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请问一下,如果想写某一个阶段诗人的心态,题目要如何拟定啊

发布时间: 2022-09-23 10:01:1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02

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词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并写明出处或作者{最少3个},谢谢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想请问一下,如果想写某一个阶段诗人的心态,题目要如何拟定啊

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词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对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并写明出处或作者{最少3个},谢谢了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文库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社会民生 > 宗教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的启示 浏览次数:366次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21-11-17 19:40 | 提问者:倩尔迪公主 | 检举
  最佳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给我的启示录

  在学习中,我积累了很多条关于读书的名言,在这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我5岁时,父亲告诉了我这句名言,当时,我并不了解这句话的含义。一天晚上,父亲告诉我:“儿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鼓励人们发奋读书的名句,只有多读书,在写作的时你才会如有神助一样,只有通过不停的的读书,不断地积累,才能获得无穷无尽的宝贵素材,明白了吗?快去行动吧!”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从此,我的读书生活开始了。

  我开始发疯似的读书,从早到晚,只要有空闲的时间,我便抱着书本去啃,我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宝贵的知识和写作素材。

  后来,在三年级的作文竞赛中,我读书获取的宝贵素材,终于有力用武之地,我已经可以写出七百多字的作文了,就是因为我平时积累了很多好句子,所以能与别人的写作水平拉开很大的距离,足以能够让人眼睛一亮。

  到了四年级时,我读了很多的历史书籍,历史知识学的非常广泛了,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我背的滚瓜烂熟,同时,还积累了很多古诗词句。

  有一段时间,爸爸出差几个月才回来。见到父亲,我提议和父亲比赛写作文,45分钟的时间到了,我们互相欣赏着对方的作文。父亲竟然说:“你写作文的水平都超过爸爸了,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我们俩多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

  这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言陪伴着我走进了读书的生活,让我领会到: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多阅读书籍,让你的知识丰富起来,写作时就一定能够左右逢源,涉笔成趣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文库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电脑/网络 > 程序设计 > VB
  何解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浏览次数:832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9-12-22 10:36 | 提问者:龙阳刀123 | 检举
  何解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最佳答案 [译文]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职责降临到某人身上的时候,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遭受折磨,使他的筋骨经受劳累,使他的身体肠胃忍饥饿,使他的全身困苦疲乏,使他的行为总是遭受困扰麻烦。这样,便可使他的心态受到震动,使他的性格更加坚韧,从而增加他们所未具备的能力。

  [出典] 《孟子》

  注:

  1、【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①之中,傅说②举于版筑③之间,胶鬲(4)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⑤,孙叔敖举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8)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9)于虑,而后作;征(10)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1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注释】

  ①畎(quǎn)亩:田间,田地。

  ②傅说(yuè):殷武丁时人,曾为 刑徒,在傅险筑墙,后被武丁发现,举用为相。

  ③版筑:一种筑墙工作, 在两块墙版中,填人泥土夯实。

  ④胶鬲(gé):殷纣王时人,曾以贩卖鱼、 盐为生,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辅佐周武王。

  ⑤管夷吾:管仲。士:此 处指狱囚管理者。当年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公子纠失败后,管仲随他 一起逃到鲁国,齐桓公知道他贤能,所以要求鲁君杀死公子纠,而把管仲押 回自己处理。鲁君于是派狱囚管理者押管仲回国,结果齐桓公用管仲为宰相。

  (6)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隐居海边,被楚王发现后任为令尹 (宰相)。

  (7)百里奚举于市:春秋时的贤人百里奚,流落在楚国,秦穆公 用五张羊皮的价格

  把他买回,任为宰相,所以说“举于市”。

  (8)曾:同 “增”。

  (9)衡:通“横”,指横塞。

  (10)征:表征,表现。

  (11)法家拂 士:法家,有法度的大臣;拂,假借为“弼”,辅佐;拂士即辅佐的贤士。

  3、【常见译文】

  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 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选拔。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 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 易亡国。由此可以知道, 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4、【普遍观点】

  原文中先列举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 奚六人出身下层,然后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云云,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练方面。

  最后一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发奋图强的浓厚悲剧意识。这种解释一般为后人接受,看似并无大碍。

  5、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6、(四)追求真理: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离娄上》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7、它是真正从内在到外在来鼓舞人心的,因为他真的可以在逆境的时候将给自己听,听完后会有充满斗志,不论前方有多少困苦,都能够挺过去,不是吗?

  如果一个人定了一个长期的目标,那他会很难实现它。如果只是在一段时间内定下一个短期目标,那么这个人只要付出终会有一天实现它,而不断的加难自己的目标,人也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进步。

  生活中有许多的事情都在等着我们去做,别太在意眼前的得失。我说“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很有道理。但是无论是幸还是命,人都要去努力。没有到最后一刻,你永远都是有得到的可能,不要放弃。

  也有朋友对我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勇敢面对失败,可怕的是失败之后就再也站不起来了。”参考资料:http://wangyuelawyer.blog.163.com/blog/static/5808410920092611016190/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的《行路难》表达作者对实现理想的执著追求与坚定信念!
不知道,不知道,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谈谈自己的理想,制定一个实现理想的近期计划

一、你的目标必须是长期的。
没有长期的目标,你也许就会被短期的种种挫折所击倒。设定了长期的目标后,起初不要试图去克服所有的阻碍。就像你早上离家不可能等路口所有的交通灯都是绿色你才出门,你是一个一个地通过红绿灯,你不但能走到你目力所及的地方,而且当你到达那里时,你经常能见到更远的地方。
二、你的目标必须是特定的。
一个猎人,当他面对树上的一群鸟时,如果说他能打下几只鸟的话,那么他肯定不是向这群鸟射击,几只鸟的收获一定是猎人瞄准特定目标的结果。
三、你的目标一定要远大。
一旦你确定只走1公里路的目标,在完成还不到1公里时,你便有可能感觉到累而松懈自己,因为反正快到目标了。然而,如果你的目标是要走10公里路,你便会作好思想及其他一切必要的准备,并调动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一鼓作气走完7、8公里后,才可能会稍微松懈一下自己。
四、你必须实践自己的目标。
五、你的人生大目标并不一定要详细精确。只要有个较明确的方向和大致程度要求就可以,例如立志做个卓越的科学家、立志做个大企业家或是立志做个改变世界的政治家等等。

制定目标基本原则:
一、你必须确定你的目标和起跑线。要走出迷宫除了地图和指南针外,你还要知道知自己所处的位置。
当你一个人最终坐下来后,你就可以向自己提以下的问题,并把答案写下来:
1?我拥有怎样的才干和天赋?
(1)什么工作我能干得最好?
(2)我能比我认识的人都干得好吗?
……
2?我的激情是什么?
(1)有什么东西特别使我内心激动,使我分外有冲劲去完成?
(2)假若有,这种冲动的激情是什么?
……
3?我的经历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1)我都干过哪些和别人不一样的事?
(2)我的与众不同能赋予我特别的洞察力、经验和能力吗?
(3)我能作出什么不寻常的事情?
……
4?我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有什么特点?
理想往往来自人生的独特环境、地理与政治气候,历史、经济、文化背景以及许多其他因素都可能起作用。记下所有可能对你的机遇产生影响的东西。
5?我与什么卓越人物有来往?
你可以与之合作的那些人的才干、天赋与激情一定会带给你靠单独工作找不到的机遇。
6?我期望何种需要得到满足?
要知道,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往往能激发人的理想。
7?在我的一生中,我可以想像的并且自己能作出的最伟大的事情是什么?
……
上面的过程一旦可能,你最好每年都做一次。如果有必要,做完了后你也可以重做一次。
隔了几年后,你可能发现自己的理想已经改变了。如果几年来你抱着同一个理想,而且你觉得这个理想远超过自己的能力,那么你很可能已确定了人生的一个很好的理想了。在未来的岁月中,你也许发现,这个理想会有小小的修正或补充,但不会完全改变。
其次留出几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回顾你最近所干过的事(比如生意上的)。
你这样做的目的是发现你以前从未思考过的新打算。这样做的时候,其指导原则与上面第一项活动相同:
找个安静的地方,带上所需的用品。然后,向自己提出下面这些问题,并尽可能写出答案:
1?我有什么才干、天赋或财力目前为止还未派上用场?
2?我所处的特殊环境和时代对我的工作或事业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3?对上一个问题,我的答案能带来什么机遇?
4?假若我有无限的财力,而且我确信我的努力都能成功,那么我的生意上的目标是什么?(记住,一定要有远大的目标!)
5?我的熟人中有谁的目标和我的目标近似?我和他们是否可以互相提携?
二、你必须把目标清楚地表述出来。切记,你在表述你的人生目标时,一定要以你的梦想和个人的信念作为基础。
三、把整体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易记的目标单元。
表达目标的方式多种多样。目标可以用业绩表示(如推销1000件某种产品),也可以用时间表示(如每周3次,每次锻炼1个小时)。目标可以涉及人生的领域,视你想取得什么成就而定。拿破仑·希尔列举了一些可能的目标领域。
个人发展;
身体健康;
专业成就;
人际关系;
家庭责任;
财务安排。
……
想到什么目标不妨先写下来。起初,你没必要判断这些目标是不是能够实现,也不要管它们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这个阶段重要的是有创意,有梦想。把能想到的都写下来后,再对照你的人生目标仔细地检查一下。其后,不妨问自己两个问题:
其一目标是否使自己向确定的理想迈进了一步?
如果你发现这些目标之中有什么与你的人生目标和你的理想不符合,一般来说你可以有两种选择:
1、把它去掉、忘掉;
2、重新评估你的人生目标,考虑改写。
二者必居其一。
其二你已经记下了为实现理想必须达到的2个至5个目标了吗?
这个问题能帮助你弄清楚你所定下的目标是不是齐全了。如果发现你的理想要求你达到另外几个目标,就把这几个也写下来。当你把目标都记下来后,你就可以着手制定走向成功的战略了。
四、你的短期目标不但要有激励价值,而且要现实可行。
五、你的中短期目标应尽可能具体明确,并有具体的时间限制。
六、你必须行动起来。否则一切都成为空想。
七、你应该定期评估计划的执行情况。
定期评测进展,这和你的行动同样重要。随着计划的进展,你有时会发现你的短期目标并没有使你向长期目标靠拢;也许,你可能发现你当初的目标不怎么现实;又也许你会觉得你的中长期目标中有一个并不符合你的理想及人生的最终目标。不管是怎样的情况,你都需要作出调整。你可以把下面这句话贴在最能引起你注意的地方:
“我现在做的事情会使我更接近我的目标吗?”
八、你应该庆贺自己已取得的成就
当一切都已经成为现实之后,一定要记住抽点时间庆祝已取得的成就。
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历来相信奖励制度。
你取得预期的成果后,你自然应该奖励自己,善待自己。小成果小奖,大成果大奖。
但是绝不能在完成任务之前提前消费,奖励自己。
最好,当你取得一项重大成就时,一定要把对自己成功的庆贺办得终身难忘。

如何定制你自己的价值连城的个人成功计划
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学为你提供了一个“价值连城的个人成功计划”方案,在此我们不妨提供给你,供你研习参照。
第一、你应该使自己的想学明确可见。
明确你自己想达到什么具体目标,把它清楚的描述出来并写下来,然后专心一致地实现它。
第二、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并定出最后限期。
你应该为你的计划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步骤和详尽的时间表,规划出不同时期的进度,例如每小时的、每日的、每月的。
千万别忘记,有组织的工作和持续的热情是力量的源泉。
第三,对于希望要取得的人生企求,你应该保持真诚的态度。
积极的心态(PMA心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成功的欲望会给你植入“成功意识”,成功意识又反过来培养出越来越强的成功习惯。
第四,你应该无限信任自己和自己的能力。
你无论做什么事,内心要有绝对成功的信心。
你应该随时想着自己的长处而不是短处,想着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困难。
第五,你应该要有把计划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
坚定的决心是任何别的东西都无法代替的。
以下是制定个人成功计划的具体步骤:
1?把你在确定自己人生理想时写下的东西多看几遍。
温习是一次再思索。
你可以以你已经写下的人生理想为基础,写出一份陈述。陈述要写得简单,但要包括你想做的一切。
陈述应该包括:
(1)我人生活动的重点是什么?
(2)我想做这些事情的原因是什么?
(3)我打算如何做到这些事情?
在这里我们提供了几个可能的答案兹录于后,仅供你参考:
我打算以行医来服务公众,目的是尽最大努力地帮助一些不幸的人改善他们的生活;
我期望通过爱护、教导和培养别人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目的,作出他们的贡献;
我期望通过向顾客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以达到生意成功,收入不菲。这样,我能够用赚得的钱来照顾家人及其他人;
我希望投身于国家的武装力量,保家卫国;
……
写好了目标陈述后,你最好在最初几周每天看一次,看看这份陈述是否准确代表你的人生目标。
2?花几个小时来检查一下自己,看自己是不是能走出已确定的远大目标。
你能够以从人生的总体目标开始,找到实现人生总体目标所必须达到的那些主要目标。
你也许会想出数百个主要目标。
但是你一定要花一些时间仔细检视这些人生主要目标,看看你是否真的觉得它们很重要。
3?你也可以花1个小时的时间把每一个人生的具体目标仔细地阅读一遍。
阅读的时候,你也可以把一个具体的人生目标分解成几个必须达到的中长期目标,甚至将其分解成每周、每月可以执行的任务。
这些活动将帮助你描绘成功的蓝图。
4?这样处理过每个人生目标之后,你就会懂得要成功就必须做什么。
把每天、每周、每月的活动组织一下。
5?评估你的目标。
确定你的目标是否现实。弄清哪几个目标是需要你与别人合作才能达到的。记下需要别人帮助的目标,以及可以给你提供帮助的人。

设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要遵循五个原则。①具体,所谓具体就是可以直接上手去行动。②可衡量,就是明确的知道要做多久、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可以停止,这样心中有数的行动你会更愿意去做。③可实现,就是自己要做得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④相关性,也就是你做这件事,跟你的其他重要目标有关系,这件事不会只是单独一件事,而是会对你的其它事情有所帮助的,这样你才会想要去做它。⑤有时限,比如我要用多少时间来完成这件事情到什么程度?

更好地完成目标,要学会多设里程碑。把一个大的目标、或者一件复杂的事情,拆分设置成多个中间里程碑,在每完成一个小目标,或到达一个里程碑的时候,都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取得了进步,很有成就感,从而增加荣耀时刻的数量。而且相对于遥远的终点/目标,每个小目标看上去都是近在眼前,这会激发我们完成目标。

拿学习“快速阅读”的技能来说,从开始的一眼看一个字的习惯到一眼看五六个或十余个字,再到整体感知、眼脑直映,快速看清并理解文字等,每一步都要花上一些功夫。很多人因为遇到一点困难、或者练习枯燥就半途而废。但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设置多个中间里程碑,结果则大不一样,比如:把一 级里程碑设成搞清楚快速阅读的训练原理和方法,增强自己能学会的信心;二级里程碑设成每天按要求坚持练习一小时“精英特快速阅读软件”,保证一个训练时间;第三里程碑设成练习精英特快速阅读软件一个月,掌握到两千字每分钟的等级(软件是有等级设置的,用等级或每个训练的要求做里程碑也可以);第四级里程碑设成找一本自己想读但又不是很难的书籍,然后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快速阅读的方法完成书籍阅读……达成目标。

前赤壁赋作者的情绪是如何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

文章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第3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而两位英雄已杳然长逝,化为陈迹。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也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而自己作为远谪黄州的小人物更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而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第4段丢开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谈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阐发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引自《评注古文辞类纂》)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引自《评注古文辞类纂》)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赤壁之山水,乐其美也。先生于金秋之夜游于赤壁,所见清风明月,甚合其怀。故有月出、窈窕之歌。感其水平,露横之美,茫然不似人间。而心现飘飘浩浩之念,如羽化而出世。此以赤壁之景引出“乐”也。
於是乐其中,展清歌。歌亦玄妙而有恋眷君子之意,独闻“予怀”之叹,“美人”之思也。故吹洞箫者得其意而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以悲音而感乎先生,并起下“愀然”之意。此以境遇引出叹也。
於是以《短歌行》起意,以喻君子之不平也;以赤壁之景延之,以喻先生之遭境也;以魏武南下启文,以开伤心之端也;以客叹此生之渺小,以出朝暮之哀也;以水月之无穷,终以无可奈何也。此亦先生境遇而感,遂不知其所出。此以曹公之际遇而叙己悲也。
於是自解,乃以客所知水流逝、月盈虚,而点其所未知之水无穷、月不尽。以盈虚消息之无穷,感於眼前之风月可乐,於我皆无尽也。一问一答,境界天地。悲亦自悲,而答客之开阔景象,昭昭然如明月之光,播于九州而无尽藏也。悟风月之不死,此以天地之无尽以昭明胸襟也。
在前赤壁赋中作者的情绪由乐到悲
本文标题: 想请问一下,如果想写某一个阶段诗人的心态,题目要如何拟定啊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22232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可以推荐认为很棒的抒情诗吗请问我写的这首诗能不能进作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