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读后感最后一课读后感一篇短短的三千字左右的故事,在文学史上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它曾给予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读者以强烈的感染,深深得到他...
最后一课读后感
最后一课读后感
一篇短短的三千字左右的故事,在文学史上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它曾给予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读者以强烈的感染,深深得到他们的喜爱,原因在哪里?当我们读到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这个短篇小说时,不禁这样提出问题。 这其中肯定有着某些东西,仍值得我们今天研究和借鉴。 当然,首先因为作品具有进步的思想内容,表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容易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读者所理解的。故事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题材。这次战争虽然是从普皇与法皇拿破仑第三争夺势力范围引起的,但战争的后期,普军入侵法国,对法国人民来说,战争就属于反侵略的性质。在祖国危急的关头,爱国主义热潮高涨。阿尔封斯·都德也应征入伍。在战前,他已经是一个知名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小东西》和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很受读者的欢迎,后者以他故乡的五光十色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在对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方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的散文诗般的描绘中,流露了作者深深的乡土之恋;前者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写他青年时任小学教师时的经历,在亲切自然的叙述中,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以及作者所特有的幽默感。现在,战争生活给予他新的创作源泉,人民反侵略的精神给予他强烈的感染,这使他写出了《月曜故事集》中一组著名的爱国主义的短篇,其中有的是揭露第二帝国军队的腐败,讽刺军事将领的卑劣无能,有的是颂扬普通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反抗侵略的意志,在这里,他原来局限于日常生活的视野扩大到民族的范围,创作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在这一组作品中,《最后一课》是最为优秀的一篇。 普法战争是以法国的惨败告终的,战后,法国东部的阿尔萨斯与洛林两省被割让给普鲁士。《最后一课》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表现阿尔萨斯省人民沦为异族奴隶的痛苦。这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一个短篇能不能容纳这样大的题材?在一个短篇里如何才能容纳这样大的题材,并把它表现得深刻动人? 这需要艺术家的匠心。 在这里,作者充分利用了短篇小说的特点,运用了小中见大的艺术方法,他选择了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小学校里的一堂课来表现这一痛心的历史事件和人民悲痛的感情。巨大的非常的历史事件都是由普通的日常的生活进程积聚起来的,但是,也并不是任何一个日常生活的场景都能表现出某个巨大的事件,正如不是任何一颗露珠都能反映出太阳的光彩一样。这就需要选择,需要集中,需要典型化,需要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并善于选择足以表现这一本质的日常生活场景。都德所选择的正是集中表现了这一巨大事件的生活片断:这是最后一堂法文课,以后学校里不许再教祖国的语言了,小孩从此要学异国统治者的语言了!作者的这一选择,使得普法战争悲剧性的结果,通过最后的一课表现得再鲜明不过了!而小中见大又使这“小”的内容更为充实丰富,作者把社会意义巨大的主题浓缩在一件日常生活的事件里,从而就把一个小学里的这堂课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仪式的高度,于是,这一日常生活的场景就显出了庄严的非常的意义,这里的每一个普通的细节都具有了一种动人的力量,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铺陈。 作品的主题非常鲜明,作者要表现的就是民族的悲痛和对侵略者的控诉,但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却选用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作者并没有从严肃的民族感情写起,最后一课庄严而令人心碎的情景却是通过一个顽童的感受写出来的,他完全从一个儿童的精神世界出发,写出小主人公如何怕考问、如何想逃学的懵懂无知的状态,也正是在这种状态中,最后的一课给予他精神极大的震动,并由此而开始觉醒,对祖国的语言依依不舍,对自己过去没有好好学习深为悔恨,对沦为奴隶的民族保住祖国语言的重要性有了认识,小主人公带有稚气的叙述中所流露出来的丧失祖国的沉重的悲痛,对读者更有至深的感动。同样,作者在作品里也并没有对外国占领者进行直接的谴责,只是在少数几个地方写到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以后不许再学法文的命令,他让自己的倾向“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恩格斯:1885年11月26日致敏娜·考茨基的信),他通过对小学师生和村里老百姓的悲伤和痛苦的具体描写,使自己对侵略者的揭露和谴责更为深刻有力。 小说的人物形象不止一个,是用白描的手法勾画出来的,虽然着墨不多,但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作者不是对他们进行铺开的全面的描写,而是选择了他们在最后一课这动人的一刻的反应,突出了他们的精神状态,表现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作者也没有把这些人物描写得完美无缺,尽善尽美,而是把他们表现得像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一样,如韩麦尔先生,他对自己的教育工作也有不够尽责的地方,但是,面临着民族命运这样严肃的问题的时候,他们身上都激发起某种崇高的情操,这就使他们成为动人的正面艺术形象。都德是一个笔端饱含感情的作家,他往往以自己熟悉的普通人为描写对象,他总是以一种柔和的、略带幽默的眼光观察他们,并且以同情的态度加以描写,因而他的人物描绘能给读者以亲切之感,《最后一课》也具有这一特色。 《最后一课》作为短篇小说,是高度精练的范例,它以短小的篇幅表现了重大的主题和题材,描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而所有这一切又是以平易的风格和朴素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这里凝结着作者的艺术劳动的可贵经验,对我们仍有启发和借鉴作用,这就是我们今天再一次谈起它来的原因。 《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许汝让) 在《语文学习》1995年第1期上,张大文的文章《何必换一种读法》不同意邓春江《何不换一种读法》一文的观点,即不同意小说的主人公是一组群像之说。张大文指出:“韩麦尔先生正是一位捍卫祖国领土坚持到最后一天的英勇战士,小说的主人公非他莫属。”我不敢苟同这一观点,也不敢苟同文章中的一个论据:“既然他是一个受教育者,思想起点要比老师低得多,他怎么会是主人公呢?或者说,他怎么能挤到主人公群像中去呢?”看来,以觉悟的高低来衡量是否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张大文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文章中附带论及的谁是《七根火柴》的主人公时,也有类似的一句话:“其实,思想境界无名战士高得多。”我想,思想觉悟的高低恐怕不能作为判断谁是小说的主要人物的参照系数吧?不然的话,阿Q、祥林嫂、别里科夫等人物都要被逐出主人公的行列了。 看来,衡量是否为小说的主人公还得有一个正确的说法,我认为《辞海》上定的标准可以参照:(主人公)是“文艺作品中集中刻画的主要人物,是矛盾冲突的主体”。一个“矛盾冲突的主体”,一个“集中刻画的主要人物”,使标准明晰化了。如果再适当引申一下,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应该围绕着主要人物而展开。用这三条标准衡量一下,我觉得《最后一课》的主人公应该是小弗郎士,而非韩麦尔先生了。 先说“矛盾冲突的主体”。《最后一课》矛盾的焦点应该是征服与反征服的矛盾,即普鲁士人要用强令改变民族语言的方法来永远征服法兰西民族,不但要在领土上占领法国,而且是通过消灭法国文化来永远地征服法兰西民族的心。而法国人民,尤其是法国的孩子,“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就永远不会被征服。但可悲的是,孩子们(以小弗郎士为代表)以前由于不重视学习并未掌握好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大人们(以郝叟老头为代表)以前由于只知道让孩子们去干活挣钱,不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在客观上也造成了今天的局面。时间只有一天了,明天学校就要改教德语了,矛盾就这样尖锐地摆在了人们面前。《最后一课》之所以能摄人心魄,就在于小弗郎士在种种外因(如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心和使出全身力气教完最后一课的勇气,郝叟老头捧着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发出的颤抖的声音,那阵阵紧逼的教堂的钟声和普鲁士士兵操练结束的号声)和内因(法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不愿受奴役的决心)的作用下,终于完成了由厌学到认真学习、由讨厌法语的分词到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的转变。因此,当韩麦尔先生用尽全身力量写下“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时,这两个字就不仅是写在黑板上,也是写在小弗郎士心中了。连顽童也知道爱国,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已被交到下一代的手中,这样的民族会灭亡吗?矛盾终于解决了,小弗郎士是矛盾冲突中的主体人物,当然是小说的主人公了,这是从总体到局部(主题到人物)的认识。 再说小说中“集中刻画的人物”。粗粗看来,小说用了许多篇幅描写韩麦尔先生的语言、表情、动作、服饰,似乎他应为主要人物。但你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正是要揭示小弗郎士心理活动过程的,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是作为小弗郎士思想发展和成熟的一种映衬。小弗郎士由于贪玩而逃学,他挨过老师的骂,挨过老师的“大戒尺”,他对老师心中有个“怕”字,他甚至觉得看普鲁士士兵操练更“有趣”。在“最后一课”这特殊的氛围中,他开始醒悟了,他感到“万分难过”。老师并没有因为他的迟到而责罚他,反而进行自责,并且耐心地讲解,“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这时小弗郎士觉得法语“挺容易”学,他“舍不得”跟法语课本分手了,他开始爱国家、恨敌人了。对从屋顶上传来的鸽子的咕咕声,他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当看到韩麦尔先生那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地瞪着一切的眼神时,联想到老师四十年来为祖国忠诚服务,小弗郎士动情了,他心中爱国的火种被点燃了,他觉得老师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从怕老师到爱老师,从贪玩无知到恨敌人,从没有民族意识到心中植下爱国的根,小说正是通过对韩麦尔先生的人物描写从侧面细致地表现小弗郎士的觉醒过程,表现了悲壮的爱国的主题,所以,小说中真正“集中刻画的人物”还是小弗郎士,这是从部分到整体(人物到主题)的认识。 情节应该围绕着主要人物展开。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围绕着主要人物展开情节时,各部分之间应该有一种内在的十分紧密的联系。小说的情节是有这种因果联系的:小弗郎士贪玩厌学是因,在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权利即将被剥夺时感到痛悔是果;老师全身心地诱导和耐心地教是因,小弗郎士终于爱学习了,开始有了民族的意识是果;一个民族在被异族奴役、同化时所有的人都感到万分痛苦、并且作出最有效的反抗是因,在这样的时刻孩子们终于醒悟、牢记民族的根是果。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如以韩麦尔先生为主人公来分析一下小说。我认为这种分析难以成立。它有两个问题难以解决:其一,既然中心人物是“矛盾冲突的主体”,其他人物就应该围绕他而展开,如郝叟老头的思想变化难以与主人公发生联系,铁匠华希特游离于情节之外,更成了多余的人物了。其二,韩麦尔先生不处于“矛盾冲突的主体”地位上,因为在亡国灭种惨祸面前,矛盾的解决不在于韩麦尔先生喷发满腔的爱国热忱,而在于在下一代心中植上民族的根,处在矛盾的焦点上和掌握解决矛盾关键的只能是小弗郎士,而非韩麦尔先生。再说对解决这一矛盾韩麦尔先生虽然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力,但他还不是使小弗郎士产生思想转变的全部动因,应该说是韩麦尔老师、郝叟老头和普鲁士人(他们的野蛮奴役政策)三位一体的力量构成小弗郎士思想转变的外因。这是从否定另一种说法的角度对小说主人公的探求。 《最后一课》分析(刘宪章) 《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小说的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那天早晨上学”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这一部分描述了弗郎士在上学的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交待了故事的背景和弗郎士的身份、性格特征,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的铺垫。 小说先写弗郎士上学晚了,加之没有复习好功课,害怕挨老师的“训斥”,因而闪过想逃学的念头。这一独白式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弗郎士的稚气、贪玩,是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而后写了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景物的感受。他感到天晴日暖,听到林边鸟语,看到普鲁士军队在操练,而他认为“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然而他没有为之所动,而是“急忙向学校跑去”。这里一方面突出了弗郎士天真好玩的性格,而另一方面,也正是作者要强调的一面,就是突出了弗郎士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想逃学的念头。 接着作者描写了弗郎士经过村政府时的心理活动,展示了他的性格的另一侧面,即对敌人的恨。当弗郎士看到不少人在布告牌前时,就立即想到:“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同时,想到“又出了什么事啦”?说明这个看来稚气的孩子的内心是爱憎分明的,统治者的罪恶行径他是牢记在心的。铁匠的话,他以为是和他开玩笑,讽刺他,所以他气急败坏地跑进了韩麦尔的院子。这说明他是有很强的自尊心的。铁匠的话也给读者造成悬念,为什么说“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吸引读者追读下文。 这部分,在直接描写弗郎士的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韩麦尔老师的严厉,这对下文写老师态度的变化,突出主题,有烘托的作用。此外,作者独运匠心,安排了人们看布告牌的细节,巧妙地交待了故事的背景,而且对刻画性格、情节发展,有一举多得的效果。 第二部分从“平常日子”到“我将永远记住这最后的一课”。是小说的中心部分,主要写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爱国热情。按情节发展,又可以把这部分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平常日子”到“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写弗郎士跑到学校以后发现的种种不平常现象,渲染出一种严肃、悲愤的气氛。弗郎士看到教室里用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喧闹”,他走进教室,平日严厉的韩麦尔老师和蔼地说在等待他来上课,当弗郎士“稍微平静”之后,注意到韩麦尔老师今天却穿着只有“督学来校视察”或是“发奖的日子”时才穿的服饰;最使他“吃惊”的是课室里坐着许多本村的人,他们“个个看来都很忧愁”。这一切通过弗郎士不同心境,由粗到细的观察,一步紧一步地烘托了“最后一课”的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 再一层,从“我看见这些情形”到“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在这一层里,正面揭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点明了主题。正当弗郎士对这一切不平常的情景感到奇怪的时候,韩麦尔老师说道:“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韩麦尔的话,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含义。普鲁士统治者禁止阿尔萨斯、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妄图用这种阴险、毒辣的方法奴役法国人民。韩麦尔老师在这种情况下,连连强调这一课无论是对老师对学生说来都是“最后一课”。这样,“最后一课”本身就是抗议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在悲剧命运的打击下,弗郎士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爱国情、亡国恨一齐迸发出来。这是“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作者让它独立成段,是为了突出韩麦尔老师的话,在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鸣和反响。听了老师的话,弗郎士的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他对这“最后一课”的珍惜,为“再也不能学法语”而无限惋惜,为过去“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而悔恨。其次他对于感到“讨厌”的书和严厉的韩麦尔老师在感情上也变了:书,“像是我的老友”;老师“责罚”自己的事,全都忘了;再就是,他刚才还迷惑不解的现象,豁然明白了:韩麦尔老师穿上节日盛装,村里的老人到学校里来,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是为了上这“最后一课”。这一段心理活动,表明了老师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也通过弗郎士对老师的怜悯、尊敬和感激之情,表明了孩子的心灵上爱国意识正在成长。 最后一层,从“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到“我真永远忘不了”。这一层,写韩麦尔老师和学生在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下,在“最后一课”中认真教学的感人情景。 德国侵略者强行剥夺阿尔萨斯、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和自由,激起了韩麦尔老师、弗郎士和全体学生、村里的老人们的悲愤和爱国热情。他们把法语和祖国视为同义语,爱法语就是热爱法兰西祖国。因此,他们对统治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都凝聚在这“最后一课”中。 弗郎士珍视这最后一堂法语课,并且把学好自己祖国的语言作为热爱祖国的神圣职责,因而产生了高度的学习热情。所以,当韩麦尔老师让他背书时,心里想的是“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当他一句话也拼不出时,心里想的不再是害怕挨老师的“训斥”,而是“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他有了羞耻感。弗郎士在学习文法时,他自信“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过去一个字也记不住的文法,现在觉得很容易懂。这使他自己都感到“奇怪”。当他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他想到“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联想,表现出弗郎士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和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韩麦尔老师对祖国的深情和尽职精神,在“最后一课”中是极其感人的。这个平时严厉的老师,当弗郎士背诵不出分词规则时,他不再“训斥”他,而是沉痛地总结以往的教训:“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同时指出自己也有应该“自责”之处。总结过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珍视这“最后一课”。他针对侵略者禁教法语的阴谋,赞美法语的优点,强调掌握法语的重要意义: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段话,寓意深刻,语重心长,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法语,用它作为武器,为法兰西祖国的自由统一而斗争。韩麦尔老师的高度责任感,使弗郎士感到他“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感到他“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韩麦尔老师为了学生们上好习字课,还别出心裁地在字帖上用圆体字写:“法兰西”,“阿尔萨斯”,象征着阿尔萨斯和法兰西祖国永远在一起。使弗郎士感到“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韩麦尔老师忍受着离开服务了四十年的本乡的痛苦,认真地教好“最后一课”。 小说的最后一部分,从“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到小说结尾。写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壮和不屈精神。 正当每个人的炽烈的爱国热情都凝聚在“最后一课”中,而这感人的情景又激动着每个人的心的时候,教堂的钟声和普鲁士军队收操的号声,令人心碎地宣告了“最后一课”的结束。韩麦尔老师此刻的悲愤和哀痛难以形容,他“脸色惨白”,到嘴边上的话,却哽住了,说不出来。于是,他“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法兰西万岁”这振奋人心而又含义深刻的两个大字。这几个光彩夺目的大字表达了韩麦尔老师的心声,也是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的意志的集中表现。这样收尾,使小说的主题深化,同时收到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丰富想像的余地。 《最后一课》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杰作,不仅由于它在内容上表现了爱国主义思想,还在于它具有卓越的艺术特色。 艺术结构的简朴和紧凑。《最后一课》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弗郎士作结构的中心线索,通过主人公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自然而生动地展示出来。小说从弗郎士走出家门、跑向学校,到“最后一课”结束,情节的发展层次清晰、紧凑、井然有序。作者把普鲁士侵略者颁布禁教法语令,作为情节发展和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异族统治者强行施教德语,表明它对阿尔萨斯、洛林人民的奴役加深了,民族矛盾激化了,这就更加激发了小弗郎士、韩麦尔老师以及郝叟老人的爱国热情,他们崇高感人的形象跃然纸上。爱国主义的主题,也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充分揭示,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最后一课”的结束,情节发展到高潮,并急转为尾声,小说的主题进一步升华。结尾表明:“最后一课”结束了,然而它已经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法兰西一定会重获解放。 出色的心理描写。这篇小说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是成功的。作者巧妙地用了多种方式描写了人物心理,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突出了主题。 小说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时,成功地把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行动描写与心理活动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把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融为一体。这样使弗郎士所见到的景物、人物等都笼罩上一层感情色彩,它和那极其简洁的直接对心理活动的刻画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反映出弗郎士的心理状态。如:“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这样就把景物描写与直接写心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作为小学生的弗郎士那种因怕迟到而急于到学校去,而又为路旁景物所吸引,既留恋,又不敢再停下来观赏、玩耍的复杂心情。有许多地方作者是把心理描写和人物行动结合在一起的,如弗郎士进教室:“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这样的例子很多,从这些例子看出作者是多么自然、多么贴切地把人物的心理和行动结合在一起进行刻画的。 总之,这篇小说描写心理活动的段落很多,作者灵活地运用了多种心理刻画的方法。但无论用什么方法描写心理活动,都准确地把握住了弗郎士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非常真实,非常生动。 “烘托”和“重复”的手法的巧妙运用。作者为了突出主题和人物性格,独具匠心地运用“烘托”和“重复”的手法。为了突出爱国主义的主题,作者着意用烘托手法描绘了“最后一课”的庄严、悲壮的气氛。通过弗郎士在上学的路上和到学校以后的见闻,层层深入地描写了一系列不平常的景象。这些不平常的情况,就为爱国主义的主题,烘托了庄严、悲愤的气氛,突出了主题。同时为刻画弗郎士的性格作了巧妙的铺陈。作者还多次重复“最后一课”,每次出现这句话,用意不同,而意义却一次比一次深刻。这句话,像珍珠一样贯穿全篇连成一线,光芒四射,从而加深了主题,同时,对突出人物性格也有重要的作用。 11节~23节的中心 是写韩麦尔先生以自己对祖国无限的热爱的心情上好最后一课,以及小弗朗士激发了爱国热情,从一个天真.贪玩的孩子转变为一个懂事的学生,用心上好最后一课。
编辑本段《最后一课》违背历史事实
《最后一课》颠倒历史黑白 阿尔萨斯省在当时绝大部分居民都是说德语方言的,法语人口大约占5%,阿尔萨斯地区在过去长期属于德意志地区,是德意诸邦国的一部分。直到1648年,才成为法国的“非正式保护国”。直到路易十四时 期,法国侵占斯特拉斯堡,这才确立了对此地的正式统治,但阿尔萨斯依旧获得自治的独特地位。1871年,法国战败后,阿尔萨斯被划归为德 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德国战败,该地区又划归法国。一直到今天,该地区绝大部分人依然说德语,很少说法语。 《最后一课》作者颠倒“阿尔萨斯省在当时绝大部分居民都是说德语方言的,法语人口大约占5%”这个历史事实,故意夸大刻画成阿尔萨斯省人民是亡国奴;其次,阿尔萨斯--洛林大省属于传统的德意志地区,被法国侵占,1871年,法国为阻碍德国统一,悍然发动了对普鲁士的侵略战争,但事与愿违,法国惨败,德国转入反攻,占领巴黎近郊,在凡尔赛宫宣布德国成立,迫使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钢铁产区,成功收复被法国侵占的国土,而作者却颠倒历史事实,将首先挑起战争的法国说成受害者。 据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一卷245页记载——“一战后,法国政府企图同化该地,特别是企图用国立学校取代当地传统的教会学校,并禁止德文报纸出版(德语是当地75%居民使用的书面语)”。后果是:“阿尔萨斯自治运动蓬勃发展,寻求在法兰西共和国内自治。”后来法国政府放弃了这些文化同化的措施,自治运 动才停歇。 1871年,阿尔萨斯有人口150万。其中也的确夹杂着说法语的5万人口。法国战败后,那5万人后来多数迁移到了法国。而且许多法国人不知道都德是谁。
一篇短短的三千字左右的故事,在文学史上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它曾给予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读者以强烈的感染,深深得到他们的喜爱,原因在哪里?当我们读到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这个短篇小说时,不禁这样提出问题。 这其中肯定有着某些东西,仍值得我们今天研究和借鉴。 当然,首先因为作品具有进步的思想内容,表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容易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读者所理解的。故事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题材。这次战争虽然是从普皇与法皇拿破仑第三争夺势力范围引起的,但战争的后期,普军入侵法国,对法国人民来说,战争就属于反侵略的性质。在祖国危急的关头,爱国主义热潮高涨。阿尔封斯·都德也应征入伍。在战前,他已经是一个知名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小东西》和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很受读者的欢迎,后者以他故乡的五光十色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在对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方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的散文诗般的描绘中,流露了作者深深的乡土之恋;前者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写他青年时任小学教师时的经历,在亲切自然的叙述中,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以及作者所特有的幽默感。现在,战争生活给予他新的创作源泉,人民反侵略的精神给予他强烈的感染,这使他写出了《月曜故事集》中一组著名的爱国主义的短篇,其中有的是揭露第二帝国军队的腐败,讽刺军事将领的卑劣无能,有的是颂扬普通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反抗侵略的意志,在这里,他原来局限于日常生活的视野扩大到民族的范围,创作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在这一组作品中,《最后一课》是最为优秀的一篇。 普法战争是以法国的惨败告终的,战后,法国东部的阿尔萨斯与洛林两省被割让给普鲁士。《最后一课》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表现阿尔萨斯省人民沦为异族奴隶的痛苦。这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一个短篇能不能容纳这样大的题材?在一个短篇里如何才能容纳这样大的题材,并把它表现得深刻动人? 这需要艺术家的匠心。 在这里,作者充分利用了短篇小说的特点,运用了小中见大的艺术方法,他选择了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小学校里的一堂课来表现这一痛心的历史事件和人民悲痛的感情。巨大的非常的历史事件都是由普通的日常的生活进程积聚起来的,但是,也并不是任何一个日常生活的场景都能表现出某个巨大的事件,正如不是任何一颗露珠都能反映出太阳的光彩一样。这就需要选择,需要集中,需要典型化,需要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并善于选择足以表现这一本质的日常生活场景。都德所选择的正是集中表现了这一巨大事件的生活片断:这是最后一堂法文课,以后学校里不许再教祖国的语言了,小孩从此要学异国统治者的语言了!作者的这一选择,使得普法战争悲剧性的结果,通过最后的一课表现得再鲜明不过了!而小中见大又使这“小”的内容更为充实丰富,作者把社会意义巨大的主题浓缩在一件日常生活的事件里,从而就把一个小学里的这堂课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仪式的高度,于是,这一日常生活的场景就显出了庄严的非常的意义,这里的每一个普通的细节都具有了一种动人的力量,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铺陈。 作品的主题非常鲜明,作者要表现的就是民族的悲痛和对侵略者的控诉,但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却选用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作者并没有从严肃的民族感情写起,最后一课庄严而令人心碎的情景却是通过一个顽童的感受写出来的,他完全从一个儿童的精神世界出发,写出小主人公如何怕考问、如何想逃学的懵懂无知的状态,也正是在这种状态中,最后的一课给予他精神极大的震动,并由此而开始觉醒,对祖国的语言依依不舍,对自己过去没有好好学习深为悔恨,对沦为奴隶的民族保住祖国语言的重要性有了认识,小主人公带有稚气的叙述中所流露出来的丧失祖国的沉重的悲痛,对读者更有至深的感动。同样,作者在作品里也并没有对外国占领者进行直接的谴责,只是在少数几个地方写到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以后不许再学法文的命令,他让自己的倾向“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恩格斯:1885年11月26日致敏娜·考茨基的信),他通过对小学师生和村里老百姓的悲伤和痛苦的具体描写,使自己对侵略者的揭露和谴责更为深刻有力。 小说的人物形象不止一个,是用白描的手法勾画出来的,虽然着墨不多,但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作者不是对他们进行铺开的全面的描写,而是选择了他们在最后一课这动人的一刻的反应,突出了他们的精神状态,表现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作者也没有把这些人物描写得完美无缺,尽善尽美,而是把他们表现得像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一样,如韩麦尔先生,他对自己的教育工作也有不够尽责的地方,但是,面临着民族命运这样严肃的问题的时候,他们身上都激发起某种崇高的情操,这就使他们成为动人的正面艺术形象。都德是一个笔端饱含感情的作家,他往往以自己熟悉的普通人为描写对象,他总是以一种柔和的、略带幽默的眼光观察他们,并且以同情的态度加以描写,因而他的人物描绘能给读者以亲切之感,《最后一课》也具有这一特色。 《最后一课》作为短篇小说,是高度精练的范例,它以短小的篇幅表现了重大的主题和题材,描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而所有这一切又是以平易的风格和朴素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这里凝结着作者的艺术劳动的可贵经验,对我们仍有启发和借鉴作用,这就是我们今天再一次谈起它来的原因。 《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许汝让) 在《语文学习》1995年第1期上,张大文的文章《何必换一种读法》不同意邓春江《何不换一种读法》一文的观点,即不同意小说的主人公是一组群像之说。张大文指出:“韩麦尔先生正是一位捍卫祖国领土坚持到最后一天的英勇战士,小说的主人公非他莫属。”我不敢苟同这一观点,也不敢苟同文章中的一个论据:“既然他是一个受教育者,思想起点要比老师低得多,他怎么会是主人公呢?或者说,他怎么能挤到主人公群像中去呢?”看来,以觉悟的高低来衡量是否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张大文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文章中附带论及的谁是《七根火柴》的主人公时,也有类似的一句话:“其实,思想境界无名战士高得多。”我想,思想觉悟的高低恐怕不能作为判断谁是小说的主要人物的参照系数吧?不然的话,阿Q、祥林嫂、别里科夫等人物都要被逐出主人公的行列了。 看来,衡量是否为小说的主人公还得有一个正确的说法,我认为《辞海》上定的标准可以参照:(主人公)是“文艺作品中集中刻画的主要人物,是矛盾冲突的主体”。一个“矛盾冲突的主体”,一个“集中刻画的主要人物”,使标准明晰化了。如果再适当引申一下,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应该围绕着主要人物而展开。用这三条标准衡量一下,我觉得《最后一课》的主人公应该是小弗郎士,而非韩麦尔先生了。 先说“矛盾冲突的主体”。《最后一课》矛盾的焦点应该是征服与反征服的矛盾,即普鲁士人要用强令改变民族语言的方法来永远征服法兰西民族,不但要在领土上占领法国,而且是通过消灭法国文化来永远地征服法兰西民族的心。而法国人民,尤其是法国的孩子,“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就永远不会被征服。但可悲的是,孩子们(以小弗郎士为代表)以前由于不重视学习并未掌握好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大人们(以郝叟老头为代表)以前由于只知道让孩子们去干活挣钱,不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在客观上也造成了今天的局面。时间只有一天了,明天学校就要改教德语了,矛盾就这样尖锐地摆在了人们面前。《最后一课》之所以能摄人心魄,就在于小弗郎士在种种外因(如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心和使出全身力气教完最后一课的勇气,郝叟老头捧着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发出的颤抖的声音,那阵阵紧逼的教堂的钟声和普鲁士士兵操练结束的号声)和内因(法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不愿受奴役的决心)的作用下,终于完成了由厌学到认真学习、由讨厌法语的分词到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的转变。因此,当韩麦尔先生用尽全身力量写下“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时,这两个字就不仅是写在黑板上,也是写在小弗郎士心中了。连顽童也知道爱国,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已被交到下一代的手中,这样的民族会灭亡吗?矛盾终于解决了,小弗郎士是矛盾冲突中的主体人物,当然是小说的主人公了,这是从总体到局部(主题到人物)的认识。 再说小说中“集中刻画的人物”。粗粗看来,小说用了许多篇幅描写韩麦尔先生的语言、表情、动作、服饰,似乎他应为主要人物。但你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正是要揭示小弗郎士心理活动过程的,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是作为小弗郎士思想发展和成熟的一种映衬。小弗郎士由于贪玩而逃学,他挨过老师的骂,挨过老师的“大戒尺”,他对老师心中有个“怕”字,他甚至觉得看普鲁士士兵操练更“有趣”。在“最后一课”这特殊的氛围中,他开始醒悟了,他感到“万分难过”。老师并没有因为他的迟到而责罚他,反而进行自责,并且耐心地讲解,“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这时小弗郎士觉得法语“挺容易”学,他“舍不得”跟法语课本分手了,他开始爱国家、恨敌人了。对从屋顶上传来的鸽子的咕咕声,他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当看到韩麦尔先生那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地瞪着一切的眼神时,联想到老师四十年来为祖国忠诚服务,小弗郎士动情了,他心中爱国的火种被点燃了,他觉得老师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从怕老师到爱老师,从贪玩无知到恨敌人,从没有民族意识到心中植下爱国的根,小说正是通过对韩麦尔先生的人物描写从侧面细致地表现小弗郎士的觉醒过程,表现了悲壮的爱国的主题,所以,小说中真正“集中刻画的人物”还是小弗郎士,这是从部分到整体(人物到主题)的认识。 情节应该围绕着主要人物展开。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围绕着主要人物展开情节时,各部分之间应该有一种内在的十分紧密的联系。小说的情节是有这种因果联系的:小弗郎士贪玩厌学是因,在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权利即将被剥夺时感到痛悔是果;老师全身心地诱导和耐心地教是因,小弗郎士终于爱学习了,开始有了民族的意识是果;一个民族在被异族奴役、同化时所有的人都感到万分痛苦、并且作出最有效的反抗是因,在这样的时刻孩子们终于醒悟、牢记民族的根是果。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如以韩麦尔先生为主人公来分析一下小说。我认为这种分析难以成立。它有两个问题难以解决:其一,既然中心人物是“矛盾冲突的主体”,其他人物就应该围绕他而展开,如郝叟老头的思想变化难以与主人公发生联系,铁匠华希特游离于情节之外,更成了多余的人物了。其二,韩麦尔先生不处于“矛盾冲突的主体”地位上,因为在亡国灭种惨祸面前,矛盾的解决不在于韩麦尔先生喷发满腔的爱国热忱,而在于在下一代心中植上民族的根,处在矛盾的焦点上和掌握解决矛盾关键的只能是小弗郎士,而非韩麦尔先生。再说对解决这一矛盾韩麦尔先生虽然发挥了很大的影响力,但他还不是使小弗郎士产生思想转变的全部动因,应该说是韩麦尔老师、郝叟老头和普鲁士人(他们的野蛮奴役政策)三位一体的力量构成小弗郎士思想转变的外因。这是从否定另一种说法的角度对小说主人公的探求。 《最后一课》分析(刘宪章) 《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小说的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那天早晨上学”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这一部分描述了弗郎士在上学的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交待了故事的背景和弗郎士的身份、性格特征,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的铺垫。 小说先写弗郎士上学晚了,加之没有复习好功课,害怕挨老师的“训斥”,因而闪过想逃学的念头。这一独白式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弗郎士的稚气、贪玩,是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而后写了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景物的感受。他感到天晴日暖,听到林边鸟语,看到普鲁士军队在操练,而他认为“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然而他没有为之所动,而是“急忙向学校跑去”。这里一方面突出了弗郎士天真好玩的性格,而另一方面,也正是作者要强调的一面,就是突出了弗郎士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想逃学的念头。 接着作者描写了弗郎士经过村政府时的心理活动,展示了他的性格的另一侧面,即对敌人的恨。当弗郎士看到不少人在布告牌前时,就立即想到:“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同时,想到“又出了什么事啦”?说明这个看来稚气的孩子的内心是爱憎分明的,统治者的罪恶行径他是牢记在心的。铁匠的话,他以为是和他开玩笑,讽刺他,所以他气急败坏地跑进了韩麦尔的院子。这说明他是有很强的自尊心的。铁匠的话也给读者造成悬念,为什么说“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吸引读者追读下文。 这部分,在直接描写弗郎士的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韩麦尔老师的严厉,这对下文写老师态度的变化,突出主题,有烘托的作用。此外,作者独运匠心,安排了人们看布告牌的细节,巧妙地交待了故事的背景,而且对刻画性格、情节发展,有一举多得的效果。 第二部分从“平常日子”到“我将永远记住这最后的一课”。是小说的中心部分,主要写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爱国热情。按情节发展,又可以把这部分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平常日子”到“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写弗郎士跑到学校以后发现的种种不平常现象,渲染出一种严肃、悲愤的气氛。弗郎士看到教室里用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喧闹”,他走进教室,平日严厉的韩麦尔老师和蔼地说在等待他来上课,当弗郎士“稍微平静”之后,注意到韩麦尔老师今天却穿着只有“督学来校视察”或是“发奖的日子”时才穿的服饰;最使他“吃惊”的是课室里坐着许多本村的人,他们“个个看来都很忧愁”。这一切通过弗郎士不同心境,由粗到细的观察,一步紧一步地烘托了“最后一课”的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 再一层,从“我看见这些情形”到“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在这一层里,正面揭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点明了主题。正当弗郎士对这一切不平常的情景感到奇怪的时候,韩麦尔老师说道:“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韩麦尔的话,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含义。普鲁士统治者禁止阿尔萨斯、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妄图用这种阴险、毒辣的方法奴役法国人民。韩麦尔老师在这种情况下,连连强调这一课无论是对老师对学生说来都是“最后一课”。这样,“最后一课”本身就是抗议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在悲剧命运的打击下,弗郎士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爱国情、亡国恨一齐迸发出来。这是“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作者让它独立成段,是为了突出韩麦尔老师的话,在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鸣和反响。听了老师的话,弗郎士的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他对这“最后一课”的珍惜,为“再也不能学法语”而无限惋惜,为过去“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而悔恨。其次他对于感到“讨厌”的书和严厉的韩麦尔老师在感情上也变了:书,“像是我的老友”;老师“责罚”自己的事,全都忘了;再就是,他刚才还迷惑不解的现象,豁然明白了:韩麦尔老师穿上节日盛装,村里的老人到学校里来,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是为了上这“最后一课”。这一段心理活动,表明了老师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也通过弗郎士对老师的怜悯、尊敬和感激之情,表明了孩子的心灵上爱国意识正在成长。 最后一层,从“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到“我真永远忘不了”。这一层,写韩麦尔老师和学生在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下,在“最后一课”中认真教学的感人情景。 德国侵略者强行剥夺阿尔萨斯、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和自由,激起了韩麦尔老师、弗郎士和全体学生、村里的老人们的悲愤和爱国热情。他们把法语和祖国视为同义语,爱法语就是热爱法兰西祖国。因此,他们对统治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都凝聚在这“最后一课”中。 弗郎士珍视这最后一堂法语课,并且把学好自己祖国的语言作为热爱祖国的神圣职责,因而产生了高度的学习热情。所以,当韩麦尔老师让他背书时,心里想的是“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当他一句话也拼不出时,心里想的不再是害怕挨老师的“训斥”,而是“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他有了羞耻感。弗郎士在学习文法时,他自信“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过去一个字也记不住的文法,现在觉得很容易懂。这使他自己都感到“奇怪”。当他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他想到“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联想,表现出弗郎士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和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韩麦尔老师对祖国的深情和尽职精神,在“最后一课”中是极其感人的。这个平时严厉的老师,当弗郎士背诵不出分词规则时,他不再“训斥”他,而是沉痛地总结以往的教训:“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同时指出自己也有应该“自责”之处。总结过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珍视这“最后一课”。他针对侵略者禁教法语的阴谋,赞美法语的优点,强调掌握法语的重要意义: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段话,寓意深刻,语重心长,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法语,用它作为武器,为法兰西祖国的自由统一而斗争。韩麦尔老师的高度责任感,使弗郎士感到他“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感到他“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韩麦尔老师为了学生们上好习字课,还别出心裁地在字帖上用圆体字写:“法兰西”,“阿尔萨斯”,象征着阿尔萨斯和法兰西祖国永远在一起。使弗郎士感到“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韩麦尔老师忍受着离开服务了四十年的本乡的痛苦,认真地教好“最后一课”。 小说的最后一部分,从“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到小说结尾。写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壮和不屈精神。 正当每个人的炽烈的爱国热情都凝聚在“最后一课”中,而这感人的情景又激动着每个人的心的时候,教堂的钟声和普鲁士军队收操的号声,令人心碎地宣告了“最后一课”的结束。韩麦尔老师此刻的悲愤和哀痛难以形容,他“脸色惨白”,到嘴边上的话,却哽住了,说不出来。于是,他“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法兰西万岁”这振奋人心而又含义深刻的两个大字。这几个光彩夺目的大字表达了韩麦尔老师的心声,也是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的意志的集中表现。这样收尾,使小说的主题深化,同时收到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丰富想像的余地。 《最后一课》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杰作,不仅由于它在内容上表现了爱国主义思想,还在于它具有卓越的艺术特色。 艺术结构的简朴和紧凑。《最后一课》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弗郎士作结构的中心线索,通过主人公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自然而生动地展示出来。小说从弗郎士走出家门、跑向学校,到“最后一课”结束,情节的发展层次清晰、紧凑、井然有序。作者把普鲁士侵略者颁布禁教法语令,作为情节发展和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异族统治者强行施教德语,表明它对阿尔萨斯、洛林人民的奴役加深了,民族矛盾激化了,这就更加激发了小弗郎士、韩麦尔老师以及郝叟老人的爱国热情,他们崇高感人的形象跃然纸上。爱国主义的主题,也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充分揭示,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最后一课”的结束,情节发展到高潮,并急转为尾声,小说的主题进一步升华。结尾表明:“最后一课”结束了,然而它已经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法兰西一定会重获解放。 出色的心理描写。这篇小说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是成功的。作者巧妙地用了多种方式描写了人物心理,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突出了主题。 小说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时,成功地把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行动描写与心理活动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把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融为一体。这样使弗郎士所见到的景物、人物等都笼罩上一层感情色彩,它和那极其简洁的直接对心理活动的刻画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反映出弗郎士的心理状态。如:“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这样就把景物描写与直接写心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作为小学生的弗郎士那种因怕迟到而急于到学校去,而又为路旁景物所吸引,既留恋,又不敢再停下来观赏、玩耍的复杂心情。有许多地方作者是把心理描写和人物行动结合在一起的,如弗郎士进教室:“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这样的例子很多,从这些例子看出作者是多么自然、多么贴切地把人物的心理和行动结合在一起进行刻画的。 总之,这篇小说描写心理活动的段落很多,作者灵活地运用了多种心理刻画的方法。但无论用什么方法描写心理活动,都准确地把握住了弗郎士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非常真实,非常生动。 “烘托”和“重复”的手法的巧妙运用。作者为了突出主题和人物性格,独具匠心地运用“烘托”和“重复”的手法。为了突出爱国主义的主题,作者着意用烘托手法描绘了“最后一课”的庄严、悲壮的气氛。通过弗郎士在上学的路上和到学校以后的见闻,层层深入地描写了一系列不平常的景象。这些不平常的情况,就为爱国主义的主题,烘托了庄严、悲愤的气氛,突出了主题。同时为刻画弗郎士的性格作了巧妙的铺陈。作者还多次重复“最后一课”,每次出现这句话,用意不同,而意义却一次比一次深刻。这句话,像珍珠一样贯穿全篇连成一线,光芒四射,从而加深了主题,同时,对突出人物性格也有重要的作用。 11节~23节的中心 是写韩麦尔先生以自己对祖国无限的热爱的心情上好最后一课,以及小弗朗士激发了爱国热情,从一个天真.贪玩的孩子转变为一个懂事的学生,用心上好最后一课。
编辑本段《最后一课》违背历史事实
《最后一课》颠倒历史黑白 阿尔萨斯省在当时绝大部分居民都是说德语方言的,法语人口大约占5%,阿尔萨斯地区在过去长期属于德意志地区,是德意诸邦国的一部分。直到1648年,才成为法国的“非正式保护国”。直到路易十四时 期,法国侵占斯特拉斯堡,这才确立了对此地的正式统治,但阿尔萨斯依旧获得自治的独特地位。1871年,法国战败后,阿尔萨斯被划归为德 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德国战败,该地区又划归法国。一直到今天,该地区绝大部分人依然说德语,很少说法语。 《最后一课》作者颠倒“阿尔萨斯省在当时绝大部分居民都是说德语方言的,法语人口大约占5%”这个历史事实,故意夸大刻画成阿尔萨斯省人民是亡国奴;其次,阿尔萨斯--洛林大省属于传统的德意志地区,被法国侵占,1871年,法国为阻碍德国统一,悍然发动了对普鲁士的侵略战争,但事与愿违,法国惨败,德国转入反攻,占领巴黎近郊,在凡尔赛宫宣布德国成立,迫使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钢铁产区,成功收复被法国侵占的国土,而作者却颠倒历史事实,将首先挑起战争的法国说成受害者。 据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一卷245页记载——“一战后,法国政府企图同化该地,特别是企图用国立学校取代当地传统的教会学校,并禁止德文报纸出版(德语是当地75%居民使用的书面语)”。后果是:“阿尔萨斯自治运动蓬勃发展,寻求在法兰西共和国内自治。”后来法国政府放弃了这些文化同化的措施,自治运 动才停歇。 1871年,阿尔萨斯有人口150万。其中也的确夹杂着说法语的5万人口。法国战败后,那5万人后来多数迁移到了法国。而且许多法国人不知道都德是谁。
电影最后一课观后感600字
一定要600字哦电影《最后一课》观后感
2008年5月12日,我们记住了汶川!在地动山摇时,有的老师为了学生而忘记了个人的安危: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砖瓦、灰尘、石块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这个老师就是谭千秋,为了4个学生的生命,谭老师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英雄壮举,诠释了什么是为人之师;他那在突发灾难来临时的瞬间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们心中永不倒塌的丰碑!他以师者的本色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以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如今,谭千秋老师离我们远去了,他张开爱的羽翼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的“姿势”,已定格为一种言简意赅但威力无穷的符号——无私无畏!这种感人的壮举,不仅是对中华民族舍生取义伟大精神的生动诠释,更是爱学生胜过自己生命的崇高师德的生动写照。谭千秋老师用生命捍卫为人师表的道德准则,完全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多么神圣的职业。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北川教师刘宁在地震时先救出学生却永远失去女儿;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都江堰聚源镇教师在地震时为疏散学生而放弃了逃生的机会;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广安的特岗老师为救一个被绊倒的孩子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平通中学的化学老师乔广平在地震时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却跑到了最后。还有向倩、袁文婷……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乃至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是师德,什么是爱!
今年教师节时,温总理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爱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爱的前提首先是自爱——怀着虔诚的心情爱自己的职业、怀着敬畏的心情爱自己的名声、怀着崇敬的心情爱自己的责任。没有自爱,就谈不上去道德的自律,更谈不上真心去爱自己的学生。自爱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约束,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人内涵,丰富知识储备,追求思想境界。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完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人的一生应该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虽苦但乐在其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为教师在培植和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热爱学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古人云:“慧于心而秀于言。”教师语言美,则其心必然善良而正,必然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要有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要有堪为师表的高尚品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师德的核心是什么?千百年来,千言万语凝成一个字——“爱”!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动人的诗句来讴歌教师的职业;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来赞美教师的岗位,但是,我要用我满腔的热爱写下我一生的承诺:做一个自爱然后对学生充满爱的老师!
风雨飘摇,日月如梭。十年灿烂如花的教学岁月,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人生就是实实在在,就是默默无闻,就是不求索取。她没有惊天动地之举,只有从琐碎的工作中细细地理出一些的思路;她没有惊险的飞跃,只有岁岁年年、朝朝暮暮与学生的风雨兼程。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一灯如豆,四壁青辉。物欲横飞与我无关。尽管我们的门外就是繁华,尽管我身边就是喧嚣,但我还是会固守一方的宁静与安详,在琐碎和平凡中慢慢变老。这是一种坚定的守望,守望着鹿邑教育的明天,守望着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和辉煌,守望着心灵深处的那方净土,用爱写好“师德”。
洁身自爱,然后去爱。
------------------------
电影《最后一课》真实地再现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的瞬间,地动山摇, 谭千秋老师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
谭千秋老师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村里有名的“大孝子”
1957年8月,谭千秋出生在祁东县步云桥镇岩前村。他的父母老实善良,有5个儿女,他排行老大,由于家境贫寒,每顿饭都是以红薯、豆子等杂粮为主,只有一点点米饭,他总是将米饭让给弟弟妹妹吃,自己和父母吃红薯。
谭千秋深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他学习非常刻苦,村民都将他作为“勤学楷模”教育孩子。为学好英语,他将英语单词写好贴在墙上,睡觉时就记,记不上就点亮灯看一下再记。1975年夏,他高中毕业回家务农,但他没有放松学习,白天跟大家一起出集体工,晚上学习到次日凌晨,困了就用毛巾沾点冷水敷在脸上。两年后,他成了一名代课教师。
1978年夏,谭千秋考上了湖南大学。1982年大学毕业,主动报名到四川东方汽轮厂职工大学当了一名“支边”教师。
谭千秋成家立业后,考虑到三个弟弟都在农村,他一人承担起赡养父母的义务,还花钱为家里装了电话,并竭尽全力帮助弟弟妹妹。
大弟弟谭继秋在家种地收入甚微,便借了几千元买了一台三轮车跑运输。1993年夏季的一天,不慎车翻人伤,花去了几千元医药费。旧债未还,又添新债。谭千秋闻讯后,立即给弟弟寄来2000元钱,还写信安慰弟弟,只要人没事就好,并要弟弟到他那去散散心。车祸对谭继秋身体影响很大,但为了生计,不得不到云南打工,谭继秋便写信鼓励弟弟,还在信中夹寄了40元钱。谭继秋和二弟都没房住,两兄弟建了房,谭千秋给每位弟弟资助3000元。
2006年6月,父亲不幸患上骨髓癌。谭千秋立即回老家召开家庭会,他体谅弟弟都在农村,家境不好,便主动要求负担父亲的医疗费。他怕弟弟和弟媳不同意,便找了个借口:“我在家时间少,平时你们照顾父母很辛苦,就给我一个尽孝的机会吧!”兄弟们拗不过他,只好同意,父亲住院花去医疗费2万多元,他一人承担。
谭千秋工资不高,生活非常节俭,他衣着朴素,大热天连冰棒和矿泉水也舍不得买,口干了他便到附近找井水解渴。他几年才回家一次,因车费太贵,来回一次要2000多元,他便将这些钱省下来支援家里,帮助别人。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谭千秋为人正直,富有爱心,很有正义感。还在念小学,他就特别喜欢帮助别人,如果在放学时下雨,他一定会把雨伞让给没带伞的同学,自己则淋着雨回家。
岩前村现任村支书谭永生与谭千秋是小学同班同学,关系很好。一次,谭永生和另一个同学打架,他正好路过,谭永生叫他来帮架。没想到他跑过来,不但没帮谭永生,反而将他们拉开:“都是同学,不好好相处,打什么架啊!”随后,耐心地做两人的工作,直到他们握手言和。
高中毕业后,村里许多村民不识字,他便向村干部建议,办起了扫盲夜校。他主动当起了教师,白天出工,晚上义务为村民上课,手把手地教村民写字,学文化,他让不少一字不识的村民能看懂报纸,懂得如何科学种田。
谭千秋多才多艺,会吹笛子,拉二胡,写歌词……为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他与几个年轻人组成村文艺宣传队,晚上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扬村里的好人好事,批评赌博、不尊老爱幼等社会不良现象,成为村民喜爱的一道“文化大餐”。有一天晚上,他和谭永生参加村里的文艺表演,来不及吃晚饭,便带上两个红薯:“来,快吃,我刚从家里吃过了。”第二天,谭永生才从他弟弟那里得知,他当晚在家里根本没吃晚饭。
谭千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村里修路、建校,他都捐了款。他对学生非常关心,哪怕是操场上有一颗小石子,他都要捡开,怕学生玩耍的时候摔倒。哪位学生有困难,他就尽力相助;学生没吃饭,他会将学生叫到自己家里做饭给学生吃;学生身体不舒服,他会掏钱带学生去医院看病,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他经常教育弟弟妹妹要乐于助人,在他的熏陶下,弟弟妹妹总是去帮助别人,妹妹和妹夫曾一年供养了五个贫困孩子上学!他的人格魅力还深深地影响了下一代,他的大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她说一定要用法律为众多受害者讨回公道。
谭千秋经常教育学生:“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社会责任感。”1982年6月大学毕业后,学校准备让他留校任教。当学校领导征求他的意见时,他主动请缨:“我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学校也需要人才啊。”领导反复做他的工作。当他得知四川东方汽轮厂职工大学急需教师时,便立即申请到那里去,一个月后,他如愿以偿地分配到该校工作,在那里一干就是27年。
1996年,一个朋友准备把谭千秋调回衡阳,待遇从优,被他婉言拒绝。父母见他离家太远太孤单,极力劝说他回来,他便耐心地对父母说:“湖南培养了我,四川养育了我,还是在四川多干几年再说吧。”后来,汕头、韶关有关单位高薪聘他去工作,他还是选择留在四川,直到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这片热土。
2008年5月12日,我们记住了汶川!在地动山摇时,有的老师为了学生而忘记了个人的安危: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砖瓦、灰尘、石块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这个老师就是谭千秋,为了4个学生的生命,谭老师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英雄壮举,诠释了什么是为人之师;他那在突发灾难来临时的瞬间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们心中永不倒塌的丰碑!他以师者的本色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以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如今,谭千秋老师离我们远去了,他张开爱的羽翼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的“姿势”,已定格为一种言简意赅但威力无穷的符号——无私无畏!这种感人的壮举,不仅是对中华民族舍生取义伟大精神的生动诠释,更是爱学生胜过自己生命的崇高师德的生动写照。谭千秋老师用生命捍卫为人师表的道德准则,完全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多么神圣的职业。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北川教师刘宁在地震时先救出学生却永远失去女儿;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都江堰聚源镇教师在地震时为疏散学生而放弃了逃生的机会;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广安的特岗老师为救一个被绊倒的孩子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平通中学的化学老师乔广平在地震时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却跑到了最后。还有向倩、袁文婷……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乃至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是师德,什么是爱!
今年教师节时,温总理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爱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爱的前提首先是自爱——怀着虔诚的心情爱自己的职业、怀着敬畏的心情爱自己的名声、怀着崇敬的心情爱自己的责任。没有自爱,就谈不上去道德的自律,更谈不上真心去爱自己的学生。自爱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约束,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人内涵,丰富知识储备,追求思想境界。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完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人的一生应该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虽苦但乐在其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为教师在培植和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热爱学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古人云:“慧于心而秀于言。”教师语言美,则其心必然善良而正,必然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要有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要有堪为师表的高尚品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师德的核心是什么?千百年来,千言万语凝成一个字——“爱”!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动人的诗句来讴歌教师的职业;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来赞美教师的岗位,但是,我要用我满腔的热爱写下我一生的承诺:做一个自爱然后对学生充满爱的老师!
风雨飘摇,日月如梭。十年灿烂如花的教学岁月,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人生就是实实在在,就是默默无闻,就是不求索取。她没有惊天动地之举,只有从琐碎的工作中细细地理出一些的思路;她没有惊险的飞跃,只有岁岁年年、朝朝暮暮与学生的风雨兼程。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一灯如豆,四壁青辉。物欲横飞与我无关。尽管我们的门外就是繁华,尽管我身边就是喧嚣,但我还是会固守一方的宁静与安详,在琐碎和平凡中慢慢变老。这是一种坚定的守望,守望着鹿邑教育的明天,守望着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和辉煌,守望着心灵深处的那方净土,用爱写好“师德”。
洁身自爱,然后去爱。
------------------------
电影《最后一课》真实地再现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的瞬间,地动山摇, 谭千秋老师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
谭千秋老师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村里有名的“大孝子”
1957年8月,谭千秋出生在祁东县步云桥镇岩前村。他的父母老实善良,有5个儿女,他排行老大,由于家境贫寒,每顿饭都是以红薯、豆子等杂粮为主,只有一点点米饭,他总是将米饭让给弟弟妹妹吃,自己和父母吃红薯。
谭千秋深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他学习非常刻苦,村民都将他作为“勤学楷模”教育孩子。为学好英语,他将英语单词写好贴在墙上,睡觉时就记,记不上就点亮灯看一下再记。1975年夏,他高中毕业回家务农,但他没有放松学习,白天跟大家一起出集体工,晚上学习到次日凌晨,困了就用毛巾沾点冷水敷在脸上。两年后,他成了一名代课教师。
1978年夏,谭千秋考上了湖南大学。1982年大学毕业,主动报名到四川东方汽轮厂职工大学当了一名“支边”教师。
谭千秋成家立业后,考虑到三个弟弟都在农村,他一人承担起赡养父母的义务,还花钱为家里装了电话,并竭尽全力帮助弟弟妹妹。
大弟弟谭继秋在家种地收入甚微,便借了几千元买了一台三轮车跑运输。1993年夏季的一天,不慎车翻人伤,花去了几千元医药费。旧债未还,又添新债。谭千秋闻讯后,立即给弟弟寄来2000元钱,还写信安慰弟弟,只要人没事就好,并要弟弟到他那去散散心。车祸对谭继秋身体影响很大,但为了生计,不得不到云南打工,谭继秋便写信鼓励弟弟,还在信中夹寄了40元钱。谭继秋和二弟都没房住,两兄弟建了房,谭千秋给每位弟弟资助3000元。
2006年6月,父亲不幸患上骨髓癌。谭千秋立即回老家召开家庭会,他体谅弟弟都在农村,家境不好,便主动要求负担父亲的医疗费。他怕弟弟和弟媳不同意,便找了个借口:“我在家时间少,平时你们照顾父母很辛苦,就给我一个尽孝的机会吧!”兄弟们拗不过他,只好同意,父亲住院花去医疗费2万多元,他一人承担。
谭千秋工资不高,生活非常节俭,他衣着朴素,大热天连冰棒和矿泉水也舍不得买,口干了他便到附近找井水解渴。他几年才回家一次,因车费太贵,来回一次要2000多元,他便将这些钱省下来支援家里,帮助别人。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谭千秋为人正直,富有爱心,很有正义感。还在念小学,他就特别喜欢帮助别人,如果在放学时下雨,他一定会把雨伞让给没带伞的同学,自己则淋着雨回家。
岩前村现任村支书谭永生与谭千秋是小学同班同学,关系很好。一次,谭永生和另一个同学打架,他正好路过,谭永生叫他来帮架。没想到他跑过来,不但没帮谭永生,反而将他们拉开:“都是同学,不好好相处,打什么架啊!”随后,耐心地做两人的工作,直到他们握手言和。
高中毕业后,村里许多村民不识字,他便向村干部建议,办起了扫盲夜校。他主动当起了教师,白天出工,晚上义务为村民上课,手把手地教村民写字,学文化,他让不少一字不识的村民能看懂报纸,懂得如何科学种田。
谭千秋多才多艺,会吹笛子,拉二胡,写歌词……为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他与几个年轻人组成村文艺宣传队,晚上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扬村里的好人好事,批评赌博、不尊老爱幼等社会不良现象,成为村民喜爱的一道“文化大餐”。有一天晚上,他和谭永生参加村里的文艺表演,来不及吃晚饭,便带上两个红薯:“来,快吃,我刚从家里吃过了。”第二天,谭永生才从他弟弟那里得知,他当晚在家里根本没吃晚饭。
谭千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村里修路、建校,他都捐了款。他对学生非常关心,哪怕是操场上有一颗小石子,他都要捡开,怕学生玩耍的时候摔倒。哪位学生有困难,他就尽力相助;学生没吃饭,他会将学生叫到自己家里做饭给学生吃;学生身体不舒服,他会掏钱带学生去医院看病,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他经常教育弟弟妹妹要乐于助人,在他的熏陶下,弟弟妹妹总是去帮助别人,妹妹和妹夫曾一年供养了五个贫困孩子上学!他的人格魅力还深深地影响了下一代,他的大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她说一定要用法律为众多受害者讨回公道。
谭千秋经常教育学生:“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社会责任感。”1982年6月大学毕业后,学校准备让他留校任教。当学校领导征求他的意见时,他主动请缨:“我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学校也需要人才啊。”领导反复做他的工作。当他得知四川东方汽轮厂职工大学急需教师时,便立即申请到那里去,一个月后,他如愿以偿地分配到该校工作,在那里一干就是27年。
1996年,一个朋友准备把谭千秋调回衡阳,待遇从优,被他婉言拒绝。父母见他离家太远太孤单,极力劝说他回来,他便耐心地对父母说:“湖南培养了我,四川养育了我,还是在四川多干几年再说吧。”后来,汕头、韶关有关单位高薪聘他去工作,他还是选择留在四川,直到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这片热土。
《最后一课》读后感
世界真的不能再有战争了,人应和平共处,否则影响的不只一代!
电影最后一课观后感800字左右
汶川地震"烈士老师"谭千秋事迹造假,究竟谁的错?
谭千秋,生前系四川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师,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遇难。媒体报道其在危急时刻张开双臂将4名学生掩护在身下,曾经感动无数国人。然而,媒体调查发现,真相并非如此,“学生都知道这是假的,每次开大会时老师在上面讲谭老师的事迹,都有同学在下面笑。”
[b]网友分析:究竟是谁制造了虚假的“地震英雄”谭千秋?[/b]
斯人已去,死者无罪!那么,是谁制造了这个虚假的“地震英雄”呢?又该谁来为这起造假事件“买单”呢?是被救学生吗?刘虹利说,自己知道的情况跟媒体报道的完全不一样,那些报道是假的……“学生都知道这是假的,每次开大会时老师在上面讲谭老师的事迹,都有同学在下面笑。”刘虹利说。显然不是!是学校领导吗?现任东汽中学副校长唐祖贵说,这个事情,不用说,不需要说,“当时的确是需要这么一个英雄楷模”。东汽中学70岁的老校长张天明则说,揭穿此事不是为了给谭老师的家人难堪,而是觉得“教育和新闻一样,真实性是生命,如果都说假话,那不是玩命吗?”显然不是!
据记者最后调查,在刘虹利获救的14日当晚,有媒体刊发了《那一刻,他张开双臂护住四个学生》的报道,内文描述了谭千秋在危难时刻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保护的四个学生都活了,而刘虹利就是其中之一。这篇仅938个字的报道,感动了全国,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了井喷式的传播,并为已故的谭千秋老师赢来极大的赞誉。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想像和虚构!而这些虚构的细节性的描述,正是作为新闻报道的致命伤!也就是说,在这个英雄人故事里,不负责任的媒体,凭想像制造了地震英雄!同时,政府为弘扬英雄精神,在认定过程中,由于当时的特殊环境,也失之于快,失之于准!
谭千秋,生前系四川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师,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遇难。媒体报道其在危急时刻张开双臂将4名学生掩护在身下,曾经感动无数国人。然而,媒体调查发现,真相并非如此,“学生都知道这是假的,每次开大会时老师在上面讲谭老师的事迹,都有同学在下面笑。”
[b]网友分析:究竟是谁制造了虚假的“地震英雄”谭千秋?[/b]
斯人已去,死者无罪!那么,是谁制造了这个虚假的“地震英雄”呢?又该谁来为这起造假事件“买单”呢?是被救学生吗?刘虹利说,自己知道的情况跟媒体报道的完全不一样,那些报道是假的……“学生都知道这是假的,每次开大会时老师在上面讲谭老师的事迹,都有同学在下面笑。”刘虹利说。显然不是!是学校领导吗?现任东汽中学副校长唐祖贵说,这个事情,不用说,不需要说,“当时的确是需要这么一个英雄楷模”。东汽中学70岁的老校长张天明则说,揭穿此事不是为了给谭老师的家人难堪,而是觉得“教育和新闻一样,真实性是生命,如果都说假话,那不是玩命吗?”显然不是!
据记者最后调查,在刘虹利获救的14日当晚,有媒体刊发了《那一刻,他张开双臂护住四个学生》的报道,内文描述了谭千秋在危难时刻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保护的四个学生都活了,而刘虹利就是其中之一。这篇仅938个字的报道,感动了全国,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了井喷式的传播,并为已故的谭千秋老师赢来极大的赞誉。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想像和虚构!而这些虚构的细节性的描述,正是作为新闻报道的致命伤!也就是说,在这个英雄人故事里,不负责任的媒体,凭想像制造了地震英雄!同时,政府为弘扬英雄精神,在认定过程中,由于当时的特殊环境,也失之于快,失之于准!
《最后一课》观后感
今天,全校师生都去看了一部震撼人心的一部电影——《最后一课》。
先是广播:“请同学们马上赶到大操场集合,我们要去看电影啦!”广播里发出罗老师兴奋而清脆的声音。大家赶到大操场排好队,便出发了。
电影开始了!屏幕上出现一个眼熟的人——原来是谭千秋老师。他在四川教书,本来可以在家乡教书的,可他一心要去四川,校长拿他没办法,只好随他去了。
谭老师走上教学楼,走到教室。谭老师说:“起立。”“老师好。”同学们没精打采地站起来,应和着。“请坐。”这节课谭老师讲的是人生的价值,谭老师说:“不能侮辱别人,更不要嘲笑别人。”就在这时,黄婷婷将自己画的谭老师的肖像,给赵刚看,然后又给王媛媛看,王媛媛看了后马上报告:“老师,有人上课画漫画!”谭老师看了后,准备继续上课,刹那间,地震来了!谭老师大喊:“同学们快,快出去!”其他同学都安全脱离了,还有四个同学在教室里,谭老师让他们躲到桌子底下,自己趴在桌子上张开双臂保护学生,石块把谭老师压得动不了了,余震来了,钉子把谭老师的手划伤了,流血不止,谭老师也许是由于失血过多吧,昏了过去,无论四位同性呼天唤地都没用,余震又来了,四位同学也许是太过害怕,也昏了过去。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了,救援工作人员赶来了,希望来了!他们救出了谭老师,救出了四位同学,但是谭老师死了,四位同学活了!我还记得那一刻,每位人员都向谭老师敬礼。
在此事发生后,四位调皮捣蛋的同学在谭老师墓前恭恭敬敬的鞠了三躬,并发誓再也不调皮捣蛋了,而且一定改过自新。
啊,伟大的谭老师,多么大公无私啊!我从未看到过有老师为了学生而牺牲的,但今天,我看到了!我看到了谭老师奋不顾生地趴在桌子上用自己的身躯保护着这四个学生。
这是最后一课,也是谭老师的最后一刻,最甜蜜、最幸福的时刻。但却成了我思考人生价值的第一课。谭老师带着甜蜜的微笑走了,离我们远去。只记得看电影的一刻,我激动的眼泪留了下来,心情顿时伤心起来,我知道哭是没有用的,但我没有能力帮助谭老师,我便开始祈祷,祈求上帝保佑谭老师一路走好……
最后一课》是根据全国“双百”任务谭千秋的事迹创作的一部师德教育影片。影片以谭千秋不惜牺牲的英雄壮举为线索,给观众讲述了一名普通教师一串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讴歌了人民教师倾心育才、爱生如子和无限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崇高品德。电影用倒叙和插叙相结合的手法真实再现了谭千秋老师在危机关头的生死抉择。为了护住四名学生的生命,谭千秋毅然的俯下身去,趴在桌子上,任由坍塌的墙壁和房顶砸在身上,扯断的钢筋刺进肉里。他毫无惧色,依然深情的鼓励学生“不放弃”“坚持下去就有希望”。他俯下的身躯为学生撑起了生命的保护伞。影片还通过穿插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具体而细腻的刻画了谭老师的无疆大爱、格尽职守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孩子们,有我在你们不要怕,要保持体力,会有人来救我们的。”谭千秋用双臂将来不及逃生的4名学生紧紧地掩护在身下。在被厚厚的水泥板压住时,他一直给学生们鼓励,俯下的身躯为学生撑起了生命的保护伞,他以实际行动给学生们上好了人生的最后一课。观影时,在看到影片中高中生的恶作剧,现场会有轻微短促的笑声;在看到谭千秋老师对学生关怀备至,宽容包含,循循善诱的教导,大家倍感亲切与激动;在看到地震那一刻地动山摇的画面,学生们流露出紧张的神情;当看到谭千秋舍身护住学生的情景,很多人眼中都饱含着泪水。86岁高龄的著名童话家邬朝祝说,他数十年没流泪了,但看了这部影片却泪流满面。著名作家谢璞评价影片《最后一课》从思想感人的深度,社会价值的厚度等各方面来讲,都是为建设湖南教育强省立了一块丰碑。
先是广播:“请同学们马上赶到大操场集合,我们要去看电影啦!”广播里发出罗老师兴奋而清脆的声音。大家赶到大操场排好队,便出发了。
电影开始了!屏幕上出现一个眼熟的人——原来是谭千秋老师。他在四川教书,本来可以在家乡教书的,可他一心要去四川,校长拿他没办法,只好随他去了。
谭老师走上教学楼,走到教室。谭老师说:“起立。”“老师好。”同学们没精打采地站起来,应和着。“请坐。”这节课谭老师讲的是人生的价值,谭老师说:“不能侮辱别人,更不要嘲笑别人。”就在这时,黄婷婷将自己画的谭老师的肖像,给赵刚看,然后又给王媛媛看,王媛媛看了后马上报告:“老师,有人上课画漫画!”谭老师看了后,准备继续上课,刹那间,地震来了!谭老师大喊:“同学们快,快出去!”其他同学都安全脱离了,还有四个同学在教室里,谭老师让他们躲到桌子底下,自己趴在桌子上张开双臂保护学生,石块把谭老师压得动不了了,余震来了,钉子把谭老师的手划伤了,流血不止,谭老师也许是由于失血过多吧,昏了过去,无论四位同性呼天唤地都没用,余震又来了,四位同学也许是太过害怕,也昏了过去。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了,救援工作人员赶来了,希望来了!他们救出了谭老师,救出了四位同学,但是谭老师死了,四位同学活了!我还记得那一刻,每位人员都向谭老师敬礼。
在此事发生后,四位调皮捣蛋的同学在谭老师墓前恭恭敬敬的鞠了三躬,并发誓再也不调皮捣蛋了,而且一定改过自新。
啊,伟大的谭老师,多么大公无私啊!我从未看到过有老师为了学生而牺牲的,但今天,我看到了!我看到了谭老师奋不顾生地趴在桌子上用自己的身躯保护着这四个学生。
这是最后一课,也是谭老师的最后一刻,最甜蜜、最幸福的时刻。但却成了我思考人生价值的第一课。谭老师带着甜蜜的微笑走了,离我们远去。只记得看电影的一刻,我激动的眼泪留了下来,心情顿时伤心起来,我知道哭是没有用的,但我没有能力帮助谭老师,我便开始祈祷,祈求上帝保佑谭老师一路走好……
最后一课》是根据全国“双百”任务谭千秋的事迹创作的一部师德教育影片。影片以谭千秋不惜牺牲的英雄壮举为线索,给观众讲述了一名普通教师一串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讴歌了人民教师倾心育才、爱生如子和无限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崇高品德。电影用倒叙和插叙相结合的手法真实再现了谭千秋老师在危机关头的生死抉择。为了护住四名学生的生命,谭千秋毅然的俯下身去,趴在桌子上,任由坍塌的墙壁和房顶砸在身上,扯断的钢筋刺进肉里。他毫无惧色,依然深情的鼓励学生“不放弃”“坚持下去就有希望”。他俯下的身躯为学生撑起了生命的保护伞。影片还通过穿插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具体而细腻的刻画了谭老师的无疆大爱、格尽职守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孩子们,有我在你们不要怕,要保持体力,会有人来救我们的。”谭千秋用双臂将来不及逃生的4名学生紧紧地掩护在身下。在被厚厚的水泥板压住时,他一直给学生们鼓励,俯下的身躯为学生撑起了生命的保护伞,他以实际行动给学生们上好了人生的最后一课。观影时,在看到影片中高中生的恶作剧,现场会有轻微短促的笑声;在看到谭千秋老师对学生关怀备至,宽容包含,循循善诱的教导,大家倍感亲切与激动;在看到地震那一刻地动山摇的画面,学生们流露出紧张的神情;当看到谭千秋舍身护住学生的情景,很多人眼中都饱含着泪水。86岁高龄的著名童话家邬朝祝说,他数十年没流泪了,但看了这部影片却泪流满面。著名作家谢璞评价影片《最后一课》从思想感人的深度,社会价值的厚度等各方面来讲,都是为建设湖南教育强省立了一块丰碑。
本文标题: 最后一课读后感800字(《最后一课》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7498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