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读书笔记、读后感各5篇急需..大家帮帮忙..!!!读完这本“武则天”几乎用了整整一个月的业余时间,往往看了几页就有点看不下去的感觉,不是作...
武则天读书笔记、读后感各5篇
急需..大家帮帮忙..!!!读完这本“武则天”几乎用了整整一个月的业余时间,往往看了几页就有点看不下去的感觉,不是作者写的晦涩难懂而确实是自己的历史知识过于薄弱,但幸好还是坚持着看完了。
萧让通过大量阅读史书,客观研究分析,还原了一个不同于任何戏说版本的武则天给我们。她不同于现在社会上很多所谓的“史学家”,轻易就会下一个爆炸性的结论以期博取媒体和读者的眼球。在碰到一些历史上有争议的事,她通常会大量罗列史书中所记载的原话和年限(这估计也是我看得比较慢的原因,古文阅读能力比较差),加上些自己的判断。有时,甚至连自己的判断都不加,让读者自己思考.
一代女皇武则天,她的确是一代而终的。机关算尽的一辈子,政治斗争的一辈子,背信弃义的一辈子,亲离子散的一辈子,但到最后还是得亲手将从儿子手中夺来的政权又归还给他们。武周一代而终,李唐复辟。 从武周初期的酷吏告密政策到她大力推广科举制度,从她对酷吏的放权到对朝中重臣的控制,从她对自己亲生子女的残忍迫害到对情人的包庇宠溺,从初期对佛教的利用到老来的真正归铱。如果单从帝王的角度或是女人的角度来看,确实很难理解她执政五十多年的各种举动,但如果了解了她那样的出生背景,那样的一女侍父子的经历,又偏偏有了那样的心志和毅力,似乎也就合情合理了。
喜欢这样的书,觉得没有被作者很强势的观点所引导,没有被一己之言所蒙敝,整个阅读过程也是不断思考的过程。
武则天,曾经是我颇为崇拜的一个女人,原因很简单:她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记得小时候看过电视剧《武则天》,那时就觉得她的一颦一笑都充满了一个帝王应该有的气度和威严。初中历史书上对她的描写也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然而,历史书上讲她当皇帝的过程时只说:“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替他处理政事,逐渐掌握了大权。高宗去世几年以后,武则天做了皇帝。”这一切看起来多么顺理成章,轻而易举。事实上,这却是一种误导。
读完林语堂的《武则天传》,我终于把我对武则天的种种”事迹“连了起来:
武则天原名武媚,原是太宗的才人,但不知怎地被太子即后来的高宗看中。太宗死后,高宗把从感业寺接入后宫。 武则天14岁入宫,因为太宗喜欢有才的女子,所以她在宫中读了很多史书,深知宫廷险恶。论智谋,论经验,她都比王皇后,萧淑妃强太多,因此略失小计就当上了皇后,代价是她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小女儿。掌权后,她极力剪除异己,一切对她有威胁的人都难逃厄运,这其中不仅有皇氏宗亲(姓李的),还有武后的异母兄弟和亲姐姐,亲侄女。
高宗即位十年后,高宗身体越来越差,诸事都由武后决定,武后与高宗并称为”二圣“。
太子弘年少有为,对武后的做法经常不满,为了自己日后掌权不受威胁,武后竟毒死太子。后来的章贤太子贤(武后二子)也被她幽禁后杀掉。高宗死后,她将三儿子李哲贬为庐陵王(其实这也不能怨武后,李哲还不如不当皇上呢),流放在房州。又立四子李旦,而后代子执政。然而这还不是武后的终极目标。几年之间,武后以广开言路为借口,在全国广设检举箱,致使告密之风四起,武后也逐渐组织起了自己的间谍网络。我想,当时的阴森恐怖应该一点也不亚于法西斯统治时期,因为那个时候,人人都可以成为盖世太保。即使被告无罪,但只要武后想杀,或是和酷吏们有过节,亦或是仅仅为了制造恐怖气氛,他们都在劫难逃。在武后登基的前几年,大屠杀一拨接一拨,因唐朝几位王公大臣的一次叛乱(武后逼出来的),唐室贵族几乎被灭门。听起来真让人毛骨悚然。
然而,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便立即起用了狄仁杰、姚崇等人,气象为之一新。政治清明,国家富足安定。我不禁有这样一种想法:也许,如果一个女人想成为皇帝不用如此艰难,也就无须用那么多人的的性命做通向皇帝宝座的阶梯。毕竟,武则天只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而非一个杀人狂魔。(这个想法在我看过《明朝那些事儿》后有所改变,因为在封建社会中不管是谁,想要得到那至高无上的权利,都要经过血的洗礼)。
林语堂的《武则天传》,我觉得总体上写得很好,因为比较真实。但我很讨厌他对武则天的评价:什么历史上最骄奢淫逸,最虚荣自私,最刚愎自用,名声坏到极点的皇后。也许,这与他写书的角度有关。毕竟,他是以一位唐室幸存王子的口气写的。然而无论如何,这种评价还是很不成熟。
在我的印象里,绝大多数皇帝比武则天骄奢淫逸,虚荣自私的多,然而却未必有她的智谋。而皇后呢?自然也不是个个贤德,宫廷本来就是一个大染缸。至于刚愎自用,我认为这个词用在项羽身上是贬义词,用在武则天上就大大相反。我从没听说过武则天有什么谋士或是智囊团,因为她比当时的任何人(除了狄仁杰)都更有远见卓识。其实有主见是相当可贵的品质,尤其是当那个人本身就很聪明的时候。(在我看过《明朝那些事儿》后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不过朱元璋还是该多听听刘伯温的意见,貌似那个人更强。)
总之,觉得这本《武则天传》还是值得一看的,至于书中夹杂的个人情感,也许会让读者更真实地体会到那个年代。至少让那些曾经幻想成为为武则天的少女们不再做这样的梦。对于武则天的一生,我也不好多说。毕竟,一个又有野心又有智慧又有胆量而且那么幸运的女人,怎么能用常人的眼光来评价呢 只帮你找了两个读后感
萧让通过大量阅读史书,客观研究分析,还原了一个不同于任何戏说版本的武则天给我们。她不同于现在社会上很多所谓的“史学家”,轻易就会下一个爆炸性的结论以期博取媒体和读者的眼球。在碰到一些历史上有争议的事,她通常会大量罗列史书中所记载的原话和年限(这估计也是我看得比较慢的原因,古文阅读能力比较差),加上些自己的判断。有时,甚至连自己的判断都不加,让读者自己思考.
一代女皇武则天,她的确是一代而终的。机关算尽的一辈子,政治斗争的一辈子,背信弃义的一辈子,亲离子散的一辈子,但到最后还是得亲手将从儿子手中夺来的政权又归还给他们。武周一代而终,李唐复辟。 从武周初期的酷吏告密政策到她大力推广科举制度,从她对酷吏的放权到对朝中重臣的控制,从她对自己亲生子女的残忍迫害到对情人的包庇宠溺,从初期对佛教的利用到老来的真正归铱。如果单从帝王的角度或是女人的角度来看,确实很难理解她执政五十多年的各种举动,但如果了解了她那样的出生背景,那样的一女侍父子的经历,又偏偏有了那样的心志和毅力,似乎也就合情合理了。
喜欢这样的书,觉得没有被作者很强势的观点所引导,没有被一己之言所蒙敝,整个阅读过程也是不断思考的过程。
武则天,曾经是我颇为崇拜的一个女人,原因很简单:她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记得小时候看过电视剧《武则天》,那时就觉得她的一颦一笑都充满了一个帝王应该有的气度和威严。初中历史书上对她的描写也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然而,历史书上讲她当皇帝的过程时只说:“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替他处理政事,逐渐掌握了大权。高宗去世几年以后,武则天做了皇帝。”这一切看起来多么顺理成章,轻而易举。事实上,这却是一种误导。
读完林语堂的《武则天传》,我终于把我对武则天的种种”事迹“连了起来:
武则天原名武媚,原是太宗的才人,但不知怎地被太子即后来的高宗看中。太宗死后,高宗把从感业寺接入后宫。 武则天14岁入宫,因为太宗喜欢有才的女子,所以她在宫中读了很多史书,深知宫廷险恶。论智谋,论经验,她都比王皇后,萧淑妃强太多,因此略失小计就当上了皇后,代价是她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小女儿。掌权后,她极力剪除异己,一切对她有威胁的人都难逃厄运,这其中不仅有皇氏宗亲(姓李的),还有武后的异母兄弟和亲姐姐,亲侄女。
高宗即位十年后,高宗身体越来越差,诸事都由武后决定,武后与高宗并称为”二圣“。
太子弘年少有为,对武后的做法经常不满,为了自己日后掌权不受威胁,武后竟毒死太子。后来的章贤太子贤(武后二子)也被她幽禁后杀掉。高宗死后,她将三儿子李哲贬为庐陵王(其实这也不能怨武后,李哲还不如不当皇上呢),流放在房州。又立四子李旦,而后代子执政。然而这还不是武后的终极目标。几年之间,武后以广开言路为借口,在全国广设检举箱,致使告密之风四起,武后也逐渐组织起了自己的间谍网络。我想,当时的阴森恐怖应该一点也不亚于法西斯统治时期,因为那个时候,人人都可以成为盖世太保。即使被告无罪,但只要武后想杀,或是和酷吏们有过节,亦或是仅仅为了制造恐怖气氛,他们都在劫难逃。在武后登基的前几年,大屠杀一拨接一拨,因唐朝几位王公大臣的一次叛乱(武后逼出来的),唐室贵族几乎被灭门。听起来真让人毛骨悚然。
然而,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便立即起用了狄仁杰、姚崇等人,气象为之一新。政治清明,国家富足安定。我不禁有这样一种想法:也许,如果一个女人想成为皇帝不用如此艰难,也就无须用那么多人的的性命做通向皇帝宝座的阶梯。毕竟,武则天只是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而非一个杀人狂魔。(这个想法在我看过《明朝那些事儿》后有所改变,因为在封建社会中不管是谁,想要得到那至高无上的权利,都要经过血的洗礼)。
林语堂的《武则天传》,我觉得总体上写得很好,因为比较真实。但我很讨厌他对武则天的评价:什么历史上最骄奢淫逸,最虚荣自私,最刚愎自用,名声坏到极点的皇后。也许,这与他写书的角度有关。毕竟,他是以一位唐室幸存王子的口气写的。然而无论如何,这种评价还是很不成熟。
在我的印象里,绝大多数皇帝比武则天骄奢淫逸,虚荣自私的多,然而却未必有她的智谋。而皇后呢?自然也不是个个贤德,宫廷本来就是一个大染缸。至于刚愎自用,我认为这个词用在项羽身上是贬义词,用在武则天上就大大相反。我从没听说过武则天有什么谋士或是智囊团,因为她比当时的任何人(除了狄仁杰)都更有远见卓识。其实有主见是相当可贵的品质,尤其是当那个人本身就很聪明的时候。(在我看过《明朝那些事儿》后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不过朱元璋还是该多听听刘伯温的意见,貌似那个人更强。)
总之,觉得这本《武则天传》还是值得一看的,至于书中夹杂的个人情感,也许会让读者更真实地体会到那个年代。至少让那些曾经幻想成为为武则天的少女们不再做这样的梦。对于武则天的一生,我也不好多说。毕竟,一个又有野心又有智慧又有胆量而且那么幸运的女人,怎么能用常人的眼光来评价呢 只帮你找了两个读后感
传奇女皇武则天读后感
听完了蒙曼老师在百家讲坛讲述的武则天,便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读一本完整详细的武则天传,希望整体全面地了解一下武则天走上女皇之路的传奇历程和其中的酸甜苦辣。
一、登帝之路
武则天十四岁时因相貌出众,而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但是她虽一时受宠,地位却始终没有得到提升。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之后,武则天和一些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在太宗的忌日,高宗到感业寺行香复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视而泣。
此后,王皇后为了打破萧淑妃的专宠地位,主动向高宗提出让武则天蓄发回宫。回宫后,武则天迅速获得专宠,并通过一系列手段害死了萧淑妃和王皇后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由于高宗体弱,由于信任武则天,他逐步将处理军政的权利交给武则天打理,武则天逐渐的将权利握在自己的手中,进而形成了后来二圣临朝的局面。高宗死后,武则天手握政权先后罢黜几个太子,最后登上皇位。
二、扫除障碍
在武则天成为女皇的历程中是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障碍的,在扫除这些障碍的过程中,武则天将自己的用人之道,治国之智淋漓地展现,同时也看出武则天是那么的洞悉人性,利用人性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1、统一战线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而他们都坚决反对“废王立武”,唐高宗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武则天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抓住了与高宗的共同点、与高宗站在统一的战线上,才取得了“废王立武”的成功。此后,武则天迅速的整肃外朝,采取“擒贼先断翼”的举措,先后将褚遂良、韩瑗贬官以削弱长孙无忌的势力,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与此同时,武则天也提拔了一系列赞成“废王立武”的大臣:李义府、许敬宗等。至此,武则天坐上了皇后的宝座,高宗也实现了君主集权。
由此可见,武则天此举的成功源于抓住了自己与高宗之间利益的共同点: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大臣中权力过大。当能实现“双赢”这一效益的时候,利益双方都会竭尽全力的去实现目标。即使高宗当时并不是很想立武则天为皇后,但由于当时的形势所迫,高宗以此来打击了元老大臣的势力,从此将权力集中在自己的手里,而武则天也顺势当上了皇后。
2、用人之道
书中对于武则天对于李义府的任用有这样一段评说:对李义府,她既知其优点也知其缺点,既记其功,也记其过,她完全站在一种主动的位置上,绝对不会被奸诈小人牵着鼻子走。她有时任用小人,把这当作一种政治手段,一种政治需要。
毛泽东也说:“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诚然,武则天在用人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武则天临朝称制起,她统治21年,前后一共用了75个宰相,其中19人被杀,2人流贬。他们朝不保夕,无力对抗君权,轻易不敢有所作为。她所实行的酷吏政治,残害无辜,选官太滥,滥以禄位收买人心。但是武则天虽然滥以禄位收天下人之心,她却具有一双慧眼,有不称职的人,不久就被她罢免或处以刑罚
武则天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科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让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为了整肃朝臣,他任命年轻资浅的官员为宰相,因为他们根基不深,对武则天感恩戴德,易于控制。武则天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着名的贤臣均在其列,后来的“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则天时期提拔起来的。
3、洞悉人性
在扬楚事变中,武则天抓住敌人内部各种各样的矛盾,排除障碍,迅速出击。当徐敬业还在纠结到底是要西进匡复伸张正义还是要南下割据以求得一方土地犹豫不决的时候,武则天已召集30万大军出击,将叛敌一举歼灭。事到紧要关头,人们往往会犹豫不决,因为这牵扯成败利钝,牵扯是非善恶,矛盾就来了。现实情况往往难有鱼和熊掌兼得的结果,要么取义、要么取利,最怕游移于二者之间。武则天判断标准单一,做事果断、坚决,敌人稍有迟疑就可能被她利用。
4、心狠手辣
武则天曾写过一首《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诗中尽是女子思君的细腻心情,年轻时的武则天虽然也有雄心壮志,但也儿女情长,经过太宗12年的冷落和感业寺几年的修行,她渐渐成为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武则天曾为了扳倒王皇后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孩子,也曾为了自己的权力与王位与自己的儿子互相猜疑,将自己的儿子软禁甚至处死,这一切都说明武则天具有非常人的心智,挡在她称帝、牟取权力的道路上的一切人,无论是谁,她都可以牺牲。我觉得“心狠手辣”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因为这种境界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
就我自己而言,我就做不到“心狠手辣”,常常多愁善感、顾忌太多,这样的人是当不成君主的。历代君王,再开明的君王都不免为了自己政治道路的稳固和顺利“心狠手辣”。正是武则天这种果断的性格成就了她的帝王之路,让她打破儒家传统成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
三、无字丰碑
武则天精通文字之术,为自己取名“武曌”,曌取“日月当空,明君出世之义”。我觉得武则天的造字之术实在令人惊叹,“曌”字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含义上都让人眼前一亮。中宗复位后废除了武则天所造之字,单单留下“曌”字。而在武则天的墓碑上却连一个“曌”字都没有,也许武则天82年的传奇人生太难用文字来概括,她是传奇的,连这个无字丰碑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
一、登帝之路
武则天十四岁时因相貌出众,而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但是她虽一时受宠,地位却始终没有得到提升。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之后,武则天和一些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在太宗的忌日,高宗到感业寺行香复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视而泣。
此后,王皇后为了打破萧淑妃的专宠地位,主动向高宗提出让武则天蓄发回宫。回宫后,武则天迅速获得专宠,并通过一系列手段害死了萧淑妃和王皇后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由于高宗体弱,由于信任武则天,他逐步将处理军政的权利交给武则天打理,武则天逐渐的将权利握在自己的手中,进而形成了后来二圣临朝的局面。高宗死后,武则天手握政权先后罢黜几个太子,最后登上皇位。
二、扫除障碍
在武则天成为女皇的历程中是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障碍的,在扫除这些障碍的过程中,武则天将自己的用人之道,治国之智淋漓地展现,同时也看出武则天是那么的洞悉人性,利用人性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1、统一战线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而他们都坚决反对“废王立武”,唐高宗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武则天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抓住了与高宗的共同点、与高宗站在统一的战线上,才取得了“废王立武”的成功。此后,武则天迅速的整肃外朝,采取“擒贼先断翼”的举措,先后将褚遂良、韩瑗贬官以削弱长孙无忌的势力,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与此同时,武则天也提拔了一系列赞成“废王立武”的大臣:李义府、许敬宗等。至此,武则天坐上了皇后的宝座,高宗也实现了君主集权。
由此可见,武则天此举的成功源于抓住了自己与高宗之间利益的共同点: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大臣中权力过大。当能实现“双赢”这一效益的时候,利益双方都会竭尽全力的去实现目标。即使高宗当时并不是很想立武则天为皇后,但由于当时的形势所迫,高宗以此来打击了元老大臣的势力,从此将权力集中在自己的手里,而武则天也顺势当上了皇后。
2、用人之道
书中对于武则天对于李义府的任用有这样一段评说:对李义府,她既知其优点也知其缺点,既记其功,也记其过,她完全站在一种主动的位置上,绝对不会被奸诈小人牵着鼻子走。她有时任用小人,把这当作一种政治手段,一种政治需要。
毛泽东也说:“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诚然,武则天在用人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武则天临朝称制起,她统治21年,前后一共用了75个宰相,其中19人被杀,2人流贬。他们朝不保夕,无力对抗君权,轻易不敢有所作为。她所实行的酷吏政治,残害无辜,选官太滥,滥以禄位收买人心。但是武则天虽然滥以禄位收天下人之心,她却具有一双慧眼,有不称职的人,不久就被她罢免或处以刑罚
武则天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科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让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为了整肃朝臣,他任命年轻资浅的官员为宰相,因为他们根基不深,对武则天感恩戴德,易于控制。武则天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着名的贤臣均在其列,后来的“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则天时期提拔起来的。
3、洞悉人性
在扬楚事变中,武则天抓住敌人内部各种各样的矛盾,排除障碍,迅速出击。当徐敬业还在纠结到底是要西进匡复伸张正义还是要南下割据以求得一方土地犹豫不决的时候,武则天已召集30万大军出击,将叛敌一举歼灭。事到紧要关头,人们往往会犹豫不决,因为这牵扯成败利钝,牵扯是非善恶,矛盾就来了。现实情况往往难有鱼和熊掌兼得的结果,要么取义、要么取利,最怕游移于二者之间。武则天判断标准单一,做事果断、坚决,敌人稍有迟疑就可能被她利用。
4、心狠手辣
武则天曾写过一首《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诗中尽是女子思君的细腻心情,年轻时的武则天虽然也有雄心壮志,但也儿女情长,经过太宗12年的冷落和感业寺几年的修行,她渐渐成为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武则天曾为了扳倒王皇后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孩子,也曾为了自己的权力与王位与自己的儿子互相猜疑,将自己的儿子软禁甚至处死,这一切都说明武则天具有非常人的心智,挡在她称帝、牟取权力的道路上的一切人,无论是谁,她都可以牺牲。我觉得“心狠手辣”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因为这种境界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
就我自己而言,我就做不到“心狠手辣”,常常多愁善感、顾忌太多,这样的人是当不成君主的。历代君王,再开明的君王都不免为了自己政治道路的稳固和顺利“心狠手辣”。正是武则天这种果断的性格成就了她的帝王之路,让她打破儒家传统成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
三、无字丰碑
武则天精通文字之术,为自己取名“武曌”,曌取“日月当空,明君出世之义”。我觉得武则天的造字之术实在令人惊叹,“曌”字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含义上都让人眼前一亮。中宗复位后废除了武则天所造之字,单单留下“曌”字。而在武则天的墓碑上却连一个“曌”字都没有,也许武则天82年的传奇人生太难用文字来概括,她是传奇的,连这个无字丰碑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
看《武媚娘传奇》后的观后感1000字
《武媚娘传奇》观后感1500字作文 昨晚(2021.12.21日)晚,由范冰冰、张丰毅、李治廷主演的2021年度压轴大剧《武媚娘传奇》在湖南卫视黄金档首播,腾讯视频全网跟播。
昨晚首播三集,《武媚娘传奇》终于一扫内地宫廷剧节奏缓慢的劣习,范冰冰饰演的“少女武则天”除了怒刷颜值之外,在前三集中已经霸气侧漏,从入宫时羞涩的少女到面圣、争宠、下狱、得势,剧情丝毫不拖沓。但也有网友刷屏表示,《武媚娘传奇》有太多《甄嬛传》的影子,宫斗手法相似度颇高,连韦贵妃用的“五行草”这种滑胎药剂迅速被科普,大有追赶《甄嬛传》里麝香、夹竹桃粉的架势。
宫斗戏不输《甄嬛传》,但台词弱了
既然是宫廷剧,免不了一番宫斗。《武媚娘传奇》一开篇便带来第一波宫斗高潮——韦贵妃利用贤妃怀孕摔倒流产嫁祸杨妃,这一幕犹如《甄嬛传》里皇后想利用富察贵人、安陵容腹中胎儿扳倒甄嬛的综合,之后韦贵妃逼死贤妃的戏码,也是《甄嬛传》里常用的手法,安陵容用过,甄嬛也用过。
唐太宗一心思慕已经死去的文德皇后,网友立刻指出“文德皇后”的角色设置就是《甄嬛传》里的“纯元皇后”,以一个过逝的人来制衡之后宫中所有的妃嫔,这一招已经为武媚娘在唐太宗时期时的悲剧埋下伏笔,不知道武才人最后会不会发出甄嬛怒喊“终究还是错付了”那般的无助。武媚娘与唐太宗合跳“兰陵王”,之后武媚娘戴面具潜逃,也与甄嬛在倚梅园里夜遇皇上却不能以真面目相见,只留下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意境颇有异曲同工之妙。相比甄嬛一张利嘴,武媚娘以色服人成份更大,所以,靠绝美舞蹈赢得圣心更合乎情理。
韦贵妃利用“五行草”令贤妃几度滑胎不能再孕,已经有网友总结了,“五行草”与《甄嬛传》里麝香、夹竹桃粉、藏红花等可并列为滑胎猛药,并有网友迅速科普“五行草”的厉害之处。
虽然宫斗手法和剧情、人物设置有相似,但《武媚娘传奇》在台词上不能比肩《甄嬛传》。昨晚首播的三集中,只有两处是武媚娘凭口才力压其他才人的,一是和赵司乐解释兰陵王舞中应带悔意,二是对唐太宗解释“为何皇后可怜”,但武媚娘引用的典故解说和辩驳并无过人之处,不痛不痒。缺少像《甄嬛传》里华贵妃借《楼东赋》翻身复宠时的意境。台词上,武媚娘的才气还未完全彰显。
范冰冰刷颜值,有人喊“舔屏”
《武媚娘传奇》投资过三亿,果然画面精美,大气,剧中场景无不尽显大唐时后宫的奢华。服装更是从宫女到贵妃,都堪称华丽,彰显了“年度大剧”的气场。
而这部剧因为有范冰冰从14岁到60岁的高龄跨度演出,从一开始就少不了要怒刷颜值,范冰冰、张庭、周海媚、张钧甯、张馨予...这些都是靠古装剧扮相赢得粉丝的美女,引得不少网友喊“舔屏”。《武媚娘传奇》里的宫廷低胸装也被网友调侃:春色足以和《满城尽带黄金甲》里巩俐的造型相媲美。
刷颜值也要刷演技,武媚娘14岁入宫时的清纯无知,范冰冰美则美矣,但还是离“小鲜肉”有一步之遥。但好在剧情发展极快,毫不拖沓,范冰冰入戏迅速,与韦贵妃斗气,与赵司乐顶嘴,与皇上共舞,紧接着下了大牢怒斥小太监,还有像“我就不信你可以一手遮天”和“我出狱之时就是你的死期”这样彰显霸气和心机的镜头,范冰冰的演技随着剧情推进在“少女武媚娘”时期就分出了层次感,从这一点来讲,她不输刘晓庆,力压贾静雯。10:02021年12月25日
昨晚首播三集,《武媚娘传奇》终于一扫内地宫廷剧节奏缓慢的劣习,范冰冰饰演的“少女武则天”除了怒刷颜值之外,在前三集中已经霸气侧漏,从入宫时羞涩的少女到面圣、争宠、下狱、得势,剧情丝毫不拖沓。但也有网友刷屏表示,《武媚娘传奇》有太多《甄嬛传》的影子,宫斗手法相似度颇高,连韦贵妃用的“五行草”这种滑胎药剂迅速被科普,大有追赶《甄嬛传》里麝香、夹竹桃粉的架势。
宫斗戏不输《甄嬛传》,但台词弱了
既然是宫廷剧,免不了一番宫斗。《武媚娘传奇》一开篇便带来第一波宫斗高潮——韦贵妃利用贤妃怀孕摔倒流产嫁祸杨妃,这一幕犹如《甄嬛传》里皇后想利用富察贵人、安陵容腹中胎儿扳倒甄嬛的综合,之后韦贵妃逼死贤妃的戏码,也是《甄嬛传》里常用的手法,安陵容用过,甄嬛也用过。
唐太宗一心思慕已经死去的文德皇后,网友立刻指出“文德皇后”的角色设置就是《甄嬛传》里的“纯元皇后”,以一个过逝的人来制衡之后宫中所有的妃嫔,这一招已经为武媚娘在唐太宗时期时的悲剧埋下伏笔,不知道武才人最后会不会发出甄嬛怒喊“终究还是错付了”那般的无助。武媚娘与唐太宗合跳“兰陵王”,之后武媚娘戴面具潜逃,也与甄嬛在倚梅园里夜遇皇上却不能以真面目相见,只留下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意境颇有异曲同工之妙。相比甄嬛一张利嘴,武媚娘以色服人成份更大,所以,靠绝美舞蹈赢得圣心更合乎情理。
韦贵妃利用“五行草”令贤妃几度滑胎不能再孕,已经有网友总结了,“五行草”与《甄嬛传》里麝香、夹竹桃粉、藏红花等可并列为滑胎猛药,并有网友迅速科普“五行草”的厉害之处。
虽然宫斗手法和剧情、人物设置有相似,但《武媚娘传奇》在台词上不能比肩《甄嬛传》。昨晚首播的三集中,只有两处是武媚娘凭口才力压其他才人的,一是和赵司乐解释兰陵王舞中应带悔意,二是对唐太宗解释“为何皇后可怜”,但武媚娘引用的典故解说和辩驳并无过人之处,不痛不痒。缺少像《甄嬛传》里华贵妃借《楼东赋》翻身复宠时的意境。台词上,武媚娘的才气还未完全彰显。
范冰冰刷颜值,有人喊“舔屏”
《武媚娘传奇》投资过三亿,果然画面精美,大气,剧中场景无不尽显大唐时后宫的奢华。服装更是从宫女到贵妃,都堪称华丽,彰显了“年度大剧”的气场。
而这部剧因为有范冰冰从14岁到60岁的高龄跨度演出,从一开始就少不了要怒刷颜值,范冰冰、张庭、周海媚、张钧甯、张馨予...这些都是靠古装剧扮相赢得粉丝的美女,引得不少网友喊“舔屏”。《武媚娘传奇》里的宫廷低胸装也被网友调侃:春色足以和《满城尽带黄金甲》里巩俐的造型相媲美。
刷颜值也要刷演技,武媚娘14岁入宫时的清纯无知,范冰冰美则美矣,但还是离“小鲜肉”有一步之遥。但好在剧情发展极快,毫不拖沓,范冰冰入戏迅速,与韦贵妃斗气,与赵司乐顶嘴,与皇上共舞,紧接着下了大牢怒斥小太监,还有像“我就不信你可以一手遮天”和“我出狱之时就是你的死期”这样彰显霸气和心机的镜头,范冰冰的演技随着剧情推进在“少女武媚娘”时期就分出了层次感,从这一点来讲,她不输刘晓庆,力压贾静雯。10:02021年12月25日
一篇《怅望千秋》的读后感
《怅望千秋》读后感
感杜甫
每读杜甫,总能让我渐渐冰冷的心又渐渐感觉到丝丝温情,那温情不但是由己及人的关注热爱,那温情更丝丝撩拨着人的心灵,让人渴望崇高渴望博大渴望热情,并因这种渴望而温暖了自己。对杜甫的最大的感情是敬佩,他的一生坎坷潦倒,但他不仅仅悲伤与自己的身世际遇,还忧国忧民,情系苍生,以一己之心灵担荷天下人的苦难,这是何等崇高的自我良知与人格力量啊!
在李元洛的怅望千秋一洒泪中,我对杜甫又多了一种说不出的情感!在他一边细说他眼中的杜甫,一边将杜甫的诗拿来体会,虽说这些诗无一是我曾经学过或者读到过的,但是,在心头默默的多念几遍,跟着李元洛慢慢的品来,杜甫又给了我一些感伤!艰辛的杜甫终生流浪,流浪的路上,他把人世间所有的苦难都一点一点地拣起,扛在了肩上,装进了心里,但是人活着可以有很多种,高尚或卑劣,清雅或粗俗,博大或狭隘,深刻或肤浅,骄傲或猥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杜甫就选择了担忧国家担忧百姓,在他坎坷的一生,他都没有停过,他留下了他的绝唱,他在流浪中绝望地悲歌,留下诗坛上抹不去的灿烂,那一句“战血仍依旧,军声动至今!”似乎仍穿越过楚云湘水穿越过朔风`寒雨穿越过一千年的岁月隐隐传来……
杜甫最后的归宿到底在哪里,还值得考证,他生前困窘潦倒,千年后的故居仍然寒苍萧索,自然也令人感慨莫名,在怅望千秋中说道:“作为一位诗人,他的不朽的生命就是他不朽的诗章。”怅望千秋,也是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中的那句诗,怅望千秋,透过千秋,我看到了杜甫回旋激荡沉郁顿挫的呼号,如山谷雷鸣,震聋发聩。
如同作者李元洛一样,也许有一天你会你再次翻开书页已经微微泛黄的《杜工部集》,阅读已经失去一千多年的那个呜咽叱咤的时代,重温一个永恒的读不尽的高贵灵魂!
思武才人
在如同慢慢长夜的封建社会里,女子无才便是德,庙堂与语文场,是获得专利权的男人趋骛与驰骋的场所,而女子的才华却如同种子,被埋没在冰封雪裹得冻土层下,无法破土萌芽,更不要说成长枝繁叶茂的绿树了!但是,在唐诗中,你仍然可以看到那些才华横溢的女子留下的佳作!在《全唐诗》中记录了将近一百多位女诗人的名字,尽管宋代的李清照和清代的秋瑾证明了巾帼不让须眉,但毕竟还是一支独秀,唐代的诗坛群雌竞鸣的景象再也未能出现。
尚且不说一些不知名的女流之作,在我映像之中最为深刻的是那个在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武则天。我曾经就已经读过《武则天传》,那个女人年仅十四就被选入宫中成为唐太宗的“才人”,赐号“武媚”,而年方二十八的武昭仪就早早地登上了皇后的宝座,然后又一步步大权独揽,享年八十一岁的她前后执掌政权达五十年之久,然而这个争论颇多,中国的第一个女皇的功过无需再此争议,但她留下的诗文却值得我们品味,这一首《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一个人品读这诗或许一时有些云雾迷幻,无法理解,纵观一下历史,在李元洛的文笔中忽然也体会到诗中那所表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闺思闺怨,和引人共鸣的没有完全异化的人性人情。我不知道这是她在那个不眠之夜写得,我不知道她写时有多少情怀,我不知道她一生的所作所为到底有多残忍,但是,我想她仍然是有才华的,她无论在唐朝的诗坛还是历史都有无法忽略的作用,都体现了一个女子在那一时代的才华!都体现了唐朝,不仅仅演绎着男人的才华,诗赋,更有女子用她们的智慧,她们的纤纤素手写出一篇篇动人的诗章!
……
怅望千秋,怅望了唐朝的诗史,我看到了李元洛对唐诗的热爱,我看到了他告诉我的许多我不知道的东西!应为他那深入人心的文字,我也看到了自己对唐诗那璀璨文化的喜爱和认识!一页一页的读完整本书,我所获得的,不仅仅只是限于了解了很多我所不了解的人,知道了许多我所不知道的事,品读了很多我所不知道的绝唱和佳作!而更加了解到唐诗,它是要我们去探索,诵读,欣赏,想象的,就像作者李元洛一样,他那对唐诗深深的喜爱才会如此细心的去分析唐诗,去追寻他被人遗忘的背景历史,去理解它每一个诗词所包含作者的感情!这样的喜欢,更让我为之震撼!
怅望千秋,透过千秋,我们去追寻千年之前的文化,我们去体验千年之前古人心境豪气,去承接那千百年流传的文化……
唐诗,有无数的绝唱,而所谓的绝唱,不是绝响的唱永,而是绝佳的唱永,要永远我们流传不绝
感杜甫
每读杜甫,总能让我渐渐冰冷的心又渐渐感觉到丝丝温情,那温情不但是由己及人的关注热爱,那温情更丝丝撩拨着人的心灵,让人渴望崇高渴望博大渴望热情,并因这种渴望而温暖了自己。对杜甫的最大的感情是敬佩,他的一生坎坷潦倒,但他不仅仅悲伤与自己的身世际遇,还忧国忧民,情系苍生,以一己之心灵担荷天下人的苦难,这是何等崇高的自我良知与人格力量啊!
在李元洛的怅望千秋一洒泪中,我对杜甫又多了一种说不出的情感!在他一边细说他眼中的杜甫,一边将杜甫的诗拿来体会,虽说这些诗无一是我曾经学过或者读到过的,但是,在心头默默的多念几遍,跟着李元洛慢慢的品来,杜甫又给了我一些感伤!艰辛的杜甫终生流浪,流浪的路上,他把人世间所有的苦难都一点一点地拣起,扛在了肩上,装进了心里,但是人活着可以有很多种,高尚或卑劣,清雅或粗俗,博大或狭隘,深刻或肤浅,骄傲或猥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杜甫就选择了担忧国家担忧百姓,在他坎坷的一生,他都没有停过,他留下了他的绝唱,他在流浪中绝望地悲歌,留下诗坛上抹不去的灿烂,那一句“战血仍依旧,军声动至今!”似乎仍穿越过楚云湘水穿越过朔风`寒雨穿越过一千年的岁月隐隐传来……
杜甫最后的归宿到底在哪里,还值得考证,他生前困窘潦倒,千年后的故居仍然寒苍萧索,自然也令人感慨莫名,在怅望千秋中说道:“作为一位诗人,他的不朽的生命就是他不朽的诗章。”怅望千秋,也是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中的那句诗,怅望千秋,透过千秋,我看到了杜甫回旋激荡沉郁顿挫的呼号,如山谷雷鸣,震聋发聩。
如同作者李元洛一样,也许有一天你会你再次翻开书页已经微微泛黄的《杜工部集》,阅读已经失去一千多年的那个呜咽叱咤的时代,重温一个永恒的读不尽的高贵灵魂!
思武才人
在如同慢慢长夜的封建社会里,女子无才便是德,庙堂与语文场,是获得专利权的男人趋骛与驰骋的场所,而女子的才华却如同种子,被埋没在冰封雪裹得冻土层下,无法破土萌芽,更不要说成长枝繁叶茂的绿树了!但是,在唐诗中,你仍然可以看到那些才华横溢的女子留下的佳作!在《全唐诗》中记录了将近一百多位女诗人的名字,尽管宋代的李清照和清代的秋瑾证明了巾帼不让须眉,但毕竟还是一支独秀,唐代的诗坛群雌竞鸣的景象再也未能出现。
尚且不说一些不知名的女流之作,在我映像之中最为深刻的是那个在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武则天。我曾经就已经读过《武则天传》,那个女人年仅十四就被选入宫中成为唐太宗的“才人”,赐号“武媚”,而年方二十八的武昭仪就早早地登上了皇后的宝座,然后又一步步大权独揽,享年八十一岁的她前后执掌政权达五十年之久,然而这个争论颇多,中国的第一个女皇的功过无需再此争议,但她留下的诗文却值得我们品味,这一首《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一个人品读这诗或许一时有些云雾迷幻,无法理解,纵观一下历史,在李元洛的文笔中忽然也体会到诗中那所表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闺思闺怨,和引人共鸣的没有完全异化的人性人情。我不知道这是她在那个不眠之夜写得,我不知道她写时有多少情怀,我不知道她一生的所作所为到底有多残忍,但是,我想她仍然是有才华的,她无论在唐朝的诗坛还是历史都有无法忽略的作用,都体现了一个女子在那一时代的才华!都体现了唐朝,不仅仅演绎着男人的才华,诗赋,更有女子用她们的智慧,她们的纤纤素手写出一篇篇动人的诗章!
……
怅望千秋,怅望了唐朝的诗史,我看到了李元洛对唐诗的热爱,我看到了他告诉我的许多我不知道的东西!应为他那深入人心的文字,我也看到了自己对唐诗那璀璨文化的喜爱和认识!一页一页的读完整本书,我所获得的,不仅仅只是限于了解了很多我所不了解的人,知道了许多我所不知道的事,品读了很多我所不知道的绝唱和佳作!而更加了解到唐诗,它是要我们去探索,诵读,欣赏,想象的,就像作者李元洛一样,他那对唐诗深深的喜爱才会如此细心的去分析唐诗,去追寻他被人遗忘的背景历史,去理解它每一个诗词所包含作者的感情!这样的喜欢,更让我为之震撼!
怅望千秋,透过千秋,我们去追寻千年之前的文化,我们去体验千年之前古人心境豪气,去承接那千百年流传的文化……
唐诗,有无数的绝唱,而所谓的绝唱,不是绝响的唱永,而是绝佳的唱永,要永远我们流传不绝
本文标题: 武则天转读后感1000字(传奇女皇武则天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3201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