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在文章末尾加上「以上」,这是真的吗

发布时间: 2022-11-28 02:00:3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情感美文 点击: 98

在论文中,单位符号前边与数字之间是否要加空格??在论文中,单位符号前边与数字之间是否要加空格??没有有要求加空格的规定。论文格式...

很多人喜欢在文章末尾加上「以上」,这是真的吗

在论文中,单位符号前边与数字之间是否要加空格??

在论文中,单位符号前边与数字之间是否要加空格??

没有有要求加空格的规定。

论文格式在以下部分有要求:

题名、作者、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其中部分(例如附录)可有可无。

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

论文注意事项-文献格式:

一、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二、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三、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

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没有有要求加空格的规定,参考文献格式

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扩展资料:

为了探讨和掌握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没有有要求加空格的规定。

论文格式在以下部分有要求:

题名、作者、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其中部分(例如附录)可有可无。

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

扩展资料:

部分格式要求:

1、题目

题名规范。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命题方式要简明扼要,提纲挈领。

2、作者

署名规范,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脚位置。有时,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

3、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4、摘要

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没有有要求加空格的规定。

论文格式在以下部分有要求:

题名、作者、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其中部分(例如附录)可有可无。

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

扩展资料:

1、标题

标题规范。标题应简洁、具体、准确,能概括出论文的具体内容,有助于选择关键词,符合标题编制、索引编制和检索的相关原则。

命题的方式要简明扼要。

2、作者

作者的签名应放在标题的下面。该组作者的作者身份也可以标记在第一页的底部。有时作者的名字可以加在文章的末尾。

3、目录

目录是对论文主要段落的总结。(短文不必是目录。)

4、摘要

摘要是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摘要,要求短小精悍、完整完整。几个字可以几十个字,不超过300字就合适了。

不同论文要求不一样吧,在别人的回答有说:一般情况下数字与单位之间需要空一格,但是单位是温度和%时,不需要空。只有这两个例外。

一个人发微信,每次句尾都会加上标点符号,是怎样的一个人?

说实话,我平时也有这样的习惯,不管给别人发什么,总喜欢加上标点符号,句尾当然也不会放过,而且还会特别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我这样做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想让别人看到我发过去的文字,更容易正确理解我想表达的意思,不至于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我认为,有这种习惯的人,基本上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做事情特别注重细节,且又认真负责,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一般人发信息,短的信息几乎都不加标点符号,感觉没那个必要,还浪费时间。长点的信息,会象征性地随便加几个,主要也是为了让对方好理解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大多数人句尾很少加标点的,可能觉得句尾没必要加,就算不加别人也不会产生误会,索性就不加了。

而对那些平时做事爱追求完美的人来说,句尾不加标点那是绝对无法忍受的,总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儿,还浑身不自在,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强迫症。

2、大多习惯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一个爱为他人着想的人。

一般人发信息,大都只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我怎么方便怎么发,收信息的人,你看信息是否方便,那是你的事儿,我就管不着了。有的人发信息,一发一大溜,愣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加,看的人还得现看现断句,发的人是方便了,但麻烦的是看的人!

而那些平时就爱为别人着想的人,就会注意到这个问题,宁可自己打字的时候,费点事儿,多打几个标点符号,也绝不让收信息的人,看起来麻烦,甚至误解自己的意思。

3、平时说话比较少,但想的比较多,是一个性格偏内向,沉默寡言,感情却极为细腻的人。

这些偏内向的人,在句尾加上标点符号,我认为,主要是想通过这些标点符号向别人传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情绪,或是平淡无奇,或是疑惑不解,或是愤怒不已,亦或是欲言又止。

用的最多的就是四种标点,用句号来表达平淡无奇,用问号来表达疑惑不解,用感叹号来表达愤怒不已或惊叹不止,用省略号来表达欲言又止……

我的观点:

所以,如果你的朋友当中有这样的一个人,那他/她绝对是一个值得深交的朋友,请你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段友谊吧!因为他/她是一个做事注重细节,认真负责,追求完美,但偶尔有点小强迫症,爱为他人着想,虽然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但感情绝对是丰富且又细腻的人!

我以前发微信也经常这样,每次都会在句尾加上标点符号。但后来我慢慢发现,发微信但凡加标点符号的人,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都是有一些“小瑕疵”的人。

尽管看起来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就是这么一件小事情,却可以反映出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先来说说我自己吧,我是怎么改过来发微信不带标点符号的呢?

那是在我进入公司后,有一次跟领导微信汇报工作,当时我认为的是,发微信在后面加上标点符号,这看起来很美观,能够给对方一种仪式感,说明我是一个仔细的人。

但领导不这样想。当时领导就直接发微信问我,你每句话后面都要加个句号,你自己不累吗?你不累,我自己看得都累了,以后你有事说事,直接告诉我你要说的事情,别加什么标点符号。

自那以后,我就慢慢改过来了发微信加标点符号的习惯。

再后来,我发现不仅仅是我自己,身边的朋友也几乎没有发微信要加标点符号的习惯。这一点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认识了一个学弟,他给我发消息每句话都要加标点符号,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人什么情况?

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呢?就好像有上千只蚂蚁在你身上爬来爬去,极为不适。

现在我再看到那种发微信要在后面加一个句号的人,我心里就膈应,觉得这人很矫情。

再后来,我看了一本行为心理学的书籍,我才发现,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在句尾后面加一个标点符号。

一、这是一个追求仪式感的人

追求仪式感是不是好事情?从某些角度来讲,这是好事情,能够令我们感到自在,感到有边界,也有安全感。

但过分地追求仪式感会带来什么问题? 时间的耗散。

想象一下,你每天会聊多久的微信?如果你每条句子后面都要加一个标点符号,尽管这一行为看起来丝毫不耗费时间,但从潜意识层面讲,这本身就是对我们精力的一种耗散。

信息的传达本身就是追求效率和直接的,这种标点符号很多时候往往会给人带来文字之外的东西。

例如,我在晚安这两个字的后面加一个句号,你会怎么想?如果我加一个感叹号,你又会怎么想?如果我加一个逗号呢?

有时候,标点符号可以帮助我们加强感情的链接。但有的时候,标点符号会给人带来一些额外的错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想多了。

追求仪式感固然好,但标点符号,用在一个短句中,又真的有必要吗?

从信息的传达来讲,不符合传播要素。

二、这是一个选择困难,不够决断的人

在生活中,遇到发微信加上标点符号的人还能够理解。但如果是在工作中、微信群里,遇到那种发标点符号的人,我心里是非常不适应的。

为什么?

注重细节固然很好,但我们应该注重哪些细节呢?有必要把细节放在发微信的句子上吗?这是否有过分细节的嫌疑呢?

而在日常工作中,发微信加标点符号看起来要么是给人过分地疏离感(例如我),要么是给人过分地亲近感(你们都喜欢发标点符号)。但不管是疏离感也好,还是亲近感也好,对于工作沟通来讲,这是不必要的情绪,而不是事实。

换句话说,这可能会影响工作中的处理、事实决策判断等等。

站在我的角度,我就会想,发个微信消息都要加个标点符号,还能再闲一点吗?

这人如果不是矫情过度,那肯定就是有一些强迫症等等。

仪式感的确能够给我们带来安全边界,但如果没有直接、果断的性格,是不太可能会在句子后面加一个可有可无的标点符号的。

三、不够成熟稳重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喜欢发微信加标点符号的人,几乎都是一些年龄较小的人群。

文字的沟通越短,我们理解得越方便,也更利于思考和回复对方。因此,我们在发微信的时候,通常都会几个字几个字的发,如果你几个字发给对方,都要加标点符号,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够成熟稳重的体现。

什么是成熟稳重呢?那些不重要的东西,看起来可有可无的东西,都可以尽可能地抛掉,这就是成熟。

仪式感追求的不是发微信加标点符号,几个字的短句对方也能够理解。那为什么发微信还需要加标点符号呢?

归根结底,这恐怕就是一种年少时养成的习惯。以前的我认为,发消息在后面加标点符号,会给对方一种细心、有秩序的好感。

那什么样的人才会渴望得到对方的好感呢?谈恋爱、找友情等等。

而随着你年龄的增长,你会慢慢发现,通过发消息加标点符号,已经不足以得到对方的好感了,或者说没有必要了,因此也就会慢慢舍弃这一习惯。

转过头去,你会追求更高效、更直接的聊天方式。

但直接高效也不等同于无趣,而是追求更快更高的反馈。

END.

嘿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每次发微信、写短文,不但要在每句话后面加上标点符号,而且经常会为加逗号还是加分号,加句号还是加感叹号而颇费思量。

要问象我这样,每次句未都会加上标点符号的,是怎样一种人,我还真不明白。但我总觉得加上标点符号,会让对方知道我的话说完了没有,而且标点符号加得好不好,会影响我的思想和内心 情感 的表达。有时候巧妙地运用标点符号,却能把自己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情感 很好地表达出来。

我估计,那些每次发微信都加上标点符号的人,都是和我一样,愿意完整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内心 情感 ,不希望别人望文生义、领会错自己意思的人。

朋友,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在生活中追求完美,希望别人准确了解自己的人呢?

一个人发微信,每次句尾都会加上标点符号,是怎样的一个人?

问情以为: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的人,他可以在句尾加标点符号,也可以不加,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反而是对这种现象比较在意的人,却是多少有点挑剔了。

1、一个人发微信时的标点符号,他可以做的非常严谨,也可以做的比较随意,只要不是做的太出格就没有任何争议。

2、还有一种可能是习惯,对于那些平时工作需要把握每一个标点符号的人来说,只是随手标上了标点符号,不会刻意去处理这是在发微信。

3、一个人在发文字的时候,可以彰显自己的个性,也可以平平淡淡。只不过是发个微信而已,没什么值得特别注意的。

所以,有人在发微信时,句尾加上标点符号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会因为这件事上升到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刚看到这个提问,说实话,我感觉这个问题提得有点无厘头,好像发微信加标点符号都成了另类了。难道落在纸上的文字不应该加标点符号吗?发微信跟写字是一样的呀!或许是我们年岁大了,习惯了在行文时只要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就要加标点,哪怕只有四五个字,该用两个标点就必须用两个标点。这已经是一种习惯了,很难改变。况且如果不加标点,不但会让人增加阅读困难,而且还可能造成误解。我觉得发微信不加标点符号不是一个好习惯。即便发微信句子短,文字少,也不是不加标点的理由。另外,和使用标点符号同样重要的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它有助于人们对文章的正确理解。古人写文不加标点,不知道古人是为了节约写作材料,还是什么原因,就是文不加点。以至于让现代人读的时候,必须首先给正确地断句,给后人阅读古籍增加了不少困难。

我相信大多数人在发微信时都会加标点符号,尤其是岁数比较大的人吧,还有语言严谨的人,不管老人还是年轻人。

现在网上发文好像都取消了首行缩进两字的行文方式,就像我现在写的这篇问答也是这样。这个可以理解,它实际上对阅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但真的不希望有一天说发微信也取消了标点符号,哈,这是不可能的。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不仅是书面文字表达的正规要求,也是 情感 表达的需要,更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标点符号也是字,不同的标点符号代表不同的意思。记得曾经读过这样的一篇文章,说某杂志编辑认为标点符号不是字,所以按字数计算稿酬时,就把标点符号扣除不计稿酬。鲁迅先生知道后,为了教训教训这家编辑,就有意写了一篇不加标点符号的文章,寄给了这家杂志。那位编辑看了半天,不会分句,文章的意思也是似懂非懂,没有办法,只好请鲁迅先生加标点符号,鲁迅先生说你们认为标点符号不是字,不计稿酬,我为什么要付出精力加标点符号呢?从此,这家杂志就按字给标点符号计酬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语文水平、表达能力,同时也说明这个人办事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我翻了翻聊天记录,我发现除了问号偶尔出现意外,很少看到标点符号,倒是有两个例外,和他们聊天,他们的标点使用的频率较高,我分析一下他们的习惯,看完你们就知道了。加不加标点看上去很平常,其实却很有内涵。

如果你们翻一下你们的聊天记录,你们也会发现,很多时候都是不使用标点符号的,或者是在疑问句的情况下,可能会在句子的后面打上一个问号。

1、为什么聊天打字基本上都不用标点符号?

——手机输入法中标点符号在另外一页,切换麻烦

手机的大小毕竟有限,手机输入法出现在手机屏幕的下方,一般的输入法有九宫格模式,全拼模式,书写模式等等,使用手写模式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而年轻人则比较多的选择九宫格模式或者是全拼模式,在这些模式下,由于空间有限,标点符号一般不出现在第一页,如果你想要输入标点符号,需要切换到“标点符号”页面,来回的切换就变得非常的麻烦,或者说在输入标点符号的时候并不是很方便,聊天讲究的是高效、快速、便捷,来回切换输入标点符号比较的麻烦。

——手机聊天一般都是短句子,有无标点符号不影响阅读

我们在聊天的时候,都是尽量的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意思,越通俗越好,表达的意思也很简单,其实就是简单的对话和聊天,而且大部分使用的是短句子,这种意思非常的容易理解,所以有没有标点符号都不会影响对聊天内容的理解。

——聊天窗口多条信息相对独立,起到了段句子的作用

不得不说,随手发送模式,每一句话基本上都是独立的存在,这在无形中起到了断句子和标点符号的作用,所以这种编辑完一句就发送出去,就起到了标点符号的作用,随手发送的消息, 每一条都是相对独立的,理解起来也更加的容易。聊天模式和写文章笔记经不相同,一个句子编辑完成随手发送,不会长篇大论。

2、相比于标点符号,表情使用的频率更高,达到的效果也更好

在查看聊天记录的时候,我发现表情的使用频率非常的高,即便是普通的聊天,很多人也习惯性的在聊天末尾加上一股表情,例如笑脸、哭脸、生气的表情、可爱的表情,礼物、玫瑰花等等,用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其实很容易理解, 冰冷的文字是不包含感情色彩的,如果在冰冷的文字后面加上一个表情,那么感情色彩就会体现出来,也更容易让对方了解你和他聊天时候的一种状态。

如果在聊天最后加上一个露出白牙的笑脸,则表示了幽默诙谐,对方就会知道你是以一种很轻松的态度,以一种调皮的方式和对方聊天,甚至说可以表示你的谦卑。

例如你问孩子的老师一个问题,你说“老师,今天XXX回来怎么不高兴”,如果不加表情,可能有些质问甚至是责怪的意思,但是如果你在“不高兴”的后面加上一个笑脸,感情色彩就会不同了,加上表情之后,老师会感觉是在关心而不是在质问。

微信聊天后面加上表情可能会代表着不同的意思,这个大家一定是深有感触吧?

3、使用标点符号的几个比较特殊的情形

当然了,在聊天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的确是有些人喜欢用标点符号的,我的朋友圈就有三种类型的情况。

第一种类型:PC端登录,输入标点符号也是一种习惯

我有一个同事,在交流工作的时候,和他的聊天记录里,他的确是都加了标点符号的,我仔细分析了原因才发现了问题的所在,他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基本上每天都在加班,而且工作大部分时间里是坐在电脑前的,所以他的电脑基本上是24小时登录微信。

所以他在和别人进行微信聊天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pc端上操作的,也就是他基本上使用的是键盘打字,那么在聊天窗口里随手打上标点符号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种类型:语音输入转文字,系统默认配上标点符号

我还有一个朋友,他和我的聊天记录里也有标点符号,不过他的标点符号比较单一,以句号为多,即便是相同的意思没有说完,中间一般也是句号,偶尔会有逗号和问号。

其实在很早之前我就发现他这个问题了,我也知道原因所在,那就是他使用的是语音输入转文字。

他是中介,经常在外面跑业务,所以和客户交流很多时候使用的是微信,由于经常在外面,手机打字很不方便,于是他就使用了这个语音输入。

他说:“和客户交流,一般情况下都不会直接发语音,因为这会引起客户的反感,但是打字又不方便怎么办呢?于是就想起了手机输入法里自带的语音输入转文字”。

就是拿起手机对着说话,然后手机里的输入法会把语音转换成文字,然后再以文字的方式给客户发送过去,一般情况下,只要语音输入有断句的地方,输入法就默认一个意思表达完了,在下一句话之前,就会自动的加上句号。

第三种类型:父亲的手写输入,每次都认真的写上标点符号

父亲已经退休了,但是和我们微信聊天的时候,他基本上也都带着标点符号。

他汉语拼音并不太熟练,再加上有些花眼,所以微信聊天他使用的是手写输入法,每次写完识别完之后,他都会认真的写上标点符号,以前父亲就是老师,所以各种标点符号使用的非常规范。

写在最后:

微信聊天其实是一种非常快捷和方便的交流方式,一般情况下,即便是不使用标点符号也可以读懂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且在快速聊天模式下,标点符号反而成为了累赘。不过向以上三种情况出现标点符号的,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和一些个人的特点让他们有了加标点的习惯。

或许,从微信聊天的标点符号这里,真的可以看到不同人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就是题主所说的那种人,发的每一条信息都会有标点符号,特别是发长信息的时候,有时为了标点符号还要斟酌半天。那么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第一个原因:这是一种习惯

因为从小大人就教导,做事要有始有终;等到上学以后,老师也多次强调,不管写什么都要有标点符号,长大以后也就养成了这种习惯。

第二个原因:自认为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

这些年的人生,个人自我评价,是一个认真做事的人,不管是什么事,只要交代是我去做的,都会认真、仔细的去完成,并力求最完美。

第三个原因:自认为是一个严谨的人

不管我去做的任何事情,比如一份报告写完之后,很多时候都会自己认真的看一遍,可能会出现文字标题字号不符的情况,而这种小问题也不会影响什么,但自己不仅会修改文件,而且还要把已经打印制作完的那一份替换下来。

第四个原因: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我之所以这样做的另一个原因,很多时候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假若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虽然有空格进行呢了区分,但对方的阅读感不会好,更不会舒服,同时也会对我这个人进行评价。

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替对方去考虑一下,毕竟我们不能活在自我的世界中。

关于其他人的评述

有人说像我这样的人,是那种沉默寡言、呆板、木讷、固执,甚至是顽固的人,对于这些评论,首先是我绝对不会认可,因为我不是那样的人,也不是不善言辞的人,更不是不懂得变通的人,只是个人感觉做什么事情,尽量做到完美,同时也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事情,毕竟此事不仅仅是个人看,还会有另一方,也会对你有评述的。

如果你也是一个如题主说的那样的人,认可我上述所说吗?

1、或许是多年的习惯;

2、或许出于严谨,做事一丝不苟;

3、或许是完美主义者,抑或强迫症;

4、为了避免产生歧义;

5、我就喜欢,你管得着吗?![呲牙]


手机从非智能到非常智能用了几年?咱们从发短信到玩QQ再到发微信用了几年?

我想能够回忆起来的朋友不多,可是我至今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我是左手写字,天生的左撇子,前几天行云流水速度飞快,很是暗自得意了一番,结果被老师发现倾斜的角度不对,果断坚决地予以纠正,为这件事我还偷偷哭了一回。

接下来就是认字写字的过程,要求整齐划一,标标准准,字帖写了多少本记不住了,可是那种感觉还在,左右对齐上下对齐等等,要求要有对称的美感,偶然去图书馆看到草书的字帖大为惊讶,还能这么写?回家凭着记忆写了几个字,被老妈好一顿教训, 爬还没学会,就想跑?

再然后就是各类组词造句,各种词的用法,作文的写法等等等等,至于你说的标点符号,那是真正的小儿科,在这么多学习的项目当中只是最最基础的功课之一,我们语文老师稍微一发力,没几天全部过关, 几篇小作文写下来,全班同学集体过关,除非你特别粗心,否则想错都难。

说了这么多,目的就是告诉大家,不管是什么写信,发邮件,使用社交软件等等,只要是打字,标点符号是必须写清楚的,这是知识的传承,烙印在我脑海中的一个固定位置,通过了不断的练习和坚持,不去追求完美,而是简单的要求整洁,清晰,明了,有规有矩,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段语言当中想要表达意思或者传递信息,必须使用标点符号。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我前边写的几百个字您能看明白吗?您能看得下来吗?您愿意看这种文章吗? 所以我认为发微信加标点符号的人,最起码是一个有常识,负责人的明白人。

省略号用在文章(或段落)末尾有令人回味的作用吗?

最进发现很多文章的文尾,或段尾总是加“......” 此处的省略号没有并不是我们常见的用法。 老师说:“此处的省略号给读者回味无穷的感觉。” 但,省略真有如此用法吗?
省略号表示语言的省略,语断意留,状态延续,语意含蓄等情况。一、表示复杂感情难以言说:有时感情复杂难以说清,或不说清楚表意效果更好,就有意用省略号留下艺术空白,让读者去尽情发挥想象,细细品味其间的情感。这也是省略号的“留白”修辞功能。二、表示不满情绪不原点破:当说话人对别人共一行为或习惯等不满时,往往点到为止,不愿意直接说破,而用省略号来帮助表达他的意思,这是省略号的婉曲表达方式。三、表示禁忌心理不好道明:有些话不好直说或由于避讳需要,使用省略号在语流中跳脱过去。但在上下文语境中,人们很容易理解其具体意思。四、表示矛盾心情斗争激烈:当人们的内心处在矛盾冲突的风尖浪口时,总要反复地从对立的双方来权衡考虑,省略号就能逼真地刻画人物的矛盾心理。五、表示不宜流露的情感有调整、掩饰:有些情感因种种缘故不堪与外人道,但不经意中又快露了馅,往往需要借助省略号来掩饰内心的慌乱和重新调整自己的感情。 六、表示言已尽而情无限:有时候,语言无需多说,但余意还无穷,省略号就可以拓宽读者的情感想象空间。在具体的语境中,省略号的表情功能是多样的。特别是在表示语气的断续时,情感尤为丰富,诸如紧张、激动、羞怯等心理和心情都能和盘托出。
参考资料:http://blog.eduol.cn/user1/yzh9018/archives/2007/380063.html
是有这个用法的
省略号还有其他的一些用法
比如 说话断断续续 想说又不想说话 还有你说的那个给人想象的空间 可以让读者自己体会作者的意思
有的 有时候感觉话没有说完 但是又没话好说 就用省略号 让人自己遐想....(我也用了 汗)
你好!
有的
有时候感觉话没有说完
但是又没话好说
就用省略号
让人自己遐想....(我也用了
汗)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本文标题: 很多人喜欢在文章末尾加上「以上」,这是真的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qingganmeiwen/25616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写好文章需要注意什么求一张图,内容是一面墙上写着:无数渺小的思考填满了人的一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