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借鉴我想写一篇关于《岛》的读后感,这本书是维多利亚,希思罗普所著的。我很喜欢书中的玛丽亚,她很善良,请主要写她我不求字数多,大概200,3...
读后感借鉴
我想写一篇关于《岛》的读后感,这本书是维多利亚 希思罗普所著的。我很喜欢书中的玛丽亚,她很善良,请主要写她我不求字数多,大概200 300字,我主要想要借鉴一下,写一篇好的我自己真心想写的读后感~《雪》 鲁迅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 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适明的水晶模样;边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阜已就有悄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2 “暖国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作者把这三个形象放在一起到底想告诉读者什么?
作者明显偏爱“朔方的雪”,可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写“江南的雪”,甚至于用两个小节写塑雪罗汉的情景?
“江南的雪”象征美好的世界,“朔方的雪”象征为着追求美好而须的不屈的抗争。
《雪》写于1925年1月,1925年1月,当时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式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鲁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
作者在全文描述了三种雪:一是尚未化为雪的“暖国的雨”;二是滋润美艳之至的“江南的雪”;三是孤独、自由、奋飞向上的“朔方的雪”。用大量的篇幅描写被化妆、快速融化的“雪罗汉”。通过描写北方的雪则是对北方局势的不满,并认为要像北方的雪一样通过奋斗来争取自由。
作者对三个形象的基本态度似乎也与作者用语的感情色彩,作者的人生态度相吻合了。
作者表现了对南方局势的担忧,那是被美化和吹捧的一种暂时假象,是没有生命力的“雪罗汉”而已。并指出,革命不是那么容易成功,是需要无数革命志士通过奋斗去争取,才会有光明的一天。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 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适明的水晶模样;边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阜已就有悄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2 “暖国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作者把这三个形象放在一起到底想告诉读者什么?
作者明显偏爱“朔方的雪”,可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写“江南的雪”,甚至于用两个小节写塑雪罗汉的情景?
“江南的雪”象征美好的世界,“朔方的雪”象征为着追求美好而须的不屈的抗争。
《雪》写于1925年1月,1925年1月,当时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式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鲁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
作者在全文描述了三种雪:一是尚未化为雪的“暖国的雨”;二是滋润美艳之至的“江南的雪”;三是孤独、自由、奋飞向上的“朔方的雪”。用大量的篇幅描写被化妆、快速融化的“雪罗汉”。通过描写北方的雪则是对北方局势的不满,并认为要像北方的雪一样通过奋斗来争取自由。
作者对三个形象的基本态度似乎也与作者用语的感情色彩,作者的人生态度相吻合了。
作者表现了对南方局势的担忧,那是被美化和吹捧的一种暂时假象,是没有生命力的“雪罗汉”而已。并指出,革命不是那么容易成功,是需要无数革命志士通过奋斗去争取,才会有光明的一天。
《岛》的读后感
或者讲下主要讲什么故事多年来,阿丽克西斯发觉母亲总是过分守护着自己的过去,不仅掩埋了自己的根,还把上面的泥土踩得结结实实。阿丽克西斯决定打开母亲尘封的过去。她来到爱琴海的布拉卡,登上一座叫斯皮纳龙格的荒凉小岛。这是一处禁地,一处令布拉卡、爱琴海,甚至整个欧洲都谈虎色变的禁地,更是母亲的禁地。
禁地打开,一个融合爱恨纠葛的凄凉故事怆然铺展,一曲令整个欧洲潸然泪下的生死悲欢徐徐打开……
一座绝望的岛, 一座永远没有返还之路的岛。从那里回望,可以望见家乡,就一水之隔,一箭之地。但永远无缘再次踏上家乡。这种味道,是一个心愿,是那些人百般纠缠,难以了结的心愿。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座岛上。二战期间,整个欧洲大陆烽火连天,硝烟四起。战争,毁灭,人心惶惶。但是在希腊的爱琴海边,一座与陆地仅一水之隔的名叫斯皮纳龙格的小岛,荒凉竟也平和,仿若与世隔绝的另一个世界。这本书里有浓郁的地中海风情,有深厚的克里特岛文化,还有“麻风病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复杂处境,更有夫妻、姐妹、母女、恋人之间的深情厚爱,或沉郁顿挫,或节制从容,历经战争与病痛洗礼,抗争着不公的命运,真爱与勇气以及包容闪现在这些伟大而又平凡的人们身上,代代相传。我们都会有属于我们的时代,和这个时代里属于我们的书。
读英国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处女作《岛》的间隙,不时会想到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的论述:疾病是生命的阴暗面,是一重更为麻烦的公民身份。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上都有双重的公民身份,其一属于健康王国,而另一种则属于疾病王国。尽管我们都很乐于享用健康王国的护照,但在人生中总有一段时间,每个人都会被迫承认我们也会成为疾病王国的公民。在我看来,希斯洛普的《岛》完全以此作为小说的背景和分界,书名孤零零的一个字,已经预先建立起了读者心目中与世隔绝的形象。唯一让我没料想到的是,这样一个预先建构起的冰冷和恐怖的意象随着叙述的展开和深入竟然一点点的消解融化了。最终的阅读体验反而是如此地美好。
岛,是斯皮纳龙格岛;病,是麻风病。小说中有段文字介绍说,1903年该岛成为麻风病隔离区。1941年德国人入侵克里特岛,占领到1945年,斯皮纳龙格岛因麻风病人的存在而幸免。1957年该岛被废弃。而麻风病更是一种历史久远的疾病,甚至可以与《圣经》一样古老。当无法治愈这种病症的时候,人们唯一所能做的就是遵循《旧约》中对待麻风病人的残酷指示:让他们与社会隔离。通常而言,在麻风病肆虐的时期,它很容易引起社会性的恐慌。在桑塔格的论述中,在麻风病盛行的中世纪,麻风病人经常被看作是一个“社会性文本”,“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的腐败,是道德的一种劝谕,也是腐化的一个象征”。但在这部小说中,似乎是特意规避了这种对麻风病人的历史性叙述。麻风病人作为小说背景存在的时候,似乎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的不安。但有理由相信,这种不安的情绪是作者特意营造出来的,为的是给小说的氛围制造出某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反差。小说的叙述基调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温情,一步步不动声色的叙述,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家族的秘史,一个因为麻风病的肆虐而分崩离析的家族,后同样因为这种令人恐怖的病症重新找寻到了失去的希望和生活的动力的故事。
按照巴尔扎克的说法,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是不是正因为如此,家族叙事才成为小说中恒久的母题?追寻一个家族的历史,寻找遥远的过去似乎是解决当前危机的唯一出路。这种奇特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依然延续在了这部小说中。年轻的姑娘阿丽克西斯回到了克里特岛,寻找母亲很少提及的家族。老人佛提妮给她开始讲述家族故事的时候说,“我得说,‘我要从最开始讲起’,可其实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开始”,因为“你母亲的故事就是你外婆的故事,是你曾外婆的故事,也是你姨外婆的故事。他们的生活纠缠在一起”。这是一种宿命,不是由某种不可知的迷信决定的宿命,而是因为我们的先辈决定的宿命,“当我们谈到古代历史,我们常常说命中注定——可是我们并不是指不可控制的事情。当然事件可能突如其来地改变了我们生活的轨迹,但真正决定什么会降临在我们身上的,是我们周遭那些人的行为,以及那些生活在我们之前的人的行为”。所有我们不断地寻根的欲望都与这种寻根的宿命相连。这种迷人的叙事让我沉浸其中,也让阿丽克西斯沉浸在老人佛提妮的惊心动魄的叙述中。小说的这种迷人的魅力在此刻彰显开来。
显然,复述小说中的故事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不仅仅是涉及剧透,而是因为复述只会破坏小说原汁原味营造出的动人氛围。我更为在意的是书中不断提及到作为重要线索的麻风病。当疾病作为文学的一部分的时候,疾病显然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而存在的。而疾病作为一种文学的隐喻,无一例外地会被赋予一种道德方面的含义,比如这种疾病会与某种道德上的惩戒相关,比如疾病会带来内心深深地恐惧,并且这种恐惧感会逐渐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在小说中,阿丽克西斯的曾外婆因为麻风病被隔离到了斯皮纳龙格岛,最终死去;随后阿丽克西斯的姨外婆玛丽娅同样因为麻风病隔离到了这个岛上的时候,最终却收获到了她在安全之地无法得到的爱情,并治愈了麻风病离开了这个无形的监狱。而阿丽克西斯的外婆安娜,这个自始至终健康无恙的人,从来没有踏上过岛的人,却因为永不满足的情欲,任性,狂躁,反叛,嫉妒,最后偷情死于丈夫的枪口之下。也许,疾病作为文学的隐喻在这里彰显出了它悖论性的一面:到底什么才是健康的?身体的疾病和心灵的扭曲,哪一种疾病更为严重?
小说中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岛,本来是作为隔离麻风病人的恐怖的象征而存在的。但在小说的叙述中,玛丽娅离开时想到在岛上的生活反而觉得无比的留恋。她把它比作门上没有锁,没有铁条的监狱。她这样想的时候,又想到了从家里来到岛上的那些日子,当然可以肯定在麻风病隔离区生活绝不是她所喜欢的,但是如果当初嫁给了那个一发现她身患病症就退避三舍的爱人马诺里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那会不会是另一座监狱?”“与马诺里共同生活也许是另一种终生监禁,不会比她现在被判到斯皮纳龙格岛好多少”。这是一座令人恐怖的孤岛,但在岛上生活的麻风病人拥有释放心灵的自由和井然的秩序,他们有条不紊地安稳生活,甚至逃离了战争和杀戮,如果不是因为这些人身患绝症,也许这就是一座世外桃源。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孤岛之外的世界,那是一个贪婪、杀戮、情欲、争斗、嫉妒、流言和尔虞我诈的世界。
《岛》是一座充满了温暖的爱,明亮的忧伤的孤岛,放逐隔绝了一群没有“病”的麻风病人。孤岛之外,天翻地覆,填满了失序和无常的人生。
思郁
2009-5-5书
禁地打开,一个融合爱恨纠葛的凄凉故事怆然铺展,一曲令整个欧洲潸然泪下的生死悲欢徐徐打开……
一座绝望的岛, 一座永远没有返还之路的岛。从那里回望,可以望见家乡,就一水之隔,一箭之地。但永远无缘再次踏上家乡。这种味道,是一个心愿,是那些人百般纠缠,难以了结的心愿。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座岛上。二战期间,整个欧洲大陆烽火连天,硝烟四起。战争,毁灭,人心惶惶。但是在希腊的爱琴海边,一座与陆地仅一水之隔的名叫斯皮纳龙格的小岛,荒凉竟也平和,仿若与世隔绝的另一个世界。这本书里有浓郁的地中海风情,有深厚的克里特岛文化,还有“麻风病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复杂处境,更有夫妻、姐妹、母女、恋人之间的深情厚爱,或沉郁顿挫,或节制从容,历经战争与病痛洗礼,抗争着不公的命运,真爱与勇气以及包容闪现在这些伟大而又平凡的人们身上,代代相传。我们都会有属于我们的时代,和这个时代里属于我们的书。
读英国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处女作《岛》的间隙,不时会想到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的论述:疾病是生命的阴暗面,是一重更为麻烦的公民身份。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上都有双重的公民身份,其一属于健康王国,而另一种则属于疾病王国。尽管我们都很乐于享用健康王国的护照,但在人生中总有一段时间,每个人都会被迫承认我们也会成为疾病王国的公民。在我看来,希斯洛普的《岛》完全以此作为小说的背景和分界,书名孤零零的一个字,已经预先建立起了读者心目中与世隔绝的形象。唯一让我没料想到的是,这样一个预先建构起的冰冷和恐怖的意象随着叙述的展开和深入竟然一点点的消解融化了。最终的阅读体验反而是如此地美好。
岛,是斯皮纳龙格岛;病,是麻风病。小说中有段文字介绍说,1903年该岛成为麻风病隔离区。1941年德国人入侵克里特岛,占领到1945年,斯皮纳龙格岛因麻风病人的存在而幸免。1957年该岛被废弃。而麻风病更是一种历史久远的疾病,甚至可以与《圣经》一样古老。当无法治愈这种病症的时候,人们唯一所能做的就是遵循《旧约》中对待麻风病人的残酷指示:让他们与社会隔离。通常而言,在麻风病肆虐的时期,它很容易引起社会性的恐慌。在桑塔格的论述中,在麻风病盛行的中世纪,麻风病人经常被看作是一个“社会性文本”,“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的腐败,是道德的一种劝谕,也是腐化的一个象征”。但在这部小说中,似乎是特意规避了这种对麻风病人的历史性叙述。麻风病人作为小说背景存在的时候,似乎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的不安。但有理由相信,这种不安的情绪是作者特意营造出来的,为的是给小说的氛围制造出某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反差。小说的叙述基调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温情,一步步不动声色的叙述,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家族的秘史,一个因为麻风病的肆虐而分崩离析的家族,后同样因为这种令人恐怖的病症重新找寻到了失去的希望和生活的动力的故事。
按照巴尔扎克的说法,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是不是正因为如此,家族叙事才成为小说中恒久的母题?追寻一个家族的历史,寻找遥远的过去似乎是解决当前危机的唯一出路。这种奇特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依然延续在了这部小说中。年轻的姑娘阿丽克西斯回到了克里特岛,寻找母亲很少提及的家族。老人佛提妮给她开始讲述家族故事的时候说,“我得说,‘我要从最开始讲起’,可其实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开始”,因为“你母亲的故事就是你外婆的故事,是你曾外婆的故事,也是你姨外婆的故事。他们的生活纠缠在一起”。这是一种宿命,不是由某种不可知的迷信决定的宿命,而是因为我们的先辈决定的宿命,“当我们谈到古代历史,我们常常说命中注定——可是我们并不是指不可控制的事情。当然事件可能突如其来地改变了我们生活的轨迹,但真正决定什么会降临在我们身上的,是我们周遭那些人的行为,以及那些生活在我们之前的人的行为”。所有我们不断地寻根的欲望都与这种寻根的宿命相连。这种迷人的叙事让我沉浸其中,也让阿丽克西斯沉浸在老人佛提妮的惊心动魄的叙述中。小说的这种迷人的魅力在此刻彰显开来。
显然,复述小说中的故事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不仅仅是涉及剧透,而是因为复述只会破坏小说原汁原味营造出的动人氛围。我更为在意的是书中不断提及到作为重要线索的麻风病。当疾病作为文学的一部分的时候,疾病显然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而存在的。而疾病作为一种文学的隐喻,无一例外地会被赋予一种道德方面的含义,比如这种疾病会与某种道德上的惩戒相关,比如疾病会带来内心深深地恐惧,并且这种恐惧感会逐渐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在小说中,阿丽克西斯的曾外婆因为麻风病被隔离到了斯皮纳龙格岛,最终死去;随后阿丽克西斯的姨外婆玛丽娅同样因为麻风病隔离到了这个岛上的时候,最终却收获到了她在安全之地无法得到的爱情,并治愈了麻风病离开了这个无形的监狱。而阿丽克西斯的外婆安娜,这个自始至终健康无恙的人,从来没有踏上过岛的人,却因为永不满足的情欲,任性,狂躁,反叛,嫉妒,最后偷情死于丈夫的枪口之下。也许,疾病作为文学的隐喻在这里彰显出了它悖论性的一面:到底什么才是健康的?身体的疾病和心灵的扭曲,哪一种疾病更为严重?
小说中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岛,本来是作为隔离麻风病人的恐怖的象征而存在的。但在小说的叙述中,玛丽娅离开时想到在岛上的生活反而觉得无比的留恋。她把它比作门上没有锁,没有铁条的监狱。她这样想的时候,又想到了从家里来到岛上的那些日子,当然可以肯定在麻风病隔离区生活绝不是她所喜欢的,但是如果当初嫁给了那个一发现她身患病症就退避三舍的爱人马诺里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那会不会是另一座监狱?”“与马诺里共同生活也许是另一种终生监禁,不会比她现在被判到斯皮纳龙格岛好多少”。这是一座令人恐怖的孤岛,但在岛上生活的麻风病人拥有释放心灵的自由和井然的秩序,他们有条不紊地安稳生活,甚至逃离了战争和杀戮,如果不是因为这些人身患绝症,也许这就是一座世外桃源。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孤岛之外的世界,那是一个贪婪、杀戮、情欲、争斗、嫉妒、流言和尔虞我诈的世界。
《岛》是一座充满了温暖的爱,明亮的忧伤的孤岛,放逐隔绝了一群没有“病”的麻风病人。孤岛之外,天翻地覆,填满了失序和无常的人生。
思郁
2009-5-5书
本文标题: 阿丽塔读后感(战斗天使阿塔丽观后感800)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7261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