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雷池,鱼游鸟翔,清香万顷,红莲绿荷间,那随风漫舞的不是戏水蜻蜓,而是阿妹纤纤玉指在书写着这一池温柔。 题记 炎炎夏日,呼朋唤友,乘着船儿,向雷池纵深处驶去。当一望无际的红莲绿荷跃现在我眼前的时候,禁不住轻轻地说声:雷池,我又来了! 郎住源湖妾感湖
七月的雷池,鱼游鸟翔,清香万顷,红莲绿荷间,那随风漫舞的不是戏水蜻蜓,而是阿妹纤纤玉指在书写着这一池温柔。
——题记
炎炎夏日,呼朋唤友,乘着船儿,向雷池纵深处驶去。当一望无际的红莲绿荷跃现在我眼前的时候,禁不住轻轻地说声:雷池,我又来了!
“郎住源湖妾感湖,采菱歌唱月明孤。”这句脍炙人口的词是清代进士梅雨田写的,源湖,感湖,就是这眼中的源感湖,也就是古人称颂千年的雷池。
喜欢这片湖,不仅因为这里曾是《晋书·庾亮传》:“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的古雷池,还因为南北朝大文学家鲍照在这里乘风踏浪,写就了一篇色彩瑰丽、写景如绘的《登大雷岸与妹书》“东顾五州之隔,西眺九派之分;窥地门之绝景,望天际之孤云。长图大念,隐心者久矣!南则积山万状,负气争高,含霞饮景,参差代雄,凌跨长陇,前后相属,带天有匝,横地无穷……”
我对雷池一点都不陌生,几乎每年都来几次。不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都有我驻足留连的心迹。
雷池的莲是红莲,当无数红莲如芭蕾舞演员般傲立湖中的时候,正是一年最热的三伏天。莲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文人雅士喜欢它,普通百姓也爱怜它。那朵朵盛开的莲花,在骄阳下,娉娉婷婷,婀娜多姿。花瓣上的那一抹淡红像极了阿妹娇嫩羞红的脸晕,晕染了雷池的七月,留下了粉色的回忆。靠近荷中,那缕缕清香随风渗入心脾……
“送郎送到菱角塘,菱角开花白洋洋,十指尖尖摘菱角,摘个菱角我郎尝。”黄梅县是黄梅戏的故乡,不但是“一去两三里,村村都有戏”,而且就是樵夫砍柴、渔民打渔也会情难自禁地哼几句黄梅小调。那“绿荷包饭冷泉淘,黄叶烘衣活火烧”是他们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雷池的水生植物很多,莲花盛开后,莲子、菱角也不甘寂寞一一登场了。那采摘下来的莲子,个个鲜嫩可口。若细细的剥去外面青色的皮囊,把里面的莲心仔细地剔出,是可以用来晒干泡茶喝的。那采菱船儿圆又圆,采菱的大都是心灵手巧的姑娘们,也有风姿绰约的少妇。每天,天蒙蒙亮就径直下湖采菱了。船在菱角丛中或稍稍滞留,或快速前进,采菱女在湖中麻利地采摘。采菱的船儿或是父女同行,或是夫妻同舟。最解风情的还是那些初为人妻的少妇,她们偶尔采上一两颗嫩菱,舍不得先尝一口,剥着,用手塞入郎君的口中。顿时笑声,嬉闹声荡漾在湖中。
风儿吹拂,湖面泛着点点金光,一艘艘木船儿正淌着庐山倒映的水儿在穿梭。信手采下一朵红莲,粉红色的莲瓣似仙子美丽的裙子,在风中轻轻摇曳。那金黄色的花蕊,如同灿烂的笑容,善解人意地轻语:吹皱一池湖水的,不因风动,不因水动,是心动
……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