐述了价值,他认为商品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做为交换商品的筹码,等价交换其他所需要的东西。他还分析了价值的形式和货币,认为从他的交换形式是从个别的偶然现象到一般的价值形式,而它的最高形式就是货币,货币可以使商品流通更加便捷,更加直接,它表明社会生产的不同阶段。

   (2)剩余价值

  随着技术、劳动力和工具的发展人们制造商品已经满足自己的生活,还有剩余的商品可以换成货币,货币积蓄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形成了资本。资本是从劳动力、合作分工、工具的革新等等来的,他说增加剩余价值可以有两种方法,就是延长工作时间和缩短必要的劳动时间,但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延长工作时间的方法已经不适合了,现在国家的劳动时间已经规范化,但是我们资本家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效率,来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还可以用工具革新,新的生产方式、管理组织形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等等来提高工人们的劳动效率。

   (3)资本的积累

  资本积累就是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它不是满足资本家自己的嗜欲,他是为了投入资本来赚更多的钱,投入新的生产,剩余价值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可变资本,不是像《国富论》把剩余价值都可以转化为可变的资本。

  资本的积累造成阶级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一方造成生产过剩,另一方则造成生存的压力,他说:“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卑鄙和最疯狂的贪欲的趋势下完成的。可见他对资本家深恶痛绝,但是我们为这本书是为资本家写的,对资本家怎样剥削工人有指导作用。

   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学说

  他主要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进行分析,将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和消费品的生产,他认为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是同价格总量相符的,然后价值(社会的)可以变为价格(个别的),这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三、关于地租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大多数土地由少部分人占有,所以土地资源面对工业化浪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现在农民把一部分工资交给资产阶级,自己却当一个田户,这是小块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谷物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所造成的,在资产阶级社会制度下,小块土地所有制,不断的衰退,它排斥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社会的积聚和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等等。

  他的著作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也为我们公民指导着我们自我价值实现的目的。

《资本论》的读后感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 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 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一种结合生产关系解释分配关系的学说, 不仅对 剥削问题作了科学分析, 也为科学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实际 作用和应得利益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它面临着来自两个 方面的挑战,一个是一些人试图借助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否定剩余价值 论的学术成就; 另一个是一些人将剩余价值理论看成是不需要随社会经济条件变 化而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从而窒息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路径。因此,针对上 述挑战做出回应, 深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于剩余价值论的本质解释,马克思在分析商品价值形成结构时,曾经提出 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式:C+V+M 。C 是指生产资料包括设备、原料等的价值, V是以工资形式出现的劳动力的价值,M是以企业主利润形式出现的剩余价值。马 克思认为,C 作为投入资本,只是把所购买的设备、原料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商 品中去,并没有增加新的价值量,只有工人付出的活劳动的价值V,才是创造出 新价值 M 的唯一因素。马克思由此说明,企业主的剩余价值或利润,是由雇佣 工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而这种创造过程并没有得到任何工资补偿。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剥削现象的描述实际上是实证和抽象两种方法并用的, 虽然剩余价值理论未能确立,但并没有影响《资本论》成为工人的圣经,原因在 于:

  第一,剥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工人切身体会到的。马克思把工人劳动创 造的价值形象地说成,一部分是为了弥补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劳动”,另一部 分是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劳动”, 非常直观而且简单明了, 很容易使工人接受。 第二,马克思虽然不是凭借严密的逻辑力量证明了剥削现象的存在,但在《资本 论》中列举了大量骇人听闻的事例,描述了资本家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的事实, 这种实证方法的巨大力量弥补了他的.抽象思维方法的缺陷, 甚至使许多虔诚地信 奉他的理论的人,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从来没有产生过丝毫的怀疑。也就 是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虽然失败了,但他用实证的方法对剥削现象的描述 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终还是实现了写作《资本论》的根本目的。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总能获得剩余价值或利润,资本家永远是资本家,而 工人只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只能绝对贫困下去,工人永远是雇佣工人,两者 之间不存在转化的条件,他没有为劳资关系互相转化提供理论依据,不能解释资 本主义社会矛盾的逐步缓和以及工人阶级相对贫困化的现象。按照琼?罗宾逊的 理论,财产的私人垄断导致剥削的产生,垄断条件如果发生改变,既可能使有的 资本家因为破产而沦为雇佣工人, 也可能使有的工人因为劳动成果的积累而发展 成为资本家, 她的理论既可以解释劳资关系的对立, 又可以解释劳资关系的转化。 在我国现实生活中,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劳动者 同时也可能是股票持有人,许多人已经具有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双重身份。琼? 罗宾逊从垄断或不平等竞争的社会关系中解释剥削现象, 其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 性, 不仅能够说明以资本为手段的剥削, 还能说明以其它垄断条件为手段的剥削, 尤其是可以解释污吏凭借手中的权力来攫取社会财富的“权力剥削”行为。 剥削是以一定社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确立起来的经济范畴。 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剥削现象的产生虽然以不等价交换为前提,但不等价交换现象不都是剥削现 象。 这是因为, 在决定市场价格的垄断和竞争的诸多因素中, 包括自然垄断因素、 历史形成的垄断因素、人为的垄断因素、社会制度造成的垄断因素、商品交换过 程中偶然出现的垄断因素、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垄断因素,等等。市场主体利用 这些垄断条件参与竞争就会出现不等价交换, 显然不能把这些不等价交换现象都 当成剥削现象。由于经济行为都包含着对垄断条件的利用,因而从利用垄断条件 进行竞争这一点上,不能区分剥削与非剥削两种不同的经济行为。 社会主义承认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 就必然承认在一定范围内和 一定程度上的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 亦即承认市场主体利用价格通过正当的垄断 和竞争获得一定利润的合理性,并在法律制度上予以保护。利润作为商品的成本 与收益之间关系的表现,同时也体现着市场主体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是市场经 济的特有现象,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

  如果消灭了利润,市场经济就不存在 了。无须否认,肯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就包含着 承认劳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 从劳动市场本身就存在着买 方垄断因素的事实来看,这就等于承认一定程度的剥削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因而 历史地、发展地看,社会主义是限制和逐步缩小剥削范围直至最终消灭剥削现象 的长期发展过程。按照现行的法律规范来衡量,社会所允许的劳动市场以及其他 市场的不等价交换现象,在性质上不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也就不属于剥削现 象, 只有超出法律限定范围和程度的不正当经济行为, 才属于不合理的经济行为。 由于剥削是包含着道德标准的经济范畴, 只有根据不同的社会状况或历史阶段才 能作出准确的解释,因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能把利润完全看成是 剥削的结果,而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赋予不同时代的剥削概念以不同的涵义。

  传统意义上的剥削是指买卖劳动的不等价交换关系, 只要是以劳动市场的买 方垄断为基础的不等价交换,就是对卖方劳动成果的剥削或侵占,只要劳动作为 商品来被动地出卖,本身就意味着剥削。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劳动不该成为商 品的问题,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是社会主义社会长期的历史任务。剥削作为对我 国现实的一种经济现象的理论描述, 是以承认劳动买卖关系存在着不等价交换为 前提的,是指买卖劳动超过一定限度的不等价交换关系,劳动的买方垄断不直接 构成剥削,只有利用垄断条件超过了规定的界限才构成剥削,这是现阶段判断剥 削行为的客观标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消灭一切剥削现象,包括利用劳动市 场的垄断条件进行剥削的现象,使劳动不再具有商品的属性,劳动者真正成为社 会的主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体。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目标,是把传统意义上 的剥削现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承认劳动市场一定程度的垄断具有合理性,把 超过规定界限的劳动市场的垄断视为剥削现象,并依法予以取缔。这就决定了我 们所说的消灭剥削现象,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而是把理想与现实辩证统 一起来的实际运动和发展过程。在这一点上,我们不仅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 的社会制度去实行,将其看作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而且更重要的是,把社会主 义当作一个从初级阶段逐步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 不可能短期 内就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最终消灭剥削现象必然要经过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和艰 难困苦的奋斗历程。 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五十年间的五次讨论, 留给人们的思考 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

  总的来说, 尽管每次争论的主题不完全相同, 但争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 即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 跟随时代的变化,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取得的成就来看,劳动外延的扩大得到了越 来越多学者的认可。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否创造价 值,企业主的劳动是否也有创造价值的一面,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有关社会劳动 和管理劳动的二重性的论述中都可以找到支持的证据。 而且从逻辑的推演和历史 演进的角度,这些劳动成为价值的源泉并不真正构成问题。几十年来关于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 方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资本论1500字读后感

资本论1500字读后感精选

  资本论是一本著名的书,下面我整理了资本论1500字读后感,欢迎阅读!

  资本论1500字读后感(一)

  一句话,一段话读再多遍,头脑中还是一片空白,在此情况下,不得不放弃对微观的学习,下定决心看一看《资本论》第一卷,花了一个半月,除了书中描述资本家对工人,特别是儿童、妇女的剥削的残酷感到愤怒外,应该说再没有其他任何感受,因而,在边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每个字都认识,为什么它被马克思组合在一起,对我来说就变成了一本天书?

  这种从读《资本论》中的深切感受——文科的知识不是只要努力去背,就能学好的。而是有着严密的思维逻辑过程,并且是一种比理科更加自由,更有发挥空间的抽象思维。原因在此也就出来了——作为理科生,抽象思维能力严重缺乏。因而当务之急就是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应该没有那个学科比哲学更加抽象呢?因而,我选择了哲学,由一种习惯的、长期的思维方式转向一种很陌生的思维方式,其中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它有一个很长的磨合过程,对我来说,初始阶段维持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翻了许多关于哲学知识的书,但没有看懂任何东西,每次都是看得自己不知不觉的爬在了桌子上,当有几天看书时,竟然没有睡觉,我知道,我能够看下去了,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吧,当时,是这样认为的。为了使这种进步继续下去,我想一直维持到大学毕业。

  由“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开始,这是一位许多问题想不明白的研究生(自己这么说的)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从什么是物化劳动,一直到能发表自己的一点观点总共用了一个半月,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并不在于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而是借签了别人分析问题的方法、思维。让自己也具有一点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又是我当时感到的一个不小进步。更重要的是肤浅的感受到了《资本论》的不朽和对马克思的敬仰,只有认真阅读过他的著作的人才会感到这一点。那些高呼马克思理论过时了的人都怀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在这位巨人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只有马克思倒下了他们理论才可站起来。

  任何一种理论必是时代的产物,适应某一特定的时代,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理论,也不可能有永恒的理论,但理论背后所承载的人类思想却是永恒的,而《资本论》承载的恰恰是人类几千年光辉思想的结晶,马克思的某些理论也许是过时了,但因此而拒斥马克思,除了可以表现自己的无知,再没有别的了。其实,高傲的现代人并不比几千年前的哲人高明多少,人类思想的框架他们早已为我们设好,后人更多的是在框架内修修补补罢了。试问从古到今,又有谁曾跳出过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呢?拒绝前人光辉的思想,就等于是慢性自杀。

  现代西方许多不错的经济理论,就完全超出了《资本论》呢?我想并不是,正如牛顿所说,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些罢了。换句话说,一些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有着《资本论》思想的痕迹,试以自己感觉比较明显的两例以作说明。

  马克思在简短的论述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时,提出了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后来又提到了国际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就是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但由于资本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随着新技术的普遍化,超额剩余价值又要小于这个差额,直到这个差额为零,即超额剩余价值为零,马克思只是指出了可以归结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超额剩余价值的存在,由于时代的限制,问题论述到此,但若在此问一下,为什么是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既由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结果追溯到了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而这样一追问产生了现代西方经济许多理论的理论基础。

  为此,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我要向某一衬衫生产厂商进一批货,根据衬衫生产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情况为每件10元,而作为要进货的我必想低于10元一件购货,而只有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的厂商才能满足我的要求,而厂商为了赢得客户,压跨竞争对手也愿意低于10元向客户供货,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超额剩余价值要小于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接下来的问题是超额剩余价值比差额要小多少呢?这逻辑的推理必然是取决于客户对生产厂商个别价值的掌握情况,对于社会价值每件10元,这是厂商与客户都十分清楚的。不会存在太大的误差,而个别价值,厂商是完全了解的,但客户并不知道厂商的个别价值到底是多少,厂商为了尽可能接近差额,在交易中占尽可能接近差额。

  在交易中占尽优势,会全力隐瞒自己的个别价值,由于客户对厂商的个别价值不是完全掌握,因而根据不完全信息。猜测想一个个别价值作为参考,——9元一件。因此,给自己规定了进货的波动范围——9.4—9.6元一件,对厂商而言,清楚知道自己的个别价值是8.9元一件,厂商也不会不断的根据客户的不完全信息,猜想客户猜想个人别价值。(厂商与客户利润的分成应是假设不变的),假设厂商的判断为9.1元,这样生产厂商与客户都高估了“个别价值”,对客户的估计,厂商取得了优势,同时,客户对厂商的估计客户占了优势,在交易中,两种优势趋于抵消,以社会价值为标准,以对个别价值的水完全判断为基础。厂商与客户很可能以偏离9.45元一件不大的价格成交(假设厂商与客户名义利润分成是1:1,取决于社会生产水平)由于厂商与客户都认为自己占了优势,因而厂商与客户之间的交换是愉快的,公平的。若厂商实际个别价值为9元,厂商猜想客户猜测想的个别价值也为9元。

  因而交易时为9.5元,谁也没有吃亏,也没有占便宜,说不上愉快,但公平,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假设的个别价值列出无数种情况,看到厂商与客户悲伤、欢乐、公平与不公平各种排列组合情况,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每一次交易是那一种组合情况,取决于厂商与客户猜想的个别价值的值的组合情况,而个别价值的组合情况又取决了厂商与客户根据对方不完全信息的判断情况,而不完全信息的判断情况,又取决于对信息的掌握情况,一句话谁了解的信息多,谁就能在交易中取胜,显然,就一般情况而言,生产厂商总是掌握着更多的信息。

  一种新理论的产生,绝不是某个人的凭空创造,而是总有一定的问题根源、思想根源,对“0<超额剩余价值<社会价值-个别价值”的分析,它完全可以作为住处不对称原理的问题根源与思想根源。

  如果说把“超额剩余价值”与“信息不对称原理”联系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的话,那么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与马克思货币资本的循环第一阶段G—W的分析联系起来,后者只能相当于体力劳动。实在没有太多比马克思的思想高明之处,或者说是对马克思思想的抄袭,当然,这是值得鼓励的一种抄袭。

  “从内容来看,G—W是表现为G—W ,……货币额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购买劳动力,另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一个属于真正的商品市场,另一个则属于劳动市场”“G—W 际事表示G所转化成的商品额有这种质的分割之外,还表示一种最具有特征的量的关系”。这种是的关系实际上指:“生产资料的数量,必须是以吸收劳动量,是以通过这个劳动量转化为产品。”

  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即理性的经济行为主体,将怎样选择一定的资产组合(资产结构)以实现利益的极大化,比如1000美元的资产怎样分配于持有货币和持有其他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

  前者是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后者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前者涉及的是能创造价值的生产过程,后者是能通有对资产怎样占有获得最大价值的非生产过程,前者论述的只是怎样分割货币来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后者论述人是资产,不仅包括货币,而且还有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通过三者的分配情况来实现利益最大化。总之,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比前者有了很大发展,解决的问题也不同了这天是为了适应时代需要修改性的理论创新,而思想上,完全没有何独到之处。

  此处需要说明一点即是,马克思对货币分割的分析是以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为基础的.,这一思想本身也可能是从前人那继承过来的,并不是对托宾的偏见,主要在于说明《资本论》的思想性。

  对此两个问题的分析是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二遍阅读之后的一点感受,第一遍阅读明显比第一遍有了很大进步,不但可以看下去也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但是还是由于思维的缺陷,还有许多看上去不流畅之处,思维跟不上文字所需要的思维速度。我想也坚信。通过第三遍、第四遍……的阅读,问题一定会慢慢的解决。

  以上是本人读《资本论》第一卷的一点感受,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一步体会到了怎样阅读,仅仅为了读一本《资本论》,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也增加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没有一定的哲学基础,去读《资本论》,或是只把它当作一本经济学巨著来读,相信不会有大的收获。

  资本论1500字读后感(二)

  我今天下午看了《资本论》,感触也是比较多的,他主要的特点是汇集了各家之所长,再加上他理解的东西,通过学习,给我的理解带来了帮助。

  一、 劳动价值论

  (1)价值: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量决定的。作者从商品入手,阐述了价值,他认为商品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做为交换商品的筹码,等价交换其他所需要的东西。他还

  分析

  了价值的形式和货币,认为从他的交换形式是从个别的偶然现象到一般的价值形式,而它的最高形式就是货币,货币可以使商品流通更加便捷,更加直接,它表明社会生产的不同阶段。

  (2)剩余价值

  随着技术、劳动力和工具的发展人们制造商品已经满足自己的生活,还有剩余的商品可以换成货币,货币积蓄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形成了资本。资本是从劳动力、合作分工、工具的革新等等来的,他说增加剩余价值可以有两种方法,就是延长

  工作

  时间和缩短必要的劳动时间,但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延长工作时间的方法已经不适合了,现在国家的劳动时间已经规范化,但是我们资本家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效率,来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还可以用工具革新,新的生产方式、管理组织形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等等来提高工人们的劳动效率。

  (3)资本的积累

  资本积累就是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它不是满足资本家自己的嗜欲,他是为了投入资本来赚更多的钱,投入新的生产,剩余价值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可变资本,不是像《国富论》把剩余价值都可以转化为可变的资本。

  资本的积累造成阶级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一方造成生产过剩,另一方则造成生存的压力,他说:“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卑鄙和最疯狂的贪欲的趋势下完成的。”可见他对资本家深恶痛绝,但是我们为这本书是为资本家写的,对资本家怎样剥削工人有指导作用。

  二、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学说

  他主要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进行分析,将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和消费品的生产,他认为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是同价格总量相符的,然后价值(社会的)可以变为价格(个别的),这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三、 关于地租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大多数土地由少部分人占有,所以土地资源面对工业化浪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现在农民把一部分工资交给资产阶级,自己却当一个田户,这是小块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谷物价格低于

  市场

  价格所造成的,在资产阶级社会制度下,小块土地所有制,不断的衰退,它排斥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社会的积聚和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等等。

  他的著作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也为我们公民指导着我们自我价值实现的目的。

;

马克思《资本论》读后感

马克思《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一本关于失业的书

  我对马克思如何来呈现事实不感兴趣,对那些据说是他从事实中推演出来的相关规律也不感兴趣。此次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足以证明马克思对于资本描述的正确性。

  《资本论》第一卷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资本主义的完整图画。对我来说,《资本论》第一卷主要的、形式意义上的问题关乎再现/表 征的问题,即如何从个别元素、历史过程和各种角度来构造一种总体性;尤其是如何公正地对待这种总体性;作为一种关系系统,它不仅是非经验性的,而且是完全处于运动之中的,不断扩张,处于总体化运动之中。这对于资本主义的存在来说是本质性的,也是其独特经济本性最为核心的部分。然而,永恒的崩溃过程对于资本主义结构来说也是本质性的:于是,在这儿我们就有了这样一种机器,它不可避免地会崩溃,因此为了维持自己的实存,它必须不断地用扩张自身、扩张自己控制领域的方式来修复自身。

  曾有人认为货币可以解决《资本论》第一卷(论商品)的等价问题,这当然是一种错误的解答,因为货币并不是一种解决方式而是一种中介:货币是二元性的,它被用于表达一种关系,可实际上却隐藏了这种关系本身。这种货币的神秘本性解释了为何如此多的乌托邦围绕以下原则组织架构自身:摆脱货币就将摆脱所有问题。如果货币是一种真正的解决,那么诸如商品及劳动的“合理价格”这样的东西就是可能的,因而社会民主自身是可能的: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修补资本主义,从而将它改造成一个公正的社会。另一方面,蒲鲁东的伟大口号:“财产即偷窃”——也让人无法满意,因为它假定以无政府主义精神摆脱货币将废除更深层的问题,可是货币仅仅只是这一问题的症候而已。货币、财产、资本主义自身依赖一种深层的结构性矛盾,或者至少它们依赖一种结构性的悖论(劳动价值论告诉了我们这一悖论的答案),因此无法用法令或修补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然会转入生产过程——资本与新的资本只能在这里得到生产。有了生产自身,它很快就将我们引向了劳动价值论的秘密之处,引向了解答。这里的问题表现为:突然间引入了时间——虽说依旧是量化的、静态的、非辩证的方式。劳动价值论导向了所有关于利润率、劳动小时数以及那些有趣的变量组合的计算(这满足了马克思自己的兴趣,他对于数学与微积分的兴趣可以排在第二位)。然而突然之间,这些探究撞了墙:工作日的限制、法律对于工作日的限定、工厂法所要求的限制,突然间阻碍了资本必然的扩张。

  因此,论述必须进入一个 新的论域,一个新的层面,问题和解答在这里都充满着强度:赞美集体性或协作。马克思兴高采烈地称之为“赐予资本的免费礼物”:协作劳动以辩证的方式成倍地增加了价值和产品。这当然是亚当·斯密的发现,而在这里它成了马克思的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并非赋予生产以价值,而是赋予集体生产以价值。论协作的一章是《资本论》第一卷跳动的心脏。

  然而,这一赞美是短命 的。当协作转化为机器时,这一赞美人类的原则成了名副其实的弗兰肯斯坦所创造的怪物。然而,这一全新现象从根本上转化了整个问题。它导向一种更复杂的新的时间理论以及关于资本主义“毁灭”了过去的理论,同时又导向以下问题的新解答:新的立法阻碍了绝对剩余价值,使之停滞。——提高生产力,强化价值生产却不延长价值生产,这一理论名为“相对剩余价值”论。

  辩证地看,这一本来可以让马克思总结自己著作的新解答——机器、工业技术,却导致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两难。这一两难有两种形式:首先,节省劳动的装置突然导致了劳动者(特别是童工)工作时间令人震惊的上升。其次,节省劳动的机器本该压缩劳动者的数量,不过是以让工人失业的形式进行的。在这一事例中,我们的两难局面具有了另一种形式:如果价值源于劳动,假定劳动者越多,那么所生产的价值也就越多,可资本家为什么坚持压缩劳动者的数量?

  在这一点上,整个过程的 真理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了,马克思将决定性地阐明他所谓“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即他在同一文本脉络中称之为“绝对”规律的东西。以下是我的引用:“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当我们记起这一正式的响亮的表达——“产业后备军”——仅仅指失业者的时候,我们就拥有了更具戏剧意味、更容易获得的辩证悖论。它仅仅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是:增加财富和生产力的同时,不断增加失业者的数量。

  现在我们可以回过头来评 价整部《资本论》的意义了。这是一本关于失业的书:抵达《资本论》概念顶端的是以下命题,即产业资本主义一方面生产出数量巨大的资本——这种资本在潜在的意义上是无法投资的,另一方面制造出人数不断上升的失业人群。当前第三阶段资本主义或金融资本的危机可以充分证实这一情况。

   并没有描绘社会主义的样子

  我想补充的是,资本无关乎劳动:它关乎过度劳动,非人的过长的劳动时间以及前者被限定之后童工的大量产生都是例证。资本也与这一著名的“产业后备军”相关,也就是说,与失业者相关。这里并不涉及Harry Braverman论泰勒制、劳动与垄断资本的经典著作所指向的严格意义上的劳动。然而,以下想法是错误的:历史发展已使这一资本主义总体性的19世纪再现变得陈腐过时:正相反,从马克思的著作中凸显出来的资本的时刻,恰恰在未来的运动中得到了仔细的勾勒——这些空间一方面是信用和金融资本,另一方面是帝国主义(马克思自己关于帝国主义的描述只是简单地谈及诸如澳大利亚这样的移民殖民地,虽然你可以从这一论原始积累的尾声中推导出我们所谓的今日帝国主义)。

  因此,我必须下这样一个 结论,《资本论》并不是一本政治著作,除了建议工人组织起来之外,它关于资本的说明并没有任何政治后果。除了在第一部分举了一个假想的例子——联合起来的工人社会——之外,它并没有描绘社会主义的样子。然而,让我更为充分地来解释一下:马克思是一个真正的政治人物,大概除了列宁之外,马克思所具有的杰出的政治本能与政治思考无人能及。他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机会主义者,这是马基雅维利意义上的良好的机会主义。为了改变和废除资本主义,他可以向任何可能的道路开放:联合、动乱、议会选举中获胜、回到农村公社,甚至是资本在危机中自我毁灭,等等。如今每一种政治性的马克思主义运动——从社会民主派到列宁主义、毛泽东主义和无政府主义——都是马克思整个方案的可行的候选者,而他的议程则是随历史情境和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而改变的。然而,在《资本论》里却没有任何政治方案或是政治策略,《资本论》依然是阿尔都塞意义上的科学而非意识形态。

  人们常常哀叹马克思主义 似乎只是纯粹的经济理论,没有为合适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留出足够的空间。而我却认为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力量,政治理论和政治哲学总是附带性的。政治只应该是永远警惕的机会主义的事务,却不是任何理论或哲学的事务。在我看来,甚至当前以种种方式重新定义大众民主的努力也偏离了资本主义的本性与结构这一核心议题。永远也没有令人满意的政治解答或政治体系,但是可以有更好的经济体系。马克思主义者和左派需要把精力放在后一方面。

   后现代:空间正在消除时间

  接下来,我想首先转向后现代性中的日常生活领域,也就是转向主体性构造领域以及某一尚属推测中的新的后现代主体领域。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的出现——此种发展完全改造了工业生产甚至是劳动自身——必然会带来主体性的改变,主体醒着的时间完全消耗在各种类型的电脑显示器前了。

  就主体性和个人经验而 言,我们对时间的经验正被替换为对空间的经验。可事实是,我们在自己的主观意识里、在现象学的经验和生存体验里都感受着时间的存在。因此,我们需要追问,为什么这种时间感却要屈从于空间的统摄?我想,不仅是柏格森,还有托马斯·曼和普鲁斯特,这些现代主义者都迷恋深度时间。这种迷恋实际上根源于现代化进程的不平衡,于是造成了迟缓的乡村时间和令人眼花缭乱的都市及工业化节奏共存的情况。因此我们说,后现代是现代化的完成,是乡村的消失的结果(农民成为计时工人,原始农业变成农业产业)。在更充分的现代化中,工业劳动力和城市资产阶级的区分都被抹去。每个人都是消费者,每个人都成为雇佣者,一切东西都进了购物中心,空间不过是表面的无限延展。现代化不平衡发展在过去是由区域和民族国家体制造成的,现在则是由全球化造成的,文化自身成为不平衡发展的一个空间。这样,和全球化的联系就十分清楚了:如此辽阔的全球规模绝不可能在以帝国主义、大都市和殖民为代表的现代阶段出现,只有当殖民体系解体了,它才有了出现的条件。

  但是就今天的现实而言, 我们应该谈论的倒不是民族解放而是商业,不是一般的跨国公司,而是新的巨型国际商业集团出现所依赖的`信息技术。在电脑化时代,空间的距离是如何正被翻译为实际存在时间的共时性的,也就是说,空间正在消除时间。投资、期货、廉价兜售国家货币、剥夺和并购,把未来打包作为可以买卖的商品,这些都被最新出现的交流工具加速实现着,柏格森主义所谓具有绵延特征的时间轨迹已荡然无存。时间的停滞严重地改变了或切割了人类的经验。

  我将这称之为时间性的终 结,一切终止于身体和此刻。值得寻找的只是一个强化的现在,它的前后时刻都不再存在。我们的历史观也受到影响。从前的社会没有一个像我们现在的社会这样,有着如此少的功能性记忆和可怜的历史感。这一切和今天个人主体的转换干系重大。在后现代性第一次萌动中,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者宣告了“主体的死亡”。他们看到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因无法和庞大的体制力量抗衡而日趋衰落,同时也看到这种个人主义体现的是具有占有欲和侵略性的自我,而把这种自我唤起的资本主义竞争如今也已衰落。身体是资产阶级文化在消耗殆尽之前的最后现实,是转变、变化和变异的最后发生地,是主体的昂扬自信的激情消退后残留的一点点心情。

   政治在本质上反映为掠夺土地

  回头反思使我们看到,作为第三个资本主义阶段的全球化只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激烈的反殖民运动另一个面向。资本主义在前两个阶段首先建立了民族工业和市场,随后进入帝国主义和抢占殖民地时期,并迅速发展了世界经济的殖民体系。这两个时期的一个共同标志是对他者的建构。首先是各式各样的民族国家把人民分成相互竞争的群体,人们的民族认同只能建立在对外国人和民族敌人的憎恨上,而各自的身份认同则通过相互指认为他者来完成。但是不久,特别是在欧洲,民族主义迅速放弃狭隘的民族立场,允许少数族裔和操不同语言的人发展自己的民族方案。

  这种渐进的扩展不可与后 来的全球化相混淆。帝国主义体系是把殖民地的臣民当作他者来殖民的。种族的他者意识和充满欧洲中心主义或美国中心主义式的对落后的、贫弱的臣属文化的轻蔑将殖民地的人民视为前现代的人,将统治性文化和被统治文化区分开来。他者的世界体系就在作为第二个资本主义时期即帝国主义和现代性阶段建立起来了。

  显然在反殖民运动中,这 一切都逐渐烟消云散了。臣属的他者们一向无权为自己辩护更不用说来管理自己了,现在则第一次如萨特所说,用自己的声音宣告自己存在的自由。一刹那,资产阶级主体和这些从前的他者们泯然一体了,整个世界被一种新的无名所统治。现在世界上存在的不仅仅是成千上万某个国家的公民,某个民族的语言,而是几十亿人。

  那么这一切与政治是什么 关系呢?既然我们一直在讨论空间,我不妨就简单提出一个看法:今日之世界政治皆与房地产相关。后现代政治在本质上反映的是土地掠夺,在地区和全球范围都是如此。无论我们想到的是巴勒斯坦聚居地和难民营问题,还是原材料及其开发政策,或者生态问题,联邦制问题、公民权和移民问题,在大都市同时也在法国简易居住大棚、巴西贫民窟和小镇上发生的中产阶级化问题,今天的一切都和土地相关。按马克思主义术语说,这一切变化归于土地的商品化和残余的封建制以及农民阶层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工业农业、农业商业以及农场工人。

  那么时间去哪了?它在我们瞬间拥挤的手机电话和短信发射中,在西雅图、胜利广场和威斯康辛的群众游行人群里。这样的时间,正如我的朋友迈克·哈特和托尼·奈格里所说的,标志着乌合之众的出现。这已不是延绵时间里的政治,而就是此刻和现在的政治。奈格里让我们看到这种时间乃是一种构成性力量而不是被构成的力量。总而言之,这种新的此刻已成为后现代性的标识,一切都停留在此刻和身体里。在这新的无处不在的空间和短暂此刻的辩证法里,历史、历史性和对历史的感觉都成为失败者。过去已经不在,未来却无法憧憬。很显然,历史的消亡为我们的政治和政治实践罩上了阴沉的暗影。(弗雷德里克·杰姆逊)

;
本文标题: 关于资本论的读后感(资本论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2824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读后感天鹅湖250(天鹅湖读后感)慈父与恩师读后感150字(概括慈父与恩师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