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军规,读后感最好快点,红色之旅:井冈山的“铁”,前不久,我与友人一起再次登上井冈山,因为选择了从湘南桂东沙田当年红军颁布“三大纪律,六项...
第一军规 读后感
最好快点 红色之旅:井冈山的“铁”
前不久,我与友人一起再次登上井冈山,因为选择了从湘南桂东沙田当年红军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地方作为此行的起点,便有了现场实景追寻我军光荣传统源头的机会。这里一切都是真实的:村庄是真实的,禾坪是真实的,竹丛是真实的,刻在纪念碑上的“纪律”和“注意”更是“真如铁”。纪律和“铁”字紧密相连,反映纪律不是泥捏的。铁虽无金的光泽,但它朴实无华,坚硬刚毅,自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
观看潇湘厂新片《第一军规》,更验证和强化了我的这个认识。电影《第一军规》通过“历史影像”,还原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诞生过程。片中工农革命军三连是一支刚收编的农民武装,英勇善战,屡立战功,但他们纪律松懈,屡犯军规。由于该连一些战士偷吃民众的红薯、苞米,随便抓鸡、烧门板,老乡们纷纷躲避,有人甚至把他们视同“白狗子”。在此情况下,毛泽东要求部队住宿屋檐下街道边,借门板一定要还,打破了部队与老乡之间的僵局。接着,又抓住排长李喜贵池塘洗澡调戏菊妹子的事件,撤其排长之职,要李戴罪立功。于是沙田圩逃避的老乡纷纷回来,把军民新关系推向高潮……铁的决心,铁的狠劲,铁的规定,我们对这支广大人民群众所期待、所信得过的队伍,怎能不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敬意?!
“沙”与“铁”原本没有必然的联系,可如铁的纪律偏偏有声有色地产生于沙田,这一切,兴许是上苍的有意安排,抑或是历史的巧合?我反复解读“第一军规”,探其前因后果,深深感受到:革命是座大熔炉,具有除杂炼精的功能。毛泽东的治军理念,就是把带有杂质的“农军”投进熔炉里冶炼,让其淬火弃渣、脱胎换骨,变成听党指挥、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铁军”。影片结尾,当年工农革命军战斗的身姿与响亮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声形成激越的视听效果,有力地升华了影片的主题——它不仅赞美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完全彻底为人民的清正廉洁作风,而且揭示了“兵民乃胜利之本”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让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战略奥秘与历史真理。
井冈山下沙田景色依旧,远处苍茫大山的背景下,房舍、竹丛、纪念碑,在春风细雨的吹拂下静静地伫立着,无言地向来人展示着历史的一件浸透着血泪的“制胜法宝”,默默地指示今天的人们:“第一军规”不仅是我军,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牢记它!
本文来自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9-02/23/content_1661450.htm
前不久,我与友人一起再次登上井冈山,因为选择了从湘南桂东沙田当年红军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地方作为此行的起点,便有了现场实景追寻我军光荣传统源头的机会。这里一切都是真实的:村庄是真实的,禾坪是真实的,竹丛是真实的,刻在纪念碑上的“纪律”和“注意”更是“真如铁”。纪律和“铁”字紧密相连,反映纪律不是泥捏的。铁虽无金的光泽,但它朴实无华,坚硬刚毅,自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
观看潇湘厂新片《第一军规》,更验证和强化了我的这个认识。电影《第一军规》通过“历史影像”,还原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诞生过程。片中工农革命军三连是一支刚收编的农民武装,英勇善战,屡立战功,但他们纪律松懈,屡犯军规。由于该连一些战士偷吃民众的红薯、苞米,随便抓鸡、烧门板,老乡们纷纷躲避,有人甚至把他们视同“白狗子”。在此情况下,毛泽东要求部队住宿屋檐下街道边,借门板一定要还,打破了部队与老乡之间的僵局。接着,又抓住排长李喜贵池塘洗澡调戏菊妹子的事件,撤其排长之职,要李戴罪立功。于是沙田圩逃避的老乡纷纷回来,把军民新关系推向高潮……铁的决心,铁的狠劲,铁的规定,我们对这支广大人民群众所期待、所信得过的队伍,怎能不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敬意?!
“沙”与“铁”原本没有必然的联系,可如铁的纪律偏偏有声有色地产生于沙田,这一切,兴许是上苍的有意安排,抑或是历史的巧合?我反复解读“第一军规”,探其前因后果,深深感受到:革命是座大熔炉,具有除杂炼精的功能。毛泽东的治军理念,就是把带有杂质的“农军”投进熔炉里冶炼,让其淬火弃渣、脱胎换骨,变成听党指挥、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铁军”。影片结尾,当年工农革命军战斗的身姿与响亮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声形成激越的视听效果,有力地升华了影片的主题——它不仅赞美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完全彻底为人民的清正廉洁作风,而且揭示了“兵民乃胜利之本”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让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战略奥秘与历史真理。
井冈山下沙田景色依旧,远处苍茫大山的背景下,房舍、竹丛、纪念碑,在春风细雨的吹拂下静静地伫立着,无言地向来人展示着历史的一件浸透着血泪的“制胜法宝”,默默地指示今天的人们:“第一军规”不仅是我军,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牢记它!
本文来自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9-02/23/content_1661450.htm
三国演义第十八回读后感
将在谋不在勇
“将在谋而不在勇”,贾诩之知彼知己,决胜决负,斯诚善矣。至于郭嘉论袁、曹优劣,破曹之疑,不减淮阴侯登坛数语。若夏侯惇拔矢啖晴,不过一武夫之能,未足多也。“十胜”、“十败”,其言皆确,吾独于“仁胜”、“德胜”则有辩焉。夫操何仁何德之有?假仁非仁也,市德非德也。但当曰“才胜”、“术胜”耳。
操之哭典韦,非为典韦哭也。哭一既死之典韦,而凡未死之典韦,无不感激。此非曹操忠厚处,正是曹操奸雄处。或曰:奸雄虽奸,安得此一副急泪?予答之曰:彼口中哭典韦,意中自哭亡儿、亡侄,我恶乎知之?
兵有先后着。此着宜在先,后一着不得;此着宜在后,先一着不得。操欲攻袁绍,而惧吕布之议其后也,于是舍绍而攻布。布既平,而后吾可安意肆志于袁绍。此先后着之不可乱也。
操亦巧矣哉!术方攻布,则助布以攻术,惧布之复与术和也;布既破术,则约备而攻布,知术之必不复与布和也。备、布之交合,而操之患深;袁、吕之交合,而操之患更深。今备既离,术亦离,而后布可图矣。老谋深算,信不可及。
我们还是结合战例来说,攻城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便是选择其薄弱环节,在其中短时间投入大量兵力攻破之,当然为了防止守城方也在同时聚集大量兵力,则利用声东击西计策,诱使对方将注意力集中到另一侧则是必要的。曹操在演义中可以说是做了最佳的选择,先填掉壕沟,去掉行军障碍,再填柴薪积草在城边,这并不是要烧城,而是如填壕一样的做法,减少城墙与地面的高度差,以便军队的进攻,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云梯,只是绝不会放那些容易燃烧的草,而是黄土沙包等物了。(不过假若以演义这样的描写,这次攻打的到不是真正的大城,而倒象一般的小城甚至城寨了。)实际上把真正的兵力集中起来于夜间在另一侧进攻,假如没有被识破,这确实也是一种完美的攻城套路。
不过真正的攻城自然不会那么简单,那是一套复杂的程序,本章也并没有打算做军事贩子,详细介绍攻城器械的用途和攻城办法,那会在以后的一章中专门叙述。
再说说刘备和吕布对峙一战,那也是另一种攻城态势,刘备在得知曹军来援后,便分兵在城外立寨,这也是一种守城方式,尽管单纯的守城能减少伤亡,但是很容易陷入被动之中,而在城外立寨,与城市相互策应,这样攻城一方在进攻的同时就不得不预留部分兵力在防备城外城寨的攻击,这样对城市的压力就减轻了,陈宫日后便在被围时向吕布提出这一意见。而且在有援军的情况下,也能更好的策应援军活动,而不至于被攻城一方分离,所以古代重要的城市防御体系都是由几座位置可以相互策应的城池构成的,而攻城一方就要占领各要地,一来限制守城一方的活动,二来阻碍对方的援军。(甚至有攻城一方在敌方援军来时自己修筑城寨的,最著名的西方莫过于恺撒对高卢一战。)
当然,刘备和曹操一样,效果都不是很好,小沛的失去也是失城中很常见的追击溃兵入城,不过正如前面所说的,这两个事件在历史上都没有明写,只是小说中运用了这种写法,真实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到是曹操和张绣刘表联军一战,却是如演义中所写这般。演义中张绣对曹军战中伏,而之后刘表张绣联军追击又中伏,张绣听贾诩言再度追击大胜,这都是史书上有所记载的,而这些事例,都说明了一个例子,便是伏兵在古代战争中的地位。
演义中将伏兵说的如同神话一般,三国演义中火攻和伏兵可说是以少胜多的当家宝贝,只要是大胜,不是计出伏兵就是火烧什么来着,而且都和诸葛亮等人联系在一起,让人不免觉得火攻伏兵实在是制敌之良药,其实倒并非如此。
伏兵确实很好用,中国史书上伏兵的例子屡见不鲜,伏兵是以少胜多的重要手段,其一大原因便是军事阵型的限制。
军事阵型在古代作战中出现的很早,西方出名的如马其顿方阵,东方的阵型繁多,不少还带了神话色彩,如八卦阵,但是总体构思是一样的,便是在纪律基础之上在战斗的部分地区集中优势攻击。而由于阵型的平面效果,使得作战中大多数士兵只能面对一个方向,而一旦侧后方受到攻击时,则往往会动摇,所以东西方战斗都讲究迂回到敌人的后方或侧方,在此进行打击能得到比正面对抗好千百倍的效果,往往会使得对方溃散,而溃散的士兵人数再多,也无法与有组织的阵型军队对抗。所以伏兵的以少胜多很大程度是得益于此。
而伏兵又占了另外两大优势,一来是突然性,人的心理对于突然出现的事物总有恐慌性,假如本来以为安全的地方出现了大量不知数目的军队,很容易军心溃散,而另一方面,伏兵往往是先引诱敌方,敌方追击的过程中不可能保持完美的阵型,此时的冲击那要有效果的多。
所以伏兵确实很有效果,但是,中国史官过于讲究计策的重要性,追求文字的戏剧性,重视战略构想,而忽视战术细节的描写,导致伏兵被神话了,任何一次战役都是由最小的细节构成的,没有一次战役是只靠某人的神机妙算就能成功的。
就以伏兵来说,要对敌方埋伏这并非所有的军队都能做到,必须令行禁止,就以埋伏的军队来说,假如不听指挥,不等时机成熟就冲出,那要不就被人识破,要不就得不到大的战果。再以引诱的军队来说,要求先败后胜,说来简单,这先败要败得不让人怀疑又谈何容易,打得过了,自己逃回去的机会也没,一触即溃,则别人怀疑不来追击,而且被人追击又岂是那么容易逃的,搞不到还没到伏兵地点,就被灭了干净,而且等敌人中计后,伏兵大起,你这引诱部队可不能还是一直逃下去,不然追兵便可乘机追围攻击而逃过一劫,你这诱兵还要反过来迎击,此时敌人很可能拼死突击,要堵住才行。
这一切,没有长期的训练和严明的纪律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不能指望连战斗都没有战斗过的新兵甚至土匪来做伏兵这种高技术活,历史上能使用伏兵的大都是战斗多年的军队,如曹操在攻打董卓时中伏,非他不懂兵法,而是他军队不能用,只是一些乡勇而已,怎么能和凉州正规军对抗。等到了日后有了基业,严行军法,才锻炼出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这样才能驰骋中原。
不但伏兵如此,对付伏兵也是一样,比如敌人溃逃,若是令行禁止的军队,便可控制,不盲目追击,反之就会盲目追击,导致阵型混乱,被敌军所乘,如日后在白马斩文丑一仗。或者即便中伏,有经验的军队也比一般的军队容易镇定,而且由于纪律的约束,也容易在指挥下统一行动,不溃散,以减少伤亡,甚至反败为胜。
演义小说总说为将如何如何神机妙算,或者武艺如何高强,好象将领最重要的便是奇计和武勇,其实,真正的将领,能将下属训练成一支真正的军队,才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没有军队的战斗力作为基础,一切都是空的
“将在谋而不在勇”,贾诩之知彼知己,决胜决负,斯诚善矣。至于郭嘉论袁、曹优劣,破曹之疑,不减淮阴侯登坛数语。若夏侯惇拔矢啖晴,不过一武夫之能,未足多也。“十胜”、“十败”,其言皆确,吾独于“仁胜”、“德胜”则有辩焉。夫操何仁何德之有?假仁非仁也,市德非德也。但当曰“才胜”、“术胜”耳。
操之哭典韦,非为典韦哭也。哭一既死之典韦,而凡未死之典韦,无不感激。此非曹操忠厚处,正是曹操奸雄处。或曰:奸雄虽奸,安得此一副急泪?予答之曰:彼口中哭典韦,意中自哭亡儿、亡侄,我恶乎知之?
兵有先后着。此着宜在先,后一着不得;此着宜在后,先一着不得。操欲攻袁绍,而惧吕布之议其后也,于是舍绍而攻布。布既平,而后吾可安意肆志于袁绍。此先后着之不可乱也。
操亦巧矣哉!术方攻布,则助布以攻术,惧布之复与术和也;布既破术,则约备而攻布,知术之必不复与布和也。备、布之交合,而操之患深;袁、吕之交合,而操之患更深。今备既离,术亦离,而后布可图矣。老谋深算,信不可及。
我们还是结合战例来说,攻城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便是选择其薄弱环节,在其中短时间投入大量兵力攻破之,当然为了防止守城方也在同时聚集大量兵力,则利用声东击西计策,诱使对方将注意力集中到另一侧则是必要的。曹操在演义中可以说是做了最佳的选择,先填掉壕沟,去掉行军障碍,再填柴薪积草在城边,这并不是要烧城,而是如填壕一样的做法,减少城墙与地面的高度差,以便军队的进攻,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云梯,只是绝不会放那些容易燃烧的草,而是黄土沙包等物了。(不过假若以演义这样的描写,这次攻打的到不是真正的大城,而倒象一般的小城甚至城寨了。)实际上把真正的兵力集中起来于夜间在另一侧进攻,假如没有被识破,这确实也是一种完美的攻城套路。
不过真正的攻城自然不会那么简单,那是一套复杂的程序,本章也并没有打算做军事贩子,详细介绍攻城器械的用途和攻城办法,那会在以后的一章中专门叙述。
再说说刘备和吕布对峙一战,那也是另一种攻城态势,刘备在得知曹军来援后,便分兵在城外立寨,这也是一种守城方式,尽管单纯的守城能减少伤亡,但是很容易陷入被动之中,而在城外立寨,与城市相互策应,这样攻城一方在进攻的同时就不得不预留部分兵力在防备城外城寨的攻击,这样对城市的压力就减轻了,陈宫日后便在被围时向吕布提出这一意见。而且在有援军的情况下,也能更好的策应援军活动,而不至于被攻城一方分离,所以古代重要的城市防御体系都是由几座位置可以相互策应的城池构成的,而攻城一方就要占领各要地,一来限制守城一方的活动,二来阻碍对方的援军。(甚至有攻城一方在敌方援军来时自己修筑城寨的,最著名的西方莫过于恺撒对高卢一战。)
当然,刘备和曹操一样,效果都不是很好,小沛的失去也是失城中很常见的追击溃兵入城,不过正如前面所说的,这两个事件在历史上都没有明写,只是小说中运用了这种写法,真实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到是曹操和张绣刘表联军一战,却是如演义中所写这般。演义中张绣对曹军战中伏,而之后刘表张绣联军追击又中伏,张绣听贾诩言再度追击大胜,这都是史书上有所记载的,而这些事例,都说明了一个例子,便是伏兵在古代战争中的地位。
演义中将伏兵说的如同神话一般,三国演义中火攻和伏兵可说是以少胜多的当家宝贝,只要是大胜,不是计出伏兵就是火烧什么来着,而且都和诸葛亮等人联系在一起,让人不免觉得火攻伏兵实在是制敌之良药,其实倒并非如此。
伏兵确实很好用,中国史书上伏兵的例子屡见不鲜,伏兵是以少胜多的重要手段,其一大原因便是军事阵型的限制。
军事阵型在古代作战中出现的很早,西方出名的如马其顿方阵,东方的阵型繁多,不少还带了神话色彩,如八卦阵,但是总体构思是一样的,便是在纪律基础之上在战斗的部分地区集中优势攻击。而由于阵型的平面效果,使得作战中大多数士兵只能面对一个方向,而一旦侧后方受到攻击时,则往往会动摇,所以东西方战斗都讲究迂回到敌人的后方或侧方,在此进行打击能得到比正面对抗好千百倍的效果,往往会使得对方溃散,而溃散的士兵人数再多,也无法与有组织的阵型军队对抗。所以伏兵的以少胜多很大程度是得益于此。
而伏兵又占了另外两大优势,一来是突然性,人的心理对于突然出现的事物总有恐慌性,假如本来以为安全的地方出现了大量不知数目的军队,很容易军心溃散,而另一方面,伏兵往往是先引诱敌方,敌方追击的过程中不可能保持完美的阵型,此时的冲击那要有效果的多。
所以伏兵确实很有效果,但是,中国史官过于讲究计策的重要性,追求文字的戏剧性,重视战略构想,而忽视战术细节的描写,导致伏兵被神话了,任何一次战役都是由最小的细节构成的,没有一次战役是只靠某人的神机妙算就能成功的。
就以伏兵来说,要对敌方埋伏这并非所有的军队都能做到,必须令行禁止,就以埋伏的军队来说,假如不听指挥,不等时机成熟就冲出,那要不就被人识破,要不就得不到大的战果。再以引诱的军队来说,要求先败后胜,说来简单,这先败要败得不让人怀疑又谈何容易,打得过了,自己逃回去的机会也没,一触即溃,则别人怀疑不来追击,而且被人追击又岂是那么容易逃的,搞不到还没到伏兵地点,就被灭了干净,而且等敌人中计后,伏兵大起,你这引诱部队可不能还是一直逃下去,不然追兵便可乘机追围攻击而逃过一劫,你这诱兵还要反过来迎击,此时敌人很可能拼死突击,要堵住才行。
这一切,没有长期的训练和严明的纪律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不能指望连战斗都没有战斗过的新兵甚至土匪来做伏兵这种高技术活,历史上能使用伏兵的大都是战斗多年的军队,如曹操在攻打董卓时中伏,非他不懂兵法,而是他军队不能用,只是一些乡勇而已,怎么能和凉州正规军对抗。等到了日后有了基业,严行军法,才锻炼出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这样才能驰骋中原。
不但伏兵如此,对付伏兵也是一样,比如敌人溃逃,若是令行禁止的军队,便可控制,不盲目追击,反之就会盲目追击,导致阵型混乱,被敌军所乘,如日后在白马斩文丑一仗。或者即便中伏,有经验的军队也比一般的军队容易镇定,而且由于纪律的约束,也容易在指挥下统一行动,不溃散,以减少伤亡,甚至反败为胜。
演义小说总说为将如何如何神机妙算,或者武艺如何高强,好象将领最重要的便是奇计和武勇,其实,真正的将领,能将下属训练成一支真正的军队,才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没有军队的战斗力作为基础,一切都是空的
本文标题: 严明纪律读后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8272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