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很久以前,滕县这个地方国泰民安。忽然有一天,天昏地暗,大雨下个不停。原来是玉皇太帝把一条犯了天规的白龙贬下凡间,但它仍然不守规矩,危害百姓。老百姓们纷纷在家里烧香磕头,正当人
相传在很久以前,滕县这个地方国泰民安。忽然有一天,天昏地暗,大雨下个不停。原来是玉皇太帝把一条犯了天规的白龙贬下凡间,但它仍然不守规矩,危害百姓。
老百姓们纷纷在家里烧香磕头,正当人们苦苦哀求的时候,那条恶龙在雨中现身了,恶狠狠地说:“你们不把猪、牛、羊送到我说的地方,我就要淹了庄稼!”等恶龙走后,百姓们只好把牲畜送去,恶龙天天要吃的,而且饭量越来越大,老百姓没有一点办法。
一天,有个白胡子的老头来到这里对百姓们说:“这是一条恶龙,我有办法除掉它,只要你们今晚把牲畜、好酒多送些就行了。”天黑了,人们就按老头说的去做。恶龙不一会儿就酒足饭饱,呼呼地睡着了。这时,老头伸手从衣抽里掏出个像手指般的塔,向恶龙罩了下去。
人们起来感谢老头的时候,老头已经不见了。只听见头顶上方有人说话,抬头一看,正是那老头儿。老头在半空中说:“我是玉皇大帝派来除掉恶龙的,那恶龙被塔压住了,它永远也不会作恶了,你们以后就放心种庄稼,好好过日子。”说完老头就不见了,这就是龙泉塔的来历。
扩展资料
龙泉塔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始建时代文献无考,据有关方面专家观察其风格,当属北宋时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整个建筑结构严谨,朴实庄重,造型浑厚,为我国北方密檐式佛塔之佳作。
龙泉塔,原是龙泉寺的一座佛塔。清末民初,龙泉寺庞大的建筑大都倒塌失修,仅存此塔。关于龙泉塔命名,据史书记载,塔名的由来可能与水有关。
1938年3月,在著名的台儿庄大战前奏的滕县保卫战中,日寇对滕县城内狂轰滥炸,古塔饱受战火的摧残,塔刹倾毁,挑檐斗拱脱落,塔身千疮百孔,伤痕累累。滕县县委、县政府拨出专款进行全面维修,1984年7月10日正式开工,于12月25日竣工。
整修后的龙泉塔更加雄伟肃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荆河之滨。宝塔屡遭战火摧残,依然屹立不倒,不倒的宝塔既记住了曾经的灾难,又见证了山东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经过修缮,如今的龙泉塔依然屹立在荆河西岸。龙泉塔为砖石结构,塔身呈八角形,砖刻斗托檐,共9级,通高43米,塔底直径为9.2米。2006年12月,龙泉塔被列入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塔,穿越历史的烟云巍然屹立。龙泉塔已经成为滕州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很多市民调侃:“到滕州不看龙泉塔,就像去北京不爬长城一样遗憾”。 龙泉塔,是当今滕州城内最为古老的建筑。
1936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来到山东省,考察了历城、滕县(今滕州)等11个县的古代建筑,曾登上这座古塔。龙泉塔见证着沧桑的岁月,承载着古滕的文明。宝刹插苍穹,龙泉塔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齐鲁大地,正向世界展开一幅宏伟瑰丽的画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泉塔
滕州市的龙泉塔具体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在滕州城东郊,荆河西岸,高耸着一座巍巍古塔。每当斜阳西照,霞光万道,波水涟漪与塔影远山相映生辉,极为奇丽壮观,被古人命名为"塔影高标"(又称"浮屠峙玉"),为古滕八景之。 古塔俗称龙泉塔,原是龙泉寺的一座佛塔。龙泉寺建筑规模宏丽,从远处便可望见那黄墙壁瓦,苍松绀宇。进寺四顾,但见正中大殿轩昂,两侧庑殿整齐,殿内供的佛像栩栩如生,碑房里各种碑刻琳琅满目、风雅古朴。清末民初,龙泉寺庞大的建筑群大都倒塌失修,仅存此塔。昔日辉煌壮观的龙泉禅寺已成为历史,但龙泉塔穿越历史的烟云巍然屹立。 关于龙泉塔命名,据史书记载:"又大泉水,时漂民居,故建塔以镇之,龙泉之名盖亦有自云"。塔名的由来可能与水有关。 龙泉塔建于何时?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散失,至今仍无定论。清道光《滕县志》中有以"浮屠峙玉"为题的诗: 久随韦肇映题名,卓立龙泉奠此氓。 翠挹群峰齐毓秀,影浮七级独含清。 凌云更作孥云势,就日应同捧日情。 风过金铃音凫凫,顿教俗耳洗琶筝。 据此推断,龙泉塔可能在唐元和年间县城东移后建筑而成,距今约有1200余年。 千百年来,龙泉塔饱受风雨侵蚀,尤其是经受了清康熙年间大地震的考验,仍能巍然耸立,这即与当初建筑质量好有关,也与不断维修有缘。 1938年3月,在著名的台儿庄大战前奏的滕县保卫战中,日寇对滕县城内狂轰滥炸,古塔饱受战火的摧残,塔刹倾毁,挑檐斗拱脱落,塔身午疮百孔,伤痕累累。滕县县委、县政府拨出专款进行全面维修。1984年7月10日正式开工,清理倾倒的顶层塔室,砌垒了第九级塔壁和券门,用混凝土浇灌塔顶。安装了八瓣金属莲花夏盆座和宝葫芦塔刹,安装了避雷装置。在各层挑檐上方凿槽,浇注钢筋混凝土埋藏式圈梁,外以青砖封面,加固了峰腰以下的须弥座。整修后的龙泉塔更加雄伟肃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荆河之滨。
滕州家乡的龙泉塔 作文350字左右
美丽的龙泉塔
在滕州城东郊,荆河西岸,高耸着一座巍巍古塔。每当斜阳西照,霞光万道,波水涟漪与塔影远山相映生辉,极为奇丽壮观,被古人命名为"塔影高标"(又称"浮屠峙玉"),为古滕八景之。
古塔俗称龙泉塔,原是龙泉寺的一座佛塔。龙泉寺建筑规模宏丽,从远处便可望见那黄墙壁瓦,苍松绀宇。进寺四顾,但见正中大殿轩昂,两侧庑殿整齐,殿内供的佛像栩栩如生,碑房里各种碑刻琳琅满目、风雅古朴。清末民初,龙泉寺庞大的建筑群大都倒塌失修,仅存此塔。昔日辉煌壮观的龙泉禅寺已成为历史,但龙泉塔穿越历史的烟云巍然屹立。
关于龙泉塔命名,据史书记载:"又大泉水,时漂民居,故建塔以镇之,龙泉之名盖亦有自云"。塔名的由来可能与水有关。龙泉塔建于何时?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散失,至今仍无定论。清道光《滕县志》中有以"浮屠峙玉"为题的诗:久随韦肇映题名,卓立龙泉奠此氓。翠挹群峰齐毓秀,影浮七级独含清。凌云更作孥云势,就日应同捧日情。风过金铃音凫凫,顿教俗耳洗琶筝。据此推断,龙泉塔可能在唐元和年间县城东移后建筑而成,距今约有1200余年。
千百年来,龙泉塔饱受风雨侵蚀,尤其是经受了清康熙年间大地震的考验,仍能巍然耸立,这即与当初建筑质量好有关,也与不断维修有缘。1938年3月,在著名的台儿庄大战前奏的滕县保卫战中,日寇对滕县城内狂轰滥炸,古塔饱受战火的摧残,塔刹倾毁,挑檐斗拱脱落,塔身午疮百孔,伤痕累累。滕县县委、县政府拨出专款进行全面维修。1984年7月10日正式开工,清理倾倒的顶层塔室,砌垒了第九级塔壁和券门,用混凝土浇灌塔顶。安装了八瓣金属莲花夏盆座和宝葫芦塔刹,安装了避雷装置。在各层挑檐上方凿槽,浇注钢筋混凝土埋藏式圈梁,外以青砖封面,加固了峰腰以下的须弥座。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于12月25日竣工,整修后的龙泉塔更加雄伟肃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荆河之滨。
这就是我家乡的龙泉塔,我爱家乡的龙泉塔,我爱我的家乡!
滕州龙泉塔为什么要关起来不让进
我好像看过关于龙泉塔内部的照片,最上面好像有尊佛像,南方人放的。
那你能把那个图片发过来吗,谢谢
好几年了,都不知道在哪看的了
滕州龙泉塔已有多少年历史
关于龙泉塔命名,据史书记载:"又大泉水,时漂民居,故建塔以镇之,龙泉之名盖亦有自云"。塔名的由来可能与水有关。
龙泉塔建于何时?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散失,至今仍无定论。清道光《滕县志》中有以"浮屠峙玉"为题的诗:
久随韦肇映题名,卓立龙泉奠此氓。
翠挹群峰齐毓秀,影浮七级独含清。
凌云更作孥云势,就日应同捧日情。
风过金铃音凫凫,顿教俗耳洗琶筝。
据此推断,龙泉塔可能在唐元和年间县城东移后建筑而成,距今约有1200余年。
滕州市的龙泉塔具体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在滕州城东郊,荆河西岸,高耸着一座巍巍古塔。每当斜阳西照,霞光万道,波水涟漪与塔影远山相映生辉,极为奇丽壮观,被古人命名为"塔影高标"(又称"浮屠峙玉"),为古滕八景之。
古塔俗称龙泉塔,原是龙泉寺的一座佛塔。龙泉寺建筑规模宏丽,从远处便可望见那黄墙壁瓦,苍松绀宇。进寺四顾,但见正中大殿轩昂,两侧庑殿整齐,殿内供的佛像栩栩如生,碑房里各种碑刻琳琅满目、风雅古朴。清末民初,龙泉寺庞大的建筑群大都倒塌失修,仅存此塔。昔日辉煌壮观的龙泉禅寺已成为历史,但龙泉塔穿越历史的烟云巍然屹立。
关于龙泉塔命名,据史书记载:"又大泉水,时漂民居,故建塔以镇之,龙泉之名盖亦有自云"。塔名的由来可能与水有关。
龙泉塔建于何时?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散失,至今仍无定论。清道光《滕县志》中有以"浮屠峙玉"为题的诗:
久随韦肇映题名,卓立龙泉奠此氓。
翠挹群峰齐毓秀,影浮七级独含清。
凌云更作孥云势,就日应同捧日情。
风过金铃音凫凫,顿教俗耳洗琶筝。
据此推断,龙泉塔可能在唐元和年间县城东移后建筑而成,距今约有1200余年。
千百年来,龙泉塔饱受风雨侵蚀,尤其是经受了清康熙年间大地震的考验,仍能巍然耸立,这即与当初建筑质量好有关,也与不断维修有缘。
1938年3月,在著名的台儿庄大战前奏的滕县保卫战中,日寇对滕县城内狂轰滥炸,古塔饱受战火的摧残,塔刹倾毁,挑檐斗拱脱落,塔身午疮百孔,伤痕累累。滕县县委、县政府拨出专款进行全面维修。1984年7月10日正式开工,清理倾倒的顶层塔室,砌垒了第九级塔壁和券门,用混凝土浇灌塔顶。安装了八瓣金属莲花夏盆座和宝葫芦塔刹,安装了避雷装置。在各层挑檐上方凿槽,浇注钢筋混凝土埋藏式圈梁,外以青砖封面,加固了峰腰以下的须弥座。整修后的龙泉塔更加雄伟肃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荆河之滨。
滕州龙泉塔
府前东路和塔寺街路口向东。在龙泉广场上
滕州家乡的龙泉塔 作文350字左右
魅力龙泉湖——我爱我家乡谁都应该是非常热爱自己家乡的,我也不例外。家乡有一条河,叫北泉水河,我家就住在泉水河旁。北泉水河很小,北京的地图上才找得到。它不太出名,却有着古老的历史。我没去考证过,但我小时候,听过父亲给我讲他爷爷给他讲过的泉水河故事,有的我一直记忆犹新。我从小是看着泉水河岸的垂柳、喝者泉水河的清水、吃着泉水河的鱼虾长大的。泉水河千百年灌溉着两岸的旱田水田,泉水河水世代养活着两岸居民----北泉水河里装满了泉水河人祖祖辈辈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沿着河岸走,从河水流淌声中就可以听得出来!如今,家乡变化大了。在党的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指引下,北泉水河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河道开挖筑堤,橡胶坝蓄水,放鱼养藕;两岸植树种花种草,修建公园;沿河建起了居民楼房、漂亮别墅。二00六年,镇政府投入几亿元资金,在北泉水河水域的我们村地段,扩建了一个大湖,叫做“龙泉湖”。新湖占地近千余亩,水面共分成上中下三个大单元;在原有一座大水闸的基础上,又在新湖区修筑了五座水闸;大小桥共建起了六座,其中有三座漂亮的汉白玉石拱桥;拓宽了湖岸道路。绿化环境,美化风景,增添了湖面养殖观赏;建了凉亭观景台、假山上瀑布水声清脆。湖岸青松翠柏,垂柳随风;湖面接天莲叶,荷花映日;湖中鱼群游荡,泛起涟漪;环境的优美引来了野鸭、白天鹅来湖内栖息;人们有了散步、游玩、摄影、垂钓好去处。龙泉湖美极了!今天,我上传了几张家乡这样景色的照片(就是拍摄水平差点),相册起名《家乡美景》。每每我漫步在湖岸的大道或小石径上,站在白玉桥上,总是心潮起伏不得平静,总想多拍一些照片,以借互联网络的大展台,把美丽的家乡湖景展现给大家,让大家共同领略龙泉湖的魅力,共同享受一下龙泉湖带给北泉水河人的快乐和幸福凤阳山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阳山位于龙泉市东南50公里处,面积150多平方公里,保护区内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其中白豆杉、华东黄杉、长柄双花木等20余种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野生动物众多,有云豹、苏门羚、黄腹角雉、赤腹鹰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素有“清凉天地”“天然公园”之美誉的凤阳山,是休闲度假、旅游避暑的好去处,极端最高气温只在30.2度。保护区内有景点近百处,其中江浙第一高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瓯江发源地——龙渊峡;全省海拔最高的人工湖——凤阳湖;世界香菇文化遗址——凤阳庙,以及小黄山,双折瀑布等,都是旅游胜地。沿途你可以感受到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亮叶水青冈、高山矮曲林、山地灌丛等立体植物景观带的原始森林风貌。[12]昴山在锦溪镇,距县城约16公里。有仙坛、老鹰岩、和尚面壁、马鞍背等风景点。危崖峭壁耸人天际,四时云气冥晦。绝顶有青石平如几,方丈余,旧志载,上有古刻“云台”二字。明邑人叶子奇诗:“昴山青削入云霄,五月风高雪欲飘,应有仙人骑白鹤,月明闻得夜吹箫”。山上有庵,建于宋代张氏时宪、时敏二公手。昴山始为真德秀(龙泉木岱人)夫子设教之地。逮至元末,参军胡深倡改学堂作禅堂。抗日战争时,著名学者陈虞孙游昴山题联云:“脚下拥千峰,应不输雁荡名山仙霞胜迹;眼前临大劫,犹可听白云妙偈紫竹梵音。”棋盘山在龙渊镇水南村东。光绪《龙泉县志》载:“棋盘山,境致幽寂,上有枰石状如削成,因名”。有伴云庵,登山可览全城风光。山间有“公婆岩”、“棋盘石”。每逢三月三踏青节,男女老少,尤以年轻夫妻联袂登山,谒“公婆岩”,祈夫妻和睦偕老。玉华山又名破刀山,在宝溪与上垟镇交界处。海拔1392.1米。清《龙泉县志》载:“玉华山在六都,距县九十里,峰峦秀特,不可凭凌,元季李升尝结庵隐此。”两峰之间峭壁高百米,相距数米,其形酷似刀劈,峡谷间形成穿风峡。山间绿树婆娑,流泉清沏,凉风袭人。石房山今名独山,清代徐应亨《石房山》诗:“峻嶒见独山,鼓楫向西湾。喷雪滩声急,留云石色斑。峰回频指点,径仄断跻攀。转意浈阳峡,徘徊积翠间。”自紧水滩水库建成后,一改“喷雪滩声急”旧貌,独山如擎天之柱耸立于明净的“仙宫湖”畔,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留槎洲亦名仙洲,又因由蒋溪与秦溪冲积汇成,故又名蒋秦圩。在南大桥西,形似琵琶,面积约2平方公里。双流奔逝,洲峙于中。昔林木蓊郁,桃柳相映,亭阁高耸,虹桥横跨其间。北宋元?年间,龙泉乡宦何之奇(字才翁,何琬之父)与杭州太守苏东坡同泛西湖,偶谈及此景,苏公叹曰:“得非张骞所乘之槎乎?”遂为之命名为“留槎洲”,并书“留槎阁”三字相赠。才翁携归,刻匾于桥阁上。诗人陈舜俞亦题诗一首:“闻说槎洲似沃洲,一溪分作两溪流。长桥跨岸虹垂地,高阁凌空蜃吐楼。浩荡乾坤供醉眼,凄凉风雨送行舟。凭谁为问槎边客,未必无人犯斗牛。”后人称苏东坡榜书之道劲,陈舜俞题诗之警拔,留槎阁之雄伟为三绝。元末,苏东坡书榜毁于战火,亭阁亦数兴数废。佛山又名得道仙尖。在石达石、大沙乡交界处,海拔792米。元末,县人胡深曾筑寨于此。有岩泉四季滴沥,甘冽益脾。依岩架屋。古人勒字于岩壁。年久字迹漫漶难辨。晴日登临,一城之胜俱揽。语言学家徐震锷(字声越)于1941年游佛山作《石壁寺》诗:“苍崖孕竹树,栏槛凌虚空。天风过笙鹤,云意在何峰想象山中人,礼星秋树杪。煮石寒泉阴,日月出不早”。白云岩在白云乡自水桥村头。旧志载:“传宋德?中,幼主人闽过此,日暮屯兵其上,俾人就溪各负一石为垒,今犹存”。山上有白云庵,宋处士管师复隐居于此。仁宗闻其名,召至,不仕。问其何故,对曰:“满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其题白云庵诗:“入寺层层百级梯,新堂更与白云齐;平观碧落星辰近,俯视红尘世界低。”青云山在锦溪镇半溪村,距县25公里。山有廉贞、文笔、贵人峰。大岭从山脚直通庙门。村民邱金荣建屋于庙下半岭间。邱勤朴敦厚,自幼自学诗文,酷爱书画,虽世代务农,却知书识礼,文明传家。其庭院四周遍植花卉竹木;厅堂内书画盈壁,令游人赏心悦目。披云山,位于浙江省龙泉市浙闽赣三省交界处,为仙霞岭山脉中的著名山峰和中心区域,海拔1680米,以因终年难得不披云而得名。它是瓯江、闽江、钱塘江三江的发源地,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山中奇峰叠嶂、怪石嶙峋、风光秀丽、景色怡人,令人叹为观止。同时披云山还是处州革命的摇篮,中共浙西南特委驻地,粟裕将军六进披云山,打响了红军入浙第一枪。披云山,地处龙泉城池西北,闽浙赣边区结合部,距城百里,为仙霞岭山脉四的著名山峰和中心区域,海拔1680公尺。山高、雨量充沛,因终年难得不披云而得其名。山中奇峰叠起,万木葱笼,奇花异草遍布,浙江披云山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