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后感800字(《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7-05 21:12:5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4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后感谈起“经济学”,我觉得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大学时候,我的宏观经济学老师名字叫“李雪增”,最初选课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是...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后感800字(《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后感)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后感

谈起“经济学”,我觉得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大学时候,我的宏观经济学老师名字叫“李雪增”,最初选课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是一个女老师,谁知是个大男人,大家觉得好笑,老师也不避讳,第一次自我介绍就说起这个问题,进而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信息不对称”。这个老师从来不注重外表,谈不上邋遢,但绝对不是精致的那种。上课谈笑风生、风趣幽默,私下里总看到他从教师公寓提着4个大水壶穿着不合季节的拖鞋排队打水。因为这个原因,我对经济学一直都有浓厚的兴趣。

薛教授是我在看《奇葩说》这个节目的时候知晓的。他总能深入浅出,运用独特的经济学思想去思考分析辩题,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也让人钦佩,所以我读了薛教授的这本书。这本书是他在得到APP上的课整理出来的。比较适合碎片化得阅读,对于有一定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我来说,读起来更像是一次有意思的复习。

在这里我并不想赘述书中所讲,但是我想对一些我觉得写得很精彩的章节做适当的分享。关于春运——薛兆丰是建议车票提价的,他的核心观点是:春运车票本质上是一种商品,那既然是商品,就应该充分尊重市场的法则。他认为,目前反对春运车票提价的人通常有这么几个错误的偏见。这第一条呢,就是认为回家过年不是商品。而实际上,回家过年不仅是商品,而且可以是比较贵的商品。因为回家过年一年只有一次,是集中爆发的运力需求,价格上涨是非常自然的情况。薛兆丰认为,人们之所以很难接受车票涨价,不过是因为触及到自己的利益或者不理解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所以也就有了谈学费的时候,说教育不是商品;谈药费的时候说健康不是商品;谈水费的时候,说水不是商品等等现象。这些都是偏颇的。

反对者们的第二条理由呢,是说回家过年是刚需,所以不管价格多高,人们还是要回家过年的,不能起到缓解春运压力的作用。而事实上呢,春节回家不是刚需。过去的中国人离开家乡,就很少回去,更不会每年都回家过年。我们之所以现在每年春节都要回家,主要原因就是交通成本下降了。留学在外的留学生很多年没有回家,其实一样也能过年。所以这个理由也不成立。

同时,反对春运车票提价的人,往往也对黄牛党深恶痛绝,认为是他们人为地囤积了车票,造成车票的紧张。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一点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就能明白之所以会出现黄牛党,就是因为火车票价不够高,人们不得不开展价格以外的竞争,也就是排队。而排队的过程会带来无谓的损失。而正常人都会追求损失的最小化,人们会为了节省宝贵的时间,请一些时间成本比较低的人去排队,这就是黄牛党存在的内在逻辑。所以说,黄牛党并非买票难的原因,恰恰相反,黄牛党的出现是买票难现象的结果。

除了呼吁打击黄牛党,人们还经常呼吁提高铁路运力,认为这样就能根本解决春运难题。但薛兆丰认为这种观点也经不住推敲。他提出一个反问,如果我们把铁路的运力提高到应对一年一度的春运都毫不费力的程度,那么剩下的这11个月,火车运力不就浪费了么?这部分的损失应该谁来承担呢?想想也是,运力的提高也不是没有限度的,必须在成本和效果上做好平衡。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票价太高,会导致穷人买不起,这就人为地造成某种歧视,会造成社会不公。但实际上,我们国家这几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一直在上涨,票价再贵,也不会超过一个普通人十天半个月的工资。一年一次的回家需求,不会不值这个价。所以即使是穷人,也有能力承担较高的票价,况且这个价格不过是暂时的提高。

你看,这许多反对涨价的观点,在薛兆丰的经济学视角下,都是值得推敲的。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限制票价会有什么负面效果吗?答案是有,而且还不小。这第一呢,就是容易诱发官员腐败。我们来分解下,你看啊,由于过年,人们的出行需求有了变动,价格本来应该随着波动,但是有人否认回家过年是一种商品,于是就去限制火车的票价。火车票价被抑制后,人们就不得不展开价格以外的竞争方式,那就是排队或找黄牛党。政府再进一步执法,把黄牛党扭送到公安机关.于是,人们就不得不展开更加迂回的竞争。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对那些有特权能够批火车票的人行贿。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老师就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难得的教材》,讲的就是一名铁路局局长,长期通过票价的差额获得灰色收人的故事。这一点负面作用容易理解。

这第二条负面作用呢,就是会造成更多的隐性损失。比如铁路部门为解决购票难,推出电话购票的通道,结果大量的人去电话订票,造成通信拥堵,电话打不进。于是有的商家开发出一种“电话追拨器”,专门用于电话订票,用的人一多,这电话就更难打通了。那电话不行,网络购票呢?结果就是购票网站瘫痪,刷票软件诞生扰乱市场。这些其实都是不必要的资源损耗。究其原因,还在于电话和网络订票只是一种方式和渠道,本身不能缓解供需不平衡,它只会改变竞争的方式。人们的排队竞争耗费的时间成本,变成了刷票软件商手里的钞票而已。所以不管怎样,经济规律一直在默默起着作用。只要价格竞争的方式受到抑制,那么其它形式的竞争和耗损就不可避免。那为什么不让竞争来得更简单些,直接在价格上体现出来呢?所以,春运车票的提价,是一个符合经济规律的选择。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提价了。这里面有三个问题是必须要考虑的。第一,火车票提价多少才算充分?第二,怎样提价才合理。第三,提价的后果是什么?只要充分考量了这三个问题,春运秩序就能够得到很大的改善。当然,会有部分出价最低的人不能在春运高峰期成行了,不过也不一定是穷人,也许只是有其它的选择。而其他旅客照样可以回家,但他们并不通过排队来争得车票,而是凭劳动所得,购买充分提价的火车票回家。

春运火车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尾巴,是习惯了市场经济的年轻人了解过去生活方式的一个样本。不妨设想,如果其他比“回家过年”更基本的必需品一一包括水、电、旅馆.粮食和药物——都实施和火车票一样的价格管制,我们的生活会倒退到什么程度。当然,今天随着高铁和动车的逐渐普及,它们的票价从开始就定得足够高,春运期间火车票涨价不足的问题,可能也会逐渐消失。

这段春运火车票涨价的经典论述,是不是给了人们全新的视角,我们反腐败打掉了一些铁路上的老虎跟苍蝇、我们通过实名制彻底消灭了票贩子,但是春运依然一票难求。按照薛教授的观点,我们的票价还是太低了。随着高铁票的价格高了,我们的出行情况的确有好转。这就是经济学的魅力所在,总能揭示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事物,有举重若轻的大智慧。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后感

科斯定律

『分享』

科斯定律: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交易费用】昨天提及到了,所有的伤害都是相互的,都是对资源的争夺,谁能够把资源用好,资源最后可能就会落到谁的手上。
大白话翻译过来就是“当交易成本为零或者足够低,不管产权归谁,资源都会落到最有价值的用途上”
将科斯定律用在生活中去,需要考虑资源之间存在的权衡点,以及是否能从中间寻求合作解?
文章引用了周其仁老师的一句话非常有意思“很多问题,不要讲理,要讲数”讲理时双方都有道理,问题得不到解决,而当讲数时就可以双方做出妥协,找到最优法!
引用列子:一个宿舍有两个学生正准备考试,而其他人想要办派对,这时候不存在资源谁伤害谁,唯一解决办法,双方协商讲数,两个解决方案:第一、两名考生出钱让他们出去外面开派对,二则、想开派对的出钱让考生去咖啡厅里去复习,双方做出妥协方案。
『思』

男女结婚成家,他们都是相互需要对方,但是他们对对方的需要程度不一样,给出证据,说明谁更需要谁吗?
从女生的角度去思考,女生更加被需要,不说长远,就说生育期间,女性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在这期间他们更需要被陪伴、担当、责任,这期间也有可能因为想法、观念、需求的不同而引发了争吵,但都可以用“科斯定律”中所说去寻求合作解,坦诚布公说出彼此的需求,寻找当中的平衡点,不讲理,只讲数,寻求方案的合作解。
用经济学的角度深入思考,有待发掘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后感6

人类面临四大基本约束,已经讲完了三个,收篇我们来讲讲第四个:相互协调。宏观经济主要研究个人在集体中互相协调的规律,而宏观经济学的关注点,是整个社会如何通过货币达成合作与协调。

奥地利学派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自发秩序”,它的意思是说,我们今天在社会上看到的秩序,不是由哪一个人或者哪一个权威机构一厢情愿地设计出来的,它是由无数人的行动汇合而成的。比如日常使用的语言、文字就是一种自发秩序,货币也是如此。货币的诞生及被认可,又和它的重要性分不开。

货币的第一个作用是,避免了交易中双重偶然性的要求。在物物交换的年代,人们达成交易是有条件的。比如我有多余的面包,同时我需要牛奶,那么我就必须遇到一位有牛奶又需要面包的人,只有这样我才能完成交易,这就是所谓的双重偶然性。显而易见,满足双重偶然性是很不容易的。货币的出现,只需要满足一重偶然性,交易即可达成,为交易双方带来了极大便利。

货币的第二个作用是,降低质量检验成本。没有货币的帮助,我作为出售面包的人,酿酒商来买面包时,我得品尝他的酒合不合格;裁缝来买面包时,我得检验他的服装合不合格……有了货币,我只需要检验货币真假及金额。

货币的第三个作用是,增加市场交易量。实际上,第三个作用是在第一、第二个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不需要满足双重偶然性的要求,质检成本也大幅减少,导致交易量大增。社会上每一个参与交易的人,幸福感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通货膨胀的根源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的持续增长,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第一,“物价”指的不是某种商品的价格,而是指一般的物价总水平;第二,是持续增长,不是暂时性的。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有很多,其中一个很常见的叫“消费者物价指数”。比如,消费者物价指数是120元,指的是原来用100元就能够买到的一篮子货物,现在需要120元。这一篮子货物是事先约定好的、固定不变的,并不是日常消费的具体货物种类。指数上涨到120元,也并不是意味着日常开销一定会增长那么多,只是一个大致的统计。

理解通货膨胀,有一个被经济学家广泛使用的理论框架——货币数量论。这个理论用简单的公式表示,货币流通量乘以货币流通的速度,等于一个社会里货物的总量乘以平均物价,用符号对应来代表就是:MV=PY。我们稍微做个移项(P=MV/Y)就能看到,一个社会的平均物价跟这个社会的货物总量成反比。换句话说,货物总量越大,产生的通货膨胀的机会就越小。而社会的平均物价跟货币流通量成正比,货币流通量越大,产生通货膨胀的机会就越大;同时它也跟货币流通的速度成正比,货币流通的速度越快,通货膨胀的机会也越大。

2、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是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个体很难分辨物件的上涨究竟是相对价格的变化还是物价整体水平的变化。举个例子: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无法一下子判断出通货膨胀的效应,但是我们能够观察到一些人、一些企业或者一些行业会率先作出反应。有些企业先涨工资,有些房地产开发商楼盘涨价,有些人会先借一大笔钱来买房,他们通过调整自己资源的定价和组合方式,从而减少损失,甚至增加了收入。

于是,人们会产生一种逻辑,就是这些急着加薪的企业,哄抬房价的开发商,还有争先恐后买房的消费者…造成了通货膨胀。但是这些人和企业,只是更早地警觉和更快地行动起来而已,是对通货膨胀的合理反应,并没有改变通货膨胀的事实。

了解通货膨胀的根源时,我们知道,在发生通货膨胀的过程中,钱相对于物来说不值钱了。那么,主要以钱的形式保存的财富会受损,而主要以物的方式保存的财富会相对受益。在私人和政府之间,也存在财富转移。

1929年美国发生大萧条以后,世界各国都经历了大大小小的经济周期,这使得经济学界产生了一个持久且迫切的需求,那就是研究经济周期,并探讨能否通过人为干预来调节经济周期。经济学家就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本原因,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学派,最著名的包括:

虽然经济学派争论不休,但是他们也达成了一些共识:

第一、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主要靠供应方面的因素。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还是要看生产力。

第二、短期的经济波动,往往来自需求方面,例如人们在消费时表现出的非理性。

第三、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也就是说不可能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来降低失业率;

第四、从长期看,货币增长率决定了通货膨胀率,滥印钞票迟早会造成通货膨胀。

第五、政府试图微调经济周期是做不到的。

第六、人是有对策的,学者要解决的是如何让社会达到更好的协调。

断断续续,历时两个多月读完了这本书。自问很多点一知半解,但是开始从不同的视角去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有关产权保护,春运火车票票价是不是虚高了,如何看待所谓的“发国难财”,专用资源和通用资源该怎么选择……在面临四大约束(资源不足、生命有限、互相依赖、彼此协调)时,没有对错之分,更多是高低轻重之别……

《薛兆丰讲义》读后感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体会到了不一样的经济学,同时,也对这本书的作者思考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产生了敬佩。这本书让我清楚的了解到经济学原理,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并可以将其运用到生活中,我了解到生活中绝大多数现象都可以解释经济学,包括爱情。

          比如:当我决定和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放弃了和别人在一起,我们需要沟通交流,这样我在这段时间就不能收获知识,或者兼职的劳务。这些我舍弃的东西,就是我和他在一起的机会成本。当我们相处一段时间,他没有办法照顾我的心情,没有办法给我情感上的需求,我就会思考我们是否合适,或者说我会思考我和别人在一起或者我一个人是不是要更快乐一些。这就是经济学原理中的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都会趋利避害,这也是经济学,就连树木也同样。

          正如:“阿尔钦说:一棵树,朝阳光的一面,树叶长得比较茂盛;背着阳光的一面,树叶就长得稀疏。那么,这些树叶是不是理性的呢?树叶是不是明白了最优化的道理,于是争相长在朝着阳光的一面呢?我们既不清楚,也不在乎。但不管树叶有没有理性,我们关心的只是一个规律,就是朝阳光的地方树叶长得茂盛,背着阳光的地方树叶长得稀疏;而哪怕在一个人人都是傻瓜的世界里,哪怕每个人的智力水平都只有树叶那么高,也仍然有人能获取利润,能存活下来,甚至还活得挺好。”

          此外,他还教会我换个角度,深入思考问题,教会我们如何选择,在11讲,“凡歧视必得付代价”,市场竞争让人心胸宽广中,就介绍了这样的例子,企业因为歧视一个造型怪异,信仰不同的人而忽略了他本身的学识,和工作能力,这就是损失,好的企业将歧视显露出来。同样,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歧视性取向不同的人,但除此以外,他们和我们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比大多数人都拥有自己的见解,和优秀的能力,而我们却因为歧视将他们疏远在我们的生活里,看似我们没有失去什么,但深入思考,和人交朋友的过程就是互相学习,互相汲取资源的过程,你否定了他们,疏远了他们,他们的资源不会是你的,或者说错过了学习的机会。所以我们要懂得接纳,任何时候,接纳都是有好处的,正如铅笔的包含性,“生产铅笔的这些人,生活在世界各个不同的角落,他们互相不认识,讲着不同的语言,信奉着不同的宗教,甚至可能彼此憎恶。但这没关系,他们能够共同合作,源源不断地制造出铅笔”。

          一个决定可以影响很多,在“马粪争夺案”中,我们将马粪判给了谁,会决定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有没有那种影响你一生的人?不管好的坏的,他自己可能不知道,“纵使如蝴蝶之鼓翼,也能造成千里外之飓风”,这便是蝴蝶效应,我们都听说过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捧杀,一个老师的一个决定或者一句话都可以决定一个学生的未来。一个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因为一次停电作业没完成,之后老师便全盘否定了他的价值,这个学生会怎么样,最有可能的做法就是自暴自弃,干脆直接不写作业,这就是结果与决定的联系。

        在14讲"你的机会由别人决定"我也明白很多,负面感受不是成本,我们生活中遇到很多事,都会带给我们负面感受,正如背单词,背的时候我们是抗拒的,但他带来的幸福值却很多。所有有时候不要害怕困难,不要总消极对待事情,他总是有积极的一面。你的职业范围由社会决定,这现在这个社会,没有本事,没有学历的人工作的途经很多,就比如工人,保姆,服务员等等,但如果我们有大学学历,我们的就业将会是不一样的,随着境遇的变化,机会的增加,我们无法接受一个大学毕业的人去给别人当家政保姆,这是社会赋予我们的压力。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我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找到适合自己并收益高的工作。

        货币成本并不是全部成本。做决定的时候,我们要盯住全部成本,而不只是钱。比如,我们住的地方离市中心的公司远一点,房租会低一点,但我们同时又付出了更多的时间,这得算到成本里;我们在7–11便利店买东西,货币成本更高,但在那里买东西,能省很多时间,也避免了不少麻烦,这时总成本可能是更低的;我们付钱在“得到”APP(应用程序)里订一个专栏,货币成本当然更高,但是比起那些免费的学习资源来说,我们获取有价值信息的可能性就大得多,这时候总的成本反而是下降的。就如金星至今租房,年租金百万这一话题,黄金地段,酒店式管理,市场价格上亿元。他说:“每年付一百万的租金,就可以享受起更好的生活,这很划算,,租房比买房,更能让我享受到我想要的生活”,这便是理性。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很多经济学思维,多思考,多观察,比别人多想一步有时候作出的决定也会更理智,这就是我的收获。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书笔记-4

第二章 成本 | 不要只盯着钱

013 一句话给成本下定义

成本是经济学里的重要概念,一句话给成本下定义,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关于成本人们经常会犯的错误就是误把沉没成本当成真正的成本。沉没成本指的是已经发生但不可收回的支出。凡是提到成本,一定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的,所以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在做决策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到这一点。

成本的概念看似简单,实则深不可测。成本的定义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既然已经放弃了,说明没有发生,没有发生的事情的代价要如何估算?这里面涉及到非常复杂的内容。

思考题:
中国工人有两个选择,要么制造袜子,要么制造飞机。制造袜子的成本,是放弃了的飞机;制造飞机的成本,是放弃了的袜子。请问,对于中国工人来讲,究竟是制造袜子的成本高,还是制造飞机的成本高?

答 :我认为是制造飞机的成本更高。因为制造袜子的成本是放弃了的飞机,对于中国人来说,目前不具备制造出好飞机的能力,如果说要去制造飞机,制造出来的可能是一堆废铁,没有多少价值;而制造飞机的成本是放弃了的袜子,对于中国工人来说,如果制造袜子可以创造的价值是可以估算出来的。因此制造飞机的成本更高,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中国工人应该选择去制造袜子而不是制造飞机。

014 你的成本由别人决定
成本的定义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理解成本还需要注意两点:

从成本的角度,经济学的看法是:你拥有你的生命,但是你的生命是怎么度过的,你的职业是怎么选择的,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上其他人决定的。

思考题:
请告诉我,你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在职业选择上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答 :为了转岗到销售岗位,我放弃了原有的技术岗位,原有的技术岗位所能拿到的最高的工资就是我为了换这个工作所付出的代价。

015 别只盯着钱

很多时候我们看待成本,只看到货币成本,而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货币成本并不是全部的成本。考虑成本的时候,不仅要看到货币意义上的成本,还要考虑到时间成本、空间成本、运输成本等等其他不太容易被看到的成本。

中间商赚差价,让商品的价格变的更便宜。无论是什么样的中间商,他们的存在是因为他们创造了相应的价值,而这些价值也将会体现在商品的最终价格上。而中间商之间的充分竞争则保证了中间的这部分差价其实是成本最低的。

思考题:
我们今天享受到的许多科技产品,价格都越来越便宜,包括电脑、电话、音响、照相机等等,但是药品的价格却一直很贵,当中的真正原因有哪些?

答 :我认为可能是因为药品的整个市场缺乏充分的竞争,无论是上游的药品生产厂家,还是中间的渠道,以及下游的药品销售,都收到政府和法律的约束,没有充分的竞争。目前一些比较常见的药有多种品牌可以选择,很多的药店和医院都可以买到,市场竞争比较充分,所以要哦不的价格相对比较便宜,而对于那些比较高端的药品,各方面的门槛过于高,所以导致没有很多的竞争,才导致价格居高不下。

本文标题: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后感800字(《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1939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王蒙的春之声读后感(有关《春之声》朗读后的感受)21章的读后感(骆驼祥子第二十一章的感悟50字左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