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青蛙2009年5月6日上海就入夏了。入夏以来,烈日炎炎,热浪滚滚,暑气逼人,气温一天比一天高。清晨五点多,天亮不久,我就起床了。乘早晨气候凉爽,打开所有窗户,通风换气。到六点左右下楼晨练时,赶紧拉上东边大阳台的落地窗帘。七点多钟去农贸市场买菜,临出门前就关闭所有窗户,将阳光、热气阻
(四十九)青蛙
2009年5月6日上海就入夏了。入夏以来,烈日炎炎,热浪滚滚,暑气逼人,气温一天比一天高。清晨五点多,天亮不久,我就起床了。乘早晨气候凉爽,打开所有窗户,通风换气。到六点左右下楼晨练时,赶紧拉上东边大阳台的落地窗帘。七点多钟去农贸市场买菜,临出门前就关闭所有窗户,将阳光、热气阻挡在室外,使室内气温相对低些。夜里睡觉嫌热,有时还得打开窗户透换空气。这时,窗外的蛙呜声一下传进房间,咯咯咯地越叫越欢,整夜不间断,直到东方发白才停止。
在新疆生活四十多年,夏天的夜晚特别凉快、宁静,一觉睡到天亮。没想到退休回到上海后,炎热的夏夜竟如此闷热难熬,又有蛙声干扰,令人烦躁,难以入眠。开始几天,不太适应,睡不好觉。毕竟从小在上海郊区农村长大的,夏夜听惯了蛙呜声,没几天就渐渐习惯了。那蛙呜声听起来也不那么剌耳了,反而觉得像催眠曲一样,悦耳动听,在甜美的歌声中渐入梦乡。
记得少年时代,老家农村河汊纵横,池塘片片。每年夏夜,尤其是霏霏夜雨中,村里村外,起初有一两只青蛙领唱,紧接着千万只青蛙一起大合唱,此起彼伏,联成一片,响彻夜空,组成一部和谐、动人的乐曲,使寂寞单调的农村夏夜变得如此多姿多彩,美妙无比。六十年代,农村人多地少,家里生活贫困,根本吃不起肉。我和小伙伴们放学回家,一丢下书包,就提着布袋,扛起一根长竹杆,去河边挖几条蚯蚓,穿在弯曲的缝衣针上。来到长满芦苇、杂草丛生的小河边、池塘旁,抛下细长结实的棉线,静静地等候青蛙上钩。看到线绳晃动,立即提起竹杆,将上钩青蛙钓上岸,捉进布袋里。一两个钟头就能捉到十几只青蛙,带回家去,剖肚洗净,交给母亲烹饪。品尝到鲜嫩可口的青蛙肉,全家人赞不绝口,夸我能干。我心里乐滋滋的,感到无比自豪。
后来,听老师说,青蛙专吃害虫,是害虫的天敌,是保护庄稼的功臣,不能捕捉。从此,我和小伙伴们不再去河边吊捕青蛙了。可是,爱吃蛙肉的乡下人,夏夜里依然握着手电筒、钢叉,提着口袋,出没在小河旁、池塘边、洼田里。青蛙怕光亮,只要用手电筒一照,青蛙就蹲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任凭捕捉。乡下人摸到规律,循着蛙声蹑手蹑脚走过去,轻而易举地捕捉到不少青蛙。不仅自已吃,还拿到农贸市场上高价兜售。
近几年来,乡村田野里青蛙越来越少,庄稼田里的各种害虫越来越多,农民们不得不花钱买农药喷洒灭虫。害虫消灭了,青蛙却断了口粮,难以生存、繁殖。如此恶性循环,导至农作物上残留农药越来越多,连农民自已也不敢吃了。人们为了一饱口福,捕吃青蛙,付出的代价实在太昂贵了!如今,在乡下农村也很难看到青蛙了,更听不到青蛙呜叫的交响曲了。而在我们这个市区居民小区中心花园的小池塘里,能看到青蛙跳腾的英姿,听到阁阁欢唱的蛙呜声,怎不令人陶醉,带来意外的惊喜! 2009年5月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