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人是什么意思物化人是指:把人当作可以买卖的意思。举例:收女婿的彩礼钱才能把女儿嫁给女婿。举例:雇主花钱按时计算工资给劳动者。...
物化人是什么意思
举例:收女婿的彩礼钱才能把女儿嫁给女婿。
举例:雇主花钱按时计算工资给劳动者。
物的人格化指的是资本家、工人已不仅是单个的人,他们是资本和劳动力的代表,是一种人格化了的物品。
我同化的精神境界。《庄子·齐物论》中说:“昔者庄
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
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
子在这里用寓言来形象地说明他的“物化”意境。
庄子认为,生和死、醒与梦,以及一切事物间的差
别都是相对的。因为它们都是由“道”变化出来的不同
物象,所以在根本上是完全一致的。它们之间的生死差
别、彼我区分没有必要去追究了,就象没有必要去搞清
楚究竟是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一样。圣人
就是根本取消了万物间的差别、对立,而任之自然、随物
变化,从而进入“物化”的境界。郭象注《齐物论》说:
“愚者窃窃然自以为知生之可乐,死之可苦,未闻物化
之谓也。”认为不懂“物化”道理的愚者,才去区别生
与死、苦与乐的不同。庄子的这种思想,片面夸大了事
物差别的相对性,从根本上取消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必要,
“物化”是庄子“万物一齐”相对主义哲学的论点。
后人往往将“物化”解释为事物的转化。扬雄作《甘
泉赋》说:“事变物化,目骇耳回。”杜甫作《天育骠
图歌》说:“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清
代宣颖作《南华经解》,以佛教唯心主义观点解释“物
化”,他说:“物化则一片清虚,四大皆空虚,真淡之
至也。”这类解释已不合庄子原意。
(冯契)
物化是中国古典文艺学、美学关于审美创造的独特范畴,它发端于老子哲学,成熟于庄子哲学。庄子的“心斋”奠定了物化的心理机制,审美移情是它的表现特征。物化移情不同于西方的移情美学,它是一种物我互为主体的移情,是“天人合一”。物化的最高境界是物我互化,这是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物化显现了中国古代审美创造理论的巨大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在中国古典文艺学、美学发展史上,“物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创造现象,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生成。它发端于老子哲学,成熟于庄子哲学,引起了后世文学艺术家和理论批评家的高度重视。他们从具体的文艺创作实际着手,描述“物化”的现象,发掘其中所蕴涵的深刻的理论意蕴,给后世以很多启迪。“物化”所昭示的文艺创造主客体浑一的忘我的精神境界,表现了中国古代审美创造理论的巨大价值。它不同于西方美学的审美移情理论,而有自己的理论品格。特别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完善我们自身的文艺学、美学的今天,“物化”论更值得认真总结。
“庄周梦蝶”的启示
老庄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领域里的杰出贡献,不仅表现在艺术形象上,而且更表现在对文学艺术理论的开拓上。其哲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思辨意识和傲睨万物的宇宙观,充满极强的生命精神,在中国思想界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每每成为思想革新的发动机和理论武器。老庄哲学非常注重人的入思方式,提出了许多入思的范式。在这众多的入思范式中,虚静代表了一个方面,而物化则代表了另一方面。道家把虚静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范式来对待,在它那里,虚静是作家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必备的心理状态,物化则是作家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应该达到的境界。这一境界的形成虽然有虚静参与,但是,已经迥异于虚静的创造内涵,它和虚静一样,也成为审美创造的独立范畴。
像虚静一样,物化最早也出自《老子》。《老子》三十七章曾这样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亦静,天下将自正。”老子从其“道”的哲学理念出发,倡导“无为而无不为”,认为这是“万物将自化”的前提条件。万物自化就是物化,它的精义在于自然,此与他“道法自然”的观念相通。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理解了老子的物化思想,追求物化也就是追求自然。老子的“万物”,既指人,又指物。“万物将自化”既包含人的变化,也包含物的变化,更包含人与物的互化。
庄子所说的“物化”究竟是什么?前人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郭象在《庄子注》中解释为“死生之变”,成玄英疏为“物理之变化”①。今人陈鼓应将其解释为“物我界限之消解,万物融化为一”②。诸释相较,当以陈说最切合庄子本意。在《齐物论》的题旨下,万物浑融齐一,但浑融万物的操纵者应该是人,而不应是物。前人在解释这一寓言时却明显存在着混同的倾向,如宋人陈碧虚云:“周蝶之性,妙有一气也。昔为胡蝶,乃周之梦,今复为周,岂非蝶之梦哉!”③胡蝶是一个象征,其超脱而浪漫的精神气质,充满自由而不受约束的情调,是庄子人格精神的映射。因此,陈碧虚说,“周蝶之性,妙有一气”,这是联系了庄子的人格。但他又说,“今复为周,岂非蝶之梦哉”,明显混同物与主体,解释过于玄虚!胡蝶何来之梦?庄子从齐物的立场出发,将对象也看作是一种主体存在,以胡蝶之眼来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又符合他的思想实际。这有点类似西方现象学哲学所讨论的主体间的关系。他常常与动物对话,并非真正认为它们有生命,有情思,而是借以宣泄自己思想的另一面。在以物眼观人时,真正看人的还是庄子,只不过他换了一个角度。庄周梦蝶故事所描述的蝶梦庄周,蝶的身上所灌注的仍是庄子的主体意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还看到了梦觉齐一的问题。应该说,这与庄子的齐万物、等生死的思想是一致的。在庄子的思想意识中,他从来就没有把物与人真正地分清过。人就是物,物就是人。既然人与物没有鲜明的界限,还有什么东西之间存在界限呢?梦就是觉,觉就是梦,因此,蝶就是周,周就是蝶。对此,宋人王说得好:
这样,物化就是“物我界限消解,万物融化为一”。弄清了物化的字面意义,我们便可以进一步探讨庄子的物化作为一种哲学入思方式对文学艺术创作的意义。
首先,文学艺术创作应达到忘我的精神境界。庄子物化的本质就是忘我,这是在极度自适的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感觉。对此,庄子有很深的体会。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胡蝶。梦境中的胡蝶翩翩飞舞,使他异常兴奋,顿时忘掉了自我,“不知周也”。这时,胡蝶与庄周融为一体,不能截然分开。这种主体的沉冥是精神状态的极度自适,在对外物的深切凝虑中,达到了审美忘我的境界。这种忘我是一种心理的超越。在文学艺术创作中,这是一种必备的心理素质。
其次,文学艺术创作应在忘我的状态下“移情”,以实现主客体的交流。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客体也变成了主体,能够与主体自由对话。在庄周梦蝶这则故事中,庄子产生的不分蝶我的困惑是主体移情的结果。其实,在庄子的心目中,主体与客体是一样的,没有本质区别。庄子的情思移诸胡蝶身上,于是产生了主客体的浑化,“不知周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这是移情导致了情思的扑朔迷离。作家艺术家就是在这扑朔迷离中进入了文学艺术创造的美妙境界。
再次,文学艺术创作应保持“心斋”的体验状态。“心斋”是内心的虚静,它是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心理酝酿和准备,是物化实现的必经之途。庄子借孔子之口陈述了心斋:“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成玄英疏云:“心有知觉,犹起攀缘;气无情虑,虚柔任物。故去彼知觉,取此虚柔,遣之又遣,渐阶玄妙也(乎)。”⑤这就是说,要实现“心斋”,必须超越知觉——抛弃感性和理性的束缚,亲近虚柔——由气组成的虚无境界即虚静,只有在虚静的状态下才能超越功利,实现忘我和移情。在这个意义上,心斋实乃实现物化的前提条件。
老庄的物化思想是中国古代物化范畴的理论起点。这一起点很高,一开始就差不多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操作模式。经过后世理论家的不断充实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创造理论,在古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心斋:“物化”的心理机制
心斋,就是心体的斋戒。作为庄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实际上是虚静理论的支柱。心斋的核心是“去彼知觉,取此虚柔”,解构所有的感性和理性,崇尚纯然的无功利,故而,与忘我的思想境界相通。从实质而言,心斋讨论的是人生修养问题,但是,它对文学艺术的创作启发很大。在文学艺术创造中,缺少心斋的非功利无待,缺少心斋的虚柔的心境,很难成就大业。这样,认识与探讨心斋的心理机制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它是通向纯粹艺术审美创造的不二法门。
综观心斋的理论内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其作为物化心理机制的理论特征。
其一,心斋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忘我,实质上是作家艺术家对自己主体心性修养的一次静默的检阅。心斋启动的过程也就是创作开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家艺术家主体的学识、个性、情感、气质以及审美趣味等纷纷骚动,努力去寻求适合自己主体心性的客观物象,以满足自己灵魂生命的愉悦。故而,刘勰说:“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⑦“神与物游”昭示这是一种物化状态,始终伴随着心体的斋戒。刘勰展示了心体斋戒过程中主体修养的重要性。“志气”,就是情志、意气,它是指作家艺术家在心斋的状态下所显现出来的学识、个性、情感、气质以及审美趣味等,这些都在审美创造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作家艺术家的志气促使他们去寻求与主体心性气质相合的客观物象,以实现主体的沉冥。它以瞬间直观的形式显现出来,保证作家艺术家创作的进一步开展。通过心斋的静默检阅,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得到了清理与调整。这是心斋应首先做到的。其二,心斋是一种潜意识。它对作家艺术家主体心性修养的静默检阅就是在潜意识状态下完成的。这种潜意识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目标与意图都不鲜明,但是,在它的指导下又能准确接近目标和意图。这要归结为心斋的超功利性。心斋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忘我,丝毫不考虑作家艺术家个体作为灵魂生命的存在。这种潜意识和无功利是很多作家艺术家都非常看重的。
其三,心斋是一种心境的空虚和焦渴。心因为空虚,才需要实物去充实;因为焦渴,才需要甘泉去滋润。庄子说:“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他把虚空看作是道的表现,道化生有无,具有无限的创造力。这就是庄子重视心斋的原因。文学艺术创作要实现物化,作家艺术家必须进行心体斋戒,以保持心境的虚空,只有这样,才能排除先入之见,做到最为本真的直观。由于心境的虚空而陷入焦渴,迫使作家艺术家去发现、去索取,以寻求文学艺术创作的动力。因此,心斋不仅是审美创造的心理机制,实际上,已变成文学艺术创作的真正动力。金圣叹曾经描述了创造过程,他说:“心之所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圣境也;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者,文章之神境也;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者,文章之化境也。”⑨“圣境”和“神境”虽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妙境,但不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是“化境”,它是化我心于物心的境界,主体完全沉冥于物中。从“心之所至”到“心之所不至”是一个由实入虚的过程,也是一个心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佳的表现是“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这时,心非心,手非手,完全满足了心境的空虚和焦渴,这就是金圣叹所说的“化境”。文学艺术的创作要真正达到化境,殊非易事。作家艺术家必须付出精神情感的巨大努力。其四,心斋是作家艺术家心灵的超越。超越是痛苦的,然而,超越又是美丽的。在超越的过程中,尽管存在着许许多多令人难以启齿的痛苦,一旦超越过去,便会产生情感的欣悦。庄子在描述梓庆“斋七日”之后的感觉时曾经这样写道:“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滑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由是与!”虽然没有一句言及欢乐的语言,但是,情感的欣悦溢于言表。那种酣畅淋漓的操作过程,就是梓庆最大快乐的表现。这正是因为他实现了对自己心灵的豪迈超越。
审美移情:“物化”的表现特征
如果我们全面审视中国古代的物化理论,我们就会发现,审美创造的移情是它典型的表现特征。
在庄子寓言中,庄周梦蝶所产生的幻化是蝶梦庄周。庄周和胡蝶分为两个不同的等级和层次。因此,“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近人刘武在解释“必有分”的内涵时这样说过:“栩栩然者蝶也,蘧蘧然者周也。魂交则蝶也,形接则周也。故曰:‘则必有分矣'。然蝶为周所梦化,则周亦蝶也,蝶亦周也,分而不分也,即上文所谓‘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是亦彼也,彼亦是也'。”⑩这里提出“魂交则蝶也,形接则周也”以显示周蝶之区别。“魂交”和“形接”二语亦出自《庄子?齐物论》:“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魂交”和“形接”意在揭示梦与觉的区别。刘氏从这一角度来讨论周蝶之分,是着眼于精神情感和现实世界的差别的。这似乎与庄子梦觉齐一的思想相矛盾,其实是统一的。周与蝶在梦与觉中显示了差别,也在梦与觉中实现了齐一。它们在主体精神的作用下实现了物化,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魂交”就是一种精神情感的活动,它直接作用于胡蝶身上,赋予它以人的思想和情感,这便实现了物化。这与西方美学史上的“移情”说有相通之处。但是,由于两者产生的传统文化背景存在巨大的差异,导致它们的具体内涵有许多不同,这是我们不应忽视的。
“天人合一”化育了中国古代的审美移情理论,庄子发其端,董仲舒扬其波。他从天人感应的角度阐发了客观物象情感主动性的内涵,认为万物的情思能够引发人的情思,发展了古代的物化理论。他将人的情感变化对应于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开启了对悲秋、伤春文学现象进行理论分析的先河,其美学意义是极为深远的。虽然他认为天(自然)有意志情感,但是,又肯定了人与天(自然)的统一。神秘玄虚的成分存在着,而亲切与真诚也同时存在着。在将之用于解释文学艺术现象时,神秘玄虚的东西便开始淡漠,而代之以由主体统辖的鲜活而具有现实意义的移情理论。
物化在“天人合一”观念的笼罩下实现审美创造的移情,尤其突出了情思的审美价值。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中,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这一点,但略显生硬。而在《世说新语》中,对情思的审美价值的重视就更为鲜明了,无论是物的情思还是我的情思都具有更为纯化的审美意义。《世说新语?言语》云:“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15简文的濠濮之想是受庄子的影响,以情思移诸对象,鸟兽禽鱼都有情思;正因为它们有情思,才会与人亲近。这种自然的亲和非常有诱惑力,连鸟兽禽鱼都能与人会心,人还有什么烦恼和孤独呢?而顾恺之对岩、壑、草、木、云、霞的赞美更富有诗意。在他的眼里,这些无生命的东西都充满着生命的情思,展现了美的魅力。在这里,情思的审美价值提高了,自觉地转移到对象身上,使得对象与我的对立消失,“对象就是我自己”。
然而,古代的一些著作又的确把物象描述得富有灵性,这是古人化入物的结果,是他们丰富的想象。在这一想象的过程中,人处于主动地位。这不可能是西方那样的绝对主动(西方的绝对主动包含着对物的绝对轻视,对主体的极度重视)。它发生在对物尊重的前提之下,没有物,也没有我。这样,中国古代的物化论和西方的移情论差别就非常明显了。这种差别说到底是文化的差异。唐人李阳冰有一段精辟的话讨论审美移情:
沉浸在文学艺术的创造中,任何一种物象都会引起作家艺术家的移情,移情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的过程,体现了作家艺术家对万物的尊重。李阳冰的“随手万变,任心所成”是主体的主动性在文学艺术中创造性表现,它与里普斯的“对象就是我自己”内涵在本质上虽然有差异的,但是,在形式上却有相像之处。这可视为古人针对物化过程中的审美移情现象所给出的东方式的阐释。它更进一步说明,在物化过程中,主体和物象是合一的。只有在主体情思的笼罩下,物象才会充满生动的艺术情趣,具有真正的审美意义。
物我互化:“物化”的最高境界
在主体与客体的一体化上,古代物化论与西方的移情说没有本质的不同。所不同的是它们对于物的态度和阐释方式。西方人喜欢用科学冷静的理性态度来认识人与物,中国古代对人与物的态度是情绪化、理想化的,是感性的。这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客观物象之所以富有情思,是作家艺术家“移入”的结果,并不是物象本身就有情思。中国古代尽管相信物有情思,并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把客观物象描绘得如此具有人情味,但是,这是古人的“觉”:“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如果漠视这一点,就不能够正确地认识中国古代的物化论。
物化和移情在内涵上的一个重要的不同表现在对主体和客体的一体化境界的认识上。在移情说的理论里,“对象就是我自己”,非常在意“我”,强调“我”的主导作用。里普斯这样说:“身体状况所生的快感只有在我注意到身体状况时才会感觉到。说一件东西是愉快的,就等于说我心眼注视到这对象时感到一种快感。但是我在注意我的身体状况或身体器官活动过程时所感到的快感,和我不注意器官活动过程而全神贯注到审美对象上面时所感到的欣喜,决不能全体地或部分地等同起来。总之,A不能等于非A。”20人对快感的认识是伴随着对人的身体状况的,也就是说,快感始终联系着主体自身。里普斯认为,尽管人有时也“全神贯注”审美对象,但始终有一个伟大的“我”在支配。因此,移情作为一种快感,也是“我”始终关注的审美创造活动,“我”时时刻刻都在。
中国古代的物化论从一开始就强调忘我。所谓“心斋”就是为彻底忘我做心理准备。庄子在讨论心斋时强调忘我,但在进一步深入时,他又感到心斋还不足以表达忘我的境界,于是,又补充了一个“坐忘”,并借孔子的高足颜回之口加以表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坐忘”完全蔑视自我,将自我置于一个残酷无情的境域。庄子之所以如此强调心斋和坐忘,是为了完成它的“外生”(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生修炼,其与“外物”(抛弃功利得失)、“外天下”(漠视整个世界)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人生修养层次。无意间,深化了文学艺术的审美创造理论。忘我是物我互化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之上,物化才能达到审美创造的最高境界。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中,大凡追求物我互化者,无不以忘我为前提。王僧虔在陈述他书法创作的感受时这样说:“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遗情,书笔相忘,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21要达到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必须做到“心手遗情,书笔相忘”,这就是忘我,是主体的暂时沉冥。清代的徐增也曾经慨然叹息:“无事在身,并无事在心,水边林下,悠然忘我,诗从此境中流出,那得不佳?”22如此看来,以忘我为基础的物我互化是物化的最高境界。
物我互化的第一个表现是物我难辨。在物化活动中,由于处于忘我的沉冥,作家艺术家往往混同物我,物就是我,我就是物。这种境况,处于审美创造状态的作家艺术家本人很难觉察,只有当创造的过程结束,作家艺术家跳出身临其境的那个圈子,重新反思这一过程,才会产生深切的体会。苏轼准确把握了这一点。在评文与可画竹时,他就这样写道:“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丧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23竹就是我,我就是竹,我与竹处于混化的状态,这是创作的最高境界。倘若没有对文学艺术的真诚热爱,没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切体验,没有为艺术献身的无私精神,很难出现这种境界。
物我互化的第二个表现是物有情思。在物化活动中,由于思维极度活跃,作家艺术家处于物我莫辨的精神状态,物有情思是一种必然。物会哭,会笑,能够与人对话,成为人的知己。这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是一种审美创造的表现形式。杜甫《春望》所描述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物化的真实展现。元好问评秦观《春雨》诗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24元氏之所以以女郎诗冠少游,是着眼于少游诗所表现的柔媚意象。芍药含泪,蔷薇无力是物化所产生的境界。这种物化往往包含着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如果以当今主体间性的理论来看,物化过程中的物也同人一样是一种主体间的存在,它不完全受人的支配,有时还左右着人思想情感的发展。但是,单独的物又没有意义,它必须与人产生主体间的共振才具有价值。
物我互化的第三个表现是心灵的超越。这在物化论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如果说,物我难辨,物有情思是物化的外在表现形态,那么,心灵的超越就是物化的精神意义了。物化所追求的妙造自然和忘我的艺术境界,是为了更好地展示作家艺术家的心灵,追求主观情思和客观物象相融洽统一的一致性。祝枝山说得好:“将以宣豁风抱,纾和志节,则必得长津阔野,以极其大。将内观心语,玩索理性,则必得窟室奥寝,以极其小。若夫欲大可放,欲小可敛,不事崇广,而遐旷自致于尺寸之地,则以据境之要乎!”25从大处言,物化的开展是为了“宣豁风抱,纾和志节”;从小处言,物化的开展是“内观心语,玩索理性”。无论是大还是小,都是为了实现心灵的超越。
从庄子开始,就已经着手对这一问题进行艰难的形上探索,到董其昌和金圣叹,这一问题的解决才有了具体的方法。
应该强调的是,物我互化这三个方面的实际运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三位一体的。作家艺术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将它们无端拆开,进行独立运作,倘若这样,便很难捕捉物化的精髓。然而,对物化的这些层次,我们也应该有明确的了解,否则,同样不能认识这一审美创造的真谛。
污水处理里中的“物化方法”是指物理和化学方法,是相对于生物方法而言的
劳动力商品化
集约型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商品化
王孝春
【内容提要】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将以集约型为主导,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是决定性的。劳动力商品化则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最佳途径,要实现劳动力商品化,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力产权制度。
【关 键 词】经济增长/集约型/劳动力商品化/产权制度
【正 文】
文章编号:1005-2674(2000)04-46-02
中图分类号:249.21 文献标识码:a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将以集约型为主导。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最佳途径是实行劳动力商品化;要确保劳动力商品化,必须建立和健全劳动力产权制度。本文就此谈点浅见。
一、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定因素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轨迹的,一是经济体制,二是经济增长方式。前者与生产关系相联系,后者与生产力相联系,故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应的就要求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第一,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要求我们必须将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扩张,增加人财物的投入转变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而在这二者之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最根本的。因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和“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既是由人创造的,又要由人来掌握才能发挥其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所以,只有劳动者素质提高了,才能使科学技术有载体,才能创造出并且推广先进的生产工具,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高素质劳动者的普及,能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因为,一方面,高素质劳动者的发明创造能够导致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推广,都是立足于劳动者参与和支持基础之上的。
第三,科学管理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证,而科学管理的推行又必须借助管理人才才能作用于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在集约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的过程中,在重视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同时,尤其要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能开发自然资源,而且能够创造出新的物化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对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发挥着倍数效应。
二、实行劳动力商品化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最佳途径
劳动者素质是劳动者文化知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的综合反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途径固然很多,但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行劳动力商品化。
第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由劳动者自己根据其能力和擅长来选择劳动力的购买者,这不仅使劳动者从依附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作为独立平等的一员加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而且会使劳动者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以排斥商品经济和劳动力商品化为特征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致使劳动者既缺乏满足需要的内在动力,又缺乏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造成了对人的发展的双重限制。一方面,由于劳动力部门(单位)所有,使个人在选择职业和机会等方面受到各种“关卡”的限制,无法捕捉和利用各种发展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又使个人养成了依赖国家“铁饭碗”的习惯,从而严重助长了劳动者的惰性,使其一直安于狭小的天地而变得孤陋寡闻;满足于低层次的需要而不求进取,自甘贫困。事实表明,没有劳动力商品的自由流动,不可能使劳动者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不可能造就一代全面发展的新人。
第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使劳动者只通过劳动力的等价交换就可以自由地在一切领域或方面进行交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商品的普遍化,必然使人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使人由地域、民族的人进而成为世界的人,从而使人的视野、适应能力更强,文化内涵更丰富,在全新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生产能力、应变能力、需求及消费能力(主要是指教育消费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劳动力供给宽裕的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便会激发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这是因为,由于满足个人多样化需要的内在驱动和人们之间的相互竞争的外在压力,将会激发人们高度重视自身素质和尽力发挥自身潜在能力的动力,将会使效率观念、竞争意识成为个人自身发展的催化剂,促使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着的需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强化自己的能力素质,提高文化水平,更新知识结构,改善劳动态度,提高劳动效率等,挖掘出生产能力的全部潜力,逐步形成以生产能力为主的全面能力体系。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机构1998年12月完成的对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九省市6000多人的一项调查表明:为增强竞争力,保证不失业或找到较理想的工作,90%以上的年轻人认为工作后仍应继续坚持学习,提高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有45.8%的选择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近10%选择重返校园;还有23.5%的人选择读在职研究生。由此可见,劳动力商品化将会使人们把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视为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视为与个人就业、收入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必需投资。
三、确保劳动力商品化,必须建立劳动力产权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真正实现劳动力商品化,关键是建立劳动力产权制度。产权是对人们行为权利和责任的规定。完备的劳动力产权应当是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的统一。所以,劳动力产权制度主要包括:(1)建立劳动力所有权制度。 即在法律上确认劳动力是人力资本;确认劳动力所有权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有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2 )建立劳动力产权交易制度。其核心是实行劳动力这一人力资本等价让渡制度,这就要求劳动力的买卖双方处在平等的地位上,买者——企业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购买到理想的劳动力;卖者——劳动者在付出劳动力之后必须如数获得与之相当的收益。(3)劳动力收益权制度。首先, 必须在法律上保护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收益,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其次,把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置于同等地位,参与企业产品收益的分配。就是说,劳动力的所有者在收益上,不仅要求获得相应的工资,实现劳动力的使用权,而且要参与剩余产品的分配,实现劳动力作为资本的所有权,获得资本收益。
第一,有效的劳动力产权制度可以刺激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增长,为人力资本创造良好的知识、技术环境。因为承认劳动力产权归个人所有,就意味着尽管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有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但劳动者能否将劳动力卖出去并获得相应的收益,关键就取决于劳动者自身素质——知识和技术存量。所以,劳动者追逐收益提高的最终结果是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增长。
第二,有效的产权制度可以刺激劳动者积极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据统计,1953—1990年间,我国增加人力资本15729亿元,其中85 %由社会及个人投资构成,国家的人力资本只占14.2%。(注: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出版,第242页。)那么, 可以想象,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劳动力所有者的学历及技能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这样必然刺激家庭和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正如列宁所言:“马克思最重视的是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只有千百万人学会亲自做这件事的时候,社会主义才能实现。”(注:《列宁选集》第1卷,第688页;第3卷,第483页。)
第三,有效的劳动力产权制度能够使劳动者的报酬与绩效相联系,从而规范劳动力供给行为。因为在确立劳动力产权制度的条件下,劳动者出卖劳动力追逐的是报酬的合理与不断提高;而劳动力购买或使用者支付报酬的尺度是劳动者的绩效。这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劳动力所有权最终是通过获得相应的收益实现的;而收益实现的前提是劳动者的绩效。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智力素质,即知识和技术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较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总之,建立有效的劳动力产权制度,确保劳动力商品化;通过劳动商品化,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使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与现代化科学技术有机结合,从而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
收稿日期:2000-01-14
【原文出处】当代经济研究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200004
【原刊页号】46~47,58
【作者简介】齐齐哈尔大学 马列主义教研部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王孝春,男,齐齐哈尔大学马列教研部副教授。
从个人角度看,劳动力是个人谋生的一种能力;
劳动力商品化是指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劳动力既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价值,有了价值取向,更可以作为一个无形的商品卖出有形的价值,价高者得.
从社会看,劳动力商品化引进了物竞争天责的竞争机制,从而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从个人看,可让个人倍感压力,力争上游.
个人功能学说的常识理论、现场理论、社会科学理论
戈尔丁认为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四种类型(看图):英国学者戈尔丁以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组合,将大众传播和效果分为四种类型:
①短期的预期效果。②短期的非预期效果。③长期的预期效果。④长期的非预期效果。
50、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①环境认知效果。②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③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1、传播流程:传播流程是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代表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人际影响》,罗杰斯《创新及普及》等。
2、政治既有倾向: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态度。IPP指数。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在人们就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人们已有和迄今所持的政治态度。
3、选择性接触: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鸸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这种选择性接触行为更容易在强化他们的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
4、意见领袖:在人们作出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5、两级传播: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6、说服性效果研究: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是一种“纯效果”。
7、《人民的选择》
8、信源的可信性效果。传播者决定信息的内容,但从宣传或说服的角度而言,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传播者的信誉,二是专业权威性。“可信性效果”的概念说明,对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
9、“休眠效果”。
10、“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11、“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拉姆斯丁认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说明”,“两面提示”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宣传时具有编辑部强的抵抗力。
12、“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明示结论呆使观点鲜明,读者易于理解,但易引起读者反感。不作明确结论,则给读者一种“结论得自于自己”的感觉。此方法容易使文章主旨隐晦,增加理解的困难性。
13、“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在开展说服性传播活动之际,以什么方式“打动”对象也是影响传播的重要因素。有两种做法:一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一是通过营造某种后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
14、警钟效果: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敲警钟”有双重功效:(1)它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2)它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但是“敲警钟”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易引起自发的防卫性反应。所以“敲警钟”须掌握分寸,切合实际。
15、拟态环境(李普曼《公众舆论》)
16、把关人(库尔特?卢因)
17、传播效果的魔弹论和皮下注射论
18、两级传播论(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
19、沉默的螺旋(诺依曼)
20、培养分析或数化分析
21、媒介即讯息
22、权力的代言人: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一书中所言,新闻媒介具有天然的政治属性,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现存制度的工具,是实行社会控制的手段。此书对自由主义理论与社会责任学说的主要区别作了评断。即:自由主义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完全自由,不受任何约束,而社会责任论则认识到不受限制的自由会带来危险。
23.伊尼斯与波兹曼的媒介哲学
24、地球村
25、媒介即人体的延伸 ;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
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26、“热媒介”和“冷媒介” 这是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概念。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要动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之际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
例如,一张照片是清晰的,而一幅漫画中的形象比较模糊,需要人进行联想和思考。前者属于“热媒介”,而后者属于“冷媒介”。
“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分类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27、“电视人”
这是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将印刷媒介环境和电视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后提出的概念,强调电视对现代人社会化过程的巨大影响,是对现代人行为方式特征的一种概括。
“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弱。
28、“容器人” 这是日本学者中野收用来描述现代人行为特点的概念。
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
该概念强调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社会化和人格形成过程的影响。
29、“媒介依存症”
这是现代人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其特点是:过渡沉迷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等。
30、“他律性欲望主义” 这是日本学者佐藤毅关于电视媒介对社会价值和消费文化的影响的一种批评观点。
他认为,电视本身就是人们的欲望追求的对象,而且还是唤起和引发人们新的欲望的媒介,它把充满诱惑力的商品世界以鲜明的色彩、影像以及丰富的意境展示在人们面前,直接刺激了他们对这些商品的占有欲和享乐欲。
这样,尽管日本社会中依然存在着阶层或收入的差别,却出现了整齐划一的追求奢侈化的倾向,而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人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由勤劳、节俭和对社会的奉献价值,转向了个人主义的享乐和“充欲”价值。佐藤毅将这种现象称为“他律性欲望主义”,认为正是这种由媒介引发的欲望主义导致了日本人的自私化。
31、“电子乌托邦”
这种观点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
“电子乌托邦”思想是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的基础上的。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电子传播网络的双向性使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它将改变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受到传播者支配的局面,使传播过程变得更加平等,而这种平等也必然带来社会关系的平等;有的学者认为,新媒介技术将保障每个人自主发表言论的权利和机会,并形成“真正的观点的自由市场”。但是,单纯的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必然保证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出现,而是需要更加复杂的社会条件。
32、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其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
这两个方面都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作为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的发达程度如何决定着社会传播的速度、范围和效率;另一方面,作为组织机构的传播媒介的制度、所有制关系、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如何,决定着社会传播的内容和倾向性。
33、“把关人”
“把关人”是传播学四位奠基人之一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一个概念。50年代,怀特将这个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
“把关人”既可以指个人,如信源、记者、编辑等,也可以指媒介组织。
34、媒介技术决定论 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一种批评。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在原始社会,口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听力的物理限制,人们必须生活在小空间的部落群体中,相互保持着近距离的密切联系。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转向了“眼睛的社会”,由于交往和传播不再以物理空间的接近性为前提,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部落社会便发生了解体。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再次改变了这种情况,它们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于是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
麦克卢汉强调了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演进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他把媒介技术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使得他的理论带上了极端性和片面性;但另一方面,由于媒介是人创造和使用的,人如何利用和控制媒介、媒介的社会占有结构、所有制关系如何,反过来也规定着媒介活动的特点和作用性质。
麦克卢汉仅强调媒介巨大能动性的一面,而没有看到社会制度和所有制形式对它制约的一面,因此其观点是片面的。
35、媒介功能融合 指单一功能媒体向综合功能媒体的发展趋势,即多媒体化趋势。
传统的媒介多是单一功能媒体,如书籍、报纸是视觉媒体,广播是听觉媒体等等。由媒介功能融合而产生的多媒体具有十分丰富的功能,如多媒体电脑集文字、影象、声音、数据储存、处理、双向通信、网络等功能于一体。多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大大提高了人类的传播效率,是媒介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事件。
36、媒介内部控制 传播学控制研究的领域之一。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传播媒介通过组织制度、报道方针等对新闻或信息的收集、选择、加工和报道过程的控制;二是指传播媒介通过制定职业纪律或道德准则来规范传播活动和传播工作者的职业行为。
就前者而言,任何传播媒都有其政治的、经济的和意识形态的倾向性,都是为一定利益服务的。这种倾向性通常体现在媒介的报道方针上,按照报道方针而进行的层层“把关”活动,体现了媒介组织内部对新闻和信息的传播过程的控制。就后者而言,由于媒介是提供新闻和信息服务的机构,只有自主规范传播活动和传播工作者的行为,才能维持媒介信誉,争取广大受众和提高传播效果。因此,传媒自律也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37、传播学的经验学派:研究注重经验和实证。但它①过分偏重微观研究;②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很多人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
38、传播学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39.“V芯片”:《1996电信法》规定,13英寸以上的电视,必须内装能够接收节目等级讯号的“V芯片”,以便通过V芯片的作用,使包含有害内容的节目自动删除。
40.黑客:通过破译别人的通讯代码,擅自闯入后者的网页,乱加篡改,造成对后者的骚扰攻击或者网上窃取信息等。
41.数字化:与模拟技术相对而言的数字化技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数字化产品和未来的数字化时代。
42.MSNBC:微软公司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联合建立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该有线频道在互联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网址。
43.批判学派的“批判”:①对当今不合理的、异化的传播现象进行批判性的揭露和分析;②对商业化、实用化、经验化的传统理论进行否定性的抨击与扬弃。
44.单面人:马尔库塞在《单面人》中指出,发达工业社会已蜕变成一种“单面的社会”,活动在其中的只是具有“单面思维”的“单面人”。单面人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精神追求,只有物欲而没有灵魂,只有屈从现实而不能批判现实。即纯然地接受现实,盲目地肯定现实,将自身完全融入现实中。
45.卢卡奇的“总体性”方法:批判学派都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卢卡奇的“总体性”方法,表现卢卡奇所言“渴望总体性”的倾向。总体方法认为,总体并不等于部分的简单总和,商品化包含着部分所没有的东西,用总体的目光审视传播,才能洞见其内在的历史关联,正像马克思强调的只有总体才具体的、现实的
46.物化:卢卡奇提出,物化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必然的直接现实,它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商品拜物教。
47.文化霸权:葛兰西提出。文化霸权是指统治者除依赖暴力来维护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之外,还必须具有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由此导致被统治者在心理观念上的顺从和满足于现状,而这种领导只能建立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共同信仰上,也就是建立在统一的意识形态之上。
48.意识形态:人们被幻想束缚,很难对生存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弗洛姆认为这种幻想是由“意识形态”造成的。意识形态的功能有:①制造并传播种种幻想和神话,从而把人们的思想淹没于其中;②把现在的真相压入到无意识中去,阻止人们去觉察事实的真相。
49.多元主义:多元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相对抗的。它不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由多元的社会群体和个人所构成。在多元化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成员对某些社会价值和规范的共同意向,即所谓“广泛的社会合意”,而大众媒介无非是它的反映和表现。
霍尔指出,多元主义是虚伪的骗局,它掩盖了发达国家“经济资本和政治权力的集中垄断,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分配的巨大的不平等”。“广泛的社会合意”只是一种人为的虚构,是由大众媒介所编织出的一个美丽的童话。大众传播媒介并不是所谓“社会合意”的反映和体现,传播媒介并不止于消极地传达新闻和信息,而是积极地从事着某种有意识的灌输活动,它在意识形态内容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50.“社会过滤器”:弗洛姆让为,任何来自生活的实际经验或体验在上升到意识的层面上之前,都必须首先经过“社会过滤器”。他把社会过滤器分为三个方面:语言、逻辑、社会禁忌。
51.消费者主权论:传统学派把消费者主权奉为王牌,消除“控制”这一重要命题。宣称,获取利润是媒介的首要目的,对生产“信息”这种商品的大众传播企业来说,消费信息的“受众”自然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批判学派从媒介的收绝大部分来自于广告而非自于一般受众这一基本事实出发,认为对传播内容起决定作用的是广告主的意志,而所谓受众主权乃形同虚设。
52.异化: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脱离盛产者、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法兰克福学派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更多地看到了生产过程的异化,而没有注意到在当今时代已同样被异化的消费过程。
53.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包括流行歌曲、畅销书、电影等,是控资本主义文明的衍生物。从本质上讲,大众文化同整个社会的异化统治相一致,构成异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在这里不再标志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人的生命的对象化,而仅仅体现为对个性的消灭。流行音乐以及整个大众文化都是以机械性的节奏、标准化的模式榨干人们的生命生量,使人在完全被动的接受中痴呆化。
54.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始终自认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继承者,始终把自己的理论看作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直接延续。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教授霍克海默,担任研究所所长后,网罗了一大批志同道合、学识渊博的人才,代表人物有马尔库塞和阿道尔诺。霍克海默在1932年创办了研究所专刊《社会研究杂志》,一批地资本主义丑陋文明满怀厌恶和义愤的年轻思想家,便以此为阵地,用一篇篇冷峻严厉、入木三分的文字,对社会现实展开全面的剖析和深刻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名称便由此而来。法兰克福学派虽然形成于二战之前,但直到60年代中期之后,才由于马尔库塞的作用而出名,马尔库塞成为“法兰克福学派中最 1.马尔库塞: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二次大战后,马尔库塞留在美国。到六七十年代西方青年学生选择运动风起支涌时,他被奉为新左派的思想导师、精神领袖。人们甚至将他同马克思、毛泽东并称为“三M”。法兰克福学派虽然形成于二战之前,但直到60年代中期之后,才由于马尔库塞的作用而出名,马尔库塞成为“法兰克福学派中最著名的”人物
2.霍克海默:哲学家,是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教授。担任研究所所长后,网罗了一大批志同道合、学识渊博的人才。于1932年创办了研究所专刊《社会研究杂志》,从此法兰克福学派出现。1937年,霍克海默在《社会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为法兰克福学派奠定思想根基的论文《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他指出:批判理论是同传统理论相对立的。两者之间本质区别是:①传统理论把自己置于现存社会之中,旨在帮助社会再生产过程;批判理论则把自己放在既定秩序之外,旨在推翻这个社会再生产过程。②传统理论总是从既定的事实出发,通过实证性的研究,得出同现存社会秩序相调合的顺从化结论;③而批判理论首先是要破坏
一切既定性、事实性的东西,证明它们是不真实的,是同人的本质相背离的。④所以,批判理论作为一种否定的理论而出现的,传统理论则以肯定的面目出现。
批判理论首先表现为一种立场,其次才是一种特定的理论。
3.知识沟: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得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4.上限效果: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上限效果”。观点是:人上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5.主流化:格伯纳等人认为传播媒介的“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载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6.培养理论: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外围研究有的三方面:①制度分析。②讯息系统分析。③培养分析。
7.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8.信息爆炸:是指媒介发达带来的社会信息绝对量的增加,他主要体现为人类拥有的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倍增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的现象。信息爆炸的直接结果是其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推动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9.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高速度、大容量的光缆网络和信息系统工程,是一种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邮政、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于一体,对音声、影象、文字、数据等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的多媒体双响信息系统。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