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让我们重新理解自己的生命

发布时间: 2018-06-24 00:23:0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33

一 雷蒙德.穆迪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由于对医学有兴趣,便又进入医学院学习,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并成为医学院医疗哲学的教授。被《纽约时报》誉为“濒死体验之父”,并因其在该领域的卓越贡献,于1988年在丹麦获颁“世界人道主义奖”。

死亡,让我们重新理解自己的生命

  一

  雷蒙德.穆迪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由于对医学有兴趣,便又进入医学院学习,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并成为医学院医疗哲学的教授。被《纽约时报》誉为“濒死体验之父”,并因其在该领域的卓越贡献,于1988年在丹麦获颁“世界人道主义奖”。作品有心理学著作《团聚》,有关濒死体验的作品《胡言乱语的智慧》和《LifeAfterLife》即《死后的世界》,关于超自然现象的作品《最后的胜利》。濒死体验的概念由穆迪博士在1975年首次提出,后来,他深入对此现象的研究,通过讲述和分析直接或间接采访到的150个有濒死体验的个案,总结出其体验有15个元素,并加入哲学、自然科学与心理学等对该问题阐述,最终写成极具科学价值与精神价值的著作《LifeAfterLife》。

  《Life?After?Life》汉语翻译为《死后的世界》,该书最近一版是中国台湾大学哲学硕士林宏涛翻译,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发行。本书首次出版后,便掀起了全世界科学家对濒死体验的研究热潮。著名研究人员麦尔文.摩斯评价:“这本书让我们想起沉睡在我们心里的灵性。它给了我们很多灵性工具,让我们去理解自己的生命。这是一本永垂不朽的书。”台湾中国医药大学校长黄荣村评价:“本书开创出一个过去一直因事涉秘密而被科学搁置一旁的研究大领域。”无疑,这本书,通过优美而富有哲理性的语言,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

  作品除了序、导论、后记,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为:死亡的现象、死亡经验、以古喻今、答客问、诸家解释、感言。穆迪博士通过直接或间接对有濒死经验的150例个案进行采访,这些个案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职业,而且精神皆为正常,排除了幻想和虚构性。通过和他们分别的交流,搜集他们自己认为死亡后的经验,发现有惊人的显著相似处。穆迪博士说:“至少可以列出15个一再出现的元素。基于这些相似性,且让我构建出一个简短的理论上理想的或完整的经验,依据其典型的出现顺序,体现所有的共同元素。”并根据其共同性,罗列出一个“濒死体验”的模型,包括:无以名状、听到消息、平和与宁静的感觉、声响、黑暗的隧道、脱离身体、和别人相遇、光的存有者、回顾一生、边界或界线、回程、告诉别人、对生活的影响、对死亡的改观、佐证。大致体验是:一个人大限将至,身体痛苦,听到医生宣告他死亡。接着听到一些刺耳的声音,接着自己的灵体脱离肉体,远观着肉体。感觉自己另外一个“身体”穿过一条黑暗的隧道,隐约中看到一种奇特的光,又看到已故的家属或朋友的灵魂,并帮助他通过影像回顾自己的一生。在走到一条界线时,或者渡船刚要到达彼岸时,突然感觉自己必须回到人间,于是开始回程,和自己的身体又合二为一,复苏过来,思考死亡与生命……在书中,穆迪博士引用了很多接受采访者的自己的经验语言,来证实这种体验的真实可信性。

  二

  人复苏过来后,这样的体验对以后的生活有所影响,让其对死亡改观。穆迪博士说:“那样的经验让他们的生活更开阔也更深刻,他们因此更加反躬自省,也更加关心终极的哲学问题……回到人间,对于肉体生命的态度和想法有了改变,有个妇女说濒死的经验让我觉得生命的珍贵。”

  本书阐述了一些有待于解决的感觉,个案中的人所陈述的濒死经验,是非常真实的事件。即使能诠释出经验的真实性,这样的研究是否有价值呢?例如,感觉自己的灵魂脱壳,漂浮在自己肉体的不远处,看着周围的医生在抢救自己,或是家属在为自己的死亡哭泣等等。我们相信,当灵体再次和身体融合时,至少可以让我们对死亡的本质有更深层次的探究和认识,会使得我们安身立命的方式产生重大的改变。例如对家属的认知,对医生的认知,以及对物质的认知等等。其实,也对接受分享“濒死体验”人产生改变,而不需要经历病重或是意外事故。雷蒙德.穆迪博士说:“充满了热情,尤其对生命和服务他人。我们不再重视物质的享受,追求心灵的平静,欢喜无处不在。我们舍不得他人受苦,希望自己多分担一些。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显趋于正向……”

  同时,假如这些讨论的经验是真实的,那么对于我们个人如何面对生命而言,会有更深远的意义。穆迪博士说:“未知死,焉知生,在我们得以一窥彼岸世界以前,是无法完全理解此生的意义的。”

  三

  我也是偶尔在当当书库查询到此书的,简单看了此书的介绍,想起了故去的亲人和朋友,开始幻想是否真有脱离于载体存在的灵魂,假如有,那将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即使不能相见,却可以和灵魂对话。虽然曾经多次在梦中遇见,醒来后,感叹终归是虚无的境况,因为好奇,因为祈愿,便有了读此书,了解死后世界的冲动。以往也不大关注死亡的话题,总感觉死亡是人生的终极问题,不到垂危之际是难以开口谈论的。中国人尤其讲究,长辈更是忌讳谈到死亡,认为那是距离自己很远的事情,或者说是排斥谈及,其实是一个人对死亡的深层恐惧或是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

  对于穆迪提及的一些灵体脱离肉体的研究,我倒是没有听到身边的人说及,但是对于“重生”的人的感悟和改变,我能感知到。

  作为医务人员,我经常面对患者的死亡,他们在临死前多是痛苦挣扎,期望医生救治他们。在内科上班时,一位有吸烟史二十多年的肺癌晚期患者,肿瘤的蔓延造成呼吸不畅,呼吸十分困难,根据医嘱给与吸氧。他要求我们开大些流量,他说那样就会感觉呼吸舒服些,眼神里满是对生命的留恋。当他呼吸困难时,突然拉住我的手,微弱的声音祈求道:“帮助我,救我,再加大些氧气的流量,这样我就能呼吸的!”我沉默而无助地看着他。医生在施救,护士在施救,家属在旁边安慰他,可是,他的手还是垂落在身体的两侧,眼睛睁得很大。我想假如真有灵体的话,他的另外一个身体一定就在病房里走动,能穿透墙体,能穿越门等,在观看忙碌抢救他的医务人员,在听着家属的哭泣……我想这就是他的死亡体验,只是因为疾病的因素,他的灵魂跨越了“界线”,没有能回程到肉体之上,灵魂完全脱离了载体,而走进了“来生”。

  我有一位文友曾经有死而复活的经历。他说:“一次开车时,和对面的一辆卡车相撞,自己被撞飞了很远,当时,能感觉自己的身体飞起来,然后又下落,我想,一定会重重地摔在地上,飞起的一瞬间,我告诉自己,我要死了。接着身体就撞击在地上,还发出了很大的声响,足够粉碎自己的力量,接着什么也不知道了。一周后醒来的,发现自己还活着,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车祸前,我有一位情人,并嫌弃自己的妻子,有离婚的打算。车祸后,我便中断了和情人的一切联系,和妻子和睦生活,而且更加感恩生活,珍惜所有的一切,包括生命。”我想尽管他不能详细阐述在濒临死亡时,自己的真实体验,但是,复活后,他的思想灵魂一定深刻思考了死亡和生命的关系,而后发生了改变,我想这也是和牧笛博士的研究有相似的。

  四

  在现实的医院中,存在一种现状,患者突然危急时,甚至于突发死亡状况时,医务人员或是家属会脱口而出:“已经死了!”或者家属会说:“别抢救了,完全没有救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假如濒临死亡者是位十恶不赦或令人厌恶之人,便会发出狠言:“死了不亏,早该死了!”他们认为患者已经完全丧失了听到外界任何声响的能力。通过牧笛博士的研究表明,其实濒死者在此阶段是能听到周围的声音,灵体脱离于自己身体之外,像个局外人在观察自己的身体。其中有些被采访者对家属说他们能说出自己濒临死亡时,他们谈话的内容,令家属惊愕。上面列举的多是负向的言语,有放弃对死亡者的救治的意念,或是厌恶死亡者,言语冷漠,想必复活者会产生恨意。但是穆迪博士的研究出乎意外,复活者多是对生活感恩和宽容,而且在以后的生活中多是朝正向发展,这是“濒死体验”带来的深远意义。

  当然,我们不能提倡人类去尝试“濒死体验”,死亡毕竟是一个零度以下的字眼,沾染有灰色的阴云,甚至有时是不可逆转的。可是,不仅仅只是“濒死体验”能给人带来思考和改变,家里的变故或是遭受一场大的灾难,都会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对死亡及生命的认识。Y君是某大学的一位管理人员,平日应酬较多,加上长得英俊,便引来女性的青睐和追捧,自然背着妻子,私下有个粉红情人。而妻子X姿色颇佳,在周围也有男性追捧,自然也有自己的情人。二人皆出轨,家庭面临解体或说是“濒死”。Y君在一次出差时,酒桌上突然脑干出血,吓得情人逃之夭夭,自然是由妻子X奔波长途,将其接回本市住院。在医院,Y君几度生命体征消失,始终徘徊于死亡边缘,家属收到几次病危通知。孩子哭哭啼啼,眼看一个家要破裂。X坚持精心护理,坚持请求医生一次又一次对Y生命的延续。经过二个月的治疗,奇迹出现了,Y君竟然清醒且病情稳定。出院后,X和Y都心照不宣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感情逐渐融合。Y君是一个从生命线上回来的人,就是在鬼门关转悠过几次的人,这样的濒死体验只有他自己感知到,男性大多不喜欢和人交流濒临死亡那一时期的体验。即使有,他们也会认为那是一种幻觉,或者是找不出合适的语言表达。即使说出来,大多人会认为那是虚幻构造的故事,必是疯子的言论。其实对于X,也算是一场灾难。家庭面对“死亡”的威胁,对家庭也是一种体验。不管是人的“濒死”,还是家庭的“濒死”,都让复活过来的主题朝正向发展。

  五

  通过阅读穆迪博士的采访对话记录,作为濒死者周围的人,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是否也影响了我们呢?我想,这样的答案可以从X的改变看到。面对疾病或是意外事件,我们都要积极投入所有的爱,去召唤其灵体的回程。即使有一秒钟的机会,有千分之一的机会,医生和家属都不要放弃,不要放弃任何生命,给予每个生命完整的尊严。面对突然的死亡,使用温暖的语言,例如对处于死亡边缘者说:“你不会有问题的,坚持住!你一定会醒过来的!我爱你!我们需要你!我们会一直陪着你!”等等,这样激励或是充满爱的语言,按照穆迪博士的研究,“濒死者”会听到的,他们即使灵体脱离了身体,依旧有思想,能感知那份爱。医务人员也要积极抢救,输液、心肺复苏、升压药、肾上腺素、吸氧、吸痰、气管切开、除颤等等,医务人员要积极采取抢救的措施,不可以轻易放弃。虽然有数据表明,一个人的呼吸或心跳停止五分钟以后,急救无效,医务人员依旧要坚持救,因为那个数据是平均值,我们必须去寻求一种例外,一种即使20分钟后,脑部依然没有受损的例外,这是医务人员对生命最大的敬畏,是一种天职。遗憾的是,现实的生活中缺少这样爱的语言和行动,人仅仅处于昏迷或沉睡,家属便开始讨论后事。有的家属看到患者病情略有加重,便将患者送到医院,迎接后事了。

  近年来,医院逐渐成为一个生命开始和终结的场所,我们思考周围的现状,不免得出结论:大多孩子的出生都在医院。虽然医院的层次大相径庭,但是孕妇多选择了医院成为孩子来到世间的第一个场所,而不是选择自己的家庭所住地。当然,生命的终结也多在医院。尤其是在城市,大多家属为患者选择在医院死亡。著名的濒死体验研究者麦尔文.摩斯说:“到了20世界中叶,大多数人死于医院,由于医学的进步,对生命末期的侵入性干预导致临终病人放弃了尊严,也无法决定自己的生命,使病人在死亡过程中的尊严荡然无存。”医务人员是接触患者最多的群体,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成功救回心跳终止的病人成了常事,医生其实完全可以自己询问复苏后患者的濒死体验,然后通过自己的耳朵倾听感知一些人生价值。我想这是一个极好而且引起深层思考的话题。假如医务人员能静下心来倾听“濒死”者复活过来后的回忆,是否能有收获呢?

  六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许听到过与死亡很多的词语。例如:灵柩、灵棚、灵魂等等,其中一个“灵”字彰显出,这个可以不是依附于肉体而存在的一种思想或是精神上的一种触不到的魂魄。不管是《圣经》上的记载,或是牧师对过世者的超度,都会在提及一个人灵魂的归宿,其实就是对灵体的默认和精神上的寄托。

  现实中,人死亡后,按照风俗,总是要放置几天,才举行火化或是下葬仪式,我想,也许在冥冥之中,死亡者的家属也在等待一种奇迹,等待死亡者的灵体在某个时间突然回程,回到身体上,苏醒过来。当然这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也是对死者生命的尊重,当确认死亡者踏过了那条“界线”,灵体和肉体越来越远,永远不会融合时,方将其灵体的载体埋葬或是火化。

  七

  对于穆迪博士提及的十五个元素,我不能一一感知到,因为毕竟还有一些如烟似雾的超自然现象,有时想起来,仿佛看到自己的灵魂就贴在天花板上看着自己打字、吃饭或是睡觉,便觉得毛骨悚然。但是读沉思时,内心却是平静和安详的,这也许和自己是医务人员有关。我想,这应该和穆迪博士的“死亡”启蒙有关,我阅读他的采访个案,感悟生命和死亡的联系,不再惧怕死亡,使得自己的心灵平静,更加懂得自爱和爱别人。

  昨天,我将这几个英语单词“LifeAfterLife”发给一个朋友。问他如何翻译,他立即回复说:“生生不息”。我很是惊异,其实无需惊异,毕竟他是西北政法学院的研究生。然后他又补充道:“生命之后的生命”。奇怪的是,他没有提及“死亡”两个字眼,这也许是中国人的忌讳。于是我们开始聊起了死亡。他吐着富有哲学的口气说:“人活着不应该考虑生命的长度,而是追求宽度。当我们丰富了生命内涵时,便不再惧怕死亡了。”接着我们聊起《LifeAfterLife》这本书,当我告知他书名被翻译为“死后的世界”时,他竟然沉默了,我想一定是在深层思考“生”的两个世界和死亡。

  当然,我写这篇启蒙式的读后感,会引致很多人的批评和质疑。寥寥几句,未免肤浅,且仿佛带有一部分的“迷信”色彩,有引导一种“宗教信仰”或是一种意识的倾向。但是我依旧建议,每个人都应该读读这本《LifeAfterLife》,其带领我们把触角伸向了广阔的灵性探索,虽然仅仅是对死亡体验的一种讨论,虽然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智慧”。

  “濒死体验”是宇宙给予人类探索自身奥秘的礼物,也许是医学哲学博士的胡言乱语“智慧”。那么,我想,这种体验无疑让很多“复苏”和读到此书的人重新思考死亡,也更珍惜自己的生命,懂得自爱,爱别人,更加积极进取和乐观地活着,这样的“体验”研究,诠释了灵魂的生生不息,用慈悲的胸怀诠释了对死亡的“大无畏”和正向的处事哲学,不正是我们活着的人需要的吗?

  (写于2019年8月28日)

本文标题: 死亡,让我们重新理解自己的生命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1383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难忘的两个第一次筑城,黎明前遭遇五分钟惊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