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师来说,最浪漫的事莫过于“有一群听我读书的孩子,和一群读书给我听的孩子”。而教育的这种浪漫都是发生在课堂上的,教育所有的感动都发生在课堂上,教育真正的创造也发生在课堂上。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终是会在课堂上找到的。把手机扔在办公桌上,把喧嚣关在窗外,美美的上一节课,其乐也融融、其情也洽洽,这
对于老师来说,最浪漫的事莫过于“有一群听我读书的孩子,和一群读书给我听的孩子”。而教育的这种浪漫都是发生在课堂上的,教育所有的感动都发生在课堂上,教育真正的创造也发生在课堂上。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终是会在课堂上找到的。把手机扔在办公桌上,把喧嚣关在窗外,美美的上一节课,其乐也融融、其情也洽洽,这可能是绝大多数教师不愿意离开教育的最大理由。出了课堂,何处寻觅桃花源?
我是很享受在课堂上和孩子们无拘无束交流的,尤其是在抛开了功利、抛开了教学进度,只是因为孩子的喜欢、孩子的需要,美美的讲上一大段故事;甚至兴致来了,高歌一曲;或者投入的朗诵一阙诗词;行云流水,何其快乐!让孩子因为老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爱上老师、爱上这个学科,可能比任何的课堂教学技术都有效。
几年前担任副校长,带一个班的语文。第一节课上没有教他们任何语文课本的东西,就是教他们唱《精忠报国》。后来,做“活动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从这群孩子身上获得的灵感。带着他们做了好多“活动体验式作文”,一上作文课,他们就兴奋的“嗷嗷”叫。因为各种活动设计,他们说“姜还是老的辣”,在作文里称我“老姜”。后来整个那一级,都做“活动体验式作文”,学习语文的热情空前的高。后来,我不再教他们到毕业,但是毕业时的元旦联欢,班里最调皮的几个孩子,几乎是用“抢”的方式把我拖进教室,一群大孩子搂着我的肩膀,一起唱《精忠报国》,那是他们初一的时候我教的,毕业时他们初四。我都记不住歌词了,更关键的是哽咽的唱不出来。
怀特海认为人的认识从浪漫到精确,再到综合。以上大概就是课堂的浪漫。只有浪漫,往往会忽略成效。为了课堂的“精确”,还必须依靠课堂教学的技术、方法、模式层面的东西。当然,前提应该是课堂理念。后来我不断地从新教育“理想课堂”、生命化教育课堂、情效教学、情智教学、“高效课堂九大范式”和“高效课堂的新九大范式”,寻求一些技术的支持、理念的支持。再后来借助一些课堂教学的工具,学习设计各种课堂观察量表,进行各种质性的课堂研究。试图从技术的层面,来规避一些最常出现的基本问题。实践证明,有用,但有限!
归根结底,课堂需要回归对课程的研究,对问题的设计。这其实就是怀特海的“综合”。能否提出“真问题”,能否进行“真探究”,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最直接的表现。而这种“综合”首先就体现在一个人的“课程研究”水平上,有没有课程意识,能不能对资源进行整合,能不能做出适合的课堂设计,都决定了课堂的深度和内涵。
课堂是教师倾其一生的“精气神”所在,融“浪漫、精确、综合”于一体,应该才是“道”与“术”的结合。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