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惠能的《坛经》

发布时间: 2022-10-01 11:01:1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0

《六祖坛经》的核心思想:无念为宗为其一还想要了解》》,无量寿经讲什么,常静,《六祖坛经》是中国唯一一部称为经的佛...

如何评价惠能的《坛经》

《六祖坛经》的核心思想:无念为宗为其一

还想要了解》》 无量寿经讲什么

  常静
  《六祖坛经》是中国唯一一部称为经的佛教经典。六祖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中向众弟子讲述了南宗禅的核心思想要义。这种核心要义就是慧能在《六祖坛经·定慧晶》中所讲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和“无住为本”的理论。慧能大师在为大众说法时说:

  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恩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慧能大师的这三句话不仅是南宗禅的主要宗旨,也是慧能大师和《六祖坛经》的思想核心。下面就对这三句话作简要论述。

  一、无念为宗
  “无念为宗”中的“念”,就是指人的意念,第六识的意识活动。“无念”并不是要停止一切意识活动,而是不刻意地思考。从现象上起念,见到的都是假相,就会产生尘劳之心,生起喜怒哀乐等种种妄念。

  “无念”就是,“于念而无念”,“于诸境上,心不杂”,即在一切境上、心不被外境所染。在自己的心念上,常能远离一切外境,不在所遇境上起妄念。但不是百物不思,不是无思维存在,不是心中一片死寂,而是“心不染境”,在念念之中排除一切杂念妄想、排除“尘劳邪见”。比如,名闻利养方面的,财色名食睡五欲方面的,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方面的,祸福、生死方面的种种杂念。“无念为宗”就是以无念为宗旨。

  从佛法的体悟来说,“若百物不思,常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无念”是要人于念中去除虚妄的分别、执着。《坛经》云:

  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遍一切处,不着一切处,常净自性,使六贼从六门中走出,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顿法者,至佛位地。

  无念之“念”,有两种互相对立的意义。一者,“于念而不念”,“不于法上生念”,此中之“念”为妄念,为邪念,是执着外境而产生的错误知见。二者,“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此中之“念”是正念,是体证真如后产生的正确知见,是根本无分别后得智。因此,无念不是没有念,而是没有妄念,保持正念。“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至佛位地”,对凡夫而言,无念是修行的目标,对圣者而言,无念是自性作用的自然运用与发挥。

  迷失的人陷入现象之中,从而产生了各种幻觉,由幻觉生出错误的看法,一切烦恼和虚妄都是由此而生,所以,慧能大师要把无念当成禅宗的宗旨。

◆《六祖坛经》——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中国佛学禅宗中慧能倡导的南宗禅的主要宗旨。《六祖坛经》实际上就可以用这三句话进行概括。

“无念”一词,在佛教其他经典中偶尔也用,集中加以发挥的则是《大乘起信论》。它将“无念”当作心本体和最高境界的同义语,用以突出心的本来不动的静态。“无念为宗”这一原则的确立,最早见于《神会语录》。其中有曰:“无念者,无何法?是念者,念何法?”答曰:“无者,无有二法;念者,唯念真如。所言念者,是真如之用;真如者,即是念之体。以是义故,立无念为宗。”

在《坛经》看来,所谓“无念”,就是“于念而不念”,具体地说,就是“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生念。”所以,“无念”绝不是要人不对世界万物进行认识,不是要人在现实世界的万物中停止一切认识活动,而是要人面对世俗世界而不受制于世俗世界,认识外在境界但却不对外境产生爱着,不为外境所牵制,从而杜绝一切主观的愿望与执著,真正作到身处万物之中,而心不为所动。但这种认识,绝不是一般世俗意义上的主观分别。禅宗认为,一切现象世界都是空的,一切万物皆由心而起,为意念所造。如果有了主观分别,万物就是有(存在)了。

因此,人要想从世俗世界中超越而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多余的世俗的意念活动,对外界事物不作任何多余的世俗的主观分别。只要做到这一点,才能达到真正的涅槃解脱。所以“无念”虽说不是百维不思,念念除尽,却也不是放任主观的分别活动。如果一定要泯绝一切思维活动,那就是“修定住空”,从被“有”系缚,变成为被“空”系缚,也就又有所执著了。而如果听从于世俗的主观分别,则又是落入世俗的认识活动之中,不能解脱。所以,“无念”是要人在认识活动中保持一种超越的精神,不为外物所累。对此《坛经》解释说:“无者,离二相诸尘劳;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这就是说,“无念”又是“真如”本体的别称,表明了真如本性的特性。故,所谓“无念”就又是“有念”,是唯以“真如”为念,是“自性起念”。这样的“念”,虽能见闻觉知一切万物,而自性清净自在。这才是真正的“无念”才是修行成佛的正确途径。

“无念”理论的前提在于“无相”。“相”本来指事物的形状、性质等。佛学的“相”,大可以指宇宙万有,小可以指具体事物的具体特征。佛学认为,事物的“相”是由心造成的,只有摆脱了这些“相”,才能认识到宇宙万物的真实本体,即真如实相。是我们无法用眼看到的,也是我们无法用语言加以描述的,只能用心来体会。而心之所以能体会真如实相,恰恰在于其心不受世俗之“相”所制约。所以,离一切相即佛。“无相”,也是神会根据《金刚经》经常发挥使用的概念,但“无相为体”,则是《坛经》最先提出来的。关于“无相为体”《坛经》解释说:“但离一切相,是无相;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这里的“无相”,也是用来说明心本体的寂然清净的状态,也就是说,真心之体,远离一切世俗之“相”,自性清净,但《坛经》并没有把“无相”局限于对心本体的解释上,而是着重于它的应用。它对一切修行方式,统统加上了“无相”的限定词,如“无相戒”、“无相忏悔”、“无相三归依戒”、“无相偈”等,就是这种应用的表现。

“无住”的概念也多为神会所用。“住”,本指事物形成后持续而来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佛学认为,万法无常,一切事物皆在生灭变化之中不停流转,世界上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事物也没有独立自性,因此肯定或否定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是住。人的认识,同样不应停止在固定的名词概念上,以为是事物的本质。如果心有所停止,固定在某一事物上,同样也是“住”。所以“无住”就是心无所执著,无所取舍,没有特定的认识趋向。换句话说,所谓“无住”,就是要保持“心动”的状态。《金刚经》说:“应无所住生其心。”能作到心无所住,就是佛之智慧。“无住为本”的概念出自《维摩诘经》,其中所说的“无住”,就是“心动”的意思。《坛经》接受了这种观点。认为“无住”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将这种思想运用到修为上来,就是要求修行者在每一时刻,于一切法心上无所住,如果一念有住,则念就是要求修行者在每一时刻,于一切法上心无所住。如果一念有住,则念念有住,即是系缚。相反,于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就是远离了一切系缚。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三者可以归结为一。对客体而言,“无念”就是“无相”,就是离相;对主体来讲,“无念”就是“无住”,就是起心。“无念”,从本体上来说就是“实相”,从解脱论上来看,就是“涅槃”。从认识论上来说,就是取消人的世俗的认识活动。

六祖坛经讲的是什么内容?

《六祖坛经》是六祖所说之法,由门人辑录整理而成的一部典籍,是禅宗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汉传佛教中唯一被尊为“经”的祖师著述,可谓“汉传佛教本土化的巅峰之作”。《坛经》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一部充满生命智慧的无上宝典。

《坛经》记述了六祖惠能大师传奇而励志的一生,体现了慧能大师向上向善的精神品格。《坛经》中引用了大量公案、譬喻,简单独白而直截了当地阐述了博大精深的禅机妙理,其开显的方法,能使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开启内在的智慧,亲见本来面目,故称顿教,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


在《疑问品》中,六祖主要解答了两个疑问,一是达摩见梁武帝时,关于功德的那段对答;二是如何看待念佛往生西方的问题。对此,六祖从禅宗顿教的角度,为我们作了精辟的开示。

解答疑惑后,六祖又为大众讲述了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要点。“无相颂”阐明的,是一种没有任何宗教形式的修行。再次说明,修行的关键在于见地和用心。只要见地高超,用心到位,无论做什么都可以是修行。

六祖慧能与《坛经》

蚂蚁曾发表过一个帖子,在那里着实把六祖惠能揶揄了一番。揶揄他的原因无非是因为他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前后矛盾。虽然此事惹得某些先生颇为不满,但他们也实在不能说服蚂蚁改变看法。毕竟,声称“本来无一物”的人实在不该再说出“仁者心动”的话来——难道“心”不是“物”吗?

蚂蚁的这一想法,源于宋僧悟新的一首诗。诗曰:“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涂糊,明明有偈言“无物”,却受他人一钵盂。”但是近日读书却发现,也许悟新和蚂蚁都误会了惠能。

中华书局1983年版郭朋校释的《坛经校释》说,“本来无一物”系由惠昕本《坛经》带头,契嵩本、宗宝本因之的篡改,而《祖堂集》亦同。惠能的原偈应该是敦煌写本——法海本《坛经》里的“佛性常清静”。

从时间上看,法海本在唐代,惠昕本在晚唐(一说在宋初),契嵩本在北宋(仁宗至和三年),宗宝本在元代(世祖志元二十八年),前后相去几百年。从字数上看,法海本约一万两千字,惠昕本约一万四千字,契嵩、宗宝两本则均在两万字以上。胡适在《坛经考之二》中对这种越是晚出字数越多的现象进行了统计比较之后,也说:“这可见……禅宗和尚妄改古书的大胆真可令人骇怪了。”此二者,足证郭说不错。

认为《坛经》曾为人们所篡改的,胡适并非是第一人也不是唯一之人。早在惠能圆寂几十年后,就有慧忠和尚指出存在“把他坛经改换,添糅鄙谈,削除圣意,惑乱后徒”的现象,明僧朱宏也认为《坛经》“皆他人记录,故多讹误”,明清之际的王起隆则特别对宗保本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谓之“自专自用,大舛大错”,甚至要对宗宝“鸣鼓而攻之”。今人印顺法师在《中国禅宗史》一书里则说:“坛经是先后集成的,并有过修改与补充。”又说:“从坛经原本到敦煌本,至少已有过二次重大的修补。此后,流传中的坛经,不断的改编,不断的刊行,变化是非常多的。”宇井伯寿的《禅宗史研究》里专门有一节叫做“坛经之变化”,分析说明了《坛经》确实有很大的变化。《禅学思想史》亦称:“由于传写时文字上的改换,以至在坛经里存在着‘玉石相混’的情况”。可见,《坛经》曾为人们所篡改,是古今中外的学者所公认的事实。

按照郭朋的说法,把“佛性常清静”篡改为“本来无一物”,不仅体现了佛教空、有两宗的不同立场,而且还表明了“本无”对“性空”的误解。蚂蚁认为这是合乎情理的。众所周知,禅宗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它的思想基础必然为“真如缘起”而绝不可能为“性空缘起”。因为唯有承认永恒、绝对、无所不在、灵明不昧的“真如”是世界的本原、宇宙的实体,承认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真如”派生(缘起)的,才可能产生“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才有可能实现“顿悟”。否则,按照“性空缘起”的说法,“一切皆空”、“内外皆空”,则即便能够“直指人心”,却由于“自性空”而实在没有什么“性”可见。

从这里就不难看出“本无”对“性空”的误解。“本无”是认为什么都没有的,而“性空”则认为“缘起有,自性空”。也就是说,“性空”论认为,事物的现象是“有”的,虽然它是“缘起有”,但它的本体是“空”的,是“自性空”的“假有”。不过,这毕竟不同于“本无”所认为的现象也是本不存在的虚幻,所以,如果按照“本无”的说法,则不仅“见性”是不可能,连“直指”也不能够,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被指。

“本无”在鸠摩罗什译出般若、三论系的经论之后,已逐渐不被人们所传习持奉,因为“本无”原本就是对“性空”的误译,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所产生的历史误会。但由于它与“性空”如此的相似,以至于并未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还会时不时的出现。“本来无一物”就是这种状况。它是彻头彻尾的“本无”思想的体现,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在禅宗,尤其不会出现在惠能的思想中的——这也恰可证明《坛经》确实是被后人篡改过的,否则,就只好承认悟新和蚂蚁所揶揄的并非没有道理了。
本文标题: 如何评价惠能的《坛经》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2682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适合大学生写读后感的书(有什么适合写读后感3000字的书 大学)五年级第二课祖父的园子读后感(《祖父的园子》有什么好的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