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请问读到这首诗你会想起谁

发布时间: 2022-11-26 16:00:2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91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真正的含义是啥?这句诗的字面意思很明了,就是如果你到过真正的大海,看过它的苍茫辽阔,那其他地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请问读到这首诗你会想起谁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真正的含义是啥?

这句诗的字面意思很明了,就是如果你到过真正的大海,看过它的苍茫辽阔,那其他地方的水基本就不能称之为水了,因为这些水无法与大海中的水相媲美,在面积和气势方面,大海中的水是顶级的,无与伦比。如果你到过巫山,见到过那里的云雾,那估计你对其他山中的云雾就没有太大感觉了。巫山的云雾独树一帜,令人拍手赞绝,其他山里的云雾无法比拟。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稹,诗的名字叫《离思五首》,创作的心理因素是为了悼念亡妻韦丛,全诗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亡妻对爱情的坚贞付出,另一个是作者对亡妻的怀念和追思。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之幼女,二十岁时下嫁元稹,其时元稹尚无功名,家里经济条件也一般,婚后二人生活得很是拮据,而韦丛对夫君没有任何怨言,美好的爱情冲淡了生活上的困苦和物质上的不足,他们两情相悦,过了几年非常幸福的日子,但好景不长,韦丛在二十七岁时不幸死去。元稹痛苦至极,整日思念亡妻,加上后来的仕途不顺,为此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离思五首》。因此,也为后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名句。

表面看,元稹赞美的是沧海和巫山,其实背后的情感还是为了悼念亡妻,抒发对妻子的思念,表达妻子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在诗人眼里,沧海和巫山是美好爱情的象征,只要你体验过这种爱情的美妙和彼此的坚守,你就觉得世上任何其他事物都无法与其媲美。爱情给人带来的心理冲击如此深刻,爆发出的内在力量如此巨大,以至于身处其中的人只看到对方的心意。在此种心境下,爱人就是心中的神,她或他所喜爱的,也就是自己所喜爱的。所以,爱情是伟大的,它让两颗心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即便沧海桑田,巫山的云雾不再,依然可以在彼此的心中铭记不灭。

此诗共四句,还有后两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诗人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其实蕴含在这后两句,字面意思是,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其中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而实际表现的是对亡妻的厚爱之情。韦丛呵护元稹,元稹追思韦丛,在这心心相印的呼应中,再没有其他人能够替代。更直白点讲,就是即便花丛中的其他花娇艳欲滴,曼妙含香,我只爱你一个。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有两层意思,一则是元稹纪念自己的糟糠之妻韦丛,另一层意思就是用了一个“巫山云雨”的典故,象征男女洞房之事。总体的意思是形容纯粹的爱情。

才子配佳人,向来是古代美好姻缘的注脚,但是很多时候,才子穷困潦倒,佳人未必能看得上才子。元稹就是这样的大才子,潦倒穷困,家里有未出阁黄花闺女的大户人家,都躲避瘟神似地躲着元稹。元稹以为自己这辈子没有爱情了,没人会看上他。

就在大才子自暴自弃的时候,韦丛出现了,韦丛的家庭十分显赫,是当地有名的名门望族,按照现在的说法,妥妥地白富美。韦丛是女中豪杰,她十分欣赏元稹的诗词,认定了元稹的才华,在她看来,一个男人有才就是财富,就这样,韦丛不顾及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嫁给了贫困的元稹。

两人婚后十分恩爱,韦丛丝毫不在乎元稹的贫困,两人一起生活了七年。不幸的是,韦丛染了顽疾,在他们婚后的第七个年头去世。元稹便写下了这首悼亡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另一层意思则是借用了一个典故。传说神女仰慕楚王,两人相约黄昏后行洞房事,并写出了这个歌典故的由来:“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从此巫山云雨这个词便流传下来了,代指男女之间行洞房之事。

所有,这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大题意思是,见惯了茫茫大海的气势,其他的水再也没有办法入我的眼;见惯了巫山上的云朵,其他地方的云朵总是不及巫山的美。爱过了一个最好的你,其他人再也没有办法进入我的眼睛。主要还是指代爱情。

开篇明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蜚声诗坛的名句,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

这首诗是元稹以怎样的心境写成的?抑或说这首诗作于何时?只有揭开这两个问题,那么“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的含义也就一目了然了。

这首诗是元稹为悼念去世的妻子韦丛而写的。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为人贤淑,或许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韦丛对元稹一见钟情,而元稹也被眼前这位的美丽打动。

两人确认过眼神,感觉彼此遇上了对的人。坠入爱河的元稹和韦丛,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韦丛家境优越,而元稹却是寒窗苦读的学子,但她却义无反顾地嫁给元稹,或许这就是爱情吧。

婚后的元稹忙于学业,常年奔波在求学与科举的道路上,无暇顾及家庭,也没有好好地陪伴妻子,考中举人之后,又去赶考进士。此时的元稹几乎没有分文收入,妻子韦丛独自操持家庭,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但她毫无怨言,始终与元稹同甘共苦,两人相濡以沫,感情很深。

元稹经过长时间的准备,终于考中了进士,进入了仕途,这当然有元稹自身努力的原因,但与妻子的鼎力支持与背后的默默付出也是跟不开的。

在元稹参加工作后,他们的生活逐渐得到了改善,可就在元稹参加工作三年之后,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竟然因病去世,年仅27岁,此时距离他们步入婚姻的殿堂也仅仅过去了七年。

但妻子悄然逝去,成为诗人心中难以磨灭的剧痛,尤其是在元稹求学、科举、出入仕途的日子里,妻子的不离不弃、妻子无声的支持与付出,有声的温情与爱,都是元稹最珍贵的回忆。可当他逐渐有能力有条件将生活质量提升时,妻子却撒手人寰,这成为元稹心头难以抹去的伤痛。

他对一路走来的妻子亏欠了很多,对元稹来说,妻子的这一份真情,永远也无法弥补了。所以他将种种情思寄托在文字里,写下了大量的悼念妻子的诗歌。

这一首首悼亡诗也是元稹发自内心的的声音,也是他对爱情的重新认识。这些诗歌蕴含着他对妻子的点滴记忆,是最朴素的回忆,是最真切的情感。因为真切,所以也能打动读者,因为爱情,所以让人难忘。

爱情,人类情感永恒的主题之一,在描写爱情的古典诗词中,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佳句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的一首《相思》,唤起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而一颗红豆也成了美好爱情的象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无题》,倾诉的却是用一种执着到底的精神,来表达对爱情坚贞不渝、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衷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的《江城子》,更是一凄迷的梦境诉说着对亡妻的无比思念 。

《离思》就是元稹悼念妻子韦丛是写的一首诗,其中的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诗人元稹则用一种绝对肯定与否定的生动比喻,来表达对爱情的至诚和专一。正由于它与众不同,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心理共鸣。原诗如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开篇句“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巧妙的化用了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的典故。诗人采用大海与河水进行比较。这一句大意是说:那些曾经感受过茫茫大海的人,对涓涓细流是不会放在眼里的。

而“除却巫山不是云”一句,则是诗人化用宋玉《高唐赋》中“巫山云雨”之典故,来表达自己的爱情观,他坚定地认为所有云彩都不足为观,只有巫山上的云彩才能堪比。

元稹借大自然中永恒的水和云,表达了自己对爱妻坚贞不渝的感情,表现了夫妻昔日的美好感情。这两句情感炽烈却又含蓄蕴藉,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认同。

后两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大意是说: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在元稹的一生中,妻子韦丛是最关心爱护他的人,也是他最难舍的人,即使花庭信步,元稹毫无心思看那姹紫嫣红。一半缘于修道笃佛,一半缘于难忘爱妻。在元稹的回忆中,恐怕更多的是夫妻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真情。

作为悼亡诗,元稹的《离思》自然也将重点放在对亡妻的回忆上,在回忆中重温那段美好的岁月。元稹将自然界中的云、水、花来比喻人,全诗唯美含蓄,神幽意境,意味深长,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对亡妻韦丛的深深怀念,倾诉了对亡妻的无限追思,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七言绝句,是《离思五首》的第四首诗。这首诗并未直接写人,而是“写物以托情”,通篇采用的是巧妙比喻的手法,以世间至美的形象 “水”、“云”、“花”来表达对妻子的无限怀念,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原诗出自唐朝元稹的《离思》,原诗如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原诗是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所作。元稹与韦丛情投意合,恩爱至深,韦丛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这一首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经历过大海的波澜壮阔,再看到其他的水,不觉得是壮阔可观的水,看过巫山的云之后,便觉得别地方的云都不值得一看;即使从成千的美女中走过,都懒得回头看他们一眼,一半固然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没有忘情于你!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尤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更是广为流传和称颂的名句。 

后面两句的“懒回顾”、“半缘君”,立刻使整个语势舒缓了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整篇下来张弛自如、变化有秩。就整篇的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

读完这首诗你是否能深深体会到作者对亡妻深深的爱:痴迷在你爱的大海里,陶醉在你的梦幻里,我就不会再对其它女人感兴趣。爱你没有人比得上你,你是最好的。你走之后再也没有人能代替你,其他女人再美我也没心思去爱,因为心里只有一个你……

这是怎样的一种炙热的情感令作者写出如此爱意绵绵的诗篇来,你们可以边读边体会。

这句话意思是: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谁的诗句?什么意思?

这首诗出自哪里这句诗出自元稹的《离思五首》之四,是一首纪念爱妻的悼亡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诗是元稹为纪念亡妻韦丛所作。元稹诗文兼擅,尤以诗歌为甚,与白居易并称“元白”。在他众多的诗歌创作中,悼亡诗是其中不可忽视、颇有成就的一部分,如同清代的的悼亡词一样。在这些悼亡诗中,元稹为我们留下了太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如“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等等。这首《离思》之四不仅前两句非常有名,而且后两句也非常有意味,是一首整体很成功的诗歌。

这首诗的意思如何理解
这首诗的大意为:曾经到临过苍茫深广大海的人,便无意再把那些细水放在心里;见识过云蒸霞蔚的巫山云彩的人,其他的彩云在他那里都仿佛失了色。我漫不经心地穿花而过,却懒得回头;其中的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的你啊。
由此可见,“沧海”和“巫山”是诗人心中最美好的存在,别处的水和云与之相比都会黯然失色。不难看出,这是一首情诗,大气磅礴的诗句中暗含绵绵的情意,寓意深厚,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曾经相爱之人的款款深情,强烈抒发了诗人对感情的忠贞不渝。

接近现代解释是什么
现代名言中接近的: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出自近代沈从文先生的情书。
要是用接近现代来解释,我认为这句最为恰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此句也是我们的口头禅,出自《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为何能够如此打动人她

的女子谁都入不了他的法眼。不过,现在看来元稹这句诗远比孟子那句出名。我想,主要是“唯有真情才会动人”,这首诗打动了多少痴男怨女,成为爱情千古绝唱,也成为诗人代表作品。的女子谁都入不了他的法眼。不过,现在看来元稹这句诗远比孟子那句出名。我想,主要是“唯有真情才会动人”,这首诗打动了多少痴男怨女,成为爱情千古绝唱,也成为诗人代表作品。

以上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爱而不得

我仍然爱你,但是我不喜欢你了

你依然让我觉得美好且心动,但是,我已经没有力气和勇气再去拥抱你了。我无法控制对你的难以忘怀,可是,关于你的一切,我都没有了期待。虽然还是会想你,但是,已经不是非你不可了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遇到再大的事自己扛,忍忍就过去了,可听到身旁的人一句安慰就瞬间完败。可是后来才明白,我们怕的不是冷漠,怕的是突然的温柔,怕的不是自己吃苦,怕的是身边人为你难过。怕的不是孤独,怕的是辜负

我甚至比你都还期待我不再喜欢你的那天
数学老师写下一句话“我爱你”要求改成逆否命题。

我们都说“你不爱我”

“不是的”老师说

他先把它变成了这种形式“如果有一个人是我,那么这个人爱你。”

接着老师开始改成逆否命题了。

最后,他停笔的瞬间,教室很安静

“如果一个人不爱你,那么,这个人,不是我。”

我时常在想,我到底放不下的是你这个人,还是你给过我的感受,又或者是你出现在我最爱的时光里。
我无法控制自己对你的难以忘怀,但是关于你的一切,再也没有了期待。该给你的我都给了,如果最后没能在一起,那也没什么好遗憾的。无论最后我们生疏成什么样子,曾经对你的好是真的,希望你不后悔认识我,也是真的快乐过

离思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作品背景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基本上是个中国人都会吟这两句诗。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写给谁的,为什么写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去看看这首诗背后的故事!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诗人元稹。元稹,河南洛阳人,唐代中期的大诗人,他和白居易一起被合成为“元白”,中国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新乐府运动”就是由他和白居易共同倡导的。所谓“新乐府运动”,听起来高大上,简单点说就是反对无病呻吟,少写大家看不懂的诗。主张写通俗诗、时事诗,争取让诗能被我们这些老百姓看懂。

而这首诗是悼亡诗,是元稹写给他早逝的妻子的。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二十四岁的元稹科举落榜,失魂落魄地走在长安的大街上,被欣赏他才华的太子少保韦夏卿收入门下。不仅如此,这位享有崇高地位的太子老师不顾家人反对,还进而将自己年方二十的小女儿韦丛下嫁给了元稹。

虽然这桩婚姻在当初带有相互利用的性质:韦夏卿坚信才华横溢的元稹会有大好前程,元稹则认为可以借助这桩婚姻出人头地。但歪打正着的是,这对年轻夫妻在婚后却是恩爱百般,同甘共苦。后人记载说,天仙下凡一样的韦丛不仅贤惠端庄、通晓诗文,还不好富贵,不慕虚荣,在元稹不得志的时候,无怨无悔地伴着他过着清贫的生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和体贴丈夫。

不幸的是,七年后,年仅二十七岁的韦丛就因病去世。此时三十一岁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最高检察院的检察官,美好生活刚刚开始就痛失爱妻,令诗人悲痛无比。在妻子下葬那天,元稹情不能已,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悼亡诗。

作品赏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

“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元稹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取次”是仓促、随意的意思。仓促的走过花丛,我却懒得回头看。这里的“花丛”当然不仅仅指自然界的花丛,更是暗指其它的众多的美丽女子。她们纵使再美,我也无心打量她们,所谓“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就是这个意思。

“缘”是因为的意思。既然对亡妻如此情深,这里为什么却说“半缘修道半缘君”,而不是“全缘君”呢?元稹生平“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是尊佛奉道的。另外,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

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

结 语

我们知道了这首诗是写给妻子的悼亡诗。感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其实在感叹这世间再也遇不到这样美丽、善良的姑娘了。所以干脆“取次花丛懒回顾”,宁愿把最初的美好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也不愿意滥竽充数,草草地选择一个人——这也就是当代大龄剩男剩女们为什么那么多的原因。

时至今日,这首诗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也不仅仅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感情。凡是感觉如今的人、事、物比不上曾经的、最初的美好,都可以用这首诗来表达。

比如你曾经感受过大城市的繁华,就再难忍受小城镇的闭塞;吃过最正宗的火锅,就对其它火锅失去了兴趣;看过了好的电影,就难以接受烂片。曾经的美好,和现在的无奈,都尽在这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之中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大概是每个有过感情经历的人都会吟诵的一句诗。它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 有人说这是一首坚贞的爱情诗句,呵呵,如果说元稹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你还会这么认为吗?

如果不去管元稹本人的感情经历,大概每个人都会觉得这个诗人一定追求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但实则不然,他不但是一个感情经历极其丰富的人,而且干过始乱终弃的事儿还不止一件。那么这首诗,其含义又该怎么理解呢?

拓跋氏的“混血王子”

元稹,字微之。

唐朝有不少混血儿,包括有胡人血统的唐太宗李世民,诗仙李白。元稹也是其中一人,他的祖上原本是北魏拓跋氏,而北魏第七代皇帝起,拓跋氏改汉姓为元,所以元稹姓元。

他大概也有高鼻深目,骨感的脸庞和凉薄的唇。好死不死的,还文采超绝,写得了诗文,论得了国策,中过科举,当过宰相。

这种男人,注定有万千的女子为之倾倒,在那个男人可以三妻四妾的年代,你想让他专情于一人,似乎太过困难了。

诚然,他也没准备三千弱水只取一瓢,甚至中举之前和中举之后,小样的,有两幅面孔。

《西厢记》的真实结局

元杂剧里有一出叫《西厢记》,正是改编自元稹的小说《莺莺传》讲的是张生与崔莺莺从花园私会开始,冲破重重阻碍,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满故事。

《西厢记》的作者甚是良心,给了一对有情人一个完满的结局,而元稹的《莺莺传》里,却完全是另一个结果。

据说元稹少年时曾与自己的远房表妹崔莺莺相识。少年多情,见表妹花容月貌,又通晓诗文,元稹不由动了心思。只是当时表妹并无心与他,元稹只好让丫鬟红娘帮忙。丫鬟出了个主意,让他写诗给崔莺莺。

元稹依计行事,果然崔莺莺有一颗文青的心,兼着元稹的诗写的深情款款又恰到好处,崔莺莺一颗心逐渐被他融化。两个人肯定经常在花园见见面,拉拉小手什么什么的。

两个人刚好上没多久,元稹便赴京赶考,考试结果自然是不错,元稹二十四岁当上了校书郎。不错此时的元稹对崔莺莺完全变了一副态度,不仅恩爱不在,还说是崔莺莺主动投怀送抱,他自己没得办法。

这一切都在他的小说《莺莺传》里,讲崔莺莺说成是“尤物”﹑“妖孽”,就如同魅惑商纣王的妲己。两个人虽然春风几度,但他不愿意沉沦,所以坚决要逃出生天。

这就如同你自己戒不掉 美食 ,但一看到自己发胖的身体就说是火锅米饭大盘鸡的错,跟你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这理由如今咱们看来都不由的要发出一声冷笑,但是没想到的是,这小说一出来便被无数人所喜爱,就连主考官韦大人家的千金都看到爱不释手。

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按说你对别人始乱终弃,自己也终归会遭到报应。没想到这一轮下来,元稹不但没有遭到什么报应,还迎娶了白富美,就是前面说的主考官家的韦小姐。

韦小姐的父亲此时已经是太子少保,她嫁给一个小小的校书郎是名副其实的下嫁。男人碰到美好的女子没有不动心的,韦小姐给元稹带来的惊喜不亚于买了5块钱彩票竟然中了几个亿。 她容貌姣好,贤惠体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把元稹并不富裕的家庭料理的明明白白郁郁贴贴,更重要的是,元稹还得到了岳父的接济和提拔。

不知道是谁说过,天下女子能共患难的少能富贵的多。元稹倒是不至于贫穷的揭不开锅,但与未发达时愿意同甘共苦的女子,又这么美好,谁能不为之动容呢?前有刘邦对吕雉,后有朱元璋对马皇后,这种女子值得珍惜。

元稹虽然“渣”过,但在韦小姐面前,也不得不掏出一颗真心。可以说两个人的感情十分好,前前后后诞下好几个孩子。

元稹后来终于升任监察御史,幸福美好的日子刚刚开始,没想到就在这时候,年仅二十七岁的韦小姐撒手人寰。 而且岳父也驾鹤西游,甚至他和韦小姐所生育的几个孩子也相继夭折,只剩下一人。而他自己。因为得罪了宦官,被贬江陵。

这样的打击,就如同一步步登上天梯,行走在云端,却突然一脚踩空,跌落下来。原本幸福的一家,自己也平步青云,如今却成了孤家寡人,还成了罪臣。

有句话叫“善恶终有报,只争早与迟”。不知道元稹的这一番遭遇,是不是因为他曾经对别人的不仁不义,所以老天来惩罚他。

婚外情和“爱情”不沾边

和韦小姐在一起的七年,虽然短暂却是元稹生命里最美好的日子。有人说他的这首《离思》表现的是对韦小姐无尽的思念和坚贞的爱情。 无尽的思念或许有,坚贞的爱情却不见得。

就在他的妻子病死的那一年,他在四川遇上了素有唐朝第一女诗人之称的薛涛。 他明知道对方比自己大十岁,他也给不了薛涛一个安稳的生活,却依旧去招惹她,和她坠入爱河。两个人携手同游,你侬我侬。好日子过的差不多了,他跑回去洛阳,还不忘和薛涛鸿雁飞书。

两个人虽然确定会再见面,但元稹却遇上了能歌善舞的刘采春。此时的刘采春,已经嫁作他人妇,两个人着着实实玩了一把婚外情。薛涛这个大10岁的姐姐,被他扔在了一边。 薛涛后来久等不过,慢慢的年纪大了也看透了所谓男女情爱,毅然穿上道袍去当女道士去了。

相比之下,刘采春比较凄惨,和崔莺莺的下场差不多,被元稹始乱终弃。 估计刘采春的夫君也是早早就发现了二人的端倪,原本刘采春还敢大胆的喊一句“因为爱情”,搞不好还能轰轰烈烈的来一次红拂夜奔,和元稹私奔去找个逍遥的地方当神仙眷侣。如今元稹拍拍屁股走人了,她想起了自己的轻狂和所托非人,羞愧难当,干脆跳河自尽了。

和元稹有一腿的女人,绝对不止这些。同是被贬,北宋的苏轼一路之上酿酒,做东坡肉,读陶渊明,还给当地的百姓做好事;而元稹却一路泡妞,一刻也不停歇。这可能就是为啥苏东坡被那么多的人喜欢,元稹却饱受争议的原因吧。

《离思》是元稹困顿时写的,人也只有困顿时才会接二连三的想起那些已经逝去的美好。但是至于对亡妻有多么忠贞这不好说,毕竟诗句虽然写的漂亮,亡妻的周年还没过,自己就和薛涛滚在了一起。

读起这首诗,更大的感觉,是对曾经美好日子逝去不再回来的惋惜。这可能才是元稹内心的真实想法吧。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诗真正意义?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是元稹写给亡妻韦从的。全诗如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见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别处的大江大河再难称为水;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诗人以沧海之水和巫山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出自《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是用“观于海”喻指“游于圣人之门”。“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珍怪奇伟,不可称论,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
诗人以此两处叹为观止的景色,引喻与其妻纯真的爱情。
后人引用这两句以极致景色做比喻的诗,大多是歌颂爱情,但它还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感慨,那就是世界多姿多彩,我们应该以何种心态去面对。
面对各式各样的美,能不能不受,以曾经的心态泰然处之,从而避免。
当我们面临打击、困难、挫折、甚至危险时,能不能把这些打击、困难、挫折、危险看成是无法与大海相比的小河小溪,无法与巫山相比的薄雾,一笑了之,继续朝我们认定的目标前行。
这句诗表面意思是沧海的水好,干净,看到沧海纯净的水之后,其他水都感觉比不上;巫山的云非常美,从来没见过那么好看的云彩。
真正的意义就是:现在的这些,永远比不上我曾经经历过的。
您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看到过真正的美之后,其他的美都不足以挂齿!主要是颂扬夫妻间的感情,恩爱!
就是的,真正意义是说,曾经喜欢的人。再除了这个人,其他的人他都不再喜欢。这也说明了,在他心目中,他喜欢的人就是最好的。
本文标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请问读到这首诗你会想起谁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25545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无描写鼎的 积极正面的诗句(附带意思)有那些毫不相干的诗词 组合在一起有意想不到的境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