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知足读后感(知足则乐 务贪必忧的读后感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2-02 04:13: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3

关于淡泊的议论文字数别太多也别太少,谢谢“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这句话所传达的思想境界为众人所偏爱,即是淡泊...

淡泊知足读后感(知足则乐 务贪必忧的读后感是什么)

关于淡泊的议论文

字数别太多也别太少 谢谢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这句话所传达的思想境界为众人所偏爱,即是淡泊。
淡泊,是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表现。如今,它已成了一种高尚操节的象征符号,它所代表的清明廉洁引得古今文人雅士追逐,图落个美名流芳百世。殊不知淡泊虽为贤德,却不可刻意追逐,若着意求贤便成伪果,自叹虚生。
淡泊不是口号,不是时尚,而是一种超脱的心态。古人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可见淡泊与宁静、澹定之心是分不开的。东晋五柳先生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觅得了自己的桃花源,得以流传千古;汉代陈继儒“竹窗下,惟有蝉吟鹊噪,方知静里乾坤”的吟咏也创设了他的精神家园。两位隐士不约而同地以安宁的田园生活为淡泊量定了尺码。
陶翁感叹:“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陈眉公唏嘘:“澹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上试来。”这“浓艳场”无非指的是纷纭红尘。难道这尘世真是一个梦魇?
若真是如此,诸葛亮为何舍弃清雅茅舍,而随刘备出山?周敦颐为何能在社会中如一枝白荷,洁身自好、独立不移?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可见奇人异士未必都在山泽草野之间。
陈眉公语云:“放下仙佛之心,方名为得道。”陶翁在世人眼里,是名隐士,是位世外高人,是个神仙,但他却不知淡泊的真谛在这尘网中。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的读后感是什么?

此外编号88做到9估计经完点为都能问

淡泊宁静,知足常乐的心境是主动还是被动形成的

多数还是天生的,也就是天性如此,和家庭教育氛围有关,长期耳濡目染熏陶的。
其实很难区分是主动还是被动,或者每个人都有主动的部分和被动的部分。比如甲是65%主动+35%被动,乙是各占50%,丙是28%主动+72%被动……
本文标题: 淡泊知足读后感(知足则乐 务贪必忧的读后感是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8116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老人与海读后感(老人与海的读后感)顽皮同学4读后感30字(顽皮同学4读后感怎么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