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将军诗词 世说新语全文

发布时间: 2022-09-15 13:58:4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句子 点击: 91

《德行》△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

杨勇将军诗词 世说新语全文

  《德行》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波,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李元礼尝叹荀淑、锺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锺君至德可师。”

  △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着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着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牀眠,母自往暗斲之。值祥私起,空斲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具以孝称。王鸡骨支牀,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

  △王戎云:“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无以德掩其言。”

  △王安丰遭艰,至性过人。裴令往吊之,曰:“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必不免灭性之讥。”

  △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史。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疋布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郎。当时以为美事。

  △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牀头,心丧终三年。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吹爨作食。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饷之,因取为中郎。有人戏之者曰:“奴价倍婢。”祖云:“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羖之皮耶?”

  △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时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王曰:“胡威之清,何以过此!”即启用为吴兴郡。

  △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既过江,取一妾,甚宠爱。历年后,讯其所由,妾具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攸素有德业,言行无玷,闻之哀恨终身,遂不复畜妾。

  △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长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并当箱箧。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

  △桓常侍闻人道深公者,辄曰:“此公既有宿名,加先达知称,又与先人至交,不宜说之。”

  △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絝,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刘尹在郡,临终绵惙,闻阁下祠神鼓舞,正色曰:“莫得淫祀!”外请杀车中牛祭神,真长曰:“丘之祷久矣,勿复为烦!”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晋简文为抚军时,所坐牀上,尘不听拂,见鼠行迹,视以为佳。有参军见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杀之,抚军意色不说。门下起弹,教曰:“鼠被害,尚不能忘怀,今复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邪?”范笑而受之。

  △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初,桓南郡、扬广共说殷荆州,宜夺殷觊南蛮以自树。觊亦即晓其旨。尝因行散,率尔去下舍,便不复还,内外无预知者。意色萧然,远同斗生之无愠。时论以此多之。

  △△王仆射在江州,为殷、桓所逐,奔窜豫章,存亡未测。王绥在都,既忧戚在貌,居处饮食,每事有降。时人谓为“试守孝子”。

  △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问:“欲何言?”答曰:“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桓亦如言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郡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着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及思至,宾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每闻二吴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韩后果为吏部尚书。大吴不免哀制,小吴遂大贵达。

  △王丞相梦:人欲以百万钱买长豫,丞相甚恶之,潜为祈祷者备矣。后作屋,忽掘得一窖钱,料之百亿;大不欢,一皆藏闭。俄而长豫亡-

参考资料:http://www.47wx.com/read_book.asp?id=26369

现代英雄人物有哪些

抗美援朝战争中,诵现出一批英雄人物。如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冒岸英等,黄继光是19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战役夺取某高地的战斗中,担任爆破任务。

在手雷掷完后,毅然用胸膛堵住敌地堡的机枪射孔,为保证部队攻客高地而壮烈牺牲,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邱少云,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10月1日随所在部队在朝鲜金化以西三九一高地参加反击战。潜伏在敌人阵地之前;此日被敌人发射的燃烧弹引起的烈火烧身。

为不暴露目标,忍受巨大痛苦,坚持不屈灭水,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战斗的最终胜利,后被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光荣称号,同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还有罗盛教,1952年1月2日,在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冒着零下20度严寒跳入冰窟救出落水的朝鲜少年,自己光荣牺牲。毛岸英是优秀的共产党员,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志愿军总部秘书。同年11月25日在朝鲜平安北道遭美机轰炸牺牲。

在抗美援朝中,上甘岭战役是其最著名的一场战役。1952年10月8日,美帝国主义中断停战谈判,于14日发动“金化攻势”,妄图夺取朝鲜金化东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上甘岭阵地。志愿军依托坑道,打退了敌人数百次冲击,坚守阵地四十三天,于11月25日粉碎了人的进攻。此役歼敌两万五千五百余人,志愿军指战员在缺水、缺氧、缺粮、缺弹等极端困难残酷的作战中,发扬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迫使美帝国主义于次年4月恢复了其无理中断的停战谈判。

英雄人物有很多,我佩服的有霍去病,李广,郭子仪,岳飞,戚继光,今天我要给你讲的却是陈汤的故事。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西汉大将. 陈汤少年时喜欢读书,作文思路开阔,但因家庭贫困,有时靠乞讨度日,所以陈汤不为乡里看重.后来他流浪到长安,认识了富平侯张勃,张勃觉得他很有才能.初元二年(前47年),汉元帝下诏,要求公侯大臣推荐年轻的人才,张勃便向朝廷推荐了陈汤.在等待分配期间,他的父亲去世,陈汤听到了死讯,没有奔丧回家.那个时代对奔丧,守孝十分看重.陈汤就因为这件事被人检举为缺乏起码的孝道,不遵守常规行事,于是朝廷又谴责张勃,以他举荐不当而削减了他的食邑二百户,同时将陈汤拘捕下狱.后来又有人大力举荐,陈汤终于被任为郎官.陈汤主动请求出使外国,几年后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正职)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

当时西域的情况较为复杂.宣帝时期匈奴内乱,五个单于争夺王位,其中郅支单于以武力兼并呼偈,坚昆,丁令三国,日益强盛,先困厚汉朝的使者江乃始,后又杀死使者谷吉.郅支单于自知有负于汉朝,害怕汉朝出兵报复,就向西跑到康居(今新疆北境至俄领中亚).康居王尊敬郅支,将女儿给他做妻子.郅支便借兵多次袭击邻国乌孙,深入到赤谷城(今山西孝义县西)杀掠人口,抢夺牲畜财物.乌孙不敢还击,而是远远地逃避,于是郅支拥有千里之远的势力范围,自以为大国之主,很不尊重康居王,竟至一怒之下杀死了康居王的女儿,贵人等数百人,还把一些尸体支解后扔进都赖水中.同时他又派出使者到阖苏,大宛等国,胁迫他们年年给他进贡.那些小国不敢不给.汉朝也曾三次振出使者到康居,索要使者谷吉等人的尸体,郅支非但不给,而且侮辱汉使,以嘲讽的口吻说:"居困厄,愿归计强汉,遣子入侍 ."(《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汉使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还有取代皇帝的野心,真是狂妄至极.

陈汤与甘延寿了解了郅支单于的这些情况后,于建昭三年(前36年)出兵西域(参见陈汤灭郅支单于之战).

陈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每当路过城镇或高山大川时,他都登高远望,认真观察,记忆.这次出使西域,只带着一支护卫军队,而不是征讨大军.当他们走出国境时,陈汤便对甘延寿说:"郅支单于剽悍残暴,称雄于西域,如果他再发展下去,必定是西域的祸患.现在他居地遥远,没有可以固守的城池,也没有善于使用强弩的将士,如果我们召集起屯田戍边的兵卒,再调用乌孙等国的兵员,直接去攻击郅支,他守是守不住的,逃跑也没有可藏之处,这正是我们建功立业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啊!"甘延寿认为他的分析很有道理,便说要奏请朝廷同意后行动.陈汤说:"这是一项大胆的计划,那些朝廷公卿都是些凡庸之辈,一经他们讨论,必然认为不可行."甘延寿考虑还是应该履行奏请的手续,这时他得病了.陈汤等了一天又一天,焦急之中便果断地采取了假传圣旨的措施,调集汉朝屯田之兵及车师国的兵员.甘延寿在病榻上听到这一消息时大吃一惊,想立即制止陈汤这种犯法的举动,陈汤愤怒地手握剑柄,以威胁的口气呵叱延寿:"大军已经汇集而来,你小子还想阻挡大军吗?不抓住战机出击,还算什么将领?"甘延寿只好依从他,带领起各路,各族军兵四万多人,规定了统一的号令,编组了分支队伍序列,大张旗鼓向北进发.

甘延寿与陈汤将大军分为六校,三校走南道,过葱岭(喀喇昆仑山脉西部)经大宛;另三校走北道,入赤谷,过乌孙与康居境,陈汤沿路捕获康居副王的亲属及一些贵族,经过解释,他们愿做向导,并将郅支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而后大军便直抵郅支城都赖水边,在距城三里远的地方安营布阵.只见城头上彩旗飘展,数百名披甲兵士登高守备,有的向汉军招手挑逗,甘延寿与陈汤观察之后便令军士四面包围其城,以箭杀伤守城兵士,于是展开了一场对射.

郅支单于得到汉军进攻的消息时,先打算逃跑,因为他怀疑康居人对他怀恨在心,有做汉军内应的人.可是又听说乌孙等国也发兵参战,他便有走投无路之感.带了一些人走出去又返回来,说:"不如坚守.汉兵远来,不能久攻."(《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当汉兵猛烈攻城时,郅支单于身穿甲衣带领他的妻妾数十人一齐登上城楼,他的妻妾也都拉弓射箭.攻城的飞箭射死他几个妻妾,又射中了他的鼻子.郅支便发怒了,下楼骑马跑回了他的宫室.第二天,陈汤命令将士四面齐用火攻,又击鼓助威,汉只冒着烟火突破外围的木栅,并且趁机冲进土城.郅支单于身边只有男女数百人及一些吏士,毫无抵御能力.汉兵勇猛击杀,将郅支刺死.军候杜勋割下郅支单于的首级,又从狱中解救出两名汉朝的使者,从宫中搜出已故使者谷吉所带的文书信件.人城将士搜捕敌军,诛杀了郅支单于的妻妾,太子以及得封的王公等共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生擒官吏一百四十五人.另外俘虏敌兵一千余人,都交给了参与打击郅支的小国军队.

这次胜利,结束了西汉与匈奴的百年战争(参见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为遇难受辱的汉使报仇雪恨,提高了汉朝在西域各国的威信.

胜利后陈汤拿这单于的首级去见皇帝,并说出了以下即使是千百年后,我们读起来仍然热血沸腾的话: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服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蛮夷槁街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令人热血沸腾的豪言壮语

钟伟将军个人资料

  钟伟将军生平

  据《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部编写)所载,谓东野5师:“该部队系东北部队中最有朝气的一个师,突击力最强,进步快,战斗经验丰富,攻防兼备,以‘猛打’、‘猛冲’、‘猛迫’三猛著称,善于运动野战,攻坚力亦很顽强,为东北部队中头等主力师。”头等主力师师长者谁?钟伟将军是也。

  1947年3月8日,钟伟奉林彪令,率5师北进中长路东,配合1纵聚歼德惠东北大房身之新1军,行进至朝阳川北间,闻前方人马嘈杂,枪声隐隐。侦察员飞报:“敌88师于靠山屯驻扎。”将军欲攻之,忽收林彪来电问:“到大房身否?”将军回电曰:“我这里有条大鱼。”其时5师领导均主张走,唯将军一人主打。此时,林彪又来电,命5师速至大房身。钟伟将军以拳击桌曰:“我是师长。我说了算!谁再说走,我就毙了他娘卖×的!”遂猛攻靠山屯。林彪闻讯即改变原作战部署,将歼灭大房身之敌改为监视,调其余部队增援靠山屯。是役,东野歼敌88师大部,重创87师。5师获林彪嘉奖。钟伟之名大噪。

  钟伟将军,原名钟步云,取平步青云之意,湖南平江三阳乡人。将军年少好学,喜动,能言善辩,参加红军后,曾任宣传员、宣传队长、俱乐部主任、党总支书记等职。将军指挥作战,狂放精细,勇猛敏捷。有人戏谓将军: “勇猛似虎,机警似鹿,狡猾狡猾的像只老狐狸。”

  钟伟将军身材短小,形体精瘦,大耳朵大嘴,小鼻子小眼,初识者皆小视之。然其一张口,人皆刮目。将军声若洪钟,气冲霄汉,雄辩滔滔,矢口放言,毫无忌惮。故有人言:“钟伟,成也一个口,败也一个口。”

  钟伟将军善书法。其父钟遂生精通四书五经,为乡间书法家。盖将军书法兴趣源于家教。征战沙场,缺笔少墨,将军常以沙土作纸,树枝作笔,苦练不休。将军转赠余书法条幅毛泽东诗《七律·到韶山》。见者谓其笔悍而胆怒,墨沉而意傲。此亦将军性情之写照也。

  广州军区原副参谋长刘如言说:钟伟将军每遇攻城、胜券在握之际,便展纸挥毫,必书“××部缴获”封条,并命下发至士兵。敌城陷后,凡有枪械、弹药、粮食、物资之处皆以“××部缴获”封之。友邻部队不服,状告东野总部。钟伟将军振振有词:“有封条为证!”刘如言因此曰,跟钟伟将军打仗,不会吃亏。

  红军时期,某次战斗,3军团某营被敌围。彭德怀军团长命1营长急去解围,未果,溃退而下。营长归来。彭总大怒,命钟伟:“把这个营长毙了!”钟伟讷讷应诺,急推营长出门外,拔枪朝天放,轻声附营长耳曰:“快跑,避几日,千万不要露面!”钟伟遂率部勇突敌阵解某营围。

  钟伟将军善辨枪声,闻枪响,即知敌之虚实、众寡、进退、攻防。

  1948年1月,林彪以言传钟伟,欲升其为东野某纵队副司令员。钟伟将军不悦,回林彪话曰: “宁当鸡头,不做牛尾。”林彪沉思良久,遂改任钟伟为12纵队司令员。钟伟为东北野战军中唯一由师长直接提拔为纵队司令的干部。

  东北战场,钟伟率部攻克文家台,俘敌大批。国民党军军官大多化装为士兵,藏匿其中。钟伟命令集合俘虏跑步,掉队的统统抓起来审问。果然灵验,掉队者大多为军官,新5军军长陈林达亦在其中。

  1959年,军委召开扩大会,批判彭德怀元帅。钟伟将军拍案而起,与某领导斗口,为彭德怀、黄克诚申辩。杨勇、苏振华将军私下拉其衣角,示其缄口。将军不顾,仍滔滔不绝,慷慨陈词,直至被押出会场。

  “文革”中,安徽造反派“淮南红卫军”持麻袋,勒令钟伟将军入,扎袋口,以乱棍击之,尔后投入江中。钟伟将军于麻袋中竟挣脱而出,潜水江对岸,逃之夭夭。

  1980年12月24日,中央军委给北京军区下发为钟伟将军平反文件:“经中央批准北京军区参谋长钟伟离职休养,按正兵团职待遇定为行政7级(职级待遇从公布之日起执行)。”后又提高为大军区副职待遇。平反后,钟伟将军向军委报告,要求出山。据云黄克诚将军曾劝钟伟:“你就安分守己待着吧,若再打仗会去找你的。”此后将军一病不起,于1984年4月24日去世,终年73岁。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和简介

· 战功显赫的开国上将——杨得志

· 舍身救国的泰国华侨领袖——蚁光炎

· 美洲洪门爱国老人——司徒美堂

· 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克莱尔·李·陈纳德将军

· 屡建功勋敌胆寒——张云逸

· 抗日名将“铁军将才”——朱程

· 一生献给中国卫生事业——马海德

· 战斗在大后方的抗日将军——肖劲光

· 为中国抗战而牺牲的苏联勇士——库里申科

· 戎马一生为祖国的军队高级将领——杨勇

· 血洒赣榆留英名——符竹庭

· 戎马一生为祖国的军队高级将领——杨勇

· 马耀南:从爱国学生到八路军优秀指挥员

· 血染抗日战场的虎将——叶成焕

· 用牺牲精神唤起民众的抗日将领——李兆麟

· 声震昆仑关的抗日将军 杜聿明

· 民族英雄 党的战士--马本斋

· 为抗日青春何所惜的张宗兰

· 传奇式的抗日英雄——包森

· 抗日英雄 民族英雄——赵登禹

· 为抗日而死的共产党员--吉鸿昌

· 英勇抗战的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

· 为理想奋斗终生的抗日将领——续范亭

· 刀劈日本宪兵的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

· 淞沪抗战总指挥——蒋光鼐

· 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爱国将军——马占山

· 捍卫边疆的抗日爱国将领——傅作义

· 永垂史册的爱国将领——张学良 杨虎城

· 朝鲜族抗日英雄——李红光

· 献身中国人民解放与建设事业的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

·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 浩气弥天的马定夫

· 名震缅北的抗日将领——郑洞国

· 指挥长沙会战的抗日将领——薛岳

· 著名抗日将领——范子侠

· 新四军抗日名将——罗忠毅

·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组建者——冯玉祥

· 以死报国的抗日名将戴安澜

· 抗日英雄——吕正操

关于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英雄小故事或诗歌或歌曲都可

董存瑞:

  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刘胡兰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黄继光:

  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 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坚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敌人的机枪依然疯狂喷吐着火舌。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王二小: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赵一曼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为了便于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乡下,一直到牺牲,她一直没见过自己的孩子。

  1935年赵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敌人用用尽了残酷的手段,也无法使赵一曼开口。1936年8月2日,敌人用子弹取了赵一曼年轻的生命。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 中国人民的朋友——约瑟夫·史迪威

  · 战功显赫的开国上将——杨得志

  · 舍身救国的泰国华侨领袖——蚁光炎

  · 美洲洪门爱国老人——司徒美堂

  · 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克莱尔·李·陈纳德将军

  · 屡建功勋敌胆寒——张云逸

  · 抗日名将“铁军将才”——朱程

  · 一生献给中国卫生事业——马海德

  · 战斗在大后方的抗日将军——肖劲光

  · 为中国抗战而牺牲的苏联勇士——库里申科

  · 戎马一生为祖国的军队高级将领——杨勇

  · 血洒赣榆留英名——符竹庭

  · 戎马一生为祖国的军队高级将领——杨勇

  · 马耀南:从爱国学生到八路军优秀指挥员

  · 血染抗日战场的虎将——叶成焕

  · 用牺牲精神唤起民众的抗日将领——李兆麟

  · 声震昆仑关的抗日将军 杜聿明

  · 民族英雄 党的战士--马本斋

  · 为抗日青春何所惜的张宗兰

  · 传奇式的抗日英雄——包森

  · 抗日英雄 民族英雄——赵登禹

  · 为抗日而死的共产党员--吉鸿昌

  · 英勇抗战的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

  · 为理想奋斗终生的抗日将领——续范亭

  · 刀劈日本宪兵的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

  · 淞沪抗战总指挥——蒋光鼐

  · 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爱国将军——马占山

  · 与日寇血战到底的抗联十二烈士

  · 捍卫边疆的抗日爱国将领——傅作义

  · 永垂史册的爱国将领——张学良 杨虎城

  · 朝鲜族抗日英雄——李红光

  · 献身中国人民解放与建设事业的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

  ·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 浩气弥天的马定夫

  · 名震缅北的抗日将领——郑洞国

  · 指挥长沙会战的抗日将领——薛岳

  · 著名抗日将领——范子侠

  · 新四军抗日名将——罗忠毅

  ·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组建者——冯玉祥

  · 以死报国的抗日名将戴安澜

  · 抗日英雄——吕正操

  · 宁死不屈的东北抗联——八女投江

  · 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

  · 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谭政

  · 抗日名将杨成武

  · 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陈嘉庚

  · 传奇战将——陈赓

  · 迎风傲霜不老松——黄克诚

  · 为抗日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魏拯民

  · 东北抗日联军优秀指挥员——汪亚臣

  · 积极抗日的爱国将领---邓宝珊

  · 镜泊英雄——陈翰章

  · 台儿庄大捷的司令官——李宗仁

  · 以身报国的抗战名将——张自忠

  · 抗日女杰——李林

  · 声震忻口的抗日将军——卫立煌

  · 与阵地共存亡的抗日将领——佟麟阁

  · 抗日壮士英气冲天——董天知

  · 坚如磐石抗日心——魏大光

  · “打仗数第一”——陈锡联

  · “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刘老庄连

  · 抗日赤心日月可鉴——许亨植

  · 侠肝义胆破“围剿”——曹亚范

  · “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

  · 爆破英雄马立训

  · 出奇制胜大将风范——粟裕

  · 夜袭战斗常胜英雄——桂干生

  · 冉庄地道战组织者——张森林

  · 大刀英雄——任常伦

  · 八女投江 抗日女英烈——冷云

  · 铁骨铮铮抗日到底——夏云杰

  · “甘将热血沃中华”——赵一曼

  · 钢铁战士——杨靖宇

  · 狼牙山五壮士

  · “太行浩气传千古”——左权

  · 宁死不屈的抗日英雄——赵尚志

  · 文武兼备一代英才——彭雪枫

  国民党抗战十大名将

  我们要以历史和客观的眼光看待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队。那时国军里也曾涌现出了一批抗日英烈,最有代表性的十大抗日名将依次是:1、张自忠 2、李宗仁 3、杜聿明 4、孙立人 5、薛岳 6、卫立煌 7、傅作义 8、戴安澜 9、张灵甫10、王耀武。

  --------------------------------------------------------------------------

  张自忠:第一名将。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我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其做法不禁使我联想起曾热播过的《天龙八部》中的乔峰之死)。真正是悲剧英雄。

  --------------------------------------------------------------------------

  李宗仁:第二名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么彩。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

  --------------------------------------------------------------------------

  杜聿明:第三名将。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对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对错。个人感觉,现在网上对杜聿明有些神化。

  --------------------------------------------------------------------------

  孙立人:第四名将。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于此。不过,我并不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我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孙立人排名略显靠前。

  --------------------------------------------------------------------------

  薛岳:第五名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不过,薛岳虽军事上成就显著,但治理湖南却颇遭物议,为了谋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结果使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百姓编民谣骂他。

  --------------------------------------------------------------------------

  卫立煌:第六名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适的。抗战时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战役毕竟是个不败而败的战役。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

  傅作义:第七名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国军在北方最著名的抗日将领。33年就参加了长城抗战,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奸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了百灵庙大捷。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40年,傅作义又歼灭日军和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的战役,影响很大。林彪在平型关战斗后的总结中曾表示了对晋绥军的不屑,晋绥军的战斗力也的确一般,但傅作义显然是晋绥军中的一个异数。

  --------------------------------------------------------------------------

  戴安澜:第八名将。第5军200师长。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关战役中,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下战场。1942年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余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又率200师收复棠吉。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戴安澜与杜聿明的关系颇似张灵甫与王耀武的关系,两位长官的结局相同,两位同为抗日名将的下属结局却大相径庭,令人感慨不已。

  --------------------------------------------------------------------------

  王耀武:第九名将。第74军长。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

  张灵甫:第十名将。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解放战争时被我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这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投票之初,张灵甫曾排在第四位,现在掉到第十,这个位置基本上是合适的。

上世说新语必说的课外文言文

《世说新语》 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的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撰写,梁刘峻(字孝标)注。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该书原名《世说》,后人为与刘向书相别,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宋书·刘道规传>>称刘义庆“性简素”,“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刘义庆门下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他们根据前人类似著述如裴启的《语林》等,编成该书。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基本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

刘孝标原是南朝青州人。宋泰始五年(469)北魏攻下青州,他随例被迫迁到平城,在那里出家,后又还俗。齐永明四年(486)还江南,曾经参加过翻译佛经。该书的注是刘孝标回江南以后之作。他采用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办法,来进行补缺和纠谬的工作。孝标征引繁富,引用的书籍达四百余种。后人注释该书的,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杨勇《世说新语校笺》。日本德川时代的学者著有几种《世说新语》注。还有马瑞志的英文译本、目加田诚等多种日文译本和法文译本。

列如: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中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 ”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分见面,中午不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客人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远方的手,远方走回家不去理他。

[编辑本段]《世说新语》内容简介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shu)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相当多的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记载。一些晋宋间人物的故事,如《言语篇》记谢灵运和孔淳之的对话等,则因这些人物与刘义庆同时而稍早,可能采自当时的传闻。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世说新语》主要记士叙了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

此外,《世说新语》善用作比较、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有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笔记影响尤其之大。

《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用的都是口语,而意味隽永,在晋宋人文章中也颇具特色,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读,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诗词中常用的典故。

德行第一

1.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

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

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2.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3.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

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

难测量也。”

4.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

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5.李元礼尝叹荀淑、锺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锺君至德可师。”

6.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

载着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馀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着膝前。

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7.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

“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

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8.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

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9.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

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

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0. 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

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

11.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

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12.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

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13.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

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

其自讬,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4.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

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

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15.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16. 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17.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具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

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

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

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18. 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

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馀,补不足,天之道

也。”

19. 王戎云:“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

无以德掩其言。”

20. 王安丰遭艰,至性过人。裴令往吊之,曰:“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

必不免灭性之讥。”

21. 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史。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

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22. 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疋布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郎。当时以

为美事。

23. 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

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24. 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公常携兄

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

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

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25.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

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

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26. 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

饷之,因取为中郎。有人戏之者曰:“奴价倍婢。”祖云:“百里奚亦何必轻于

五羖之皮邪?”

27. 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时夏月,暴

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王曰:“胡威之清,何以过此!”

即启用为吴兴郡。

28. 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既过江,取一妾,甚宠爱。历年

后讯其所由,妾具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攸素有德业,言行

无玷,闻之哀恨终身,遂不复畜妾。

29. 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长

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并

当箱箧。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

30. 桓常侍闻人道深公者,辄曰:“此公既有宿名,加先达知称,又与先人

至交,不宜说之。”

31. 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

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

达乎?”

32.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33.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尤未已。太傅

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34. 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35. 刘尹在郡,临终绵惙,闻阁下祠神鼓舞。正色曰:“莫得淫祀!”外

请杀车中牛祭神。真长曰:“丘之祷久矣,勿复为烦。”

36.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37. 晋简文为抚军时,所坐床上尘不听拂,见鼠行迹,视以为佳。有参军见

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杀之,抚军意色不说。门下起弹,教曰:“鼠被害,尚不能

忘怀;今复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

38.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

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

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

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邪?”范笑而受之。

39. 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

云:“不觉有馀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40.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馀肴。饭粒脱落盘席间,

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

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41. 初,桓南郡、杨广共说殷荆州,宜夺殷觊南蛮以自树。觊亦即晓其旨。

尝因行散,率尔去下舍,便不复还,内外无预知者。意色萧然,远同斗生之无愠。

时论以此多之。

42. 王仆射在江州,为殷、桓所逐,奔窜豫章,存亡未测。王绥在都,既忧

戚在貌,居处饮食,每事有降。时人谓为“试守孝子”。

43. 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

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为殷荆州吏,

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问:“欲何言?”

答曰:“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桓亦如言

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

44.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

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馀席,便坐荐

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

人无长物。”

45.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

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郡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

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

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46. 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着重

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47. 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及思至,

宾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每闻二吴

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

韩后果为吏部尚书。大吴不免哀制,小吴遂大贵达。

48殷、谢诸人共集。谢因问殷:「眼往属万形,万形来入眼不?」

49人有问殷中军:「何以将得位而梦棺器,将得财而梦矢秽?」殷曰:「官本是臭

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时人以为名通。

50殷中军被废东阳,始看佛经。初视维摩诘,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

少。

51支道林、殷渊源俱在相王许。相王谓二人:「可试一交言。而才性殆是渊源崤、函

之固,君其慎焉!」支初作,改辄远之;数四交,不觉入其玄中。相王抚肩笑曰:「此自是

其胜场,安可争锋!」

52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

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讠于)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

人深致。」

53张凭举孝廉,出都,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欲诣刘尹,乡里及同举者共笑之。张

遂诣刘,刘洗涤料事,处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

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真长延之

上坐,清言弥日,因留宿至晓。张退,刘曰:「卿且去,正当取卿共诣抚军。」张还船,同

侣问何处宿,张笑而不答。须臾,真长遣传教觅张孝廉船,同侣惋愕。即同载诣抚军。至

门,刘前进谓抚军曰:「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选。」既前,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

善,曰:「张凭勃□(穴卒)为理窟。」即用为太常博士。

54汰法师云:「『六通』、『三明』同归,正异名耳。」

55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谢顾诸人曰:「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

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正得鱼父一篇。谢看

题,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咸称善。于是四坐

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谢后粗难,因自叙其

意,作万余语,才峰秀逸,既自难干,加意气凝托,萧然自得,四坐莫不厌心。支谓谢曰:

「君一往奔诣,故复自佳耳。」

56殷中军、孙安国、王、谢能言诸贤,悉在会稽王许,殷与孙共论易象妙于见形,孙

语道合,意气干云,一坐咸不安孙理,而辞不能屈。会稽王慨然叹曰:「使真长来,故应有

以制彼。」即迎真长,孙意己不如。真长既至,先令孙自叙本理,孙粗说己语,亦觉殊不及

向。刘便作二百许语,辞难简切,孙理遂屈。一坐同时抚掌而笑,称美良久。

57僧意在瓦官寺中,王苟子来,与共语,便使其唱理。意谓王曰:「圣人有情不?」

王曰:「无。」重问曰:「圣人如柱邪?」王曰:「如筹算,虽无情,运之者有情。」僧意

云:「谁运圣人邪?」苟子不得答而去。

58司马太傅问谢车骑:「惠子其书五车,何以无一言入玄?」谢曰:「故当是其妙处

不传。」

59殷中军被废,徙东阳,大读佛经,皆精解。唯至「事数」处不解。遇见一道人,问

所谶,便释然。

60殷仲堪精核玄论,人谓莫不研究。殷乃叹曰:「使我解四本,谈不翅尔。」

61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

灵钟东应,便是易耶?」远公笑而不答。

62羊孚弟娶王永言女,及王家见婿,孚送弟俱往。时永言父东阳尚在,殷仲堪是东阳

女婿,亦在坐。孚雅善理义,乃与仲堪道齐物,殷难之。羊云:「君四番后当得见同。」殷

笑曰:「乃可得尽,何必相同。」乃至四番后一通。殷咨嗟曰:「仆便无以相异。」叹为新

拔者久之。

63殷仲堪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

64提婆初至,为东亭第讲阿毗昙。始发讲,坐裁半,僧弥便云:「都已晓。」即于坐

分数四有意道人,更就余屋自讲。提婆讲竟,东亭问法冈道人曰:「弟子都未解,阿弥那得

已解?所得云何?」曰:「大略全是,故当小未精核耳。」

65桓南郡与殷荆州共谈,每相攻难。年余后但一两番,桓自叹才思转退,殷云:「此

乃是君转解。」

66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

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67魏朝封晋文王为公,备礼九锡,文王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司空郑冲驰

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时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乃写付使。时人以为

神笔。

68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后示张公,张曰:「此二京可

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谧,谧见之嗟叹,

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衽赞述焉。

69刘伶著酒德颂,意气所寄。

70乐令善于清言,而不长于手笔。将让河南尹,请潘岳为表。潘云:「可作耳,要当

得君意。」乐为述己所以为让,标位二百许语,潘直取错综,便成名笔。时人咸云:「若乐

不假潘之文,潘不取乐之旨,则无以成斯矣。」

71夏侯湛作周诗成,示潘安仁,安仁曰:「此非徒温雅,乃别见孝悌之性。」潘因此

遂作家风诗。

72孙子荆除妇服,作诗以示王武子。王曰:「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之凄然,

增伉俪之重。」

73太叔广甚辩给,而挚仲治长于翰墨,俱为列卿。每至公坐,广谈,仲治不能对;

退,着笔难广,广又不能答。

74江左殷太常父子,并能言理,亦有辩讷之异。扬州口谈至剧,太常辄云:「汝更思

吾论。」

75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

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76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

文,辄觉神超形越。」

77庾阐始作扬都赋,道温、庾云:「温挺义之标,庾作民之望。方响则金声,比德则

玉亮。」庾公闻赋成,求看,兼赠贶之。阐更改「望」为「俊」,以「亮」为「润」云。

78孙兴公作庾公诔,袁羊曰:「见此张缓。」于时以为名赏。

79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

都。」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谢太傅云:「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

而不免俭狭。」

80习凿齿史才不常,宣武甚器之,未三十,便用为荆州治中。凿齿谢笺亦云:「不遇

明公,荆州老从事耳!」后至都见简文,返命,宣武问:「见相王何如?」答云:「一生不

曾见此人。」从此忤旨,出为衡阳郡,性理遂错。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

81孙兴公云:「三都、二京,五经鼓吹。」

82谢太傅问主簿陆退:「张凭何以作母诔,而不作父诔?」退答曰:「故当是丈夫之

德,表于事行;妇人之美,非诔不显。」

83王敬仁年十三作贤人论,长史送示真长,真长答云:「见敬仁所作论,便足参微

言。」

84孙兴公云:「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85简文称许掾云:「玄度五言诗,可谓妙绝时人。」

86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范曰:「恐子

之金石,非宫商中声。」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

世说新语全文和翻译 谁有啊!!!!跪求!!!

刘孝标原是南朝青州人。宋泰始五年(469)北魏攻下青州,他随例被迫迁到平城,在那里出家,后又还俗。齐永明四年(486)还江南,曾经参加过翻译佛经。该书的注是刘孝标回江南以后之作。他采用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办法,来进行补缺和纠谬的工作。孝标征引繁富,引用的书籍达四百余种。后人注释该书的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杨勇《世说新语校笺》。日本德川时代的学者著有几种《世说新语》注。还有马瑞志的英文译本、目加田诚等多种日文译本和法文译本。

例如:

《咏雪》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①雪骤②,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③。”兄女曰:“未若柳絮因④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①.【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②.【雪骤】雪下得急。 ③.【差可拟】差不多。 ④.【未若】比不上。 ⑤.【因】乘。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比不上柳絮乘风飘起”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中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 ”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分见面,中午不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客人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走回家不去理他。

现已被选入人教版初中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编辑本段]《世说新语》内容简介

被鲁迅先生称为:“一部明士底〔的〕教科书”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世说新语》主要记叙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

此外,《世说新语》善用作比较、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有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笔记影响尤其之大。

《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用的都是口语,而意味隽永,在晋宋人文章中也颇具特色,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读,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诗词中常用的典故。

德行第一

1.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

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

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2.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3.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

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

难测量也。”

4.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

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5.李元礼尝叹荀淑、锺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锺君至德可师。”

6.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

载着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馀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着膝前。

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7.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

“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

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8.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

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9.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

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

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0. 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

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

11.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

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12.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

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13.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

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

其自讬,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4.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

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

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15.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16. 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17.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具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

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

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

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18. 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

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馀,补不足,天之道

也。”

19. 王戎云:“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

无以德掩其言。”

20. 王安丰遭艰,至性过人。裴令往吊之,曰:“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

必不免灭性之讥。”

21. 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史。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

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22. 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疋布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郎。当时以

为美事。

23. 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

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24. 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公常携兄

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

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

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25.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

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

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26. 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

饷之,因取为中郎。有人戏之者曰:“奴价倍婢。”祖云:“百里奚亦何必轻于

五羖之皮邪?”

27. 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时夏月,暴

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王曰:“胡威之清,何以过此!”

即启用为吴兴郡。

28. 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既过江,取一妾,甚宠爱。历年

后讯其所由,妾具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攸素有德业,言行

无玷,闻之哀恨终身,遂不复畜妾。

29. 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长

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并

当箱箧。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

30. 桓常侍闻人道深公者,辄曰:“此公既有宿名,加先达知称,又与先人

至交,不宜说之。”

31. 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

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

达乎?”

32.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33.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尤未已。太傅

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34. 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35. 刘尹在郡,临终绵惙,闻阁下祠神鼓舞。正色曰:“莫得淫祀!”外

请杀车中牛祭神。真长曰:“丘之祷久矣,勿复为烦。”

36.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37. 晋简文为抚军时,所坐床上尘不听拂,见鼠行迹,视以为佳。有参军见

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杀之,抚军意色不说。门下起弹,教曰:“鼠被害,尚不能

忘怀;今复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

38.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

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

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

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邪?”范笑而受之。

39. 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

云:“不觉有馀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40.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馀肴。饭粒脱落盘席间,

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

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41. 初,桓南郡、杨广共说殷荆州,宜夺殷觊南蛮以自树。觊亦即晓其旨。

尝因行散,率尔去下舍,便不复还,内外无预知者。意色萧然,远同斗生之无愠。

时论以此多之。

42. 王仆射在江州,为殷、桓所逐,奔窜豫章,存亡未测。王绥在都,既忧

戚在貌,居处饮食,每事有降。时人谓为“试守孝子”。

43. 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

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为殷荆州吏,

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问:“欲何言?”

答曰:“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桓亦如言

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

44.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

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馀席,便坐荐

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

人无长物。”

45.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

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郡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

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

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46. 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着重

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47. 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及思至,

宾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每闻二吴

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

韩后果为吏部尚书。大吴不免哀制,小吴遂大贵达。

48殷、谢诸人共集。谢因问殷:「眼往属万形,万形来入眼不?」

49人有问殷中军:「何以将得位而梦棺器,将得财而梦矢秽?」殷曰:「官本是臭

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时人以为名通。

50殷中军被废东阳,始看佛经。初视维摩诘,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

少。

51支道林、殷渊源俱在相王许。相王谓二人:「可试一交言。而才性殆是渊源崤、函

之固,君其慎焉!」支初作,改辄远之;数四交,不觉入其玄中。相王抚肩笑曰:「此自是

其胜场,安可争锋!」

52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

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讠于)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

人深致。」

53张凭举孝廉,出都,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欲诣刘尹,乡里及同举者共笑之。张

遂诣刘,刘洗涤料事,处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

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真长延之

上坐,清言弥日,因留宿至晓。张退,刘曰:「卿且去,正当取卿共诣抚军。」张还船,同

侣问何处宿,张笑而不答。须臾,真长遣传教觅张孝廉船,同侣惋愕。即同载诣抚军。至

门,刘前进谓抚军曰:「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选。」既前,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

善,曰:「张凭勃□(穴卒)为理窟。」即用为太常博士。

54汰法师云:「『六通』、『三明』同归,正异名耳。」

55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谢顾诸人曰:「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

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正得鱼父一篇。谢看

题,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咸称善。于是四坐

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谢后粗难,因自叙其

意,作万余语,才峰秀逸,既自难干,加意气凝托,萧然自得,四坐莫不厌心。支谓谢曰:

「君一往奔诣,故复自佳耳。」

56殷中军、孙安国、王、谢能言诸贤,悉在会稽王许,殷与孙共论易象妙于见形,孙

语道合,意气干云,一坐咸不安孙理,而辞不能屈。会稽王慨然叹曰:「使真长来,故应有

以制彼。」即迎真长,孙意己不如。真长既至,先令孙自叙本理,孙粗说己语,亦觉殊不及

向。刘便作二百许语,辞难简切,孙理遂屈。一坐同时抚掌而笑,称美良久。

57僧意在瓦官寺中,王苟子来,与共语,便使其唱理。意谓王曰:「圣人有情不?」

王曰:「无。」重问曰:「圣人如柱邪?」王曰:「如筹算,虽无情,运之者有情。」僧意

云:「谁运圣人邪?」苟子不得答而去。

58司马太傅问谢车骑:「惠子其书五车,何以无一言入玄?」谢曰:「故当是其妙处

不传。」

59殷中军被废,徙东阳,大读佛经,皆精解。唯至「事数」处不解。遇见一道人,问

所谶,便释然。

60殷仲堪精核玄论,人谓莫不研究。殷乃叹曰:「使我解四本,谈不翅尔。」

61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

灵钟东应,便是易耶?」远公笑而不答。

62羊孚弟娶王永言女,及王家见婿,孚送弟俱往。时永言父东阳尚在,殷仲堪是东阳

女婿,亦在坐。孚雅善理义,乃与仲堪道齐物,殷难之。羊云:「君四番后当得见同。」殷

笑曰:「乃可得尽,何必相同。」乃至四番后一通。殷咨嗟曰:「仆便无以相异。」叹为新

拔者久之。

63殷仲堪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

64提婆初至,为东亭第讲阿毗昙。始发讲,坐裁半,僧弥便云:「都已晓。」即于坐

分数四有意道人,更就余屋自讲。提婆讲竟,东亭问法冈道人曰:「弟子都未解,阿弥那得

已解?所得云何?」曰:「大略全是,故当小未精核耳。」

65桓南郡与殷荆州共谈,每相攻难。年余后但一两番,桓自叹才思转退,殷云:「此

乃是君转解。」

66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

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67魏朝封晋文王为公,备礼九锡,文王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司空郑冲驰

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时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乃写付使。时人以为

神笔。

68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后示张公,张曰:「此二京可

三。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求于皇甫谧,谧见之嗟叹,

遂为作叙。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衽赞述焉。

69刘伶著酒德颂,意气所寄。

70乐令善于清言,而不长于手笔。将让河南尹,请潘岳为表。潘云:「可作耳,要当

得君意。」乐为述己所以为让,标位二百许语,潘直取错综,便成名笔。时人咸云:「若乐

不假潘之文,潘不取乐之旨,则无以成斯矣。」

71夏侯湛作周诗成,示潘安仁,安仁曰:「此非徒温雅,乃别见孝悌之性。」潘因此

遂作家风诗。

72孙子荆除妇服,作诗以示王武子。王曰:「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之凄然,

增伉俪之重。」

73太叔广甚辩给,而挚仲治长于翰墨,俱为列卿。每至公坐,广谈,仲治不能对;

退,着笔难广,广又不能答。

74江左殷太常父子,并能言理,亦有辩讷之异。扬州口谈至剧,太常辄云:「汝更思

吾论。」

75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

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76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

文,辄觉神超形越。」

77庾阐始作扬都赋,道温、庾云:「温挺义之标,庾作民之望。方响则金声,比德则

玉亮。」庾公闻赋成,求看,兼赠贶之。阐更改「望」为「俊」,以「亮」为「润」云。

78孙兴公作庾公诔,袁羊曰:「见此张缓。」于时以为名赏。

79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

都。」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谢太傅云:「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

而不免俭狭。」

80习凿齿史才不常,宣武甚器之,未三十,便用为荆州治中。凿齿谢笺亦云:「不遇

明公,荆州老从事耳!」后至都见简文,返命,宣武问:「见相王何如?」答云:「一生不

曾见此人。」从此忤旨,出为衡阳郡,性理遂错。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

81孙兴公云:「三都、二京,五经鼓吹。」

82谢太傅问主簿陆退:「张凭何以作母诔,而不作父诔?」退答曰:「故当是丈夫之

德,表于事行;妇人之美,非诔不显。」

83王敬仁年十三作贤人论,长史送示真长,真长答云:「见敬仁所作论,便足参微

言。」

84孙兴公云:「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85简文称许掾云:「玄度五言诗,可谓妙绝时人。」

86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范曰:「恐子

之金石,非宫商中声。」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

87桓公见谢安石作简文谥议,看竟,掷与坐上诸客曰:「此是安石碎金。」

88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

咏诗声,甚有情致;所咏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

所作咏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89孙兴公云:「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

90裴郎作语林,始出,大为远近所传。时流年少,无不传写,各有一通。载王东亭作

经王公酒垆下赋,甚有才情。

91谢万作八贤论,与孙兴公往反,小有利钝。谢后出以示顾君齐,顾曰:「我亦作,

知卿当无所名。」

92桓宣武命袁彦伯作北征赋,既成,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时王□(王旬)在

坐,云:「恨少一句。得『写』字足韵,当佳。」袁即于坐揽笔益云:「感不绝于余心,溯

流风而独写。」公谓王曰:「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

93孙兴公道:「曹辅佐才如白地明光锦,裁为负版绔,非无文采,酷无裁制。」

94袁彦伯作名士传成,见谢公,公笑曰:「我尝与诸人道江北事,特作狡狯耳,彦伯

遂以著书。」

95王东亭到桓公吏,既伏阁下,桓令人窃取其白事,东亭即于阁下另作,无复向一

字。

96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

得七纸,殊可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袁虎云:「当令齿舌间得利。」

97袁宏始作东征赋,都不道陶公。胡奴诱之狭室中,临以白刃,曰:「先公勋业如

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宏窘蹙无计,便答:「我大道公,何以云无?」有诵曰:

「精金百炼,在割能断。功则治人,职思靖乱。长沙之勋,为史所赞。」

98或问顾长康:「君筝赋何如嵇康琴赋?」顾曰:「不赏者,作后出相遗。深识者,

亦以高奇见贵。」

99殷仲文天才宏赡,而读书不甚广博,亮叹曰:「若使殷仲文读书半袁豹,才不减班

固。」

100羊孚作雪赞云:「资清以化,乘气以霏。遇象能鲜,即洁成辉。」桓胤遂以书

扇。

101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户前,问:「古诗中何句为最?」睹思未答。孝伯咏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此句为佳。」

102桓玄尝登江陵城南楼云:「我今欲为王孝伯作诔。」因吟啸良久,随而下笔。一坐

之间,诔以之成。

103桓玄初并西夏,领荆、江二州、二府、一国。于时始雪,五处俱贺,五版

并入。玄在听事上,版至,即答版后,皆粲然成章,不相揉杂。

104桓玄下都,羊孚时为兖州别驾,从京来诣门,笺曰:「自顷世故睽离,心事沦蕴。

明公启晨光于积晦,澄百流以一源。」桓见笺,驰唤前,云:「子道,子道,来何迟!」即

用为记室参军。孟昶为刘牢之主簿,诣门谢,见云:「羊侯,羊侯,百口赖卿。」

105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本文标题: 杨勇将军诗词 世说新语全文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uzi/21786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清明节给领袖的诗词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有木有苏轼的有关青蛙的诗词 有关青蛙的诗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