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地的读后感(人文地理笔谈 自然 文化 人地关系读后感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2-12-15 20:14:1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0

经典人文地理读后感人文地理·生存状态——《空中的渡口》《幸福山谷——俄亚印象》,在滇东北巧家县的金沙江畔,许多的村落分布在峡谷的两侧。人们...

人与地的读后感(人文地理笔谈 自然 文化 人地关系读后感心得体会)

经典人文地理读后感

人文地理·生存状态——《空中的渡口》《幸福山谷——俄亚印象》
在滇东北巧家县的金沙江畔,许多的村落分布在峡谷的两侧。人们从峡谷一边到另一边都要走五、六个小时的山路,然而非常有意思的对比却是,村民们从村口与对岸的人本来就可以通过喊话交流,这边的鸡鸣,那边的人起床,这边的人唱歌,那边的会跟着吆喝。如此临近又如此遥远,自然的天险阻断着他们的交流,于是村们便架设了溜索,在三百多米的高空来回穿梭,然而划溜索十分危险,为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溜索被政府禁止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就在这时,有人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既有可操作性,又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还有可能盈利的修建“渡口”方案。几个月以后,村里有九户人家一起集资入股,在跨度四百多米,距江面三百多米的高空上面架起了一座特别的桥,这既是村里与外界沟通的一座“空中的桥”,一座“空中的渡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人们所有的生活都和“渡口”联系在了一起,这个“渡口”好多时候成了一个“贸易口岸”,作为渡口的掌舵人老蒋因为劳苦功高其股份相对较高,无论生意好坏,其他股东每月都要支付给老蒋固定工资。在生意不景气的时候,几个股东心中甚是不平,于是一场大的冲突开始了。这时,镜头在老蒋和另一方中平行剪辑,在杀羊祭祀渡口、一次欢乐的盛宴结束后实质问题开始了。在双方据理力争中,矛盾凸现,而冲突的高潮是当有人提出要换守渡人时,老蒋提出要将自己的机器拿掉。大家都知道,机器一旦拿掉,将意味着什么?而此时,大家也似乎明白,老蒋所得的享受是应该的。于是在不欢而散中,冲突不了了之,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渡口需要他们继续送接渡口的来往过客。本片最为成功之处就是真实记录“渡口”主人、一群充满智慧的村民股东背后的生存状态与他们之间的故事冲突。那个悬在峡谷两岸的人工“渡口”因为自然天险的而具有奇观意义,而这种天才创造的主人之间真实地演绎着生活的悲喜离合。
人文地理类故事还有如《幸福山谷――俄亚印象》等都比较成功。该片运用分小章节的结构方式,截取了在中国云南和四川的交界处的俄亚村庄的几个独特的文化印象,在“遥远”、“大家庭”、“老师和孩子们”“吉玛和她的丈夫”“婚礼”“葬礼”“成年礼”“秋天”八个小主题之下有机透视了俄亚的人文地理风貌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二是世界视野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它实现了一种世界与本土的文化沟通。跨文化差异,在人物背后层层揭开文化差异的点点滴滴,一部反映跨国婚姻的纪录片真实呈现出个中意味。
世界视野·文化差异——《瞿开森和他的中国妻子》
这是一部历时半年跨国拍摄的讲述文化差异的纪录片,这是一部极具典型意义的反映跨国婚姻的作品,一个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德国人类学博士,一个是没有读完小学的云南少数民族村姑,一个“牛高马大”身高1.94米,一个“短小精干”只有1.52米。如此巨大的反差构成了诸多的看点,一系列文化的差异具体反映在年龄、语言、学历、见识、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之中,镜头对准的是一个个很有生活气息的具体细节。正是在这种细节的展示中,真实影像的力量自不待言。从一见钟情到真心相处,从爱恋的甜蜜到现实结合的阻隔,双方的真诚让他们最终走到一起,瞿开森考虑到自己妻子在德国的极为不适应后,决定留在中国广州中山大学任教。然而妻子对广州的适应还不及在德国,他们频频在德国、昆明、广州三地辗转,琐碎而现实的反差终究还要两个人认真面对。本片选取了结婚这个最重要的事情,因为结婚最能显示文化的差异,也最能反映人物的心灵。当他们在德国短短三十多分钟的结婚仪式完成后,妻子不满意于这种“草率”的行为,就决定必须回中国老家农村重新进行婚礼宴庆,只有经过这个仪式,她和父母才能感受到自己真正出嫁了。当一位外国人穿上中国唐装牵着马小心翼翼的驮着心爱的中国妻子时、当他遵从中国的传统习俗机械地下跪时,那些都是爱心使然,我们发现,瞿开森是一个蛮可爱的外国丈夫。“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当他们在村里后山默默谈心又“执手相看泪眼”时,当彼此在相偎相依吐露真心时,瞿开森对着妻子认真地承诺时;当农家的女儿即将正式走出小山村出嫁时,老父老母在泪光中千叮万咛、依依不舍时,特别是老父亲对自己的外国女婿说上那句“要相亲相爱,不要嚷架”时,自有一番感动人心的力量在环绕。可见,文化的诸种差异通过一个跨国婚姻的双方的真情维系而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尽管他们还会遇到种种麻烦和不便,但是真爱可以融化一切。
三是人与动物的故事,人类与世界的沟通很多时候都可以通过对与人类的朋友——动物——一起实现,人和自然万物都是天地化育的结果,人与动物的深情更是一种自然的赐予,所以它能打动人心。
动物是人类的镜子——《神犬515》《又见海鸥》
借着农历狗年春节的影响,适时推出人与狗的故事,十分吸引眼球。走进安宁护卫犬训练基地,我们目睹和记录训犬员与一群警犬的真实故事。而其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要数王梦波和他的爱犬白泱希,李自萍和她爱犬挥宝之间的动人故事了。王梦波的爱犬白泱希是训练营唯一一只追踪犬,然而它受伤了。王梦波小心呵护爱犬,给他打针、输液,小心的抱着白泱希,日复一日,白泱希还不见好,一次正当白泱希输液时,王梦波最担心的事情终于来到了:生病中的白泱希突然接到了安宁警方的行动任务,王梦波只能马上拔掉针头给白泱希打上封闭,准备带领白泱希追踪逃犯。摄像机跟踪记录这次执行任务的过程,在一点点的悬念和担心中,白泱希竟然带出色完成了任务,这让所有队员格外高兴。好的纪录片就在于它总有一种真实而有冲突的故事在牵动着你。就在一切沉浸在兴奋与快乐之时,那个总是脸上带笑的女训犬员李自萍即将面临一次重大的人生历练,因为她精心呵护、训练成功的爱犬挥宝即将走出训练营,去面对它“男子汉”应该面对的任务。这一天终于来了,这是交接爱犬的最后一次训练,随着李自萍的口令,挥宝出色而优美地做着相应的动作。而后,挥宝经过驯犬员20分钟的秘密作为,警犬就会忠实于新的主人。可就在新主人拉着它要走时,挥宝怎么也不肯上警车而是一个劲找寻李自萍。此情此景,队友们只好劝李自萍最后一次为挥宝送行,而她泣不成声、无法面对这次离别,在迟疑一阵后,她终于鼓起勇气送挥宝上车,当李自萍泪别挥宝时,我们惊奇地发现挥宝也在流泪。这时,片子响起了一首流行音乐《当你孤单会想起谁》,将情绪引到了高潮,它在注解着意义、感染着观众,由此我们不禁会感叹:纪录片原来可以这样的感人。
此类片子,还有像《惊魂野象谷》探寻亚洲象的生存状况的遭遇简直就是一次与野象的生命冒险,叫人揪心、扣人心弦;《又见海鸥》则从遭遇禽流感后昆明人所面对的二十多年的老朋友海鸥又来的事情说起,首次截取了海鸥老人吴庆恒生前与海鸥友好相处的珍贵影像资料,人鸥不了情,海鸥今又来,深深触引着人们心中那份眷恋和感动。
四是人物纪录片,有人物就会有故事,人物的命运永远会牵动人心。
人永远是镜头中的主角——《嘎达娜的故事》《进京的马队》
因为经典纪录片《最后的马帮》而被人们结识的女主人公嘎达娜成为一种特定的符号而不断地被后续记录。可以说,对于特别具有意义的记录题材可以进行进行多次后续跟踪记录,人物或事件在前后历史的渐进中,其中的变化最容易继续成为看点和卖点。《重访最后的马帮——嘎达娜的故事》(上下集)讲述了后来嘎达娜的面对女儿死了、家境不好等生存背景,捕捉很多细节如家里生小羊、上山找虫草、和马帮故友余正辉等的交流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无论生活怎样艰辛,她那爽朗的笑声和无拘无束的奔放性格自然而出。在《进京的马队》中,嘎达娜再次成为这次“进京大行动”的主角,这支徒步上京的马队在历经马死的悲伤、夜路过河水涨的惊险等诸多艰辛后终于成功抵达北京,嘎达娜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明星,她在不自觉中自然担当了普洱茶的形象代言人,本来价格就不菲的普洱茶经她的签名后可以买个更高价。
此外,像获奖纪录片《甲次卓玛和她的母系大家庭》就对摩梭族女子甲次卓玛进行长达十年的跟踪纪录,今昔对比,我们真实感到这个摩梭女子的成长史和外界文化对她以及她的母系大家庭的影响。
五是历史类纪录片,这类片子又主要有历史遗迹探秘类,文化遗迹的现实探究和历史追问,如《崇圣寺探密》;历史亲历者追溯类,历史的亲历者所经历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如《记忆的伤痕》。而他们,一者是从实物探就历史真相,言说古迹背后深藏的文化意味、历史秘密;一者则是面对人物,真实记录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变迁,折射重大的社会历史问题、发掘人物的历史意义。
历史中找寻惊心动魄的境界——《崇圣寺探密》《记忆的伤痕》
《崇圣寺探密》设置了若干悬念:大理名胜三塔里是否埋藏着震惊世界的珍宝,在历史上三塔只是崇圣寺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崇圣寺又到哪里去了?大理国的九位皇帝为什么要在崇圣寺出家?在他们的大悲大喜的人生中又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疑问或谜团紧紧扣住观众的心弦,步步深入解密、又步步设疑,在一波三折中逐个展现精彩。对于历史遗迹,非得在实地勘查与文献纪录中寻找历史的真相,还得访谈考古专家以科学的证实。在没有任何活动影像的中国古代历史中,为增强影片的可视性和对观众的吸引力,成功运用了大量的情景再现手法。客观地讲,《崇圣寺探密》是一次纪录片娱乐化的成功尝试,其制作水平可以与央视的《见证·发现之旅》相媲美。情景再现已经成为无法见证事件本身的历史类纪录片的通用手法了,只要基本事实尊重历史本源的真实,纪录片的制作手段和风格可以不拘一格。
《记忆的伤痕》获得了云南红杯十大纪录片奖,还获得广州纪录片奖,甚至市场上还出现了香港某公司发行的盗版片,足见其影响力之大。该片以二战唯一一张裸女照片的来源以及照片上的主人公的真正归宿为基本线索展开了层层寻找和调查,在种种悬念的巧妙设置中,一步步吸引观众探究人物的命运和历史的真相。许多正义的有识之士为了寻找照片的真正主人,以为民间起诉日本二战罪行提供证据。无独有偶,当参与东京国际法院的陈祖梁在极偶然的时候见到一个老人似乎就是照片上的大肚子女人时,他在急切中将那张照片交给朝鲜老人朴永心,她竟然毫不犹豫地点头。然而对于这种确认还是缺少人证,面对正义的呼唤,不得不残酷地让年迈的朴永心到云南指认历史现场,但老人到达当年龙陵安慰所时,满以为可以希望时老人没有任何记忆。最后的希望就只有证人松山老人李正早了,当到达松山时老人朴永心经历了激动、生气、全身发抖,深深触痛了内心的伤痕,最后两位老人相认时,朴永心百感交集……该片的意义开片的黑底字幕“序”中已经明确了:“时间铸就了人类的记忆。但是,时间能承载多少记忆给人类留下的伤痕。”
以上只是一个粗略的题材划分,其中有很多交叉点,《经典人文地理》除以上内容外,还有更多诸如社会类纪录片、自然探险类纪录片、民族风情纪录片等等。那些诸如《卡瓦格博》以及其系列《寻找登山者》,《太阳岛淘金记》、《捕获记》、《与石头对话的人》等都是很值得珍藏、很有意味的纪录片,但愿《经典人文地理》能为我们观众拍摄更多震撼人心的作品。
《经典人文地理》栏目在“人文地理”的统领下,真诚立足于充满神秘和浪漫气息的红土地不断开掘有意味的纪录资源,将纪录的视野和触角不断延伸和开拓,不断演绎着自然、地理、历史所赐予的惊心动魄的故事,给观众的心灵吹来阵阵沁人心脾的人文地理之风,韵味悠长、境界深远

人类的大地 读后感

<人类的大地>是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的成名作,在认真拜读后,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本书极具可读性、不偏专,有共性,能体现房龙写作特色为标准。 从人类的起源到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精辟凝练的论述,以深厚的人文关照和俏皮睿智的文笔,展示了人类历史的浩荡长卷 ,以人文主义的立场,通俗睿智的文风,将人类各方面的历史都复述了一遍,带你游遍世界。从混沌初开到新世界的诞生,每一章都是一篇独立的内容,却不会让人感到应接不暇,反而让人产生兴趣。有趣的内容虽然不少,但让我最感兴趣的国家是埃及、罗马和古巴比伦城。
  四大发明古国之一的埃及也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在几千年以前,象刀叉、车轮和房屋这类东西在西方人眼里根本不存在,而尼罗河两岸的文明早就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阶段。古埃及人不仅是杰出的农民,精通有关良田灌溉的知识,还精通建筑,修建了宏大的庙宇。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发明了伟大的文字书写艺术,人类从此步入了文明时代。在发明了象形文字这一文字体系后,古埃及人又用了几千年的时间将其发展完善,直到他们能随意记录下任何事件,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一切想法为止。他们用这种“固定文字”向朋友们传递信息,记录生意帐目,表达感情等,并记载下他们国家的历史事件,以便子孙后代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如果有一天我能出国旅游,我一定会去埃及,去看伟大的金字塔、神秘的法老王墓室、著名的木乃伊等,并感受尼罗河两岸的文明。
  初识巴比伦,是通过尼布甲尼撒二世认识的,他是非常著名,并鼓励进行科学研究,精通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书中描绘的图虽简陋,但仔细观察还是能看到昔日巴比伦城的壮丽宏伟,不愧对“圣城巴比伦”之名。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已经消失了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的复原图,书中虽然没有,但还是让我感慨了一番。
  提到罗马就不得不想到凯撒,他立下赫赫战功,却没有禁得住埃及最后一个王朝——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位女王,埃及艳后娄佩特拉的诱惑,最终被人刺死。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是凯撒的外甥屋大维,他击败舅舅的秘书安东尼,并迫使安东尼自杀,而娄佩特拉则在战败后自杀身亡。公元14年,屋大维成了真正的皇帝,一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统治者。我佩服他的智慧与领导、统治才能,他没有重犯凯撒的错,正因为如此,他才造就了一个繁荣的罗马帝国。
  正如房龙所说:历史其实就是一座非凡的经验之塔,是时间在流逝的岁月当中建造起来的。要登上这古老的塔,并从一览无余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经验,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儿没有电梯,也没有捷径,只有意志力坚强且虚心好学的年轻人才可以攀爬到塔顶。
  所以,从现在开始,把握时机,让我们一起踏入《人类的故事》,追寻人类,追溯历史,探求真理。《人类的故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细细品位,慢慢咀嚼。
2.一直很羡慕圣艾克絮佩里能够驾着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翱翔,穿越风、沙、星星和黑夜,一边飞行,一边思索。他脱离世俗的喧嚣和空间的束缚,他贴近远方的小王子和心中的童话。他俯视人类的大地,这个荒凉而又生机,残酷而又宜人的世界。
  飞行,可不是一种安全系数很高的旅行方式,即使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也是如此。而六十多年前,作为探索飞行线路的先驱者的圣艾克絮佩里和他的同事,在更多的不确定性的危险中展示豪迈的拼搏,诠释“人只有在和障碍抗衡时,才会真正认识自己”。
  当飞机颤抖着挣脱殷实稳定的大地时,从飞行员面前飞快退逃的是空间的羁绊,而迎面而来的是什么呢?清澄的天空,大地的喧嚣,升腾的灵魂,最可能的是杳无音信的返航。
  1935年,在一次飞往印度支那的长途飞行中,圣艾克絮佩里所在的飞机损毁于埃及和利比亚交界的沙漠地段,虽然万幸没有受伤,圣艾克絮佩里和同事普雷沃却困在沙漠的心脏。
  他曾是那么热爱沙漠。晨曦,金灿灿的太阳从黄灿灿的地平线上腾起,风轻轻吹动沙丘上的沙粒荡起金黄的波浪,在高空如云匆匆飞过的他是多么渴望也成为一颗沙粒,和着阳光的节奏同群沙共舞。
  不知他是否对着流星许下这样的愿望,不过愿望却实现了。
  夜晚,圣艾克絮佩里和普雷沃平躺地坐在冰冷的沙漠上,无助的望着飞机残骸上仅剩的可燃物燃烧,幻化为飘走的希望。正午,圣艾克絮佩里踉跄在灼热的沙漠上,徘徊于幻觉中,希望渺茫的营救,难忍的口渴,让他的感觉器官麻木,抑或是灵敏。总之,他的幻觉猛烈冲击着他的理想和信念,脚下的沙粒却是一如既往的坚韧,你用力踩下一片,困的沙粒又执着地蜂拥而至,湮没人的垂死挣扎。
  当他把锡壶底吸干的那一秒钟起,一座水漏就开始倒计时了,滴下的是水,是生命之源。一定是此时,圣艾克絮佩里能想起小王子的话:“沙漠也很美,但使沙子更加美丽的是在它的某个角落里藏着一口水井。”
  圣艾克絮佩里和普雷沃苦苦寻找那个角落,不幸的是,他们遇到了太多的海市蜃楼,遇到了太多幻化成烟的骆驼商队,遇到了太多的激动后的打击。幻觉与现实,希望与失望,不停的拉着他的心灵在粗糙的沙漠上磨来磨去。喜悦,失望,振奋,灰心,狂喜,绝望,原来坚韧的内心已被搓剥得露出虚脱的软弱。他软弱地倒下了,圣艾克絮佩里的眼前不时地迸射着金光,他知道,当他双眼金花四溅,他的大限也快到了。他同样知道:“只有心灵才能洞察一切,肉眼是看不见事物本质的。”于是他闭上双眼,躲避令人痛苦的现实,用心灵寻找出路。我并不知道他想到了什么,只知道一会儿,他重新爬了起来,但我几乎可以肯定他想到了他的同事——吉尧梅,那个在风雪严寒中挣扎七天六夜的英雄。
  吉尧梅在一次从美国飞往阿根廷的途中,在智利境内安第斯山脉的一座四五千米山峰上因气候原因迫降。
  在灾难面前,人是多么脆弱,一片温柔的云层就几乎葬送一个富有智慧的生命,而人又是多么坚强,四五千米的雪峰,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一百六十多个小时的饥寒也未能阻挡一个坚韧的生命对生存的渴望。
  但支撑吉尧梅走下来的不仅仅是对生存的渴望,还有责任感。因为“让人无法忍受的并不是自己的绝境,而是无法让那些我们应该对他们负责的人放心”。
  经过四天四夜饥寒的折磨,吉尧梅瘫倒了,肿胀的双脚无法承受身体的重量,渺茫的希望无法支撑生命的天空,他直挺挺地趴在草地上再也不想爬起来,像一个被击倒的拳击手。但对往事的回忆却一幅幅穿梭于脑海之中,在残酷的现实的面前,对幸福的向往,美好记忆的回顾等美好感觉更容易让人沉入极乐世界为永远趴在那里,只有更残酷的责任感,才能让人重新站起来。没有对死亡的轻蔑,是出于对自己负责,对邮件负责,对期待他的同志、妻子负责,才让他重新感受到刺骨的寒冷,微弱的心跳,他以造物者的名义与死亡抗争,他重新站了起来,但或许他没有想到他又走了三天两夜。
  最令人难忘的是吉尧梅在清醒之后说出的第一句话:“我所做的,我敢发誓,是任何其他动物都做不到的。”
  乐观、豪迈、对生命的渴望、同事、责任,这些铺垫了圣艾克絮佩里的重生之路,当路走到了尽头,生命之锁重新开启,当他面对无色无味的水时,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像牛犊一般畅饮,他唯一能想的便是对水的赞美和感激。多么可爱的人啊!却遇到可怕的不幸。
  1939年,突如其来的战争改变了一切,也让圣艾克絮佩里从一位伟大的先驱者转变为一名普通的盟军侦察飞行员,却为了更高尚的全人类的和平。
  原来一直以为战争是人生中的意外打击,是预定程序之外的偶然入侵,那种杀戮同类的残暴行为,让我们这些善良的认为“人之性本善”的人厌恶和畏惧。可粗略算来,从蛮荒到二十一世纪,又有多少人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没有耳闻目睹过战争,没有听过战争的故事,传说呢?或许这样的人少得可怜,少得可怕。
  既然人类间的杀戮如此频繁,战争总是得有些意义吧。人类为食物而战,为领地而战,为美人而战,为自由而战,为妻儿朋友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为和平而战,而有的战争却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一味的牺牲。
  圣艾克絮佩里亲临的就是这样的战争,没有攻陷柏林后的凯旋,也没有保卫斯大林格勒的悲壮。
  1940年,德军装甲部队如水银泻地一样冲破法国防线,绕过马其诺防线,突破色当防线,摧毁魏刚防线,进军巴黎,德军迅速地如乌云一样覆盖了法国大部分土地。他们干掉精锐部队,俘虏了地区参谋部,掐断电话线,或许这些破坏只是表层的,但他摧毁的不是机体,而是神经和淋巴结,让一切军队看上去毫发无损,实则成了互无关联的器官,它摧毁了法国人的信心和意志,任牺牲都无法阻挡德军的进攻。可圣艾克絮佩里所在的侦查中队以及其他中队的参谋部精心谋划,为了执行命令,从人的储备库里调拨了几个人出来,就像从谷仓里抓了一把种子,去“勇敢”冒死炸毁几座自己国家的桥梁,烧毁几座自己人民的庄园,他们损害自己的国家,只是为了描绘一幅战争漫画!为了让这场本已没有意义的战争更像是战争!
  如今,关于战争的影视作品和书籍过分渲染个人英雄主义,就像是为战争作“善意”的宣传,“参军吧!这是英雄的摇篮”可哪里有那么多英雄,在万籁俱寂的万人坑中或许会爬出一位英雄,在被热血浸红的沙滩上或许会站起一位英雄,在痛苦呻吟的病床上或许会坐起一位英雄,战争麾下哪有什么英雄,只有一群群的疯子、狂人、怯懦者和死去的聪明人,只有倒霉蛋儿和幸运儿,还有可敬的勇敢者。
  勇敢的行为应表现出它的价值,可敌人依仗着他们的一百六十个师,对法国人的反抗和死亡不以为然。
  法国人输得很惨,只剩下一个巴黎和萨特在《占领下的巴黎》中描绘的带有耻辱的悔恨和苦苦等待。
  圣艾克絮佩里输得也很惨,他失去了生命,只剩下童话。
  这是圣艾克絮佩里1939年的童话,也就是二战前夕的童话。
   圣艾克絮佩里从未来的战火中飞回,飞机尾部涡旋着太多残酷、冷漠和匆忙,他拼命加速,拒绝他们进入自己的童话,童话的大门在天空中豁然洞开,圣艾克絮佩里在阿根廷康科迪亚附近的草原降落,来到一户有着两位年轻姑娘的人家。
  这真是一个完美的童话世界,在无垠的草原和几颗与岁月为伴的树的映衬下,有一座好像碰一下就会摇摆不定的木头房子,木房里,满脸皱纹的天花板,晃悠悠的地板,堆满杂物的客厅(真不知原来应该放杂物的阁楼会怎样),顽强地保持平衡的老木桌,地地道道、分量不轻的台灯,最美妙的是空气中蕴含着老图书馆的气息,这里的一切都有些破落,却破落得可爱。
  孩子们更是精心地打理着他们的世界,她们和她们的宠物。一条鬟蜥,一头蛇猛,一只狐狸,一只猴子和许多蜜蜂快乐相处,还有不经意间滑过脚边的蝮蛇,孩子们悄悄地告诉圣艾克絮佩里:“这只蝮蛇每晚十点钟出门,下午二点钟回家,它的洞穴就在我们床的下边。”
  这里简直是童年的天堂,空气中不时闪过一双双敏锐的眼睛,大地的节奏是正直的心灵的欢腾,某个角落或许还藏着孩子的脾气。
  每当读到这个名叫“绿洲”的章节,我总是舍不得合上书,圣艾克絮佩里也一定是万分迷恋,万般无奈地踩下油门,他飞离了他的1939,而迎接他的是1940年的战争。
  1939年圣艾克絮佩里心的童话是在地球的一个角落,或是在世界各处。
  1943年,经历了无情的战火,圣艾克絮佩里心中的童话只有飘落到一颗遥远的星球,守护孤独的小王子。
  1944年7月3日,圣艾克絮佩里前往法国进行飞行侦查,在科西嘉上空永远地消失了,那场可恶的战争即将结束了,那没有意义的反攻正在进行,圣艾克絮佩里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原本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美丽灵动的文字,或许他只是和他的同事一起开辟新的航线,或许,他只是飞往自己的红玫瑰。
两篇,自己选好了
本文标题: 人与地的读后感(人文地理笔谈 自然 文化 人地关系读后感心得体会)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6549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强过大渡河读后感(《强渡大渡河》作文读后感300字)《精灵鼠小弟》读后感(精灵鼠小弟读后感5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