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考2023年简单吗不简单。截止至2022年8月18日,2022年的山西中考试题是以往简单的试题,预计2023年山西的中考试...
山西中考2023年简单吗
截止至2022年8月18日,2022年的山西中考试题是以往简单的试题,预计2023年山西的中考试题,不会再像2022年的情况一样的,其难度会提高,不会再简单了。
山西省中考满分为730分,山西省中考各科科目分数为语文(120)、数学(120)、英语(120)、物理(80)、化学(70)、道德与法治(开卷75)、历史(75)、体育(50)、信息技术(10)、理化生实验(10)。
2022年常州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及点评
2022年常州中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语文作文题目也已经出炉,本文整理了中考作文题目及点评,欢迎阅读。
2022常州中考语文作文题目
《强与坚强不一样》
以上内容来源于考生回忆,仅供参考!
2022常州中考语文作文点评第一,不好落笔。
学生在考场里,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感觉,应当是:懵了!“强与坚强不一样”在哪里?“强”是什么?“坚强”是什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拿到这两个词,都呆了好一会,何况是学生?我们相信,考卷上一定有足够降低难度的提示词。
第二,如何落笔?
先静下心来思考,强,可以理解为逞强、好强、表面强大,等等,就可以引导出与“坚强”不一样的含义,这样,也就可以落笔了。
1,记叙文,比如,叙述一件逞强(好强、表面强大)的事情,导致挫折,然后醒悟,坚持住,坚强地取得了胜利,点明“强,与坚强不一样,只有坚强,才能成为人生赢家”这个主题。这样构思,应当是符合试题要求的,篇幅所限,就不再举具体事例。
2,议论文,前提也是要搞清楚“强”与“坚强”不同的含义,可如上文所说相同。然后展开事例、对比论证,得出“人生需要坚强,而不是逞强好强”的观点。只要明确了含义,论证不是很难。
第三,再次强调,这个题目偏难。难点在于“强”与“坚强”词语的不同含义。对于中等及以下学生来说,在考场紧张的氛围里,想写出符合试题要求的600多字,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1、注意语言表达
一篇文章有了明确的中心和合理的思路之后,最终的成败要取决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了。通顺、没有病句,这是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对于语言的基本要求。
2、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文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标点使用不准确,可能会导致文字的歧义,会影响全篇文章的表达效果,因此,行文中应予以重视。
3、书写工整规范
考试作文的书写情况,直接影响阅卷老师的总体印象,也就影响着作文成绩。
中考有可能考的所有作文的题目
1951: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
1952:记一件新人新事
1953: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
1954: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我的母亲
1958: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9: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3:“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1976:高考中断了11年)
1977:“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1980: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
1981: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命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看图作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
1984: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
1985:“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树木?森林?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
1987: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
1988:习惯
1989:“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
1991: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
1993: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
1994:尝试
1995:①一段对话;②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
1996: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乐”)
1998: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小作文: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1999: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通过对四个图形符号的不同认识,谈你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
2001:诚信
2002:心灵的选择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Eik0TwuFCe0l6TN59OiBw
提取码: nn24青春梦想
深秋怀夏
享受,让生命更精彩
遗憾,真美!
成长因为有你
那短暂的凝视
微笑面对生活
坚持——燃烧成功的火种
心的舞台
我理想中的学校
平凡撑起世界
愧疚使我放慢脚步
生活需要用心灵倾听
今天发生了什么
风雨之后有彩虹
必须跨过那一道道的坎儿
书到用时方恨少
具有超凡魅力的中国文字
。。。。。。
2022年西双版纳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
2022年西双版纳中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语文作文题目也已经出炉,本文整理了中考作文题目及范文,欢迎阅读。
2022西双版纳中考语文作文题目
作文题目是两题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题一:脚下的路,远方的____
题二:耳畔总响起那句话
写作要求
1. 若选题一,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作
2.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 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材料;
4.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 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
以上内容来源于考生回忆,仅供参考!
西双版纳中考作文范文脚下的路,远方的梦
“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在山的那边,是一个无数人憧憬的地方,那儿飘忽不定,笼着神秘的纱,那儿繁花似锦,那么真实……
只要你翻过一座座山,就一定能看见大海。没错,只要你淌过弯弯曲曲的小河,走过崎岖不平的山路,忍受得住考验,经受得了折磨,那个全新的世界将会为你敞开大门。
远方,是一个永远达不到的地方。你永远停留在孩童时代,永远坐在地上等着妈妈来抱,永远疼了就哭,痛了就闹,离不开依赖,经不起风雨。远方,你看得到,达得到吗?
远方,是一个人山人海,川流不息的闹市。你满怀理想,勇往直前,披荆斩棘,远方,难道到不了吗?
这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坚持是成功的基石。走向远方的基本。
如果我们光有抱负,有理想,有计划,但光说不做,一切仍然是泡影,还不是空想,归根结底就是一字——无。我们要做一个说到做到的追梦者。但你说到做到,却又半途而废,也不行,我们要做一个坚持不懈的追梦者,通往远方的路,必然是荆棘丛生的,你可以赤手空拳,因为你的精神行囊中装满了一路上至关重要的东西,坚持。“滴水穿石”、“铁杵成针”。大家都耳熟能详,而真正领会它真正意蕴的人才能到达无方。古今中外,那些成功人士,留名于世的人,就达到了灿烂辉煌的巅峰。
仔细翻翻他们的艰辛,坚持就是支持他们的唯一精神食粮。少年毛泽东,他幼年站在地图前立下志向,从此便开始了追梦生涯。怀着一腔热血,满怀抱负地走向成功。幼年时,他在闹市看书,依然做到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即使严寒酷暑,也坚持去图书馆,风雨无阻;“发明大王”爱迪生,将毕生心血投入科学,因为他热爱科学,并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任何问题对他来说不是问题,终于,1000多项发明震惊世人……
坚持就是持之以恒,不畏艰险,坚持就是即使跌倒,也能迅速爬起。
会考语文作文主要考查些什么?
会考语文作文主要考查些什么?语文作文是所有高考题目中分值占比最高的,也是最能体现一名学生语文水平的。从2022年各地高考作文对比中不难看出,有些作文题目的出题人是真的费尽心思了。
2022年各地高考作文对比,甲卷题目让人意外,北京卷被指有点普通!
先来看看全国甲卷,不少网友知乎看完这个作文题目就多半可以猜到甲卷的难度与往年相比毫不逊色。甲卷的作文要求是围绕《红楼梦》中的素材,并结合学习和生活去写。
我们知道《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首,也是学生必读课外书中的一本,材料上面给出的是关于给大观园匾额题名的一段精彩情节。不得不说这个题目还真是让人够意外的。
对于精读过《红楼梦》的考生来说,他可以结合这本书的创作背景,将前因后果当做素材写入作文中,让作文内容更加丰富,而没有读过《红楼梦》的考生,或许都没听过元妃省亲。
全国乙卷的题目应该有不少老师“压中”了,要求学生结合“双奥之城”的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能激起学生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题目设定,同时有类似设定的还有全国二卷。
北京卷虽然很大胆地采用“双作文”的方式去考察学生,但还是因为两个作文题目不够新颖更被指有点普通。不过笔者觉得光是小作文这个立意就已经足够说明出题者的用心了。
不难看出天津卷的作文题目是让学生明白“有大家才有小家”的意义,而也只有真正对国家有所了解、真正有着爱国热忱的学生,才能写出内容充实又富有感情的好作文。
由于浙江卷只提供给浙江考生,所以直接在作文题目中就开始鼓励学生争当“新时代浙江青年”,并且还介绍了几名从浙江走出的优秀青年。想必一定会有不少学生会从“爱家乡”的角度出发。
要说最让人发懵的作文题目还要数全国一卷了。“本手”“妙手”“俗手”就问你是否听过?即便是在材料中对这三个词进行了解释,但想必也只有真正学过围棋的学生,才能理解得透彻。
一卷又在传递什么信息?“素质高考”和“大语文时代”真的来了
关于全国一卷的作文题目受到了一定的争议,有家长觉得这样的题目对于没学过围棋的学生不太公平。其实笔者觉得没什么不公平,重要的是学生是否能看懂一卷在传递什么信息。
首先,这就是素质高考的表现形式。别看高考中没有“音美体”这些项目,但是他会将一些书本中没有的知识加入到考试的资料中,这就要考察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掌握程度了。
其次,大语文时代真的来了,语文中所涉及的内容不仅仅有语文,它可以包含政史地也可以包含物化生。而大语文中的“大”,还体现着语文的重要性,是其他学科所不难比拟的。
再次,作文考查得远远不止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包括阅读题目材料的理解能力、将其联系到实践中的分析能力、优美词句的掌握能力以及学生对素质教育涉及内容的利用能力。
高中生想要在语文考试中拿高分,不能忽视“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
这里面的“宗”就是教科书,无论高中生有多少语文教辅材料,都一定要把书看透。包括要求会背诵默写的文言文坚决不能丢分,并且要高速无误地默写出来。同时要看好文言文中的每一个注释,注意教材编写人不会随意标注注释,试卷出题者也会关注教材中的注释。还有,考生要尽可能地去了解书中人物、事物所涉及到的内容,一是方便理解课文,二是考试可能会考。另外考生一定要去看教科书中推荐的课外读物,并且将里面好的段落句子摘抄下来。
笔者寄语:
语文的随处可见证明它重要,而语文的“不难”也意味着想在语文科目中考出优势很难。所以高中生“忽视”语文的原因,或许也正是语文“重要”的原因。
同时高考作文的800字大家可以轻易写出来,但800字的质量是可以影响最高60分的分差的。所以无论是语文还是作文,都应该被学生当成重中之重去学习。
今日话题:你觉得哪个高考作文题目最有新意?
(为大家分享最新最热的教育资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前两个小题一般考查字音、字形,学生答题时一定要审清题,看bai看是让选有误的还是无误的,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或浪费时间,甚至答错。答这两个小题,审清题是关键。另外,做这类题,多用排除法,如让选无误的一项,发现选项有一个错误,即可排除该项,不用浪费时间,然后迅速看其他项,如让选有误的的一项,发现选项有一个错误,即可定答案。
2、第三个小题一般是名著题,只要认真审题,调动积累,一般都能答出来。
3、第四题是古诗文默写,对于给上句接下句或给下句补上句的题型,要注意错别字和书写规范,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审题,找准具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然后写出答案。
4、第五题一般是材料题,题型有以下几类:
概括主要信息,写在格子里。答这类题时,首先要读懂材料,其次是认真审题,看是让概括或提炼哪则材料的主要信息,千万不要看错了,另外要是让写在格子里,那就还有书写的考查,要求正确、规范、整洁,这时就要在下面打好草稿,以免涂改。
改病句,做这类题要多读几遍原句,做对并不难。
说话考查,做这类题一般三个得分点,即称呼、说话的主要内容、结论或请求等。
5、排序题,做这类题一般是利用一些关键词运用排除法,这类题逻辑关系很严密,用心思考,也不难解答。
6、仿写题,注意修辞、句式、内容等和例句一致就行了。
二、记叙文阅读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这类题一般要有三点,即人物、事件、结果,具体回答结合文本就行了。
2、概括文中写了哪几件事,答这类题要参考分值,如果该题2分,一般是两件事,如果是3分,一般是三件事。概括事件还是人物、事件、结果。
3、 赏析句子或词语
赏析句子一般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一、修辞,如果该句运用了修辞,答题时先点出修辞,再写出修辞的作用(结合文本)就行了。二、描写,如果是自然环境描写,答题时就是渲染什么环境,烘托人物什么心情(结合文本)。如果是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答题时先点明是什么描写方法,再写出表达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或性格即可(结合文本)。这类题答题方法简而言之就是修辞加作用或描写加作用。
赏析词语的方法一般是:词语的本义加上词语在这里的意思,在这里的意思就是结合句子或文章(语言环境)解释,如果有修辞,还要考虑修辞方法以及表达的感情。
4、赏析题目,这类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题目使用了修辞,一类是没有修辞,使用修辞的答题方法是:修辞加作用加文本。无修辞的答题方法是:考虑线索、点题、多层含义等。
5、开头的作用,答这类题一般考虑以下几方面:设悬念、做铺垫、引出下文、点题、总领等。
6、结尾的作用,答这类题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照应题目或开头、总结、点题、深化中心等。
7、句子在中间问结构上的作用,要考虑过渡(承上启下),注意“渡、启”的写法,不要写别了。
8、结合实际或文章内容谈看法、启示,答这类题一定要结合实际或文章内容来谈,否则不会得满分。
三、议论文、说明文、文言文、诗词赏析、作文略(见平时笔记或资料)。
总之,只要认真审题,加上扎实的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答题的套路,还有命题作文及材料或话题作文的写作套路,语文得高分也并不困难。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