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你喜欢李商隐的诗吗

发布时间: 2022-08-15 12:01:4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93

怎样看待李商隐的诗,600字作文我眼中的李商隐,小学四年纪正式接受古文化的熏陶,算算,也将近十年了吧。高中时代,老先生就让我专...

我的朋友,你喜欢李商隐的诗吗

怎样看待李商隐的诗,600字作文

我眼中的李商隐
  小学四年纪正式接受古文化的熏陶,算算,也将近十年了吧。高中时代,老先生就让我专门研究一位古人,我选择了李商隐。因为我喜欢上了他的那首千年之迷、千年巨作《锦瑟》。
  李商隐诗现存约六百多首,尤其他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的诗,情思宛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摹写曲折入微。当然也有一些诗篇绮语飞荡,轻薄浮艳,透露出作者沉湎于情爱而不能自拔的心境。他的诗义往往是避真就幻,刻意求曲,打破了时空顺序,混淆了实虚境界,透过一种象征手法把感情宣泄出来。由于省略了表面和内在的过度和关联,诗句间跳跃很大。再加上他多愁善感和政治上的沉浮,使人读起来感到晦涩难懂,如雾里看花。后人评价极为分歧。如王渔洋诸人,曾发过“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感叹。在冰峰看来,李义山的诗文藻华丽,炼字经典,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颗不灭的星。据冰峰所知,唐诗三百中,李义山的诗是仅此于李白的,李白号称诗之仙,非常人也,李义山的文章仅此于他,可见李义山此人才华堪称文曲。
  可惜,在冰峰看来,李义山不是一个好的士子,他在权利的把握是远不如当代的其他文人。所以他一生,命运乖戾,怀才不遇,在时代的倾轧下,无法大声呐喊,于寂寞和困苦中,只能尝试去和自己对话,把自己不遇的悲哀写于幽怨之中,把自己的千千心结,尽藏在那呕心沥血的诗里。对爱的执着,虽造就了低回再三的震觫,但终究仍在自我的困境中徘徊。凝练的文字,间奏出凄美的音调;含蓄的语言,表达了深切的情感,不过却显现着一种残缺的美丽。但诗人那种热切的入世情怀,没落的时代感伤,注入瑰丽诗境的凄凉,都是字字血泪,当是无法磨灭的。
  《旧唐书》说李商隐“恃才诡激,俱无持操”;《新唐书》说李商隐“诡薄无行”这都缘于李商隐一生四次,虽短暂坎坷,但却销魂蚀骨的感情经历。苏雪林女士认为李商隐的爱情“是千古以来文人中罕有的奇遇,情史中的第一悲剧”。但是也有不少学者总以为李商隐种种均系子虚乌有,野史笔记所记当不得真。其实任何人文科学都离不开这个“情”字,问天下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随。李商隐那些情动天地,爱撼山岳的吟咏不仅缘于心灵中感动的升华,更是和鸣着宇宙万物本有的共同律动。这才有永恒,这才有真理。抽去了“情”,那些干巴巴的汉字还有什么韵味?
  爱情,成了商隐诗中最重要的主题,而一生四次的爱情却如此艰难,更增添了李商隐一生的悲苦。爱情的本质,究竟如烈火猛烈,一燃即烬,还应似江水不断,天长地久?婚姻究竟是对爱情的承诺,还是该留下无尽的遗憾?爱情最完美的时候,是抓在手中诚惶诚恐,还是存在于失去时的无限思念?爱情难道这样不可靠?爱得轰烈,到头来又如水般清,爱得冷静,却总是擦肩而过?李商隐一生所求,终成水中月,镜中花,只留下哀怨千古的歌吟,在一片岑寂中,冷中凝香,幽幽飘来......
  让我们跟着李商隐的爱情心路,去领悟他曾翻江倒海的心底波澜。

李商隐的诗算得上一流吗?你如何评价李商隐的一生?

李商隐的平生。他早些年就会有一定的政冶抱负(见《安定城楼》),但一生在牛李党争中渡过,仕途很不得意,这种对他的写作有很深的危害。他们的一些政冶诗表现了对实际的关注,对黑喑政冶的愤激心态,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有感》二首、《哭刘蕡》等。他们的咏史诗讥讽执政者淫乱奢华,婉转而深入,如《富平少侯》、《贾生》、《马嵬》。

李商隐也有一些抒情诗歌,结合本身的遭受和时代的发展没落感,产生凄惋感伤的主旋律,如《夕阳楼》、《登乐游原》等。李商隐的诗文推动了盛世大唐和中唐的诗文发展趋势,在李商隐的文学创作中,深层次的对心灵世界开展发展和主要表现,并且在诗文里将非逻辑和弹跳的意境组成,创造了蒙胧情丝和人生境界,诗境模糊化。对无题诗、咏史阅读者咏物诗等诗文发展趋势层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唐朝文坛在历史进程里都具备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李商隐在唐朝文坛上独树一帜,因其诗歌中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开辟了自身的诗文宇宙空间。

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其对艺术构思十分重视,即使是一般的主题也可以挖掘出创意来。并且李商隐的诗文构思精湛,寄予长远。李商隐做为晚唐时期的作家,那时候朝廷没落,很多才俊都变成政党角逐的替罪羊,李商隐做为这一阶段的知识分子,惦记着诓世报效祖国,但却屡屡悲剧,仕途不顺心,也使之对那时候黑喑的社会问题具备较深的感受,因而李商隐具备极强的社会发展判断力和抨击现实生活的目光。846年,白居易死前嘱咐过墓志要由李商隐写。李商隐和白居易中间,身无彩凤燕双飞,心有灵犀一点通。

真真正正的读书人是相互之间尊敬的,所说的文人相轻仅仅针对虚报的自以为是的人来讲。李商隐是为国为民、慈念众生的文化人。李商隐诗歌中更重视若隐若现委婉的美感乐趣的追求完美主,以它与众不同的诗意来合理的提高了诗文的造型艺术风韵。即使是一些诗歌也写的绘声绘色,回味无穷。特别是在李商隐的无题诗和咏怀诗中,不但设计构思十分认真细致,并且展现出显著的深清含蓄风格特点,具备暗示和双向品性,让人读起来可以意犹未尽。

是的,李商隐的诗可以算上一流。他的诗非常写情。而且写得非常优美。他写的夜雨寄北直接将巴山夜雨变成了文化遗产。
我认为算得上一流,我认为李商隐的一生非常精彩。
当然可以啦,我特别喜欢他写的锦瑟,不过他这一生真的是太可怜了,因为郁郁不得志。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大家觉得李商隐的哪一首诗写得最好?

个人认为李商隐诗里面的那种境界是唐朝诗人里面最高的,李白过于狂妄,杜甫过于低沉,此二人皆有佛语里面所说的“嗔”,李商隐的感情更平和,更直接。我觉得他每一首都不错,不知道各位高手是怎么想的?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四首

(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的诗,不一定完全明白其中真正涵义,但是感觉很真,很美.多读几次更让人回味无穷.
锦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所有的《无题》+《锦瑟》

李商隐的诗谁喜欢,喜欢哪一首?

果断无题
锦瑟

讨论:学习了《无题二首(其一)》这首诗后,请你思考: 1.你最喜欢李商隐的哪一首?

喜欢其一
特别喜欢这两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说,身虽无彩凤双翅飞到一处,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
这两句由追忆昨夜回到现境,抒写今夜的相隔和由此引起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彩凤双翼双飞,常用作美满爱情的象征。这里用“身无彩凤双飞翼”来暗示爱情的阻隔,可以说是常语翻新。而用“心有灵犀一点通”来比喻相爱的双方心灵的契合与感应,则完全是诗人的独创和巧思。犀牛角在古代被称为灵异之物,特别是它中央有一道贯通上下的白线(实为角质),更增添了神异的色彩。诗人正是从这一点展开想象,赋予它以相爱的心灵奇异感应的性质,从而创造出这样一个略貌取神、极其新奇而贴切的比喻来。这种联想,带有更多的象征色彩。
其中,“身无”与“心有”相互映照、生发,组成一个包蕴丰富的矛盾统一体。相爱的双方不能会合,本来是深刻的痛苦;但身不能接而心相通,却是莫大的慰藉。诗人所要表现的,并不是单纯的爱情间隔的苦闷或心灵契合的欣喜,而是间隔中的契合,苦闷中的欣喜,寂寞中的安慰。尽管这种契合的欣喜带有苦涩的意味,但却因受到阻隔而显得弥足珍贵。因此它不是消极的叹息,而是对美好情愫的积极肯定。将矛盾着的感情的相互渗透和奇妙交融表现得这样深刻细致而主次分明,这样富于典型性,充分显示诗人抒写心灵感受的能力。
我更喜欢这首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唐代: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身无彩凤”写昨夜之情,在宴会上恨无彩凤之翼飞到所爱的人的身旁,“心有灵犀”指犀角中央白色,两头相通,故曰一点通。两心相印,虽身无飞翼,并不能阻挡两人情感的默默交流。“彩凤”、“灵犀”成爱情暗喻,形象婉蓄,色彩明丽,富音乐性。
本文标题: 我的朋友,你喜欢李商隐的诗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20281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初二写的诗,可以挑战同年龄的顾城吗有什么非常优美的句子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